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智慧课堂》及《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的感受
读《智慧课堂》及《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的感受
403班汪浩然爸爸
外国语小学的内部教材《智慧课堂》和《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读后,感想颇多。
这两本教材选材新颖,切入角度非常之好,可读性、趣味性都很强。《智慧课堂》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孩子们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走向非洲,走向大洋洲》则以精美的图片配以简洁的文字,给孩子们展现了外面世界的多样和精彩,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比于现在以语数外为主的教育模式,这两本教材更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目前以强制性为主的教育方式,从表面上看来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取得高分,让家长高高兴兴地引以为荣。不过仔细分析一下,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了吗?孩子们会以读书为乐吗?恐怕适得其反。
我不是反对严师出高徒,只是在孩子们大多是小太阳的情况下,注重从每个孩子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培养性格,鼓励引导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学海无涯,与其强迫孩子们把一壶水喝下去,不如提高他们游泳的能力,激发他们畅游的兴趣;与其要求孩子们抄写课文,不如要求他们用这个时间去阅读几篇精美的短文;与其让孩子们整天限在作业之中,不如让他们选择几个小课题主动探索、提交报告。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不是老师,所以对老师的苦心也体会不足,不过我相信家长和老师的目标是一致的,也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将孩子们培养成才!
第二篇:读走向非洲有感
读走向非洲有感
403班李林翼妈妈
非洲是一个与我们相隔遥远、充满着神话色彩的国度,曾几何,我一直以为非洲就是黑人,就是原始森林或者是大片大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今天当我拿起孩子的书本,一字一句读完走向非洲后,我才觉得自己是如此的狭隘,原来非洲的美是作为一个亚洲人所不能比拟的。
非洲一样有草原、一样有淡水湖。非洲不光有黑人,还有白人和黄种人,非洲还有53个独立国家,约有1500多个民族。非洲人的食物是如此的特别,毛毛虫和大蚂蚁却是他们的美食,非洲人的头部负重也是令人惊叹不已,能携带相当于自身体重2/3的重物。非洲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到处是成千上万的野牛、大象、羚羊以及犀牛、河马、长颈鹿等。
非洲的美当属埃及。埃及的美便是辉煌文化的珍宝——金字塔。埃及共有80多座金字塔,位于首都开罗西南约10公里吉萨高地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有4600年的历史,塔高136.5米,相当40多层楼那么高,用200多万块巨石砌成。它是古代埃及埋葬国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员的陵墓。
埃及的绘画艺术是远古文明的一颗明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用线条造型、填色、平面展开,不受透视局限,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走进非洲仿佛进入一个神话世界,领略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辉,一切似乎回到远古时代:医学之神伊姆霍特普护佑着我们的健康,女神伊西斯给予我们无限的母爱,爱之神哈托让我们天天置身于快乐的世界。一个个硕大的南非钻石散发着耀人的光芒。海边,一大群土著人围着篝火欢快的跳着舞蹈……
第三篇:读《走向高效课堂》有感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资料——学习心得体会
读《走向高校课堂》有感
林慧敏
召陵镇中心小学
召陵镇中心小学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资料——学习心得体会
读《走向高校课堂》有感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新语词大词典》对高效的解释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责任,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课改,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高效课堂的理念承载在高效课堂模式之中,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不断创造出最优化课堂,让教学内容充满活力,轻负担,高效率。有了对高校课堂的理解,再去拜读黄昭明老师《走向高效课堂》,更深层次的了解了什么是高效课堂,感觉受益匪浅,也使我有了深深的思索,让我对有效教学,创建卓越课堂也有了深深的认识。一,课堂是自主的课堂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其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就无从说起。以前我们的课堂一开始就是老是讲,学生听老师如何讲解例题和新授,的灌输新知识,学生很反感,老是也非常的累,效果还不是很好,如何实现“自主”学习?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设计“导学案、跟每个学生订一份契约、教会学生“说学”、让学生参与备课、激发学生的多元智慧、让学生“自燃”等10多个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的目标还体现在课堂教学力求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让学生被“被动”为“主动”,我想,这与我们提倡的“生本”理念是同出一辙的。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我们教学的高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召陵镇中心小学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资料——学习心得体会
二、合作探究的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但如何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效益,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学习的主要问题。
为实现学生的“互助合作”学习,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把教材当作导火索、生生互踢连环球、“交”后再教、着力培养小组领导人、让小组成员荣辱与共、变“课本剧”为“生命交响曲”、在“有无”转换中发散学生思维、巧用“思维漏洞”、基于每个人的起点解决属于他自己的问题等很多项让课堂进入真正互动状态的策略,支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育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地交往和沟通。并且倡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之间的广泛互动: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
