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份爱的永恒承诺大全
一份爱的永恒承诺
――维族夫妇收养汉族残疾弃婴 在新疆库车县乌尊镇果勒爱日克村,有一个所有村民都很熟悉的汉族男孩儿:艾力亚尔〃斯拉木。为什么一个汉族男孩子会起这样一个维族名字呢?这一切的一切都要追溯到八年前那个令人难忘的炎炎夏日。
2006年,斯拉木〃阿西木夫妻俩来到乌恰镇打零工。和许多工友一样,每天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充满着幸福。和他们共同租住在一个院子的里的既有汉族工友也有维族工友,半年的交往中,他们彼此之间相处融洽,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这份平静且融洽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当年的夏天:院中一个汉族工友的妻子即将临产,院中所有人都满怀着喜悦和期待等着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谁想天不遂人愿,当这个小生命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还没来得及叫一声妈妈时,他的母亲就因难产而撒手人寰。中国人有句老话:叶落归根。孩子的父亲悲痛之余,坚持要把妻子的遗体送回老家安葬。临走前,他将孩子托付给斯拉木〃阿西木夫妻俩照顾,等办完妻子的丧事就立刻回来接孩子。善良的斯拉木〃阿西木夫妻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答应了,并承诺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好这个孩子。这一承诺就是整整八年,这该是怎样漫长的八年:这八年是充满着他们对这个孩子的爱的八年;同时也是让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心血的八年。孩子的父亲至今未归,也许这份一承诺将如斯拉木〃阿西木的妻子努尔艳木〃尼亚孜说的那样,会是一辈子!
孩子四个月大的时候突发高烧,斯拉木夫妇放下手头的工作,拿上家里所有的积蓄带着孩子来到了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一般吓呆了斯拉木夫妇:孩子患的竟然是先天性脑瘫。看着高烧不退的小艾力亚尔〃斯拉木红扑扑的脸,努尔艳木〃尼亚孜流下了心疼的眼泪。
抹掉眼泪,强忍悲痛,斯拉木夫妻没有被这条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所吓倒,而是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大困难,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这个孩子,一定要让他健康成长。这次集中治疗让斯拉木夫妇颇感欣慰的是孩子的病情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也一下子用去了他们二十多万元的平生积蓄。此后的八年时间里,由于孩子基本上每两个月都要犯一次病,一次要持续一个多星期,每天的治疗费用都在200元以上,一年下来就要一万多元。七年来光给孩子看病的费用就高达10多万元,这对一个靠种地、打零工的家庭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为了凑集后续治疗费用,他们辞去了搬运工的工作,卖掉了位于村中心的房子,在村委会一住就是五年。直到去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才贷款二十多万搬进了距离村中心最远的新房。
在村民得知斯拉木夫妻收养了一个患有先天性脑瘫的汉族孩子时,起初他们对此很不理解,甚至有少许的风言风语。可斯拉木夫妻没有被这些困扰所打倒,依然毫无保留的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艾力亚尔。努尔艳木〃尼亚孜认为这就是她的亲生孩子,就是她的小巴郎子。艾力亚尔因先天性脑瘫失去了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努尔艳木要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可以说直到现在还是像照顾一两岁的小孩儿一样照顾着艾力亚尔:每天给艾力亚尔穿衣洗
漱喂饭、换洗尿布、陪他说话、把他抱到院子里晒太阳。为了让艾力亚尔一个人在婴儿车里呆的时间短一些,一有空闲时间就把已经长到和她肩膀一样高的艾力亚尔抱在怀里;为了充分锻炼他的腿部肌肉,每天都托着他的双臂练习走路。这些繁重的任务似乎已经成为这个善良女人生活的一部分了,现在,夫妻两人和孩子的感情很深。有时,为了照顾艾力亚尔,努尔艳木甚至连给斯拉木做饭的时间都没。对此,敦厚的斯拉木对妻子从来没有任何怨言。是什么让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付出在努尔艳木这里发生了,是什么让这种付出以一种情愿的、发自内心的、毫无保留的姿态展现出来,是什么让努尔艳木的怀抱那么温暖,双手那么有力,是什么让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许答案是唯一的:无私的爱。
