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收集31-身陷危机的红十字会如何救赎(推荐)

时间:2019-05-12 22:1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政收集31-身陷危机的红十字会如何救赎(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政收集31-身陷危机的红十字会如何救赎(推荐)》。

第一篇:时政收集31-身陷危机的红十字会如何救赎(推荐)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正在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这从网友的调侃可以看出。

慈善事业在内地起步较晚,近年来各种诈捐、骗捐多发,上海卢湾红十字会还爆出天价餐费的丑闻。慈善组织到底应该如何运作?所募善款去向应该如何监管?6月27日,记者采访了香港红十字会以及部分业内人士。(《南方都市报》6月28日)

香港红十字会,尽管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分会,但公信度高,备受好评,原因不外乎四个字。

一是审。为了确保专款专用,香港红十字会每年年末都会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审计结果会在年报中详细呈现。曾几何时,李连杰的壹基金被称为“中国NGO中和国际先进经验最为接近的民间慈善组织”,获此褒奖,原因并不复杂,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负责壹基金的审计,每年要出具五份财务报告(四份季报和一份年报)。壹基金的流动资金,不仅由会计师事务所全程跟踪监督,且其账务全部在壹基金的官方网站上公开发表,让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正如壹基金创办人李连杰所称,每一分钱的流向都有清晰的显示,到灾区去的时候不看收据,要看每个老百姓的签名和手印。

二是晒。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之后,要将长达50多页的报表向公众晒一晒,市民通过网页或电话均可查询到善款的去向。反观内地的一些慈善组织,有的甚至连网站都没有,更遑论晒报表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日前透露,“我国的基金会超过2200家,其中1288家基金会没有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慈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新京报》6月10日)而事实上,早在2006年,民政部就颁发《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要求基金会向社会公布年度工作报告、募捐活动的信息、资助项目的信息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但从执行情况看,全国有一半左右的基金会,尚没有公开慈善内容和财务信息。为何不公开?不公开或许就存有猫儿腻。

三是说。说即说法,慈善者捐的钱用在哪里了,红十字会得给个交代,得有个说法,不是简单地向公众说,而是必须向慈善者说,据香港红十字会发言人苏小姐表示,“(香港红十字会)一定会给数额较大的捐赠者做文字图片和财务运用的报告,而小数额捐赠的市民,我们也会组织探访团去察看。”而我们看到,不少内地慈善者将钱捐出去了,却从未收到慈善组织的反馈信息,既不知道受益者是谁,也不知道受益者是怎么花钱的。更可怕的是,还有造假现象,据报道,一些慈善者通过一慈善组织一对一捐助了17名儿童,只有3名收到捐款。曾让他们感动流泪的学生来信,居然有8封是假的。

四是管。据报道,目前,香港慈善机构的监管由不同政府部门负责,慈善组织根据筹款行为向不同部门申请。据了解,负责监管的香港社福署还将于今年8月实施新措施,以加强监管工作。其实,社福署的管,不是官僚化的管,而是监管和服务,即尽量精简行政程序,方便进行筹款活动,同时力求确保这类活动不会对市民造成不便和滋扰,并保障捐款人的权益。此外,审批和监察机构筹款活动,并调查管理不善或行政失当的个案,问题严重的将撤销牌照。撤销牌照,这在内地恐怕不可想象吧?

其实,纵观审、晒、说和管,都是国际惯例,即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就是这简单的几个字,却发挥了巨大威力。做到这几个字,本来就是慈善组织存在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篇:复旦大学身陷抄袭门

复旦大学身陷抄袭门

110周年校庆,是复旦大学的光荣与骄傲,但复旦大学却因为一部宣传片,陷入了舆论的旋涡。在5月27日校庆这天,复旦大学发布了新版形象宣传片《To My Light》,这部被复旦校方定位为“美丽科幻+人性叙事+硬朗大片”的宣传片,瞬间成为复旦最别致的生日礼物。然而很快,该宣传片就被网友“拉下神坛”,网友直指该片抄袭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宣传片《Explorer》。

