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就医时的心理保护
内容比较多,这里不能进行文本格式的处理,建议下载后置入word文档中阅读会好些~
我是一名牙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小朋友看牙不配合的情况,很多家长和医生对于这些情况是怎样处理的呢?归纳了一下,大概有以下情况:许诺、哄骗、恐吓、打骂、放弃、宠惯等。
这些针对于儿童就诊不配合的方法,都会影响其就诊效果甚至一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造成本末倒置。
在我刚接触儿童患者时,初始能耐心地向他(她)解释,包括哄骗,不切实际的许诺,但往往效果欠佳,很多情况下为了减少家长对孩子的暴力态度而无奈地选择了放弃治疗。自从我身边的孩子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作为医生才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这真是不应该的事情。那是我的侄子,应该2岁时,那时我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很少有时间回老家,虽然在春节中短短几天相处的日子,我和侄子玩玩乐乐,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关系。他喜欢糖,大概没有几个孩子能够拒绝这种诱人的东西,3岁时出现了浅龋,那时来医院,因第一次,我说什么都是成立的,虽然懵懂中有些害怕,但还是配合着完成了浅龋的充填治疗,过程短暂且没有痛苦,与我建立了初步的医疗信任感。4岁时的一个晚上他的牙因龋齿引发牙髓炎,剧痛难忍,从家里出来专门出急诊,因是午夜,怕影响到其他值班医生的休息,告诉侄子轻声些,不要大叫,或许语气较重,分明看到了他的一丝恐惧的眼神,但我没有特别注意当时他的想法。治疗前,没有充分沟通,涡轮机的声音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使他完全拒绝我的治疗,即使威胁他这种牙痛会一直存在都无济于事,他的父亲情急之下打了孩子。对于普通患者还是以劝说为主,因这是自己的侄子,我从一开始的劝说,也演变成了恐吓,甚至责骂。这个过程回想起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三个成人(包括他的母亲)在午夜一起针对于一件事情而采用的方式方法,真是一种让人愧疚的事情。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治疗,从此,侄子再也没有看过牙,不是没有龋病,而是他宁可忍着疼痛,让牙慢慢坏掉也不愿再踏入医院半步。春节再回去时,他总是躲得远远地,那种恐惧的眼神无法抹去!这成为我最失败的一个病案!从此,开始研究儿童就医时的心理保护问题。现在,我们的人群因社会活动的复杂等问题,造成了很多人亚健康状态,很多情况下的心理问题并没有被充分认识,为什么有些人有暴力倾向、抑郁、强迫状态等?有很大一部分与儿时某些不愉快的经历有关。
在就诊过程中:
许诺:适当的鼓励型许诺,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是应该在成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如果向孩子承诺了某件事情,就应该做到,不然,起初是孩子的失望,继而再次的治疗许诺效果大打折扣。
哄骗:欺骗孩子治疗过程没有痛苦,很好玩,或孩子喜欢的医疗设备,成人开始哄骗孩子可以拿走,但完成治疗后又不能兑现。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新的心理伤害,长大后也会学着怎么欺骗。
恐吓:这种行为尤其不能出现,过分的恐吓往往会造成孩子的自我封闭,演变成抑郁甚至是自闭症。据说,有的诊所常规地设立了“小黑屋”,为了使孩子配合治疗,医生把“不听话”的孩子强迫进入这种封闭的空间,造成心理上的打击,迫使其服从,其结果往往是虽然进行了治疗,心理问题却映现出来。我个人认为,即使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哪怕选择放弃或延缓治疗,也不能以恐吓的方式来迫使其接受相关医疗服务。
打骂:在患儿不配合,而医师的其他病人在焦急等待时,会促使家长“心急如焚”的状态出现,继而,对患儿大打出手,造成儿童的更多不配合,哭闹的声音会引起更多同时就诊患儿的恐惧感,会引起连锁反应,整个诊室混乱不堪(尤其是在假期儿童集中就诊时)。家长的打骂行为无助于儿童配合治疗态度的改善,反而加重了其对立情绪,也反映了家长平时家教时的无力表现。这种打骂行为一般会造成孩子成人后的暴力倾向。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小故事:一位家庭主妇烹调时,经常会把一整块肉先从中间切开,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答“没有原因,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再问她的妈妈:“为什么要把肉先从中间切开呢?”她说:“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继而再问这位老妈妈:“为什么?”她说:“旧时,因家里贫困,好不容易买了块肉,要先从中间劈开了,留下一部分待日后备用。”所以,这些行为,有时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为什么,只有怎么做。孩子暴力倾向的出现,要家长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习惯“榜样”?再回忆一下,家长自己的父母是否用同样的暴力行为对待过自己呢?