生母的去世和生父的抛弃以及先天性脑瘫,这些对艾力亚尔来说是不幸的。可上天也是公平的,亲爱的斯拉木阿爸和阿帕给了他一个温暖而幸福的童年,给了和所有孩子一样的无私父爱母爱。努力艳木也是幸福的,这个孩子也无时无刻的带给着她快乐,尽管艾力亚尔只会给妈妈一个笑容和一句发音不准的“阿布”,可这对于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斯拉木夫妻为了艾力亚尔付出所有心血的八年时间里,不知不觉中,村民起初的不理解和流言蜚语也已烟消云散。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会主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而笔者也将会会和大家一起关注汉族男儿艾力亚尔的成长,和斯拉木夫妻一同去守护这份爱的永恒承诺。
第二篇:演讲稿:师爱——永恒的承诺.doc
演讲稿:师爱——永恒的承诺
师爱,永恒的诺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叫---,来自——学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爱,永恒的诺言》。
古人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足见个人的德行品质何等重要,个人有德,则社会有序,国家兴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国家的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的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个人的德,人无德则不立,社会无德则不公,国无德则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承载着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美好梦想。作为教师的我们,无比荣耀,责任重大,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取向。是的,师之德乃教之魂,师之爱乃教之本,师爱是一种深沉高远博大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会让心灵与心灵对接,信任与信任相会,情感与情感相融。师爱不是恩赐,恩赐是慈悲,悲天悯人的慈悲没有爱的灵光;师爱不是施舍,施舍是行善,小恩小惠的行善没有爱的圣洁;师爱不是交易,交易是买卖,争斤论两的买卖没有爱的彩霞,师爱是无私的给予,是纯洁的奉献。
师爱,一种巨大的力量,一种强大的支柱,一种伟大的牺牲,这是一束崇高而美丽的灵魂之花!师爱之心常常表现为“润物细无声”的潇潇细雨,听不到风声雷声,看不见电光闪烁,细雨悄至,如丝如缕,滋面润心,不察不觉,谈笑之间,积善行德已在学生心田萌发;指点之功,思想之舟已在学生心海起航。细雨潇潇,盼的是苗儿茁壮,潇潇细雨为的是小树快长。倘若教师压根没有爱人之心,充溢教坛的满是阴森的面孔,冷冰冰的语言,干巴巴的讲授,死板板的约束,那就等于扼住教育的喉咙使其窒息。获得老师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这也是学生的一种愿望和期待,他们一旦得到了这种爱,心里甜丝丝的,眼光喜滋滋的,脚步轻盈盈的,连做梦也是香甜的,往往连接着久久的怀想,美美的回味。当年,任长沙一师校长的徐特立先生就爱心赤炽,每晚都提手灯亲巡学生宿舍,督促按时就寝。一次巡查时得知一学生高烧,便立马背着学生送医,作为校长,发现问题,亲力亲为,学生至上,堪称师爱的典范!这种师爱之情,饱含父母之爱的真诚,更因饱含了历史的责任感,职业的忠诚心而变得千百倍的凝重和深沉。它像父母之爱,往往在意料之中,而更多的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教师的爱,爱得纯真,爱得执着,爱得久远。2000年,我从湘乡师范学校毕业,从此步入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记得毕业前夕,我们在一个偏僻的小学实习,实习满后离开那天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接我们返校的车还没有到,学生就围在身边哽咽不语,没有了往日的活泼和欢快,车子离开时,学生们哭着,喊着,追着,一声声“老师,你要来看我们啊!”“老师,我们会想你的……”,至今回想起来,仍使我热泪盈眶,还有什么感情比这更神圣更纯粹?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这一辈子交给学生了,永不反悔!一晃十六年过去了,我也一直坚守自己的诺言,将每个孩子视为己出,以其乐为己乐,以其忧为己忧,为其每一段成长历程呕心沥血,为其每一点进步激动不已,年复一年,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人才,是感动!
