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选修课论文《浅谈中国慈善事业的运作》

时间:2019-05-12 22:1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学选修课论文《浅谈中国慈善事业的运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学选修课论文《浅谈中国慈善事业的运作》》。

第一篇:社会学选修课论文《浅谈中国慈善事业的运作》

浅谈中国慈善运作

摘要:相比之下,中国的慈善事业刚刚起步,要想实现其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社会大众必须认识中国的新型慈善事业。

慈善需要成本吗?

回答是肯定的,慈善需要成本。很多人的观念中没有“慈善成本”概念,我们捐了100块钱,这100块钱理所当然全部用在受助人的手中,但实际上只有90块钱,他们就会百思不得其解。没准儿还会问:“why?”

不可否认,慈善成本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视而不见或者所谓的“零成本”运作而消失,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针对慈善的“零成本”提法,北大法学院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锦萍女士直率表示,我们在做慈善事业的时候,会有两方面的成本1:募捐的时候发生的募捐成本2:钱从事项目运作的时候也会产生成本。只要在合理的限度内,都应当支持。

当下中国的慈善环境并不十分完美,这种不完美往往加剧了慈善的成本。前些年,那一个一心造汽车的李书福就决定花5000万资助100名品学兼优的寒门弟子学习读完大学,但是他们同时不得不自己再掏200万去寻找真正的资助人。为什么?因为他以前创办的宏志班,让贫困学子免费就读。结果发现有关部门“盖着公章”送来的贫困生中,有些并不贫寒,还有的竟是领导干部的子女。

这种事儿,即使我们不说是一种“慈善腐败”,但是它加剧了“慈善成本”,这应当是不争的事实。

慈善机构不可能像一支“水漂”,从市场的捐赠资源那里直接舀瓢水,然后一丝不差的浇洒在受捐者身上。

其实,在慈善公益事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同样有慈善成本,并占当年捐款总额的10%——25%之间。

因此,慈善“零成本”运作观念,将给慈善事业套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终将沦为慈善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战略慈善”中国企业的新蓝海

5.12 汶川大地震,引爆了中国人中国企业的慈善热情,企业家纷纷卷起红色支票的牌子:1000万,5000万,1亿„„似乎捐款的数额越大,企业就越具有社会责任感——舆论的高度聚焦之下,公众对企业的捐助行为免不了如此的解说。

在此背景下“战略性慈善捐赠”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特征就是强调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经营行为之间的联系。

今年3月份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联合壹基金向地震灾区青川县593名教师发放了118.6万元生活补贴,并放言阿里巴巴要充当青川土特产大买家,还毛遂自荐当青川经济发展顾问,宣布一个月内创立一套商业模式,为当地建起土特产营销链条,把当地的蜂蜜,药材等土特长推销出去,形成可持续发展。

马云力主用商业模式扶持灾区经济发展,他的核心观点是“企业要做企业能做的事情,青川能够为电子商务事业提供一块新的‘试验田’,我用商业模式扶持灾区经济。不要怕我思维怪,怪有怪的好处。这件事我要坚持7年,如果7年不行,我们再做7年。”

早在1994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克雷格·斯密斯的开创性观点——“新企业慈善行为”。即对特定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活动作出长期的承诺,不仅仅是提供现金捐助,企业与捐赠对象之间形成战略联盟,在开展慈善活动的同时,也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中国“慈善造血”

与中国传统的慈善事业相比,中国的新型慈善事业不能单靠外界的援助,眼下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学会“造血”,即投资。

“获得收入”往往比“学会花钱”更有价值。探索基金增值不仅能破解“慈善成本”的困境,集中优化的慈善资源配置,无疑能从整体上提高社会的慈善效能。

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盖茨基金会)的工作重点,除了帮助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国内的穷人以及健康隐患外,每年还拿出8亿美元研究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这和世界卫生组织每年的预算不相上下。

要持续发展他的慈善事业,如果只是以他自有的这些资产来进行捐助的话,估计不用多久基金会的这些钱就会全部用完。但事实却刚刚相反,基金运作的资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是盖茨决定用企业运作方式来做慈善事业。一方面企业运作管理基金本来就是管理,二是把更多的钱放进慈善基金是为了保值增值,现在580亿美元,可能几年后就是1000亿美元。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通过企业运作方式。

