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报告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汽车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从目前的市场走势来看,整车销售下滑,销量下降,经营情况更加困难。我司XX,于今年7月通过租赁经营的方式,把“XX”变更为“XX”,企业性质实现从“私企”变成了“国企”。但是由于“私企”管理缺乏规范性,员工比较散慢,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这成为制约公司提升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公司各项费用支出缺乏预算,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人员流动性大,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我司现阶段最具挑战、最具意义的话题。
一、现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的分析
截止11月30日止,公司拥有员工69人,以7-11月的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
(一)人员流动性大
员工异动表
根据《员工异动表》相关数据显示,我司7-11月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人员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员流动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受控制的合理流动。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将会导致公司信息和技术的外流,给公司人力资源成本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损失,不利于企业正常发展。
(二)缺乏与自身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目前我司成本管理的主要精力一般放在产品的物耗成本的降低上,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还未达成共识,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的规划,人力资源成本:人工成本总额、工资总额、福利、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和保险福利等支出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造成人力资源成本浪费严重。
(三)缺乏正确的人才观。
由于市场招聘形势比较严峻,公司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目前我司在一些需要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工作岗位,采取凑合使用的方式,降低要求或随意招一些员工,从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严重浪费。
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措施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低迷给公司带来有负担。我司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意识。
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成本问题,绝非是简单的少花钱、多办事的问题,而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要用高水平的管理,来获得最佳效益。要坚持合理引进和使用人才,避免人才消费上的误区,把握不同岗位的人才评价标准,切实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要过于看重荣誉的光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
(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
目前,我司对于达到相应业绩目标而必须提供的人才支撑比较模糊,也就是说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这种制度性规划的缺失,势必导致其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盲目性,从而提高人力资源成本。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提高个体工作效率和减少冗员,实现我司人员的供需平衡,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员短缺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员过剩成本。
(三)建立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通过预算,公司可以增强对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预见性,避免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化对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有效监督。首先公司应根据长期长远规划,结合市场调查和经营、销售计划,劳动生产率提高比例等,在确保我司安全健康的情况下制定人工成本总额计划、工资总额计划、福利计划、招聘费用计划和保险福利计划,提出当期的预算目标。其次,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坚决杜绝预算外开支,确保各项人力资源成本在预算控制内。最后公司应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反馈,并以此评价和追究责任。
(四)稳定提升员工素质,控制人员流动。
公司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过于快速的流动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公司持续不断的招聘与培训新员工,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及由此产生的成本可想而知。要稳定员工队伍,适度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无疑是重要的途径,还可加强员工的培训与开发,从而有效的控制人员的流动性。
(五)创新人才招聘模式,合理配置岗位。
首先,降低招聘的直接费用,利用网站、专业网站、论坛、博客等渠道发布免费招聘信息等方式降低广告费用。立足内部培训,降低培训费用。策略性用工,降低使用成本,比如厨工、保安等岗位,可以实行整体业务的外包,减少部分的保险、福利费用,以便整合资源降低用工成本。其次,明确的职位说明,做到岗位职责清晰、权责到位、分工明确和考核有据,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通过组织调整和岗位设置,为员工施展才干提供相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员工间的内耗,提高人力资源成本的使用效益。
(六)实行灵活的薪资分配制,控制成本
对于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行灵活的分配制度。加强工时管理,降低无效成本,推行“满负荷工作法”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监督措施,杜绝有效工作时间内无关工作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结合有效的绩效评估与考核,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和严格有效的考核淘汰制度,大幅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和其他不必要的负面成本。合法操作,降低违约成本,重点关注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是否续签,以降低补偿成本,对于不得不裁减的人员一定要合法操作,减少违约成本。
(七)实行人本管理,用人性关怀换薪酬投入。
我司应推行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为其成长创造条件,让其体会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感受工作的愉悦和公司的温暖。好的环境能让员工对公司形成价值认同,更加投入工作,从而对公司凝聚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这所带来的就是变相缩减人力资本——不额外投入人力资本而使工作效率提高。同时员工良好的心态也可减少其用增长薪资来宣泄不满、对抗企业的可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依恋感,在这种情形下,适当降低薪资或遇危机时适当调整降低薪资都能留住人才,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本。
