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张发强(国家体育总局,北京100763)
摘要国家体育总局于1997年对我国私会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主要结果为:1996年我国16岁以上
城乡居民中的体育人口为15.5%;在参加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人口中,老年人占74%;在活动.点从事
体育项目主要是气功、健身操、交谊舞、武米、袂歌等;全年休育消费10。元以下家庭占58.3%,100
~20。元占27.8%;体育在居民余暇活动中占第3位;79.8%的体育场馆在城郊区,场馆中44.1%
对社会全部开放;65%的人从未听说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关键词中国社会体育现状
Find恤95RePortonaSPortniChina
1999,19(l):4„(TheStateSportGenear二PresentSurveyofSocialZhangFaqiangAdm加sitartionof伪nia,Beijing,Chnia100763)
AbstraetAPubliesurveyonthePresenteonditionsofsocialsPortinChinawasmadein1997bythestate
SportGeneralAdministration.Theersultsindieatedthatin1996thesportspopulationtook15.5%aoong
peopleover16yearsoldinbothurbanandruralareasinChina;amongthesportspeopletakingpartin gorupsportsaetivi士ies,74%wereoldpeopleandthemostpopularexereiseswereqigong,setting一upexer-
eises,soeialdanee,wushuandyangge,ete;familiesthatspentnomoerthanYlooRMB详ryearofr sportsexpendituretook58.3%,andthosespentY10o一200RMBtook27.8%;amongalleitizens’Ieisure
aetivitiessportsweretheNo.threemostpopularone;79.8%ofthe印ortsfieldsandgymnasiumswere10-
eatedindowntownorsuburbs,ofwhieh44.1%werefullyopentothesoeiety;65%ofpeopleinvesti即ted
hadneverheardofthe“NationalFitnessProgamme,.KeywordssP喇五万疏,s二。e夕,卿esoztnnaezr,己`从叮arPh少,口geafct`r,s户甲t,J“翻zaf“or,关兀才。
a,al夕515,socoilog夕,PeoPle,5RePubcliofChnia
为了进一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于1997年对我国社会体
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调查结果公布于下:
1关于我国体育人口
1.1我国全年参加体育活动总人数
调查表明,1996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有34.3%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其他65.7%的人在这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
1.2我国的体育人口
根据本次调查所研究确定的当前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活动
时间30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负荷强度者),1996年我国
岁以上的体育人口为5.5%。
若将至巧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人口作为当然体育人口统计,我国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1.4%。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人口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距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尚有显著
差距。
1.3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分布
性别分布:我国男性体育人口占男性总人口的16.9%,女性体育人口占女性总人口的13.6%。
年龄分布: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马鞍型,青少年与老年人群体育人口比例显著高于中年人群。体育
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71一75岁,占该年龄总数的46.1%,16一20岁的青少年占总数的31.8%,最低的年龄段为41~45岁,仅占该年龄段总数的6.7%。
文化程度分布:我国体育人口有与文化程度基本成正比的特点。不同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分布分别占
该人群的比例如下:研究生,占6.1%;大学生,占32.1%;高中生,占21.。%;初中生,占18.6%;小学生,占
10.0%。
职业分布:不同职业人群中体育人口的排序为:工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科教文人员、农民。工人和管
理人员群体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时间及强度上明显高于服务人员、教科文人员和农民。2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主要特征
2.1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一般情况
在我国体育人口中,以参与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锻炼活动为普遍的形式,是我国群众体育的一大
特色。群众体育活动点包括晨晚练点、体育中心(室、站),体育辅导站和项目、人群体育协会的活动点等。活动
点的规模以中等(31~10。人)为主,占活动点总数的48.8%。
在参加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人口中,以老年人为主体,占总数的74.。写;女性比重较大,占总数的58.。陌;
非在职人员(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占总数的66.9%。81.1%的活动点是根据四季的变化进行以晨晚练为主的活动,其晨练占79.8写,晚练占48.6%。每天活动时间在Zh以内的占总数的51.7%,在Zh以上的占总数的48.3%。
2.2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活动项目
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依次为:1.气功,占46.7%;2.健身操,占38.1%;
3.交谊舞,占29.9%;4.武术,占29.1%;5.秧歌,占26.8%;6.广播操,占16.8%;7.羽毛球,占
11.8%;8.门
球,占10.5%;9.网球,占1.8%;10.其他。
这些活动点的活动项目基本坚持长年不变,占总数的74.8%,有16.3%的活动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有
6.6%的活动点有随体育潮流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向。
2,3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活动场所
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是公园、居委会空地、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
数的70.6%,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占29.4%,反映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条件亚特改
盖
2.4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一半以上为锻炼者自发组成的,占总数的57,5%,反映了群众参与体育锻
炼的积极性与热情。其他依次为:居委会帮助组成的占总数的17.8%,体育行政部门帮助组成的占7,6%,学
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组成的占6.3%,各级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占3.7%,各级工会组织的占3.4%。
