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

时间:2019-05-12 22:2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

第一篇:浅谈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

浅谈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更是各供电企业财务部门最主要的职责和任务之一,也是各供电局在做大售电量、发展出实力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出实力的最具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成本控制并不就是降低成本。其目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分解成本性态,根据“量本利”分析方法明确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供电企业开展成本控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不仅要抓“大成本”,还要抓“小费用”,确确实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到位”。

[关键词]供电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成本管理

[作者简介]李永初,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财务部主任,广西南宁。530000

[中图分类号]G25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6)11-0078-02

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更是各供电企业财务部门最主要的职责和任务之一,也是各供电局在做大售电量发展出实力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出实力最具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笔者在供电局财务部门具有十几年的成本管理工作经验,在成本控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曾在2003年以33.9元/兆瓦时的单位供电成本支撑了107亿的售电量,其他年份的单位供电成本也同样低于40元/兆瓦时,大大低于同行平均水平。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抓好成本控制,笔者就供电企业成本控制谈点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谈起成本控制,大家普遍就会想到降低成本,这是各单位领导以及业务部门讨厌谈论的话题,自然也是财务部门最为头痛的事情。

认为控制成本就是降低成本的观点其实是对成本控制目标的一种误解。成本控制目标应该是一种动态目标,应随着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及其采取的发展战略而改变。如在一个新生的或快速发展的供电企业,有必要采取差异化战略以迅速满足顾客需要,抢占电力市场,成本控制的目标就不应是一味降低成本,而是筹措资金,满足市场需要;相反,在增长缓慢、相对成熟的供电企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是这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企业效益的增长主要靠苦练内功、深挖潜力、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成为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但到了衰退期,既无开源潜力,也无节流措施,要完成企业的二次创业,有必要进行变革管理,实现战略转型。变革成本是本阶段的主要支出,调整成本结构成为本阶段的成本控制目标。

另外,也不能简单认为成本控制目标只要死守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就行了。成本控制的目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分解成本性态,根据“量本利”分析方法明确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

供电企业一般把成本费用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购电费是变动成本,是可控的;设备成本(如折旧费、修理费、材料费等)、人工成本(工资、福利费、社保费用等)以及其他费用是固定成本,其中折旧、工资及相关费用对供电局而言是不可控的,修理费、材料费和其他费用是可控的。变动成本的变动基本上是线性的,一般随着购电量、售电量变动而同比例变动;固定成本相对一定规模的售电量是固定的,也是必须发生的(不管售电量是否增长其同样发生),但相对其作业量同样是线性变动的,在不同售电量规模之间就会显现一种非线性变动态势,如阶梯状跳跃等。因此,制订成本控制目标就不能一味地认为固定成本(包括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就应保持不变,而是要做好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合理估计作业量。只要其作业量发生了增长,其总成本就必然增长。

因此,制订成本控制目标不仅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利润目标,更要合理估计作业量规模,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各供电企业制订成本控制目标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固定成本目标制订没有业务量基础,固定成本的制订只按“可控固定成本=总收入-目标利润-购电费(变动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这一公式倒推,而未考虑可控固定成本的实际作业量,制订出来的可控固定成本目标远远无法满足日常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甚至最终为完成指标而编造指标,出现弄虚作假行为。

二、供电企业成本控制的科学发展观

近几年来,受城农网改造及电力体制改革等因素影响,供电企业成本控制面临严重困难,主要是:

(一)受地方经济影响,规模效益无法形成除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供电企业受地方经济影响,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效益,部分西部欠发达的县级供电企业更是用户少、电量少。1998年以来开展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更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部分山区仅几户农户,全年电费不过几十元,但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角度,供电企业责无旁贷地投入巨资,这种没有任何规模的投资的代价是可想而知的。

