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育制度》读书报告
<<生育制度>>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还有《内地农村》、《生育制度》、《乡土重建》、《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Chinese Village Close-up》、《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小城镇四记》等诸多著作。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理解晚年费孝通,非走入费孝通的个人世界不可。这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两个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我在读张冠生先生所著的《青山踏遍》时发现,费孝通两个世界的形成,恰恰是在其生命力最为旺盛的39岁。《大学的改造》于1950年5月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以后,费孝通便开始把自己真实的世界隐藏在他隐秘的内心了。
二、书籍内容概要及想法
费孝通教授的《生育制度》是关于社会学的书籍,更是一本学术巨作。但它抛开了专业书原有的枯燥乏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家庭所担负的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其中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虽然是一本理论书籍,但作者结合了大量的自己实地考察的事例,使说理深入检出,非常吸引人。
在书中的第六章“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中”说到“婚姻的意义就在于建立这社会结
构中的基本三角。”这基本的三角结构包括两种关系——夫妇和亲子,而且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已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两点地位的固定得靠第三点的存在,在社会团体中,两人的关系靠了第三者的存在而得到固定。
这基本的三角结构小时候上数学课时老师就说过三角是稳定结构,同样一个家庭有了孩子才可以算是稳定的。在我们上一辈的婚姻中,父母双方基本是以相亲的形式认识彼此,从相识、结婚、生子„„因为在之前双方并没有过多的认识,所以这一个个阶段中并没有多少我们现在所说的爱情,都说爱情终究会变成亲情,而他们的婚姻直接跳过爱情,进入亲情阶段。有太多太多的家庭,他们得以维持下去都是因为孩子。“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在我上一辈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可以说我再上一辈的婚姻中,孩子拯救了无数个家庭,有太多的夫妻为了孩子而终究没有走上离婚的路。在书中有一组数据,据美国普查局宣布:1924年离婚案件,有35.7%是发生在有孩子的夫妇间;53.9%是发生在没有孩子的夫妇之间,其余不明。一般来说有孩子的夫妇比没没有孩子的夫妇多的多,而没有孩子的夫妇的离婚数却占了整个离婚人数一半以上,很可以看出孩子在稳定夫妻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了。
撇开现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奶粉的出现,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母乳的喂养才能生长,但一般孩子到10个月时就会断奶,最迟不超过一周岁。因为母乳的营养虽然丰富,但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也起了变化。同时,母乳的质量也逐渐下降,单靠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况且,不适时断奶,孩子吃惯了母乳,恋乳心理越来越强,不愿吃辅食,这样会引起孩子患营养不良症,不利于生长发育。同样,对母亲的健康也是不利的,母亲哺乳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和精力。而社会生活也需要断乳。
在生育制度中具体阐述了关于生育的种种问题。这大部分问题在现在看来可以用基因和进化来解释,而不必求助于造物主。他认为生育是在性冲动的生理现象的副产物,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完全可能丢失这种维持种族繁衍的机制,而需要依靠形成社会来解决这一问题,此乃先见之明。在发达国家生育率的持续下降,许多国家的生育率为负,丁克族也逐渐兴起,国家需要通过补贴和宣传来增加生育率。人在近两百年来的变化已经将进化远远抛之在后,其中出现的问题种种,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来应对这些变化。
在近亲结婚中,费认为近亲的之间的乱伦会破坏社会结构的条理和完整,并且使团体之间相互隔绝,不利于社会交流。而并非是一种来自于本能的厌恶。作为佐证,举了一个例子便是在中国较为通行的中表婚姻,由于来自于氏族之外,有不同的社会结构,但其表亲中却传袭一部分相同的生活习惯,这就是所谓的“亲上加亲”了。
在谈到婚姻生活时,对于寻找情人在某些社会比较普遍和公开,大家遵规守距,并不影
响婚姻。然而在现在看来,我较为排斥第三者插足,恐怕是怕有人受到伤害罢了。费认为因为人要死亡,因此才有生育。这较为容易理解,进一步的他也认为人类有孩子才有婚姻。基于这两点基本的认识,用来解释社会的结构和现象。如父母通常希望自己的子女从事自己未能从事的事业,把下一代当做新生的自己。而孩子与婚姻的关系中,介绍了一些社会结构中将生育当做婚姻开始的现象等,并解释了婚姻结构对于培育下一代所产生的作用。
在认识世界时,需要探讨其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能将一些难解释的想象归结为造物主的一时兴起,一方面这显得较为懒惰,缺乏求知的精神,另一方面唯有真实才是最简单的。若看待事物过于简单,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那必然会受制于现实,因为唯有理解才能有改变。个人的基本需要是生存,而人类为了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而组成了社会。人类利用分工合作的原则大大降低了生活的难度。个人生活所倚靠的不是任何别的个人,而是各个人间互相配合别人行为的分工体系。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长久的配合。可是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对他人情感和行为的长久性和稳固性的配合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人类需要制定一套分工合作的体系,并使每个个体能根据自己在结构中所处的不同的位置来进行不同的工作以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体生存的稳定性,甚至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是社会分工结构的稳定和完整是靠着人来发生作用,当当下的社会结构中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而需要其他零件来修复或者完善的时候,就必须有其他的人员加入这个社会结构的体系中。也就是需要人类的生殖和种族的延续,这个时候生育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保障手段就有了它存在的必然性。