在他续写“盖茨神话”的慈善路上有一个重要的人,就是他的“铁哥们”——沃伦·巴菲特。一个是技术天才,另一个是投资大师。世界上两个最有钱的男人将上演一场“慈善帝国”。

巴菲特向盖茨基金会捐出310亿美元,并选择让盖茨基金会管理这笔钱。这和巴菲特管理自己的公司一摸一样。他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选出优秀的经理人,让他们去投资,去花钱,自己不干预。

与单纯的捐款不用,盖茨基金会贯彻了卡耐基现代慈善运作的概念,用“投资”的眼光来看待慈善事业。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做投资。从而实现自己的公益使命。

据统计诺贝尔基金会总资产在1993年就增值两亿多美元。近来该基金会投资于世界各主要债券和股票市场,年经营收入不断攀升,一直保持在1000万美元,总资产也达到了22亿瑞典克朗。而基金会的奖金和用人支出,几乎全部来自股息和红利的收入。

对基金会来说,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财专家要有自己的投资团队,对资金进行高效管理,运作是基金会的权利更是基金会的义务。随着基金会的投资扩大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实际上就是一家特殊的金融机构,资金的可支配性要比一般的金融机构灵活的多,所以如果没有一流的理财专家终将成为基金会增值保值的“绊脚石”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因此增值保值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慈善事业的生命力——公信力

公信力资源对慈善不可或缺,如何提高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按照美国著名慈善机构卡耐基金会的理念,做慈善要有“玻璃做的口袋”。而纵观国际上知名慈善组织,他们能做的成功的原因,关键就在于机制透明。而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迟缓,与中国的人口,经济水平难匹配,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慈善机构透明度的欠缺。

可由于公信力资源的匮乏慈善遭遇了很大的瓶颈,人们充满爱心去对自己的爱心能否通过慈善部门顺利传递到需要救助的人手中持保留态度。

慈善捐赠的使用的不规范和不透明是当前阻碍民众投身慈善事业的原因是一,也是我国慈善机构一直面临财物不足的困境不足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规范和完善社会捐赠资金,物品的管理,关键就是要加强公示和反馈,审计工作。5·12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家审计局首次对包括中国慈善基金会在内的多家慈善机构进行了审计,开了一个好头。但是,过往的数十年间,这样的慈善机构最多只需要通过自己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一份年度审计报告即可,慈善基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外界并不知晓。慈善事业必须“明规则”

中国的慈善太需要“国退民进”了。如果政府和慈善机构彻底分开,政府反而有动力去监督和审计慈善机构,从而建力和完善慈善事业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从而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律化、透明化。

我们不能依赖于慈善从业者的良知与热情支撑起复杂的慈善事业,而必须建立一整套包含法律、政策、监管、审计等各方面的规则,才能使我国的慈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

中国红基金会志愿者马书军,以帮助白血病患儿家长代办申请“小天使基金”的方式,骗取患儿家长的信任,取得相关身份证件,医疗费凭证等资料,用于申请“小天使基金”资助和办理银行卡,将红基金会资助给22名患儿的49万元善款,收取、截留30.75万元。近日,马书军已被北京警方控制。

马术军以什么罪名被控制,警方没有透露。不过,马术军截留善款所反映的中国慈善监管问题,应当比查获、追缴这笔善款本身的意义大的多。

慈善运作的不透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缺少的监管,无疑是真正的问题所在。现实而言,发生在慈善事业上的丑闻并不少见,这不仅伤害了慈善机构的形象,事实上也成为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监管部门,以及一套行之有效地监管制度,从而实现“明规则”。

第二篇:中国慈善事业

中国慈善事业

郭美美事件使中国慈善事业遭遇了“信任危机”,引爆了人们对中国慈善事业的集体思考。中国慈善机制中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机制的不透明,社会意识的模糊以及制度的不完善,都让中国的慈善事业举步维艰。

早在今年7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首次公布数十万笔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赠查询平台上线后引发网友质疑,对玉树县仲达乡寄宿学校和卫生院的援助,日本红会官网公示分别是1544万元和696万元,但中红会公示分别为1182万元和535万元,“缩水”23%。不得不承认,官办的慈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政府机构有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难免使公众感到慈善的公开度、透明度打了折扣,以至于当慈善机构向民众募款时,有群众提问:“我捐钱,好让官员去腐败?这一尴尬场景。