(二)受电价政策影响,供电企业成本空间有限

近年来,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但由于配套措施未能同步,供电企业两头受压:一边是销售端的国家定价,即使是煤电联动也无法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一边是上网端的竞价交易,尤其是近年煤电油运紧张,上游能源涨价迅猛。在这种两头受压、甚至电价倒挂的情况下,供电企业的成本空间十分有限。

(三)受城乡电网改造影响。折旧成本和维修费用负担沉重

从1998年以来开展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城乡电网改造后实现了同网同价,电价大幅下降,国家拉动了内需,农民得了实惠。但由于电价政策不到位,城乡电网改造的巨额投资缺乏充足的还贷来源,折旧成本和维修成本十分沉重。

(四)可控固定成本预算远远无法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

以笔者所在供电局为例,企业规模在短短五年内扩大了近四成,但受购电成本和城农网资产折旧、修理等费用大幅增长的挤压,可控固定成本(修理费、材料费、其他费用)空间十分有限,连续5年预算不增反降,已远远无法满足日常需要,大大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水平。

面对成本控制的严峻形势,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应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发展出实力。全力增供扩销,加大低谷电量销售,做大电量,形成规模效应。

2.管理出实力,树立“大成本”观念,抓好成本管理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1)全员——不仅是领导重视,三级控制,还必须全员参与,人人有成本控制指标。修改成本控制管理标准,督促归口部门发挥作用,细化费用指标,细化考核标准,将成本控制指标完成情况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考核挂钩,真正开创全员节流的成本控制局面。

(2)全过程——不仅是生产维修,还必须从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严格成本管理,从成本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第二篇:论企业成本控制

论企业成本控制

摘要: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提出了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的办法,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当今企业;成本控制;竞争力

1加强成本核算是成功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1.1加强材料消耗控制

(1)从源头抓起,加强对用料计划的审批管理,做到事前有控制。

每月末各单位将下月预计所需的材料消耗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与各单位签订的内部成本费用结算合同和各单位的预计消耗情况,对各单位下达材料消耗计划。对于计划外的临时任务所需的材料,各单位必须另打报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办理。

(2)加强对库存材料的现场管理。

建立大型材料档案管理制度。对单项金额大的、重要的大型材料一律建立档案,从材料的投入、使用、转运等过程进行监控,全部登记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测算各类大型配件的使用寿命,达不到使用寿命的,对原因进行分析,属人为原因的照价赔偿,从而达到提高对大型材料的合理使用意识。对材料按类别或金额实行划片管理,责任到人,并对材料库存分类核定最佳储备量,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

(3)规范行为,加强材料领用管理,做好材料领用的事中控制。

①对材料领取、使用加强管理。主要采取查看领料单及现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重点从材料是否超范围、材料收发存记录是否规范、对公私两用物品的领用管理是否严格、各单位领用的材料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存在小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

②建立材料的交旧领新制度。对于有残余价值的物品,必须建立交旧领新的制度;对于应交回旧的物品而未交回的,决不允许领取新的物品。

③加强材料使用管理工作考核。主要从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定额消耗执行是否到位、查出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等方面进行考核,目的是促进各单位合理组织施工,减少材料损失浪费,发挥修旧利废作用。

(4)对材料的计划与实际耗用进行分析考核,做好材料领用的事后分析考核。

主管部门每月可按以下指标对各材料消耗单位进行考核,如:材料计划和实际消耗情况分析、节能降耗指标、定额消耗执行情况、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考核,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公正。将这些指标与各单位的工资薪酬分配挂钩,实行月度考核兑现和年终总考核总兑现的制度。同时将考核兑现结果在企业的内部公示栏进行公布,增加考核的透明度。

1.2加强工资薪酬的控制管理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本观念”,工资薪酬管理历来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工资薪酬支出却又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工资薪酬的管理控制是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1)合理定岗定编,在确保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控制劳动力的投入。

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节约活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在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是企业必须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去设置合理的岗位和配备合适的人员,并结合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根据需要做适时调整,以达到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投入的目的。