3关于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3.1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原因依次为:第1,缺乏兴趣,占45.9%;第2,认为“没
有必要”,占n.1%;第3,认为自已“身体较弱,不宜参加体育活动”,占9.8%;第4,担心他人讥笑,占8.2%;
第5,其他。
客观原因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客观原因依次为第,缺少时间,占40.5%;第2,缺少场地,占
22.2%;第3,精力不足,占18.1环;第4,缺乏经费,占10.5%;第5,不懂锻炼方法,占8.6%。
3.2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断体育活动的情况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体育课列入中小学课程,进行体育教育。但大多数人口进入青年时期后有中
断体育活动现象。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口中,20岁以下者占50.7%,30岁以下者占78.8%,说明中断体育活
动大多在青年时代。
调查发现,有35.1%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准备在条件合适的时候重新参加体育活动,有31.2环的人表示
今后仍然不打算参加体育活动,有337%的人尚在犹豫之中。
4关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体育
4.1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情况
1996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有8.6写的人曾到经营性体育场馆去进行过体育消费。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58.3%,100元~200元的占总数的27.8%,201元以上的仅占总数的13.9%,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调查显示,对经营性体
育娱乐场馆的门票,城乡居民目前只能承受较低的价格,能承受1元至3元的占63.6%,10元和10元以上的只占15.5%。人们到经营性活动场馆去参加活动的次数还十分有限。
4.2我国城乡居民余假时间的支配意向
本次调查将我国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分为12类,其中体育占第3位。前5位的排序为:第1,看电影、电
视,占28.8%;第2,阅读书报,占16.8%;第3,参加体育活动,占10.2%;第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占6.8%;
第5,旅游,占6.4%。
.43不良嗜好情况
在城乡居民中喜欢饮酒的占21.9%,有抽烟习惯的占31.3%。这是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状况的主要不良生
活方式,这一情况农村组明显高于城镇组。在接受调查的人中,已有7.1%的人意识到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
惯。
s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
5.1我国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
调查表明,我国体育场馆有79.8%建在城市市区和郊区,有20.2%建在农村。
我国体育场馆的产权性质分类排序依次为:国有,占75.4%;集体,占12.4%;个体,占5.1%;外资(含中
外合资),占4.7%;其他,占2.4%。
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性质依次为:事业型,占38.8%;公益型,占37.3%;营利型,占23.9%。以卜状况表明,我国体育场馆以国有为主,大部分体育场馆具有公益目的,且单位拥有使用权。值得注意的是,营利型体育场馆近几年发展很快,已占有相当比例。
5.2我国体育场馆的开放与使用情况
1996年在各类体育场馆中,有44.1%的对社会全部开放,有21.3%的部分开放,有34.6%的尚未开放。
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目前基本全部向社会开放,但公共体育场馆仅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2.3%。
在全部体育场馆中,有27.5%主要用于学校体育,21.3%主要用于运动训练,21.2%主要用于运动竞赛,20
.1%主要用于体育培训,10.。%主要用于群众体育。
5.3我国体育场馆的服务与经营情况
在主要用于群众体育的经营性体育场馆中,把主要消费对象确定为儿童的占10.1%,青年和少年的占
55.7%,中年人的占17.1%,老年人的占17.1%。
有82.3%的经营性场馆在调查中都有设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设想。
目前我国有18.9%的体育场馆实行了会员制,还有81.1%的没有实行。
经营性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良好,其中赢利的占53.4%,持平的占33.6%,亏损的仅占12.9%。有
9.%的场馆经营者对经营性体育场馆的发展前景看好,表明了体育场馆的经营在体育产亚中具有巨大的发
展潜力。
肠,~.一曰6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社会体育的发展情况
6.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社会体育近几年的发展
自酝酿、制定和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各方面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省、地、县三级
体育行政部门中,1996年专职从事群众体育工作的干部增至体育干部总数的12.6%;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在开
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1996年平均每个省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大中型体育活动67.1
次,地市级举办30.9次,区县级举办37.7次。以上几项数据在近3年中均呈上升趋势。1992年以后我国城乡新建立的群众体育活动点占总数的47.4%。反映出近几年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景
象。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注册的经营性体育场所,有63.3%的是在1992年后开业的,说明体育产业在近几年
呈迅猛发展态势。
自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1996年我国已有6万人获得技术等级称号。但
总体数量还较少,平均每2万多人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7000多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才拥有一名社会
体育指导员,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
6.2我国城乡居民对群众体育工作的要求
我国城乡居民对群体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依次为:第1,要求建立配套的体育场所,占22.3%;第2,要求进
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占19.8肠;第3,希望能有专人指导体育锻炼,占15.1%;第4,希望建立健全群体的法规
政策,占13.4%;第5,希望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占12.5%;其他,有6.0%的群众对群体工作的要求和希望
说不清楚。
6.3《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情况
本次调查表明,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中仅有5%的人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有30%的人略知
情况,但不甚了解内容,尚有65%的人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说明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工作还要进
一步加大力度,目前离“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