中国慈善事业的低迷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富人素质的缺乏。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决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逐步带动实现整体富裕。然而在过度释放经济潜力的同时,体制的不健全,让社会两极分化逐渐加剧,更多的先富起来的阶层在长期的经济诱导刺激下,丧失了对社会的回馈与感恩,丧失了对弱势群体的认同和支持。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年的慈善总收入不足美国的百分之一,这对于一个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二的大国而言是羞辱的,这样的发展道路是不平衡的。

近年的中国慈善事业也不能说是毫无起色,各种民间自发组织的基金会已经脱离的官办的慈善组织,这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大众捐赠的组织化进程比较复杂。这让一些爱心捐赠缺乏顺畅的实现渠道,并且许多基金会的入门门槛较高,阻碍了民众的积极性,如果机制和法规能促进民众参与,巨大的民间力量将使中国慈善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中国慈善事业将何去何从?我们无可获知。但是基金会的成立和媒体监督力度的增强让我们在黑暗的路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第三篇:慈善事业发展论文

慈善事业是指建立在社会捐赠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民间的、群众性的互助活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慈善事业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目前,慈善作为一项事业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发展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关键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时期。在社会出现新的利益分化的情况下,更需要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和新的社会团结,来凝聚人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所以说,要把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的高度来认识。

(二)慈善事业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西部乡村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慈善事业为改善贫困乡村和西部地区的初级教育、初级卫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希望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5亿多元,改变了260万名贫困学子的生活道路,资助援建的11266所希望小学中,80%的学校和受助生分布在西部贫困地区。

(三)慈善事业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四个方面所组成,共同支撑着社会保障体系这座大厦,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大厦的稳定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慈善事业主要来源于人们的自愿捐助,其资金和财物不是直接来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环节的必要扣除,受惠者不以进入生产过程就业为前提,它是富者和一切有能力捐助者在慈善心驱使下的自觉行为,困难群体是其主要的受益对象。因此,它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重要补充。

二、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突出矛盾

(一)发展机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走向来审视,慈善事业正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基础。慈善事业作为一种对他人的爱,它的产生和发展要求行为人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社会也要存在一定的贫富差别。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居民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已相当可观,而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末,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左右。人心向善,经济发展,在善良愿望和政府政策的促动下,富裕的社会成员中会有一部分人希望通过慈善捐助社会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对慈善事业开始了解、关注和参与,而且他们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实力来关照社会慈善事业,这无疑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国家高度重视慈善事业,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帮助,而且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尽管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党和政府这种试图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使其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努力,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文化条件。慈善事业在中国社会正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等中国传统的慈善价值观正在恢复和光大;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通过人道关怀体现社会自我价值等开始成为人们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些对于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弱势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

二)突出矛盾

随着个人和社会的财富日渐丰富,慈善捐赠已成为民众奉献爱心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慈善事业的国家垄断机制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典型瓶颈。我国慈善领域的垄断,已成为行善的障碍。目前只有中华慈善总会等7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只有它们获得了政府的特别许可,有权开出可以得到政府财政部门认可的捐赠证明。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善有善报”,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此外,我国的慈善机构都有政府机关为其主管部门,慈善机构的理事会由政府机关推荐、任免。这就导致慈善机构具有“准政府”性质,难以实现慈善事业的专业化,难以成为真正的慈善活动主体。慈善事业的垄断不破,就难以营造善有善报的机制,更难以有效调动全社会行善的激情,慈善事业也就难以快速长大。

2.慈善事业发展所需的专项法律

法规尚不健全。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慈善事业促进法”。尚无规范慈善组织的实体内容的法律法规,包括对慈善组织的性质定位、慈善事业运行的政策规范、监督机制及机构组成等方面,即使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往往也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配套政策而难以真正落实。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退出等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不少意愿进入者只能驻步观望。慈善事业的发展长远来说依赖于第三部门的整体进步,并且和私有产权及其转让与继承、企业财产的转让与捐赠、国家税收征管及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国家重要制度息息相关。因此,完善慈善事业的法律框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慈善机构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比较弱。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没有真正形成稳定的善款筹集和增值渠道,慈善资金劝募方式单

