第一篇: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地入蓉建筑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地入蓉建筑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学习文件2009-11-14 22:02阅读100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成建委发[2009]722号
各区(市)县建设局、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各有关建筑业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对我市外地入蓉建筑业企业的监管,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促进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成都市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办发[2009]48号)及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省外建设类企业入川从事建筑活动监管工作的通知》(川建建发[2009]126号)等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外地入
蓉建筑业企业管理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外地入蓉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外地企业)是指工商注册地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范围以外的建
筑业企业。
外地企业(工商注册地在四川省内除外)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应具有相应且固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和
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以及相应的办公条件。
二、对工商注册地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而未在成都市建筑业企业管理目录的省属建筑业企业,实行初始登记管理。
企业办理初始登记需提供下列资料:
1、企业工程技术经济等相关管理人员的职称证书、执业证书或岗位证书、身份证及社会保险证明;
2、《成都市建设领域市场主体信用记录(评价)网络登记表》。
三、外地企业在参加工程项目投标前需登录“成都市建设领域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系统”(公司版)(http:///),将企业、拟投标工程项目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网络(补
充)录入并填报外地入蓉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报告(最新版)。
外地企业在投标时,必须提交《成都市建设领域市场主体信用记录(评价)网络登记表》和《成都市建设领域从业人员信用记录(评价)网络登记表》,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的管理人员必须满足外地入蓉建筑业企业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备最低标准(管理人员配备标准详见附件);否则,外地企业不得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四、在我市建设领域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外地企业在办理信用记录(评价)网络登记时必须提交本市资质等级为一级以上(含一级)且列入成都市诚信建筑业企业名录中总承包建筑业企业的同业推荐担保
书。
五、外地企业在完成投标工作后,应及时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
员拟再投标手续。
六、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外地企业中标后,必须持《中标通知书》等相关资料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投标时配备的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名单对管理人员进行指纹采集;在工程动工后,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实行指纹核验信用管理和施工现场农民工实名门禁刷卡管理制度,以确保人员履职到位;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外地企业的在建工程参照上述要求实行指纹核验和实名门禁刷卡管
理制度。
七、由外地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除对项目经理实行押证外,还将收取具有全市统一编码的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网络登记表。
八、成都市建设监察大队将对五城区的外地企业项目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履职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的项目依法查处,并将检查监督情况上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记入外地企业
及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
九、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外地企业开展不定期考核,对存在质量安全责任事故、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管理人员履职不在岗、无证施工、在禁止区域范围内使用现场搅拌砂浆以及因工
程款或民工工资纠纷或拖欠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第二篇:外地建筑业等企业入并备案所需材料
外地建筑业等企业入并备案所需材料
一、外地(省外)建筑业等企业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外地(省外)建筑业等企业入并信息登记表2份
(二)太原市入并建筑业企业工会组织登记表1份(省外入并建筑业企业、设计与施工企业、园林绿化企业)
(三)附件材料1份:
1、山西省省外建设类企业入晋备案证;
2、山西省省外建筑业企业诚信手册(省外入并建筑业企业、设计与施工企业、园林绿化企业);
3、营业执照副本;
4、资质证书副本;
5、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省外入并建筑业企业、设计与施工企业、园林绿化企业);
6、驻并办公场地租赁(或产权)证明;
7、企业法定代表人对入并负责人的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
以上附件材料中,山西省省外建设类企业入晋备案证、山西省省外建筑业企业诚信手册、驻并办公场地租赁(或产权)证明需审核原件。
二、外地(省内)建筑业等企业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外地(省内)建筑业等企业入并信息登记表2份
(二)太原市入并建筑业企业工会组织登记表1份(省
内入并建筑业企业、设计与施工企业、园林绿化企业)
(三)附件材料1份:
1、诚信守法承诺书(省内入并建筑业企业、设计与施工企业、园林绿化企业);
2、企业注册地市级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本企业近三年市场行为、质量安全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证明;
3、营业执照副本;
4、资质证书副本;
5、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省内入并建筑业企业、设计与施工企业、园林绿化企业);
6、驻并办公场地租赁(或产权)证明;
7、企业法定代表人对入并负责人的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
以上附件材料需审核原件。
三、有关要求
(一)申报材料统一使用A4纸复印,胶装成册,封皮用白色,有目录和分目录,分目录页用彩纸。
(二)申报材料需加盖企业公章,受理后不再退还。
(三)外地入并建筑业等企业的入并信息登记申报材料报送至市住建委建筑管理处(102房间),咨询电话:5625671。主项资质为市政公用工程的外地入并建筑业企业的入并信息登记申报材料报送至市住建委基础设施建设处(212房
间),咨询电话:5625686。
(四)受理申报材料后,应对企业的办公场所、设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
附件:
1、外地(省外)建筑业等企业入并信息登记表(附件1).doc
