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弱势儿童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出现了部分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中包含了弱势儿童。弱势儿童是指相对于正常儿童,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原因,生存出现障碍的儿童,例如:父母离异,无人照顾,流落街头的孩子;父母生病,需要幼小的肩膀扛起家庭负担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孩子等等,这些儿童是弱势群体中力量最小,却最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需要社会投入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从生活和心理上进行帮助和完善。
一、农村弱势青少年群体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了真切了解农村弱势青少的思想道德与身心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新港小学的部分学生情况,我们了解到,有部分学生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使他们有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的感觉,从而导致许多弱势青少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根据调查,目前农村弱势青少年群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缺失,二是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三是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四是价值观发生偏移,五是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六是产生亲子隔阂,七是人格发展出现障碍,八是增加祖辈负担。综合调研情况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农村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原因分析
1、监护人素质不高
一是单亲家庭存在分析。单亲家庭生存压力大,疏于对孩子的监管,或者过分对其溺爱,凡事都为其操心,孩子依赖性强,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习惯差。二是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探析。从直接监护人来看,面对生活的压力,作为孩子直接监护人的父母,他们在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间进行选择时,往往选择前者,这造成了一种结果,即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成长,接受隔代教育。长期留守的儿童他们上课思想容易抛锚,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从临时监护人来看。现实中,留守儿童或者委托他人监管,或者由祖辈照顾。由委托人监管的情况下,更多的则体现为对其监管下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关心不够,他们认为只要让他们监护的留守儿童吃饱穿暖就已经尽到了监护职责,至于学习方面则不加重视。至于由祖辈照顾的,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其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单一。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因其自身素质限制,与孩子的需求之间形成的落差极大,难免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无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辅导,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感大大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由祖辈照顾的情况下,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其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肤浅。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因其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需求之间形成的极大落差,难免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无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
2、孩子缺乏沟通和交流
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动,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很难有时间回来看望子女。他们一般以电话、书信的方式与子女联系,所谈论的话题除了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叮嘱孩子听话,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与思想道德状况。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变幻不定,又由于远离父母,缺乏亲情的呵护,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帮助,他们很可能会变得暴躁、古怪。临时监护人与孩子间缺乏沟通。临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多为文盲或半文盲,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及心理上的问题。祖辈间的代沟也使他们缺少有效的交流,孩子心里有话,受了委屈都不愿和他们讲。尽管祖辈为孩子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他们毕竟代替不了孩子的父母。学校及老师对弱势青少年的关心没有给于必要的倾斜,使他们和其他同龄人相比,爱就少了一点,使其产生孤僻、内向、不愿交往、不善交流的倾向。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合理的疏通,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大,心理异常发生率就高。孩子的父母、临时监护人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三、加强农村弱势青少年群体工作的建议
农村弱势青少年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会在今后演变为社会问题,成为影响推进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农村弱势青少的教育管理、做好农村弱势青少年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有效、及时的解决,从政府角度采取以下对策:
1、开展帮教结队工作。重点落实单亲家庭学生和困难家庭关爱行动。要教育好一名青少年,家长是关键,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单亲家庭学生问题较多,学习相对落后,比较消极,对有问题的单亲家庭优先落实结队,对困难的单亲学生重点助学。对这些学生都存在悲观心理,从小失去父爱或母爱,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他们通过家访、单亲家庭座谈会、家庭教育指导等形式,开展分类施教活动。通过学校送上帮扶基金,并多次进行家访,针对性地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从感化家庭开始,联合学校,进行一对一谈心。
2、开展主旋律教育。组织激励性文体活动。结合适合青少年特点,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要求,精心设计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设益智性互动节目。开展巧取钥匙、众志成城、过电网、扫雷、猜谜语等系列活动。猜谜语可以鼓励孩子在竞猜过程中积极思考,促进孩子思维发展。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3、开展“代理家长送温暖”活动。为做好弱势青少的教育工作,发展支援服务者。志愿者深入学校对每个弱势青少进行仔细摸底调查,将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联系电话等情况录入电脑,建立弱势青少个人成长档案。每月召开工作例会,重点学习家庭教育、传统美德等方面知识,激励弱势青少从小立志成材。
第二篇:关于如何关爱弱势学生的调研报告
为弱势学生构建爱与阳光
摘要:近年来随着关切大学生自身利益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读书收费和就业市场化,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新的时代挑战,我校大部分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寻找改革带来的机遇,勇于面对竞争和挑战,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带来的挑战,不能顺利适应全新的环境而成为弱势群体,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如何有效地针对这部分弱势学生采取有效的心理帮扶,使他们重拾信心不断超越自我,完成由弱到强的转变是摆在各院系老师及各班级干部面前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一、高校弱势群体的构成及特征