第二篇: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2000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12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1年中国群众现状调查的结果。具体内容如下:
自1995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到2000年底,全民健身计划第一期工程已经结束。为了检验全民健身计划一期工程实施效果,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在1997年第一次调查的基础上,于2001年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第二次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关于我国体育人口
(一)我国参加体育活动总人数
2000年,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有35%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比1996年提高0.65%;65%的人在这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
(二)我国16岁以上体育人口的基本情况
根据1997年规定的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负荷强度者),2000年我国16岁以上的体育人口达到18.3%,比1996年的15.5%增长了2.8个百分点。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在我国人口总数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增长的比例数。
将7岁至15岁的在校学生和武装力量作为当然体育人口统计在内,我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至70岁总人口的33.9%,比1996年提高了2.5%。
性别分布:男性占56.6%,女性占43.4%,我国男性体育人口占男性总人口的20.2%,女性体育人口占女性总人口的15.8%。比1996年分别提高了3.3%和2.2%。
年龄分布:年龄段为16-2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33.4%;年龄段为26-3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14.4%;年龄段为36-4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12.8%;年龄段为46-5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15.3%;年龄段为56-6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21.7%;年龄段为65岁以上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22.2%。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
文化程度分布:我国体育人口有与文化程度基本成正比的特点。不同学历人群中的体育人口分布分别占该人群的比例如下:研究生,占26.3%;大学生,占35.9%;高中生,占27.4%;初中生,占16.6%;小学生,占9.0%。除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群体中所占比例比1996年略有下降外,其它均有所上升,尤其是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在该人群中的比例比1996年上升了20.2个百分点。
职业分布:体育人口中有职业者占82.1%,无职业者占17.9%。不同职业人群中体育人口的结构比排序为:科教文人员、管理人员、工人、服务人员、农民。管理人员群体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时间及强度上依然高于其他人员群体。科教文人员中的体育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由1996年的12.6%增加到2000年的34.3%。值得关注的是:工人中的体育人口相对于1996年减少了6.2%。
家庭情况:未婚者占14.5%,已婚者占81.7%,其他占3.8%。3口或4口的核心家庭,体育人口分布最多,体育人口与个人经济收入没有固定关系,与家庭收入有关,基本呈收入
越高,体育人口越多的关系。
(三)2000年我国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体育人口中参与体育活动前3位动机是:1.增强体力、增进健康;
2.消遣娱乐和精神情绪的修养、改善;3.增加社交机会,与朋友同伴交流。也有部分人是为了提高运动能力和延续学生时代形成的体育习惯。
在遇到健康问题的时候,体育人口首先想到参与体育活动,而非体育人口首先想到的是补充营养保健品、改善生活规律、加强营养等非体育手段。
活动的主要内容:体育人口活动项目的前10位是:1.长走与跑步;2.羽毛球;3.游泳;
4.足篮排球;5.乒乓球;6.体操;7.登山;8.舞蹈;9.台球、保龄球;10.跳绳。与1996年相比,体育人口在活动内容上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只是气功、太极拳、武术、地掷球、门球等项目参加人数有所减少,而参与球类、舞蹈等娱乐、竞技性强的项目,以及登山活动人数有所增加。
体育人口中有23.2%的人在2000年至少参加过4次体育比赛或表演,更有72.6%的人坚持在周末参加1小时以上的体育娱乐活动。
体育人口表现出较高的组织化程度,有32.8%的人参加了体育俱乐部或基层体育组织。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体育人口在身心各方面的锻炼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身体和心理的基本状况明显优于非体育人口。如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个百分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职业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7%;肥胖的发生率低于非体育人口1.5个百分点。而有身体疲劳、体力衰退感觉的人,体育人口比非体育人口要少一半。体育人口饮酒、吸烟的比例比非体育人口要低得多。
二、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主要特征
(一)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一般情况
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包括晨晚练点、体育中心(室、站),体育辅导站和项目、人群体育协会的活动点等。活动点的规模以中等(31~90人)为主,占活动点总数的46.4%。在参加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人群中,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女性所占比重较大。活动点的活动时间以晨晚练为主,晨练占80.7%,晚练占47.7%,其中有一部分活动点是晨练与晚练都开展活动的。活动点稳定性较强,常年坚持的占93.4%。64.0%的活动点的活动时间不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活动时间最长的季节是5~10月份。每天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占总数的57.8%,在2小时以上的占总数的42.2%。
(二)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活动项目
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依次为:1.健身健美操,占52.0%;2.武术,占44%;3.秧歌,占43.1%;4.交谊舞,占33.3%;5.广播操,占23.3%;
6.羽毛球,占19.5%;7.气功,占14.9%;8.门球,占11.2%;9.网球,占2.9%。与1996年比较,参与气功锻炼的人在逐渐减少。气功从1996年所处的第一位滑落到第七位,所占比重由46.7%减少到14.9%。
这些活动点的活动项目基本坚持长年不变,占总数的78.1%,有13.3%的活动点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有8.3%的活动点有随体育潮流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向。
(三)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活动场所