一、数量少,救助面窄,慈善事业的独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2006年,222家企业的捐赠总额为20.7236亿元,平均捐赠936万元。中华慈善总会统计,目前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专项调查显示,全国上千万家企业里,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慈善捐赠。我国人均捐献款一度仅为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我国的慈善事业在普及性上还有较大差距。

三、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对策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慈善文化传承。现在党和政府提出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慈善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现阶段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加快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1.完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加快慈善事业发展,首先就是要制订相应的法律。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基础上,结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两部法规,尽快研究和制订《慈善事业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对我国的慈善事业进行定位。通过立法,把我国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原则,慈善机构的登记与组织、管理与运行,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退出以及公益产权界定和转让、融投资等从体制上完整地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完善法律,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政策,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

2.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对慈善事业的社会捐赠实行免税减税政策是激励社会力量对公益事业的投入,鼓励先富帮助未富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文件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向公益性、非营利性慈善组织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措施,简化程序,为捐赠人办理免减手续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

3.企事业应增强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感。推进企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发展社会慈善事业。企事业应把参与慈善活动作为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将慈善行为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提高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建议政府鼓励企业联合发起设立慈善基金会,将慈善工作作为长期项目来运营,增强企业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4.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将传统的慈善文化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丰富,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宣传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宣传新形势下慈善事业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法规,宣传新时期慈善事业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

5.加强人才的培养,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我国从事慈善事业的专门人才十分紧缺,应大力推动慈善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加强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采取有效方式,轮训现有的慈善工作者。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在大专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慈善事业专门人才,为社会输送有专业特长的慈善工作者。鉴于国际发达国家慈善组织众多,善款充裕,经验串富,联系广泛,我国慈善组织应加强与国际知名慈善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注重研究它们的服务宗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服务规则。定期与之联合举行国际性劝募活动,向国际社会募集资金,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篇: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姓名:王雅倩

学号:10270110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慈善事业也可以说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它无疑是社会一定利益的调节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它既起着安老助孤、扶贫济困的作用;同时又起着疏理社会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具有深远的传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与社会性。

[关键词]:高调慈善、信任危机、不透明化、公信力

一、慈善事业简介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有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风险的事业。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

二、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现状

(一)、慈善事业在中国现代的发展

慈善事业在中国现代的发展可谓是曲折坎坷,它经过了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限制(1949-1956),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排斥(1957-1993)、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接纳(1994-2004)到如今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倡导(2005至今)这样四个阶段。① 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限制

新中国建国初期,旧的福利救济被看作是‘统治阶级欺骗和麻醉人民的装饰品’,应对旧的慈善机构进行接收和改造;民间慈善事业应该予以否定,政府应是慈善事业的主体,但政府对慈善事业却采取了限制的态度。②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排斥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极左思潮和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国内慈善事业逐步走向衰熄,慈善事业遭到了极大地否定。慈善事业被视为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地主阶级的伪善之举,是所谓的慈善家用来沽名钓誉的工具,慈善思想及其行为被当作另类,山居被认为是‘往社会主义脸上抹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慈善事业还是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③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接纳

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界对慈善、慈善事业以及人道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慈善事业得以正名,这就廓清了遗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和偏见。政府也转变了态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识之士认为,必须改变由过去政府实行福利式的全包揽,逐步地想依赖社会明间力量为主的形式过度,政府也明确赞同和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才得以被接纳。

第三页 姓名:王雅倩

学号:10270110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④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倡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慈善事业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慈善意识得到普及,因此政府也对慈善事业进行倡导。

(二)、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现状 ①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较晚

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的四个阶段来看,我国的慈善事业起步较晚,造成了公民慈善观念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问卷调查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误认为慈善事业属于政府的救济行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虽然参加国捐款捐物活动,但主要是通过工作单位、学校、居住街道被动捐赠,经常主动捐赠的人数很少;大部分公民对慈善事业以及慈善机构不够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由于慈善意识普及率低,慈善活动开展不多,慈善事业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慈善组织、慈善理念和慈善行动没有深入人心。正是由于我国慈善事业的起步较晚,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慈善事业实现全民化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②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且具有不透明化