(2)制定工资薪酬的总目标,根据总目标合理分解。

企业在制定工资薪酬总目标时,必须在坚持人均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原则下制定,然后以总目标为基数将工资薪酬分解给内部各单位,从而达到工资总额控制的目的。在没有重大生产经营变化的情况下,全年的工资总额基本不变。

(3)将工资薪酬和销售收入、成本费用消耗水平等挂钩。

在确定了工薪总额及内部各单位的分解目标后,还需将既定的工薪目标与销售收入指标和成本费用消耗指标等挂钩,以达到工资与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协调增长或减少的目的,从而起到加强工资薪酬管理控制的作用。

1.3加强期间费用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

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作为间接的成本费用,在企业总体的成本费用水平中占据一半份额或更多。为了加强三项费用的管理控制,除了上面已提到的对成本费用支出通过预算管理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在具体的支出上对一些细节加强控制管理。

(1)将企业发生的费用按费用性质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由于固定费用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较稳定,因此要重点加强对变动费用各环节的审批支出管理。

(2)日常支出费用出入库研讨。

对于企业日常支出较多费用的消耗物品,无特殊情况外,一律采取出入库的形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报销结算。

(3)话费等采用定额补助的形式。

对于话费、小车费用等采取定额补助的形式予以支出,为了免除涉税风险,可采取在定额补助内凭票报销的方式。

(4)销售费用的固定和提成的方式。

对于销售费用,采取按销售额和回款额挂钩,并按定额提成的方式结算,同时为了免除涉税风险,也采取在定额的范围内凭票报销的方法。

(5)实行严格的费用开支审批制度。

建立健全严格的费用开支和报销审批制度,将费用的报销分为考核和非考核费用。对于考核费用,一切开支都要在预算额内进行,不允许有任何的调整和变动;对于非考核费用,必须经单位负责人直接审批或有类似权限的人审批后方能办理。对于一些重要的费用如招待费、会议费、广告宣传费、中介机构费等,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审批。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各部门的预算额度和实际费用支出进行审计,确保费用计划与实际支出的合理性和公允性。

2加强监控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有力保证

加强监控分两方面,一是成本核算、分析、考核;二是审计控制。

2.1成本核算、分析、考核

首先是成本核算,这在上文中已详细论述。

其次是成本分析,这是根据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进行对比,通常采用产品的结构分析法来确定成本差异,并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再次是成本考核,这是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企业应定期对生产及各职能部门制定的成本计划进行分析、考核,并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充分调动员工执行计划的自觉性,为新一轮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2.2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规定的措施是否贯彻、合理有效,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此外,还可以请外部审计事务所进行审计。

3强化流动资产管理是公司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3.1应收账款控制

应收账款目前已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减少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防止形成呆账,减少企业不应有的损失.应收账款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所有经销商逐一进行信用分析,建立起既适合于本企业实际情况,又适合于经销商利益的双赢的信用政策;二是做好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采取月月对账,确认债权工作,以达到减少企业损失,控制成本。

3.2库存控制

公司根据每年生产计划制定较为合理的库存资金限额,实施总量控制,不定期地进行分析和控制。坚持每年两次开展全面的企业财产物资盘点和进行每月的库存统计,使库存日益趋于合理。

4现代成本会计概念及其职能

4.1 现代成本会计的概念

现代成本会计在传统成本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它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符合当前企业经济运行的条件。它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使资产负债表在财务会计报表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也提高了会计信息在经济信息系统中的地位。

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它是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价值管理活动。

4.2 现代成本会计的职能

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

5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现代成本会计发展适应了企业管理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5.1 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实践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 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5.2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水平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现,表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部分,如何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引进和运用于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的一步。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仅仅要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应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因素,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还应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采购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这样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

5.3 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在成本会计系统中,首先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考虑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考虑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几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实施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通过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