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的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加之城乡居民享受体育设施进行活动的权利的意识相对淡薄,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比1996年上升了0.6%。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只占28.8%。
(四)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组织管理
我国的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一半以上为锻炼者自发组成的,占总数的60.3%。其他依次为:居委会帮助组成的占总数的13.8%,各类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占6.6%,体育行政部门帮助组成的占6.3%,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组成的占4.6%,民办公助的占4.6%,各级工会组织的占2.6%。活动点的管理主要由锻炼者自主管理,占总数的63.8%。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中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活动点由1996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6.6%,但所占比重依然很小。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对体育行政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对体育协会的作用还缺乏认识,认为体育行政部门应对活动点进行管理的,占总数的23.3%,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体育协会自身的宣传和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
各活动点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锻炼者所交的会费,占经费来源的47.5%,其次是街道、居委会拨款,占12.4%。活动站的经营收入仅占3.7%。
(五)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在调查的348个活动点中,有151个活动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占43.4%。在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活动点中,有75.5%的活动点有1-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4.5%的活动点有3名以上(包括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男性占48.6%,女性占51.4%。
三、关于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一)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原因
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诉主观原因依次为:第一,缺乏兴趣,占30.2%;第二,认为“没有必要”,占6.8%;第三,认为自己“身体较弱,不宜参加体育活动”,占6.4%;第四,学生时代就不喜欢体育活动,占6.0%;第五,认为“体育活动不适合自己的举止行为”,占1.9%;第六,担心他人讥笑,占2.3%。
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诉客观原因依次为:第一,缺少时间,占53.8%;第二,缺少场地设施,占34.9%;第三,精力不足,占29.8%;第四,缺乏经费,占16.8%;第五,“不懂锻炼方法”和“场地远,不方便”,均占12.9%。与1996年相比,时间与场地设施的问题依然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问题。
(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断体育活动的情况
在1997年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口进入青年时期后,尤其是离开学校后,有中断体育活动的现象。在2000年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并出现逐渐加剧的趋势。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口中,20岁以下者占68.7%,30岁以下者占90.5%,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8.0%和11.7%。
调查发现,有38.7%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准备在条件合适的时候重新参加体育活动,有37.9%的人表示今后仍然不打算参加体育活动,有23.4%的人尚在犹豫之中。
四、关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体育
(一)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情况
我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依然以非经营性的体育场所为主。2000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有8.8%的人曾到经营性体育场馆去进行过体育消费,比1996年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以中青年、高文化程度人群为主,16-35岁年龄段的占63.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9%。
家庭体育消费在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中所占比例较小,在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十一项消费支出中,子女教育费用依然是家庭最主要的支出,占15.9%。购买体育比赛门票和购置体育器材分别占7.4%和4.4%,居第五位和第九位。
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为397.42元。2000年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体育消费依次为:购买运动服装鞋帽,平均204.37元;购买体育器材,平均92.09元;去场馆参加活动,平均56.78元;订购体育图书,平均26.28元;购买体育比赛门票,平均17.85元。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能力有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的关系,两极差距较大,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居民全年平均体育消费1378.63元,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全年平均体育消费119.28元。
调查显示,对经营性体育娱乐场馆的门票,城乡居民目前能承受的价格10元以下(包括10元)的占75%,10元以上的占25%。与1996年10元和10元以上的占15.5%相比,有较大提高,但相对来说还比较低。
(二)我国城乡居民余暇时间的支配意向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31.6%的余暇时间用在家务劳动上。本次调查将我国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分为15类,前5位的排序为:第一,看电影、电视,占23.8%;第二,阅读书报,占14.1%;第三,会客聊天,占12.9%;第四,棋牌活动,占10.8%;第五,体育活动,占5%。
(三)不良嗜好情况
在城乡在城乡居民中喜欢饮酒的占26.2%,有抽烟习惯的占34.5%。比1996年都略有所上升。这是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状况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这一情况农村组明显高于城镇组。在接受调查的人中,已有16.4%的人意识到要改掉不良的嗜好,以维护自身的健康。
五、群众体育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对全民健身工作是满意的,对今后群体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依次为:第一,要求建立配套的体育场所,占26.8%;第二,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占16.9%;第三,希望能有专人指导体育锻炼,占16.3%;第四,希望建立健全群体的法规政策,占15.2%;第五,希望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占13.8%。