三.读后感
书中第十章降到“社会性的断乳”。“孩子早年的抚育需要父母的保护和供养,但是长到一定时候,孩子不能专门在父母的荫庇中生活了。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会引起不良的结果,因之,在抚育过程的末期,必须有一度社会性的断乳”。家庭具有暂时性,孩子长大了就要脱离原有的抚育团体去成家立业,脱离原有的父母子三角结构而要去和另外两点结合成新的三角形,所以在原有的三角形中就得及早防范亲子间持久的联系。而现在的8090后社会性断乳期被推的越来越迟,一个是父母的过分溺爱,另一个是自己内心的不成熟,对家庭有过分的依赖,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一个在家庭环境里生活得太久的孩子,他会对家以外的竞争的环境失去适应的能力,会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感到不适应,容易产生恐惧等心理问题。”八零后婚姻的保质期越来越短,九零后大学生的行为越来越非主流,我觉得造成这些问题的一部分责任是由于没有进行正确的社会性断乳。
而我作为当代大学生又是九零后中的一员,对社会性的断乳对一般人有着更深的理解。
社会性断乳不当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现在的“草莓族” 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国家为了减轻人口压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们成为家里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里只有我们一个,自然我们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在家里的呵护下长大,不让做这不让做那。因为家中过度保护与溺爱,让这一代凡事都以自己的感觉为主,不但抗压性低,过度自我为中心,崇尚物质、追求名牌的情况更是严重。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副教授黄洪基分析指出:“草莓族”大多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家庭物质条件较为富足,许多人还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备至,因此很少有真正不顺心的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又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以致他们应试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弱;业务水平出色,心理素质较差,碰到压力甚至是很小的挫折就会像草莓一压就扁。
我们在父母过度的保护下,缺乏的不仅仅是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各种生存技能。作为一个实际年龄已经成熟,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心理年龄上也要达到完全成熟,不能遇到一点点事就求助父母,同学间有点小矛盾也不会主动沟通,更有的同学失恋了就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样,心理素质极差。我们不要过分的依赖父母,背负起对这个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锻炼自己的各种生存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要为辛苦养育我们的父母做一些事情,回报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真正的完成社会性的断乳。而作为父母不应该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子女,应该给我们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成长,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教会孩子各种生活基本技能,不能什么都帮他们包办。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让他们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父母的职责应该是教会孩子学会了什么。而不是能给于了他什么。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个人的基本需要是生存,而人类为了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而组成了社会。人类利用分工合作的原则大大降低了生活的难度。个人生活所倚靠的不是任何别的个人,而是各个人间互相配合别人行为的分工体系。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长久的配合。可是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对他人情感和行为的长久性和稳固性的配合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人类需要制定一套分工合作的体系,并使每个个体能根据自己在结构中所处的不同的位置来进行不同的工作以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体生存的稳定性,甚至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是社会分工结构的稳定和完整是靠着人来发生作用,当当下的社会结构中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而需要其他零件来修复或者完善的时候,就必须有其他的人员加入这个社会结构的体系中。也就是需要人类的生殖和种族的延续,这个时候生育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保障手段就有了它存在的必然性。
第二篇:婚姻与家庭《生育制度》论文,读书报告
婚姻与家庭
1.摘要与引言
婚姻是什么? 家庭是什么?
