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译文:写作感知教学设计4.15(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2:0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曹译文:写作感知教学设计4.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曹译文:写作感知教学设计4.15》。

第一篇:曹译文:写作感知教学设计4.15

《写作感知》教学设计

曹译文

教学目的:用静观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感知的敏感度,引导在每个当下学生自主自觉去感知人、情、事、物,由没有感觉不想写、不会写到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冲动,从而培养学生写作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感知的培养就是从对写作理论的过度依赖走向对实践性规律的遵循。

教学重点:如何用静观的方法来提高写作感知能力。

教学思路:纵向:为什么要讲写作感知(目的论)→什么是写作感知→写作感知有何特性→如何培养写作感知能力(方法论)。

横向:阅读→讲析→引导→总结。讨论引导,演绎归纳,由案例推导出理论,用理论指导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

1.以学生问卷调查实验数据导入为何要讲写作感知(写作感知的重要性)。

2.由学生习作入手,讲析什么是写作感知(写作感知内涵)。

3.由我自己的创作实践分析得出写作感知具有差异性,进一步梳理这些差异性在创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从而引导学生大胆去感知,用心去感知,创造性去感知(写作感知的特性和作用)。

4.根据平素教学心得,提出用“静观”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写作感知敏感性,并通过学生习作和经典文本的分析,总结出如何用静观来进行感知,从而指导写作实践活动(写作感知方法)。

注意事项:

1.注重材料运用的多样性:学生习作+教师创作文本+经典文本。

2.文本样式尽可能丰富、饱满:古典诗词+文学剧本+近现代经典作品。

3.课堂讲授采用引导启发式,讨论入手,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

4.将写作学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融汇到文本分析中。

敬请各位专家评判指正!

第二篇:感知树叶教学设计

篇一:感知物《树叶》教学设计

感知物作文指导课

《树叶》教学设计

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 杨俏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五种感官感知事物。

2、探究、归纳出感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发现能力,运用感知的基本方法尝试写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五种感官感知事物。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发现能力,运用感知的基本方法尝试写作。教学工具:树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天来了,俗话说“一叶知秋”,到处可以见到落叶的身影?你们可曾仔细欣赏过落叶,你们可曾想起他们青翠欲滴的时候?老师课前布置你们各自带来一片树叶,下面就让我们来写一写桌上的树叶吧。写作时间5分钟。

二、前测

学生自由感知写作。(10分钟)

三、作文反馈

1、选取三个学生代表,分别抽取三位同学的作品朗读。

2、评价:他们的短文哪些地方写得好?这几位同学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树叶的?

3、合作探究:调动学生从感观的五个角度——视、触、嗅、听、味逐一感

知树叶,进行训练。

①视觉:你看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②触觉:摸摸它,你有什么感受?

③嗅觉:闻一闻,它有什么气味?

④听觉:你听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

⑤味觉:尝一尝,它的味道有怎样的特点?

四、总结感知事物的方法。

我们不光可以用手来书写作文,还可以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来写作文。这就是运用感观五个工具进行作文感知训练的好方法。

五、感知后测。

让我们依据感知事物的方法,再次对全面感知过的树叶进行写作。(时间:5分钟)

六、交流评价。

再次抽取学生作品朗读,比较前测习作,进行全面赏析。

七、结束语。

眼耳口鼻手,作文不用愁。

板书设计:

树 叶

眼耳口鼻手

视觉:看看 触觉:摸摸 嗅觉:闻闻

味觉:尝尝 听觉:弹弹 篇二:《树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树叶》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课前用真正的树叶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师:孩子们在前段时间已经随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了大自然,捡了许多美丽的树叶,现在请把它拿出来,给朋友和老师们欣赏一下。

生:纷纷拿出树叶。

师:老师虽然没有瞬间转移大法带你们走进树林,但是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大家想不想看?(出示四张枫叶图)刚才老师听到了赞美,听到了惊叫,你们能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生:(说感受)

2.用树叶当做奖励,促进课堂组织教学的有序进行。

师:刘老师今天也带了几片非常美丽的树叶(展示),你们想不想收藏它?可是老师只有几片,我要把这几片树叶送给我们班今天坐得最端正,听课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这篇优美的诗歌就是(把树叶举起来)——树叶!全班大大方方、放开声音把这两个字齐读一遍——树叶!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识记课后生字词,便于更快掌握文章。

师:这么美的树叶,我们可以摘几片做个书签或者贺卡,送给爸爸妈妈,老师或者同学。这些树叶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树妈妈和小动物一些特别的感受呢。下面我们就读读文字,到文章中去读一读小动物们的感受。

