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杨小玲心得体会
大爱无言,上善若水
—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杨小玲,一名普通的特教教师,她把爱洒向一群特殊的孩子,她用爱诠释了“人民教师”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大爱无言,爱善渡万物而不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她以爱心、奉献、责任诠释了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光辉形象,为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她的行为塑造了新时代优秀教师的鲜活形象,诠释了真正的爱岗敬业;真正的淡泊名利、乐守清贫;真正的无私奉献、大爱无边。同杨小玲一样,我们也是人民教师,一样的平凡,一样的职责,但是,她奉献了更多的爱心和智慧,倾洒了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她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美丽。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得更好呢?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
学习杨小玲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感触颇深。杨小玲老师针对残疾孩子的身心特点,创立了特教舞蹈“鼓舞”教学法,用真诚搭起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敬重。“爱”是教育的支点,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茁壮地成长。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有教无类”,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远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的心愿,他鼓励、鞭策孩子,大大推动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人是不同的,生活是不同的,然而只有大家都愉快积极的各司其职,和谐社会才会诞生,教育亦如此,只有兢兢业业,做好平凡岗位上的点点滴滴,才能寻得幸福快乐、以及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幸福感。
康德曾经说:“人世间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还有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面对学生们那一双双纯净的眼睛,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人,所以我一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努力工作,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始终相信,只要摆正心态,全心付出,生活就是快乐的,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在身后传播下一路希望的火种。感受是深刻的,启发是深远的,杨小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让我们一起谱写沌口小学的美好明天!
第二篇: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有感(模版)
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有感
东方红小学 王惠敏
学校组织了观看硚口区教育局杨小玲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感触很深,她把爱洒向这群特殊的孩子,悉心呵护和教育着每一位残障学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用青春和热血培育了一大批身残志坚的孩子,使他们成长成才,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情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特殊教育这块园地里谱写出了一个特教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时代强音,给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1990年在武汉市第一聋校参加工作的杨小玲,先后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市优秀女教职工标兵、市师德先进个人、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二十年“突出贡献奖”、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巾帼建功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对在无声世界里摸索前行的聋哑孩子来说,杨小玲是灯塔。22年间,她把自己的温度和热爱,化作光,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让他们不再孤单、不会迷失。当年,中学生杨小玲是校体育队主力,每天最向往的,是在操场上训练。“中长跑得过全市前三名。”这个体育“好苗子”文化课却一般。她的班主任刘老师与杨小玲约法三章:想训练?先做完作业。听到操场上的口令声,杨小玲的心急得像猫抓。她只能沉下心,先弄懂功课、做完作业。在老师的“逼迫”下,她提升了自己。对自己老师的感激、对帮助别人的向往,让师范“尖子生”杨小玲毕业时做出了惊人之举——放弃了令人羡慕的保送上大学、毕业留校机会,去聋校当“孩子王”。
点亮学生,让他们的人生梦想成真