5.4 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实施现代成本会计的目的即是降低总成本,对成本实行优化管理。主要应从适宜质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完善售后服务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控制,主要是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力求实现适宜质量与较低成本的最佳结合。为此,应当注重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次,要注重从战略成本会计角度强化质量经济分析。定期向户进行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成本会计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成本质量得到优化配置,有效的削减隐没成本。销售阶段的的成本会计系统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最后,完善售后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树立良好形象、促进销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现代成本会计的可以使企业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现代成本会计是顺应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环境、市场环境、管理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它是传统成本会计的发展,它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现代成本会计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而把重点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正确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于浩淼

第三篇:钢结构企业材料成本控制

钢结构企业材料成本控制

摘 要:随着我国钢结构行业的迅猛发展,钢结构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文章立足材料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角度,提出了控制材料成本的有效途径,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产品成本项目;采购成本;库存管理;材料成本管理

如何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控制项目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是所有钢结构企业人今天思考的问题。在钢结构产品成本项目中,直接材料费通常占到总成本的70%左右,控制好项目总成本,应该先从材料成本因素入手。材料成本大致可分为采购成本和应用成本,采购成本控制是项目能否获得良好效益的首要因素,而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应用成本管理则是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至关重要的因素。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

1.1 做好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是控制采购成本的前提,包括计划期材料需用量;计划期末的合理储备量;计划期初的库存量;计划期的材料采购量,其间关系如下所列等式:材料采购量 = 材料需要(领用)量+ 期末储备量-期初库存量

材料采购计划是在生产领用材料计划基础上形成的,它是项目采购实施的依据。而生产(需要)领用计划量是根据钢结构产品制作设计图纸,依据所需材料的材质、型号、类别和用量、技术质量要求及工艺标准等情况一一落实和汇总整理得出的,它是材料供应部门实行限额发料的依据。生产技术人员提供材料需要量时,要考虑所需材料的材质和尺寸信息,也要以材料损耗最少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下料产生工费的支出和边角余料的产生。

钢结构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原材料品种规格有许多,同一种材料可能会有不同的规格,虽然同一种材料不论长短如何都能达到项目要求,但是选用哪种长度的材料更合适是需要根据项目工艺标准来确定的,其最终目的是降低材料损耗,使材料的利用率最大化。由于考虑现场生产的局限性,不可以频繁接料,不同的长度会产生不同做法,从而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化,原材的规格基本决定了原材的损耗。在量大的情况下一定要采用定尺,即使采购成本有所增加也要坚持。通常情况下原材若是不考虑延米对接,其损耗在7%~8%左右,而定尺的原材损耗一般在2%左右。所以做好材料采购计划非常重要,除了要求生产管理技术人员责任心到位,不能重复提料和提错料,更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对制作现场加强了解,为采购人员提供更有价值的第一手信息。

1.2 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在较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之下,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是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尤为重要的另一步。这里既包含了对供应商选择上的要求,更是对企业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材料使用者的生产企业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价格上是对立关系,产品技术质量、服务、信誉等多方面是合作关系。采购过程中合同、价格、质量、供应商延期交货、技术质量、运输意外等方面可能存在许多风险,如合同欺诈、供应商乱抬价、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供应商延期交货等,双方如果能在制度的约束下解决好价格对立的最大矛盾,坚守“互利、双赢”的原则,企业可以在理想限度内适当降低采购价格,又不唯价格是图,确保采购质量、效益、交货期等多方面实现高标准供货,真正为降低采购成本提供有效保证。根据项目使用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选择恰当的采购方式,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效果显著。①询比价与招标采购。为避免盲目选择供应商带来的潜在风险,杜绝暗箱操作,通常按照“比价管理”的采购原则,对于较特殊的或少量的生产用料常采用“货比三家、合理定价”的询比价采购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对于通用或用量较大的材料,通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供应商。在全面考虑招标材料的技术要求基础上,充分了解历史价格和市场行情,为所购材料做出初步定价,利用供应商之间价格竞争机制,深度发挥“整体议价”的功能,争取低价格、保质量、高效率的优势。②战略协议采购。在国际大型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国内规模化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战略协议采购方式。它是对那些用量大、技术标准比较通用材料,选择在质量、价格、信誉、服务等方面较优秀的企业作为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签订长期的供货协议(价格相对锁定的时间通常定为1-2年,市场变化较大时双方协商调整)。因为供应商相对固定,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上都有可靠保证,利用规模化采购,订货价格会大幅降低。例如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每年大约5-6万吨的钢材用量,对于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通用的板材、H型钢等材料的采购,集团采购平台如利用与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战略供货协议,除了能够获得价格上的优势,还可以争取到付款方式等优惠条件,以实现采购成本的显著控制。生产应用中材料的成本管理