最开始,复旦大学方面回应网友质疑时坚称该宣传片是“独立制作”。而随着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该宣传片从复旦大学官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下线。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复旦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了新版宣传片。《To My Light》与《Explorer》有多相似,一看便知。复旦版宣传片,在英文旁白下,一个身穿飞行服、戴着头盔的女生在教室里醒来,开始漫游校园,她走过图书馆的书架,面对鱼缸,看到古代文献,在派对上跳舞,看到黑板上手绘的飞机,聆听老教授们的教诲……最后,女生脱下头盔,字幕显示她是复旦大学2005级毕业生,现为中国国产大飞机试飞工程师。而东京大学的版本呢?飞行员变成了宇航员,同样穿着制服漫游校园,同样走过图书馆的书架,面对鱼缸,看到古代文献,在派对上跳舞,最后,她也脱下了头盔。这种非专业人士都能看出来的相似,对于复旦大学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复旦之光瞬间变成了黑暗之光,成为全国甚至全球人的笑料。

思与用

复旦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本该是严谨治学的地方,却也来了一次华丽丽的抄袭,这多少还是让人三观尽毁。创新已死,唯剩抄袭,这无疑是最悲哀的事情。本素材适用于山寨与抄袭背后的创新之忧、知耻等话题。

第三篇:身陷围城—《围城》读书笔记

身陷围城—《围城》读书笔记

围城》是我认为我有史以来度的最快的一本书了.但,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它的人物性格和很鲜明,它的内容很和我的胃口(可能含有贬义,不知是否有人会骂我早熟之类的),甚至主人公方鸿渐的一些经历和我颇有相似之处(关于这一点,我会在文章中向大家慢慢道来).我一开始,只是把这书当作一本普通的小说来看的,只是为了图个乐子,也并没想写什么读后感.于是,我迷迷糊糊地,一口气地读到了本书的200多页(全书共有335页).这时,我十分纳闷——我一般读小说,200多页会读上近半个月.于是,我诧异地顿了顿,把书合了起来.这时,我看到了本书的题目——《围城》.我惊呆了.当时,我凭题目感觉《围城》这本书应是写一些抗战时期的事情——“围城”吗!即八路军把日本鬼子围在一座孤城里无路可逃,被迫投降一类的事.但是,内容和我先前的所思所想根本对不上号.它倒是讲了一个上海的青年,出国留学后骗来了个博士学位,回国时候和回国后发生的事情.我不由得再次不信任地看了看书,并怀疑这书是否印错了,是不是误打误撞地把一个别的作家的什么别的著作给印过来了.但事实证明,书是对的,andIwaswrong.我无奈,小憩后,继续看下去.我这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书看到一半,就总想知道结尾.一番内心中的激战后,良心逐渐败下阵来,好奇心渐渐占了上风.以是余便翻经至其末,以观其后果.但,此“后果”使余大失所望——这书的末尾不是结尾,而是什么钱夫人写的“附录——记钱钟书与《围城》!”

我看了下去,还没看到一半,便猛地把书合上,万千的思绪戛然而止,学着赵辛楣骂孙柔嘉的架势嗔道:“Damn杨绛这个家伙,没事写这个干甚!这下可好,文章不用读了,内容不用捉摸了,我成受害者,冤大头了!”