谈到帮助弱势同学的问题,首先应当了解学生弱势群体的构成及特征。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经济性弱势群体、亲情性弱势群体、学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心理性弱势群体等。经济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贫困生组成,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的。亲情性弱视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家庭亲情出现变故,导致亲情不完整的同学。学业性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身体存在残疾或外貌平平的大学生。心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存在心理障碍的同学和有精神病的同学。
二、帮扶原则
虽然这些弱势群体大学生引发弱势的原因不尽相同,改变自身弱势地位的愿望以及能力也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亟需及时的心理帮扶。如何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帮扶帮他们重新树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全身心渡过人生的困难期,如何使他们由弱变强尤其是从心理上让他们正视客观现实,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寻回自信并在磨难中百炼成钢成为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生价值,既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体现我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全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弱势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平等、理解、学生主体、增权等原则。
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建设“人”本身为宗旨和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全体师生在与“弱势学生群体”相处时,要以人为本,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怀。
2、所谓平等原则就是在帮扶过程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地位平等。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往往敏感,如果他们感到帮扶者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或以救世主的心态时就会感到自尊受到伤害,就可能会抵制乃至拒绝被帮扶。
三、帮扶措施
如何积极有效地帮助弱势同学?结合我院自身情况,提出帮扶措施
如下:
1、开展心理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在应试教育下,我国中小学很少开展心理教育,广大学子的心理知识十分贫乏,造成当代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缺乏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切实加强心理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尤其是弱势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向上、坚韧自强、勇于负责的心理品质,实现他们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率先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生活得更健康,可以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因此,积极了解和掌握弱势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特质,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他们自我效能,有利于他们提高自信,对未来充满积极的期待,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其心理问题的发生。
2、加强帮扶工作的细致性和针对性,建立分类建档制度。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弱势群体学生的个人档案,输入计算机进行系统管理,对不同的致弱原因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
3、能力关怀。弱势大学生尤其是因贫困至弱的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一直以考试、分数为中心,音乐、美术、体育课被忽视,外语、计算机操作等课程学习条件也差,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少有文体特长,人际交往能
力也比较欠缺。进入大学以后,不少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为生计奔波而不得不放弃一些锻炼自身能力素质的机会。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缺乏已成为制约贫困生成才和发展的“瓶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为弱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力锻炼的舞台和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的完成由弱到强的转变。
四、结论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帮扶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成就的工作。只要全体师生一起共同用真情去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缓解生活中的压力的方法,使他们摆脱焦虑、抑郁、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困扰,重新拾回自信,不断的超越自我完成由弱到强的美丽蜕变,他们一定会以优异的表现回报社会。
第三篇:农村弱势儿童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弱势儿童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乡,位于县西北部,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3482户,8825人,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1341人,由于上学、搬迁、随父母在外打工等原因外出200人,在乡1141人。此次只调查在本乡居住的少年儿童,共1141人。经调查摸底,乡单亲家庭的少年儿童有43人,占3.86%;孤儿1人,占0.09%;患有大病的有6人,占0.53%;残疾的有11人,占0.96%;生活困难的有62人,占5.43%。这几种弱势少年儿童占在乡居住少年儿童总数的10.78%,占全乡儿童总数的9.17%。另外,留守儿童更是数不胜数,占儿童总数的40%以上。
近年来,弱势儿童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农村,他们大部分人生活都比较贫困,根据实际调查摸底,我乡弱势儿童形成及生活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乡属于农业乡镇,大部分家庭以种地为生,没有其他辅助性收入,所以收入很低,家庭生活困难。
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民家庭,医疗费用太多是负担不起的,比如家中任意成员患大病的治疗费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这样势必造成更困难的局面。这也是患病儿童还有残疾儿童不能及时治疗的主要原因。
三、受传统思想影响,教育观念薄弱,形成几代人都是农民的现象,走不出致富之路。另外,教育费用不断增长也是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因之一。
以一家三口为例:人均收入每年4000元,家庭总收入为1元,其中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为6000元(包括吃、穿、行及其他);另外医疗费用也占很大一部分,一年的开支为1000元;在教育方面,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全部免费,但由于中小学校合并,需要住校,每年的住校开支为1000元;这样总支出为8000元,结余4000元。这4000元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今年9月份开始施行3500元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这个数字相比,一个家庭一年的结余刚比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多一点,实在是少得可怜。
四、政府对儿童福利的重视不足,也是弱势儿童贫困的原因之一。
五、收入低下,让很多家庭面临在外打工的生活状态,使很多小孩无法正常的童年生活。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存在并且不断扩大的原因。
对“弱势儿童”的关注,其实首要的还应该是教育的问题,毕竟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如果教育做好了,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些“弱势儿童”的处境会有所改善的!
