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从细节开始(模版)

时间:2019-05-12 03:2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孩子从细节开始(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孩子从细节开始(模版)》。

第一篇:培养孩子从细节开始(模版)

培养孩子从细节入手

二年三班隋昕宇家长 王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教育着孩子。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中反映着家长的思想、理念。教育无处不在,点滴之间见真情。所以培养孩子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

言行一致,做孩子的榜样。

1、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做到,禁止孩子去做的家长一定不做。我们希望孩子有爱心,做有责任感的人,家长就要在细节中注意自己留给孩子的形象。有一次,我家孩子不小心用直尺碰了同学的眼睛,我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主动向对方家长提出:先领孩子到眼病医院检查。下午,孩子放学回家,我不是打骂孩子,而是给孩子讲道理。并且,对他进行适当的处罚——一个月不许玩儿电脑游戏。虽然不能通过这一件事使孩子变成有责任感的人,但是,只要我们时时处处注重自己的形象,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一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兴趣,使孩子快乐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孩子就会快乐学习。如果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孩子就会主动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能一味依赖教师,家长也起着不可推卸的作用。当孩子预习课文时,我与孩子一起读课文,使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当孩子测验回来,有了错题我与孩子一起改错,使孩子体会到数学并不难学。家长对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到孩子,为了使孩子快乐学习,我们要做一名好学的家长。

统一立场,与老师共同教育

3、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站在同一立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支持也是一种教育。孩子订了《好孩子画报》如果不爱看,家长要引导孩子看。孩子刚入学时,参与了一次打架事故,回到家里,我不仅给孩子讲打架的危害、老师的辛苦,而且帮助孩子写出较为深刻的检讨书。从此,孩子大有进步。

家长对孩子要宽容,但不是宽松;要赏识,但不是溺爱;要批评,但不是打骂。每天改变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的象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小事做起,点滴入手,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造就孩子美好的人生!

第二篇:沟通,从细节开始

沟通,从细节开始

翻飞的日历显示立秋了,可哪有秋天的样子,夏天的炎热的肆无忌惮让人焦躁难安,还有那个联系不到的孩子。

我深呼吸再打一次电话,只听电话那头除了“滴滴滴滴”还是“滴滴滴滴”,我乱了!到底怎么办?对了,在班级的群上留言。哈哈,一个孩子答应我愿意明第二天早上去他家询问号码,我惊喜。终于在晚上十一点多打通了电话,我一遍遍嘱咐不要让孩子去江河湖海游泳,防止溺水事件发生,安全第一,生命第一之类的话,电话那头是他父亲质朴的“谢谢您!让您费心了!”话毕,我猛然想起这个家庭来,他们家相对比较不好过,父母起早贪黑地赚钱抚养三个孩子,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比别的孩子更懂事,这个孩子总是那么谦和、那么纯朴,但是经常自卑,无人诉说的莫名的悲伤溢于作文中,一想到这里,我马上打开了他的QQ空间,看了个性签名:

“再见母校,再见大家!” “世界真无情!” “我真的输了!输了!”

“被遗弃在十字街口,伤痕累累!”

我的内心翻江倒海,文字是内心想法的一种表达,这个孩子呀!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悲观呢?记得俄国著名教育家塞德兹说过,成年人有失意的时候,小孩子也有,孩子们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于是,与这个孩子进行沟通成了现今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我明白在这个孩子心里,文字更有疗伤力。我们相约在QQ上对话,也许是憋了太久,也许是认为我值得信任,他将悲伤和盘托出。原来呀,因为考不上他认为的“名校”而纠结。我耐心引导他,许多人都没有在较好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他们成功了;你现在的这个学校也培养出很多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呀。我们啊,只要自己心中有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一样会牵手彩虹。老师很喜欢比尔盖茨的那句话“我竭尽全力”,是啊,竭尽全力做成愿意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享受过程、一起努力,我愿做你的盟友!我感觉自己的语言那么苍白,可是我仿佛看见孩子那甜甜的微笑。我寻思着,怎么让他更好地振作起来呢?