但是,冤大头还是几乎一口气地把这本书读完了——它的内容太精彩了!从那次经历后,我终于明白了这大学生的平常生活和艳遇等事件与“围城”二字有什么关系.不过,在说“围城”二字之前,还是先来说说这本书,这对理解有好处.作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说:“这书写的正是作者本人的故事.”也许正是这样,作者才写出了本书.其实,“围城”所讲述的正是主人公方鸿渐(即作者本人)身陷“围城”的情况.杨绛在写“钱钟书与《围城》”时,曾提到了“方鸿渐结婚后处境如身陷围城”.的确,方鸿渐在订婚前,甚至是婚前,和孙柔嘉的关系还算比较好(不能说是十分亲密——也许柔嘉说的没错,鸿渐根本就没真正爱过她).但婚后二人动不动就吵嘴,甚至大打出手,柔嘉也开始吃了她以前说过不会吃的“陈醋”(即苏文纨与唐晓芙).而且,用人李妈,柔嘉的Auntie,鸿渐家的两个弟媳和一些其他的人也唯恐天下不乱,帮他们添油加醋.但在最后的争吵后,二人都以深刻反省,他们虽不可能永远不吵嘴,但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收敛,使身陷得状况好转一些.但我认为,主人公身陷围城的状态并不光单是这一点就造就了的,也不光单是这一点就造就得了的.例如,在众人初到三闾大学时,才知道自己受到了校长高松年的“欺骗”,也许这个骗局不是高松年刻意设下的,但这也是身不由己.但,鸿渐认为,这是.而且,孙柔嘉也受到了那些“狗男生”的欺负.于是,我运用我超常的联想能力后,便想到了我自己.我小学时,我因学习成绩颇受大家的好评.但,升入初中后,这一切只是“父母在夸孩子的假博士学位”罢了.于是,我整天担惊受怕,怕被别人耻笑.但,我的老师,家长对待我就像当时苏文纨对方鸿渐一样.不过,我的心里想着玩就像方鸿渐在想唐晓芙.我于是暗下决心:无论做每件事,都要像鸿渐最初对待唐晓芙一样对待它们.不知我是否做到了,也不知我是否能做到,但,然我立下了决心,就尽最大力来将它实现吧.我也知道,任何一件事中,都有一个“孙柔嘉”,不管“她”是好是坏,我们都要接受“她”.千万不要与“她”合不来,过不去,否则,下场是会很惨的.另外,我身边还有一点像小说里面的,就是绯闻闹得很厉害.这一点是我要“批斗”的.

第四篇:劳动合同法-身陷围城

《劳动合同法》身陷围城--独角兽资讯

作者:何勇

这场梳理显然无法让人轻松,面对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劳动争议领域,董保华用了“血淋淋”三个字来形容。

董保华是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每年这时候,他都会对上一年发生在劳动争议领域内的案例进行盘点,而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的梳理单上,赫然列着张海超开胸验肺、通钢改制工人打死企业高管、广东东莞工厂工人向厂方索讨赔偿金不成刺死老板、湖南耒阳百位“尘肺病”民工索赔……

“根据我粗略统计,仅2009年,发生在劳动争议这一领域有接近40起命案。”

事实上,伴随着劳资关系出现恶化倾向,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年来,社会各界争议仍在继续。这部旨在对接国际规则,保护员工利益的善法,缘何遭到诸多争议? “善法”之变

而舆论从最初的超强赞成到现在的超强冷漠,其中转变也耐人寻味,随意搜集,今天舆论已经很难再现当时的盛况。

2007年,《劳动合同法》在一片欢呼声中诞生。

全国人大副主任盛华仁当时曾指出:“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劳动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面对来自最高立法部门发出的“里程碑”信号,各地立即闻风而动,各种媒体更是尽搜各种华丽的词汇来形容这一里程碑意义的立法,“及时雨”、“保护神”、“维权利剑”、“劳资平衡线”、“劳动者圣经”、遏制全球“探底运动”等等。

但随着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经济萧条、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劳动争议案件激增……伴随着《劳动合同法》实施,争议也与日剧增。

从2007年的12月11日到2009年3月11日,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博客中连发10篇文章反对《劳动合同法》,在最后一篇文章中他称,“《劳动合同法》是全面地干预市场的一种重要合约,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市场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2008年7月27日,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杭州演讲时称,《劳动合同法》仓促出台造成了企业工人双输的局面。他说,“《劳动合同法》本身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个人是非常支持的。但问题是,首先,拟定好后竟然没有通过大面积的论证。第二,竟然没有通过试点。”