乡团委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爱留守学生
----浅谈留守学生教育体系构建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7月份,我们一行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十三位学生,组成了一支下乡支教的队伍,来到了株洲市湖口茶陵县小谭村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暑期义务支教活动。
我们的支教地点茶陵县湖口小潭村,这个村的位置或许就是这条公路的尽头了吧,看到的地方没有之前自己想象中的贫困,但我们的支教活动只能在村里的幼儿园来开展,还要借用村领导的会议室作为一个上课教室,这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已外出,剩下在家里的一般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自己的几个孙子留守家乡。
驻村以后,身为师范生的我们,对于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在学校我们对孩子们做了相关的了解调查,另一方面我们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家访,对班上情况家庭情况特殊的留守儿童尤为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我们牺牲了自己的课余时间和休息日,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打工,家中的未成年学生由父母委托他人监护或无人监护的儿童。留守学生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中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催生出来的阵痛。一方面父母为了生活到城里打工挣钱;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身边。在不能够轻易离开工作回不去与不能轻易带上小孩带不出双重矛盾中,留守学生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况大概有三种:一是隔代监护型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10%,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由于缺少父母的监护和关爱“盲区”、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社会环境存在“雷区”,留守学生存在着安全、健康、教育等诸多问题,导致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寂寞无聊心理、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怨恨父母的心理等,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其分析和对留守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为了更好地让那些留守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特提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政策导向:
解决留守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留守学生。可喜的是国务院就成立了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把农村儿童问题也统一规划;全国妇联联合中央14各部门,成立了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专门工作小组,专门来抓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情况。现实紧迫的是:
1、降低城市学校门槛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平等的上学机会。
2、加大对农民工学校的投资力度,完善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鼓励社会投资兴建这样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使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有机会在 父母的关怀下学习生活。
4、发展农村寄宿学校,让那些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家庭方面: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 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
3、寻找“代理”,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需要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而祖父母又没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亲戚朋友中为孩子寻找“代理妈妈”。“代理妈妈”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学校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校在新学期学生报道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学生之家”,使留守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学生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学生的父母知道校长、班 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5、注重培训。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
青春有限,选择无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关爱留守儿童是值得我们去为之奉献一生的事情。
第五篇:关爱自闭症儿童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爱自闭症儿童,构建和谐社会”
----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帮扶问题的调研
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组长:(邮箱:)
成员:
目录
导语.....................................................................................................3 调研背景.............................................................................................3
(一)自闭症症状...............................................................................................................................3
1.语言障碍..............................................................................................................................4 2.社会交往障碍......................................................................................................................4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4 4.智能障碍..............................................................................................................................4
活动过程.............................................................................................5
(一)活动前准备..........................................................................................................................5
(二)活动过程..............................................................................................................................5
问卷调查分析......................................................................................6
(一)图表绘制及数据分析..........................................................................................................6
(1)对年龄段和自闭症关注度的分析................................................................................6(2)分析职业对自闭症的影响程度....................................................................................7(3)分析人们对于自闭症的态度以及帮助的方式............................................................8(4)分析自闭症儿童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8(5)分析提供帮助者的帮助方式以及自我感觉................................................................9(6)分析如何解决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10 帮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
(一)自闭症教育康复机构方面................................................................................................11
(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方面:................................................................................................11
(三)自闭症患者家庭方面........................................................................................................12
(四)社会方面............................................................................................................................12 帮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12
(一)自闭症教育康复机构方面:............................................................................................12
(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方面:................................................................................................13
(三)自闭症患者家庭方面........................................................................................................13
(四)社会方面:........................................................................................................................13 调研体会...........................................................................................14 附件...................................................................................................15
(一)调研小组成员心得体会....................................................................................................15
(二)活动中的照片....................................................................................................................20 2
(三)调查问卷............................................................................................................................21 后记...................................................................................................23
导语
有一群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自闭症儿。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有一颗孤独而又敏感的心,在你眼里,他们是一群怪物,你理解不了他们为什么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在他们的心里,也有一个五彩的世界,那里也繁花盛开,单纯美好。我们所需做的就是走进他们,打开他们的心扉,并且通过调查和宣传,号召人们关注和关爱自闭症儿童,我想只有在社会各方的帮助下,这些特殊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让这些“星星儿”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不再独自闪烁。
调研背景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中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在2007年的总人口达132,129 万人,占全球总人口(640,000万)的20.61%;但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及欠缺统计数字,香港自闭症联盟编者只能引用仅有的人口数字,和自闭症发生率等,去作推算中国自闭症人口数字。计算出的数字颇今人吃惊,如2010年报道,广东孤独症患病率为0.67%,深圳地区高达1.32%。(一)自闭症症状
1.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4.智能障碍
在孤独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
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国内外研究表明,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发现5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将根据相关数据,相关调研,具体分析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现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1)在学校对同学进行了发放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自闭症的关注度,认识程度和看法。
(2)和西安明慧阳光家园的负责人费老师取得联系,征求院方意见,请求同意我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调查。
(3)了解从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出发到明慧阳光家园的路线:
(二)活动过程
(1)小组成员于11月16日下午到达明慧阳光家园,与费老师取得联系,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家园内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孩子们日常起居的教室,宿舍及餐厅。从学校北门乘265公交车到北客站; 北客站乘地铁到达北大街站;
出口向东500米,莲湖公园东门对面的西安明慧阳光家园
(2)我们对明慧阳光家园内每个孩子的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记录,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最大的已经十五岁,他们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和智力残疾,家庭情况普遍比较困难,因为无人照顾或者无能力照顾,所以将他们送到明慧家园来接受看护和教育。
(3)同时我们也对近期来明慧家园进行志愿活动的组织和团体,及其活动形式进行了了解,并询问了院方对志愿活动的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4)当日下午,小组成员带领明慧家园的孩子们到对面的莲湖公园上室外体育课,在老师的看护下,带领孩子玩耍,和孩子们交流沟通。5.活动结束后,当街随机对路人进行了调查,调查他们对自闭症这种疾病和患有自闭症患者的了解和认识情况。
问卷调查分析
(一)图表绘制及数据分析
(1)对年龄段和自闭症关注度的分析
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自闭症的关注度不同,由统计数据可得:年龄段在16~50岁之间的人士对自闭症的关注度较高。
(2)分析职业对自闭症的影响程度
不同的职业对于自闭症的了解呈现出多样的趋势,大学生,农民工,商人对于自闭症普遍不是特别了解,而教师对自闭症的了解程度较高。
(3)分析人们对于自闭症的态度以及帮助的方式
由图表可得,86.67%的人士同情并愿意帮助自闭症儿童并且采取参加志愿者组织的形式,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同情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
(4)分析自闭症儿童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
由图表可得:大部分人认为自闭症儿童需要精神关怀,少部分人认为自闭症儿童需要经济帮助,医疗保障和教育资源的提供。(5)分析提供帮助者的帮助方式以及自我感觉
由于图表可得:参加志愿活动的人士认为对自闭症儿童的帮助更大一些,但也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其帮助较小,那我们该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呢?