1.自由读生字,在文中圈出课后九个生字,然后请小老师带读。(长 它 当 被 河 到 真 高 兴)

2.开小火车读词语,积极带动学生识字兴趣。

师:想不想体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你们看生字宝宝也急着出来和大家见面呢!(树枝 扇子 高兴 被子 花伞 喜欢 风筝)

火车开完后,送给读得正确的小朋友树叶。

3.初读文章,抓住易错字音讲解。

师:孩子们真棒,生字词都认识了,现在我们把它送回文章中,自由读课文,你们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但必须读准每一个字的音,一边读一边数数有几句话。(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读读,大家来听,倾听别人就是好的习惯呀!他读得怎样,评价一下。(学生读)

师:我要跟你握握手,知道什么原因吗?

生:我读得很好!

师:知道好在哪儿吗?“当”是一个多音字,你读对了!

师:我们就像这个同学那样读得准确。(学生齐读)

师:接着读。(指学生读)

师:我也要跟你握手,知道为什么吗?提示一下,这里也出现了这个“当”。生: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我读对了。

师:让我们像这位同学一样有感情的把这句话朗读一遍(学生齐读)师:继续往下读(学生读)

有个字音——“里”和“儿”,他读得怎么样(指另一名学生评价一下)生:(评价)

师:谢谢你,你学会了认真倾听,并善于发现。

(强调这两个字在文中读轻声,带读:河里,鱼儿)

师:再请一个能干的小朋友读一句。

师:树叶看到它能够给树妈妈和小动物带去快乐,可开心了,它说——大家都喜欢我,我真高兴!(学生齐读)

师:这么短的时间检查同学们读课文,我发现,你们读得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棒!(伸出大拇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句感知课文

师:我们可爱的树叶用途可多呢,正如刚刚孩子们读到的:长在树上,树枝拿它

——当扇子(指学生说)

2.师可抓住“它”再进行教学:你从哪知道是树叶呢?(让学生体会“它”的用法。)

师:炎炎夏日,太阳像个火球烤着大地,有树叶当扇子扇风,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凉快······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珍藏的树叶,当一回树妈妈身上的树枝,你们是怎么用树叶扇风的呢?(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读)

师:我看到你做得非常形象生动,那你能不能再当一回小虫子,表演一遍小虫怎样用树叶当被子的呢?

生:表演

师:你太厉害了,动作非常可爱,读得也很好!

师:小树叶漂呀漂,漂到了河里(指一名学生起立),鱼儿便拿它——当花伞(边读边做动作)

师:小树叶又飞呀飞,飞到了天上,小鸟看到了便拿它——当风筝(边读边做动作)

师:小树叶无论来到哪儿,大家都会喜欢它,它心里特别的高兴。这里的“大家”是指拿些小伙伴呢?

生:树枝、小虫、鱼儿、小鸟(按顺序)

2.通过游戏再次感受课文,并学会背诵。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第一大组你们现在是树枝,第二大组你们就当小虫,第三大组你们当鱼儿,第四大组当小鸟。拿起你们手上的小树叶,边读边做动作,看谁的动作有创造,谁的动作美。

长在树上————

落在地上————

漂在河里———— 飞到天上————

树叶说:“大家都喜欢我,我真高兴!”

师:老师看你们玩得好开心呢,我也想来玩,现在我们换一下好不好。(换学生读前部分,老师读后部分并做动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第一次表演的有模有样,第二次又和老师配合的十分默契,来,掌声送给自己。

师:孩子们玩得开心吗?还想再来一次吗?现在把书合上,我们边朗读边做出你们最可爱的动作,用你们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的快乐、有趣、开心。(播放课件和配乐,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想象说话

1、说话训练:树枝、小虫、小鱼、小鸟都是树叶姐姐的好朋友,它的朋友还有许多许多,还有谁是树叶姐姐的朋友呢?请同学们在同桌之间交流交流,把自己想的跟大伙说说。

2、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中有说得很好的请推荐他来说。

3、师:你们真聪明,知道的这么多,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秘密,等着小朋友去发现!