这是人类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许多学者们的关注。我也对有关婚姻家庭的问题很有兴趣,所以读了几本有关这些问题的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著名的学者费孝通先生的《生育制度》一书。这本书使我进一步深入思考婚姻的本质,其中,体会最深刻的是婚姻不那么简单。具体说来,生育与家庭的含意很深刻,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育孩子、将孩子抚育成人,这些活动本身不是那么简单的,可是在这本书中的分析比我想象的更复杂、深入。虽然它们属于社会活动,可是这本书的作者抛开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及其他因素,完全把这些关于生育的事情视为社会学问题,并以比较社会学观点来研究,从社会层面去分析生育制度,我想就这本书中的几个观点发表一些自己的感受,以下是我个人对费孝通先生观点的理解与我个人的观点。
2.关键词
婚姻、家庭、男女、抚养、爱、稳定
3.正文
第一,人类如何形成生育制度?主要的因素是人类生存下去的特殊性。人类的婴儿与其他动物的幼崽不一样,动物的幼崽一旦得到生命就能独立生存或者一段时间依靠母体后就可以完全独立依靠自然的保障而生存,但婴儿断乳后,虽然生理上可以独立长成,但是还要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所需的一些行为,且须要更长的时间。因此人类不能以其他动物式的生存方式来生活下去。需要说明的是,人类本身不能不组成社会,这社会引用分工合作来渐渐提升生活程度与生存强度,社会分工结构靠着人发生作用,可人是不能永远生存的,因此,人类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完整性,在这里就发生生育制度,供给新社会分子是生育制度的任务。
第二,结婚的社会意义。结婚,词典上的解释是男子和女子经过合法手续结合成为夫妻,社会的意义是这些意义加上抚育子女的任务。上面指出,任何种族要延续下去,都要有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可是,一个人从出生到能够独立生活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从生理性抚育到社会性抚育这一系列工作一般由家庭担负,再进一步说,通过结婚所肯定的夫妻来组成家庭,就被社会安排为担当这任务的恰当人选。在性生活比较开放的少数民族中,社会人类学家发现,参加性生活的所有男女中,只有一对男女通过婚姻被肯定为夫妻,担负抚育子女的主要任务。有的社会,规定男女生了孩子以后才能举办结婚仪式。有了新生儿女需要抚育,为了抚育就从事结婚,在这里表现得很明显,就是婚姻和抚育的密切关系。有的社会,女子婚后仍归娘家,一直等到有了孩子以后才能到夫家住下来。在这里,促使夫妻聚在一起生活的目的很明显的是为了抚育孩子。男女有了性关系以后,就不免要生孩子,打怀孕到出生都落在妇女身上,出生以后还要抚育的任务也是妇女推脱不了的,但同时男的会不但负抚育责任。
婚姻的目的,就是把男的圈进来帮助女的抚育工作。从女的角度看来,不结婚也可以过着性生活,与男的一样,没有必要为了性生活去结婚,但是一旦通过性生活带来了子女的抚育问题时,女的就要找个共同抚育子女的伙伴,这个伙伴就是通过婚姻所确认的丈夫。为了找个丈夫,就要结婚,在这里,为何结婚,结婚是为了子女的抚育。有的社会,男女结婚以后,双方都可以公开的找情人,夫妻都互相不干涉,在夫妻之间和在情人之间,同样可以得到性生活的满足。结了婚的男女,可以过性生活,但并不是为了性生活而需要结婚。这意味着,婚姻是通过结婚所肯定下来的夫妻关系,在夫妻关系以外的一切性关系中的男女,都不应算入婚姻关系之中。婚姻关系是一回事,性关系是另外一回事,只有把两者区
别开来,才能明确认识婚姻的社会意义是为了子女的抚育。
第三,社会结构中的三角,明白了婚姻是为了子女的抚育,就易理解家庭是父、母、子三方所组成的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换言之,婚姻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从婚姻里结成的夫妇关系是从亲子关系上发生的。这种说法也许和我们通常的看法即“男女双方结婚成家庭”不同,其实“男女双方结婚成家庭”这句话是不具备的。既然婚姻是为了子女的抚育,抚育必须有抚育的对象,因此子女是构成家庭的重要角色。上面指出,有的社会要等到女子生了孩子以后才能结婚,需要抚育时,才把男拉入来组织一个三角形的家庭。有的社会男女结婚后,妻子即回娘家,一直到生了孩子以后,才带着孩子在丈夫家同居。这就说明了男女结婚以后到孩子生出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夫妻还没有必要经营共同生活。孩子出生以后,为了保证孩子抚育得好,夫妻同居者共处的生活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只有有了子女并进行抚育的时候,家庭在结构上才算完备,在任务上才算在发挥其作用。