(6)分析如何解决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
有图表可得:67.7%的人士认为自闭症儿童应接受特殊教育,进入专门的教育机构,29.41%的人士认为自闭症儿童应进入正规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帮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们社会实践的小组成员决定以西安明惠阳光家园作为探究自闭症儿童生活现状及自闭症儿童教育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据点。我们深入其中,通过陪自闭症儿童玩耍、与他们交流,努力融入他们的世界,从而真正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及生活现状。我们实地参观了帮扶中心的设施,与中心的老师及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进行交流,了解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课程设置。我们还开展了对市民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程度及看法。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得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自闭症教育康复机构方面
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自闭症教育康复机构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情况并不容乐观。
(1)康复训练机构匮乏,自闭症儿童受益面窄。
虽然各地均成立公办或民办康复机构,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工作,但是,由于自闭症儿童数量较多,且现患率呈上升趋势,导致现有康复机构相对不足,难以满足自闭症儿童和家庭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自闭症儿童受益面较窄。
(2)康复人员缺乏系统培训,康复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自闭症儿童康复人员队伍数量不足,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康复人员普遍缺乏自闭症教育和相关康复知识的系统培训,未能掌握科学、规范、有效的训练方法,导致工作能力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的发展。
(3)运作资金短缺,自闭症康复机构发展举步维艰。
据了解,像那些已纳入教育体系的盲校、聋校还有智力障碍的特教学校,政府每年会有固定拨款以解决学校场地费、教师工资、水电煤等一系列硬性开销,而自闭症康复机构目前还处在教育、卫生体系之外,这些花销都得自己承担。由于自闭症康复机构主要靠社会捐款支持,资金来源短缺,经济压力巨大,发展举步维艰。
(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方面:
(1)很多教育机构在招收学生的时候都有年龄的限制,稍微大一点的患者根本无地可去。
(2)缺乏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学龄儿童难以进入普通学校。而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差异巨大,自闭症儿童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
(3)由于目前国家没有有关诊治自闭症患者的相关法规,不能得到国家政策法规上的任何帮助。
(4)自闭症康复机构发展参差不齐,缺乏政府统一引导和监管。
(三)自闭症患者家庭方面
孤独症儿童给家庭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面对看似聪明可爱的孩子,却对包括父母在内的周围一切事物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许多家长都以泪洗面,处于崩溃的边缘。众所周知,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然而获得的回报却总是少之又少。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折磨,很多自闭症患者家庭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
(四)社会方面
(1)现阶段,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了解较浅,关注度较低。
(2)很多人对自闭症的认识存在误区,有些人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社会对这些特殊孩子的接受度不够。
(3)总体来说,人们对自闭症患者还是抱着一种同情和宽容的态度,但若落实到行动层面上来,比如说参加志愿活动,很多人就无心参与了。
帮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自闭症教育康复机构方面:
(1)对于康复训练机构缺乏问题,各地区应根据该城市自闭症儿童数量需求建立自闭症教育康复机构中心。同一城市的同类机构可以联合起来,致力于办大型的专业学校,扩大招生人数,同时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培训机构。(2)对于资金短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救助资金的投入,充分挖掘现有社会资源,提高对自闭症患者的救助能力。同一地区或者同一城市的同类机构联起来,这样可以解决小机构资金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患者上学难的问题。
(3)对于康复人员水平问题,国家应开设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自闭症的救助提供人力资源。目前,国内对自闭症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对自闭症的认识滞后,相关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源严重不足,相应的研究及诊疗投入甚少,我国急需自闭症研究,特别是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同时,国家教育机构应该开设相关的专业,进行人才的培养。关爱自闭症患者应加强关注自闭症患者生活、12
救助、康复等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对自闭症的认识。通过各方面以达到提高救助机构滋生的实力和救助水平的目标。
(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方面:
(1)挖掘社会资源,设法增加自闭症救助机构。
(2)探索多种救助方式,为自闭症患者提供多种不同方式的救助选择。
(3)政府应引导相关机构改善现有救助机构的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设立 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一样的教学机制,从而使自闭症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4)社会福利部门要根据自闭症患者的的人员数量、分布状况和救助机构的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个救助计划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5)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加强对自闭症患者救助情况的管理。