  前几天,我欣喜地发现他的个性签名换成了:

“每一次超越,都是突破一个难以想象的极限 ; 每一次新生,都要经历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 汗水、坚持、力量、历练;只为证明自己,用你的运动梦想方程式,执着你的梦想!”

  我舒了一口气。„„

我知道,教育的路任重道远。但是在细节上,我竭尽全力!

第三篇:培养孩子责任感从做家务开始

培养孩子责任感从做家务开始

[导读]孩子们都需要做些家务活,在家里帮忙能培养他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感,让他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并且也有助于他学习实用技能。

另外,参与家务活儿还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很重要,是家庭“团队”中的一分子,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让他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小皇帝。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做家务的真正意义在于逐渐养成帮忙的习惯,至于是否能够把家务活干完则并不那么重要。学龄前的宝宝喜欢当小帮手。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宝宝这种天生的热情,很容易让他开始做家务活儿。随着宝宝越来越大,他就能干些更复杂的活儿,而且也能开始独立去做一些事情了。

不要小看你的孩子。爸爸、妈妈们经常会低估孩子能干的事情,这样等到孩子再长大些后,圆弧齿轮泵他们可能就会自食苦果,不得不为孩子做各种他自己完全能做到的事情(比如给自己做个三明治,或是整理自己的房间)。

建立基本的个人责任感。刷牙、使用便盆、洗手、自己穿衣服都是大多数孩子最先要做的“工作”,大多数家长一般都会不加考虑地把这些个人杂事布置给孩子。不过,你同时也要布置一些家务活儿给孩子,以培养他的社会责任感。

家务训练原则:

1、不要期望太高

有一个小孩子在旁边“帮忙”有可能会让你花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家务活儿。不过,要记得这是在为以后孩子真的能帮忙打基础呢!因为所有的家务活儿都需要一定的学习,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又短,所以,不要指望孩子每天都能自觉完成那些家务活儿,或是能够一上手就做得很好。

2、不要带性别色彩

不妨给男孩子安排一些厨房里的活儿,给女孩子安排一些户外工作。

3、要求要具体明晰

“整理你的房间”之类的话对孩子来说,显得过于笼统,难度也太大。要让孩子确切地知道你的要求(比如说“把你的脏衣服放到篮子里。”)。最初几次,要示范给他看该怎么做高温齿轮泵。

4、不要要求太多

一次让孩子做三四件家务活儿可能会把你的宝宝搞糊涂的。他要么会把所有这些都忘掉,要么就会把几件事情弄混。一次只叫孩子做一件家务活儿就行了。

5、保持趣味性

做家务活儿的挑战在于这些工作往往要不断重复。新鲜感一消失,小孩子会感觉这是件苦差事。不时地变化一下孩子的职责,会让家务活儿变得更有趣。

6、不要用 “正确”的方式再做一遍

如果餐巾皱巴巴地摆在桌子上,或是床罩没有铺平整,你也能忍受,对不对?把某件事应该怎么做示范给孩子看,然后就让他自己去做吧。把那件事再做一遍会减少宝宝的自豪感,让他不太愿意再帮你的忙。他会想,“妈妈为什么还需要我做呢?”

7、称赞做得好(或做得足够多)的工作

孩子喜欢对自己的正面肯定,所以,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要鼓励,而不是挑剔。活干完后,你要让孩子知道你欣赏他付出的努力,这些努力也的确有用。导热油泵用具体的效果告诉他是这么回事,比如说:“你摆桌子,我做饭,这样我们就能更快地吃上饭了。”

8、不要为家务活儿付钱

大多数孩子都太小,不能懂得钱的价值,用钱来交换工作,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很多理财专家都不赞成为这种家务活儿付钱。给孩子零用钱的最大意义在于教会孩子储蓄和理财的概念。为家务活儿付钱破坏了做家务的更高层次的意义,即让孩子体会为家庭做贡献的价值,以及培养孩子从好好做完一件工作中获得自豪感。

