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三四单元提纲

时间:2019-05-12 22: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学三四单元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学三四单元提纲》。

第一篇:政治学三四单元提纲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体架构】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⑴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P55:宪法规定:

⑵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P5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注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

⑴性质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⑵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决定权与立法权的区别---审议通过的内容来判断)常设机关:常委会

⑶肩负着人民的嘱托 P56-57

⑴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⑵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主要有: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学会判断)

⑶义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⑴含义:它是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⑵基石就是人民代表大会。

⑶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三个关系上P59-60)⑷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⑸为什么: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③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什么?(三个有机统一)

3、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P58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什么关系?(几个词;产生、监督、负责)

4、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P59-60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国共产党 常用知识点 :(1)的地位、保持性质、坚持宗旨、地位、发挥党的作用。(2)党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关系)。(3)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指导思想:三个代表,(5)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前面内容+ 68页)(6)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7)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组织和活动原则?(8)树立科学发展观 热点:十七大四中全会主题:重视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

3、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P684、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意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才能始终保持

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⑴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⑵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⑶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它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⑷三者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共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6、党为什么要干度重视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要点:国家性质、保持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有利于保持先进性、完善三个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思想建设、组织、作风、制度、廉政建设,保持性质和宗旨、坚持三个执政方式,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8、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⑴关系:中共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⑵政治基础;坚持中国***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领导)

⑶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⑷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⑸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1)性质-注意不是国家机关。(2)地位。(3)职能-注意不是国家职能)。(4)组成人员(5)两大主题:(6)民主党派的性质是什么?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

9为什么要坚持:①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②优越性: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③我国的国际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决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④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绝不允许的。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本课常用知识:民族关系、民族原则、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政策,热点有关:民族团结)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⑴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什么我国能够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民族关系?①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②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④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

⑵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P74-76 ①民族平等(首要原则)②民族团结(重要原则)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⑶三原则的联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③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团结?(要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

一、社会稳定的前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建设和

谐社会,是公民的义务)怎样坚持(国家:党领导、基本制度、基本原则、政策、法律保障;公民履行义务,尊重风俗习惯等)

(4)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P77-78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⑴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P77

⑵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779-7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或旗三级)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等)的制度

(3)客观依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③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P79-80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的宗教政策

⑴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P83

⑵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P82

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我国尊重要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有利于规范宗教事务管理,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弘扬科学精神P84

⑴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

⑵怎样做(国家;青年学生)84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三者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我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

我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实践活动举例(关于修宪见P86-87)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本单元与我国有关的常用知识: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外交政策、时代主题、综合国力较量、国际新秩序建立、和平发展道路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地区

⑴国际社会的构成 P91

⑵主权国家的地位、构成要素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P91-92

⑶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P92-94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作用93

2.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⑴国际关系基本形式及其决定因素 P96,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

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⑵国际关系影响因素97:国家力量,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⑶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的正确做法 P97-98-96

A是什么:①安全利益②政治利益③经济利益(注意分清三种利益各自强调什么)B为什么:①(国体)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决定了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②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C怎样维护:①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不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借口,侵略、干涉别国内政。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⑴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P99⑵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P100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101

⑶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P00国际新秩序的内容101“四个保障”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⑴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P103

⑵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的意义104

⑶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P10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104我国的应对办法?①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②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3.我国外交政策的名称、决定性因素、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09: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4、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⑴国内需要和平,也能够和平:①我国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内要建设现代化国家)②国家力量不断强大,成为维护和平的力量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国际上:①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和平也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

利益,③和平发展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①根本的发展经济科技,提高综合国力,为和平打下基础;②坚持独

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④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设现代化的国防。

第二篇:品德三四单元

第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对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

2、了解我国主要的文化遗产,借助文化遗产,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知道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国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文物保护状况,激发学生对文物受损的忧患意识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3、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第一课

伟大的先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重点:了解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难点:对孔子思想的了解。

资料准备:有关史记、孔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1、我国古代的伟大先人

(1)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古代优秀人物,并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2)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在其他课中了解到的信息,也可以查找资料;询问家人,了解古代的伟大先人有哪些,并给人物分类。

(3)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了解到伟大先人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展开下面的教学活动。

2、问周遍的人,是否知道孔子,对孔子了解些什么?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询问五个人,并作好记录。

3、汇报统计调查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统计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然后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孔子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

4、可以把大家选择的格言,制成一贯图文并茂的小板报,贴在教室后面。也可以用表演形式将孔子的格言故事化的表达出来。

5、教材64——67页介绍了司马迁和他的巨著《史记》。这里突出了司马迁身处逆境契而不舍,奋斗不息达到精神。教材第64页呈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故事,并呈现了司马迁的一句格言。旨在通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司马迁顽强毅力的敬佩。

6、总结司马迁:

(1)让学生交流对司马迁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理解。思考我们能否用这句话评价司马迁?