(6)由于自闭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救助工作存在分散性和不明显性,因此对自闭症患者救助的情况应该有一个跟踪管理。在目前网络管理比较普及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考虑建立类似信息管理的查询、登记、交流系统,让自闭症患者的家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情况,提醒和方便自闭症的治疗。
(三)自闭症患者家庭方面:
自闭症患者家庭人员应报以积极心态,相信政府,相信社会。同时要正确认识自闭症,不要盲目耽误孩子的治疗也不要太过于焦虑。根据调查,72%的人都希望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帮助这些自闭症儿童患者即绝大多数人有爱心和意愿帮助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家庭应该主动的去了解自闭症,关注、寻求各方面的救助。要有信心、耐心为自闭症患者争取积极的治疗、救助方式。
(四)社会方面:
(1)各大媒体要多做宣传报道
经过调查,在我们身边许多的人对自闭症基本不了解,这也反面映射出相关媒体对于自闭症的追踪报道以及知识宣传是非常欠缺的,在当今这个信息主导大众思想的社会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希望,各大媒体可以增强对自闭症的专注度,扩大这方面知识的普及,辅助政府以及康复机构帮助自闭症患者脱离无人关注的处境。
(2)积极树立人人平等观念,做到平等对待加他人。同时应做好对自闭症儿童的宣传,从而强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形成关爱自闭症患者的良好氛围,怀有爱心、耐心、恒心和信心,帮助自闭症患者走出孤独、融入社会;以正常心态
对待他们,不要歧视儿童家庭。在调查中许多自闭症患儿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希望社会上每一个人不要对自闭症的孩子有偏见,不要瞧不起他们,不要鄙视他们。我们应该对他们怀有爱心、耐心、恒心和信心,让自闭症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帮助自闭症患者走出孤独、融入社会。
调研体会
(一)调研总体会
在此次社会调研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不光在精神层面得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体会,还有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首先,我们与这些与我们不太一样的孩子交流,这让我们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更是对我们待人接物的一种考验。我们在此得到了不一样的感受,也懂得了关心爱护别人,能给自己带来莫大的欢乐与满足感。其次,我们在整个调研报告中体会到了“团结力量大”的真谛。我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比如做问卷,写策划,这样可以把每个人的潜力最大的发挥出来,从而推进我们整个团队的进步与能力的提升。再次,我们也掌握了很多必要的技能。比如一开始,我们不会做问卷,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调研方向。后来,在我们的探讨和不断学习下,我们学会了这些以前对我们而言很陌生的东西,应变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无疑是我们以后生活或者工作中一笔重要的财富。这些孩子被我们称作“弱势群体”。或许他们的存在正是我们调研的主要目的与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让每个人平等的享受发展成果。他们尽管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但是他们同样享有和我们平等的权利与自由,我们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正是对他们平等权利的一种无形的维护,更是号召其他人像我们一样,为他们送去力所能及的温暖与关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这种奉献精神!这次调研报告我们受益匪浅。丛陌生到熟悉,从生疏到默契,我们确实经历了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相信这次调研也会给我们未来的生活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附件
(一)调研小组成员心得体会
(1)XXX 自闭症儿童,一个曾经距离我的生活很遥远的一个词,因为社会实践的缘故,我终于有了机会走进他们。
最初,我的内心也曾经忐忑不安,由于对这个群体的不了解更加深了我的恐惧。
当走进博爱园自闭症儿童教室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他们所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大多是一群十三四的孩子,在这个年纪的他们理应享受如花的青春,但是他们却因为疾病而被这个现实所拒绝。但是当我们用一颗同情的心去面对他们的时候,却忘记这些其实是对他们最大的亵渎。当我们用一个悲天悯人的心态面对时,我们其实忽视了他们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当我走进他们时,我陪着他们参与了上课和一些课外活动,才逐渐的明白,其实每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纯真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耐心去努力融入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联系我们学到的哲学原理,矛盾永远是对立统一的,面对自闭症儿童使,我们不能仅仅只会为他们同情,同时要学会正确的看待他们,帮助他们。
事物永远是发展的,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应该坚信在社会的帮助下自闭症儿童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救助,他们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因此我们在看待问题时也应该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面对自闭症儿童,我们应该先学会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之后再提出相应的感想措施以及社会实践报告等。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也逐渐明白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们社会的弱势群体。只有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才可以真正实现。
(2)XX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有一颗孤独而又敏感的心,在你眼里,他们是一群怪物,你理解不了他们为什么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
参加“关爱自闭症儿童”社会实践前,我对于自闭症的孩子,知之甚少。唯一的一次和他们接触的机会,便是加入外院的青年志愿者志愿行动。我们一群志愿者都是信心满满的热情高涨的对待那些孩子,可是结果却让我们伤心甚至有些绝望。孩子根本就不搭理我们,他的眼神飘忽不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自顾自的哼着歌,自顾自的跑着跳着。我们只有无奈的跟着他跑跑跳跳,教助活动也不了了终。像多数人知道的那样,“他们有明亮的双眼,却拒绝和他人对视;他们有正常的听力,却对亲人的呼唤充耳不闻;他们能正常发声,却不与他人交流;他们或被认为智障,却在部分领域能力超常„”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正是由于有过一次比较失败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要帮帮他们的决心。还好,这一次,我有又一次机会接近他们。
