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迈向 “十二五”的重要会议
迈向 “十二五”的重要会议
在我县“十一五”规划任务即将全面完成的关键时刻,平阴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
这次会议是在我县“干事创业、跨越发展”、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会议。全委会充分肯定了县委常委会今年以来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我县“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全委会综合考虑我县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原则性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达到新水平,社会发展形成新格局,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未来五年,是我县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更是推进我县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形势催人奋进。如何抓住这关键的五年,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摆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春风漫卷宏图展,责任在肩脚步实。我们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义无返顾地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平阴县跨越式发展。
新程如画,信心满怀。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思想统一到全委会会议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新的目标任务上来,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励精图治、乘势而上,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为顺利实现全县“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赵诗强)
第二篇:重要会议整理
重要会议整理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地点:上海
条件:①工人阶级及其运动的发展。
②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③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党的早期组织。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内容:①成立中国共产党。
②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③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
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2、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最低)。、3、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
4、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5、群众基础更加广泛。
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
2地点:上海
内容:
1、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2、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
4地点:广州
内容:①对党进行全面改组。②实现国共合作
背景:由于辛亥革命和以后历次斗争的失败,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认真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决定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和方法,改组国民党,以振兴国民党进而振兴国家。
重要决定:①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
意义: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这次大会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新的革命高潮的起点。
四、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
5地点:广州
内容: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意义: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五、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八月七日
地点:湖北省汉口
主要目的: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
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九月秋收起义)意义:
1、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2、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现,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给后来的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注意:这个时候党的工作重心还没有转移到农村。
六、文家市决策 时间:1927年9月17日
地点:浏阳文家市
内容:
1、重新制定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史称文家市决策。
2、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绝对的领导。
3、第二年,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进入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七、古田会议时间:1929年12月
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
内容: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意义: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八、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31年11月
地点:江西瑞金
内容:
1、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2、批准和决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及其他大私有者的土地,采取土地法令,作为解决土地问题的最好的保障。
九、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
1、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1、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2、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十、瓦窑堡会议
时间:1935年12月
地点:陕北瓦窑堡
内容: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十一、洛川会议
时间:1937年8月
地点:陕北洛川
内容:
一、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
二、独立自主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作斗争。
意义: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
十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延安
意义: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三、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1949年3月
地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
1、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确定党在全国胜利后的一系列基本政策,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
3、在政治方面,会议分析了革命在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4、在经济方面,会议科学地分析了革命胜利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认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将是构成新中国经济的几种主要形式。
5、在外交方面,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6、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
十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内容:
1、讨论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
2、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它规定了国家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
3、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十五、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十六、二届政协会议
时间:1954年12月
地点:北京
内容: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和发展,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七、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
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党和全社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4、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健全国家法制。
6、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十八、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四大)
时间:1975年1月
地点:北京
内容:
1、重申了在20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员。
十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北京
内容:
1、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实行改革开放。
5、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二十、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年10月
地点:北京
关键内容: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
十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时间:1993年11月
地点:北京
关键内容: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二
十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
地点:北京
关键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第三篇:中共党史重要会议
中共党史的重要会议 2012 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二五”规划、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2011 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发展观、民主党派安徽省情 2010 年 科学发展观、哲学”党的力量”
2009 年 “党的力量””四位一体”中国政党制度 哲学 2008 年 民族党派 政府部门职能 党代会制度 十七大报告 安徽省情等 中共党史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 1921 年,上海,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中共二大 1922 年 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中共三大 1923 年 广州 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中共四大 1925 年 上海 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作联盟问题 八七会议 1927 年 汉口 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遵义会议 1935 年 遵义 纠正王明左倾错误 事实上确认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瓦窑堡会议 1935 年 瓦窑堡 制定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洛川会议 1937 年 洛川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 1945 年 延安 确定毛泽东的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
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 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 西柏坡 一个炮弹 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 工作重心 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 新民族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和路线 方针准备 新政协会议 1949 年 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和纲领》国旗 国歌 首都 领导
中共八大 1956 年 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 经济建设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发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 中共十二大 1982 年 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1987 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基本路线 三步走 中共十四大 1992 年 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 1997 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十六大 2002 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中共十七大 2007 年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5)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6)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7)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8)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9)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