书中介绍了着重介绍了她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如何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培养得力小组长的优秀做法。读后感觉很实用,可以作为自己今后在教学方面的一个实践课题吧,希望能有所收获。
三、快乐的课堂
提到“快乐”,就上升到情感问题。我们都有体会,心情好时,愿意做事,什么事都能做好;心情糟时,不愿意做事,什么事也做不好。学生的学习也如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中“情感”的作用。很多教师认为,只有“传道授业解惑”才是自己的责任,只要进了这个责任,那么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的付出都是正确的。其实不然,新的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关注情感问题,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及时的评价和激励学生,把更多的“情”
召陵镇中心小学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资料——学习心得体会
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自主、快乐地成长。
四,老师是重点
要想做学生的“导师”,先要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舍得放手,科学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
1、课前的准备
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是主人,那么课前老是的导学这一环节就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的设计,学生的生成,课后的练习都需要老师的深思熟虑,所以老师的课前准备很重要。
2、提高自身素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素质,凌驾于课堂之上。就讲授环节来说,高效率的课堂要求教师少讲,这必然要求教师以少胜多,要言简意赅,重点将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思之粗浅、感之不深之处,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如何能讲在点子上,如何教会学生自己提炼等问题,需要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加压,提高自身素质迫在眉睫。
3、理论联系实践。
无论什么先进的理论,无论怎么学习,离开了教学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因此,学习了书中的诸多名师的先进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许自己不能一下做好,但我相信:只要肯做,就能有成功的一天。
召陵镇中心小学
第四篇:读《走向海洋》
读《走向海洋》后感
读了《走向海洋》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许多有关海洋的知识,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进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海洋意识大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的进步,国际社会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航运捕捞等活动,而是把海洋作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中国党和政府一再号召:“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中华民族传统的海洋意识和海洋价值观在经历了一次次嬗变后,产生出质的飞跃,蓝色家园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曾经有许多人出海,出海才能了解到海洋,但是海洋也是有危险的,说到这里,又要说到一个残酷的现实,“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近140艘船只中,近60%是中国船只,对于中国来说,马六甲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一旦切断了咽喉,将中断中国大部分海运,而作为马六甲海峡的前端,印度洋对中国的海洋安全也有着同等的制约作用,亚丁湾,地处印度洋出入红海,地中海的必经之地,每年有1000多艘中国船舶的经过这里。2008年12月7日,中国6万吨级的“振华4号”。货轮在亚丁湾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双方在海上激烈交战,一方手持自动化武器,一方持高压水龙头和啤酒瓶,经过4小时对抗。“振华4号“终于等来了多国海军部队的船舷,一场灭顶之灾消解于无形之中。所以说,海洋虽然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但是海洋也是有危险的。
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是共同的,当海洋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
第五篇:走向幸福课堂发言稿
美丽课堂 幸福起航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幅盛世美景,让人充满期盼和遐想,使人精神振奋,力量倍增。此次东至县南片校长峰会的主题是“走向幸福课堂”,在宏观背景下思考,在微观基础上实施就有了其建构价值。“走”是行进的过程,不能停步;“向”则表明了目标坚定的指向;“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莱布尼茨),而“课堂”则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战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走向幸福课堂不但有了其理论探讨的价值,而且更具实践价值。
一、“走向幸福课堂”的必要性
1、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彰显学校文化价值追求的必然要求。
(1)东至县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学校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长期以来的规模扩张导致我县教育教学效率的下降,老师教的苦,学生学的苦,社会的正向评价度不高。究其原因,对教育主客体的情感体验、价值体验的忽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即时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关系;在教学反馈中,没有正确处理好无生命的成绩与有生命的个体心理满足需要的关系;在教学评价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客观境遇与主观体验的关系。学校可持续发展考量的维度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师生整体生命质量的提升。新一届教育局领导敢于正视现实,为解决东至县教育发展的“瓶颈”、改变东至县教育形象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的基层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也都在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从昭中这几年南片校长峰会话题的提出,我们更感觉到思考的力量,更感觉到思考以及行动给基层学校带来的长效动力。