这一次实践活动,我们采取进行对孩子们一对一的带领了。我带的小女孩叫元元。我很高兴这么聪明可爱的小女孩第一天就选择了我当她的志愿者。当时她一把就抓住了我,我想这就是缘分吧,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带着这个小姑娘。元元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但她就是说话有点口齿不清。刚开始,她不怎么跟我说话,我问十句,她可能只说一句。但渐渐的,我发现她对我产生了信任,话渐渐多了,也开始笑了,也吵着要我教她做游戏。于是我就带着她做了好多游戏,她也玩的挺开心的,我也就挺高兴的。
后来,和我们大家都混熟了以后,元元还和另外一个小男孩给我们唱小苹果,还边唱边跳,大家看着她们欢乐的身影,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的功劳没有白费,至少他们开始信任我们了,也开始和我们聊他们自己的故事,虽然说的不多,但这样就够了。
虽然一天下来,我们都感觉到好累,但也挺值得。如果以后还有时间我一定还会再和她们一起玩耍,努力用我们的真心去感动他们,让他们敞开心扉,好好生活。
其实,这群“星星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依然光芒闪耀。他们跟同龄孩子一样喜欢唱歌,只是由于在言语交流方面有一定的障碍,使得他们的音调与同龄的孩子不太一样,然而,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但是我相信命运在给这些“星星的孩子”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开启一扇窗,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他们父母的无尽关爱下,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3)XX 在这个冬天,我和我们组的同学们一起去明惠家园看望了自闭症儿童。回来之后,我感触颇多。
去之前我没有一点准备,对于自闭症儿童这个群体是一无所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陌生的群体,印象里孩子是天使的 化身,他们天真、烂漫,可爱,是初升的太阳。可是当我看到这群孩子时,或许他们的腿脚 不太灵活,或许他们还需要父母还陪着他们一起上课玩游戏,或许他们看起来还很笨拙,或许他们的节奏感一点都不不强,或许他们还没懂得如何跟别人交流,或许他们还要跌撞着走 很长的一段路......但是他们依旧是灿烂可爱的笑脸,天真的动作,一群可爱的小精灵!
很多人说,他们内心世界封闭,虽然目光清澈,却不愿与人对视;懂得语言,却很难与 他人交流;有听力,总是充耳不闻;不愿与人交流,不理解别人,也很少被人理解。但我发 现,有的孩子在交流时很安静,像一个沉思者,天才和傻瓜只在一线之差,他们的确在某些 方面往往具有过人的天赋,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都是有独立思维的 天才,他们那样专心致志的做
一件事,是我至今能不能做到的专注。有的孩子非常有礼貌,不经意的小事他都会想你表达他的感谢,不论是真情还是习惯,都让我觉得自愧不如。我也 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只是不擅长表达或者不喜欢去表达,但是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善 意和关心。在交流过程中,不只是我们给他们带去了游戏和快乐,他们也教会了我们很多学习中不能触及的知识和明悟,让我懂得了责任和爱,兼爱非攻,上帝爱世人,世人也要互相 关爱。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 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看到这群可爱的小精灵,我想到了张韶涵的《隐形的 翅膀》。是的,我相信你们的翅膀没有折断,只是暂时隐藏了,你们是一群幸运的可爱的精 灵。你们的世界是阳光灿烂的,有温暖的爸爸妈妈陪伴着,父母会一直牵着你们的小手,指 引你们找回属于你们的灿烂天空.还有那些可爱的老师们,他们会认真引导你们走向属于自 己的世界,还有社会上无数可爱的人们。可爱的天使,你们并不孤独,只是暂时迷了路,找不到那双隐形的翅膀。我们的爱会汇成一束暖暖的光环,照亮你们的世界,帮你们慢慢展开 隐形的翅膀,翱翔于自己的天空!也许,这就是我认为这次活动的根本意义——使自闭症儿童感到爱于关怀。
我的内心深深地受到了触动,回学校后,便到网上搜索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信息。了解到 自闭症儿童一直被人们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我真心的希望 他们能够再以后的生活中变的更加阳光,脸上充满笑容,并且能有更多社会群体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尽我所能,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快乐的生活,星星的 孩子渴望更多人能够了解他们的世界,渴望更多的爱与理解。
(4)XXX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是那样与众不同—他们不渴望被关怀,也不关怀别人;他们不渴望与人交流和沟通;他们和外部的世界无关,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的世界,他们只把自己封闭在这个世界里;他们不理解别人;一直以来,他们也很少被人理解。在我们眼里,感觉他们的世界没有欢乐与痛苦,其实,他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正常人的情感,还有融入社会和自我生存的能力与技巧。他们这一群孩子,往往具有异于常人的天赋,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本来应住在遥远的仙境,只是比小心落入了人间。他们有着星光般的清澈的眼睛,有着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只要你热心的靠近他们的世界,并用心聆听他们的世界。他们不聋,却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视而不见,更多时候他们,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坐在自己的角落。上天让他们具有了蓝色的特性:冷漠、纯净、忧郁、孤寂、美丽,在我们的心里他们就是一群降落人间的“蓝色的天使”。
以前只是听说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相关信息,但是从来没有和他们接触过。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第一次直接与这群孩子接触交流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第一次与他们的接触,开始还担心自己和他们无法交流,更无法相处,但接触之后才发现,他们的世界也是我们可以走进的。其实他们并不是难以相处,他们更需要的是一颗可以靠近的心、一颗真诚的心、一颗可以无话不说的心。通过
这次关爱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实践,我发现他们和我们正常人一样,是有感情的人。他们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的顽皮纯真。
