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本管理简答题
一、简答题(30分,5题)
1、说明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区别。28对成本内涵的认识不同
作业成本观认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传统作业观认为,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总和。对成本计算对象的认识不同
作业成本观不仅关注产品结果,更关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从而要求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一对一的,所以它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类作业。传统作业观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成本计算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对成本计算对象的认识比较狭窄。对成本经济内容认识不同
作业成本观的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业成本发立足于全面的成本概念进行管理,使产品成本的构成涵盖了期间成本。就某一制造中心而言,改中心所有的费用支出只要是合理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品有益的支出,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作业成本观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论是否与产品直接相关,成本项目按作业类别设置。传统成本观认为产品成本是制造成本,即产品成本计算到制造环节为止,产品成本项目按费用经济用途设置,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不计入产品成本,作为期间费用直接抵减当期收入。对制造费用的分配认识不同
作业成本观认为,对制造费用的分配由若干成本库分别进行分配,这就要求增加分配标准,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从而使在生产计算机化、自动化条件下产品成本比重增大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明细化,提高成本的归属性,以体现不同产品生产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所引起的制造费用耗费上的差别。传统成本观对制造费用的分配较粗,是按产品类别分别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分配标准较少。
2、阐述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的区别。259
责任中心当期发生的各项可控成本之和就是它的责任成本。
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产品成本是以产品为对象归集产品的生产耗费,归集的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责任成本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归集生产或经营管理的耗费,归集的原则是谁负责、谁承担。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两种成本计算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产品成本的计算着眼于生产耗费按产品对象化,为分别考核不同产品的盈利提供客观依据;责任成本计算则是反映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是贯彻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控制生产耗费的重要手段。但是两种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就一个期间而言,全企业的产品总成本与全企业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总和是相等的,因为两者都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
3、说明滚动预算的主要特点,并举一内容说明其最适宜采用滚动预算的编制方式。247
主要特点是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预算在其执行过程中自动延伸,是预算期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去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就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后面月份或后面季度的预算,并在原来预算期末随即补充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预算。这样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的以预算的形式规划未来的经营活动。滚动预算的编制原则是采取长计划短安排、近细远粗的原则。滚动预算适应了市场环境经常变化的需要和不确定性因素的要求。(大型工程项目)
较之传统的定期预算其优点是:通过预算的不断修订,使预算与实际情况密切适应,使预算的制定期与执行期紧密相连。避免一次性编制的盲目性,也避免了预算与实际有较大的出入,保持预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动态预算的执行中能把握企业的明天,了解企业的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是各级管理人员对完成近期预算充满信心,对未来预算积极提供信息和建议。
4、举例说明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为何要考虑机会成本。187
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其潜在收益即为选择目前接受方案所付出的代价。为了保证资源的最优利用,则要求把放弃方案的收益作为所选方案的成本来考虑,以便使决策分析更为客观全面。例如:某企业现有一空闲的车间,既可以用来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用于出租。如果用来生产甲产品,其预计收入是3500元,预计成本费用是1800元,可以获得净利1700元;若用于出租可以获得租金1200元。对决策者而言需考虑:若选择用于生产甲产品则出租方案必然要放弃,其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1200元应作为生产甲产品这一方案的机会成本。此时,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判断结论:生产甲产品将比出租多获利500元。
5、标准成本制度中制定标准成本应注意哪些因素?129
确定的标准成本应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奋斗目标,应和企业的目标管理相结合。分别制定标准成本和预算成本
由于标准成本是单位目标成本的概念,而对成本中不易按单位制定标准的成本项目,可以按部门预算进行控制。如对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或变动的费用项目,应该采用标准成本形成控制;对间接固定制造费用、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采用部门责任预算形式,更便于对具体项目进行控制。牢固树立市场标准成本的理念
市场驱动的标准成本法认为除了成本之外,还有市场决定着产品价格,根据市场允许的价格来决定市场允许的成本。即,价格-利润=成本。(价格引导的成本计算法)不能狭义地理解标准成本是一套工艺技术标准,应拓展为是企业按照市场价格要求的成本,并作为企业一定时期的成本奋斗目标。以菲财务测评指标充实传统标准成本制度的考核评价体系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以产品质量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成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管理控制系统必须以一些菲财务测评指标充实传统标准成本系统,如市场占有率、送交货率、顾客满意度、订单生产占有率等。