篇三:拓印树叶真有趣教案

《拓印树叶真有趣》教学设计

执教:黄陂区王家河中心小学 袁卉

教材:新版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十一课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与不同事物产生奇妙的联想。

2、能力目标

用不同叶形组织出新的造型,并进行拓印和联想、添加。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乐趣,体验创造的快乐。教学重点

不同叶形的组织与相似形的联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进行有创意地组织。

教具准备

教学ppt、各种形态的树叶,彩色卡纸和大白纸各两张、油画棒、双面胶 学具准备

各种形态的叶子、彩色卡纸和白纸各两张、油画棒、双面胶 教学设计

一、学生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形态的树叶并观察树叶的形态

2并思考:怎样才能把树叶的纹理拓印得清楚

1画

2印树叶真有趣

发创造

1方法

a、启发探究,质疑:怎样才能把树叶的纹理拓印得清楚

b探究方法

c师总结方法

2方法

a知联想,添加的乐趣。

思考:这两幅拓印作品,你觉得哪一张有趣?为什么?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联想、添加

拓印的树叶,你还能联想成什么呢?

④学生联想,教师相机引导

大树

小老虎 鱼 小鸡、拓印五片树叶,二、欣赏导入新课、欣赏树叶拓印、板书课题:拓

三、主动感知,启、探讨交流拓印、学生自主拓印,、学生交流、教、感知启示拼摆、对比欣赏,感① 对比欣赏,启发③拓展联想:这片萝卜 万能车 b、比欣赏,感知组合的趣味

① 对比欣赏:两幅作品,你认为哪一幅更有趣?为什么?

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方法:组合

③欣赏感受:哪些树叶组合得最有趣?

c、师生合作制作,知晓制作步骤

组合;

2、拓印;

3、联想、添加)

师辅导

2师辅导

化激情

六、课堂小结

方法:组合、联想、添加 步骤:

1、组合

3篇四:s版《树叶》教案

8叶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作者的描述方法。3.①师生合作组合叶②教师示范拓印 ③启发联想、添加 ④总结制作步骤。(板书 步骤:

1、四、学生创作,教、提出制作要求、学生创作,教、学生作业评价

五、课后拓展,深

七、板书设计 拓印树叶真有趣、拓印、联想、添加、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理解感悟词句指导背诵。【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词句意思,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仿写诗句。

【教学准备】:

树叶、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和词语吧。(设计意图:由旧知过到新知)

过渡语:《树叶》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大家都能读准确了,真棒!现在老师要看看你们的观察能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是否也这么棒呢?

3、展示树叶,引导观察,指导说话。(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

(1)前几天你们去观察了树叶,老师要问问你们了,你们喜欢树叶吗,为什么?

(2)树叶像什么?

过渡语:不仅我们喜欢这些漂亮的树叶,小动物们和植物们也喜

欢,今天我们就随着诗人一起看看,它们都是如何与树叶玩耍的呢,请仔细听老师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范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谁喜欢树叶?

三、理解感悟诗意,感情朗读,并指导背诵。

1、孩子们,请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这首童话诗有几句话?(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句子,理清课文层次。)

2、学习第一句。

(1)第一句话写什么?抽读。板书。(意图:初步感知句子意思。)

(2)为什么诗人要想象,树枝把树叶当扇子呢?利用课件帮助学生体

会。(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句意,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为仿写句子做铺垫。)

(3)理解“长”“它” “当”。(设计意图:理解词意)

(4)指导朗读,展示课件。(指导过程:利用课件讲解--------范读-------自己试着读一读------抽读-------男女生比赛读)

(5)指导背诵。(意图:教学生背诵的方法。)

过渡语:第一句写树枝把树叶当扇子,可见树枝是多么喜欢树叶。

现在我们又来看一看,第二句又写谁把树叶当作什么来玩耍呢?

二句话?板书。

想象说,小虫把树叶当被子呢?展示课件。(设计意

诗人的想象力的合理性,理解句子意思,并为仿写句子做 铺垫。)是怎样掉下来的?为什么不说是“飞”下来的呢?

学生体会“落”的用词准确,并体会树叶掉下来的状态,示课件。(指导过程:利用课件讲解-------抽读-------读-------齐读)

小虫都喜欢树叶,接下来又写谁喜欢树叶呢?谁

4解小鸟把树叶当花伞的?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体

觉得“漂”这个词用得好吗?

