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
大同小学:陈衡怡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有些天使没有展翅飞翔就被折翅。那些在社会福利院的孩子就像是一群折翼天使,他们以天使的名义降临这个世界,然而却失去了母亲的呵护,父亲的抚摸。
暑假,我回到了家乡永州。在超市我买了许多水果、玩具和一些儿童书画刊来到了社会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孩子。走进福利院的里面,我顿感一阵寂静,但是看到每个儿童之家,一座座房子错落有致,门前晾晒着孩子们的小衣服,这些与平常家庭没什么两样,只是把一些不同姓氏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也许有人会认为把这样一群孩子放在一起集中了寂寞和痛苦,但是错了,其实当一群这样的孩子在一起生活时,他们忘掉了寂寞与痛苦,这里已经成为他们的另一个天堂,这里有快乐和温暖,这里是一个大家庭。而我们所做的不是同情,而是帮助他们增添快乐,描绘色彩。
我所去的家庭是一个五口之家,家小小的,但很整齐,感觉很温暖。孩子们很有礼貌,每次去都主动搬椅子,倒水,有时反而让我觉得不好意思。因为我的到来,让他们停下手中的作业。其实我内心里更希望他们不要每次都把我们当客人一般看待,更希望他们把我们当作家庭的一份子。开始以为像他们这样的孩子会很孤单内向,其实不然。他们如平常孩子那样率真可爱,虽然他们兄弟姐妹之间有着不同的血缘,但其乐融融。他们少了父母所给予的爱,但却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给予的爱。他们也很温暖。儿童福利院一个生活着天使的天堂,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第二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大学那会,由于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就有去美术培训机构的想法。后来,经同学介绍,就去了一家美术培训机构,并且一直干了三年。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初步接触绘画时,学生思维大多不受拘束,他们总是很大胆的表现自己的画面,虽显凌乱,但却很有趣。记得那时有一个小男孩,他每次画完之后总是兴高采烈的拿着自己的画要给我讲他画面的故事,而我却因画面太多涂抹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大声斥责和冷落他。时间长了,他不再来给我讲,总是默默的在一边继续描绘自己的画面。而我还是会否定他的画面,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这种行为也许扼杀了一个孩子最初对世界的美好想象。后来,在一次家长谈话中,这个学生的家长给我说了一些话,让我久久难忘。她说:“作为一个艺术启蒙者,一定要总尊重孩子,要爱他们。”之后,我再次和这个孩子沟通,他给我讲了很多他的画面,从中我被震撼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也许不会成为一个画家,但可能会长成一个优秀的剧作家,因为他的思维很活跃,总是把我教的单调事物变得丰富起来,并用故事讲出来,并且绘声绘色。
记得之前老师说过“美术和其他科目是不一样的,它没有对错,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即可。”是的,面对幼儿喜欢的绘画,起初的涂鸦实际便是最好的纯真,没有熏染渲染,只有真心。孩子可以将太阳画成黑的、绿的、蓝的······ 有错吗?
自此之后,我没有再像之前完成任务式让这个孩子去规矩的画画,而是给他讲怎样用线描的方式来把故事描绘出来。他用的纸大了,但压力小了,它认真的描绘着自己所想的世界,并且完成后给我边讲边演。我呢,就只能从细节给他教怎样装饰,他也总是认真的修饰。后来,在一次省级少儿创意画比赛中,他得了一等奖,我们衷心的为他高兴,我也为自己教学方法的及时调整而高兴。
孩子,是一个个纯真的精灵,他们脑子里总是会迸出一些美妙的想法。他们可能会说:“黑夜里有太阳,因为太阳变成黑色,所以看不见他。”“绿色的太阳是因为它穿了一件绿衣服”等,这错吗?所以,面对幼儿绘画,我们不能以“像不像”作为标准去衡量画面。换一种角度去认识,或许这幅画色调很和谐,或许故事性强,或许表现大胆······ 所以,用一种平和、欣赏的态度去接触他们,并及时给予肯定,他们可能会更爱美术。只会重复同样内容而不懂画面创新,只能是一个画匠,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家。我们不奢求每一个孩子成为艺术家,但却希望他们在绘画中能享受快乐、享受美。孩子从小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并且时时因肯定而更自信,更随心的去描绘内心的想法,这便足矣。
兴趣与天赋不能等同,但天赋却因兴趣欠缺而会夭折。我作为一个艺术启蒙者,更多的要做到:先让孩子爱上美术,再得到成绩,即便不能取得成绩,也学会爱生活,真实的的用笔去描绘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个功利的成绩崇拜者。
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孩子拿着我们认为不屑的画作来兴奋的阐述着。那请我们花一点点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情绪,耐心的做一个倾听者,并给予适当的赞誉和肯定。因为天使也是在肯定中来演绎美好的,多一点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是一种享受,会换你一片纯真。
第三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12月12高二年级家长会上,我班的语文老师刘进给家长们推荐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这本书。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周末去书店有幸拜读了这本书,读完后不禁心潮澎湃。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她对学生的爱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认为这是一本写给所有父母和老师看的书,目的是让大家知道:对孩子最大的爱,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这本书告诉家长、老师要走进孩子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孩子平等相处,赢得他们的信赖;采用多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同时,这本书还告诉家长和老师如何掌握好“爱孩子”的分寸;如何引导孩子远离低级趣味,通过阅读陶冶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名母亲,书中的一个个的案例如此的贴近生活,就如同发生在我的身边,书中的一个个孩子就如同我的学生和和孩子。作为一名教书多年的老师,深知高分数不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志,可家长、社会、学校眼里分数照样非常的重要。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压力之下老师偏向孩子的分数偏多,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忽视了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培养。从教师和母亲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要想使每个孩子都成为天使,我们要学会理解,学会赏识孩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