不懂手语,她与孩子们交流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空有满腔热情却茫然无措,自信满满的杨小玲上第一堂课就哭了。她从头学起。操场上、教室中、食堂里,杨小玲一头扎进学生堆,一字一句谦虚求教。从最初一字不懂,到能打出各种“方言版”手语,只用了3个月。怎样让聋哑孩子感受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他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在学校舞蹈室外,一名男生经常躲在窗外偷学。杨小玲走出教室,用微笑迎向他怯怯的目光,“老师,我想学跳舞。”杨小玲收下了这个名叫王志刚的孩子。他成了队里最刻苦的队员,每次排练下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从不叫苦。训练一年多后,杨小玲为王志刚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这支舞,让王志刚赢得人生中第一个大奖——全省一等奖。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中残联艺术团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犹豫时,远在武汉的学生短信每天雪片一样飞来。杨小玲觉得,这些孩子就像风筝线一样扯着她,不管飞多远,心的那一头,总是系着他们。“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坚强、包容和担当。”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从教22年来,她针对残疾孩子的身心特点,创立了特教舞蹈“鼓舞”教学法,用真诚搭起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敬重。从她的舞蹈教室里,走出了“千手观音”邰丽华,9人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3人成为特教老师。
学习杨小玲老师,就是要学习她22年始终如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特殊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无怨无悔,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近22年来,带着对残疾学生深深的爱,深深的情,杨小玲在特殊教育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学习她满腔热情的关爱学生,为帮助学生倾尽心力的高尚师德和爱生如子的崇高思想境界;为了教会特殊学生学习知识,她学习手语,学习聋校教育学、心理学等特教专业理论。学习杨小玲老师,就是要学习她爱岗敬业、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杨小玲生活节俭,朴实无华,但她充实、自信、快乐、幸福。这些都缘自于她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社会奉献所带来的内心的充实与满足。学习孙晨老师就是要学习她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书育人,追寻快乐,追求幸福。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亲眼目睹了老教师们爱岗敬业、讲求奉献作为,亲耳聆听了老教师们不畏艰苦,牧牧不倦、潜心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的明天,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作为年轻教师,我和杨小玲有着一样的平凡,一样的使命,一样的承诺,一样的追求,但是,她奉献了更多的爱心和智慧,倾洒了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所以,她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美丽。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还要经历无数垦植与收获的日子,我要携手杨小玲爱生如子,博爱奉献;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的精神,着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勤学苦练,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让激情充满工作,让美丽洒满课堂,让爱心遍及角落,让满意永驻学生心中!
2012.12.19
第三篇: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体会
大爱无言,爱善渡万物而不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在合适不过。一名普通的特教教师用无私大爱鼓舞无声世界。她叫杨小玲,是武汉市第一聋校的舞蹈教师。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等光荣称号,今年又当选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让我们用鲜花和掌声向这位22年坚守无声世界的特教老师送上最崇高的敬意!
扎根特殊教育,立足岗位,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她像烛光,跳跃而有力量!1990年,怀着对自己老师的感激、对帮助别人的向往,让师范尖子生杨小玲毕业时做出了惊人之举放弃了令人羡慕的保送上大学、毕业留校机会,去聋校当孩子王。22年间,她把自己的温度和热爱,化作光,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对在无声世界里摸索前行的聋哑孩子们来说,杨小玲是盏明灯,让他们在黑暗中循着烛光前行,那跳跃着的力量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不会迷失心中永远的方向。
静心教书育人,励言励行,精益求精的严谨治学态度。在聋校,杨小玲一边突击手语,一边教学生跳舞。3个月后,她基本上能用手语流利地上课了。然而,困难比她想象得要大,音乐再悠扬,学生们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学生们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节拍、韵律和舞蹈术语,她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来表达。不懂手语,她与孩子们交流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空有满腔热情却茫然无措。操场上、教室中、食堂里,杨小玲一头扎进学生堆,一字一句谦虚求教。从最初一字不懂,到能打出各种方言版手语,只用了3个月。怎样让聋哑孩子感受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他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爱心无限,关爱每一个学生,鼓舞学生成人成才的高尚师德。她是聋哑学生共同的杨妈妈她知道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她用20多年的青春和爱浇孩子们脆弱的心灵;她用优美的舞姿带领孩子们走向梦想的舞台,让聋哑孩子生活得幸福有尊严;在工作的6000多个日夜里,她是他们无声世界中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有力。22年间,她把自己的温度和热爱,化作光,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她桃李满天下,感动中国人物、著名残疾人表演艺术家邰丽华也曾是她的学生。