看着他们这些童真的脸庞,我不禁有些心疼,更多的是同情。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症状,可能有着各种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他们很想说话,可是却因为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导致他们将所有的欢乐和苦楚锁在自己的心中,在自己的心中建了一座冷漠的墙。使自己原本美好的孩童时光失去了色彩。
在这次实践中,我自己是一位调查人员,同时也是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带的是一位六岁的小男孩,他行走有些不便。还有他的交流能力也有点问题。开始发现很难走进他的世界,感觉和他交流真的很困难,但是后来慢慢地就走进了他的世界,印象最深刻的是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很认真听、很专注。当他突然牵起我的手的时候感觉并认真聆听的故事的时候,真的很感动。这段记忆真的很珍贵。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终生难忘,这些收获也使我终生难忘。这个社会上还是有许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的关爱。在我们开心快乐的同时,别忘了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给这些儿童,给他们鼓励。
相信世间有爱,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这个角色中,让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5)XXX 以前只是听过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信息,但从未跟他们有过接触。这次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我有了一次可以直接接触这群“星星的孩子”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取代你。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我也觉得那只是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但一定会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我们不应该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而应该尽我们所能给他们关爱和温暖。爱,从不曾孤单。
第一次跟他们接触,开始时还担心自己会和他们相处不来,后来才发现其实他们也只是孩子,也同样有着孩子的天真、单纯和可爱。我想他们肯定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顽皮爱玩,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与人交流、相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只能将所有的欢乐和苦楚锁在自己心中。他们是一群有着厚厚心墙的孩子,他们需要这个社会给予他们温暖,帮助他们推倒心墙,融化心灵的坚冰。
这次活动中,我相处的是一个自闭症状比较严重的小男孩。从外表上看,他跟正常的孩子并无太大区别,只有真正相处,才会发现不同。我陪他在公园里玩了一下午,可是不管我怎么逗他,他全程都和我零交流。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只是看看我不回答。公园里有很多老爷爷在打牌,他特别喜欢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每当这时,我看着他稚嫩的脸颊,都会觉得莫名的心疼。他们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原本美好灿烂的孩提时光因为自闭症而失去了颜色。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感触很深,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我在为他们惋惜心疼的同时,也更明确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这些孩子正需要我们这些志愿者给予他们温暖,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到大环境中。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闭症患者帮扶方面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真心希望政府可以给予自闭症康复机构多一些的经济支持和法律保障,社会可以给予自闭症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宽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自闭症患者,温暖他们孤独的心灵。我想只有国家、社会和个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真正
减轻我们国家自闭症这一社会问题的严峻性。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创造美好的未来,才能真正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6)XX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中国自闭症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中国大约有150万儿童患有自闭症,社会公众对他们的认识变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携手为他们提供更公平,平等,优良的环境让他们成长,发展。明慧阳光家园的环境并不是特别好,设备简陋,资金和人员的缺乏,让我们有些吃惊。所谓的是室内操场,不过是几张纱网遮盖的不足15平米的露天空隙。餐厅,宿舍,教室都是活的板房,环境有些许简陋。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我觉得国家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特殊教育机构的关注,更应该让每一份爱心都落到实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让特殊的孩子也能健康成长。
此外我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从一开始的陌生,畏惧到后来的理解包容和接纳。自闭症的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而敏感,虽然他们不说话,但其实十分渴望与外界的沟通。他们一旦接纳我们,就会全心全意对我们好。这次去明慧阳光家园,我认识了一个九岁的小男孩,从一到明慧家园他就牵着我的手,让我陪他玩,孩子的世界单纯而快乐,几片树叶就可以特别开心的玩一个下午。那天刚好是他的生日,老师给他买了蛋糕,他和我说再过一天,他就可以回家了。他是这些孩子里面最聪明的,只是比同龄的孩子差一点点。走的时候,他拉着我的手,问我下次会不会来?我红着脸,羞愧自己无法做出任何保证,只说,我有时间一定会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单纯可爱。有人说,每个人在出生前,都是上帝的咬过的苹果,因此,都会不完美,而他们只是因为被上帝偏爱的苹果。
与此同时,我还学会了就是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小组共有七名成员,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按预先的分配完成了工作,提高了我们团队的效率。这次社会实践的圆满完成,与每个人的认真努力,辛苦付出都息息相关,感谢大家的付出!