“在经济学界,之前郎咸平和张维迎在很多观点上都是对立的,但二人对《劳动合同法》却是发出了一致的批评,而其他经济学者批评的也不在少数”。董保华说。不仅仅是在经济学界,在法学界批评的声浪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据董保华介绍,当初《劳动合同法》刚出来时,法学界批评的声音是很少的,也只有江平表达过不同意见,尽管批评的声音不是很多,但私下议论的人不在少数。而法律界里支持它的也就是在研究劳动法这个小圈子里。

而即使在劳动法研究领域,法学家们的争议也不断,尽管董保华是《劳动合同法》起草人之一,但他也是全国第一个批评《劳动合同法》的学者。早在《劳动合同法》二审期间,董保华就曾上书建议提出过很多修改意见。

“我之前和常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以他为代表的„京派‟和以董保华为代表的„海派‟,在《劳动合同法》起草时的意见分歧也一直不断,两人之间的争论被外界认为是„南董北常‟——编著注)的争论很激烈,但是现在常凯也认为小企业不适合《劳动合同法》,连他不都也改变观点了嘛。现在,除了劳动法的小圈子,中国的法学界对于这部法也是批评居多。”董保华称。

而一度称《劳动合同法》是里程碑的官方机构现在也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2009年7月5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是《劳动法》公布15周年的日子,也是《劳动合同法》公布两周年的时间节点,按照惯例,法律界都会庆祝的,但是这天却悄无声息。而隔天,也就是7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该《通知》中最新的表达意义是要保障企业的生存权利,这个在以前是从没提到过的。”董保华说,“从政府的低调至少也反映了官方对这部法律态度的新变化。”

而舆论从最初的超强赞成到现在的超强冷漠,其中转变也耐人寻味,随意搜集,今天舆论已经很难再现当时的盛况。

“如果说,以前大家对这部法律还存在善法和恶法之争的话,那么现在来看,它既不是善法,也不是恶法,而是笨法。社会恐怕是难以承受这样一部笨法的。”董保华说。争议之众

据有关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近100万件,年末此数据还会大幅度上升。

伴随着争议,《劳动合同法》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劳动争议案件在不断攀升,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一直比较尖锐。

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2月21日联合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法院系统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将近17万件,同比增长30%,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已成为民事案件中增长最快、涉及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社会关注最多的案件类型。

据有关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近100万件,年末此数据还会大幅度上升。而在上海和广东,有关劳动争议案件业已呈现井喷之势。

据董保华介绍,上海劳动争议案件受理人员平均每4个小时就要处理一个案件,这意味着,从立案、受理、开庭、调解、仲裁、审理、判决、制作调解书,到最后送达,整个过程都要在4个小时内完成;而在广东,平均下来,每名办案人员一年要办1000个案件,而一个人一年正常的工作时间也只有1800个小时,这意味着平均1.8个小时要审理完一个案子,与其理解为效率高还不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衍敷。

而另一方面,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里以更加激化和暴力的形式,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通钢下岗工人打死企业高管事件、张海超的开胸验肺、广东东莞刘汉黄向厂方索讨赔偿金不成刺死老板、河南林钢事件中市国资委副主任被软禁90小时、重庆嘉陵机器厂工人发生“罢工”、湖南耒阳百位“尘肺病”民工索赔……

据山东省总工会统计,仅2009年一季度全省一般群体性事件就共发生52起,主要诱因是欠薪、经济补偿金和历史遗留问题。据深圳市公安局介绍,在全市群体性事件及不安定因素苗头中,以劳资纠纷类增长最快。2008年为637起,同比上升119.7%;2009年1月达到97起,同比上升61.7%。

2009年年底,董保华在对劳动争议领域内工伤、职业病、裁员、商业秘密、反歧视等领域发生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过统计,有接近40起命案。

“《劳动合同法》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一部法律又为什么会产生于这些极端的社会情绪,现在是到了反思这部法律的时候了。” 修法之困