(2)司马迁用他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后人留下力量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了解过去的历史。为了让学生能认真认识到司马迁及其本人创造的《史记》之伟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者让学生找《史记》中的历史故事,或者教师为学生提供这些方面的知识资源。

作业:练习册 板书:

反思:

第二课

我们的国宝 教学目标:

1、对我国的古代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2、引导学生透过历史遗迹探究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知道古遗迹的价值,知道这些古代文明是失而不能复得的,树立保护遗迹的文物的意识。

重点:对古代遗产的一些基本了解。难点: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1、找资料了解中国的主要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可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和确认教材68页上列举出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教材68页用文字的形式给出了一些我国的文化遗产,并让学生在69页的地图中去寻找和确认。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意识到祖国文化遗产之多,从而进一步生成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探究兴趣和向往。

3、承接上面的活动,制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解说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以有的体验,如亲自到这些地方旅游过;电视、杂志等媒体上看到过的等渠道。然后制作图文说明的解说卡。图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有代表性的图;解说词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4、画画长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长城的了解和感受,画画长城。如果有学生自己或家人在长城拍过照的话,可以组合创作长城风景。

5、沉睡两千多年的秦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西安市以东35千米处的秦始皇陵东侧。现在发现的三个俑坑,出土各类兵马俑共计九千多具,形同真人真马,整整齐齐的俨然是一支庞大的底下军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底下军事博物馆。这些兵马俑制作工艺精湛,造型逼真生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秦国强大军阵的缩影,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6、石窟艺术的圣地——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凿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经过上千年开凿,终于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之大成的石刻群,是我国石艺术中的优秀作品。他不但内容丰富,而且雕刻技艺精湛,巧妙的将力学、采光、透视的科学原理和山形地貌想结合,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雕刻形象。石刻作品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有及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可以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生活卷。

7、保护文化遗产

(1)承接活动二活动,让学生总结通过痰探究古遗迹自己的收获。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古遗迹是过去的东西,可不可以毁掉,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出古遗迹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文物、遗迹破坏了,我们失去的是什么。要让学生知道从古遗迹中,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社会,了解先人的智慧和创造。了解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它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文化遗产,全部是现代建筑的话,未来的中国人,能否领略到祖国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的文化。

(3)围绕教材第76页问题召开“小小辩论会”根据本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辩论内容可以围绕本地区发生的遗迹或文物破坏事例,也可以就教材上的题,进行辩论。

(4)共同完成“我们的公约”或给相干的部门的“建议书”(最好与本地实际结合)也可以开展“小小宣传员”的活动。形式可多样化:漫画、小壁报等。

8、教师小结。

9、作业:练习册 板书

反思

第三课

我们的国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晋剧、书画艺术及中医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观关注他们,对他们产生兴趣。

2、了解这些国粹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重视他们。重点:了解我国文化的精髓。难点:对待国粹的态度。

教学过程: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千百年来,他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深深的直根于中华大地,至今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并逐步传向世界。

2、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国粹,并说明理由。

3、教师将他们一一写出来,并在学生谈论的基础上,对什么是国粹进行总结:(1)我国特有的,能代表我国的文化,(2)在中国流传千百年,(3)中国文化的精华(4)至今为人们喜闻乐见。当然对于什么是国粹,不要给下定义,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其内涵。

4、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了解一下中医,发现中医与中药与当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认识的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5、中医在国外。阅读教材87页上的“中医在国外”,为丰富学生对中医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让学生再收集一些资料,并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进行举例说明。如果搜索困难的话,教师要提供信息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医在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性。

6、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文化

(1)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89-90页。让学生谈谈看后的认识。(2)让学生说说外国人为什么喜欢这些文化活动。可以联系前面学生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仅仅对比一种现象,而要从现象中看到我们中国文化的美和魅力。

(3)根据学生情况,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杂志等有关外国人喜欢中国文化的事例;可以拜访当地旅游、外事等有关部门了解外国人喜欢中国什么;可以向家长询问,让学生分享家长知道的事,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引导学生在探索和了解的过程,多问一些为什么,多想想为什么。

7、作业:练习册。板书

反思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单元目标:

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区域划分、人种分布等常识。

2、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了解人种和语言、文化差异极其居住环境、气候的关系。懂得对差异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3、知道人民在认识地区的过程中经理了漫长的探索,并对这种探索精神产生崇敬之请,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及其为此作出贡献的愿望。

4、学会使用地图和地球仪,并能运用与自己的生活中。

第一课

蔚蓝色的地球

教学目标:

知道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等常识,感受人民在认识地区中所经历的漫长探索。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重点:初步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难点:对地球的整体认识。教学过程:

1、认识:利用教材93面所提供的地球大小相关数据,引导学生体会地球的体积巨大,以及给地球照相的难度。也可奖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图与杨利伟拍摄的地球局部照片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对地球的大小和地球外貌的基本认识。

2、收集与思考:收集人类从太空看地球的历程中有趣的故事,如教材93面家家林讲的话,神州5号升空的故事等。旨在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地球的总体认识。

3、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是一部回行的历史,不可能全部展开。教材只能选择某些角度来展开:对地球的早期认识,侧重在对器形状的认识上;现在的探索在南北极的考察上。

4、我与麦哲伦一起航行

(1)结合教材95页的内容,查抄麦哲伦航行的资料,如当时的航海技术,船只状况,组成等与麦哲伦有关的资料。

(2)找一幅世界地图,侃侃麦哲伦的出发点,大家一起沿着麦哲伦当年的航程在地图上标明航线,并设想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收集到的麦哲伦和船员一起克服困难的故事。