生产应用中的材料成本管理分为:库存管理和生产使用过程中管理。库存管理是材料成本控制最基本的环节,要求物资部门按材料规格、类、存放地点整理清楚,能根据生产的使用情况及时有效地提供材料库存明细。材料生产使用中的管理主要包括加强材料消耗管理和有效利用库存余料等,是降低材料成本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

2.1 材料的库存管理。要求两级物资管理人员做好材料的收、发、存管理工作,对材料的入库、出库做好详细完整的记录,对材料的调拨及材料的串用更要确保记录完整;严格按照材料领用计划限额发料,并对物资具体情况实行动态管理。①材料的验收入库。验收入库应当重点检查合同、发票,货物清单等原始单据与材料的数量、质量、规格、价格等是否一致,符合要求且材质证明书等附属技术资料齐全,才能办理入库手续;不符合合同协议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办理退换货事宜。入库手续应根据实际到货材料的真实数量办理,不是根据发票或发货清单等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资料记录。物资管理部门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定期由财会部门进行核对。②材料发出管理。生产单位材料的领用数量直接影响产品项目的材料成本,为做到生产用料的准确与科学,首先应加强材料定额管理。生产领用材料定额由技术人员依据以往原有的材料消耗定额标准,结合生产工艺、技术,和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来制定。生产领料严格执行定额消耗管理,坚持无工号、无去向、无计划不发料,超定额领料要有书面分析并且执行多层审批原则。明确计划内材料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严格执行出库手续,对经过审核的领料单的内容,做到材料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准确,符合条件的准予领用,且应当面核对、点清交付,不允许守库员擅自修改领料单数量(如需修改数量,要由领料人员更改后加盖手章),加强出库、领用台账记录管理。③材料盘点管理。严格财务制度,落实存货清查盘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类材料进行实地清查和盘点。检查仓库中材料的种类与数量和财务账目是否一致,组织多部门人员共同盘点,部门间相互制衡;按照盘点计划,认真记录盘点情况,保证盘点的真实性、有效性,不能机械地按账簿查找实物。物资管理部的职责除了所有整存的材料之外,还包括对现场余料(半成材)的管理。应建立余料管理制度,设专人定期到生产现场清理回收、按余料尺寸规格进行分类管理:无法被利用边角按废料处理后入账冲减项目的材料费成本;对于暂时未能利用上的现场余料,按制度规定范围内的,根据相应余料理论折成整材办理退料手续。

2.2 材料生产使用的成本管理。严格执行材料领用计划,确保生产需要的材料如数到位。生产部门按照材料排版组织下料,正常情况材料排完版的工程损耗是在预期内的,但是根据排版和所领的板材和型材下料时,下料人员如有更加科学的下料方式(或能够结余材料),可以按自己的方式作业,并把结余的材料保存起来并加以确认。即在公司规定的消耗率之下结余出的材料可以返还公司,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确认后公司按市场价的百分比进行奖励。由于工程结算和领料时所有小构件一概按矩形计算,正常情况下应该每个工程都有小料结余。而在小构件的制作上科学地利用余料效益不可轻视,以每年生产用料约3万吨公司为例,1%的损耗就是300吨,按市场单价3600元/吨计,就是108万元,所以余料能否管理好直接影响材料损耗率,最终关系到产品项目的盈亏问题。