第二篇: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小报告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指的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替代成本,使用成本和日常人事管理成本的发生数额和效用进行掌握、调节的过程。人力资源成本范围包括开发成本、替代成本、使用成本、日常人事管理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构建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过程中的所有资源投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培训等手段使其经验和价值得到增值,从而带给企业预期的回报和效益。人力资源成本按照其管理过程由六个部分组成: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成本;2)人力资源引进成本;3)人力资源培训成本;4)人力资源评价成本;5)人力资源服务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法
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因此合理分析企业人力资源投资与节约人工成本的关系,正确计算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和节约人工成本的比例,可以为企业各部门有效利用和管理人力资源提供会计信息。因此,构建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必须遵循传统会计的计量原则,又要符合其独特的要求。其原则有:
1.合理性原则。人力资源成本计量要从实际出发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
2.重要性原则。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应重点加以体现,尤其是那些不可替代人力资源的信息、数额巨大的培训项目等。
3.配比性原则。当人力资源数额较大,涉及多个会计期间时,应遵循配比原则对其成本进行合理摊销。
4.历史成本原则。为了与物质资源成本计量原则保持一致,将招聘、培训和开发人才等一切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均作为人力资源成本,其数据是根据原始发生时的金额归集的。
5.相关性原则。作为企业主要职能部门之一的人事管理部门,它对于职工的管理不仅是看其工资发生额的大小,而且重要的是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所以要求人力资源成本thldl.org.cn计量提供的信息应体现相关性原则。
6.效益成本原则。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在很多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计量时还应考虑对那些计量成本较高,对决策意义不大的计量项目可不予揭示。中国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没有足够重视。致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缺乏系统、持续的规划。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造成人力资源成本浪费严重。表现在一些需要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工作岗位,采取凑合的方式,降低要求或随意招聘一些员工,这必然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及工作的效率。造成人力资源成本严重浪费。
人力资源控制措施
为了避免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采取必要的人力资源控制措施是很必要的。灵活的分配,控制成本。企业对于不同的人力资源,可以根据收益与费用配比的原则,结合资源的稀缺性,实行灵活的分配制度。
建立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通过预算,企业可以增强对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预见性,避免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化对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有效监督。
稳定提升员工素质,控制人员流动 企业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过于快速的流动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企业持续不断的招聘和培训新员工,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及由此产生的成本可想而知。
第三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关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思考
作者:朱旭华 来源:互联网 文章类型:人力资源管理 加入时间:2011-1-5 16:28:0
1摘要: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构成可体现在个人、企业、社会等多个方面,就企业面言,涉及到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保障和离职等方面的内容。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现阶段企业研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意义重大,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力资源 成本 控制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进人了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了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监控,但也有不少企业仍然没有完整的人力资源成本概念,缺乏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的意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本文试以针对人力资源的特点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实现最大的效益进行探讨。
一、人力资源成本及构成(一)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是通过计算的方法来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的行为所引起的经济价值。即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取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人力资源成本依据人力资源成本与员工的相关性来分,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保险成本等;间接成本则指以时间、数量和质量等形式反映出来的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岗位空缺成本、政策失误成本和工作业绩低下成本等。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企业单位还是从事非物质资料生产的事业单位,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都是攸关其健康发展、快速前进的不可避免的管理重点。
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和管理的进步,企业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上,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与控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我国仍然有不少企业对成本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降低物耗成本上,相对国外先进企业,我国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观念显得薄弱,致使人力资源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资源严重浪费: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现状
