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论文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濮阳市南乐县第一实验小学杨伟利
摘要:家庭是孩子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实现理想放飞希望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宽松和谐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又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疲劳、紧张和烦恼,为成长中的孩子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和谐是一种氛围,需要家长用心去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成长中没有压迫感,身心得到正常、自然、健康的发展。首先,提高家长素质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关键,二、家庭教育要民主化。平等、尊重、信任是家庭民主的三、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有一颗宽容的心,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四。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关键词:和谐家庭环境孩子健康发展
家庭是孩子温馨的港湾,是孩子实现理想放飞希望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宽松和谐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又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疲劳、紧张和烦恼,为成长中的孩子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和谐是一种氛围,需要家长用心去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在成长中没有压迫感,身心得到正常、自然、健康的发展。据调查发现在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表现为精神振奋,、积极向上、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相反,一个成长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往往是带着忡忡忧心与精
神负担迈入家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为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逆反心理等,形成子女与父母之间思想上的代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隔阂。因此,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父母应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
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呢?
首先,提高家长素质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关键。家庭教育是言传身教、迁移默化的,家长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兑现,兑现有困难的事不要轻易许诺。因为如果父母经常言出不行,说话不算数,就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也会让孩子效仿,如果家长有出言不行的“过错’,就一定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郑重其事地向孩子道歉,求得孩子的谅解。向孩子承认错误也是教育,要强化教育要求,淡化教育痕迹
二、家庭教育要民主化。平等、尊重、信任是家庭民主的,优化教育环境,启发自我教育,创设自主学习的家庭氛围,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命所在。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是家庭实现民主化的基础,家长有民主,孩子才能有“自立”。家长要营造和谐环境,家庭氛围亲和成员之间才会建立人人平等、互相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和睦团结的关系。情感是双向交流,父母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有发言权。孩子虽小,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尊重他的想法,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也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孩子的意见若能得到家长的采纳、重视,无疑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只有这样在民主的实行中孩子的自立意识才会随之诞生,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孝敬老人,对待兄弟姐妹要宽容和帮助,夫妻之间理解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获得稳定、温暖的家庭幸福,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
三、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有一颗宽容的心,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家长不仅要在生活上照顾孩子,在学习中引导孩子,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与恰当的关怀与抚慰。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时,应该像对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犯错误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申辩自己的行动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听清楚明白后再进行理智的帮助和教育,避免纯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谩骂。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其实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交朋友的第一个要求——坐下来听孩子倾述,跟孩子交流,有时并不需要作父母的自己说,只要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讲完,让孩子觉得您真正理解了他的想法,体味出父母对他是尊重的,孩子也就满足了。父母作为倾听者给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所有的孩子
都盼望父母成为他们的朋友。
四、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是有差别的,成长的基础和环境各不相同,成功的道路也是千万条,但对个人来讲仅有一条最佳的道路,也就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成功在于选择,选择在于自知,成功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家长不要用分数和名次让孩子过早的成为“失败者”。家长要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天资需要的丰富多样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条件。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传递途径,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项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就会主动去学习,久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系统。同时,成才教育绝不单纯把成为伟人、名人、领导,作为终极目标,就社会需要的多样性来讲,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伟人、名人和领导,也不可能都成为栋梁之才,经济建设对人才需要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学历要求的多层次化,鼓励孩子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多方面发展,使孩子在各类学习中都获得成就感,都有所收获。作为家长对孩子成长的目标,需要一个统一的“定位”,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而全家人的意见有可能也有所偏差。所以有必要研究社会的需要,综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在全家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给孩子一个“定位”。要真正做到和谐的步调一致,使整个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
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具有完善的人格,每个家长都要努力,都要积
极主动的多方面配合。通过家庭成员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一定会全面发展,健康地成长。
【参考资料】
1、《和谐家庭》(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儿童成长攻略∕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现代教育出版社)
3、《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农村读物出版社)
4、《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会讲稿)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茅善东