放弃:对于就诊有障碍的患儿,暂时放弃或延缓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总归对于患儿的病情是无助的,甚至会加重合并症状的发生。但“放弃”也是引导患儿独立做出决定的一次有意义的教育。平时成人总是把孩子很多事情代劳,包括一些应该让孩子做出的决定,当然这些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我个人认为,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智力上,当然不及成人,但作为独立个体,无法否认。我们正确的引导,会使其建立责任心、信心、独立处事的能力。就像拒绝吃饭一样,有些孩子在饭点的时候,家长往往会终止正在玩耍的孩子来吃饭,过程中,孩子不配合,家长吵嚷,或喂食,总归一顿饭没有顺利进行下去的。这样的过程会造成以下反应:被消极态度下进食的胃不能有效地消化食物,容易造成患儿的消化不良;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家长横加干涉或强迫他(她)去做另外一件事情,会造成日后学习或做其他事情时的不专心,不能从一而终。如果是我的话,在饭点的时候,征询孩子的意见,是否进食,如果拒绝,那也是他(她)的决定,但是,应该明确告知,过了饭点没有义务再向他(她)提供任何食物(包括零食),即使饿着,也要等到下一次的正常进食时间,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家长应该坚持,成人都忍受不了饥饿,哪怕是儿童呢?这不是虐待,这是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的态度。像这样的方式,发生过
一、两次,相信,再次吃饭时他(她)会认真考虑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建议家长和孩子看一下电影《红樱桃》中苏联儿童在多日饥饿后接受政府食物时的影视片段)。当然,这些做法应该排除“厌食症”儿童,他(她)们需要相关治疗,请家长注意,酌情掌握分寸,避免不必要的儿童损伤。
宠惯:现在的4-2-1家庭很多,就这一个宝贝,宠着惯着是很多家长的做法。治疗过程中,孩子的不配合,家长给于太多的承诺(超出了相应年龄段),甚至任由其撒泼打滚,有的孩子甚至有打骂家长、医师、护士、相同年龄段的小朋友等行为,这些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见到。其实儿童的行为,很多反映了平时家庭教育的结果,针对于这些患儿的情况,在现实工作中作为医师,还无法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沟通方法,很多时候还是医师选择了放弃。其实,在就诊时,患儿(包括成人)对于将要接受的治疗所表现出的不安和恐惧,是来源于对于未来将要发生事情的不确定感,当他(她)们知道了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就大大降低了不安等不适心理感觉。这就像一个人在晚上要独自通过一个长5米的隧道,前面没有一丝亮光,不知道这个隧道情况的人会在黑暗中慢慢摸索,在恐惧中通过那里,这个过程会像走了5公里一样;而知道这个隧道情况的人,虽然也有惧怕黑暗的心理,但飞速通过了这个5米,转角处的灯光就是他(她)的家,这就是希望,那么这个5米就不是什么障碍了。
在临床工作中,用孩子能够明白的交流方式先与患者(患儿)充分沟通,包括看一些牙科动画片,让他(她)自己知道现在牙齿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来这里,如果不进行治疗,会发生什么。然后用孩子能够理解的东西来等价介绍医疗器械,钻牙用的涡轮机可以解释为“小水枪”(毕竟游戏中的水枪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很好玩,给他(她)们一个印象:这个会“叫”的玩意只是像“水枪”一样的,只是这个水枪会发出一些声音而已)。