1.缺乏人力资源规划理念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缺乏系统、持续的规划,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表现为对人力资源规划认识不全面;忽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未能预测潜在的人力资源过剩或不足;缺乏有效的晋升规划,增大替代成本;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快,规划滞后;补充规划不全面、调配规划不当、培训开发规划支持不够等,造成人力资源成本难以控制。
2.人才高消费现象
表现为片面追求高学历现象成为时尚,如一些企业不分岗位,对聘用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如一些职高、中专水平就可以胜任的岗位非要聘用大专或本科生,造成现有和潜在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高学历者必然希望高工资,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无谓增加。此外,有些企业在聘用人才上,对“人口”把握不当,用高薪聘用的人才与其创造的价值不符。
3.人才凑合使用现象
表现为需要高素质、高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岗位,如工程、财务、人事培训等对知识、能力要求较高的岗位,采取凑合的办法,降低标准用有政策背景的员工或随意招聘,存在着“任人唯亲”,“忌闲妒能”现象,从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由于人岗不匹配导致一岗多人,出现投人高而回报低的现象,没有达到人力资本投入的目的,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数量过剩,素质偏低的现象,造成人力资源成本高企。
(二)国外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观念
1.戴尔公司的低成本观念
基于商业模式以低成本战略著称的戴尔公司,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严格划分岗位。以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为例,他们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划分为人力资源“运营”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人力资源“运营”部门有效地处理大量日常事务,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为事业部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制定专门的人力资源战略,从人力资源角度来帮助事业部实现企业战略。部门岗位重置后,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精简了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员。把以低成本领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战略思想转变成现实可操作的措施,是该企业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2.丰田公司的人才选择观念
日本的丰田公司在人才招聘上,致力寻找经历和价值观与公司文化相吻合的应聘者。丰田美国公司的总裁说:“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自己进行思考的人,这些人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寻找的是有强壮心智的人,而不是有强壮脊梁的人。”他们认为,优秀的要求是相对的,适合的要求是绝对的,没有最优秀,只有最适合。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丰田公司努力寻找融于企业文化的人才,是他们留住人才、降低人才流失成本的最治本的方法。
三、影响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因素与对应措施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指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以实际与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定的效果。当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有:
(一)取得成本因素
取得成本因素主要有招聘需求,包括招聘的人员数量和职位、对应的市场价格,以及招聘方式、流程等。其中招聘需求导致的选拔、录用、安置费及招聘过程费用属于可控成本;职位的市场价格等为不可控成本。控制取得成本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充分发掘现有人力资源,避免人才浪费。二是选择最优招聘方式,能内部竞聘解决问题的不对外招聘,实施简单辅助业务外包,以节省成本,调动现有员工的积极性。三是规范招聘流程,把所需职务、空缺职位数、拟采用招聘方式、预算费用纳入计划,选择与企业招聘成本、招聘时间,以及所招聘人员和岗位要求相匹配的招聘方式,不偏面追求低成本或一掷千金。(二)开发成本因素
开发成本因素主要是因培训耽误工作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等不可控成本因素;培训需求、组织费用、培训效果为可控性成本因素,其控制重点是提高开发成本的使用效率。控制开发成本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可行的培训规划,坚持分级、分类、分层次的培训,坚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二是坚持组织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育人与用人相结合;坚持提高培训质量,讲求培训效益,严格控制培训组织费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三是促进培训效果转化,鼓励学员将所学新知识、新技能应用于实践,及时分析、调查培训效果,总结成功与不足。
(三)使用成本因素
使用成本因素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维持成本中,薪酬是人力资源总成本中最大部分,薪酬刚性更是人力资源成本只升不降的重要原因。薪酬一般分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前者由岗位、年资、学历构成,属不可控成本;后者由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绩效等因素构成,属可控成本。控制使用成本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制定合理的薪酬计划,确保薪酬成本不会溢出。二是制定适合企业的薪酬战略,对核心人才采取市场领先战略,对普通管理层采取市场跟随战略,对一般性员工采取成本导向战略。三是薪酬发放要发挥激励和制约的导向作用。
(四)离职成本因素
主要指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核心员工离职产生的成本,其中一部分是因疾病、伤残、年老、工作调动等不可控因素造成,一部分是激励不够、公平感缺失、发展空间受阻等可控因素导致。控制开发成本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以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包括危机激励、考核激励和企业文化激励。二是以情感机制留住人才,给员工带来有家的感觉,使其忠诚于企业,以企业的目标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并自愿主动地把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三是以福利机制留住人才,根据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以激起员工的最大热情为限,并做到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
四、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对策