、外地(省内)建筑业等企业入并信息登记表(附件2).doc、太原市入并建筑业企业工会组织登记表(附件3).doc、诚信守法承诺书(附件4).doc
2014年3月11日 2 3 4
第三篇: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工作的通知
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工作的通知
发文单位:成都市建设委员会
文
号:成建委发[2005]176号 发布日期:2005-4-7 执行日期:2005-4-7
五城区及高新区建设局、在蓉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
今年是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巩固年,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人居环境奖”的关键一年,为配合我市今年的“双创建”工作,实现建设工地扬尘整治长效管理,不断加大对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的力度,巩固和提高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确保完成创建工作目标,现将今年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人居环境奖”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实际举措,我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施工扬尘整治在巩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双创建”工作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克服麻痹和松劲思想,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不断深化施工扬尘整治工作,大力推进由突击型整治向长效型管理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分段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结合我市工程建设实际,以监督管理—矩阵化、工作延伸——信息化、重点机制—差异化的“三化”工作思路为指导,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市建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设立“成都市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办公室”(简称“市扬尘办”),负责五城区(含高新区)建设工地扬尘整治管理工作的统一协调、管理。五城区及高新区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及在蓉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要把扬尘整治工作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加强施工扬尘整治的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并成立专门的机构,专人专职负责本单位的施工扬尘整治工作。
二、建立、完善施工扬尘整治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工作由过去分段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统一协调的扬尘管理新模式,我委决定建立专门机构,落实专人专职负责,实现长效管理。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属地化管理,重点突出层级负责原则,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草拟了一系列配套制度,确保今年的施工扬尘整治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调整内设机构进一步加强施工扬尘整治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把整治、监管、执法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立足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采取专业执法、日常巡查、定点检查与查处举报相结合的措施,通过细化管理措施和建立科学的指标考核体系,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把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纳入到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
三、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施工扬尘
按照《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成都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扣分、公示与处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加大对施工扬尘单位(工地)的查处力度。针对一些工地存在意识不到位、防尘投入不足、防尘设施形同虚设的问题,严格查处三类施工扬尘问题:一是未办理施工许可证、违法施工的土石方工程;二是未设置防(降)尘设施的建设工程;三是有防尘设施但不使用,导致带泥(土)上路,造成污染的建设工程。
市建委要加强对各城区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的督查,定期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市城管办、市政府,并通过市城管办向全市通报,以便更好地促进有关责任单位切实搞好施工扬尘整治工作。对整改不力或屡次违规的工地及施工单位除给予顶格经济处罚外,还将根据《成都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扣分、公示与处理暂行办法》记录其不良行为,定期向社会公示,对施工扬尘污染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市建委将实行对单位负责人约谈制度,并将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清除制度,坚决清除出成都建筑市场。
各扬尘整治管理部门之间要建立联系协调制度,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和整体力量,共同抓好扬尘整治工作。继续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不断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扬尘整治投诉举报电话,对经核查属实的给举报人一定奖励,定期通过媒体曝光建设工地扬尘违规行为,保持施工扬尘整治的高压态势。
四、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根据今年将要实施的扬尘管理新模式的要求,按照“市建委统一管理、区建设局分片负责、街道办事处守点”的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定区域、定目标、定奖惩的“三定”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依法报建的工程进行监管,督促建设工程施工各方责任主体履职到位,工程开工前必须要与相关管理部门签定责任书,明确各方主体扬尘整治工作责任。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各区建设局要抓好本辖区的建设工地扬尘整治工作,要加强日常巡查,掌握工地扬尘整治动态。各街道办事处要继续按《关于继续委托各街道办事处对城区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实施日常监督检查的通知》的要求,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并对易产生施工扬尘的工地进行重点监督。市建委要更好地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充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扬尘整治工作:对表现差的建设工地要通报批评,作为企业资质年检和个人执业资格审查的依据,并同市场准入(清除)、资质年检挂钩。各级建设工地扬尘整治管理部门要逐级签定目标责任书,将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目标管理,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五、突出重点,切实做好施工扬尘整治工作