第四是,社会为何用生育制度去控制家庭,家庭负担着子女的抚育任务,是为延续种族和保证社会各项活动有新人接替,所以社会对婚姻和家庭是极为重视的,从伦理上和法律上加以种种保护。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最基本、极为普遍的结构,因此我们既要从社会的需要来了解家庭,又要从家庭的需要来了解各种社会设施。
这些社会设施中需要说明的是:
首先,限制家庭以外的性生活。婚姻是确定两性关系和个人开始性生活的仪式.可是在很多民族中两性关系并不以婚姻始也并不限于夫妇之间,而同时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夫妇以外的性生活无论如何自由,并不会引起婚姻关系的混乱,这使我们觉得婚姻关系和两性关系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因此,我们似乎不应把限制两性关系视作婚姻的基本意义。婚姻之外的两性关系之所以受限制还是因为要维持和保证对儿女的长期的抚育作用,有必要防止发生破坏婚姻关系稳定性的因素,这点是为什么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性的开放越来越收缩的缘故,换言之,一旦男女不愿意负担抚育子女的责任,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也就出现了不易维持的局面,从而给家庭和社会敲响了丧钟。事实上,人类社会为了保证家庭的巩固采用了各种制度及办法来限制家庭以外的性生活。
其次,限制生孩子权利。在承认婚姻前性生活是正当的民族中,也并没有允许在婚姻前合法地生孩子。可以说人类社会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则,就是有丈夫的女子才有生孩子的权利。无论在什么地方,两性关系尽管可以在一定限制下享受相当的自由,可是关于生孩子这一件事,却很少含糊,一般都有很严格的规定,而且这种规定总是以婚姻为基础的。在这里强调的不是没有丈夫的女人不能
生孩子,或者不生孩子,而是,只有婚姻后生孩子,才能组成充分抚育的环境。任何地方都生在婚姻关系之外的孩子,可是这些孩子时常就被溺死,或者在生后被已婚的人领养去,没有父亲的孩子即使不致连生孩子的权利都得不到,但 常常不能充分享受一个完全的社会分子所有的权利。他不是被挤在生活人世界之外,也总是部分地被挤于社会之外。人间的悲剧是人造的。
以上所讲的是他的观点,同样我也支持他的这些观点,但他在这本书中只从人类社会的宏观角度阐述了他对婚姻家庭的观点,在这里 再使我进一步深入思考,即对我个人来讲婚姻与家庭是什么?
我认为婚姻制度是稳定社会的良好工具,是人类诞生以来为了整体的生存和延续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稳定社会关系的工具。通过婚姻进而家庭的形式使每一个人都在某个小的组织中,通过成员之间的互相牵制保证该组织的相对稳定;每个个人都相对固定在自己的婚姻或家庭中,从而也减轻了给组织外部,即社会其他个人、组织或群体施加的影响。这种网状的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社会整体的相对稳定。
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其自身婚姻、家庭的意义显然并非在于稳定全社会,认为婚姻家庭的意义在于“爱”的人肯定比比皆是,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或多或少都是为了寻求个人的稳定,包括社会关系的稳定、经济的稳定、内心的稳定等,因为“爱”本身通常给人内心的充实、稳定感。因此,对于我个人来说,我需要婚姻、家庭,表面上,婚姻、家庭的意义在于寻求“爱”、维护“爱”,但从本质上来说是寻求“稳定”。
婚姻的成立只是个人在寻求“稳定”过程中的一个点,这个时间之前及之后,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稳定”。假设我们切取某人的某段人生经历——成年后到结婚后孩子出生,并抽取其中一条线——婚姻家庭。随着个人成长,因生理因素等原因,原有父母的家庭已渐渐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原本稳定的关系渐渐松动;经济不够独立的人,可能会寻求其他个人进行组合,从而达到经济上相对独立(经济的独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稳定),当然,寻求经济独立同时也在寻求其他方面的稳定;经济独立的人,可能因为经济足够独立,需要精神上或生理上相对稳定的关系,从而寻求其他个人进行组合。这时,婚姻的形式便成为大家进行组合的良好工具。
顺利情况下,某人通过婚姻形式达到了某些方面的、某阶段的相对稳定。但是,婚姻的开始本身使其进入了寻求新组织内部及个人在新的社会关系下的稳定的过程。新组织的稳定与个人在该组织中的稳定是几乎等同的。新组织的内部稳定需要组织成员的相互竞合,现在社会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主要模式,在这种情况