(3)烁烁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交流“和麦哲伦一起完成环球航行”的感想。

5、教材97页的两侧南极考察队员的日记,说明人类在开发和探索地球的奥秘及资源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6、班级交流自己想知道的过于地球的奥妙,扩大视野,提高字物认识,并把自己已经知道的相干消息与大家分享。精密结合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要给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意思和科学的探索精神,知道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前人探索的结果。地区上的许多奥秘,还等待着人们探索,还需要人类为此付出努力和创造。作业:练习册 板书

反思

第二课

我们的地球村

教学目标:

1、能够释读和用地球仪,知道地球的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知道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地球村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气。

3、了解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并借助地图了解世界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重点:通过地球仪了解。

难点:与分辨经线与纬线。教学过程:

1、地球仪上的信息。

(1)请同学门带一些大小各乙的地球仪,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民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造了地球仪。

(2)分小组仔细观察地球仪。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地球仪上有什么?回答可能不准确,但是没有关系。根据资料,让学生了解经线纬线和赤道。

2、教材100页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填在表中。作为范例,小资料提示了“亚洲”的由来。借助亚洲的来历,可以了解一些有趣的地理信息。

3、关于七大洲与四大洋。

(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被划分七大洲和四大洋。

(2)在地图和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具体位置。

(3)组织同学每个人设计一个过于七大洲四大洋的问题,如中国在哪个洲?在地图上指出某国的位置?大洋州在地球的哪个地方?也可以以“击鼓传花”的形式由一名同学发问,期于同学则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答案。

(4)阅读教材100页的内容,知道亚洲的来历。并引导学生从资料总获得信息。如果学生方便收集资料的话,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洲名字的来历故事,并讲给大家听。

4、收集关于地球上的风景图片和有关文字资料,分小组以小报的形式将图片呈现出来。关于文字资料,最好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表述时要点应清楚;呈现图片的话,也要配以简单的解说词。

5、活动 给国家找到“家”

(1)了解国家 A、把不同的国家分别写在小卡片上。B、在黑板上写下七大洲的名字。C、由同学随即抽出写出国家名称的卡片,并卡片放到,并把卡片放到相应的大洲下面。

D、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哪个洲的国家最多?哪个洲国家少?查查《新华字典》后边的国名和首都。E、结合教材105页的活动天地内容,请同学找找表中那些国家在哪个洲,再看这些国家首都的名称。

(2)地图上的新闻联播

A、教师可提前几天让学生关注煤炭报道(电视、收音机、报刊杂志等),看看这几天世界上发生那些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哪些国家?并请学生作好记录。比如听取一次新闻联邦的国际部分,并做记录。B、在地图上找到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国家。将地图与新闻拼接成一版小报,在班级与同学们交流。

(3)拓展学习

A、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学生可以进一步收集自己可能关注或感兴趣的国家和相关知识和趣文逸事。B、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作业:练习册

板书

反思

第三课: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教学目标:

1、然学生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中,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2、知道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要尊重、欣赏、接纳这种不同。难点

1、然学生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中,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2、知道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要尊重、欣赏、接纳这种不同。过程: 活动一:认识人种

1、先让学生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种?让同学认识到自己是从长相、头发、肤色、身体等角度描述人种的。

2、让学生对人种获得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活动二:小讨论

1、有体育明星引出人种。

2、让学生讨论体育成绩和人种有什么关系。活动三:人种分布

1、了解人种的基本分布 讨论国家的不同人种。

2、认识多人种的国家

让学生从图片中讨论他们可能是哪个国家的? 活动四:我所知道的语言

1、学生根据积累,说出自己知道的语言

2、讨论怎样用语言交流? 作业:练习册 板书

反思

第三篇:三四单元说课稿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说课

一、教材文本解读。

《自然之道》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我”和几个同伴看到嘲鸫啄正在出龟巢探道的小乌龟,因同情的缘故,要求导游救小乌龟,结果违反了自然之道,成群的小乌龟获得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倾巢触动,遇到了无数食肉鸟的袭击。小乌龟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违反,受到了严重伤害。文章的故事发人深省,即大自然存在的规律,人类不能人为地介入,进行干预,会破坏这个规律,引起严重后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黄河的变迁,及其由繁衍后代的母亲河,变成今天的祸河的原因。阅读课以读懂课文、梳清条理为主。

《蝙蝠和雷达》一课介绍了蝙蝠夜行的秘密:一边飞行,一边发出超出波来决定前进的方向。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这就是神奇的仿生学。

《大自然的启示》之一《“打扫”森林》一文从林务官“打扫”森林一事入手,揭示人类干预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后果,树林渐渐地毁了。本文与〈自然之道〉有相似之处,可进行类比学习,得出结论: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存在生态平衡,人类的干预会影响到这种平衡。

《大自然的启示》之二《人类的老师》一文介绍了仿生学的重要。大自然的动物——鸟类、昆虫、鱼儿成了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与〈蝙蝠与雷达〉可以进行类比阅读,从而使学生学会比较、总结、归纳。