(一)增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重要性的科学认识,明确人力资源同样需要成本核算。其次,要对人力资源成本有正确的认识,人力资源成本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上,绝非是简单的少花钱、多办事的问题,需要用高水平的管理,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再次,要有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意识,坚持合理引进和使用人才,避免人才消费上的误区,企业要正确把握不同岗位的人才评价标准,切实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在人才选拔上要不拘一格、任人为贤、适才使用,充分挖掘潜在的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成本降至最低。
(二)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适合的人力资源规划。首先,建立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做好各个阶段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需求预测,有效控制取得成本。其次,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将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文化融合与渗透,使企业与员工的发展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有效控制替代成本。再次,完善岗位设置规划,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硬件要求和任职资格,从而做到所选人员从一开始就能适合企业内各岗位的需要,避免造成额外的费用。
(三)合理调整组织结构
目前大多数企业应改变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减少中间层,推行扁平式的组织结构,避免机构的重叠性和无效性。要明确规定每个部门的职能,规定实现这些职位必须设立的岗位,规定每个岗位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并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必须衔接,从而形成整个组织合理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每个岗位都要有明确的岗位描述,要做到各个岗位职责清晰、权责到位、分工明确和考核有据,能够进行有效和科学的考核。同时,岗位的设置要为员工施展才干,培养人才提供足够的空间,使企业成为个人发展的平台。通过机构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之间的能量的内耗,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四)加强薪酬管理
一是制定与企业战略相匹配薪酬管理制度,使其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正确处理内部公平和外部竞争的关系,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管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其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
作。二是薪酬制度要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在设计薪酬制度时体现企业个性化特征,并以整体战略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在薪酬分配结构中考虑各项分配制度的独特作用和相互关系,从技术层面上有效地设计各项分配制度。三是确定合理的薪酬结构,构建规范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引入报酬风险机制,明确薪酬的激励导向功能;关注非经济性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重视物质报酬之外的精神薪资,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第一资源,向管理要效益。
五、结束语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革命和网络经济使市场呈现全球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决策者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对人力资源成本及其价值的研究,人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本被提到了新的议程;人才的价值,人才的有效利用。使人才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进行人才的资本化等,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成为了培育企业文化、提高管理效能,增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迅猛发展的法宝。
第四篇: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2012-10-10 8:47 刘 皓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人才战略的实施当然也会引起成本的攀升。如何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事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文章从人力资源成本概述出发,阐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控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关键词: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人类社会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竞争更为剧烈。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与成功的关键。因此,国内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多,但资金使用的效益不高,数额庞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与有限的利润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它已成为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对国内许多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含义及构成人力资源成本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劳动力受雇前成本和劳动力受雇后成本;狭义的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人工费用的总和。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主要由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组成。一是取得成本,即在整个招聘、选取、录用、安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二是使用成本,即公司在使用职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维持费、激励成本、交换成本等。三是开发成本,即企业为了提高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对职工进行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业培训、能力培训等所发生的费用。四是离职成本,即由于员工离开企业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招聘机制不合理导致的聘用成本上升。人才竞争是新时代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招聘到优秀的、合适的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企业在人才招聘中招聘机制不合理也可能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上升。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常常凭借人际关系,而不是根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进行人员招聘。企业中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没有专业才能的人占据管理岗位,一些优秀人才无法发挥专长,使得工作的整体效率下降,从而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上升。同时,这些优秀员工潜能得不到发挥,也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所以优秀员工大量离职,从而加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离职成本。