在过去的4年中,体育人口增长比例高于人口增长比例,但体育人口结构仍然不够合理。青少年与老年人群体是构成我国体育人口的主体,而处于中间位置的青壮年、中年人群体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职工体育成为群众体育的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薄弱环节。
4年来,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消费额等有所改善,国家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为改善群众健身活动的条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场地设施及资金短缺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对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调查中,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仍是经费匮乏、场地拥挤和器材缺少,分别占27.0%、21.9%和17.6%。人们的体育意识在不断加强,“花钱买健康”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高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消费明显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中青年则是体育消费的主力军。但总体上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依然薄弱,体育消费水平依然不高。
调查表明,城乡居民参加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的方法、手段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还有待提高,有氧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要推广普及,以解决我国正在蔓延的肥胖问题。
调查还表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日益增长的体育人口尚有较大差距。群众体育的社团正在逐渐发挥作用,但群众体育的计划行政色彩依然较浓,群众体育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体育社团缺乏宣传、引导、规范,体育社团在群体工作中的作用还有待加强。对于本次调查的结果,国家体育总局正在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将在此基础上,制定工作对策与措施。
第三篇: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来源:作者:日期:10-06-24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其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获得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
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我国传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此后的三十多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
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这一过程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步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部分城市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改革,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起了适用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其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残疾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有关的社区服务,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二是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险法律规定,属于用人单位、职工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缴费的项目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主要由用人单位缴费、国家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统筹相结合,其他三项保险属于完全统筹的项目。与前项内容比较,现行我国社会保险是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既体现公平与
效率,又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1.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取支取。截止2005年3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554万 [1]。
2.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印发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明确提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并使医疗保险制度逐步覆盖城镇所有劳动者。1996年国务院再次批准了《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1998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该决定明确了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7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为9238万人,参保
退休人员为3470万人 [2]。
3.失业保险制度。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在1986年和1993年待业保险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失业保险的范围,调整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按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都要参加失业保险,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截至2005年3月
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44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11万人 [3]。
4.工伤保险制度。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所有企业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工伤保险制度,由用人单位交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该条例对工伤的范围及其认定、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7009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
29万人 [4]。
5.生育保险制度。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发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保险按属地原则组织,生育保险费用实行社会统筹。生育保险基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提取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女职工在生育期间可享受生育待遇。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488万人 [5]。