下,违反社会主流模式本身便会给该组织带来一定不稳定性,因此,通常情况下,采取主流模式会给该组织达到稳定减少阻力;但是,我并不认为采取主流模式的效果是绝对的。我认为该组织成员的互动本身必须结合各自的客观及主观条件,对主流模式进行相应程度的调整;而且调整是无时无刻都在持续的状态,随着内部成员情况的变化及成员结构的变化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当婚姻出现新成员——孩子时,也会对该组织的稳定性带来波动,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对经济分配、情感分配等进行全面调整,才能让家庭恢复稳定状态。当然,如上所述,调整是持续性且永久性的状态,没有终结点。(具体调整方法鉴于比较复杂且本人没有直接经验,不予发表看法。)
参考资料
1.费孝通 《生育制度》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生育制度
关于《生育制度》的书评
从进大学开始,就有老师给我们推荐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但都一直没有机会去认真看看,这次人类学的老师给我们布置写一个关于人类学书籍的书评,于是我就把《生育制度》这本书借来一口气看完了,却感觉这本书的理论性太强了,读起来还挺困难的,而且有一点枯燥,虽然如此,但读完之后还是感受颇多的,原来费孝通先生笔下的生育制度并不像我开始想象的那样,仅仅局限于求偶,结婚,抚养等一系列制度规范,而是涉及到关于家庭建立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社会规则,如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时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一系列问题,费孝通先生在本书的开篇就说了“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养成人“,这一套活动称之为生育制度。
本书是根据费孝通先生抗战期间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成的,主要以实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具体的一种制度,书中有对禄村的调查,广西花篮瑶的调查,引入马林诺斯基对特罗布里恩德岛上的土人的考察,摩尔根的研究文献的等,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说明生育是种族绵延的需要而非是满足人们生物基础上性的需要,从宏观的角度说明生育制度是完成社会新陈代谢作用的继替过程,对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性而言,生育制度是有必要的。本书涉及的内容广泛,体系也很严谨,通过阅读此书,使我对人类生殖,抚育孩子与婚姻家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继承关系,亲属关系等有了更多的了解,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用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我来讲一讲全书的大概内容吧,全书共分为十六章:第一章讲种族绵续的保障,包括生育制度的功能、从性爱到生殖、从生殖到抚育、损己利人的抚育、社会完整和新陈代谢;第二章讲双系抚育,包涵了生理抚育的单系性、两性分工与合作;第三章讲婚姻的建立,主要有生物性的父母和社会性的父母、结婚不是件私事;第四章讲内婚与外婚,有夫妇之间、乱伦的禁律、性和社会;第五章讲夫妇的配合,含有相敬如宾、变相的内婚、择偶的自主;第六章讲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包含三角的稳定、家庭的概念和实体、婚姻是个别的契约;第七章讲居
处的聚散,有基本三角的区位、父居和母居;第八章讲父母的权利,包括弗洛伊德的寓言、社会和个人、严父和慈母、女性的情结;第九章讲世代间的隔膜,主要有理想和现实、共生和契合、要飞的终于飞了;第十章讲社会性断乳,包涵了家庭的暂时性、三角的团结、温存的留恋、成年仪式;第十一章讲社会继替,主要有社会容量和人口、继替的亲属原则;第十二章讲世代参差;第十三章讲单系偏重;第十四章讲以多继少,包涵人口的控制、长幼行序、萁豆相煎;第十五章讲续绝,包涵了养子、过继、暂时的改系;第十六章讲了亲属扩展,主要有亲属的建立、亲属关系扩展的社会因素、亲属的分类、亲属体系和社会结构。
根据自己对整本书的理解程度,我就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吧!