2013年下半年,因为有很多留守儿童在家无人照顾,应家长的要求,学校便组织了二十多个留守儿童在校寄宿,学习上辅导,生活上关心,从此这些孩子便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一天晚上,正好我值日,查寝时发现三年级的一个男生脚上生了冻疮,痛得直掉眼泪水,我一看,整个左脚都冻乌了,还有两个伤口在流脓,父母不在身边,多么可怜的孩子啊!一种母亲的酸楚涌上心头,我马上去烧了一盆热水,给他清洗伤口,又去附近的药店买来药给孩子敷上,孩子哭了,哽咽着说:“妈妈,你真好!”我顿时泪如泉涌,紧紧抱住孩子,:“崽崽不哭,有妈妈在……”孩子把自己当妈妈了,我还奢求什么?
师爱,崇高的师爱,这是人世间怎样一种特殊深挚的情感?又是怎样一条圣洁的精神纽带啊!师者之眼,亮而又亮,师者之心,慎而又慎,师者之爱,深而又深,师爱的故事总是那么美,那么纯,那么充满魅力!爱你的学生,爱你的岗位,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镌刻在心底的话,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的人,一颗颗需要精心雕刻的心灵,我们要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要教会他们堂堂正正做人,以爱育爱,用自己充满情感和爱心的语言、行动以及人格去感染他们,让他们学会将爱心施予他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谢谢大家!
第三篇:永恒的承诺
永恒的承诺
把最美丽的舞蹈献给槐树婆婆。--------这是她一生的承诺。
她只是一是一只刚破茧而出的金凤蝶,她迫不及待的张开金灿灿的翅膀,开始了旅程。
她越过高山,飞过河流,穿过森林,来到了一个峡谷里。
峡谷里阴暗潮湿,只有一棵干枯衰败的老槐树。她飞累了,便停在上面休息,不一会儿便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在梦中,槐树婆婆听她诉说着百年的孤独。善良的她许下承诺:要永远陪伴槐树婆婆,并献以最美的舞蹈。
此后,每天清晨,她都会翩然起舞,直至阳光将老槐树上的露珠照的晶莹透亮;每天傍晚,她都会浴夕而舞,直至月儿爬上老槐树的树梢。
舞着舞着,槐树因有了她的陪伴而显得精神了。蜷曲的叶片伸展开来,干枯的枝干变得饱满,还奇迹般地生了新芽。那可爱的小芽,青嫩青嫩的,向她诉说老槐树的快乐与谢意。
舞着舞着,夏天到了,老槐树开满了淡黄色的小黄花,飘散着淡淡的槐花香。她在枝丫间飞舞,陶醉在满树馨香之中。夜晚,她旋舞在梢头,天空高悬的月亮和眨着眼睛的星星是她兑现承诺的见证。
舞着舞着,老槐树结出了果实,半珠似的,紧密地排列着。老槐树轻摇着果实,树叶沙沙作响。她知道,这是槐树婆婆在激动的颤抖。随着天气渐凉,老槐树袭上一身金装,在槐树下熠熠发光。风一吹,金叶子悠悠飘落,真的好美。她
心想,在她眼里,她们就是一只只金凤蝶,她欢快的飞向她们中间,与她们共舞。
突然,天空中黑压压的一片,她抬头一看---是金凤蝶,一大群金凤蝶。她们看见了她,便呼唤她,邀她们的同伴,一同飞往温暖舒适的地方。
她虽然很想加入本属于她的大家庭,但她却给出了大家意想不到的回答:“谢谢,但我不会离开的。因为我要完成我的承诺啊。”金凤蝶们都停下,听她讲述着她与老槐树的故事,知道了她与老槐树的承诺。她们被感动了,就留了下来,跳着舞,最美的舞。她们要和她一起实现这个永恒的承诺。
很多年过去了,原本死寂的峡谷变得生机盎然,在这里,有一颗古老的槐树,有着成千上万的金凤蝶在舞蹈着,这里被称为“金凤蝶大峡谷。”美丽的蝴蝶们仿佛在向人们这诉说着一个关于善良的承诺。
高一12班 刘玥
