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实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责任制,院长为医院第一责任人。负责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领导管理。
二、各科室主任是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科室责任人,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履行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职责。
三、医务人员应当掌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报告时限、处置工作及质量管理等要求。一量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及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验和干预,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四、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院内发现以上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一、)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二、)发生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五、医院内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六、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科室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七、各科室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二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方案及流程
柳州潭中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规范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实施细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工作应急预案。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一、设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组长:蒋宗顺(院长
副组长:刘柳英(业务副院长)成员:文秀玲(后勤副院长)、黄彦珍(护理部主任兼院感科长)、唐顺利(医务科长)、王国茂(总务科长)、李福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廖立红(儿科主任)、唐超人(妇科主任)、王玉珍(产科主任)、李志凤(内科主任)、河源(外科主任)、戴意松(检验科科主任)、侯业兴(麻醉科主任)、麻雯雯(药剂科主任)、陈英莲(供应室护长)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组织召开医院感染暴发紧急处理会议,制定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3.决定是否暂停收治新病人、暂停手术或诊疗项目等。
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1.临床科室科主任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第一责任人(院内报告)。
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科主任调查后立即上报医务处、感染管理办公室,并记录备查;
(1)临床医生短时间内(一般指7天内)发现3例及3例以上临床症候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或者发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3.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院感办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4.经调查符合Ⅰ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标准(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办公室应在2小时内报告柳南区卫生局,并同时向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5.当发生Ⅱ级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即(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和Ⅲ级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即(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感染管理办公室查实后应当于12小时内报告柳南区卫生局,并同时向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6、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时内容应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7.对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详见附件一)
临床医生-------临床科室科主任-------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务处-------上报分管院长--------上报院长
四、部门(科室)职责
1、临床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立即上报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协助调查处理。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提出进一步的防控建议。负责感染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暴发评估报告
3、医务科: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
4、护理部: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根据需要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
5、微生物室:负责现场标本的采集及检测,及时准确地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检查工作
6、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贮备等保障工作
7、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的报告等工作
五、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调查要求包括:
(1)制定出个案调查表开展个案调查,核实医院感染诊断,收集患者的发病时间、地点、个人特征及可疑危险因子的暴露情况,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和动态变化,计算罹患率,分析是否显著高于该科室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并根据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定义证实有无暴发。
(2)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证据与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初步确定感染源和感染途径,提出防控措施;当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不明时,可针对可能的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3)通过对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寻找感染发生的可疑原因。
(4)开展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对描述性研究发现的病因线索进行分析、验证。
(5)观察初步控制措施的效果,通过实验对暴发的病因或危险因素作进一步的证明。(6)进一步调查分析,证实初步分析结果,对可疑感染源应多次进行病原学检查。(7)修订或补充控制措施,观察预防控制措施效果并针对控制效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六、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措施
1、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2、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
3、配合上级专家组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医疗救治及调查处置工作。
4、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通报全院,最后形成文字资料存档。
2010-1-1 柳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图
第三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1、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处理流程 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病房核查 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 隔离病人加强消毒 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制定控制措施 分析调查资料 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报告 3.1口头报告: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3.1.1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3.1.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3.2书面报告: 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4、应急处置 4.1隔离诊治病人 4.1.1将院内感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分室诊治,与其它普通病人进行隔离。4.1.2将传染病人及时转送隔离病房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4.1.3相关科室联动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4.2环境处理 院感人员现场指导,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垃圾处理工作。4.3流行病学调查4.3.1对所有院感暴发病例进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4.3.2进行核实会诊,确认是否为真正的院感暴发或流行的存在。4.3.3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
5、制定控制措施 5.1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5.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5.3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5.4积极做好诊治控制工作。5.5根据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时调整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关闭病房等措施。
第四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XXXX医院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尽早采取应急措施,提高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自10月1日起施行)》的通知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成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
院 长
副组长: 副院长
成 员: 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药剂科、行政科、保卫科、院办公室及各科主任、护士长
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院感科,负责具体业务。
2、相关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并制定院感控制预案;发生院感流行时对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统筹协调相关科室、部门开展工作;督促应急处置的安全防护;按有关要求向上级报告情况。
(二)疫情报告管理组: 由院感办、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等部门组成,负责收集院感病例信息和上报院感暴发疫情。
(1)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2)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提出进一步的防控建议。
(3)负责感染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暴发评估报告。
(4)负责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工作。
(三)各部门在感染暴发应急处置中的职责:
1、医务科: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协助相关科室开展调查与控制。
2、护理部:协助开展院感暴发调查与控制,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
3、微生物室:负责现场标本采集、检测,及时做好病原学检查工作。
4、药剂科、行政科:负责所需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储备等保障工作。
5、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6、保卫科:负责管理区域的控制及安全保障。
7、院办公室:负责车辆调配。
二、预防院感暴发的措施
1、各科室认真开展院感的监测,及早发现院感流行暴发的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临床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检验科微生物室,定期对检出的病原体进行分析,如短期内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如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等,务必在1小时内通知院感科。如遇公休或其它特殊原因,应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通知院感办并报告分管院长。
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
6、加强重点环节、高危人群的院感管理。
7、院感科在院感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院感病原体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基础上,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当发现有院感暴发迹象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组织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研究。
8、院感办根据分析论证结果,向医务科、护理部、疾病控制科、预防保健科、药剂科及行政科通报,以利于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9、强化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
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1、科室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通知院感办和医务科,院感办在向主管院长报告同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及处理,并指导科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于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除院感科按感染暴发程序报告外,预防保健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进行报告。
5、报告内容:
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地点、感染初步诊断、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四、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措施
1、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院感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配合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查找和控制感染源:对医院感染的病人、可疑传染源(包括密切接触者、环境、物品等)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查。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及时隔离,积极做好防控和诊治工作。
3、切断感染途径:确定感染途径(如接触物品、水、空气、飞沫、食物、血液、血制品、药品、药液、诊疗器械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和再次传播,必要时暂停收治新病人。
5、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医务人员在加强消毒隔离同时,主动采取自身职业防护措施。
五、责任追究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1、领导小组对医院感染暴发应及时调查核实,及时部署防控措施,按要求上报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院长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院长为直接责任人,院感办为报告医院感染暴发的责任人,预防保健科为报告传染病的责任人。
2、各科室上报院感病例,科主任为报告本科感染暴发和防控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3、科室和个人对医院感染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若因为瞒报、缓报及漏报而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六章《罚则》规定,承担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各临床科室要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相关科室要认真落实院感暴发应急处置措施。如发生阻碍、推诿处置的现象,除在院内通报批评外,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六、预案修订、启动与终止
1、预案由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并根据有关法规适时修订、补充。
2、预案启动,由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调查分析,确认有院感暴发危险,方可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终止,感染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病人发病后的两个平均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发生,由领导小组决定终止。
七、本预案自XXXX年X月X日起施行。
主题词:感染 暴发 应急 预案 北京康复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2年7月31日
(共印25份)
第五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7月20日印发。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1、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医源性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置工作依照本规范管理。
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5、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6、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案,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7、医院应当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管理规范。
8、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和处置水平。
9、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10、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1、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上情形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13、条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上述情形时,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14、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感染暴发信息,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院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的具体要求。
15、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16、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17、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指导医院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医疗救治及调查处置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卫生部接到报告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危害。
18、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能力建设,加强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水平。
19、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开展本辖区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工作的质量管理。
20、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应当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处置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指导。
21、医院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22、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发现医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不及时,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23、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5)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4、本规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