我国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退出等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使一些有意从事慈善事业者只能裹足观望。同时我国的慈善事业具有不透明化,公信力较低的问题,郭美美事件与红十字会扯上关系,是因为她自称有“红十字会商会总经理”的头衔。无论红事会的各地组织,还是红十字医院、红十字血液中心等名称中含有红十字的机构,不管和红十字会有没有关系,出了事都会算在红十字会的账上。

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尴尬,从一个方面暴露了我国慈善事业立法方面的困境。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现行的慈善法规已不能适应现实要求,慈善法律缺失阻碍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玉树地震之后,意味东南亚华侨曾不顾身体和年龄,亲自驾车48小时前往玉树。他想实地考察一下,亲眼看着捐出去的钱变成一所学校。也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可以用“五个看不见”来描述慈善的不透明:捐款人看不见,灾区群众看不见,灾区政府看不见,灾区慈善组织看不见,捐赠落实看不见。”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制度不规范化,捐赠的不透明化。这使得我国的慈善事业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③ 我国慈善捐赠水平低,且组织数量少

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达到509亿元,占当年GDP的百分之零点一七,占中国财政收入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五。比较一下,美国当年的捐款占当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除了捐赠水平较低以外,我国的慈善组织数量也很少。截止2009年的统计,中国的基金会为1843个,美国的慈善组织超过100万个,英国比较活跃第三页 姓名:王雅倩

学号:10270110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的慈善组织也超过16万个,跟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慈善组织的数量还很不够。

三、解决我国慈善事业所存在问题的办法

(一)、由于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公民普遍慈善意识不高,因此就需要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慈善意识,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和志愿活动,只有全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我国的慈善事业才能长期蓬勃发展。

(二)、我国的慈善捐赠水平较低,且慈善组织数量也较少。因此政府因对慈善行为给予一定的优待,在税收及财政政策上对慈善事业有所倾斜,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对慈善公益捐赠减免税收,以实现对公益事业参与者的税收照顾和优惠,从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此项事业。

(三)、加快立法和制度建设步伐,保证慈善事业的规范性。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规范自己的行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现占、挪用慈善基金会民间捐款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应当坚决制止,并引以为戒。

(四)、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在慈善信息上采取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到捐款统计的透明化,捐款去处的透明化。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系统在网上查询善款的流向,知道用到什么地方,落实到什么项目。推动建立透明度高和公信力高地慈善组织,厘清政府责任与民间慈善、慈善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四、我眼中的慈善

善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可能出于各种目的从事慈善,过多地纠缠动机,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大的意义。前段时间许多人对于“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进行了猛烈地批评。可我却觉得,尽管他或许是出于某种意图来参加慈善事业,但他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中国企业家,他尽到了他所应该尽得责任。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属于他的一份爱心。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讲中国的企业家与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外国企业家进行相比,他们觉得企业家应该进行“裸捐”,但我认为企业家可以有多种方式回馈社会,我们不应以“裸捐”作为道德标准。或许慈善的确不能像陈光标似的一味“高调”,一味“暴力”,作为一项山居,需奥扎扎实施推进,需要照顾受捐者的感受和尊严,需要很多人无私奉献,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陈氏“高调”视乎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他的做法唤醒了公众对慈善的关注,也湿使得一些企业家和慈善人士感受到压力。

无论从外国还是国内经验来说,良性的慈善运作需要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需要一支专业的慈善团队去打理,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慈善制度,慈善意识高的公民,和有效执行的政府,强有力的监督,那么我相信我国的慈善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第三页 姓名:王雅倩

学号:10270110

浅谈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参考文献:【1】《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29日

【2】《当代中国慈善事业》作者: 郑功成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3】《中国慈善事业遭遇空前信任危机》

人民日报 2011年11月10日 【4】《有关慈善事业的一些思考》作者:杨澜

第三页

第五篇:中国慈善事业发展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第二个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第三个,中国慈善事业以后发展的对策。