用课件讲解-------抽读------同桌互相读一读-------齐读。)

写了鱼儿也喜欢把树叶当花伞来玩耍,我们来看看

样喜欢树叶呢?、学习第二句。(1)谁来读一读第(2)为什么诗人会图:帮助学生体会(3)这句话说树叶(设计意图:帮助并为仿写句子做铺垫。)(4)指导朗读,展学生评价------抽(5)指导背诵。过渡语:啊,树枝、来读一读第三句话。、学习第三句。(1)抽读,板书。(2)你又是怎样理会。(3)展示课件,你(4)指导朗读。(利(5)指导背诵。过渡语:第三句话下一句又写了谁同、学习第4句话。

(1)抽读,板书。

(2)诗人真是会想象啊,你能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这样想象吗?展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

(3)诗人说树叶是怎样到天上去的?为什么要说是“飞”到天上去的呢?(意图: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4)指导朗读。谁能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抽读---------评价--------小组比赛读。)

(5)指导背诵。

(6)这句话的末尾还是用的句号吗?展示课件,师讲解省略号的用法。(意图:体会省略号的用法,也起过渡的作用。)

5、拓展训练:你能像诗人一样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来描述一下吗?展示课件。

落在地上,蚂蚁拿它当()。

漂在池塘里,青蛙拿它当()。

飞到天上,蝴蝶拿它当()。

树叶(),()拿它当()。

过渡语:你们真能干,都能当小诗人了。通过学习前四句话和你们所描述的,我们知道,大家都喜欢树叶,我们接着看第5句话,看看树叶的心情怎样呢?

6、学习第5句。

(1)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句话。

(2“)大家”指谁?(意图:理解词语)

(3)哪个词写出了树叶的心情?板书。你能用“高兴”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指导过程:抽读------利用课件讲解-------抽读-----齐读)

(5)指导背诵。

7、指导背诵。(指导方法:利用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楚层次。)

四、总结全文,激发感情。

1、展示课件,请大家看看老师给大家收集的漂亮的树叶图片。

2、看了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树叶说什么?

3、树叶是大树的一部分,而无数的大树构成了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你还想对大自然说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树枝扇子 小虫被子

树叶

鱼儿(高兴)花伞

小鸟风筝 篇五:《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马红梅

一、教材分析: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所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通过读和讨论以及对自己现实生活的回忆来体会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四、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1、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蕴涵的道理。

六、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来问问:你们平时看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指名说

常看到的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一种奇特的树叶,它是蓝色的!大家想知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19课中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由自己以往对生活中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的回忆,引发孩子对课文中蓝色树叶的好奇和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二、感知体悟

1、请同学们认真听故事,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师播放课件)

①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指名说)

②谁还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③师小结:这篇课文就讲了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铅笔的故事。

2、现在,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本第89页,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3、李丽要画绿树时,绿铅笔找不到了,她想向林园园借笔,这时又发生了什么?请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自读文)

①谁来说说,这时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李丽借到笔了吗?为什么?(林园园说自己还没有画完。)

②林园园是真的没有画完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林园园吞吞吐吐的回答,这里的“吞吞吐吐”,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在同位间说说吧)

④那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一读这句话吧!(生可先自读品味,再齐读)⑤那谁能说说她为什么会吞吞吐吐的回答?(心里不想借,找理由)

4、因为林园园吞吞吐吐的回答,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等她都画完。这次李丽第二次向林园园借笔,她借到了吗?请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默读)

①谁来说说这一次李丽借到笔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②从林园园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那她为什么没有立刻借笔给李丽?

④师小结:从刚才的这段话中,我们知道,李丽第二次借笔还是没有借到。

5、因为李丽一直向她借笔,后来,林园园终于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这时她又交代了什么?请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找出林园园说出的话。(生可边读边画出)

①谁来说说林园园交代了什么?(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②从这几句话中你看出,林园园是要求李丽要怎么做?

③那大家想想,在画画时提出这些要求行不行?(请快速在同位间说说)④林园园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的要求,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

6、是啊,林园园一下子又提出了这么多的要求。可李丽还是连忙说:“只画树叶和小草。” 这样林园园总该要借她笔了吧?(还是没有借)

①没有借,那林园园是怎么做的?(皱着眉头说)

②谁能也皱着眉头来读一读?(指名1-2名品读)

③看着皱着眉头的林园园,李丽没有接笔。她借笔三次都没有借到,此刻她的心里会 怎么想呢?(指名说)(很难过,不想再借笔了。还是自想想办法吧!)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讨论和联系实际、回忆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联系实际,进行情感渗透。)

三、讨论探究

1、是啊,李丽一定也和大家想得一样。所以她用自己的笔画出了蓝色的树叶。看到这一片片蓝色的叶子,林园园有什么反应?(脸红了)那她为什么会脸红?请四人一组先在小组内说说吧!(四人一组讨论)

2、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有时候帮助别人需要舍弃自己珍爱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自私,就会成为充满爱心的人。)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相信林园园一定也知道自己做错了,她以后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

那请同学们想想,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指名说)

1、指名说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事情。

2、师小结:嗯!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很感动。因为你们都有一颗关爱别人的心,都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主动伸出手。的确,每个人都会有需

要帮助的时候,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号召身边所有的人都来分享帮助别人的快乐吧!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说说,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事该怎样做?通过学生自己的故事或小例子引导学生明白人与人相处应充满温情,相互关怀,相互帮助。)

五、小结质疑

1、学到这里,一节课的时间就快结束了,老师想来问问,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什么?