二、学情分析。

1、四年级学生已经逐步进行了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训练,学生初读课文应该能比较快的掌握字词,因此在字词教学方面不需要很多时间,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中差生自学能力一定要差一些,因此,教学中必须做到抓住重点词句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加以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理解,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观察和发现。课堂上应让学生潜心读书,仔细探究,边读边找出有关词句。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交流,发表见解,体会发现者的愉悦。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加强词语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能力。而习作注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注重细心体验在活动中的经历,注重体会,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出来。

6、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3、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4、帮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体会再现,进一步提练,最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五、单元教学整体构思、教学方法。

(一)加强课前指导,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

为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说明文《蝙蝠和雷达》之前,有必要先指导学生查找关于蝙蝠与雷达的资料,同时要教给学生分析、整理资料为己所用的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书面材料或图片展示到班级墙报上,供同学们互相阅读„„学生查找资料的预习无疑能为课堂更好地学习创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气氛,而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更是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形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中的其它课文,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二)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功能。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把自己查找到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当中去,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和广度。例如《蝙蝠和雷达》中,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是理解本文的难点。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回声》去理解,再结合课前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画示意图理解等方法,这个难点便可较好地解决。有学生提出疑问时,就会有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对蝙蝠与雷达的了解作解答或补充。这样,问题来源于学生,解答也回归于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这也正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抓住主要内容。在本单元的导语中,明确地要求我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自然之道》时就要给于落实。并结合课文,让学生了解一般的归纳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主要讲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

六、教学课时安排:

9、自然之道

2课时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课时

11、蝙蝠和雷达

2课时

12、大自然的启示

2课时

语文园地三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二、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似乎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剧电影中见到过,那是遥远的彼时的回忆了。电视新闻中的战争场面虽然发生在此时,但是在遥远的彼地。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章中的几篇课文,那样学生是难以真正体会到编写本单元的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的。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出发出和平的呼唤。

三、教学设想

(一)单元构思

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贴近文本,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读书时体验会更深刻,更独特。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二)学习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三)课前准备

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3.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四、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学习本单元之前,让学生收看教师制作的《战争中的儿童》专题片。内容包括战争中涌现的著名的小英雄的故事,现代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悲惨的生活等。以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本单元的专题,激发他们学习本组课文的欲望。

2、教学建议(1)《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都是讲的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可以整合起来上成一个专题《战争中的小英雄》。以这两篇课文为主打文章,重点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更多的书,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小英雄。应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发表各自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心得,加深阅读体验,学生如有疑问也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解答。可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

《夜莺的歌声》中有写句子含义比较深,需要学生读进去,联系全文才能理解,可让学生把这类句子都找出来一起体会。这一课开头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这个问题不可讲得过深过细,让学生对比着多读这几个自然段,感受文章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结束,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的特点。

接下来的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推荐一些书籍和文章,学生课余自主阅读,以故事会、读书会或演讲会等形式汇报读书收获。

推荐文章:《撒尿小男孩》《鸡毛信》《王二小》《马背上的小红军》《珍贵的教科书》等

推荐书目:《红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保卫延安》《小兵张嘎》《安妮日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的教学和语文园地的“小小新闻发布会”结合起来,课前布置学生从报纸、电视上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战争硝烟地区的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和工作状况。围绕这个主题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的交流了解目前世界局势的发展,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以朗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始终,在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在朗读中体会诗歌感情,在朗读中熟记自己喜欢的诗句。可组织一些段落的配乐朗诵,安排多种形式的读,传达诗歌的情感、韵味。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些小节或诗句,熟读成诵,并摘抄下来。

学习这首诗歌的同时组织学生认真读“阅读链接”的《儿童和平条约》,从不同的语言形式感受呼唤和平的共同的心声。

3、拓展活动:本组学习的结束应该是孩子们走向另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的开始。本组的学习激起的是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对战争与和平这个重大的问题,孩子们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新的体验,孩子们或许有一些自己的心声要通过多种形式表达。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让孩子把学习的感受尽情抒发。可以唱一唱有关的歌曲,看一看有关的电影、电视。可以演一演小英雄的故事,可以给仍处在战乱中的小朋友写封信,可以办一期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小报,可以做一个“战争与和平”的专题采访„„让孩子们在这些语文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并进一步坚定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四、教学课时安排:

《夜莺的歌声》 3课时 《小英雄雨来》 2 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总课时 13课时

第四篇:语文三四单元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教材通研

第三组

大自然的启示

一、本组教材有哪些特点

本组教材为科普性文章,教材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共编排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综合性学习和一个语文天地。在前几册所学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课文基础上进行拓展,并赋予新的内涵。其中有叙事性文章,也有说明性文章。和前两组教材不同的是另安排了一个指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或得到启示等内容的综合性学习。

二、教学本组教材应该要完成哪些任务?

1.认识30字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并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三、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开展综合性学习,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

四、本组教材为科普性文章,教学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合理整合和安排本组的教学内容?

1.联系以前所学的“保护环境”等相关专题课文,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有机整合起。可以把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课文学习中的心得以展示台的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出来。展示台教学时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的三个例子,可引导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开发出更多的活动内容,创造更多的活动形式。

2.要加强学科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3.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重在激发兴趣。充分肯定他们的发现,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

4.充分利用课文后的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见闻。激发探究大自 然的规律的兴趣。

5.本组教材在“我的发现”中添加了对比有副词和没有副词的句子,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放到相应的课文中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并总结归纳副词的作用。

6.本组多篇课文涉及到一些科学常识,但在课上,不要对这些科学常识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要切合实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成语文课而不是自然常识课。

7.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要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性文章,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相应的科普知识,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和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8.综合性学习应该贯穿全组的教学,从第一课教学就开始布置,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9.根据本组课文选编的目的和课标对中年段的要求,在教学中并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可以读全文扣住课题归纳,也可以联系课文重点句子来归纳等。自然之道

一、本篇课文的选编意图是什么?