6.社会救济方面。国家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弱者,为了解决社会低收入人群的生活,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根据规定,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据统计,全国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1998年为184万人,1999年为266万人,2000年为402万人,2001年为1170万人,2002年为2064万人,到2003年9月底为2180万人 [6]。
二、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
题,主要有:
(一)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问题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它关系到社会成员中有多少人能够直接享受到社会保障权利,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比较低。例如,在社会保险五险中,养老保险是参保人数最多的,但也只有16554万人,而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为7374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等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之和(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36870万人,占50.0%;第二产业15780万人,占21.4%;第三产业21090万人,占28.6%。资料来源:http://.)。从上述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与从业人员的人数相比看,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很低。目前,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以及许多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而这部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逐年增大。因此,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比较低,与国际相比,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二)个人账户与社会保障基金问题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所采取的筹资和管理模式(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是199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正式规定。具体的操作是:为每一个职工设立一个个人账户,由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企业的缴费一部分归为社会统筹,另一部分记入职工的个人账户。)。但在这套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实现个人账户以后,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因缴费年限不同而出现个人账户资金的不同。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历史遗留的问题,目前对不同年龄的职工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来计发养老金,也即所谓“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由于“老人”和“中人”在过去的传统制度下并没有养老金的缴费积累,所以他们也就无法凭借现在的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实际上,对于这两部分人的养老金问题,不得不依靠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缴费积累来支付,甚至动用“新人”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来填补“老人”的退休金,其结果是“老人”“中人”的账户是空的,“新人”的账户也是空的,再加上一些企业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或拖延缴费,这就使得个人账户变得有名无实。如果空账继续维持,将会在未来若干年后造成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危机。个人账户的做实,取决于“老人”和“中人”账户的资金来源。由于“老人”和“中人”在旧体制下没有实行缴费制,而是由国家包下来,在财务上有一部分工资不作为企业成本,而是作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上缴给国家,当职工生老病死时再由国家补偿给劳动者。现在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国
家对这部分劳动者予以补偿,在理论上是完全公平和合理的。
(三)就业与失业保险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就业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最大的难点。目前我国就业主要面临着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据估计,现在我国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是900多万个,但竞岗的人数是2000多万。到2005年3月底,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2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如果加上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失业率可能超过10% [7]。今后10年,还将有1.5亿-2亿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行业和城镇转移。此外,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就业矛盾的焦
点。
(四)城镇贫困人口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但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在快速扩大。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左右,而且居高不下,城镇20%富裕家庭拥有全部金融资产的67%以上,城乡实际收入和福利差距接近6比1,城乡平均有20年的收入增长距离。目前,我国
已建立起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对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来源不足,保障的标准较低。全国低保全年支出约150亿元,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人均水平从高的约300元到低的不到40元不等,全国人均为55元 [8]。实施范围有限,仅限于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广大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未
能包括其中。
(五)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同样是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农村养老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大的问题。我国有8亿多农民,对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建立社会保障的目的,也会对社会构成巨大的不安全隐患。上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农民养老主要由农村集体组织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后随着土地和收入分配旧体制的瓦解,赡养老人的责任又转由家庭来承担,但由于制度的变迁,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正逐步弱化,建立适合当前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分散、政出多门,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如养老保障问题,国企职工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公务员归人事部门负责,贫困群体归民政部门负责,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由于众多机构共同行使社会保险职能,容易造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既缺乏宏观协调,又缺少综合平衡,同时,又加大了管理成本,阻碍了社会保障改革进程。