针对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总平面施工、市政工地土方施工等易产生扬尘的阶段特点(涉及面宽,战线长,易反弹),进行重点监管,突出工作重点,特别是将市政工地扬尘整治做为重中之重: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市政工程开工条件审查的通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编制了《成都市市政工程文明施工设施图例》,通过强化开工条件审查,明确工作标准要求,从根本上减少和控制尘源,切实加强市政工地的扬尘整治工作。同时明确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实行总包(主战)单位负责制,建立巡视和报告制度,定期向建设、监理单位通报情况,发现严重扬尘污染时,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建设单位也应加强协调管理。
今年也是我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一年,政府将实施旨在改善城区农民居住条件的“新居工程”,此类工程大都在三环路以外,文明施工条件较差,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市建委将对“新居工程”的施工扬尘整治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个难点来对待。
为此,市建委要求各区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和危险点面的施工扬尘整治工作,按照“条块结合”、“层级管理”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管理。采取群防群治的措施,扬尘协管员分片(区)对工地实行不间断、全天候、覆盖式的巡查管理,发现制尘情况立即纠制止和报告,市建委快速进行处理,形成迅速、及时、准确的信息收集、反馈和处理系统。
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市建委近期已召开了全市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意见,并向他们宣传今年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的新形势,提出新要求。市建委还将定期分片(区)对在建工地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扬尘整治、文明施工的专项教育,通过集中开展教育活动,大造声势,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认识:要让各单位的有关人员都能了解施工扬尘整治的重要性,认识到扬尘整治工作不只是政府工作目标,更主要是保护广大工地作业人员、城市居住人员自身的健康;了解施工中易产生扬尘的工作环节,从而主动做好防尘、降尘,保护环境工作。
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施工扬尘整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建设工地扬尘整治的要点,并能熟练运用在建设工地的日常管理上,夯实工作基础。
二○○五年四月七日
成都市建设委员会
第四篇:外地建筑业企业入潍信用登记应提交资料
外地建筑业企业入潍信用登记应提交资料
外地建筑业企业入潍施工,不得出现挂靠、出卖资质等违法行为,所提供的登记材料必须真实,办理入潍登记应提交以下资料:
1、外地建筑业企业入潍信用登记表(可从潍坊市建筑业信息网下载打印);
2、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
3、企业注册所在地省级(指外省)、地(市)级(本省其他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外出施工介绍信及市场行为、质量、安全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证明材料;企业所在地不在山东省内的建筑业企业应持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核发的《山东省外省进鲁建筑业企业备案证》原件及复印件;
4、驻潍机构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经营负责人、项目经理以及驻潍机构的安全、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等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总承包企业不少于10名,专业承包企业不少于5人,三分之二人员应有本企业一年以上工龄)的任职文件、劳动合同、职称(岗位)证书及其社会保险证明;驻潍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驻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提供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5、企业入潍的技术工人花名册及其劳动合同、岗位技能证书及其社会保险证明;劳务分包企业取得职业鉴定人员不少于50人。
6、企业驻潍固定的办公场所证明(限于总承包企业);
7、企业驻潍工商、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限于总承包企业);
8、企业驻潍负责人的任命文件、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
9、《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承诺书》;
10、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证明。
登记资料须按照上述顺序装订成册,加盖企业公章或印鉴,复印件须使用A4纸并加盖企业公章。
第五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 成办发〔2011〕82号
签发时间:2011-08-26
生效时间:2011-08-26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民集中居住质量的意见》(成委发〔2008〕5 号)和《关于进一步改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有关工作的通知》(成委发〔2008〕41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 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统筹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的工作机制
(一)全面加强各类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对全市历年来以各种形式安置农民所形成的集中居住区,包括在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的新居工程小区、征地拆迁安置小 区、土地整理项目安置小区等城镇新型社区;在城镇规划区外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农村聚居点、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等农村集中居住区,均应 纳入统筹建设管理的范围,在工作机制建设上实现全域覆盖并全面规范。
(二)切实健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七项机制。各区(市)县和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要认真梳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工作中统筹协调、统筹编制实施 方案、建设管理、物业和社区管理、就业促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监督检查七项机制建立健全情况并进行全面自查,确保在2011年10月底前解决制度建立、机构和人员配置、责任分工、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缺位和不到位问题。
(三)严格落实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的责任主体。农民集中居住区竣工入住后,所在乡镇(街道)是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本区域农民集中居住 相关统筹协调事项和对村(社区)的工作指导;区(市)县统筹、建设、房管和民政部门是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业务的指导主体,按照各自职能,负责指导乡镇(街 道)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设施,建立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健全小区自治管理机制,加强国土、物管、就业、社保、医保等方面 的政策宣传,加强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着力提升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管理水平。