6、为什么在资料相同情况下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全部成本计算法下的利润会产生差额?118成本划分的标准及类别不同
全部成本计算法按照成本经济用途将全部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变动成本计算法按照成本形态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全部成本计算法的产品成本由全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构成。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产品成本由变动生产成本构成。变动非生产成本和
固定成本(包括生产和非生产)作为期间成本。计算盈亏的公式不同
全部成本计算法:销售收入-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营业费用(期间费用)=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计算法: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两种方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对分期计算损益有很大影响,表现为在产销不平衡时,两种方法确定的损益不同。其差额就是采用全部成本计算法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所含固定生产成本的差额。
若生产量=销售量(或期初期末无存货、期末存货的固定生产成本相等),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相等。
若生产量>销售量(或期末存货的固定生产成本>期初存货的固定生产成本),全部成本计算法的税前利润大于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税前利润。
若生产量<销售量(或期末存货的固定生产成本<期初存货的固定生产成本),全部成本计算法的税前利润小于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税前利润。
7、为什么约束性固定成本是固定成本中最难改变的部分?17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固定成本。如厂房或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不动产税、保险费等。这类成本反映的是形成和维持企业最起码生产经营能力的成本,也是企业经营业务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因此又称为经营能力成本。由于企业的经营能力一旦形成,与其联系的成本就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存在。任何降低这类成本的想法都必须以缩减企业的生产能力为代价,这意味着经营能力的破坏,可能影响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因此这种成本的比重不断呈上升趋势,就要求企业更为经济合理地形成和利用市场经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相对降低其单位成本。
8、“相关成本范围是针对固定成本的,而非变动成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解释。
9、“边际贡献和毛利总是相等的。”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解释。
边际贡献和毛利是不一样的,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固定)。一般用这个公式来判断,当一个产品的毛利是负数时还要不要再生产。如果毛利是负数,但是边际贡献是正数,这样边际贡献可以弥补固定成本的部分损失,还是可以继续生产的(由于固定费用是不论你生产或者不生产都会发生的,像机器设备之类的由于已经购置了,不管生产用还是不用,折旧都会发生的),但是前提是产能过剩,如果本身产能已经饱和,那自然可以直接将毛利为负数的产品停产,生产其他毛利高的产品。
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一个产品的销售收入是300元,变动成本时250,分摊的固定成本是70元,这样毛利=300-250-70=-20元,边际贡献=300-250=50元,如果产能不足,继续生产损失为20元,如果不继续生产损失为70元(固定成本)。通常这个时候会选择继续生产弥补固定成本。
10、请说出降低盈亏平衡点的三种方法。课件
盈亏平衡点公式;盈亏平衡点数量=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提高销售价格
由公式可知,销售单价的变动会引起单位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向相同方向变动,从而改变盈亏平衡点。销售价格提高,盈亏平衡点下降;销售价格下降,盈亏平衡点上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由公式可知,单变的变动会引起单位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向饭方向变动,从而改变盈亏平衡点。单变提高,盈亏平衡点上升;单位变动成本下降,盈亏平衡点下降。降低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的大小与企业经营规模直接相关,企业经营规模越大,固定成本就越高,其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也就越大。固定成本提高,盈亏平衡点上升;固定成本下降,盈亏平衡点下降。
11、在什么条件下,一个企业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基本方法)?
1.品种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此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也可采用品种法。
2.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等,也可用于一般制造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而只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成本,通常不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即产品生产周期和成本计算期一致。
3.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2)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人当期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期末,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由于成本结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该法又称为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应当注意的是,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在产品是广义在产品,即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都称为在产品。它不仅包括本步骤没有完工的产品,还包括本步骤已完工但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平行结转分步法大大减少了核算工作量,能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但因其与半成品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资料,不利于半成品的实物管理,也难以全面反映各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12、一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基本方法)吗?可以只结合采用几种辅助方法吗?