0805 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要讨论和交流的是家庭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家长更有发言权。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家长朋友们。我在这里简单地谈两个话题,首先是家庭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
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观点,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学校真轻松,老师不要花多少功夫,全是家长在起劲。确实,迫于学历社会的压力和文凭竞争,产生了家庭教育“学校化”的倾向。家长忙着帮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学习艺术,上各类兴趣班。而学校的功能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承担固有的教育职能外,也代替家庭承担起“养育”、“照管”的职能,例如:学校开食堂,解决孩子吃饭问题;注意培养孩子生活培养自理能力等等,出现了学校教育“家庭化”的迹象。
这恐怕不能说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职能上的错位,家庭教育部分地承担了本应是学校教育的职责,这应该说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素质教育的推进,现在的家庭教育,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父母凭经验就可以教育好子女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并且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经验。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家庭和学校、社会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孩子的进步。家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所以家庭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第二个话题是家长怎样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一)提高家长自身的素养
家长的自我修养是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成才的根本保证。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不断加以仿效。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这种教育称为“生命的教育”,无数杰出的人才都是在这种教育下迈出成材的第一步。
家长作为教育者,如果自身素质高,能对事物有着正确的判断和清晰的把握,就能更好的遵循教育原则和方法,恰当的处理好子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从而把子女培养成才,拥有家庭最大的财富。
(二)创设民主的家庭环境
父母与子女之间尽管有长幼之分,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民主与平等的关系上,家长与孩子会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个性、特长;孩子也会乐意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建议。我们说,尽管父母的教养方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尽管前三种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也有一点积极影响。比如,虽然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行为导致许多不良结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能使孩子获得情感上的满足,生活安定,具有安全感。父母对孩子的专制行为,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许多伤害和阻碍,却对孩子尊重权威,服从纪律,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养成一些必备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积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忽视放任行为,会减少一些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束缚和干涉控制,减少一些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使他们可能有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和能力的机会。
但从总的方面看,这三种类型的父母行为弊大于利,而且,它们的一些积极因素,一般需要一个能够代替家庭的外界优良环境,需要孩子的努力才能发挥作用。如若孩子缺乏外界的优良环境,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缺乏勤奋与努力,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其中一些积极因素不能发生作用。
而民主型家庭,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与意愿,对孩子既不娇惯,也不过于严厉,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关心孩子成长中的进步与问题,对孩子有明确合理的期望要求,能坚持自己的正确原则,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能采用耐心恰当的方法加以解决,注意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启发孩子自觉、训练培养孩子的自立、勤奋等品质。生活在民主型的家庭里的孩子,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能动性、开朗、乐观、情绪稳定、对人亲切、能与人合作、有进取精神等良好心理品质。
育人像育树,要让他成材,必须肯定主干,放手让主干发展,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剪枝打杈,保证主干的发展。不能像做盆景,用铁丝死绑硬捆,强行人为塑造。做盆景的人本身就不想培养大树,而我们的父母都希望儿女成人成才。所以我们更应该关心孩子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
(三)形成相互砥砺,奋发向上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对人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在美国,有过这样两个极端的家族现象: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二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坦诚,治学严谨。他的子孙,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个教授,80多人是文学家,60多人是医生,还有一位当过副总统,一位任职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相反,珠克却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赌徒,毕生浑浑噩噩。其子孙,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天折。举一个近一点的例子,在我们苏州工业职技院名誉校长吴建国兄弟姐妹七人获得了六个博士学位和八个硕士学位。从这些典型事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家庭环境对人的成才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现在社会呼吁每一个家庭建立成学习型家庭,注重为孩子创设学习环境。学习型家庭的创建离不开家庭教育投资,在家庭中营造一种看书的环境。订阅一些杂志、报纸既能帮助家长营造一个看书的环境,同时也能激起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不仅如此,还应该给孩子订阅他喜欢的报刊。
父母带头学习充电,共同学习;应该与孩子共同讨论、交流和分享。家庭教育的过程成为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过程。家长要承担起提高孩子整体素质和让孩子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合作伙伴。
家长各有各的本职工作,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靠亲情呵护养育监督,以自身的日常言行、创造的家庭气氛潜移默化地进行。如果家长从吃饭开始打开电视机,一直看到夜晚,却叫10来岁的孩子看书,无论什么天大的理由孩子也不会信服,看书比看电视好。
(四)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和目标
要让孩子成才,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要树立目标和理想。应该平心静气地问问孩子的志向,孩子自己要了,那比什么都强。不是每个人都要成名成家,而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正视挫折教育
家庭教育应该正视挫折教育,现实生活成功者当然不乏其人,但失败者很多。我们的家长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正视挫折,“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善于从失败中多方面吸取教训,重整旗鼓,尝试各种成功之路的探索。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并不意味着一棵树上吊起,而是走出自己的路来,展示自己的丰采。
(六)培养孩子的适应性
那个中途从哈佛大学退学得比尔·盖茨,20岁就开始掌控微软,31岁跻身亿万富翁,37岁成为美国首富,39岁时身价越过华尔街股市大亨沃伦·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无疑是当今世界的“神话”,信也罢,不信也罢。比尔·盖茨在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中,把适应生活列为第一。比尔·盖茨感慨道:生活是不公平的,我们要去适应它。只有适应社会,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适应性。