第四篇:《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后感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想让城城从象形的甲骨文开始认字,所以家里购置了黑板和粉笔等,按照小家伙的身高挂在墙上,让他方便随时看到或者动手画。但是他画了一会儿后好像并没有太大的欲望,并不想让认字或者画画这件事成为他的一个负担,所以也就随他。只是我会写几个大大的甲骨文在那里,寄希望于他的无意注意混个脸熟。

每当看到我在画的时候,他也会拿着粉笔过来乱画一通,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太阳公公,蚯蚓(因为最近下雨,校园的校道上经常能看到蚯蚓)......我是个艺术细胞极其缺乏的主,画什么什么不像,所以便不太敢指导他画画。但是又虚荣地希望城城能多少有点艺术修养,好光大我家的门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虽然作者的名字有些咳咳,但是却解了我当下的困惑。

一、谁都会绘画

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培养获得的能力。一岁的时候获得一岁的能力,两岁的时候获得两岁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具备与年龄相应的能力的时候,绘画的能力也会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时候对成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欣喜地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孩子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孩子画完后,无论画的好坏(画的好坏不要用像与不像作为标准),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

怎样为孩子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和氛围?买各种绘画材料,在家里贴满画?不,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找个同伴。玩伴或者朋友的存在,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绘画方面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和小伙伴在一起画画时,激发了这些孩子的表现欲,就会引起孩子对绘画的热情,同时满足了孩子和同伴一起游戏的社会性需求。当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把绘画的工具放在显眼的地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涂鸦,他们愿意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给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孩子就一定会愿意去画画。

二、让孩子开心地画

孩子喜欢涂鸦的时候,大概是我们心中窃喜的时候。像我这种妈妈在这种时候就会调动自己仅有的美术知识,给宝宝示范画个圆圆的太阳,画一个月亮,几颗星星,画一棵大树。无怪乎城城对那块黑板好像越来越没兴趣,他那还没来得及燃起来的小火苗被我及时地扑灭了。

无视孩子的发展规律,教孩子画形象,指导孩子用色,对于孩子纯朴天真的表达方式不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许,这是让孩子讨厌画画最有效的方法。就算孩子愿意画画,画出来的也是用成人教出来的方式画的,非常程式化。而无法画出充满感觉和亲身体验的画。看到这里,松了一口气,终于,就算不会画画的妈妈也能让孩子尝试去画画了。

在孩子开心地涂鸦的时候,不要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地问:宝宝,你这画的是什么呀?让孩子有自己的静默时间,等到他画完或者是拉着你跟你说话的时候再跟他交流。在孩子画画的同时,家长也可以拿起笔自己随意地画,无法画成印象派,野兽派也行。

三、孩子就是画这样的画长大的像其他所有的能力一样,儿童的绘画也自有它的发展规律,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儿童用绘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看懂孩子的画或者倾听孩子的画。让孩子除了说话和写作以外学会用绘画来表达自己。

一岁左右:一岁左右的孩子,不是有了要去绘画的意图、打算才画画的。这种绘画,不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是手运动的结果。握着铅笔在纸上留下印迹让孩子明白了这种能产生变化的乐趣。孩子体会到了能使用自己的手和脚,能够在白纸上留下线的痕迹的成就感。

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多爬行,能够以肩做轴心,带动肩和手臂上下左右的运动。当手能够做这样灵活的动作时,孩子才能画出清晰有力的线条。