(10)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工作重心,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11)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领导)。
(12)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中共八大:1956年,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5)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
(17)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8)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
1、东北易帜:张学良1928年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2、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3、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
4、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5、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不同的两个特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秋收起义。特点: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旗帜和名号;首次吸收数量众多的工农参加。
6、大革命失败后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7、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方面:土地革命为内容、武装斗争为形式、根据地建设为依托。
8、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改正: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三次“左”倾错误: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盲动主义错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1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失败与两次崛起: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人民军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此后,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期。
1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在东北沈阳制造借口而发动。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
12、伪满洲国:1932年在长春建立,溥仪为形式的首脑,实权控在日本手中。东北实际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3、一二九运动的宗旨性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4、瓦窑堡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瓦窑堡会议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
15、《论持久战》所预测的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16、延安整风运动的指导文献和阶段:1941年,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展开。
17、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1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10 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19《井冈山的斗争》1928.1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文献之一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21《反对本本主义》1930.5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
2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 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
23《新民主主义论》 1940.1.9 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24《<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10 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
项“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
25《论十大关系》1956.4.25 主要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理,强调要处理好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2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6.19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7《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943.6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8《论联合政府》 1945.4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29《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30《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12.30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31《反对党八股》 1942.2延安整风的文献
32八七会议 1927.8.7 属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雏形阶段。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统一战线、农村问题、军事和组织问题作了多次发言,针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带有根本性的意见,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性作用是在八七会议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体现的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33七大 1945.4.2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毛泽东理论系统化确立。
34七届二中 1949.3.5解放前夕的重要会议。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毛泽东开始由革命理论向建设理论过度的探索。
35八大 1956.9.15 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集中体现。是毛泽东理论的发展。
第五篇:中国重要会议
现在重要会议: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每五年一次——中共几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每年都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每年都开
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每年都会开一次,但是五年才称为一届
三者的区别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参谋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办法(人代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简称“全国人大”。1954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一届人大诞生前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职能、立法机构(人代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经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上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召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
(几届)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简称中共几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召开。
(几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简称“中共中央全会”,与中共几大对应,简称“几届几中全会”
几大就是几届的意思,几届几中全会就是在那届任期内所召开的第几次中央全会,即中央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的会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党中央”,1927.5.9之前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简称为“中共中央十六届一中全会”)
(这是几届几次)(这是几届几中)
So几届几次=几届几中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央委员会五年一届!按现在的惯例是每逢年份末位是2或7的年份的秋季会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比如2002和2007年分别召开了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大)大会结束后,新的中央委员会马上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政治局委员及政治局常务委员!在下一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召开之前中央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各个事
1项!然后于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的这年秋季召开三中全会,此后就是一年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了!简称为几届几中全会!
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
1.“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某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为“几届几中全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
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友好交往活动中继续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迄今为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过九届全国委员会会议。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当选为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当选为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先念当选为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瑞环当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贾庆林当选为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历史上,共产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若干次重要会议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今兴业路76号)举行,后来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会议的最后一天(7月31日)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大选举了由陈独秀、张国煮、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
二、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县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这次大会距1928年召开的党的六大已有17年。
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四、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也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极为重要的一次中央全会。全会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阐明了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这次全会为促进和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为保证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作了政治、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第一次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六、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七、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八、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党的理论、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十、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
十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大会批准了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十六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国民党的前身“兴中会”。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年10月,10万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挥师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但是,1927年4月12日,当时的国民党领导阶层发动政变,公开背叛了孙中山的联共政策,国共合作破裂。
历次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