《自然之道》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选编本篇文章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针对教材选编意图,我们应当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应放在哪里?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企图、情愿、蠢事、返回、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本文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这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遵循什么思路? 根据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以下教学思路供老师们参考:

(一)预习探究:自主预习,自由朗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二)合作交流:学生小组交流预习收获后,老师通过检查、交流、讨论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出疑惑。

(三)品读体验:突出重点,精读研讨,感情朗读,结合具体的语境交流,指导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四)巩固延伸:回顾小结,布置综合性学习活动。

四、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那如何突破这个教学重点、难点呢?

1.可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读整篇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再一部分一部分细读,了解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最后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一些关键句子,如:“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向导的话等,引入重点段落3至5自然段的学习。

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探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等重点词语,结合上下文,想想幼龟这样做的原因。

在学习第4自然段时,可将向导的行为和“我们”的举止进行对比,并结合“泡泡语”中的内容,抓住描写向导态度的词语“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等以及向导的语言来理解向导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的。从而得到启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五、如何处理课后题三?

1.根据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描写的场景,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向导的思想感情。2.句子对比。

如: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对比读,并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它的显著特点是运用数字等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祸河但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方案。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应放在哪里? 1.认识“侵、蚀、祸”等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本文的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可参考以下步骤来进行教学:

1.预习探究:揭示课题,初读全文,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师生共同抓住重点问题,如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

2.合作交流:默读课文,思考重点问题,小组交流。

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圈点勾画,批注感受,再在小组内充分交流。教师参与小组内了解情况。

3.品读体验:全班交流,读中点拨,解决问题。

品读中可围绕重点问题: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来理解课文。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原因,就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泥沙问题又是核心问题。重点理解社会原因,通过图片、图示等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在这环节可让学生畅谈从文中受到的启示,如: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等。在畅谈启示、交流问题,朗读重点段落中,激发环保意识与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4.巩固延伸:①小结学法,延伸探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学习本课所采取的方法,如:以各种读为手段,以疑问为线索展开。②布置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四、课后资料袋内容如何处理? 可结合最后一段,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结合资料袋内容,激发学生“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可 在父母的帮助下来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

蝙蝠和雷达

一、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很强,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写科学家的三次试验,第三部分写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从而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放在哪里?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3.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重点、难点是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读全文扣住课题归纳,也可以联系课文重点句子归纳,如:“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科学家通过“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尽量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概括,但也不果急于求成。

四、在教学中用什么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1.本文的重难点的突破可以抓住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选用多种学习方法,教学时可大胆放手并善于组织调控,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用填空法或填表法、画图法等,还可以创设“仿生学科普知识展览”的情境,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介绍,使对课文内容的体会与口语交际整合起来,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来学习。

第一步如: 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表格。了解科学家对蝙蝠的三次试验。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先在小组交流,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读读课文,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再介绍。

第二步: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第三步:提问: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之间有什么联系?再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七、八自然段,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可以用图示法,来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第四步:出示课后第三题: 填空,来看图了解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五、资料袋的内容如何处理最恰当?

课后资料袋简要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可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作为资料来阅读,或在学习了本课后,来补充仿生学知识,了解人们由自然界中某些生物的奇特构造、功能得到启示并模仿,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2※大自然的启示

一、本组最后一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本篇文章也是本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文章既有课题又有小标题。包揽了本组的两方面启示。《“打扫”森林》告诉人们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会好心办坏事,从而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虽短小却充满趣味,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二、根据本课特点,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重难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本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教学这一课时,我们不要把研究蜻蜓、鲸等身体结构此类型的问题深究不止,而应体现阅读教学的特点,注重积累感悟。教学中引导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学生通过读书、交流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样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 课的教学可以结合本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一)熟读课文,自主学习:(根据预习提纲:

1、自由读书,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每篇短文说了什么主要内容,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读读:自由朗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熟练认读。2.说说:默读课文后,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自主学习: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二)交流收获

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可采用结合上下文,画生物链示意图等方式理解。

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受到的启发。

(三)回读小结,延伸拓展

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 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语文园地三

一、口语交际、习作如何教学?

1.本次口语交际、习作没有分开安排,整合在一起,与本组的综合性学习紧密相结合,因为在本组教材的学习中,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可以“学习成果汇报会”的形式,要求学生充分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说说自己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2.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或讲述一些这方面有趣事例,导入习作。

3.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4.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5.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二、“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如何进行教学?(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自己悟一悟。2.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

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

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

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

3.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在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还可以让学生举一举类似的例子。(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想一想意思。

2.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3.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

三、展示台如何进行教学? 1.讨论,确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 a)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

b)“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c)“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d)“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e)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

f)“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栏目等,形式自定。2.行动,筹备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3.展示评比

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鼓励。第四单元

战争与和平

一、本组教材设计的内容和意图是什么?