做好生产应用中的材料成本管理管控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改变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二加强设备投入,引用先进管理模式,提高物资管理人员待遇以吸引专业管理人才,抓紧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及时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结束语

钢结构企业材料成本控制需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建立起一套监控激励并存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上至公司主管财资的经理下至生产一线制作工人都要涉及到。只有大家都意识到材料控制的重要性,充分相信依靠企业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见到成效,才可以实现有效成本控制。

第四篇:浅谈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浅谈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摘 要: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针对施工企业向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进行低成本管理,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工程结算阶段三方面阐述了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帮助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过程控制,目标控制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有两条:增收和节支。增收受市场、区域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节支则有较大的自主性和伸缩性,属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施工企业如何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减低消耗,减少费用支出,向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进行低成本管理尤为重要。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本人就施工企业责任成本宏观管理,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施工准备阶段

在施工准备阶段,实行上场预控制度。每个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工程公司成立以工程部、物资部、设备部、项目办等业务科室的有关人员组成的预控小组,进驻现场,调查现场,结合项目实际,对项目从施工方案、材料采购、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事前控制。

1.1 优化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施工前的准备和策略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又是关键的关键。施工项目管理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

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不但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成效,也决定着项目的盈利能力,是引深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内涵。因此项目开工前,工程公司就应集中公司人才优势,挖潜创效,制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1.2 研究材料供应渠道,控制材料关键节点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70%,有较大的节约挖潜力。材料成本控制,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上场预控阶段,预控小组要对工程所用大宗材料,进行现场实际调查、网上查询、电话询价等多种方

式来核定各种材料采购价格的最高上限,杜绝暗箱操作,堵塞效益渠道。

1.3 合理配置、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结构工程特点,对拟构建的项目部从总体部署、班子配备、部门设置到人员数量要做详细的安排。1)控制了项目人员随意增长;2)解决了项目抢占企业有限的人力资源而造成的人才紧张问题,也起到了精干管理层,强化作业层的效果。

1.4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总成本的20%左右,因此,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以往造成机械使用费用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缺乏计划管理和统筹调配机制,同一企业内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为整合内部资源减少重复投入,改变项目部小而全的状况,预控小组应从设备、周转材料的数量、来源、规格型号做出详细规划,这样既加快了施工进度,有杜绝了由于设备相对过剩和短缺而导致的浪费,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设备及周转材料利用率。

2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制定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经基本定局,即使纠偏,也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责任成本管理和控制显得极为重要。

2.1目标控制

工程施工预算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科学的预算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好坏。项目上场后,公司应根据统一的责任预算编制办法预测出项目需要的总成本,以此作为项目成本控制计划与目标考核的依据。公司和项目部可以对成本目标和实耗数据的不断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成本处于可控状态,真正实现项目成本从事后反应向事前和事中控制的转变。

2.2过程控制

2.2.1制定和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度

责任预算编制形成后,公司要对责任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其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和措施,如:财务、物资、设备、技术、安全、管理办法,工资、奖金分配办法,成本分析制度等。而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就是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对这些制度进行细化,制度配套

措施,使这些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项目成本管理从制度转化为实践成为可能。

2.2.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为了保证目标成本下达后,项目的成本核算和控制能围绕目标的实现来运作,并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总结,对成本管理中的各项制度进行补充和细化,因此建立健全成本资料归集、传递和报送所要求的程度十分必要。根据各责任成本中心考核的需要设立统一的成本台账、凭证报表和分析资料,从流程和制度上强制性地将项目部消耗核算和控制纳入目标成本管理的轨道,劳务费用、材料消耗以及间接费开支等实现消耗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在台账上一目了然,从而保证了目标成本管理的有效推进。