13、制造企业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有哪些?27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明细账
生产成本明细账通常根据生产成本的总分类账户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就是产品成本明细账,它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并按成本项目汇总登记产品的成本。辅助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按辅助生产车间分别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产品的品种、类别设置。2 要素费用的汇总与分配
把各种费用分别按生产费用要素进行汇总,然后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制造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各基本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别计入制造费用账户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由于这些费用由若干个费用要素组成,因此属于综合性费用,需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明细账。3 辅助生产成本的计算与分配
把辅助生产明细账中的费用,按其服务的对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及其他有关的明细账。分配制造费用
把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5 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并结转
按照一定标准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
14、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哪些?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1.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2.加大技改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合理使用和调配劳力,建立健全劳动管理制度,提高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提高产品合格率。健全质量检验制度。
三、降低材料消牦。降低材料消耗,是增加产量的前提和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
四、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企业的设备在进行综合利用下,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不断提高利用效率,减少单位产品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五、严格控制、节约费用开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和完善内较经济责任制。
二、单项选择题(15分,10题)
三、多项选择题(10分,5题)
四、计算分析题(35分,4题)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第二篇:成本简答题
简答题:
1.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
1.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 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 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如果原材料费用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人,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料,原材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时,应按每一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或投料率)。
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 ,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 ,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称为品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 ,如采掘、发电等;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 纺织、冶金等。
3.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3.从理论上说 ,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 ,计人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4.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 4.平行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或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1)采用这一方法,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除第一步骤生产费用中包括所耗用的原材料和各项加工费用外,其他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加工费用。
(2)采用这一方法,不论半成品是矿各步骤之间直接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也就是说,半成品成本不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某步骤完工产品费用,是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5.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5.(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6.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6.采用品种法计算产晶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7.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7.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 ,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人或分配转人“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 从而计人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 ,编制产品成本报表,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 造费用很少,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
用也可以直接记人“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而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8.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有:(1)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
(2)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
(3)在产品品种 规、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4)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
9.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
9.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成本会计的职能既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也包括对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专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如果没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的其他各项职能都无法进行。
10.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其结构怎样?
10.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报表。该报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基本报表部分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分别填列。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和全部产品的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
11.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 11.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帐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优点:可直接、正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缺点:(1)成本结转工作较复杂;(2)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不能反映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信息,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
12.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 12.定额法的优点:(1)通过对生产耗费脱离定额差异的日常核算,能够在生产耗费发生的当时就反映和监督其脱离定额的差异,从而加强成本控制,及时、有效地促进节约生产耗费,降低生产成本。(2)由于产品实际成本是按照定额成本和各种成本差异分别反映的,因而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3)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管理和计划管理的工作水平。(4)由于有着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因而能够比较合理和简便地解决各种差异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问题。
缺点:由于要制定定额成本,单独计算脱离定额的差异,在定额变动时还要修订定额成本和计算变动差异,因而计算工作量较大。
13.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13.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14.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及各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14.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箅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 ,简称成本、费用。
15.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5.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 ,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 变动差异计算产 品实
际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 ,进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
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 :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
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 ,以加强成本差异 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9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16.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 自的含义是什么? 16.比率分析法。它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 ,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1)相关比率分析法
相关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而叉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2)构成比率分析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 部分与总体的比率 ,进
行数量分析一种方法。(3)趋势比率分析法。
趋势比率分析法是指对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数值进行对比9求 出比率 ,分析其增减速度
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17.对于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工资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人哪些成本费用账户及成本项 目?
17.在进行费用分配时,直接进行产品生产、设有“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生产工人工资, 应单独地记人“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直接进行辅助生产的工人工资,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职工工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用于固定资产购建等工程的工资以及应由应付福利费用开支的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等,则应分别记人“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业费用”、“在建工程”和“应付福利费”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作为劳动保险费,记人“管理费用” 账户。已分配的工资总额,应记人“应付工资”账户的贷方。
18.工业企业的材料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18.(1)原料及主要材料。(2)辅助材料。(3)外购半成品。(4)燃料。(5)修理用备件。(6)包装物。(7)低值易耗品。
19.简述成本会计任务包括的内容。
19.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同时还受制于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核、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和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核算各种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产品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分析各项支出的发生情况、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潜力,从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0.简化分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20.在小批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同一月份内投产的产品批数往往很多,有的多至几十批,甚至几百批。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间接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按月进行分配的工作就极为繁重。因此,在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例如属于这种情况的机械制造厂或修配厂)中,还采用着一种简化分批法,也就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21.综合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
21.综合逐步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计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综合结转,可以按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
优点是: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是: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工作量。因此,这种结转方法只适宜在半成品具有独立的国民经济意义,管理上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但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情况下采用。
第三篇:电大成本简答题
1、什么是分类法?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特点是什么?