第四篇:爱的承诺
爱的承诺
很多人都说:“幸福是有长度的,爱情也是有保质期的……”但我却想说“爱情的承诺,责任却是至死方休的……”
如果你找到了那个对的人,你会想要和他走到白头的,普通人的爱情,不会有那么多世事无常,或者是什么事业和爱情不能兼得等等。很多人是可以在一起相守一辈子的,因为有甜蜜时的承诺、结婚后的责任,这些都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而这些也都是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应该承当的。我想,除了天人永隔,不可抗力,大部分人的这一辈子都是可以相扶到老的。
他们是从大学里相爱的恋人,男方是一个很会惹女孩子喜欢的优质男孩。谦逊中含着高贵,骄傲里透出柔和。像玉,上好的玉,整个人有一种内在的光华。女孩呢,是学中文的,看起来很乖,笑起来很甜,让人觉得很美好。
他们有着属于每一对恋人之间的甜蜜,男孩有时会过来,陪女孩吃一顿食堂里的饭,或者陪着上一次晚自习。有一次,两人路过一个花店,男孩提议给女孩买一束红玫瑰,而女孩则要了黄色的康乃馨,因为红玫瑰只开一个上午。以后,女孩要参加学校的演出活动,男孩总会带着康乃馨来看她,为她祝贺。但是,女孩不喜欢出门,或者她总是喜欢安心的呆在一个地方,从来想不到要离开自己的小窝。她宁愿呆在自己的小窝中静静地等着男孩回来,也不愿意陪着男孩一起去远行。而男孩注定是不安分的,他的年轻气盛由不得他停在一个地方,守着女孩,等待她慢慢成长,慢慢跟上他的步伐。
两人毕业了,女孩决定当一个老师,男孩则是去当了记者,跑南闯北,聚少离多,但是女孩从不阻止,知道他走了还会回来找她。就在春节的时候,男孩向女孩求婚了,女孩答应了。男孩又一次踏上了旅程,他准备到西藏去采风,在那边驻扎两年,然后回来结婚。他是想要女孩一块去的,带她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女孩还是愿意等着他。就在男孩进藏的那一天,女孩没去送他。但是后来她太不想和他分开了,决定陪男孩一起进藏。就在去机场的路上,机动车突然侧翻,女孩整个人被抛落在人行道,当场昏迷。经抢救,多日后,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椎中枢神经断裂,手术后用钢板固定,再也不能站立,也不能坐,只能躺在床上。
当他知道这一切后,绝对是不能接受的。无论是谁,我想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特别对于一对非常幸福的人来说,无异于从天堂跌入地狱,甚至是炼狱。尤其他知道她永远也好不了,内心的痛苦决不亚于躺在病床上的女孩。他担心女孩知道自己的情况之后,会自卑,会害怕成为他的负担,于是男孩一直日夜看护着女孩,并且让女孩知道自己很珍惜她,请她也珍惜自己,不要自暴自弃。男孩一直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真心,从不抱怨,每天悉心照料。很多人可能不会相信,他们还能在一起一辈子吗?但是,确实,他们在一起了。一辈子不离不弃。男孩信守着他曾经对女孩说的话,你永远不会失恋,确实,女孩这一生都没有失恋过。因为他们之间不仅有真爱,也有上帝赐予每对相爱的人的责任—不管健康还是疾病,都不离不弃。