一岁半前:通过手的往返运动涂鸦,在纸上留下半圆形的印迹。

一岁半以后:从大的连续圆圈到小的连续圆圈,这是以往的往返运动进一步发展在开始发生的变化。

近两岁以前笨拙的圆圈开始变成较标准流畅的圆形,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孩子以手腕为轴心做运动,就能画出比较小的连续圆圈。从这个时期开始,到孩子三岁,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涂鸦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多玩沙子和水,直到玩得满足为止。绘画用具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只给他一种他喜欢的颜色就好。除了水性的粗的马克笔之外,还要给他想蜡笔、铅笔等其他绘画工具,让他去尝试。

大概两岁二到四个月:开始画单独的一根线条。从城城画的蚯蚓来看,他现在已经可以画单独的一根根线条了。单独的圆圈暂时还不行。

两岁半前:圆圈开始封口。这个阶段的孩子手的功能的成熟过程是从肩到手肘,从手肘到手腕,最后到指尖。这个时候画画的行为,不仅需要手的功能,还要加上眼睛的功能。能够目测线条的走向,这正是在培养孩子判断未来采取行动的能力。

两岁半后:手的功能配合上眼的功能后,孩子开始能够预测、判断所画的线条走向。孩子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这种“我想、我要”做什么的意识和要求,即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强烈地表现了出来。Terrible two,叛逆期到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不必要地出手、多嘴进行干预的话,就前功尽弃了。

孩子两岁以后到四岁左右,开始对自己画的东西以自己对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释说明。但是,从两岁左右开始的最早的解释和说明,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发生变化,一会是面包,一会儿丸子。这绝不是孩子在撒谎。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同时,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孩子细心地去留意大自然中的变化。

三岁:从一开始就是有意识地去画画。从一开始,孩子就已经决定了要画什么,他是有目的地动手画画的。画画前孩子就已经给画赋予了意义,尽管这时还不能画具体的形象,他会把圆圈当成要画的东西。

三岁半后:到了这个时期,孩子特别喜欢玩情境模仿游戏,凭借想想来扮演各种角色玩情境模仿游戏。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自由地划出大大小小的圆圈和横的、竖的线条,画画时他们是事先想好要画什么然后再动手画。在此之前,孩子只用单独的词语表示一个一个的圆圈的意思,而现在孩子把这些联系起来,逐渐演变成了故事情节。孩子给这些毫无意义的随便画出的线条,圆圈赋予意义,手按照这种意义来画,最终,这些线条和圆圈变成了能够表达,象征孩子感受的东西。

三到四岁:用极具表征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事物的线条,是三到四岁儿童绘画的显着特征。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绘画也被称为“表征主义时代”。这个时期的画正处于向具有人类独特表现手法的绘画转化的时期。千万不要教孩子画程式化的画像,而是认真听听孩子充满亲身感受的画作的内容。

因为城城还正处于两岁左右,所以更关注的是他这个阶段的相关内容。看完之后,突然理解了作者说所有的人都能绘画的意义:绘画的本质是一种特别自我的表达方式。鉴于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与其按照自己的想法蛮干,很多时候还不如不干,最起码能给将来留下一些可能性。

第五篇: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书笔记

「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听了才能明白他们表达的东西。

听画也是有讲究的,2-3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含义;4岁以后,就问他们在做什么,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因此,用来表达想法的形象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填满颜色等等,都是拔苗助长的行为,反而会毁掉他们天生的绘画能力。对于技巧性、系统性的绘画技巧,最好等孩子过了9岁传授才会有意义。

过早的叫孩子画形象,让他们变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无法概括自己的想法。一副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动或者是想法而画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未成熟,也能够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深处,只要给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孩子就会随心所欲、自信的画画。

让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过生气勃勃的生活,父母也多和孩子一起多多地体验快乐的生活,有了快乐的体验、有趣的事件,才会有想画的心情,才能够倾注真心去画画,因此不是教授孩子画画的技巧,而是多和孩子一起经历快乐的体验!