首先是第三章的婚姻的确立给了我很多启发,费孝通先生在本章首节提出婚姻的基本意义在于维持和保证对儿女的长期抚育作用,而不只是仅限在两性关系上,费孝通先生陈述的理由有两点:一是两性关系可以在一定限制下享受相当的自由,而关于生孩子,一般都有很严谨的规律,而且这种规律总是以婚姻为基础的,二是没有父亲的孩子常常不能充分享受一个完全的社会分子所以的权利,接着他通过举例论证生物性父亲不等于社会性的父亲,来说明决定亲子的社会关系的是婚姻关系,不是生物关系。本章第二节,费孝通先生提出结婚不是件私事,而是用社会力量造成的,不仅仅是依靠法律,还牵扯经济关系等,其原因是为了更加稳定的确立对于子女的双系抚育,他提出的婚姻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我很认同,因为在当代社会,虽然在大部分的婚姻以男女的自然相恋为基础,尤其是恋情开始的时候仿佛只是关于两人的私事,但是这段恋情越要接近婚姻就越要受到社会力量的干涉,比如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在远离父母包办婚姻的今天,两个人相恋到一定程度时,也总是不会忘记将对方领到家里给自己的父母瞧瞧,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这都体现了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结婚不是件私事”的观点。
在第四章关于内婚与外婚的观点上,提到了关于性、婚姻、家庭关系,我赞同费孝通先生说的关于婚姻中夫妻间亲密爱情为基础来组建家庭,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继续维持各个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夫、妻、子形成稳定的家庭结构。父母对孩子的抚育成长、在孩子的心理上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还描述了些乱伦近亲婚姻等,但现代都市社会相对更为文明有更多的规范和禁令及世俗的眼
光,虽然人们性交更为开放但这是隐性的,就如书中所述性与社会的对立。还有第五章,费孝通先生讲到夫妇之间的配合,在“相敬如宾”中提到“夫妇之间需要高度的契恰是为了要经营全面合作的生活,他们互相依赖以得到满足的地方太多了,因之,只要一两方面不相融合,整个夫妇之间的生活都会搁浅“,这句话另外感触颇深,所以费孝通提出了一种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即“把夫妇关系稍稍片面化一下,一种是把事物上的合作减少,使夫妇偏重感情协调,二是把感情方面的要求撇开一下,偏重经济上的事业上的合作”,接着对比了中国传统社会和西洋社会的夫妇在感情和事物合作上的轻重偏颇,在“择偶的自主”中讲到早婚,童养媳之于夫妇之间的配合的积极的意义,还论述择偶绝对自主的缺陷和不可行性。虽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减少夫妻间摩擦的方式比较理想化,但是却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婚姻已成事实且不希望它破灭,那么谈不来感情就谈事业,关于事业无法沟通就多沟通情感,当然在婚姻中,对于感情和事业二者的沟通如果有一样被完全舍弃,那么这桩婚姻一定能够不会是完美的,甚至会到虚幻或世俗的两个极端,但是所谓就重避轻,趋利避害才真正是缔造和睦关系的明智之举,究竟是更多注重感情沟通还是事物上的合作,确实是可以也应该根据夫妇的实际情况来认真考虑和确定的,毕竟这两种合作中的任何一种都是稳定婚姻的重要条件和有效措施。其次是费孝通先生并不否认恋爱具有可以把双方性格上的不同之处消融的能力,但是强调如果果真如此,”恋爱并不是婚姻的入门,而是婚姻应该具有的精神,和婚姻永远在一起的作用“,而当代有很多消极的论调把婚姻视为爱情的坟墓实在是本末倒置了,虽然我们承认婚姻比恋爱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但是既然相爱为什么会不乐意承担呢,所以我却愿意按照费孝通先生的思路,认为步入婚姻殿堂之后的同甘共苦才是真爱的历练和升华,是现实的婚姻让恋爱有了生根的土壤,而不再飘渺和虚幻,所以我还是同意恋爱史婚姻的基础的观点。
其次是第八章关于父母的权力,第三节中讲到”严父慈母”,说亲子间的冲突时发生在抚育作用的本身,若是管教的责任是由父母共同担负的,则子方对于亲方可能发生心理上的反抗,自不会分出父母来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抚养,要有双方分别担任社会性的和生理的抚育工作,最普通的分工方式是严父慈母的安排,这对于我们在专业课《个案》上学的,结构家庭治疗中的权利架构是一致的,其中讲到家庭结构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互补性,家人的角色与行为常常是互相影响的,又是互相补充的,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处理关于个案的案例中,可以利用互补性来理解某些家庭成员行为的原因所在,在这一点知识上,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对我的启发也是很大的。对于我们以后利用专业知识处理家庭婚姻问题个案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还有就我理解的《生育制度》中的内容来说,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立足乡土,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虽然费孝通先生受到过很多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他还是将中西文化放在一起去比较,他的思想之根无可选择的深埋在中国文化的厚土之中,但是文章光有理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事实来支持,这些事实都来自于费孝通先生的田野调查和日常观察。其二是费孝通先生还善于用比较,来增强理论的内在张力。他善于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中外生育制度进行比较,他不仅大量引用了马林诺夫斯基等调查的资料用来证明生育制度的理论,还将中国乡土社会与美国社会做比,让我们读者看到了不同文化模式下的生育制度的多元化景象。比如在第六章中谈到家庭基本三角中夫妇的居处关系时,中国的“床上夫妇床下客”的夫妇关系时和“现代西洋夫妇到处结伴同行,形影相随”的情形形成对照。其三是《生育制度》仍是认识当今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解决现实的问题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但我认为其书也存在一点点缺陷,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育制度》所呈现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的余地,比如现在存在的现象“丁克家庭”,“同性恋”等问题以及当代生育观的变化。