2、还有想要知道的吗?

(设计意图:超脱文本,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并提出疑问,自己在师引导下和同学们共同解决疑问,在了解本课主旨基础上做深入思考。)

六、作业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作业,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去发现你周围更多感人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感情渗透,教会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学会做个会欣赏真善美的人,学会做个热心帮助别人的人。深层次加工本课主旨。

第三篇:感知橘子教学设计

“感知桔子”教学设计 莆田逸夫实验小学

张萍

教学目标:

1、以桔子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感官全方位感知事物的方法。

2、在感知训练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感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全面、细致、准确地描绘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感知桔子。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全面、细致、准确地描绘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感知汇报。

1、生汇报一下今天你运用感知工具感知到了什么?

2、师小结。

二、前测。

1、回顾一下,对于物,我们可以写它的哪些内容?(形状大小

内外构造

声色气味

软硬粗细

质地来源

功能作用等)

2、揭示这节课要感知的物是桔子。

3、让学生认真感知自己带来的桔子,并对它进行描述。(时间3分钟)

4、抽取两位学生的作品朗读。

5、评价:两位同学的作品中,哪些部分写得精彩?运用了哪些感官工具?

三、训练。

1、引导学生逐一运用感知的工具——眼、耳、口、鼻、手、换时、换情、换位来感知桔子。

(1)、视觉:你看到了什么?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2)、听觉:你听到了它的声音吗?是怎样的,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它像什么?猜猜它会对你说些什么?

(3)、嗅觉:闻一闻,它有什么气味?让你想到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4)、触觉:摸摸它,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为什么?

2、总结归纳:

写作时,我们要综合运用眼、耳、口、鼻、手多种感官来进行全方位的感知。

第二课时

一、后测。

让学生运用全方位感知事物的方法,再次对桔子进行感知,并进行写作。(时间20分钟)

二、交流、评价。

1、再次抽取学生的作品朗读,与前测的品进行比较。

2、让学生进行评议:作品好在哪里?运用了哪些感官,如何进行感知的?

3、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

4、小组内进行互评。

三、说体会。

1、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四、总结。

第四篇:感知辣椒教学设计

《感知辣椒》教学设计 驻马店市第十八中学王晓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五种工作感知事物;

2、探究、归纳出感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发现能力,运用感知的基本方法尝试写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用五种工作感知事物。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发现能力,运用感知的基本方法尝试写作。教学方法

研讨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 辣椒

记号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喜欢吃辣椒吗?你知道辣椒有哪些用途吗?如果你是厨师,你会考虑辣椒的营养价值;如果你是顽皮的孩童,你会考虑它的游戏功能;如果你是画师,你会用它来作模特;如果你是作家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写一写我们手中的辣椒。写作时间3——5分钟。(导入、前测时间:8分钟)

(二)全员参与。

1、选取三个学生代表,分别抽取三位同学的作品朗读。

2、评价:他们的短文哪些地方写得好?这几位同学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辣椒的?(时间:5分钟)

(三)合作探究。

一、调动学生从感观的五个角度——视、触、嗅、听、味逐一感知辣椒,进行训练。

1、视觉:你看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2、触觉:摸摸它。你有什么感受?

3、嗅觉:闻一闻,它有什么气味?

4、听觉:你听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给辣椒画上人物的眉眼,你又听到了什么?

5、味觉:尝一尝,它的味道有怎样的特点?(时间:20分钟)

二、总结感知事物的方法。

我们不光可以用手来书写作文,还可以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来写作文。这就是运用感观五个工具进行作文感知训练的好方法。

1(时间:2分钟)

三、感知后测。

让我们依据感知事物的方法,再次对全面感知过的辣椒进行写作。(时间:4分钟)

四、交流评价。

再次抽取学生作品朗读,比较前测习作,进行全面赏析。(时间:5分钟)

(四)结束语。(时间:1分钟)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只有善于观察,精于体验,勤于思考,反复写作,才能化困惑为欣喜,提高写作的水平。愿我们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快乐,在快乐中创作出真情流露,清爽溢美的文章。一支竹管安天下,锦绣心机卷里藏。愿同学们做一个有情、有感、有思、有悟之人,用我们的心灵去聆听世界的美妙,记录万物的灵动。