三、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只有实行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受益,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要将扩
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作为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在社会保险方面,应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灵活就业的劳动者,并最终包括一些自我雇佣者和自我服务者。在社会救助方面,应当加大国家财政的开支,建立完善的对贫困居民的救助制度,应进一步放宽救助条件,提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使社会贫困人口都因此而受益。在社会福利方面,要提升社会福利在整个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改革现行的福利体制,重整福利资源,将社会福利制度化、法律化,让全体国民都能够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以政府为主导,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作中起主导作用。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必须有资金的支持,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例如,通过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做实个人账户,也就是说将部分国有资产从国家财政转为社会保障基金,以偿还老职工的历史欠债。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如开征新的税种,除已经开征的利息税之外,还可以考虑开征消费税、遗产税等;还可以发行用于社会保障的专项国债等,通过多种开源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制度保障,需要在立法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予以规范,特别是要严厉制裁拖欠和逃避社会保障基金的行为。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上,既要考虑安全,又要考虑效率,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要实现安全和效率的目标,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同时需要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投资运作,可以采取信托投资的方式来管理社会保障基金,使其在法律上成为相对独立的财产。此外,应当采取组合投资的模式进行投资,以降低风险,又保证必要的投资回报率,以
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和效率。
(三)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当根据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普遍偏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推行。就目前而言,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引导、鼓励措施推行养老金计划,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提高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放宽养老金资本市场运作的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参加者,待条件成熟后,逐渐从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过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应当以传统的养老模式为主,继续实行农村五保户供应制度,同时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达到一定经济条件后再实行养老金计划。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必须强调国家的责任,对实行强制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对农民发放养老补贴,以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不具备实行条件实行养
老金计划的,国家应加大社会救济的力度,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实现。
(四)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近20年,但社会保障立法还相对滞后。迄今为止,我国未颁布专门的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法,只颁布了一些国务院行政法规,这种立法滞后的现状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法,明确社会保险主体的权利义务,使社会保险各项制度
在法律的强制性原则下有效运行。此外,还需制定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等。惟有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其保障公民的生存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四篇: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状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2012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关键词: 形成,比较,发展,2012总体思路。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理论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这一体制日益显现出它固有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尽管如此,由于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得以延续。
(1)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末开始,我国逐渐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②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③特区经济蓬勃发展,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正是这些市场取向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2)理论探索的成果。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禁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
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②】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图1),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加到21788.5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7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61316.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6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1.5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657.42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第五篇:中国社会舆情报告2012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11年舆情报告微博成为舆情最大信息源类别:国内新闻