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我们每个教师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懂事的、调皮的、爱捣蛋的,甚至可能是你想方设法教育激励可仍然屡教不改的,有时有些任性与自由的孩子让我很头疼,因为这样会影响很多孩子,有时甚至影响到老师的教学。对于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很多时候,我往往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品优学兼优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爱捣蛋的学生,我往往只在他们犯了错误时才想到他们,而且通常想到是批评他们。实际上,后者却更需要我们倍加地关注。每个孩子都是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聚集。作为教师,绝不能再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了。“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如果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会变成天使。
作为一名母亲,孩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平时都比较听话,可有时为什么会跟你对着干呢?叫她别看太多动画片,微弱的灯光下不能看书,„„虽然表面上听了,可实际上一脸的不服气,有时气不过只好采用惩戒教育,这时她就会大声抗议。现在的孩子咋了,不肯理解和心疼父母,甚至当面冲撞。钟琴老师书中告诉我们这和独生子女从小被骄纵及传统教育的缺失有关,但父母的过度保护、过分关注对孩子成长空间形成的干扰则是另一主要原因。是啊,作为父母的我们过度保护孩子害怕孩子犯错,因而处处叮嘱,事事关心,却造成孩子更大的逆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孩子的逆反不把老师、父母放在眼里。恰恰相反,成人怎样看待它,评价他,孩子看得非常重。所以我们在对孩子“剪爱”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当发现孩子有了新的感悟希望得到肯定赞赏时,我们应当给于真诚的肯定与鼓励。我觉得书中作为家长的碧凌的做法值得借鉴:“看到小时候的儿子让自己不满意,我也有情绪激动,失控的时候,这时我会跑进洗衣间关上门,对着镜子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暗示自己‘那不是自己的孩子,是别人的孩子’对别人的孩子我不会动气,而更多的是理性,找到感觉之后,我会冷静地推门去和孩子谈话,这样的谈话。大多会让孩子沉思,并在行动上发生一些变化”。由于她的智慧教育,她儿子到读大学时还和她无话不谈。
在《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一书中,作为一位时刻和孩子在一起的老师,钟琴老师独特的视角和发现,引导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做出深深的反思: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应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与孩子平等相处,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应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自觉学习„„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可是,如果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失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成为“问题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天使快乐成长,别让天使变成问题孩子,那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总之这本书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家庭教育中受益匪浅。
第四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
美术组
于红梅
那些品学兼优、聪明伶俐的好孩子,哪个老师不是从心里喜爱?而现实的问题是,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优秀,那些不思学习、调皮捣蛋、违纪违规的孩子呢?这样的学生,你爱得起来吗?记得有一首歌叫“想说爱你是件不容易的事”,老师对学生的爱或许正是如此吧。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的爱。那些不能一视同仁,而随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的爱绝不是真正的“师爱”。所有的爱都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师爱更是如此。我们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诚相见、推心置腹是师爱的具体表现。无论是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还是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都应给以充分的信任。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作为美术老师,需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些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反映敏捷,有的学生调皮捣蛋,还有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但我一样欣赏我的学生。再差的孩子也能发掘到闪光点。只有不断的肯定他们,他们才会快乐向上的成长。