《感知鸡蛋》课堂教学实录

师:在老师的手中是一只普通的鸡蛋,同学们,你知道它有哪些用途吗? 生1:可以吃,有营养价值。生2:可以孵化小鸡。

生3:蛋清可以做粘合剂。生4:我妈妈还用它做过面膜。(众笑)„„

师:如果你是厨师,你会考虑鸡蛋的什么价值? 生:营养价值。

师:如果你是顽皮的孩童,你会考虑鸡蛋的何种功能? 生:端午节磕鸡蛋,鸡蛋是游戏的工具。师:妙!如果你是画师,你会用它做什么? 生:绘画的对象。生:模特。

师:对!那„„如果你是作家呢? 生(七嘴八舌):把它当作写作的对象。

师:现在,我们不妨把自己当作小作家,写一写我们手中的鸡蛋。时间3——5分钟,能写多少写多少,好吗?

(学生边端详鸡蛋,边进行片断写作,表情欣喜。)

师:时间到了,请同学们暂时写到这儿。我们进行一个小竞赛,看一看哪个小组用最短的时间将本组的作文片断传到第一桌。预备,开始!(各组迅速传递作文,学生争先恐后,第二组获胜。)

师:让我们用最响亮的掌声对优胜者——第二小组表示祝贺。(全体鼓掌)

师:这些天,有三类人为班级操劳很辛苦:班长、值日组长、图书管理员。我想请他们为我们随机抽取三位同学的作品,读给大家听一听。大家说一说哪些地方写得好,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鸡蛋的? 众生:好。

(三人分别从教师手中抽取一篇片段习作,交给教师。)

师:在我为大家读文之前,我有一个提议:如果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写的真实,基本抓住了鸡蛋的特点,请大家为作者竖起一个大拇指,如果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就为作者竖起两个大拇指,好吗? 众生:好!

师(取出一篇文章):这位同学只写下了一句话:“它的作用太大了,可以补身体,又可以给花草提供养料。”(生笑。)可能这位作者的思考还不够充分,时间又太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我想课后再与她单独交流。师(取出第二篇文章):肉色的胖乎乎的外形,似乎一个可爱的娃娃,外表看似坚硬,实则内心脆弱。它曾被达芬奇描画过百次千次,遇到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条件就会破裂,从中走出一个黄艳艳、毛绒绒的小生命——小鸡。它就是鸡蛋,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的鸡蛋。

(生纷纷竖起一个大拇指。)

生:鸡蛋的外形描写形象生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侧重于视觉角度。

生:作者善于设疑并联系实际,把鸡蛋与达芬奇结合在一起,暗含描写对象。

生:我认为作者还使用了叠词,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而且还想象出鸡蛋孵化出小鸡的情景,属于虚实相结合。师(竖起大拇指):大家的评价一针见血,也值得我的佩服。(抽取最后一篇文章)“鸡蛋这东西,乍一看像一块黄色鹅卵石。但它可远不如鹅卵石坚硬。离得近一些细看,它的外壳上还均匀的分布着一些小孔——我想,这是鸡妈妈为了小鸡的通风而设计的吧!”(生纷纷竖起一个、两个大拇指。)生:“乍一看”、“细看”表明作者侧重视觉角度对鸡蛋的外形进行了细致观察。生:运用比喻修辞,语言生动,听起来很亲切。

生:有观察有想象,还注意了观察的远近顺序,值得借鉴。生:比我观察的仔细,我就没看出鸡蛋壳上的小孔。

师:这两位同学的习作各有千秋,同学们的评语也很中肯。两位同学都侧重于视觉角度的感知。是否还有其他角度的变化?(学生摇头)如果从感官角度分,有五个角度—— 生(七嘴八舌):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

师:在你的习作中,运用两种以上感官角度进行写作的请举手。(生举手者寥寥可数。)

师:要想全面的描绘一种事物,就要全面调动感官系统。下面我们就从五个角度出发,逐一感知鸡蛋。

师:我们先来调动视觉感官。你看到了什么? 生:鸡蛋是椭圆形的。生:鸡蛋一头大一头小。

师:对,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事物的“形”。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鸡蛋壳上分布着很多麻点儿。生:鸡蛋是肉黄色的,能反光。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生:淡淡的腥味。生:对,土腥味。

师:你还闻到了什么味道?