是的!大爱无言,爱善渡万物而不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四篇:杨小玲事迹
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体会
(徐文娟)
武汉市第一聋校艺术教育(舞蹈)教师杨小玲,她关爱聋哑儿童、悉心育人的事迹让所有人都非常感动。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等光荣称号。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她带领聋哑姑娘表演舞蹈《星星,你好》震撼全世界,她输送了9名学生登上中残联艺术团星光璀璨的舞台,她教过的学生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屡屡获得大奖等等,她把本来一个“无声的世界”办得生机勃勃、生气盎然。在她教育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她把自己的温暖和热爱,化作光明,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让这些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摸索前进的聋哑孩子们不再感到孤独,更不会迷失潜存在内心的方向。杨小玲被不少孩子称为“杨妈妈”,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她无私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爱,孩子们又怎会把这位老师放在“母亲”这个特殊的位置上?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年,毫无疑问,压力很大。我不仅要在学科上严格要求自己,也要管理好班级。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面临着很多的改变,作为班主任老师,我要做的很多很多。
从杨小玲教师的先进事迹中,我觉得一名老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爱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爱心对教育的意义已经无需证明,在有关教师或班主任的所有论述中,无一例外都会提到爱心。只是,说到爱心,我们常常只想到一些感人的事迹——老师重病在身,却依然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突然生病,老师背着学生直往医院跑„„但是,这些爱的事迹,并不是爱的事迹,而是在特殊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爱。但是,其实我们的爱应该是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呈现出来的,我们要对孩子呈现出依赖之情,依恋之情。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就象杨小玲老师那样,对待象余杰那样多次违反学校的纪律,并产生了放弃学习的念头的孩子也从不放弃,一次次找他谈心,解除他心里的疙瘩,还经常帮他垫付生活费,并在社会上联系热心人士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解决他学习上的后顾之忧。
杨小玲的爱生情怀、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传播到教育战线的各个角落,此次学习让我深受洗礼,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第五篇:2013杨小玲事迹[范文]
23年用“心”照亮聋哑孩子人生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特教教师杨小玲
用博爱诠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用智慧点燃学生的希望,为学生成人,为家庭减负,为社会分忧;用真诚与爱心、汗水与智慧,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杨小玲
对于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孩子,她是灯塔,不仅照亮了他们寂然落寞苦苦求索的道路,更点燃了他们勇敢追求人生梦想的希望。因为她,冷冰冰的无声世界变得温馨而有爱。
23年,她坚持每天下班后为聋哑学生训练舞蹈3个半小时,相当于多工作了10年;她创新独特的聋舞教学方法,为湖北乃至全国聋哑舞蹈教学借鉴;她培养的500多名舞蹈队学生中,《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美丽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8名学生登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璀璨的舞台,更多的孩子上了大学继续深造,或走上社会正常就业。
她,就是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特教教师杨小玲。从青春到不惑,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回望来路,她说自己最大的骄傲,是没有辜负聋哑孩子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含糊却动人的“妈妈”。
因爱结缘,无悔挥洒青春岁月
1990年初夏的一个下午,18岁的杨小玲和3名同学一起来到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跳傣族舞。孩子们的动作很僵硬,谈不上任何美感,但他们眼睛里透出的一股子认真劲儿让杨小玲动容,她的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