纵使世事无常,世上也有分不开的真爱,他们会互相珍惜彼此,在一起直到生命的终止。这不是传奇,是普通人的大爱。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爱情,是一份责任,是承诺拴住了你。那我问你,你爱一个人,会因为他生病了,不能陪着你了,就不爱他了吗?你会觉得照顾他,看着他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可能你说这不会维持很久,但是如果相爱的两个人,他们都有能力能让对方幸福,都知道珍惜对方,我相信,即使幸福是有长度的,他们的幸福也是一辈子的长度。那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总也不满意自己的生活。
我认为,因爱,而相爱的两个人,随着时光岁月的流逝,两个人最后会融入彼此的生命里。他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那个人,再也无法分离。
第五篇:母亲节·永恒爱
这些年你不容易,我怎能忘记?临别前的那些叮咛,至今还在耳畔响起。。。
还记得,童年时,多少个长长的夜晚,您忙碌完一天的农活,坐在床脚边,纳着千层底,刺着绣花鞋,陪伴油灯下写作业的三兄妹。不晓世事的我,常常去翻弄绣包里的针线团。您总是半责怪半心疼的提醒我,不要被剪刀划破手,一边耐心的从新整理着绣包。还记得,年幼的我,偷偷的学您纳千层底,一个用力过猛,折断的针刺破的手指,哇的一声哭起来,您急急忙忙的从低矮的厨房跑过来,紧紧的把我揽入怀中,轻轻的按住那小小的伤口。我惊恐的依着你,却怎么也不明白,为何您眼中也含着晶莹的泪花?
还记得,九三年初夏的一个清晨,老师和同学们用板车把我从学校送回家,在村口农作的您,快步赶过来,第一眼瞧见女儿满额头的汗珠,声音都嘶哑了,您来不及请我班主任和同学进屋喝杯冷茶,揣起家里唯一的积蓄,带着我去离家几十公里县医院。
那个黑色的6月,您日夜陪着女儿。
当女儿从手术室推出来,您紧紧握住还昏迷中纤细的小手,不停的呼唤着儿的乳名,直到麻醉过后儿从疼痛中苏醒。还记得,爹爹常常骑一个多小时的单车,从乡下带来鸡蛋,果蔬来医院探病。有一天,爹爹带来一罐菠萝罐头,一到医院就要撬开给我吃,刚好被值班的护士姐姐看到了,她告诉妈妈,孩子伤口还没愈合,只能多吃点新鲜食物。看着妈妈您狠心的把罐头拿出病房,您不知道当时女儿心里有多怨你。可是,你依然耐心的做着各种清甜又可口的饭菜。只是女儿总也不明白,为什么您总是先让我吃,自己却吞咽着剩汤冷饭。。。
时光荏苒,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县招办的姑父,安排好体检、面试。那一年,第一次外出,而且还是远在千里之外http://www.chinadaiyun.net的水乡-姑苏湖畔。记不清,临别娘亲那句句叮咛,看不清娘亲牵挂的泪眼,只记得车子开出很远,妈妈您依然在人群中翘首、挥别。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新奇,只是,每每收到你和爹爹的来信时,心中徒增几许乡愁。
家,在娘亲和爹爹的勤劳耕作中,日子慢慢好起来了。那天正在上班,一个电话打进来,刚要询问,就听到那浓浓的唤儿声,阵阵暖意融入心头。
如今,儿女都已成家,您两鬓也泛起了白发,想起那曾经的点点滴滴,竟不觉潸然泪下。您常常说,儿子常在身边,小幺女却在天涯,见一次就少一次,见两次就少两次。。。娘啊娘,女儿也时时将你牵挂,多少个日日夜夜,梦中常常有娘为儿轻拭泪花,那泪花是丫一生的愧痂。
生活忙忙碌碌,日子简简单单,看着自己一对宝贝慢慢长大,才知道母亲的付出是多么伟大。娘啊,答应我,来生请允许我再给您幺女儿吧!
井冈春雨频如昼,伏牛松涛连碧秀。娘亲唤儿声声起,聒碎乡心是离愁。
爱她,请别伤害她;爱她,请你爱戴她;爱她,请多陪陪她。因为,她是我们唯一的母亲!
致辞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亲身体健康、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