生:好像闻到了一个刚刚呱呱坠地的小孩子的乳香味儿。师:很有创意。好!(众生鼓掌表示赞赏。)

师:我们再靠触觉感知一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很光滑。

生:表面也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生:摸起来凉凉的。好像能感觉到生命的脉搏的跳动。师:真的很棒!鸡蛋确实可以孕育生命啊!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大家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流水的声音。

生:听到了蛋黄撞击蛋壳的“咚咚”声。师:你还听到了什么?(众生沉默,思索。)师(拿起一支记号笔):请同学们为我们手中的鸡蛋画上人物的眉眼、小嘴,然后再听一听,听到了什么?

(学生纷纷绘画,气氛顿时热烈,部分学生还与鸡蛋面对面的对起话来。)生:老师,我听到蛋黄宝宝不停的吵着:“让我出来!让我出来!” 生:我听到鸡妈妈对鸡宝宝深情的叮嘱:“要保护好外衣,别逞强斗勇,以免吃亏,要学会自我保护。”

生:我听到鸡蛋宝宝说,他愿为我们人类倾尽所有,只为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师:要尝试听到别人听不到的,耳朵听不到的声音。这个声音源自于你的心灵,你的丰富的想象。这就是超乎表象感知的深层感知,这也是决定一篇文章优劣的要素。师:现在我们打开鸡蛋看一看、嗅一嗅、摸一摸,最后再尝一尝味道怎样。(学生纷纷用碗装盛鸡蛋,相互交流探讨。)

师(看到一些学生将鸡蛋皮也打碎在碗里,适时引导):生活中处处有常识,要时刻加强对生活技能的积累。

生:老师,鸡蛋黄边上的这块白色的组织是什么呀?

师:巧了,今天来听课的也有生物老师,你去问问她好吗?

(学生从生物教师那里得到了专业的讲解,心满意足的回到座位上,继续探究。)

生:老师,蛋黄是金黄色的,像一轮金黄的太阳;蛋清是粘稠的、透明的,像一汪清泉,如果是一幅画,可取名“清泉映日”。

生:鸡蛋壳内部大头一端顶部有一层膜,膜与蛋壳之间有小块空间,这是气室。很独特的结构。

生:生鸡蛋的味道有些腥,像鱼肉的味道。

师:真不错。大家再用筷子搅拌一下,又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把清泉吞没了。

生:完全融为一体,变为黄颜色了。„„

师:同学们,把刚才我们感知的各角度综合在一起,创作出来的文章会是什么样的?你对你课前写下的那段文字还满意吗?(生大多摇头。)

师:我们再来试一试,写一写鸡蛋,注意加入你的深层感知。时间4分钟左右。(生开始静静写作。)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抽取1——2篇短文来赏析。生:朗读自己的文章——

我手中捧着的是一只鸡蛋宝宝。我生怕惊醒这尚在睡梦之中的小生命,捧着她细细的端详:椭圆的形状,雪白的外衣,光滑的壳壁„„忽然间,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奇异的画卷:鸡妈妈爱惜的抚摸着刚刚诞生的宝宝,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无论我们能否长相厮守,妈妈都希望你向人类展示鸡家族的价值。”我嗅到了温馨的母爱味道,听到了母亲对孩子的殷殷希望,触摸到了那久久尚未散去的母体温度,更将见证鸡蛋宝宝如太阳一般金黄的价值!(众生举起两个大拇指。)

师:一篇自我超越的文章诞生了。大家用手语表明了对文章的赞赏。说一说,此文好在哪里?

生:运用多种角度对鸡蛋进行描写。生:大胆的想象触及了深层感知的精髓。

师:所以说,我们不光可以用手来书写作文,还可以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来写作文。这样的作文才会耐品耐读,才是好文章。看到大家的创作兴致如此浓郁,大大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我愿赋诗一首,与大家共享。“生来体貌本无常,装点餐桌入厅堂。自有胸怀容日月,一汪清白映金黄。”(众生鼓掌。)

师: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只有善于观察,精于体验,勤于思考,反复写作,才能化困惑为欣喜,提高写作的水平。愿我们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快乐,在快乐中创作出真情流露,清爽溢美的文章。一支竹管安天下,锦绣心机卷里藏。愿同学们做一个有 5 情、有感、有思、有悟之人,用我们的心灵去聆听世界的美妙,记录万物的灵动。下课!