本组教材围绕着“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编选了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讲的是战争年代机智勇敢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少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来呼吁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3.培养学生默读,速读的能力。4.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三、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本单元有两篇课文篇幅较长,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长文短教? 对于本单元的两篇篇幅较长的课文不必要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深挖细读,《夜莺的歌声》是讲读课文,不但篇幅很长而且有些句子含义深刻,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夜莺的机智勇敢(对于这一点后面还要详说)。《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但是文字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然后抓住重点部分多读,结合《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体会比喻句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然后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并让学生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五、在我们这样和平的国家,现在的孩子离战争比较遥远,如何进行本单元的教学?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章中的几篇课文,那样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编写本单元的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教师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走进战争,进而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具体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以“战争中的孩子”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贴近文本,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孩子对战争有更充分的了解。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4.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

夜莺的歌声

一、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课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提出以下设想仅供参考)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读后印象(机智勇敢)精读课文

1.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2.学生边读边找出相关句子。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么想。先自读下列句子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3.交流讨论方法。

逐句讨论交流。讨论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边做动作边朗读。(附:句子的解析如下,供参考。

①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话在描写夜莺的歌声,但联系上下文,便可发觉其中还有其他的意义,“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唱起来”,机警的小夜莺已发觉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②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乐、活泼。“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

③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天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觉察中戏弄、谩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德国兵虽然也“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但听、看小夜莺的言行,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小夜莺,并且让他带路。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

④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么顽皮的小孩啊!其实,这是在麻痹敌人。既进一步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又为后面同游击队联络做准备,“学夜莺唱,学杜鹃叫”,以便后来他用不同的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时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⑤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如果说前面小夜莺的回答还多少带一点“实答”的话,小夜莺这时的回答全然是“虚答”,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正是小夜莺的这一回答,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前面敌人多少还有点疑虑,有点警觉,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顽皮的孩子,所以“就不再问了”。

小夜莺的答话是文章第一部分作者叙述的重点,小夜莺的答话虚实相间,颇有童味,加上小夜莺一系列顽皮的动作,使敌人相信了他。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在这些言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⑥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胜利后的“小夜莺”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小夜莺”又在坚守岗位,察看敌情了,以便通知游击队再次歼灭敌人。

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的开头,结构上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同时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小夜莺在村口放哨这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特殊方式。这样我们对“小夜莺”就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五、本课在写作手法上用了首尾呼应地方法,对于这一点如何处理? 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这个问题不必讲的过深过细。让学生多读这几个自然段,感受文章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结束,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六、如何进行本课的拓展?

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的文章:《撒尿小男孩》等

14※ 小英雄雨来

一、本课的内容及设计意图是什么?

本篇课文讲的是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掩护革命干部机制的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本文篇幅较长,因此要训练学生较快的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复述课文。

3.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4.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四、本课是略读课文而且篇幅较长教学时如何把握?

教学本课时,每部分的内容不需深挖,只抓住重点的段落多读,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能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能简单复述这个故事。(关于小标题有如下设想,仅供参考)可以让学生概括内容加,如: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念书。③掩护李大叔。④勇斗鬼子。⑤宁死不屈。⑥机智逃生。也可以用原文中的语句作为小标题,如:①望着妈妈笑。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③把缸挪到原地。④什么也没看见。⑤有志不在年高。⑥雨来没有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本文感情强烈,包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文章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1.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2.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表达维护和平的情感

四、课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五、课文以书信的形式,语言感人肺腑,意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如何进行本课的教学?

可以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的愿望。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然后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封信的内容,理清叙述顺序:问候与感谢——倾诉与怀念——发出呼吁。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想象、讨论交流等手段,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悲痛、缅怀、渴望和平的情感。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爸爸张着嘴的,仿佛在呼唤什么”可以让学生想象,爸爸在呼唤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又如“但是世界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可以补充一些材料,可以是数据材料(以下材料供参)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要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补充一些真实的可信的音像: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对于重点句子的理解见教学用书87、88 页。另外,关于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是:潘基文,韩国)

六、本课如何拓展?

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给仍处在战争中的孩子写封信。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一、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体裁比较特殊,它是一首诗歌。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富有韵律感和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强烈渴盼,以及对战争的极度憎恶。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和给人类特别是孩子造成伤害,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如何进行本课的教学?

1.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近些年来有关战争的资料。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有关的录像片。

2.本诗的教学,不宜逐词逐句讲解,可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材料,让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生活状况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为理解诗歌的意思作铺垫。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表达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3.读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手段,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朗读指导,一是要注意将读、想、说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读、想想、说说、读读。如第一节,在读的基础上,想象大海本来是什么样的,战后是什么情景,想象后说一说: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说后再读。二是要允许学生采用多种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4.课后“阅读链接”,安排了“儿童和平条约”。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可在本课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诵读“儿童和平条约”,以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

五、如何进行本课的拓展?