在儿童时期,儿童通过自由的绘画,可以提高以下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

孩子的画

1岁时,主要是手运动的轨迹,是绘画活动的诞生,这时要让孩子充分地涂鸦,不要给孩子看形象,也不要教孩子画形象。

2岁时,眼睛追随手的运动,开始试图用语言解释画(2岁半以后)。这时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仍然不能让孩子画脸等形象,妈妈画形象给孩子看也不好。对于同样一个圆圈,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3岁时,孩子懂得一开始就给画赋予意义,绘画向作为人类的表现形式转变的分界点。这时还是不能教孩子画具体形象,不要让孩子画人脸、车、人物之类的东西,要多听孩子讲用很多的圆圈和线条画出来的画的内容,尝试给孩子创造

和朋友一起画画的机会,用色的指导从无色开始。

4岁时,孩子可以自己画出形象了,开始凭印象画画,绘画作品中除了有头足人像,还出现了头体二足人像,作品像商品目录一样,各种事物无秩序排列。这时,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时,不要仅仅看孩子画了些什么形象,更要认真听听孩子的讲述。在平时,应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广交朋友,尽情玩耍,这样孩子绘画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如果在这个时候,成人教给孩子如何画画,就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是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成人如果这样做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为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5岁时,孩子并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而是把感兴趣、关心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认识画出来,开始给事物建立秩序,并开始出现“基底线”,能够把听到的事情在头脑里形成印象并画成画。这时多给孩子讲故事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要说孩子画的形象奇怪、可笑,要仔细倾听孩子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

6岁时,孩子惯用基底线建立事物秩序,将事物排列得整整齐齐,开始能够做图案游戏,把事物做抽象化表达。这是,不要用画的好、画的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重视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多问孩子画里画的是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等。不要总让孩子看电视,把有趣的生活经历作为绘画的主题让孩子画出来,绘本、传说等多读给孩子听,引导他们把故事画出来。

7、8岁时,基底线转变为水平线或地平线,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这时孩子的画逐渐变得让成人一看就能理解,成人要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仔细欣赏孩子的作品。9岁时,开始追求画出眼睛见到的真实景象,成人不要过于苛求他的写实能力,要多和孩子一起动手作画,共同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

下载培养孩子从细节开始(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孩子从细节开始(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2(读后感)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孩子的画如何看,怎么教》读后感 日期:2011年4月6日 时间:9:30 姓名:小牛肉干 书的作者:(日)鸟居昭美 著于群 译本书是《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

    好作文——从细节描写开始

    好作文——从细节描写开始 476600河南省永城市城关镇胜利中学孟红梅在作文中,新颖的立意,巧妙的开头和结尾,自然的过渡,真实深挚的感情,大胆丰富的想象,独到深刻的见解,多种表达方......

    学习提问从细节开始

    学习提问从细节开始-读《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有感郭锐捷 细节虽小,但很吸引人。对于新课程,我们一线教师在很多情况下理念与行为分离,如何将理念与实践融合,需......

    尊重,从细节开始[大全五篇]

    尊重,从细节开始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德研部 李佳教育离不开尊重,没有尊重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这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但真正落实到教育行为时却经常被教师们忽略。当学生满脸期......

    廉洁教育从孩子开始[模版]

    廉洁教育从孩子开始 王团回民小学积极利用课程资源,运用现有语文、综合学科、思品等教材中所蕴涵的“廉洁文化”内容,发挥课堂这个主阵地、主渠道,通过各学科渗透,充分挖掘各学......

    感悟母爱,从细节开始(最终五篇)

    感悟母爱,从细节开始 ——写作指导课 一【情感导入】(5分钟,9:50-9:55) 师:入场播放视频《母亲》,视情况而定,或循环播放。 师:停止后说导入语:刚才我们欣赏了阎维文倾情演唱的《母亲......

    热爱祖国应该从细节开始(最终5篇)

    热爱祖国应该从细节开始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 自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

    教育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本站推荐)

    以下是我在孩子在三年级家长会的发言,当时也是一个困惑的家长,现在仍然在不断学习,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各位家长、老师: 你们好! 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孩子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