同样的,解释其他医疗器械可以根据它的外形或功能特点等价于孩子们接触过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但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或疼痛感,不应欺瞒儿童,应该循序渐进地向他(她)解释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适时地称赞他(她)们的勇敢,言语中尽量避免加强“疼”、“痛”等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收声,建议安静地陪着孩子,有些家长的警告孩子或过于心疼的语气会使医师的前期沟通工作无效,甚至有的家长在治疗椅旁反复督促医生:“不要弄痛我的孩子”、“孩子,要忍着呀”等等,极大地影响了临床工作,在这里,企盼家长能够理解医师有时请家长离开孩子单独接受治疗的行为。如果有条件的诊室,在患儿治疗完后,应该赠送简单精致的玩具以鼓励孩子的勇敢。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孩子不像家长想的那样脆弱。曾经接诊了一位3岁的男孩,在幼儿园玩耍时不慎磕在板凳角上致使右侧口角软组织裂开,深达肌层,来时已睡着。家长考虑再三,担心孩子不配合,担心会留瘢痕,担心缝合针会断在组织中,这些担心无可厚非,当监护人终于做了决定,进行清创缝合时,患儿就是在局部进行麻醉时,动了一下,余下的清创缝合过程孩子一直在沉睡,就像不关他的事情似的,5分钟后结束治疗,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工作第2年时,用这些方法诱导了很多孩子接受了治疗,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是第一次看牙,如果接诊的是曾经在别的地方或医师看过牙的小朋友,而且有过不愉快的经历,那么沟通比较困难。所以,建议医师不要在孩子第一次看牙时就让他(她)留下不好的印象,工作中,认识到,如果孩子的第一次就诊经历比较愉快,那么此后的就诊过程即使有一些不适或疼痛,经过有效安抚或鼓励也会较易沟通。
曾有一位患儿从2岁时找我看牙,直到现在5岁半仍不肯更换医师。这位患儿情况较特殊,自幼跟随奶奶长大,比较宠爱,喜欢吃糖,但口腔卫生护理较差。2岁时,乳牙还没有出全,就开始有龋齿了,甚至萌出较早的前牙已龋坏殆尽,因牙齿疼痛,来诊,能够进行简单语言沟通,且能大概明白将要进行的治疗行为,第一次就诊建立了良好的医疗信任,治疗过程比较顺利,在到外地进修前一直由我来为这位患儿进行牙齿治疗。但是,在外地学习期间,接到孩子奶奶的电话,患儿的又一颗牙出现了问题,且不让我当地的同事进行治疗,实在没有办法,打算带着孩子到远在700多公里我学习的地方进行牙齿处理,这让我着实兴奋了一下,因为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患儿对于医疗行为的恐惧,但是,再琢磨一下,其实是不对的,患儿的依赖心理很严重,当他信任了某个人,那么就出现了“排他”行为,不会接受另外的选择,自我封闭,才能感到安全,这些或许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其非常依赖奶奶),因不是专业的心理医师,无法更深一步地分析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查询阅读相关书籍及案例。这个患儿的依赖本身有可能发展为“自闭症”,这是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婉拒了患儿奶奶的要求,介绍了原单位高年资医师为其诊治,但据说患儿极不配合。当我结束学习回单位上班时,患儿奶奶第一时间联系了我,约了就诊时间,但是,已经5岁半的孩子,更能听懂很多事情的情况下,对我的诊治也极其不配合,在沟通过程中,知道孩子也想治疗,但就是惧怕这些医疗设备。与奶奶沟通,得知其在其他医师那里曾有不配合治疗而造成不愉快的经历,且奶奶为了阻止患儿吃糖,生活中反复强调:“多吃糖会烂牙”“要看医生”“钻牙”、“疼”等等痛苦信息,使其心理上抗拒了医师治疗,就像郭德纲的相声中调侃:“有天我看了一个节目,说吸烟把人的肺搞成那样了,吓坏我了,所以下定决心….”搭档:“戒烟了?!”郭答:“不!下定决心---不看这节目了!”