浏览量:1395
版次:AA16
版名:时局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4-14
作者:杜强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昨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社会舆情报告(2012)》。报告指出,2011年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总计349,平均每天0.96个,中国已进入危机常态化社会。
南都讯 记者杜强 实习生叶雨阳 发自北京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社会舆情报告(2012)》。报告指出,2011年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总计349,平均每天0.96个,中国已进入危机常态化社会。(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总计349个,2010年为274个,2009年仅有248个,社会舆情事件数量不断攀升。报告数据显示,在我国危机已不再是单个随机事件本身,而是环境、秩序、规则的系统性破坏或错位,作为一种社会常态存在。
报告指出,微博是2011年舆情事件的第一大信息源,占比达20%以上,成为第一大舆论场。报告评价说,“在可预见的将来,微博或将直接改变中国社会生态和政治语境,让强势一方做事时不得不考虑民众的反应,微博所推动的是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态平衡。”
报告还显示,2011年中国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依次是民生、公共安全、社会责任、环境生态安全等。受国内CPI不断高涨、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民生问题成为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而去年频发的校车事故和多起重大车祸,使公共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则是受到小悦悦事件、搀扶老人被冤枉事件的影响。(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据了解,该舆情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从2010年起每以舆情蓝皮书的形式推出的系列报告。(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中青在线北京4月13日电(记者王超)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今天在京发布了《中国社会舆情报告(2012)》,这份报告指出,微博作为媒体平台在2011年崛起,微力量推动社会改革,微公益提振社会和谐度。
报告列举了一串例子,来证明2011年微力量促进了一系列社会事件向改良的方向发展:郭美美事件促进了公共慈善透明、徐武事件促进了精神卫生法出台、小悦悦事件促进了社会道德建设、校车事件促进了校车安全管理、“7·23”动车事故促进了中国铁路改革、钱明奇事件促进了暴力拆迁立法、戴套不算强奸事件促进了司法公正建设、剖腹放水事件促进了社会保障救助制度。
报告还认为微博促进了民众参与社会公益。“随手解救被拐儿童”、“免费午餐”、“随手送书下乡”、“爱心衣橱”等微公益,积聚成社会大爱,增加社会和谐,推动众多网民积极介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制作这份报告时,数据来源基于和北大方正智思研究院合作开发的舆情监测智能软件,并首次结合百度平台上数亿网民海量、真实的搜索数据,进行多元的社会结构层面舆情研究。
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董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倪宁,百度副总裁朱光分别致辞,共同为报告的发布揭幕。
“40%的舆情事件集中在社会与法领域,其中,政府部门及个别官员行为不当是重点领域。”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分析2011年网络舆情事件时指出。
喻国明分析,民众关注最多的事件主要集中在涉警涉法、反腐倡廉、文化教育和时事政治等,舆情事件关涉主体是公检法系统、职能部委等。
该报告指出,2011全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热点事件总计349个,2010年为274个,2009年仅有248个,社会舆情事件数量上不断攀升。
从区域分布来说,舆情热点主要集中在河南、广东和浙江等人口大省和沿海发达省份。
新媒体的上升势头不可小觑。喻国明介绍,2011年舆情事件的首发主体,大众媒体和网民的比例是1:1,微博上升为社会的第一信息源。
社会舆情随时间有一定的波动,喻国明介绍,春季和秋季是社会舆情事件的高发期,春节前后是低谷期。
报告综合三年来各月舆情运行态势,认为春秋两季是社会舆情运行压力较大的时期,这一段时期与社会现实运行、民众的个体激素水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春节前后是社会舆情运行的低谷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与春节有很大的关联效应。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啥?喻国明说,根据网民使用百度进行的网络搜索数据计算,2011年中国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是民生、公共安全、社会责任、环境生态安全等。
责编:李逢静
新华网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邹伟)由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与百度共同推出的《中国社会舆情报告(2012)》13日在京发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介绍,该报告集中梳理和呈现了2011年中国网民关注的信息领域、信息偏好以及网民关注度的变化趋势,为我国网络信息社会未来的发展变化和规范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民意参照。
喻国明介绍,今年的蓝皮书数据是在与北大方正智思研究院合作开发的舆情监测智能软件的基础上,首次结合百度搜索平台上的海量数据,进行多元的社会结构层面舆情研究。
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网民最为关注的是民生、公共安全、社会责任、生态环境等问题。受国内CPI高企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等影响,民生持续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而受校车事故、高铁事故、重大车祸等事件的影响,公共安全处在第二位;受小悦悦事件、搀扶老人等事件的影响,对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责任的探讨也成为重要社会议题之一。
报告分析指出,“中国社会暖度指数”在2012年呈上升趋势。“回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微力量”崛起,汇聚成社会大爱和社会大温暖,例如“随手解救被拐儿童”“随手送书下乡”等事件。政府和民间力量合力的“无影灯式”社会公益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同时,“微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进步的作用进一步展现。如郭美美事件促进公共慈善透明、小悦悦事件引发社会道德建设大讨论、校车事件推动校车安全管理等,民众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参与公共事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喻国明表示,网络社会结构具有更大的弹性、柔性和张力,人们之间的联系更为平等和多元,各种话语体系相互交错,这使得社会族群进一步碎片化,“网络社会黏合剂”目前是缺位的,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一个公共话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