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可以唱有关的歌曲,推荐有关的电影,可以办一期“战争与和平”的小报,来呼吁维护世界和平。

语文园地四

一、对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如何操作? 1.口语交际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搜集天下大小事,是训练搜集材料能力的继续;二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是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话可说的机会。教学时,可先布置学生去广泛搜集新闻,然后创设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学生发布新闻时,一是要帮助学生把新闻讲清楚、讲明白,二是要组织学生互听、互问、互评。最后,评出“头条新闻”、“最佳新闻”、“热点新闻”„„评价时,要从儿童关注的热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评出他们真正喜爱的新闻。2.习作

经过了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战争与和平”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编排了一次看图写文。指导学生习作时,可先指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课文,回顾了解到的战争情景,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影视等传媒,把学生引入战火纷飞的年代。然后出示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接着以图中废墟中的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小孩的外貌、年龄,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未来的命运等。最后,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3.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安排了4个比喻句,要求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带点的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编排的意图,一是照应本组的语文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了解比喻句的特点。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一下带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情感。(前三句在前面学习课文时已经提到过)再由此发散开去,从课内外的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交流一下理解这些句子的方法。

关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教师点到即可,不要过多讲解。4.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有的成语还包含着一个故事。可先让学生查找这些成语故事,再召开一次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会,让学生在讲故事中理解和记住这些成语。(下面成语的意思供参考)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般都说“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百战百胜:多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运筹帷幄:《汉书·高帝记》“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最后的胜负,比喻智慧超群。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表面上或口头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像是兵一样。《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草木皆人形”,非常惧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风声鹤唳:唳:鹤叫。《晋书·谢玄传》记载,北方的秦王苻坚带兵来攻打东晋王朝,在安徽淝水一带,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晋军来追击他们。后来就用“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5.宽带网

本次“宽带网”围绕本组专题“战争与和平”,列举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是本组课文学习后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时,要开辟活动的空间,给足时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缅怀那些为消灭战争、保护和平而战的英雄,激发学生从小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第五篇:政治生活三四单元测试题

政治生活三四单元测试题

2012-5-30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同时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标准: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这表明()①任何国家机关不可剥夺公民的权利 ②国家通过立法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 ③公民没有协助司法机关提供证据的义务

④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不具有法律效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因该草案含有要求叙总统交权等内容,中俄两国投反对票否决了该草案。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主席声明,要求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在联合国监督下停止一切形式暴力行为。这一主席声明没有片面向叙利亚政府施压,中俄投了赞成票,该主席声明得以通过。这表明()①中俄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舞台上结成联盟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工作

③中国根据国际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其态度和政策 ④维护各国合法权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 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西藏解放60年来,为帮助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在经济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发展西藏的民族文化教育,西藏自治区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这说明()

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推动民族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2008年,民主党派成员有40多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

①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执政

②坚持了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

④是保障我国民主党派实现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①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在2006年4月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联合声明》中,土方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土库曼斯坦尊重我国的()

①平等权 ②独立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8.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在新疆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党和政府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原因()

①党和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要求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解决好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列有关民族问题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③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2011年7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同志就正在开展的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系统讲解。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①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1.2011年6月2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就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进行分组审议并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审计署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人民代表大会能够询问和质询行政官员,原因在于()A.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组成

B.我国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要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C.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是分权与制衡的关系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2.下面漫画《微博》中的人大代表做到了()。

微 博

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②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④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努力做到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据此完成22~23题。

1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国家权力机关由其他国家机关产生,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确立了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 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我国政治领域存在着各种监督关系,下列各种关系中属于互相监督关系的是()。A.人民与人大代表 B.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17.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当场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表决结果。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③人大与“两院”互相监督 ④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1年6月,湖南省临澧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以整改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为由否决了临澧县政府一项关于重大污染问题整改的工作报告,并发出了本届人大常委会第一份督办函,要求政府继续整改,5个月后再次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整改结果。18.材料表明:

①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②政府是人大的职能部门,必须对人大负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当代表应该有所作为、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康永恒说。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人大代表应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建言献策

③全国人大严格行使执法权,维护经济秩序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011年11月10日召开的山东省政协十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要求,要把学习贯彻中共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这说明人民政协

A.依法行政,履行文化职能

B.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履行职能

C.共商国是,凝聚多种力量

D.参加政治协商,进行法律监督

21.2011年12月25日报道,武汉市委市政府自4月份掀起以“打造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城市”为目标的“治庸问责”行动,剑指吃、拿、卡、要等50种损害发展环境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开展“治庸问责”

①有利于充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③有利于建立起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④体现了我国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2.富裕,是各族人民群众共同的心愿。南疆三地人多、地少、收入低,帮助南疆地区各

族农牧民脱贫成为“十二五”期间新疆要啃下的“硬骨头”。啃下这块“硬骨头”

①能为巩固南疆地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有利于完善区域自治,促进和谐稳定

④有利于提高新疆的综合竞争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3.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期间,“民进”中央通过座谈会、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书等形式,提出要加大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力度,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这表明“民进”

①组织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②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③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④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 A.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联合国安理会2011年3月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

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我国在联合 国安理会关于利比亚问题决议上,投了弃权票,对安理会及其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②对于程序问题和实质性问题的决定投弃权票不算反对,不影响决议的通过 ③是联合国大会这一主要审议机构的附属机构

④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无论投弃权票、反对票还是赞成票由中国自己决定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 ①②③④ 25.衡水中学高一某班一政治学习小组就“进入21世纪,美、欧、印、日先后宣布或开展了各自 的月球探测活动,国际再掀探月热”的问题进行讨论。你认为最能反映他们此次讨论的主题是