第二,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不合理使得使用成本上升。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主要是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企业如果不能给员工支付合理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有些企业的绩效评估标准及过程不合理,科学评估系统异常缺乏。大多数企业的考核机制表现为高度集中的方式。而企业的薪酬制度也偏重传统的物质激励,忽视非物质激励,这样的薪酬制度对于一些具有成就需要的员工能起到的激励作用有限,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相对增加。
第三,员工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开发成本的上升。一方面,目前国内的许多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对员工的培训行为基本上都是委托外部机构进行,这些行为都存在短期性。而且许多企业将员工的培训资金作为一种费用,而不是作为一种投资看待,因此在资金的安排使用中,用于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很少。委托外部机构所进行的员工培训很难根据员工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这部分培训费用实际使用的效益较低,导致人力资源培训成本的相对上升。另一方面,有一些企业在内部设有培训机构,但在对员工培训过程中注重对高管人员的培训,而忽略了基层员工的需求,因此出现管理者决策效率高,但基层员工因为技能不足等因素执行效率低的状况,从而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对上升。
第四,忽视企业员工的流动率导致离职成本上升。企业员工离职分为两种,员工自愿离职;员工非自愿离职,不论是哪种离职方式,企业都要为此付出成本。经过研究显示,员工离职率如果超过10%,特别是企业,非自愿离职情况增加时,则会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员工在离职前,工作效率会毫无疑问地降低,或者缺勤增加,或者工作量减少。其次,对于离职的员工,企业要支付离职的工资,失业的工资。如果管理者对离职处理不当而导致员工的诉讼,还会导致相应地诉讼费用。然后,职位的空缺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可能丧失销售的机会和潜在的客户,可能支付其他加班人员的工资,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付出空缺成本。
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取得成本的控制措施
对员工的招聘、选拔其实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因此在进行招聘时应考虑企业制订的未来发展战略,不应该为了追求低成本而降低对应聘人员的要求。对取得成本的控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任何企业的员工招聘行为都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企业要想降低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就应该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企业首先要做好工作分析,在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对设计的每个职位都应该详细说明工作内容、权力和责任、任职条件等,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前,就可以根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明确所要招聘人员的条件,在甄选中就可以找到适合的人选,避免发生其他费用。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确定各个阶段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做好各阶段的招聘计划,以确保员工招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招聘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聘用人员的质量。招聘人员首先要对企业的业务相当熟悉,在招聘前清楚地知道企业所需要的人员类型,而且在招聘过程中要做到无私,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从而降低企业人才的甄选费用。
第三,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企业进行招聘有多种招聘渠道供选择,比如:网络招聘、猎头公司、校园招聘等等。不同的招聘渠道在招聘信息的发布成本上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可以通过削减搜索费用和寻求合作,参加免费的人才招聘会,利用网站、论坛、博客等渠道发布免费招聘信息。企业在选择招聘渠道时同时也要考虑企业所要招聘的岗位、时间等,不能一味地要求降低成本。企业应根据不同职位的任职要求、不同阶段对人才层次的需求来选择并开辟多种不同的招聘渠道。
(二)使用成本的控制措施
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主要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报酬,而报酬则是一般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相当关注的内容,如果报酬减少,则会造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生产效率就会受到直接影响。所以,企业要想
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可以通过有效激励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以此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投入产出比。
第一,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根据复杂人假设,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人需求也有很大差异,所以企业的同一种薪酬制度对不同员工的激励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外在薪酬体系都采取“底薪+奖金+各项福利”的模式,也可以看成是“基本薪酬十可变薪酬”的模式。基本薪酬根据各职位的工作强度、职责的大小确定,可变薪酬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特点及需求来设计,这样就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应该尽量追求客观、公平。首先,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其次,管理人员在绩效考评的过程中,要与员工保持持续沟通,针对企业设立的绩效考核标准、员工工作中的表现等进行反复沟通,尽量确保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再次,在绩效考评结束后,管理者要将考评结果进行反馈,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谈,听取员工的看法,并针对前一阶段员工工作中的失误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让员工觉得满意,让员工觉得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客观的评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对员工的激励除了薪酬激励外,在有许多方式可供选择,如荣誉激励、目标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或扩大化、授权、职业生涯规划等。企业要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特征,从上述的激励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进行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开发成本的控制措施