这次的治疗沟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也打乱了其他病人的复诊时间,在这里向这些因为我的失误安排而浪费了宝贵时间的患者道歉!这次治疗沟通失败,患儿没有接受治疗回家。所以,我要改变策略,应该冷一冷这孩子。约了第二次复诊,像上次那样也是不配合,我详装冷漠,只是让他选择“治疗”还是“回家忍着疼痛”,患儿既不回答也不走下椅位,看来是还想治疗,只是用了10分钟,让他走下椅位跟奶奶回家,并告知若不配合,无法解决痛苦。这次“冷”处理的想法没有告诉患儿奶奶,要演得真实,就要监护人也要“配合”。所以患儿奶奶在走廊里告诉孩子:“医生都不给你看病了,牙齿疼起来,怎么办呢!”第三次约诊,情况好转,可以分步商量着进行治疗了,且完成的比较顺利。
这位患儿的治疗方式方法沟通及过程无法复制,其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复制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总结规律,归纳方法,用在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这位患儿的沟通经验来看,家庭教育对于医疗服务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占治疗成功的一半比例。
希望患儿家长在阻止孩子某些不良行为时,尽量不要用“打针”、“吃药”、“***”等等字眼来恫吓儿童而形成痛苦的印象。如果孩子不穿衣服,或经常在寒冬要求室外长时间活动,那么请告诉孩子“在这样的天气出去,会生病,发烧,那么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只能躺在床上,小朋友想你了,也不能来玩,因为你会传染给他们,小玩具也会在那里伤心,因为你不能和他们玩了…等等”一些拟人化的用语,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喜好,才能准确地击中心理“目标”。如果经常用“医生”、“打针”、“吃药”等字眼来阻止孩子,那么当真生病的时候,他(她)的配合问题将是成为你最头疼的事情;如果经常这样说:“你再…..***就要把你抓走”,那么孩子真正遇到麻烦,分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被***抓走时,那么怎样及时寻求到帮助呢?!生活中,建议大家能够经常带着孩子认识一些地方:幼儿园(为上幼儿园做准备),学校(同样原因),***局(让孩子认识有这样标志的人可以帮助他(她)),邮局(寄信),银行(可以取到买玩具的方形纸币),消防局(平时在家里可以像做游戏一样演练火灾时逃生技能)等等公共设施。医院方面,应该选择开展“诊室开放日”的单位,带孩子到消过毒的诊室进行感官认识,每次时间不用很长,10~15分钟足够,定期(1次/2周或3周)进行,可以简单地进行体检,或者什么都不干,只是呆一会儿,认识一下设备就成,多次反复,不要强调痛苦的病情,只是去那里而已,就像上幼儿园,逐步消除幼儿对医院医生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其习惯于身边存在这些物质!
很多家长不知道,过早地失去牙齿(乳牙、恒牙)会对患儿造成很多影响。例如:发音不准(导致心理障碍,不敢随便说话),牙齿排列不齐(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正畸治疗),上下颌骨的发育(导致骨组织发育不良而影响未来的颌面部外形),消化系统(少牙颌患者无法进行充分咀嚼,造成胃部负担而影响消化),生长发育(消化系统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导致生长发育问题发生)。
糖,其实并不恐怖,我也爱吃糖,孩子们几乎嗜糖如命。关键是维护口腔卫生的工作不能麻痹,这样吃再多的糖,也不会造成很多的伤害。
我的孩子现在3岁半了,所幸他的牙齿还没有问题。我把自己的做法表一表,家长们可以略阅,不赞同者,只当过眼云烟就好。
儿子从出生后,开始吃母乳,从不让他含着乳头睡觉,吃完奶后,不管多晚都要让他喝口清水再睡觉,有时他也闹,讲故事或哼儿歌都能使他睡眠,只是需要耐心。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含着乳头睡觉比较省心,不用再麻烦那么多儿歌呀什么的,这恰恰是幼儿鹅口疮频发的因素。儿子开始进辅食时,我们用医用纱布蘸清水来清洁他未长牙的牙床粘膜,不建议用儿童牙膏,孩子还不会听你的话吐出来那些东西,毕竟那是化学产品。
儿子7个月时开始萌出乳牙,直到近3岁时20颗乳牙萌出完毕,这期间从医用纱布转换为指套牙刷,继续蘸清水清理已萌出牙齿,晚睡前必做项目,一天不落,如果刷完牙后再次少量进食(偶尔可以,避免成为常规现象),视情况而定:快睡着时,尽量让他喝口清水,如果完全清醒,睡前就要再次清理牙齿。从2岁半时开始用儿童牙刷及儿童牙膏,家长仍要帮助其刷牙,逐渐训练自己刷牙,孩子一开始接触牙刷比较兴奋,强烈要求自己刷,可以让他试试,不要打击积极性,建议家长对于孩子还不能做好的事情而要求做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争取让他试一试,否则,再碰到新事物他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兴趣,直到成年后,会想,我才不做呢,反正父母都会替我做的,那时,你会懊恼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些行为已经贯穿在你的教育方法中了。当他刷完牙时,家长要借“检查”的名义再帮孩子刷一下,同时称赞孩子会自己刷牙了,而且很干净。这样的习惯应该是长时间养成的,让孩子认为睡前刷牙就像吃饭一样,到了那个时候就应该这么做。让我欣慰的是:现在儿子睡前有时还要提醒我们他的刷牙项目还没有完成呢。
由于工作缘故,儿子从小就经常来医院,有时值班或其他时间,孩子的母亲带着他偶尔来医院办事情。在家里,儿子的印象就是所有的像爸爸一样的男士都是医生,像妈妈一样的女士都是老师。这样,我就有时带他到医院转一圈,看看那里和这里,当然,要避免进入易感染的地方。当很多孩子害怕穿着白衣的叔叔阿姨时,儿子已经习以为常了。
前段时间,天气突变,儿子感冒了,高烧不退,精神不好,不想活动。儿科医师建议打些点滴。接下来,和儿子进行沟通,告诉他:“你生病了,需要进行一些治疗,在手上插一个小树苗,它才能治好你的病,病好了才能和其他小朋友玩,但是,有些不舒服,只是很短时间,你数1、2就行了,然后睡一觉就回家!”大概这些内容等等,儿子懵懵懂懂地点头同意了,在进入病房时儿子没有任何抗拒行为,而且看着护士给他小胳膊上捆扎止血带,消毒,扎针….(扎针时,哭的那叫个惨!),固定好胶布,他就停止了哭泣,只是说“好疼”。虽然做父母的心疼孩子,但不能顺着他,只能告诉他:“是有些疼痛,但是你很勇敢不是吗,男子汉不哭的!”儿子回答:“我不是男子汉,要哭….!”虽然这样说,但没有继续闹人。接下来的几天,每天要扎一次针,照例会哭一次,但是没有出现抗拒行为!