(2)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走向幸福课堂”应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价值追求。校园的美不仅体现在硬件环境,包括自然物、人工建筑等相得益彰而带来的美感,更多体现的是文化软环境,包括体现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和谐相生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未来充满期冀的向上氛围等。多年来,我们思考的是升学率的意义,而不能从人本角度思考学生生命的意义。走向幸福课堂应是一个价值原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永远没有终点。学校的文化底气足了,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就会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就会大大提高。
2、是增强教师幸福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教师的幸福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给教师带来的价值体验。课堂承载着师生生命的律动,让课堂洋溢着轻松与快乐、愉悦与舒畅永远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学生知识的习得、情感的丰盈、生命的发展都会让教师感到职业的尊严以及由此付出而带来的幸福会与日俱增,是生理幸福、心理幸福、伦理幸福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是教师内生品质,忽视了教师的心理体验;关注的是教学效果,忽视了教学过程。教师的价值除社会的积极评价外,更多的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幸福体验。
(2)走向幸福课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专业化引领着课堂教学的双向体验,而课堂教学的幸福会促使教师更多的投入,提升其专业素养。教师的成长首先是教师内心的渴求,内驱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不可否认,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影响了我县部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专业化素质提升遇到了一些障碍。面对着新课程改革,绝大部分教师敢于自我加压,奋力追赶。在幸福中探索专业化的提升,在专业化提升中不断追求着幸福成为我县基础教育的主流。
3、是尊重学生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1)生命价值是学生全部价值的基础和保障。中学生的生命价值是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对社会的意义,而忽视了学生生命的自然价值。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存储器”,一味并不辞劳苦地灌输,使得知识固化、生命体的感受得不到尊重。走向幸福课堂,注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过程的愉悦性、结果的充实性。学生的生命光芒四射,课堂的张力与活力尽显。
(2)走向幸福课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是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潜能,找准了自己在班级的位置,找到了自己与教师、与同学、与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推动发展,和谐内生的联系为幸福课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乐学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这种自发性冲动会为学生的发展产生持久的动力。
二、怎样建立“幸福课堂”?
1.走向生命关怀是走向幸福课堂的核心。
首先要尊重人的生命和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抛弃工具化的塑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尊严。
其次要相信学生是一个个不断生长着、发展着的生命体,尊重生命本身的差异和多样性,以最真诚的情怀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里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和自我价值。
再次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舒展生命的个性,唤醒和引发他们内在的生命活力,提升他们的课堂生活质量,使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生命潜能得以开发,享受课堂教学带给他们的生命意义。
2.走进日常生活是走向幸福课堂的抓手。
幸福课堂的实现需要直面日常生活。教学的过程不应迷失在单纯追逐功利的途中,而应成为引领学生追寻幸福、感受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从单纯的“知识追逐”中摆脱出来,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
首先,课堂要亲近日常生活,以生活世界为依托,以生活世界为旨归。其次,课堂教学要融通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链接”。
再次,课堂教学还要超越日常生活,建构有质量、有品位、有意义、有灵魂的课堂生活,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发现成长的快乐,追寻智慧的源泉。
3.提升教学智慧是走向幸福课堂的保证。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一种敏锐、准确的判断能力。教学智慧是教师驾驭课堂生活的教学艺术,是优化课堂质量的教学行为,也是生成幸福课堂的重要元素。
教师要想建构幸福课堂必须重视教学智慧的提升。当学生疑惑不解时,给予启迪;当学生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当学生情绪低落时,给予鼓励;当学生情感凝固时,给予激活;当学生思维紊乱时,给予梳理;当学生思路阻隔时,给予引导。
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呢?
第一,要培育智慧的头脑,要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既要关注“科学世界”,更要关注“生命世界”。
第二,要练就智慧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火花”,要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洞察学生的生命创造和发现。
第三,要修炼智慧的行为,真正做到以智启思,以情发思,以诱导思,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使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带着智慧离开课堂。
4.重建课堂评价是走向幸福课堂的依托。
幸福课堂的实现必须重建课堂评价。课堂评价要从对“知识世界”的青睐走向对“生命世界”的关注。
首先,课堂评价立足于人,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是课堂评价的归宿。
其次,课堂评价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生命,尊重丰富多彩的生命个性,不能用统一的“模子”来评判学生。课堂不是教师行为的模式化运作,而是教师机智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完整和谐发展。
再次,课堂评价要善待生命的自主,要把学生是否成为课堂的主角作为主要的评价尺度,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幸福课堂。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直面和思考的问题。走向幸福课堂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让我们在冬日暖阳里,迈开双脚,大步流星,行走在建设幸福课堂的大道上!
2013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