首先,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有岗前培训、专业培训、技能培训等。不同种类的培训涉及到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具体采用的培训方式是不同的。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种类的培训设计一套完整的制度,使培训达到相应的目的。如技能培训,就可以针对受训者即将要担任的职位,通过担任助理、秘书等方式,让受训者跟在管理者身旁,通过观察及具体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技能。在企业的培训体系里,还应该注意灵活性,应该要根据受训员工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培训方式。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培训内容与受训者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协调一致,提高培训的质量。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型团队”的方式,来达到集体培训、相互学习的目的。
其次,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企业对员工培训的目的之一便是适应知识的更新换代。企业在经营中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管理知识、所使用的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及趋势,在培训中要引导员工注意新知识、新技术,使得所有的培训要跟上新的发展趋势。而且,企业在对员工培训中,要设计具有较强个性的培训方案,根据员工的需求、根据员工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等对培训内容及方式作相应调整,使得培训达到目的,从而相对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投资的收益。
最后,对培训结果进行有效地评估。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数量,而且更要注重培训的结果。因此,企业不仅要在事前做好培训计划,而且要在培训结束后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企业可以通过对受训者培训结束后的工作行为进行连续观察的方式,确认培训效果。根据培训效果的评估,确定培训计划的调整或修改。这样,就可以节约下一轮的培训成本。
(四)离职成本的控制措施
近年来,企业员工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核心员工的流失。据调查显示,员工的离职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原有企业的激励力度不足、企业管理制度不公平等因素导致的。
根据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企业内部要保持适度员工的流动,让员工在各岗位之间进行轮换,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有利于员工的长远发展,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企业员工频繁的向外流动则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企业机密、客户等方面的损失。因此,企业应该采取各种方法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从而降低离职成本。
控制离职成本就要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企业中的一部分员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企业和他人的认同,而许多企业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在越来越强调人性化管理的今天,企业尤其需要注意那些具有高成就需要的员工。企业在设计各项制度时,就应该为这些员工考虑,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确保企业的各项制度在执行中以满足员工的高成就需要为目标。从而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打消“离开”的念头,这是降低离职成本最有效办法。
总之,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降低成本是企业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式。而在企业的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对现代企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五篇: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及实例
什么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指的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替代成本,使用成本和日常人事管理成本的发生数额和效用进行掌握、调节的过程。
人力资源成本范围包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日常人事管理成本。具体内涵如下:
开发成本:岗前指导费;在职培训费;组织开发费等费用。替代成本:内部调动;下岗遣散费。使用成本:工资;奖金;福利。日常人事管理成本:专职人员的薪水;日常办公费等。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措施
1、改变观念
要强化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重要性的科学认识,使大家明白人力资源同样需要成本核算。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成本问题,绝非是简单的少花钱、多办事的问题,而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要用高水平的管理,来获得最佳效益。
2、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要改变现金宇塔式的这种组织结构,减少中间层,推行扁平式的组织结构,避免机构的重叠性和无效性。要明确规定每一个部门的职能,规定实现这些职位必须设立的岗位,规定每一个岗位应承担的工作责任;并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必须衔接,从而形成整个组织合理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通过预算,企业可以增强对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预见性,避免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化对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有效监督。结合上人力资源成本总额支出情况,提出当期的预算目标。其次,必须确定预算基层单位,对预算收支进行控制。
4、实行灵活的分配制,控制成本
根据收益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实行灵活的分配制度,建立向关键人员倾斜的灵活的分配制度,中高层实行年薪制、业务单元比例提成制、节约成本奖励制以及按比例奖励等分配制度。总之,合理的分配制度既能吸引优秀人才,又不至于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使用成本过高。
5、稳定提升员工素质,控制人员流动
企业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过于快速的流动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企业持续不断的招聘和培训新员工,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及由此产生的成本可想而知。要稳定员工队伍,适度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无疑是重要的途径。还要加强培训根据培训的目的和深度,企业的培训可分为专业知识的培训、能力培训、培养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性,及观念的转化等。从而有效的控制人员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