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工作就会不胜其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这种方法就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分类法的特点是:先要根据产品的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按照产品的类别设立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成本;然后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在每类产品的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计算每类产品内备种产品的成本。
2、简化分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同一月份内投产的产品批数往往很多,有的多至几十批,甚至几百批。在这种情况下。各种间接计入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按月进行分配的工作就极为繁重。因此,在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例如属于这种情况的机械制造厂或修配厂)中,还采用着_种简化的分批法,也就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3、什么是产品成本?产品价值决定于哪些具体内容?
为产品的成本。产品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以及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产品成本是前两部分价值之和(c+v)。
4、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其结构怎样?
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报表。该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基本报表部分应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分别填列。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和全部产品的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
5、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答: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人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6、成本报表的种类有哪些?
答:成本报表不是对外报送或公布的会计报表。因此,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等,国家不作统一规定,由企业自行确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等。
7、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答: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8、为什么要按固定的系数进行分配?系数是怎样确定的?
答: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可以将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确定系数时,一般是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
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把这种产品的系数定为“1”;用其他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相比,求出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的比率,即系数。系数一经确定,应相对稳定,不应任意变更。在分类法中,按照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也叫系数法。因此,系数法是分类法的一种,也可称为简化的分类法。
9、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
答: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最初的成本会计只是进行成本核算。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成本分析。之后,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与成本会计的结合与渗透,成本会计的职能又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增加了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及考评等职能。在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他各项职能就无法发挥,也就没有现代成本会计。
10、什么是成本报表?成本报表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成本报表是根据产品(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 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编制和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成本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能综合反映企业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其二,通过成本报表分析,可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指标和费用项目变动的因素,从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挖掘节约费用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三,成本报表提供的实际产品(或经营业务)成本和费用资料,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车间和部门加强日常成本、费用管理的需用,而且是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编制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计划,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11、简述成本会计任务包括的内容。
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结合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包括:第一.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与制I}=各种浪费和损失,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第二,核算各种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及产品成本,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第三,分析各项支出的发生情况、消耗定额与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从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总之,成本会汁的任务是核算与分析成本费用,并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12、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
答:定额法的优点是:(1)通过对生产耗费和生产费用脱离定额和计划的差异的日常核算,能够在各该耗费和费用发生的当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加强成本控制,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节约生产耗费,降低产品成本;(2)由于产品实际成本是按照定额成本和各种成本差异分别反映的,因而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3)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4)由于有着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因而能够比较合理和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即分配各种差异)的问题。定额法的缺点是:由于要制定定额成本.单独计算脱离定额的差异.在定额变动时还要修订定额成本并计算定额变动差异,因而计算的工作量比较大。
13、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答:(1)正确划分应否计人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14、什么是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它有哪些作用?
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应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它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说明。利用此表.可以按照成本项目分析和考核主要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按照成本项目将本月实际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与上年实际平均和历史先进水平进行对比,了解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和考核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而查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