当然本书还有很多其他值得深深思考和反复品味之处,希望自己以后有时间再重新认真品读,相信自己会有更大的收获的。
姓名:刘小梅专业:社会工作年级:2009学号:20090510169
第四篇:《生育制度》读后感
《生育制度》读后感
《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的又一代表作品。文中,费老反驳了
B.马林诺斯基的观点,认为生育制度的功能并非是满足人的生理性需要,而是满足社会性需要,种族繁衍。
费老承认生育与性相关,然而却并不意味着“某种行为和某种生物满足有关而就说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在满足这种生物需要”,而且,人类性欲的满足并不一定需要婚姻与家庭,一对一婚姻的产生反而是对性欲的一种限制,因此,这种限制性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深层次的原因。所以,费老认为“种族需要延续是发生生育制度的基础”。种族延续既要靠生殖机能,亦需要抚育。生殖与抚育两者并不能完全划开。费老在书中所分析的生育制度是从种族延续的需要上所发生的活动体系。生育制度是人类种族延续的人为保障。
费老所分析的生育制度是站在功能主义的理论上所分析的。人类生育是为了种族的延续。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是把生殖或是抚育小孩认为是一种自然而然情感性倾向的个人行为,从未思考过其深层次的社会性意义。遥想,这便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了吧。又不经想到现代社会的一热门话题:丁克家庭。丁克家庭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却选择不生育的家庭。那么他们的行为又该怎么分析呢?他们的存在是立于生育制度之外吗?
第五篇:《生育制度》读后感
《生育制度》读后感
-----关于生育制度的功能
B·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社会制度是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任何社会制度都针对一种基本需要;在一合作的事务上和永久团聚着的一群人中,有它特具的一套规律和技术;任何社会制度都建筑在一套物质的基础上,包括环境的一部分及种种文化的设备”。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关键词:有组织的体系、团聚、需要、规律和技术、物质。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必须包含以上几个方面。
生育制度是指男女两方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并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的一整套活动。即生育制度包括求偶、结婚、抚育三个方面。既然生育制度属于社会制度的一个具体方面,那么它的存在及存在的功能是值得讨论的。
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物性的基本需要,第二类是合作性和技术性的需要,第三类是文化道德的需要。即人类的所有的需要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也许是受到“生育制度”表面意思的“误导”和马林诺夫斯基在《原始人的性生活》这本名著侧重从人类学的角度论述英属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中求偶、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暗示”,很多人都认为生育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性需要而设立的。换句话是说,生育制度的设立使人们之间的性生活更加便利化。其实关于生育制度和性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生育制度是用来满足人类性的需要,一是说人类性的需要是在生育制度中得到满足。我们承认人类生物基本需要是须在社会结构中得到满足,而且也可以说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为了要得到更大的和更可靠的生物上的满足。但不能因为某种行为和某种生物满足有关就说这种行为的目的是满足这种生物需求,因为他们二者存在相关而非因果关系。生育制度之于性的关系亦是如此:生育制度能使性合理化,但并不能说生育制度的设立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性的需要。事实上,人类性欲的满足即使没有求偶、婚姻和家庭同样可以得到。也就是说,生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性生活的满足。
既然生育制度的存在从根本上说不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性的需要,那么它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马林诺夫斯基说到“生殖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文化体系。种族的需要延绵并不是靠单纯的生物行为及生理作用而满足的,而是一套传统的规则和一套相关的物质文化的设备活动的结果。这种生殖作用的文化体系是有各种制度组成的,如标准化的求偶活动,婚姻,亲子关系及氏族组织。”即种族延续是生育制度的基础。可是在这个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一个问题是:人类为什么要延续他们的种族?人类的性爱的满足是否和生殖存在必然相关性?