除了立法问题,在执法这一层面,现在的《劳动合同法》太刚性,劳动关系缺乏弹性,不够灵活。

在董保华看来,《劳动合同法》已经成为立法上的一个教训,这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这主要是当初立法时对《劳动合同法》这一社会立法性质规律认识不够造成的。” 据他介绍,《劳动合同法》是社会立法,社会立法一头牵着政治,一头牵着经济,社会立法不像政治和经济立法,社会矛盾的解决不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其次,社会立法要有分层思想。劳动者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需要分层的,比如:金领(总经理级别)、白领(月入5000以上)、蓝领(农民工)和无领(大学生)。被视为弱者的劳动者中也有很强势的劳动者,月入五六万。但现在《劳动合同法》把劳动者看做是一个整体,政策统一适用。所以,目前《劳动合同法》这样的定位是不对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董保华认为,主要是当时标准定高了。

他指出,《劳动合同法》有两种立法思路可以选择,一种是低标准、广覆盖、严执法的“雪中送炭”式,一种是高标准、低覆盖、宽执法的“锦上添花”式。要扩大《劳动合同法》覆盖范围,中国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式,但现在《劳动合同法》选择的是“锦上添花”式,执行高标准,这就等于画了一个很好的饼,大家都拼命想吃,结果每个人得到的很少,标准定高了,覆盖率就低了。

“因此,我的观点还是低标准,广覆盖,严执法,中国只能走这样的平衡点。所以,《劳动合同法》立法我们在理论准备、调查、实践上都是做得不足的。”

而现在,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有必要修法。2009年两会前,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一次论坛上,学者们一致认为,《劳动合同法》应该修。但董保华认为,修法目前是有难度的。

“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稳定需求难以承受这样一部法律的修改。另外一方面,在制定过程中,《劳动合同法》已经多次„折腾‟,从2004年重新启动,到 2007年6月的正式通过,《劳动合同法》已反反复复碰撞了两三年。”

他指出,除了立法问题,在执法这一层面,现在的《劳动合同法》太刚性,劳动关系缺乏弹性,不够灵活,和当前中国存在的较多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是有矛盾的。“政治与社会的考量不足是这部法当时没有考量清楚的事情,这也是这部法律目前的尴尬所在。” 我们见证

准备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在草案阶段就被广泛关注,有关它的讨论史无前例地被大众化。甚至因为2006年10月13日《纽约时报》头版的一篇报道,令它的修改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内事件。在中国法学界,所谓的“资方代表”和“劳方代表”对该法的争论也从未停歇,甚至走向白热化。

2007年10月15日,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夕,《中国经营报》用专题的形式,邀请企业界和法学界专业人士,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将带给企业的问题菜单作以剖析、解答。上述系列报道中,一篇短文预测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会出现的八种境况: 新法实施之八大猜想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将可能出现裁员高潮,到期的合同也可能被大量的转出去。这种裁员高潮将出现在主流企业和以劳动力成本赚取价值的企业。

二、将可能出现“天价”赔偿金。一些反应不迅速的企业在人员正常流失的情况下将可能支付“天价”的赔偿。

三、专门运用新法为劳动者维权的“王海”式人物将出现。

四、外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将迅速膨大,甚至可能出现一个新的行业,叫“送达和公正”。

五、铁饭碗将重出江湖。按照新法的规定企业里大多数的员工已经是终身员工了,消失多年的铁饭碗将大行其道。

六、民营企业将可能迎来高端人才的春天。核心人才更加自由的流动,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以往可遇而不可求的高端人才将降落民企梧桐。

七、想留的留不住,不想留的请不走。新法下劳动者获得了空前意义上的行动自由,而通常情况下,抢手的都是核心人才。而新法对于裁员的规定又给了那些非核心员工留下来的保障。请神容易送神难。