1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是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产品的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其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16、采用分批法时,为什么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为什么一般不需要进行完答:采用分批法时,生产费用应按月汇总,但由于各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每批产品的实际成本,必须等到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厂后才能计算确定,因而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
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月末某工作号若已全部完工.该工作号汇集的生产费用全部作为完工产品成本;若未完工,则全部列作在产品成本。如果是小批量生产,某工作号在月末有部分完工,部分未完工,为了在月份会计报表中提供已完工部分的生产成本,才需要用简单的方法(在产品用计划成本结帐)将工作号中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17、工业企业的材料,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工业生产用的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不同用途可以分为如下几大类:①原料及主要材料。②辅助材料。③外购半成品。④燃料。⑤修理用备件。⑥包装物。⑦低值易耗品。如果企业所需用的修理用备件或包装物的数量不大,资金占用不多,也可以将其并人辅助材料一类。
18、逐步结转分步法为什么又分为分项结转和综合结转?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中的反映方法.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人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分项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人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帐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19、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20、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各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某步骤完工产品费用,是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与此相联系,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尚未产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包括:(1)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即狭义在产品;(2)本步骤已完工转人半成品库的半成品;(3)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产成的产品。这是就整个企业而言的广义在产品。因此,这里的产品费用,是指这三个部分广义在产品的费用。其中后两部分的实物已经从本步骤转出,但其费用仍留在本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尚未转出。这就是说,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要在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这些费用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的份和广义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份额。
第四篇:如何加强成本管理
如何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存在的误区:
1、成本控制的广度与深度不够。从深度上看,往往只重视生产过程的节约,而没有向成本与技术、成本与安全、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合上寻求控制。从广度上看,成本控制有名无实,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协调和事前预测决策少,管理措施多,技术措施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成本与技术脱节,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技术管理不受目标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在技术设计上,既不受目标成本的限制,也很少有技术成本的分析对比,形成了技术设计就是成本需要的局面,缺乏“优化设计就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思想意识。
2、成本降下来以后就放松甚至停止了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就会保持不住或不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结果就会导致降低成本后的反弹,控制不持续,到头来成本水平又提高。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树立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不但要了解每一分钱是花到了什么地方,并且不能只依靠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成本是在过程中发生的,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生产、销售和服务等过程的运作都会发生成本。由于财务人员管理的涉及面小,只能对一部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不能深入到所有过程和整个系统中,导致出现管理盲区,如: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由采购人员去控制的,采掘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由生产人员控制的等等,这些过程是财务人员无法控制的,财务人员核算的数据往往是和生产作业联系不起来的,所以单纯地依靠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是有局限性的,是管不住的,管理的结果大打折扣,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系统性的问题还要系统地去解决,各类人员都应具有成本管理的职责和意识,只有全员、全面和全过程地去管理和控制才能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加强成本管理,提升控制成本的能力。
第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各项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的约束力。忌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上下结合、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只有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执行力,发挥预算管理的效果。为了确保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
第二,完善事前成本管理,开展科学的经营决策,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深化改革,必须研究各种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取最优方案,以谋取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从而使成本管理向预防性管理方向发展。采用倒推成本法,综合考虑,根据盈亏指标,倒求出成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层层落实责任制,特别是落实成本管理的领导责任制,健全在矿长领导下的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的成本领导责任制,抓好成本目标的落实,明确标准,与薪酬挂钩,严格奖惩兑现,以此增强领导抓好成本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四级目标成本管理机制围绕“事先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生产成本管理思路,逐步建立起了矿、队、班组、个人四级生产成本管理体系,各成本核算人员要懂经营,尤其要熟悉生产技术及成本最低化理论和方法,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掌握成本核算理论方法,进行科学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达到责、权、利的统一。第三,提高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率。严把材料投入关,从使用部门编报计划、职能部门审核、厂领导审批三个环节施以控制,努力提高材料计划水平,在使用过程中,每月根据生产任务安排下达月度材料专控指标,依据现场生产条件和工作任务量,由车间队长按总额或总量控制、审批。职能部门对材料按不同类型分类进行管理,对大型材料,如钢丝绳等,采用集中管理法,跟踪考核。生产队伍需要投入大型材料时由跟踪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批签使用数量,跟踪人员定期清点检查材料使用情况,根据清点检查情况进行考核。由于无法对使用队伍考核大型材料费用,但必须对其使用管理进行考核,也就是说大型材料的丢失、人为损坏、报废以及不合理使用等情况对使用单位进行考核即跟踪考核。对大型材料要及时早回收,先易后难,既可减少占用,也可提高复用。对一般材料,采用费用承包管理、机制考核。一般材料与大型材料相比使用相对稳定、消耗均衡、但不易跟踪,因此对于一般材料的投入采用费用承包的形式进行管理,即根据各生产单位生产任务和工作性质,参照往年的消耗情况,下达指标进行费用承包管理。第四,建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领导组,既要对生产技术负责,又要对生产技术的经济效果负责。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或通过小改小革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第五,加强对非直接生产部门的业务监管,尽量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大力倡导节约意识,采取必要的激励手段。对非生产性支出可以引入零基预算理念,在制定预算时,不考虑去年或近年来的实际消耗,只考虑本年是否有需要为预算基础,控制发生在业务招待支出、差旅支出、办公支出等方面的不合理支出,努力降低管理费用。