这个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尖子没有想到,就是这段无声的舞蹈,让自己跟聋哑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一年,杨小玲从师范学校毕业,那时毕业生包分配,再加上杨小玲的体育特长曾给母校实现过零的突破,学校领导对她说:“武汉市的小学、幼儿园,随便你挑!”但是,杨小玲只郑重地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
“是他们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我要帮他们做点什么。”杨小玲坚定地说。
刚当教师,杨小玲不懂手语,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排练舞蹈时不知怎么讲解节奏和动作要领,更不用说表达音乐的内涵。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学生还是没能掌握好动作。回到办公室,她难过地趴在桌上哭了。
擦干眼泪,工作还得继续。为了尽快学会与孩子们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食堂里,孩子们私下“聊天”,杨小玲看不懂,就主动向他们请教,孩子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就这样,杨小玲一步步走进了手语的世界。
在聋校,交流的障碍还只是第一道门槛,困难远比她想象得要大:音乐再悠扬,学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学生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节拍和口令,只能用手势传达,站在这群孩子中间,杨小玲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一曲简单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原本以为只用一节课就可以教完,结果她用了5节课效果仍不理想,一个踢腿动作就高低不齐,严重的挫败感让她想打退堂鼓。
一天深夜,杨小玲路过学生宿舍,发现灯还亮着,从门缝往里看,原来是4个小姑娘正在苦练踢腿动作,4条腿同时抬起,坚持、再坚持……抬在半空的腿发起抖来,小姑娘们仍努力咬着牙。
杨小玲扭过头又哭了。这一幕让她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可是怎么样才能让聋哑孩子感受到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顿时有了主意: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孩子们第一次“听见”了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学生们从此喜欢上了舞蹈课。为帮助学生理解,她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为尊重残疾学生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杨小玲的热情投入,点亮了孩子们对生活的希望。
爱生如子,帮学生自信迈入社会
队里最刻苦的队员名叫王志刚,杨小玲为他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后来,王志刚赢得了全省一等奖,又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上大获成功,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专业舞蹈演员,先后参演央视春晚《千手观音》,登上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委会开闭幕式舞台,感动了亿万观众。
如今,退役的王志刚成为天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舞蹈教师,他带的学生有些成了全省残疾舞蹈表演的佼佼者。
聋哑孩子往往好强而又自卑。杨小玲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垫付学费,自己筹钱给贪玩摔伤骨折的孩子做手术,同时深知不仅要给他们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不能伤害到他们的自强与自尊。学生李青平充满灵气,很有舞蹈天赋,可性格有点儿孤僻,在一次训练中,她不认真的态度被杨小玲严厉批评了,她狠狠瞪了一眼,扭头就冲出了排练厅,杨小玲的眼泪刷地掉了下来,“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委屈”。
冷静下来,杨小玲悄悄找到李青平的班主任和同学,了解到李青平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还是靠弟弟打工挣来的,早餐经常只吃一个馒头,大强度的舞蹈训练,她的体力显然跟不上。了解了情况后,杨小玲为自己的莽撞而自责,她主动找到李青平,真诚向她道歉,请她继续学习舞蹈。
以后的日子里,杨小玲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给李青平补充营养,训练结束后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微笑,一份赞许……李青平快乐了起来,也乐于和同学们交往了。高三毕业,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所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任教,业余时间主动给学生排练舞蹈。她辅导的轮椅双人舞,荣获广东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一等奖。
李青平给杨小玲来信说:“是您给我插上寻梦的翅膀,是您让我找到追梦的自信,是您在我心里洒满梦想的阳光。敬爱的杨老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像您那样,继续这爱的接力。”
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幸福使者,让每个心灵都充满阳光
2009年秋,学校排练的舞蹈《楚风乐韵》代表湖北教育系统去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
与健全孩子一起同台竞技,机会难得,杨小玲和学生们加紧排练。然而一天训练时,杨小玲使劲跺脚,忽感脚下一软,跪倒在地,医院确诊为左脚跟腱断裂。“你的跟腱就像一根长期被反复拉扯的橡皮筋,硬生生被拉断了。”医生告诫她必须老老实实卧床。