二、切实整改已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区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加紧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配套。由各区(市)县政府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市建委、市委统筹委指导督促,对2004年以来全 市建成入住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配套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配套未到位的小区,要严格按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标准及农村新型社 区“1+13”、新居工程“1+11”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逐村逐点制定整改计划和工程实施方案,分类列出整改工程实施进度表,加紧施工,确保 在2011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改任务,此项工作整改完成情况纳入对区(市)
县专项工作目标考核。
各区(市)县要按照便民、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金融服务、信息化服务、公用事业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及社会组织服务等方面网点、场地及设施 的布局和建设,不断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群众多样化的新型服务需求。由各区(市)县政府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相关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 施,配置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用房和业主活动用房,根据农民集中居住区群众的需要,因地制宜集中配套建设“两房”(工具房和养殖房),有效保障农民集中 居住区环境整洁。
(五)多渠道保障农民集中居住区设施建设管理资金。2004年以来,依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修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需要新增、维护和完善基础设施、公共 服务设施的,可以向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专项资金;应由村(社区)本级配套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设施存在缺项或不足的,在群众自主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相关民主管理程序的规定,使用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专项资金进行完善配套。
在农民集中居住区专项维修资金未建立之前,农民集中居住区竣工入住后,统规统建小区发生的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费用,原则上由项目建设主体负 担,区(市)县、乡镇(街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统规自建小区发生的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费用,由小区业主自行协商解 决,共同分担。
(六)在规范化物业管理之前实施过渡期小区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自治管理和物业管理机制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实施过渡期小区管理体制,结合是否存在跨乡镇(街 道)、跨村(社区)集中入住的情况,以小区所在村(社区)的村委会(居委会)成员为主体,吸纳入住小区的居民代表和乡镇(街道)选派的人员,组成小区管委 会,在过渡期内共同实施小区物业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直至小区建立自治组织或成立专业物业管理机构时退出。
三、加快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自治管理的长效机制
(七)全力推进城镇新型社区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按照城市居住小区标准建设的城镇新型社区,参照《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成人发 〔2007〕21号)和《成都市城市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03号)规定,严格执行现行政策、办法和标准,为农民集中居住区提供完 善的物业管理服务,督促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及时缴存到位。
(八)深入探索农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体制。由市建委牵头,会同市委统筹委、市房管局制定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各区(市)县政府结 合自身实际,区分不同类型、规模和区位的农村集中居住区,建立政策体系,细化技术标准,逐步构建完善“政府引导、自治管理、市场导向、分类施治”的农村集 中居住区物业管理体制。
(九)加强农村集中居住区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缴存和监管。农村集中居住区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统一由项目实施主体和个人共同负担和缴存,标准如下:多层(含三层及以下)住房为主的集中居住区,专项维修资金由项目实施主体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的1.5%缴存;高层(配电梯)住房为主的 集中居住区,专项维修资金由项目实施主体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的2%缴存。个人缴存的具体标准由项目所在区(市)县政府确定。专项维修资金应当纳入专户统筹监管,其使用管理应当遵循专款专用、方便
快捷、公开透明、受益人和负担人相一致的原则。
(十)全面强化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和自治管理。由市民政局负责,牵头制定农民集中居住区群众自治组织设置和保障群众享受民主权利的指导意见,各区(市)县负责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农民集中居住区全面建设,指导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立健全各类组织,为农民 集中居住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实施社会管理。乡镇(街道)在安排和分配村(社区)工作经费时,要统筹兼顾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相关资金需求,要依据《成都市 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村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农民集中居住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专项资金的具体核定管理办法。
(十一)深入开展“三新”活动。由市文明办负责,在全市农民集中居住区深入开展以“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为主题的“三新”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 作用,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区民主自治、自我服务、共建共享。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注重典型示范,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自主、自立、自强意识,促进农民群众文明素质 提升和文明习惯养成(十二)建立奖励机制促进典型示范。广泛开展争创和谐文明农民集中居住区活动,对评选为成都市和谐文明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3年。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