三、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应该是不间断的、持续的,讲求效益原则。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且要保持已降低后的成本水平。要把成本管理活动当成一种降低成本的运动,如果在成本降下来以后就放松甚至停止了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就会保持不住或不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结果就会导致降低成本后的反弹,控制不持续,到头来成本水平还会提高。成本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也应该是不间断的、持续的,不但要降低成本,还要保持住已降低的成本水平,只有保持住已降低的成本水平,降低成本的工作才有意义,成本管理的结果才能满足预期的目的。只有做到了降低、保持,再降低、再保持,才能把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成本管理除降低成本外,还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树立多花钱,多赚钱的观念,提高成本如能带来高于成本的利润就可行。脱离成本效益原则,一味的强调降低成本会带来负面效应。
第五篇:成本管理
关于工程成本管理的几点意见
我们作为一个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其性质就决定了我们跟一线施工现场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必须通过个方面的手段来管理好施工现场。
工程建设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信誉的窗口,也是一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业主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有无低廉的成本,因此公路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用尽量少的人、机、料消耗创造较大的价值。通过施工过程中得管理以及竣工决算达到以收抵支,并有所盈利,这是施工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从事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分析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以便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施工的各方面均能进行全面认识,在此我就这些年公路施工现场及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与各位前辈同行共同学习进步。
公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现场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将各施工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工程施工,已成为公路建设者普遍关注的焦点。施工企业管理的重心应转移到工程项目管理上,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全面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
一、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作为一个公路施工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施工工序要求严格。这就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得问题。完成导线闭合及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并记录备案。项目总工组织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建立工地实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每一分项工程处于受控范围之中,只有解决好技术问题,才能是施工人员熟悉施工特性,进而共同提高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二、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与生产达到最佳组合,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机械、材料的需求量是不断变化的,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机械、材料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及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行计划进度
调整,做到人、机、料各环节协调统一。实践证明,违背客观规律不计成本,大量投入,盲目赶工的形象工程和投入不足致使进度缓慢的拖沓工程都将导致施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经济亏损。
三、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的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管理调配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 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
四、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确定采购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搞成本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多。我们路桥现在的亏损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理论上讲成本管理必须做到全项目、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要随着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松时紧。成本管理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如果竣工了再来讲成本核算,由于盈亏已成定局,只能通过紧抠结算来降低成本实现盈利,势必造成与施工队伍的扯皮现象,最终只能通过谈判解决,给工程结算造成无法阳光操作的隐患。
现就我们临离高速八分部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一些经验总结,当接到进场通知后,我们马上进行原材料得单价调查,因为是冬季进场,地方材料处于销售淡季,在原材料检验合格的前提下,我们选定几家有实力的砂子、石子供应商,以较低的价格签订原材料供应协议。钢材、水泥在建管处指定的供应商内选定后,选择在春节后签订供应合同,这就确保了材料供应的持续性与经济性。为我们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上,根据公司提供的报名队伍的名单,项目部班子成员对施工设备及施工业绩在进行实地考察的前提下,通过各方了解,最终确定设备充足,人员素质较高的队伍,并具有20%所承揽工程投资的现金垫付能力,这就能有效规避工程开工以后,计量款还未支付的情况下生产的持续性,正是这样的合理计划,使我们项目部在建管处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能完成2100多万的投资,在工作会上受到建管处的大力表彰,并奖励现金10万。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月、旬进度计划,将工程量进行分解,具体到每项材料的用量以及进场时间都要确定,然后下发到各个部室以及各个施工队,这样就做到了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项目部全体员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力量,营造了良好的施工氛围。每个十天进行一次工作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查找原因杜绝材料浪费以及工期延误。每个月进行业务评比,对成绩突出的部室及先进个人在年终工作总结中给予奖励。最值得发扬的是我们在施工队伍进场前与其签订详细的施工合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协商,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使得我项目部在年底工程结算的时候利用几天时间很轻松就完成结算,一改以往结算要拖沓一个月最终匆匆收场的局面。为以后的项目管理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1、控制原材料得进场价格是成本管理的基础。
2、选定有实力的施工队伍是进行合同管理的
前提。
3、施工过程对成本控制进行动态控制才能确保成本管理的具体落实。
4、工程结算依据合同严格把关才能最终确定工程成本。
荣誉肯定了我们的过去,经验却可以指引着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希望通过这次研讨学习总结一下我们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四条: 掌握更多的经验,知识。在自己未来的工作中做出更大更好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