杨小玲当过中长跑运动员,知道跟腱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但比赛时间越来越近,她实在放心不下。大年初四,坐着轮椅、打着石膏,杨小玲出现在舞蹈教室,指导孩子们排练。最终,舞蹈队的孩子们发自心灵的舞蹈,拿回了第一名。这一刻,杨小玲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都很值得。
跟腱养好了,杨小玲又站到舞蹈教室里。音乐响起,她仍会不自觉地用力跺脚,她想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节奏,还有克服困难的信念。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经过半年艰苦训练,她带的队成为艺术团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一年演出70多场,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领导们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爱人工作、女儿读书都不成问题。杨小玲正在犹豫时,远在武汉的学生每天发来短信,问得最多的是“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这些孩子就像风筝线一样扯着她,不管飞多远,心的那一头,总是系着他们。
“艺术团的学生离开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跟他们比,聋哑学校的孩子更需要我。”一年后,杨小玲回到了武汉。当她踏入校门,舞蹈队的孩子们一拥而上簇拥着她的时候,她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福,“这是个温暖又踏实的地方,我的心在这里”。
在杨小玲的带动下,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成为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特教学校。“回望走过的路,我离不开这些聋哑孩子,看到他们登上梦想的舞台,或是自信踏实地迈入社会,一切的付出都值得。”杨小玲笑着告诉记者。(记者 程墨 实习生 汪亮亮 通讯员 曹斌 邹永宁)
《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6日第2版
在无声世界里曼妙起舞
——记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
“咚,咚,咚,咚,咚咚,咚……”在武汉市第一聋校的舞蹈室里,一群聋哑孩子们感受着从地板传来的鼓声震动,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大鼓前,一位老师挥动着双臂用力地敲鼓,眼睛则紧紧地盯着每一个学生的动作,头跟着一下一下地点。
这位老师就是武汉第一聋校艺术教育教师杨小玲。23年来,她用肢体与学生对话,用心灵和学生交流,在无声世界中舞出一曲爱之歌。
“聋校的孩子们更需要我”
1990年,18岁的杨小玲从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只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校。“为什么?”很多人都问过杨小玲,她只是浅浅一笑:“因为聋校的孩子们更需要我。”
初到聋校,不懂手语的杨小玲,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给学生排练舞蹈,她不知道怎么去讲解节奏、动作要领,更不用说怎样表达音乐的内涵,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学生却没能掌握好动作。
为了尽快学会与孩子们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孩子们私下“聊天”,杨小玲看不懂,就主动向他们请教,孩子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几个月下来,杨小玲手语水平进步非常快,甚至成了“手语活字典”。
交流障碍解决了,舞蹈教学又遇到了问题。因为是聋哑人,所有的舞蹈术语,杨小玲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一曲简单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她本以为只需要一节课就能教完,却用了整整5节课。舞是跳下来了,可动作根本不能细看,一个踢腿就高的高、低的低。
学生们没有放弃。他们在课后拼命练习,就怕做得不好。孩子们的认真感动了杨小玲,她苦苦地思索着特教舞蹈的教学方法。舞蹈室的大鼓给了她灵感。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第一次“听见”节奏的聋哑孩子们,眼里放出惊喜的光。此后,杨小玲又不断创新。为帮助学生理解,她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为尊重残疾学生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
“学生的梦想就是我的心愿”
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杨小玲的学生朱诗蒙参与了舞蹈《星星你好》的表演。当镜头晃过朱诗蒙时,她母亲罗爱珍激动地哭出声来。“20年了,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聋哑孩子能变得这么自信、阳光。是杨老师让女儿成为了我的骄傲,我们全家的日子更有盼头了!”对杨小玲,罗爱珍满是感激。
“学生的梦想就是我的心愿。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用舞蹈展现自己的魅力,提升自信。”杨小玲说,这样的鼓励,对大多数心存自卑感的聋哑孩子来说,是信心,是勇气。
“女儿常常„嫉妒‟她的学生。”杨小玲的丈夫陈双鸿说,女儿12岁了,却没有跟妈妈一起过一次生日,但舞蹈队每个学生的生日,杨小玲都记得,而且一定要跟他们一起庆祝。对于妻子,陈双鸿也有一些“抱怨”,或者说是心疼,“她总是不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为了排练而忘记了吃饭。”
作为妻子、母亲,杨小玲有太多的内疚;作为教师,她却给了这些远离父母的残疾孩子难得的母爱。
“我的生活,原本一潭死水,因有了光芒而活跃。我的生命,原本平淡无奇,因有了理想而精彩。追逐光芒,完成理想,是我刻在心里的信条。舞动着人生,奇迹总会出现。”这是学生彭霖倩写的诗。
像彭霖倩一样,舞蹈队里许多孩子,都有过从自卑到自信的心路历程。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杨小玲不仅教残疾孩子舞蹈,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