渴望儿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愿每个家长能以自己的爱心。不懈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之路,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关注孩子生命安全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生命安全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城镇一中暑假告家长书
各位学生家长:
根据上级规定,城镇学校暑假自2011年7月3日(星期日,农历闰6月3日)开始,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农历8月3日)结束。
暑假期间学生分散在家,请各位家长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安全,关注孩子的成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管理教育,确保孩子平安、愉快、健康的度过假期。
1.交通安全方面。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公路上靠右行走,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上打闹玩耍做游戏,有车来要及早避让;不搭乘超载车辆,不搭乘农用车、三轮车等非载客车辆,不搭乘无牌无证的摩托车。
2.建议您的孩子在放假期间减少不必要的聚会、旅游;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
3.饮食方面的安全。家长要教育子女不购买无安全保证的食品;不吃变质的饭菜,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少吃生冷食品,不喝生水;不吃山上的野果,严防食物中毒。
4.要教育监管孩子不去沟塘河坝水库等不明水域洗澡游泳;不私自或擅自结伴到水边玩耍,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5.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煤气等设施,安全使用、规范操作,做好防火灾、防触电、防煤气中毒的教育;教育孩子学会防雷电、防台风等避险常识。
6.教育孩子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坚决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舞厅等场所,不看不健康的书籍、杂志等。
7.教育孩子学习自救自护的常识,牢记并学会使用110、119、120等求助电话。重视提高孩子防拐骗、防绑架、防敲诈、防盗窃的意识,教育孩子不经监护人同意不要在外过夜,不去僻静小路,不随便和陌生人交往。
8.为孩子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适当购置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完成暑期作业,多阅读课外读物,参加体育锻炼。
9.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请家长引导孩子通过网络、电视、阅读报纸等了解新中国和家乡的历史,关心国内外大事;适当安排孩子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懂得关心他人,提高小公民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尊敬的各位家长,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关系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让我们密切配合,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管理,促进孩子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城镇一中
2011年7月1日《暑假告家长书》请家长阅后签字:__
学生签名:年级班姓名____
第四篇:营造和谐氛围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营造和谐氛围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生活,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因而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创造财富。致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他们基本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着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上进观念淡薄。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加之外出打工的父母由于不在孩子身边,而产生负疚感,因而,在金钱物质方面尽量给予满足。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学校的什么规矩决定,与家长的溺爱放纵发生强烈的碰撞,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难题。
关键词:营造氛围留守儿童 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共性
1.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家庭缺少文化氛围,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使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 其结果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辍学、失学屡见不鲜。
2.抚养人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普遍采取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缺失,他们只知道接受爱,不去施爱,对家长、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3.抚养人或监护人忙于繁重的农活或是年龄较大、精力有限无暇重视留守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而是放任自流。
4.抚养人或监护人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时,往往给予留守儿童的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饮食结构,因此使得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失衡。
5.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很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即没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又没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使得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二、搭建平台营造环境
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资源不足加之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前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只知道自从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孩子有变化,很多方面在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学校老师急,但迫于升学压力,只能选择放弃教育而抓住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放松。家长眼看孩子性情、品行、学习等方面朝不良方向发展,又不懂怎么教育,干着急没办法。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社会、学校、家庭应融为一体,形成齐抓共管之势。
1.教师对学生更应兼有父母亲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以及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师爱。教育工作者应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留心,多一份责任心。教师对留守儿童多施温暖,可通过家访、个别交谈、处知心朋友等方式,帮助留守孩子树立自信,塑造乐观的心理品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自我意识、良好人际关系、提高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学习、生活上相互帮助。实践证明,这不
仅锻炼了学生的自理能力,还锤炼了学生的精神品质,让他们从中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做人道理。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留守学生中间,与留守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内在的需求,设计一些潜在课程,形成课内、课外、校外一体化的课堂生活。可通过登山、远足拉练、行为训练、学习磨练和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学生的行为,磨练学生的意志,锤炼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意识,自觉地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和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让学生组成各种考察团,深入农村、厂矿等,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乡情、了解实际,使留守学生在真正的社会课堂中学习社会规范,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体验社会角色,唤起他们对家乡、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也让他们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抛弃烦恼、创造快乐,在创造中发现真善美,发现人生命的意义,从而消除留守儿童过于实用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和健康的人格。