如果从生物机能方面来考虑的话,性爱、生殖和种族绵延之间的关系似乎非常水到渠成。因为一切生物一旦产生就会成熟,成熟了自然就要生殖,生殖的结果就是把种族延续了。在单细胞生物中,这一论断的确成立,但是两性生殖的生物就不能这样讲了。因为两性生殖的植物,生殖细胞的结合常要第三者来做媒介。性爱的满足并不在生殖细胞的结合上,而在两性接近的行为上。我们承认人和其他生物一样,生殖细胞成熟之后,对于异性会有一种要求接近、发生性行为的生物机能。即使我们承认性爱是普通人都有的生物机能,可是人类性爱的满足却并不一定要引起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即性爱和生殖虽则相联,但却并非一事。也就是说性爱的产生并不是以生殖为前提的。不可否认的是,在世界上某些地方的居民仍然认为性爱和生殖存在必然相关的联系,可是生殖细胞从成熟到新个体的产生是否就能说是种族得到绵延?
种族绵延是指在这世界上继续不断地有该种生物存在。因而种族要绵延下去就必须不
断地有新个体产生出来,所以种族延绵不得不靠生殖机能。可是生殖机能做到的仅仅是从就个体中产生新个体,新个体产生之后是否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能在未死之前再生新个体就都不是生殖机能分内之事。在新个体产生之后来支持其在世界上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抚育----生理性的抚育和社会性的抚育。即生殖是新生命的造成,抚育是生活的供养。
在生物界中有不少物种,在子体得到生命之后,他们的生活还得靠母体来维持----母体内抚育----母体对子体还得承担一段时期生活的责任----母体外抚育。人类就属于这种动物,即在断乳之后,生理上虽则可以说已经长成独立的个体,但是还要一个更长的时期去学习在社会中生活所需的一套行为方式。社会知识的传递对于个人的生活是及关重要的,因为人不能个别的向自然去争取生存,而得在人群里谋生活。一个没有学的这一套行为方式的人就没有能为人类种族绵延上尽力的机会。把这套行为方式传授给孩子们的工作可以称为社会性的抚育。生理性的抚育是生物机能的充分表现,那社会性的抚育是否也本能的反映呢?其实不然,因为世界上有太多的堕胎和杀婴行为,甚至在某些地方存在着这方面的文化。那么就说明人类的抚育并不是处于本能,它还存在着社会性质。更进一步说就是人类种族的绵延和性的需求是两回事。
既然人类在性爱、生殖、抚育和种族延绵之间并不存在生物机能的连环,那么种族延续是失去了自然保障的。若是种族绵延是人类个体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为维持个体生计,必得另外设法---社会性的手段---保障种族的绵延。于是就产生了不少文化手段来发挥这一功能,称之为生育制度。可是,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人类要延续他们的种族?
个人的基本需要是生存,而人类为了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而组成了社会。人类利用分工合作的原则大大降低了生活的难度。个人生活所倚靠的不是任何别的个人,而是各个人间互相配合别人行为的分工体系。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长久的配合。可是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对他人情感和行为的长久性和稳固性的配合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人类需要制定一套分工合作的体系,并使每个个体能根据自己在结构中所处的不同的位置来进行不同的工作以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体生存的稳定性,甚至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是社会分工结构的稳定和完整是靠着人来发生作用,当当下的社会结构中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而需要其他零件来修复或者完善的时候,就必须有其他的人员加入这个社会结构的体系中。也就是需要人类的生殖和种族的延续,这个时候生育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保障手段就有了它存在的必然性。
再反回头去看社会制度的几个关键的组成元素,我们不难发现生育制度就是人类为了使自己的生存需求最大满足化而制定的一套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的文化体系。而它也确实满足了人类三个层次的需求,保障了整个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综上所说,人类性的需求、生殖、抚育和种族延续之间并不存在生物机能的连环性,所以种族的延续具有社会属性,它直接和人类的生存相关。生育制度包括生物属性的“生”和社会文化属性的“育”,它是保障人类种族延续的社会工具。
费老在关于生育制度的功能的论述中,其实重点是放在“制度”上。他重点强调人类社会的分工和结构性,落脚点放在社会制度存在的功能上,很明显的带有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色彩。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忽视了个人的主观性,而总是以结构的视角来看待种族延续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