2.2.3加强成本管理督察制度

成本督察为具体监控措施,通过不定期的督察巡检及时发现项目上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2.2.4考核兑现

对项目部个各责任中心经济利益的兑现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项目部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对各责任中心责任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后,要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实现经济利益兑现。3 工程结算阶段工程成本管理

施工工程完工后,公司成本部门要分析项目成本升降的原因,总结各单位工程在施工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同类工程管理积累成本管理资料,从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持续发展。同时为企业今后参与工程的投标报价和发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提供参考依据。

第五篇:浅谈建筑企业成本控制

浅谈建筑企业成本控制

作者:黄永红 摘要:自我国正式加入WTO并逐渐与国际接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的改革力度也明显加大,国内建筑经济领域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已逐渐成为建筑市场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常立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是否有能力为社会提供质量优、成本低、工期短的产品,而企业能否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关键则在于有没有低廉的成本。本篇文章针对建筑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建议,以此加强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成效,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问题,措施

近些年来,建筑市场上,成本的控制问题一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实:人工成本不断快速增长、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设备需要及时的更新、环境保护问题造成的压力等等。这些因素都使企业的成本控制一直面临严峻的挑战。施工项目管理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由项目经理负责,并对项目进行有效地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力求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资源合理配置、达到项目目标、最大限度获得经济利益。

一、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所存在的缺陷

众所周知,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对于成本控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一些工程项目的机构设置并不合理,由此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大大增加了管理的费用支出;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制定成本管理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环节不能最大化地降低工程成本,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成本目标;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短期工程,导致忽视整体工程,施工班组之间缺少沟通和配合,致使施工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好,造成了工期延误和损失。

2.项目施工成本计划不合理

施工过程中,项目施工的前期计划的不合理,到了施工实施阶段,由于计划的变更导致材料的浪费,致使成本提高:很多中小型的建筑企业就是因为没有正式的施工图纸,不能与甲方及时的沟通,以致于施工过程中因各种纠纷延误工期、造成了浪费;施工前期预测的费用不足,对某些细节问题的忽略,会出现一些额外的费用支出,例如,施工后期为加赶工期致使预算超支,临时道路维修,施工清理费用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造成成本严重超出计划的后果。

3.材料控制体制的不健全

施工过程中因不能合理的规划材料成本和预测,使用了价格较高的建筑材料,造成不应有的浪费;由于缺乏科学而严密的管理,导致材料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出现漏洞,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在施工项目的执行过程当中,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却往往分包给了一些承包商,在采用“清包”(而分包商只提供人工,材料则由项目部承担)方式的时候,会造成材料成本脱离管理和难以控制的现象。

4.其他

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周期通常比较长,财务监控非常困难,常常出现由于制度不完善和管理水平低而造成的成本效益低、支出大的现象;项目缺少施工预算,无法在预算中将计划成本和项目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实际成本做出不均衡分析,不能及时的发现亏损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来纠正成本偏差;与此同时,缺乏了对生产一线的消耗控制。

二、控制项目成本的具体措施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将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成本控制的环节有很多,想要做好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应从项目成本的管理体制抓起。

1.建立精细、完整的管理体制

前期对施工项目的预测、计划、实施、分析、核算等各项工作要形成一套尽量完整的管理体系,应避免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人浮于事、流于形式的现象。还要建立成本管理办公室,赋予其管理权限的同时还要责成管理单位承担相应经济责任,就是说成本管理办公室不仅要负责工程发生的成本费用,还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负全责。层层落实,分解责任,赏罚分明,严格考核,形成全面管理、全员参与、全程跟踪的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施工工程中分析问题不仅要及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还要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2.制定科学项目成本计划