第五篇:每一个孩子都是冠军(演讲稿)(范文)
每一个孩子都是冠军
丽塔·皮尔斯,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师。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这个充满激情的演讲号召教育者们相信他们的学生并且从个人角度上真正建立起和孩子们的联系。
我这一辈子,要么是在学校,要么是在去学校的路上,要么就是在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的父母是教育工作者,我的外祖父母也是教育工作者,而我这一干,也就是四十年。所以毫无疑问,在这四十年中,我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见证了无数的教育改革,其中有些改革很不错,有些不怎么样。
人际关系会影响学习效果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辍学或不爱学习的原因,无非就是家境贫寒、经常翘课、或者是受同龄人的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从未讨论过,或者说很少讨论的一点是:人际关系在这里面的重要性。詹姆士·科默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乔治·华盛顿·卡弗也说过,所有学习的过程都是理解关系的过程。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曾受到过某位老师或某个人的影响。多年来,我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课,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意气风发,有些老师却迷失了自我。曾经有个同事跟我说,“学校不是花钱请我来讨这些孩子欢心的,他们花钱是请我来上课的。孩子们爱学不学,我教我的就行了。就这么简单。”听完后,我对她说,“你知道吗,孩子是不会向自己不喜欢的人学习的。”她继而说我这是一派胡言。我又对她说,“你的教师生涯肯定会是漫长而痛苦的。”教学效果当然可想而知。
有些人觉得,你要么能和一个人建立联系,要么就完全和那个人没有交集。我赞成史蒂芬·柯维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应该从简单的小事做起,先试着去理解对方,不要一开始就全盘否定。这可以先从道歉开始做起。有人想过这个方法吗?当你告诉孩子你错了,孩子肯定会吓一跳。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上分数课,虽然我自己的数学很烂,但我还是尽全力在教他们,而后来等我回去看了教案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全讲错了!所以到第二天上课时,我就对他们说,“孩子们,我要向你们道个歉。昨天上课我教的内容全是错的。对不起。”他们答道,“没关系的,皮尔斯老师。我们看您在讲台上手舞足蹈的,就没好意思打断。”
用鼓励代替批评
当然,我也教过那种很差的班,上课效率很低,一度把我急出了眼泪。我当时就在想,我要怎样才能在九个月内把现在这群孩子教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个过程难以想象的艰辛。我是怎样同时提高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成绩的呢?
有一年,我突然想出这么个好办法:我对所有的学生说,“你们是被选到我的班里来的。我是最好的老师,你们是最好的学生。学校之所以让你们来我的班是想让我们给全校做示范。”其中一个学生听完后说道,“真的?”我说,“是真的。我们是全校的榜样。所以你们每次走过走廊时,其他学生都会崇拜的看着你们。这时你们也不要出声,抬头挺胸继续走就行了。”我还给了他们一个口号:“我很优秀。我来这里的时候很优秀,我离开这里的时候会更优秀!我很厉害。我很强大。我得到现在的教育是理所当然的。我还要完成很多任务,影响很多人,游览很多地方。”他们听完后大喊,“是的!”当你在脑海中不断强化一个理念时,慢慢地它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我曾给学生做了个测验,一共20道题。有个学生错了18道,我在他的试卷上写了个“+2”,还在旁边画了个笑脸。后来他就跑来问我,“皮尔斯老师,我是得了个F吗?”我说是的。他就问“那你为啥要在我的卷子上画个笑脸?”我说,“因为你在进步啊!你还做对了2道,又不是全错。”我接着还说,“现在你再看看卷子,是不是可以少错几个呢?”他说,“是的。老师,我下次一定会考得更好。”显而易见,“-18”会让你的心灵承受致命的打击,但如果用“+2”的话,就说明“其实你并不差”。
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多年以来,我看着我母亲利用课余时间来思考每个孩子的情况,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进行家访,买些梳子、刷子、花生酱和饼干放在抽屉里,当学生饿的时候就可以分给他们吃;她还买了一些浴巾和香皂,当学生身上有异味时,可以用它们来洗洗。很多年过去了,我的母亲也退休了,我还经常能看见之前的学生来探望她,并对她说,“沃克老师,您知道吗,是您改变了我的一生,是您让我觉得自己很优秀,您帮助我获得了成功。虽然打心眼里,我知道自己并不优秀。现在,我要让您为我自豪。”
两年前,我妈妈去世了,享年92岁。很多她之前的学生都来参加了葬礼。看到此景,我不禁热泪盈眶。我流泪不是因为母亲去世,而是为她与这么多人建立起的人际关系,这种永不消亡的人际关系。
我们能接受更多的关系吗?当然能。老师会喜欢每个学生吗?当然不会。而且每个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让你头疼的学生,但让你头疼的学生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是联系让你们相遇,是人际关系让你们相遇。虽然你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喜欢,但最重要的是,你绝不能让学生知道。所以,大家都说老师是最好的演员,虽然我们不想上课,却要装作自己很喜欢上课;我们学习那些根本说不通的大道理,然后还要把它们传授给学生。我们必须要教,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
教和学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试想一下,假如世界上到处都是敢于冒险、敢于大胆思考、勇夺知识桂冠的人,那我们的社会将是何等的壮大?每个孩子都是冠军!每个孩子都需要大人的鼓励,需要理解联系强大力量的大人的陪伴,需要大人们相信他们能做到最好。当老师很难吗?是的。但这也并非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能做到。因为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天职就是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