首先我先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根据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11月2日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讲述的那样,中国慈善常规性捐赠在2007年为309亿元,2008年321亿元,2009年为332亿元;全国各类社会组织数量从2008年的41.4万个增加到2009年的43.1万个,其中,基金会数量1843家,非公募基金会800家,公募基金会1029家。总的来说,中国的慈善事业在不断的持续增长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现象,在慈善捐赠总额。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占当年30多万亿元GDP的 0.17%,比较一下,美国的捐款占当年14万亿美元GDP的2%左右,要达到美国的水平,中国捐赠额应该是6000亿元。慈善组织的数量。2009年,中国的基金会为 1843个,美国的慈善组织超过100万个,英国比较活跃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个,加拿大慈善组织也有8万个以上,跟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慈善组织的数量还很不够。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2009年,中国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不到两万,而美国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则超过900万,英国亦有60 万从业人员。由此可见,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与外国还有一段距离,还不能达到外国的同水平状态。

大家也都看到了,中国人民还是很有爱心的,每年慈善捐款都有几百亿的资金。但是,我们都想知道,这些钱都到哪里了,这些钱是不是真的用于那些需要救济的人手里呢。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内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个人感觉,中国慈善发展出现的问题有第一:制度不健全。单说中国的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和非公募基金,只有公募基金才能向社会公开招募,而公募基金会都是官办的,并且地方上基本上都是与民政部合二为一,请问这些收上来的钱都归政府管,政府真的是用来搞慈善了吗,我看未必。举个例子,在08年,我们学校号召学生向汶川捐钱,然后我们班学生包括班长都不相信学校,因此直接就把钱送到银行,转账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而没给学校。就是怕学校把这些钱贪污了。第二就是信息不透明,捐款人把钱捐出去以后就没回音了,不知道自己的钱是否真的用于慈善,而慈善机构也大多不透明,不想外接公布这些钱的去想,这就严重影响捐款人捐款的积极性。第三,机构管理滞后,组织不健全,人才缺乏。一些慈善机构存在重复捐赠,过分介绍捐款人和被捐款人,组织涣散,没有专业的人员从事这项行业。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想了几点建议,1.慈善组织要及时发布信息,对外公布资金流动情况,每次较大规模募捐后都要在媒体上详细报告善款善物的募集和分配情况,使其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度;2.慈善机构要认真规划自己的慈善发展,培育慈善队伍。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使之在有良好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愿为慈善事业作出奉献。这一点我就想起了“社工”,去年暑假我在咱们郑州绿城社工服务站做社会实践,我记得刚去做培训时,那里的站长说了一句话说,社工不等于义工,社工是“职业雷锋”,也就是说,社工是拿工资助人为乐,其实,社工真的挺专业的,中国的慈善组织是不是应该需要更多的社工人员,而不是更多的义工呢。这需要深思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将来会走上民间道路,民营道路。

这就是我的发言,谢谢。

下载社会学选修课论文《浅谈中国慈善事业的运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学选修课论文《浅谈中国慈善事业的运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慈善事业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研究报告

    本文章于2010-3-19发布 累计浏览141次慈善事业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研究报告李刚慈善事业市场化机制探索是建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上的,是顺应市场文化环境的必然产物,它为劝......

    中国社会问题期末选修课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人的孩子也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

    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概论》选修课论文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01班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李文武教授题目:浅谈食品安全问题评分: 题目:浅谈食品安全问题......

    选修课论文

    (一)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从原始、荒蛮、愚昧、落......

    选修课论文

    交通工程系:黄河 防 洪 与 创 新 论 文 班级:铁道1001班 姓名:张成强 学号:2010060543 黄河防洪预案反馈机制探讨 姓名:张成强 摘要:防洪预案是各级防指进行防汛指挥调度的基本依......

    选修课论文

    题目 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姓名:陈苏苏 学号:1006010116 班级:化学化工学院化学1班 摘要: 化工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以及职工的安康,是化工企......

    选修课论文定稿

    班级:纺织工程102 姓名:朱劼学号:3100301210 课程:体育运动项目鉴赏 时间:11—18周周一 任课老师:王霖 摘要: 李娜在法网取得大满贯,人们在激动、自豪、兴奋之余,不禁想到法网夺冠创......

    选修课论文

    我的大学战略 作为一名大二的建筑生,若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未来建筑师,我就必须制定好计划,提前对自己专业的前景进行合理的战略分析,进而才能采取合适方法实现自己目标,进而体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