(7)XXX 这次实践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项任务,它更带给了我一种精神上的成长与教育。
之前,我从未接触过这些孩子们,也只是偶尔在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中听到“自闭症儿童”这个名词。这次,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参加这次实践,不带一分
功利性或者目的性,只是真正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而这种心与心的连结,是我以前从未体验过的。
我们提早两个多小时就出发了,甚至我们几个没有吃午饭就匆匆踏上了行程。一路上,伴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并且和老师协商好当天的日程与活动安排。
进入他们的房间后,我首先注意到的是他们的眼神。那么单纯,那么渴望得到温暖与关爱,那么想要拥抱这个世界。看到我们来,他们很开心很激动,一直给我们让座位让我们休息。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我们一起去了附近的莲湖公园,在那里,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甚至公园里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向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自己原来可以有这么多能量,可以为别人带去那么大的欢乐。那天天气很冷,但是我们心里暖暖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看着他们天真的笑容,我真的很感动。这些孩子的生活和我们截然不同。相比之下,我们很多人的生活都很平庸,就那样碌碌无为的过完了一生,根本没有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与艰辛。生活对待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不会让任何人永远一帆风顺。只有体验过这种不易,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会成长,学会珍惜。
一直记得的那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些孩子们或许在智力或行动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或者不足,但是他们各个都有着不同的才能。唱歌,跳舞,朗诵,钢琴......他们的才能是无穷的,只需要我们一点小小的鼓励和赞扬,他们就觉得很开心很满足了。对我们而言,抽出一下午的时间陪他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他们而言,这是莫大的欢欣,仿佛就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眷顾。而我也很希望能有下次机会再去看望他们,将这份温暖与关爱传递下去。
(二)活动中的照片
(三)调查问卷
关爱自闭症儿童,构建和谐社会——问卷调查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是孤独的。他们是社会的一 群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予他们关注与关爱。希望您能用上几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问题,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1.您的年龄是
○ <15
○ 16~30
○ 31~50
○ >50
2.您的职业:
○ 大学生
○ 教师
○ 农民工
○
公务员
○ 商人
3.您是否听说过自闭症这种病? ○ 是
○否
4.如果您听说过自闭症这种病,那您对自闭症的了解程度有多少?
○ 非常了解,经常看一些关于自闭症的书籍或文章,甚至对自闭症进行过研究 ○ 比较了解,有时会看一些关于自闭症的书籍或文章 ○ 不是特别了解,平常没有看过关于自闭症的书籍或文章 ○ 完全不了解,只知道有自闭症这种病的存在
5.(多选题)您认为“自闭症”的症状有哪些?
□ 不知道
□ 语言发育迟缓,反应迟钝,口齿不清,不爱说话,孤僻,不与外界交流 □ 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古怪,刻板重复
□ 多数智力低下,但在某些方面却有异人天赋 □ 畏光,对某些声音或颜色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 □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时有自伤或攻击性行为
6.您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是: ○
同情,并愿意给予帮助 ○ 同情,但不知如何给予帮助 ○ 仅限于同情
○ 无所谓,不关自己的事
7.您认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属在哪方面更需要被重视? ○ 精神关怀 ○
经济资助 ○ 医疗保障 ○ 教育资源
8.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您觉得应该 ○ 让自闭症儿童进入正规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 为自闭症儿童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 ○
自闭症儿童不应该进入学校学习○
其他
9.(多选题)如果有机会帮助自闭症儿童,您希望通过以下哪种方式? □ 参加志愿者组织,帮助救治自闭症儿童 □ 向慈善机构进行金钱衣物捐赠
□
主动学习了解自闭症,向周围的人宣传自闭症 □ 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康复机构就职 □
其他
10.您认为您的志愿行为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有没有帮助
○ 有,帮助很大 ○ 有,帮助很小 ○ 几乎没有 ○ 完全没有
后记
(一)活动分工
背景调研:
调研准备及活动安排:
问卷设计及问卷数据整理收集:
对调研主题的深入分析:
关爱自闭症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问题所得的解决方案: 调研心得: PPT制作: 排版及审阅:
(二)致谢
感谢明惠家园对我们此次调研的支持和配合,帮助我们完成了这项工作。
感谢老师同意我们的调研课题以及对我们的指导。感谢参与我们问卷调查的老师,同学以及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