A.全球太空探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世界各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D.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6.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要求日本巡逻

船不得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所谓维权活动,更不得采取任何危及中国渔船和人员安全的行为。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表明

①政府必须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我国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增强 ③日本推行强权政治 ④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7.继嫦娥一号、二号成功发射后,嫦娥三号在2013年将直接奔向月球„„,2025年我国有望实现首次载人登月。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政治意义在于

①增强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 ②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④确保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多党合作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C.遵守宪法和法律

D.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9.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报告。这表明

①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与“一府两院”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③全国人大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

④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针对日本无理扣押中方渔船船长,温家宝总理表示:这对中方船长及其家人造成严重伤害,并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日方置若罔闻,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这说明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利益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等三者主体分别是()A、人大、司法机关、政府

B、政府、司法机关、人大 C、共产党、司法机关、政府

D、人民、共产党、政府

3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的关系是()①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②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④相互独立、互不隶属关系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

33.2010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标志着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步入规范化阶段。上述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

①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②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 ③有利于执政党坚持依法行政 ④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4.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此应该()①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②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③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5.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渔船,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也对中日关系造成了严重损害。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中方的态度是坚定、明确的。国家之所以把维护自己的主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是因为()A.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 B.主权国家才能享有国际法确定的权利

C.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 D.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新华网首尔2010年5月28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在首尔同韩国总统李明博会谈。双方就朝鲜半岛局势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温家宝强调,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我们重视韩方和其他国家进行的联合调查及各方的反应。中方将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客观、公正作出判断,决定立场。中方一贯主张并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反对和谴责任何破坏半岛和平稳定的行为。

36.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动的()①宗旨 ②基本目标 ③基本立场 ④基本准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0·全国重点中学模拟)2009年6月16日,胡锦涛主席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回答2~3题。

37.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加强对话、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已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主旋律。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南北差距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突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有组织跨国犯罪等全球性挑战依然严峻。这段材料蕴涵的政治信息有()①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③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④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成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38.要解决上题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遏制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④促进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以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9.(2010·试题调研)2009年7月15日,在埃及举行的第15次“不结盟运动(NAM)首脑峰会”上,与会的各发展中国家领袖积极呼吁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①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③世界各国都应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应正确处理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0·试题调研)2009年8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发表演讲阐述中国外交政策时表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40.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A.我国的国家职能决定的 B.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C.我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www.xiexiebang.com

D.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

41.山东省某市市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城市远景规划向群众展出,公开征求意见。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市规划提建议,并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市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再实施;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该市市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依据。(6分)

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利比亚发生骚乱;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3月19日,法、美、英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利比亚动荡是部落矛盾的延续,部落倒戈的主要原因更多是恩怨情仇,整个国家几乎看不到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我们贯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建发展和完善,从“和平解放”到“跨越发展”再到“美好生活”,西藏60年来所取得的跨越上千年的巨大成就,赢得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喜人局面。

(1)结合材料一,说明利比亚政局动荡及遭受打击给我们哪些警示?(6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西藏取得稳定发展大好局面的原因。(6分)

43.(山东临沂期末)2009年4月2日,胡锦涛主席在伦敦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指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合作应对是正确抉择。”中国果断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注资,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以各种借口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各种以邻为壑的投资保护主义行为。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合作应对是正确抉择”。(8分)

(2)中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问题上的主张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6分)

。参考答案

1—5 CAADC

6—10 DABDB

11—15 BCCAB

16—20 DADDB 21—25 BCDCB

26—30 DAACD

31—35 DAADD

36—40 DBBCD 41.⑴①该市委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努力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3分)②该市委把城市规划公开征求群众等意见。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党的民主执政;(3分)③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市人大审议,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2分)

⑵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②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2分)

③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42.【答案】(1)利比亚局势警示我们:

①必须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稳定是福,**是祸,一个稳定的环境,不仅是国家发展所需,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所在。(2分)

②必须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落后就要挨打。(2分)

③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

(2)西藏之所以取得大好局面:①和平解放,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分)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促进了西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新型民族关系。(2分)

③实行和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极大地调动、激发了西藏人民的积极性,维护了国家统一与安全。(2分)

43.(1)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相互依存 日益紧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符合 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适应这一趋势,必须加强国际合作。(2)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②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持了平等互 利的原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下载政治学三四单元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学三四单元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生活三四单元测试题

    政治生活三四单元过关测试题 出题人:王帆审题人:陈书霞 2012-11-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测试题

    高2014级《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过关题 1.“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检测

    政治必修三年月日周末作业编号:004装订线动,也得到了港澳台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这表明() A.中华民族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B.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C.中......

    第三四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10、《杨氏之子》A《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B背诵、默写。C古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

    道法三四单元背记提纲(孩子有纸质稿)

    七下《道德与法治》三四单元背记提纲 第六课 师生之间 1.教师的作用、特点☆☆☆ ①教师是古老的职业。文明的延续,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

    八下语文三四单元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课内阅读文段 《敬畏自然》(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

    readdata.doc三四单元语文卷

    学校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市南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六年级三四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积累运用(本部分共计30分)......

    一年级传统文化三四单元(精选五篇)

    一年级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