2.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有家长都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身体力行、教育子女。要转变陈旧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多关注孩子,父母可以考虑回乡,在家门口就业。如果必须双方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交流方式,注意时间上不能相隔太久回家,还要经常打电话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把外出挣钱是为了让他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的道理讲清楚,并与学校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多给予亲情的关爱,而这种关爱不能是溺爱。
3.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学校当然也是留守儿童的教养主体,理应全面承担起孩子教育与管理的责任。学校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使他们自尊、自立,帮助他们做到知法、守法,引导他们安全、平稳地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的健康、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4.政府应通过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的托管和社区教育,强化农村父母在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政府、学校、社区联合起来共同净化育人环境,取缔学校周边不健康的网吧等娱乐场所。政府要加大投入,尽可能为一些进城务工的孩子提供学习条件,同时加大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力度,进行合理布局调整,逐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让留守儿童少一点“缺失”,多创造一些“共享”,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加强媒体宣传,引起全社会关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农村中小教师的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知法、守法。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
第五篇:充分发挥集体魅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充分发挥集体魅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摘要信息:
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社会、国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通过集体生
活,孩子们接触面扩大了。在集体中,教师的爱是集体成员积极上进的重要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集体生活中,模仿是指在集体的一定刺激的影响下而产生与他人相似的行为;在班集体中,越是有威信、有影响的人,其暗示效应越高,容易引起别人的模仿;在集体生活中,集体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影响集体心理气氛和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最完善的阶段。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是对于整个群体和每个个体都有意义的共同价值。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使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
一、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
(一)关心身边,感受温暖。
现在的中小学生,讲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社会、国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而如今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孩子在较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别人为自己服务,很少有机会去为他人做些什么。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集体这块沃土,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运用集体的魅力感染孩子们,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
(二)适应变换,争做主人。
校园也许是社会中最纯净的一方沃土,但集体仍旧是一个小型社会--儿童社会。告别了家庭的温馨呵护,远离了幼儿园老师的温柔话语,孩子们猛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学生,每天要学习很多知识,按时完成作业,和别人比高低,突然之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中。通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接触面扩大了。在集体,有老师、同学,它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这就使得集体成员间的交往突破了亲缘的界限,具有了社会性质,而孩子们在这个新的环境中,也进行了角色的转化,已经不再是只受保护的对象了,作为集体一员,他们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享受集体生活的权利,争做集体的小主人。这种角色的转换,是每个人准备进入社会、做社会主人所必需的。学校的各种规则,则使孩子们不断地学习如何适应社会。
(三)发展个性,健康成长。
只有在集体中,儿童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个性化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行动、认识、智能、兴趣、思想、情感等所有个人特质的综合发展。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表现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水平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环境和教育的社会化为媒体,通过儿童主体性的内化机制,形成和发展儿童的的个性。
实践证明,优秀的集体可以使个人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优秀的集体能够给予个人丰富的精神财富。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配合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责任与荣誉,可以使每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了解集体功能,发挥集体魅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强大集体的教育力量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殊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决定的。
集体的凝聚效应
集体的凝聚效应是指集体对其成员有一种吸引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能满足青少年儿童多种不同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儿童对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他们需要朋友,希望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朋友,对朋友的信赖逐渐超过对家长的信赖。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孩子们能够体验到被理解的幸福。这更加促使孩子愿意加入到某一集体中,希望受到集体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这个集体的认可。而一个良好的集体总是充满着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相互爱护,可以不断地满足孩子们对于爱的需求。
值得强调的是,集体可以满足孩子们成就的需要。要知道,孩子们普遍具有一种探索、创造并且取得成就的需要,当孩子们通过努力,在某个方面取得哪怕一点点成绩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然而正如刚才所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得到集体中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不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集体的力量、魅力,更会在集体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集体生活中,孩子们不仅得到多种需要的满足,同时还逐步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有集体每个成员都对集体负责,主动承担集体义务,逐渐形成集体意识,产生集体责任感、荣誉感的时候,集体才真正具有凝聚力,才能产生凝聚效应。需要指出的是,凝聚效应也具有两重性,防止狭隘小团体思想的滋生,是教师在集体教育中需要正确引导的。
集体的驱动效应
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