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预案培训试题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预案培训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及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及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5分)
1、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疫情分级中Ⅰ级是指(5)例及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暴发;Ⅱ级是指(5)例及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 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 人)及以上人身损害后果;Ⅲ级是指(10)例及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2、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
3、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24)小时内报告(科 室 主任)、(护士长)、(院 感管理小 组)。(1)医生或护士发现有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2)任何科室发现原因不明感染病人。
4、院感管理科接到科室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如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则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5、积极查找感染源及引起感染的可能因素,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源学检查,同时配合卫生局及疾控中心对感染病人周围环境等进行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
5.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期间,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小组(每天)汇总处置结果及进展情况并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第二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XXXX医院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尽早采取应急措施,提高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自10月1日起施行)》的通知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成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
院 长
副组长: 副院长
成 员: 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药剂科、行政科、保卫科、院办公室及各科主任、护士长
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院感科,负责具体业务。
2、相关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并制定院感控制预案;发生院感流行时对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统筹协调相关科室、部门开展工作;督促应急处置的安全防护;按有关要求向上级报告情况。
(二)疫情报告管理组: 由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等部门组成,负责收集院感病例信息和上报院感暴发疫情。
(1)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2)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提出进一步的防控建议。
(3)负责感染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暴发评估报告。
(4)负责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工作。
(三)各部门在感染暴发应急处置中的职责:
1、医务科: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协助相关科室开展调查与控制。
2、护理部:协助开展院感暴发调查与控制,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
3、微生物室:负责现场标本采集、检测,及时做好病原学检查工作。
4、药剂科、行政科:负责所需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储备等保障工作。
5、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6、保卫科:负责管理区域的控制及安全保障。
7、院办公室:负责车辆调配。
二、预防院感暴发的措施
1、各科室认真开展院感的监测,及早发现院感流行暴发的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临床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检验科微生物室,定期对检出的病原体进行分析,如短期内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如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等,务必在1小时内通知院感科。如遇公休或其它特殊原因,应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通知院感办并报告分管院长。
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
6、加强重点环节、高危人群的院感管理。
7、院感科在院感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院感病原体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基础上,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当发现有院感暴发迹象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组织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研究。
8、院感办根据分析论证结果,向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药剂科及行政科通报,以利于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9、强化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
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1、科室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通知院感办和医务科,院感办在向主管院长报告同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及处理,并指导科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于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除院感科按感染暴发程序报告外,预防保健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进行报告。
5、报告内容:
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地点、感染初步诊断、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四、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措施
1、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院感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配合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查找和控制感染源:对医院感染的病人、可疑传染源(包括密切接触者、环境、物品等)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查。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及时隔离,积极做好防控和诊治工作。
3、切断感染途径:确定感染途径(如接触物品、水、空气、飞沫、食物、血液、血制品、药品、药液、诊疗器械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和再次传播,必要时暂停收治新病人。
5、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医务人员在加强消毒隔离同时,主动采取自身职业防护措施。
五、责任追究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1、领导小组对医院感染暴发应及时调查核实,及时部署防控措施,按要求上报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院长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院长为直接责任人,院感办为报告医院感染暴发的责任人,预防保健科为报告传染病的责任人。
2、各科室上报院感病例,科主任为报告本科感染暴发和防控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3、科室和个人对医院感染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若因为瞒报、缓报及漏报而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六章《罚则》规定,承担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各临床科室要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相关科室要认真落实院感暴发应急处置措施。如发生阻碍、推诿处置的现象,除在院内通报批评外,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六、预案修订、启动与终止
1、预案由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并根据有关法规适时修订、补充。
2、预案启动,由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调查分析,确认有院感暴发危险,方可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终止,感染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病人发病后的两个平均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发生,由领导小组决定终止。
七、本预案自XXXX年X月X日起施行。
主题词:感染 暴发 应急 预案 北京康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2年7月31日
(共印25份)
第三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9题)
二、多项选择(7题)
三、填空题(10题)
四、判断题(10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9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A)A 法定代表人 B 主管院长
C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 临床科主任
2、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C)
A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B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D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的管理工作
3、医院发现多少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B)A 3例 B 5例 C 10例 D 15例
4、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C)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5、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C)A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6、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
处臵的管理工作。(B)A 乡镇 B 县级 C 市级 D 省级
7、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的管理工作。(D)A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8、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D)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9、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
感染暴发信息,内容不包括(D)A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 感染初步诊断 C 累计感染人数 D 感染者家庭住址
二、多项选择(7题)
1、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BCE)A 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 B 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臵能力