附:学生习作 快乐精灵——鸡蛋

一年五班 任偲琪

来到人间,它带着淡淡体温;奔向天国,它心中温暖依存。一个快乐的精灵鸡蛋,正安详的躺在我手中。似乎上天有意安排它一生注定快乐,连它的出生都那么与众不同。你听,在母鸡的一片“咯咯”的喜悦声中,鸡蛋,降生了!它顽皮的一滚,离开了母亲的怀抱,跳出了软绵绵的柴草堆,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我的手中。健康的色彩装点着鸡蛋胖乎乎的可爱身体。那自然的白皙皮肤有如公主的脸庞,令人羡慕。仔细一看,却发现这小脸上还分布着浅浅的“雀斑”呢。

它那光滑的皮肤看似坚硬,实则脆弱,却有着“拿鸡蛋碰石头”的胆识和勇气。鸡蛋曾经倔强的说:“碰就碰,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拼搏一番!”当时我暗暗嘲笑:“就算再不服气,石头的质地硬于鸡蛋也是事实,你偏要无知的白白牺牲,我才不拦你呢!”于是,我抱着想教训一下这小家伙的心理,毫不留情的用石头敲碎了它的外壳。“咔嚓”一声,蛋壳裂成两半。可我还来不及笑他的稚嫩,就被眼前的画面惊得不知所措。滑落碗中的明明是一轮“金色的太阳”,那耀眼夺目的光辉把我的脸也映得金灿灿的。它在唱,它在笑,金黄赛日争风骚!难道“重见天日”才是“以卵击石”的真正快乐?一种突如其来的震撼悄悄的在我的血管中流淌。

蛋黄微笑着看我,它的面容绽放着紫外线般强烈的欢乐。在它的欢乐面前,我显得那样渺小;在它的欢乐面前,似乎一切烦恼都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躲进了严寒冬眠。我不再敢轻视这“语出狂言”的鸡蛋,唯一剩下的只有对它无休止的敬重。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使他不再是一枚普通的鸡蛋,而是一个可以使任何人都嘴角上翘的精灵。那灿烂的笑脸使我明白:无论外表多么脆弱,卑微;无论人生中的石头多么坚硬,只要心中永远有一轮太阳温暖着我们,那么我们就是强大的,富含能量的。拥有阳光般快乐心态就一定会化腐朽为神奇,如凤凰般重生!如果我们用心中的小太阳点燃人生的大太阳,生命就会绽放光彩,人生就会绚烂辉煌!面对着快乐的精灵——鸡蛋,曾经软弱的我已不再胆怯。因为我心中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看啊!它的光辉已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教师点评

普通而又寻常的鸡蛋留给我们的不单单餐桌上的味觉享受,亦能留给我们深深的人生思考。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透过对鸡蛋的感知,向我,们诠释了鸡蛋乐观而坚强的内在美,继而由物及人,点燃心中金黄的希望。对于鸡蛋这一事物的深层感知难度很大,但本文作者却于自然的感知之中细细品味,由鸡鸣、蛋壳、蛋黄之间摄取灵感,升华为快乐、阳光的为人处事信条,不能不说是另辟 6 蹊径,令人称道。主题角度的选择在于标新立异、个性鲜活,更在于感知背后积极的思考。作者将感知的实际体会与不落俗套的立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文章之气达到了意味深远的效果。

第五篇:4.早教学设计

4.早

教材简析

本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蜡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1.教师板书:早 2.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着重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2.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选读课文,感悟“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三、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f.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四、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五、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3.自由练说,指名说。4.试对教室练说。

六、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七、布置作业 语文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4.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

以花喻人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反思

下载曹译文:写作感知教学设计4.15(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曹译文:写作感知教学设计4.15(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

    4.教学设计2

    Unit 2 It’s a nice day , isn’t it? 第2课时 Section A 3a---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讨论的主题是“传说和故事”,其功能项目是讲故事(tell a story)。语言目标是要求学生......

    4.风筝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 《风筝》教学设计 总第20--21课时 设计人:王全民审核人:夏媛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2)熟读课文,把握感情线索,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了......

    《雨后》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雨后》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身、矢”;理解“赤脚、糟糕、兴奋”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幼儿园《感知数位器》教学设计

    幼儿园《感知数位器》教学设计 百手整理 起驾为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用数位器表示100以内的数字。 活动准备: 1、教、学具......

    《a_o_e_i_u_ü》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a o e i u ü》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六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以一幅生动的画面作为学习六个单韵母的载体。 第二部分是ɑ o e i u......

    《g_k_h_j_q_x》教学设计(整体感知)(范文模版)

    《g k h j q x》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教材分析: 本课一共6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六个声母ɡ、k、h、j、q、x,以六幅生动的画面作为学习六个声母的载体。第二部分是j、q、x与ü的拼......

    《ai_ei_ui》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ai ei ui》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学会ai ei ui三个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带有ai ei ui的词语。 3、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