八、工会的力量加大。新法非常强调建立工会和以职代会集体谈判的方式解决劳动分歧。将来劳动关系的构成形式,不会总是停留在个人劳动关系上,总会发展成集体劳动关系,说白了就是工会。

来源:1/24/2010 中国经营报

第五篇:中信信托陷兑付危机

中信信托一款产品陷兑付危机

湖北三峡全通经营陷入困境,而为这家公司提供信托贷款的信托产品将面临不能如期收回本息的巨大风险。

中信信托日前向“三峡全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者通告称,本应在12月20日进行收益分配的该信托计划,其当期信托收益无法实现分配。该信托成立于2011年12月28日,当时募集资金供给13.34亿元。用途是给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公司发放13.34亿元流动资金贷款购买产品原材料。宜昌三峡全通是湖北省第二大民企、宜昌市最大招商引资企业,2009年初在湖北宜昌注册成立。为了周转资金,该公司从十余家银行进行了70亿元融资,该公司以生产超薄涂镀板为主。

按照约定,中信信托将在信托计划自成立日起每年6月20日、12月20日以及信托受益权终止日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信托受益人进行一次收益分配。但到了12月20日,三峡全通却无力支付信托当期7456.49万元收益。对于这一信托的风险,中信信托表示,按照合同,7000多万利息将延期不超过3个月。目前公司正与当地政府及企业磋商,积极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

截止到今年3季度末,我国信托业资产规模已经超过6.3万亿。其间虽时有信托产品掉链子,但刚性兑付的传奇一直未被打破,所有产品都实现了还本付息。此次三峡全通产品再次出现预警,资产管理机构和信托公司是否还会出来托底值得关注。

下载时政收集31-身陷危机的红十字会如何救赎(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政收集31-身陷危机的红十字会如何救赎(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钢贸企业身陷六大困境 相应对策范文

    钢贸企业身陷六大困境 相应对策 目前从调查结果看,当前钢铁贸易行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绝大多数钢铁贸易企业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心,销售量严重萎缩,钢材价格倒挂,企业风险加......

    视频网站陷内容危机 版权成竞争法宝

    近日,湖南卫视、央视等传统电视台为保住用户入口,纷纷收回自制节目转播权,使国内各大视频网站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内容供给危机。于是,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巨头,均将原创自制内容......

    最新时政热点:美丽乡村规划陷多龙治水困局

    最新时政热点:美丽乡村规划陷“多龙治水”困局 清远中公教育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规划是否合理关涉区域内城乡统筹发展、村庄聚落形态重构和优化以及村庄内基础设......

    身陷孤岛求生存,乐观拼搏英雄魂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谁能在岛上独自生活二十年?谁能独自定居?谁能独自生活而不惧怕?我们不能,但一个人可以克服所有这些困难。他是着名的英国作家长笛夫人卢斌孙。卢斌孙喜欢旅行,独自一人进入荒凉......

    大学生受骗身陷“传销窝” 用暗语说出被困地点

    大学生受骗身陷“传销窝” 用暗语说出被困地点上当被困 大二男生找到“高薪工作”,去“上班”后被困 老家三门峡灵宝市的王强强,是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一名大二学生......

    新华都陷多重危机,唐骏离下课不远了

    新华都陷多重危机:唐骏离下课不远了_cnBeta 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曾经被誉为“打工皇帝”的唐骏卷入“学历门”事件尚未能抽身,近日唐骏又被媒体爆出涉嫌“骗贷门”;新华都老......

    马云换血示清白 淘宝何以再陷诚信危机

    前不久,马云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由于阿里巴巴在2010年有约0.8%,即1107名“中国供应商”因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因此阿里巴巴CEO卫哲、COO李旭晖为此引咎辞职,公司原人力......

    演员明道陷脱发危机,植发专家为其支招[精选五篇]

    演员明道陷脱发危机,植发专家为其支招 前段时间,由台湾演员明道主演的电视剧《如果我爱你》在湖南台热播,作为剧中男一号,受到大家广泛关注。但人们关心的不仅是他的主演的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