C 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D 改善医患关系 E 保障医疗安全
2、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BD)
A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B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D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的管理工作
E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及处臵的管理工作
3、医院发现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
告?(CE)
A 10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D 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E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
部?(CDE)
A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B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E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5、医院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BDE)
A 10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E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6、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表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E)A 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 累计感染人数
C 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 D 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 E 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
7、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E)A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E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
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三、填空题(10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3、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臵工作预案,有效
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4、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5、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6、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
病的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
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8、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
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
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9、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开展本辖
区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臵工作的质量管理。
10、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应当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 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处臵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指导。
四、判断题(10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紧急情况下可越级
直接报告。(×)
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
病的医院感染。(√)
4、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或主管院长均为第一责任人。(×)
5、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
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
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8、医院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9、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5
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10、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发现医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不及时、瞒报、缓报
等情形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五、简答题(2题)
1、简述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的主要内容。
答:医院感染暴发上报信息主要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
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
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
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
情况等。
2、简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含义。
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
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第四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为预防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预案
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业务副院长副组长:医务科长、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组员:护理部主任、器材科科长、检验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各专科科主任、科护士长、供应室护士长
二、医院感
染暴发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或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三、工作职责
1、出现医院感染
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经治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如夜间和节假日发生及时报告医院总值班;
2、医院感染管理科
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将调查证实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院领导与相关部门,并 在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重大疫情出现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监测信息进行每日汇总,实行监测责任人分析、科室集体分析的两级
分析制度,内容包括:病种发病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传播途径分析、可能传染源、发病趋势、控制建议等,适时提出疫情预警报告,并及时
将分析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院领导
4、医务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协助临床科室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隔离相关病人,防止感染源的传播
和感染范围的扩大;
5、护理部负责协调病区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及安置病人等工作;
6、总务处负责应急物资采购与准备工作;7、药剂科负责治疗、抢救药品准备和发放工作。
四、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实施步骤对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坚持“边抢救、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
”的原则,以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开展对医院感染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诊治工作,查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了
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排除或确诊疑似病人,对危重病例积极救治或根据病情及时转诊;
2、查找感染源:
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检验科对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
3、调查感染暴发流行的起始
时间及医院感染传播方式,分析并列出潜在的危险因素。
4、控制感染源:必要时临床科室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有明显的隔离标识。避
免传染与非传染病人收容于同一病房中。在非传染病房中一旦发现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对于某些特殊医院感染如MRSA、VR E、VRSA、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G+芽胞杆菌污染等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安置;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区/室安置;感染
病人与高度易感染病人分别安置;同种病原体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可疑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根据疾病种类、病人病情、传染病病期分别安置
病人;成人与婴幼儿感染病人分别安置。
5、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感染途径为空气传播或经水、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
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传播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消毒处理,去除和杀灭病
原体。病房物体表面、地面采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所有进出病人病房人员均须严格洗手;病人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均装入两层黄色垃圾袋内送医疗废物暂存处;病人转出病房后,病房要进行终末消毒;空气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20ml/m3~
3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h或使用15%过氧乙酸(7ml/m3)加热蒸发,相对湿度60%~80%,室温熏蒸2h;物体表
面和地面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或2000~4000m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作用时间30mi n~60min;可再利用物品,如衣服、被褥等可压力蒸汽灭菌。
6、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病区暂停收治新病人,必要时对易感病人和工作
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医学观查人员的处理(包括密切接触者)包括对密切接触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措施,必要时可居家隔离或病区内开辟观察病室(管理实行只进不出或不进不出);对易感染宿主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必要时对易感宿主实施预防性免疫注射;免疫功能低下和危重病人与感染病人
分开安置;必要时根据不同的感染病人进行分组护理;对于有关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性免疫注射或预防性用药。
7、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