成本管理的目标首先是施工预算,接到工程后,首先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确定了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后,还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力求实现施工技术方案的最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在设备、人工、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项目成本计划。在项目成本计划的制定中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施工预算成本总额要小于责任目标成本,留有余地;施工预算还要小于投标预算,尽量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为使施工成本计划趋于合理化,企业应该首先认真分析自身技术条件以及当前建筑市场的环境,要本着增产节约、符合实际的原则,科学的预测这一时期的成本费用,还应加强核算工作,做好成本费用预测工作后,及时的制定成本费用计划,严格的控制施工管理费用的分包费用、支出预算,避免不必要的支出项目预算,还要协助项目经理审核工作并加强分包单位的预算控制工作,充分保证项目获得预期的效益。

3.控制材料的耗费

项目实施过程中,设备的使用及材料的消耗占整个工程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存在比较大的节能空间。建立完善的收发、采购制度对于成本的控制工作相当重要。首先,应根据工程的进度需要购置材料,要尽量减少材料储存,尽量给予资金一定的流转空间;其次,在进行材料采购时,一定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坚持同等质量少花费的原则,对需求量大的材料,要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第三,还要加强现场管理,合理的进行堆放,减少搬运的支出,此外,还要严格收发制度,按照计划发放材料,努力做到账目清楚,监督机制严格。

4.合理的使用劳动力

要努力研究劳动组织的改善,加大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生产效率和出勤率,合理编制劳动工资计划,还要对工资的执行情况及时地进行检查、考核和分析,做到合理的使用劳动力资金,对在劳动力资金使用方面造成浪费的现象,要责成其承担经济责任。

三、成本管理和企业的长远计划

企业的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也不能千篇一律地把精力放在不必要的成本核算上,要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迟迟不能动工的不良后果。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重点是应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紧密而有效的结合起来的。因此,首先应对自己产品所处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生命周期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再确定相应的战略方案;此外,企业也不能单纯地把降低成本作为终极目标,而是要以充分考虑企业整体发展为前提下,之后再加强成本管理,例如,当企业进行技术改革或设备更新时,表面上看来短期的开支增加了,成本的支出数额也较大,但是也应考虑该项成本支出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从长远目标和工程整体方面来看,成本支出获取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市场需求的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否能够符合顾客的要求、产品的维修、后期服务工作等等都与整个工程的整体完善程度息息相关,这一点也决定着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

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仅首先要在成本管理上下功夫,更要着力于全局、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地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弱点和不足,积极总结经验,弥补缺漏,未雨绸缪,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以上所述表明,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地位在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加强成本控制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节约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人们已经明白,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完善管理体制,从细节做起,加强材料管理,严密成本计划的同时,还要注意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通过科学组织施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等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进一步节约各方面管理费用的支出,全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娌丽: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及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2007,(S1)

[2]钱祖俊,王宝慈:浅议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山东商业会计,2008,(03)

[3]卜伟:浅析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09)

[4]许卫东:基于ABc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J],科技资讯,2008,(24)

下载浅谈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浅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论文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事前;事中;事后论文摘要:成本控制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以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为着入点,从施工成本的事前控......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和重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机制日益走向成熟,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节支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将成为大多数施工企......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摘要:根据工程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的实践,详述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依据,并且分析了建筑工程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起到一定......

    加强成本控制创建节约型企业

    关键词:成本控制 预算管理 班组经济核算 节约型企业论文摘要:从3个方面分析了加强和改进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进一步寻找节约成本的途径,使企业摆脱成本费用压缩的困境。突出了......

    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范文模版)

    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2004-03-11 --杭州在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马春叶前 言在施工企业中,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工程成本的降低表明企......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2012-10-10 8:47 刘 皓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摘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人才战略的实施当然也会引起成本的攀升。如何有效......

    浅谈A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

    浅谈A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 摘要:一般来说,企业成本的50%-70%是原材料,现如今,廉价原材料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企业的成败关键就在原材料的采购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在与同行业对手......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剖析

    企业成本控制调查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对国内民营制造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以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内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