医院感染时,还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
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8、根据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时调整相应控制措施。
9、汇总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
查报告,包括处理过程描述、感染事件分析及采取控制措施、监测检验结果、事件性质,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其中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对采取干
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制定医院今后的防控措施,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0、对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区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疫情
蔓延。
五、疫情的报告经医院感染管理科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于12小时内向江汉区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江汉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在2小时内向江汉区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江汉区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CDC)报告。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医院感染。
六、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1、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加强临床抗菌药物
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督监测;
4、加强标准预防、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预防和医务人员手
卫生宣传教育;
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如消毒及无菌操作、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等;
6、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
7、加
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8、及时汇总和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9、做好卫
生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医疗救护的药品及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等,以保障卫生应急工作进行。附件: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或病例聚集现象立即报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医护人员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立即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并请相关
专家会诊报告部门领导和分管院长紧急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核实是否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是护理部医务处医技科室否解除预警启动应急预案各种药品、设备的调度组织专家会诊制定诊疗方案落实消毒隔离防控措施建立辅助检查、诊断的快速通道按要求报告卫生局和CDC向相关部门及主管院领导报告防控工作信息和流行病学评价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注:若经会诊确定为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1
献花(0)+1
(本文系熊久九工作...首藏)
第五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
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医务处长、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
组 员:护理部主任、总务处长、器材科科长、检验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各专科科主任、科护士长、供应室护士长
二、医院感染暴发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或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三、工作职责
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经治医生立即报告科医院总值班;
2、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将调查证实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院领导与相关部门,并在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重大疫情出现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监测信息进行每日汇总,实行监测责任人分析、科室集体分析的两级分析制度,内容包括:病种发病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传播途径分析、可能传染源、发病趋势、控制建议等,适时提出疫情预警报告,并及时将分析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院领导;
4、医务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协助临床科室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隔离相关病人,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
5、护理部负责协调病区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及安置病人等工作;
6、总务处负责应急物资采购与准备工作;
7、药剂科负责治疗、抢救药品准备和发放工作。
四、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实施步骤
对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坚持“边抢救、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原则,以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开展对医院感染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诊治工作,查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排除或确诊疑似病人,对危重病例积极救治或根据病情及时转诊;
2、查找感染源: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检验科对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
3、调查感染暴发流行的起始时间及医院感染传播方式,分析并列出潜在的危险因素。
4、控制感染源:必要时临床科室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有明显的隔离标识。避免传染与非传染病人收容于同一病房中。在非传染病房中一旦发现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对于某些特殊医院感染如MRSA、VRE、VRSA、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G+芽胞杆菌污染等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安置;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区/室安置;感染病人与高度易感染病人分别安置;同种病原体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可疑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根据疾病种类、病人病情、传染病病期分别安置病人;成人与婴幼儿感染病人分别安置。
5、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感染途径为空气传播或经水、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传播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消毒处理,去除和杀灭病原体。病房物体表面、地面采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所有进出病人病房人员均须严格洗手;病人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均装入两层黄色垃圾袋内送医疗废物暂存处;病人转出病房后,病房要进行终末 消毒;空气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20ml/m3~3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h或使用15%过氧乙酸(7ml/m3)加热蒸发,相对湿度60%~80%,室温熏蒸2h;物体表面和地面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或2000~4000m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作用时间30min~60min;可再利用物品,如衣服、被褥等可压力蒸汽灭菌。
6、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病区暂停收治新病人,必要时对易感病人和工作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医学观查人员的处理(包括密切接触者)包括对密切接触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措施,必要时可居家隔离或病区内开辟观察病室(管理实行只进不出或不进不出);对易感染宿主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必要时对易感宿主实施预防性免疫注射;免疫功能低下和危重病人与感染病人分开安置;必要时根据不同的感染病人进行分组护理;对于有关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性免疫注射或预防性用药。
7、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还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8、根据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时调整相应控制措施。
9、汇总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包括处理过程描述、感染事件分析及采取控制措施、监测检验结果、事件性质,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其中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对采取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制定医院今后的防控措施,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0、对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区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五、疫情的报告
经医院感染管理科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于12小时内向江汉区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在2小时内向江汉区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
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六、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1、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督监测;
4、加强标准预防、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预防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宣传教育;
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如消毒及无菌操作、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等;
6、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
7、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8、及时汇总和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
9、做好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医疗救护的药品及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等,以保障卫生应急工作进行。
附件: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临床医
医院感染专
临床微生物
护人员
兼职人员
实验室
*注:若经会诊确定为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