现在我在给他看那些医疗设备的图片(因工作缘故,有很多医疗器械单位发出的设备图片广告以供医师选择),让他对这些有初步的认识,不至于突然遇到时产生不安的情绪,关于牙科综合治疗台的大致功能儿子已经能够说明白了。
经常的有益行为,在孩子面前反复的出现,形成了习惯,那么你所希望的结果就会出现。儿童的就医心理保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包括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孩子的父母,临床医师,护士,甚至是实习医生,走廊里卫生保洁的工作人员。孩子们每经历的一件事情和一个人都可以给他(她)留下积极的或消极的印象,只是他(她)们还没有来得及或没有打算表达出来而已,我们的孩子每天所接受的信息量已大大超越我们小时候所接受的东西,不要轻易否定我们自己的孩子!
若家长有什么问题或想法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节后,会组织“诊室开放日”活动,如果哪位家长希望参加,请发e-mail报名,请留下联系电话、孩子的姓名、性别、年龄、喜好等信息。因需提前进行诊室消毒,时间待定!
以上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果其他网站或作者打算引用本文章内容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出处!
E-mail: mailofmine2000@yahoo.com.cn
Tel:***
第二篇:儿童就医环境设计论文
一、儿童就医环境现状初探
我国人口众多,医院的人流量巨大,儿童医院更是如此,据南京儿童医院近期统计,在2014年11月的一天中,医院接诊约7500名患儿,平均每个儿童由3.5个家长陪护,住院儿童则由2名家长陪护,密集的人群活动使医院环境嘈杂、凌乱,易导致家属产生焦躁情绪,这一负面情绪也会直接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据哈尔滨日报报道,2011年哈尔滨市儿科医患比例约为1:1500,据合肥晚报统计显示,合肥市这一数据甚至为1:4000。如此不协调的数据充分体现了儿科医护人员巨大的工作压力,焦虑的情绪或许致使医护人员在会诊的过程中运用不当的谈话内容或语气。上述内容都会成为儿童产生不良就医经历的原因。虽然儿童可以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但若要排除就医不良情绪仍需依靠一些客观环境经行调节。不良的就医体验会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就医过程的重复,坏情绪也在一次次循环,儿童就医的心理特点也在循环中逐步形成,导致孩子听到“医院”二字时就会想起医院的具体形态特点,且其在这一过程中的经历和所产生的情绪也会随之出现。不良的情绪则会使主体排斥再次经历相同或者相似的过程。在对天津市西青区一家儿童培训机构的5—17岁的50名随机的孩子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有83%的孩子不喜欢医院,将近85%的孩子都对医院有不良情绪(其中有的孩子在“是否喜欢医院”这一题目中选择“喜欢医院”),原因基本为“害怕”。通过上述调查可见,不良的就医情绪致使儿童对于医院产生心理上的抗拒。如今,随着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艺术设计受重视的程度也在日益加深,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经过精心设计的环境应尽量避免使用者出现或者缓解其不良情绪。对于性质独特而功能性又极强的儿童医院来说,运用室内外设计缓解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负面情绪,已成为医院在建设时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
二、改善儿童就医环境方法
了解患儿以及家属的就医心理是缓解就医不良情绪的前提。在我国,大多数人就医时均会产生一种或者几种不良的情绪。这些情绪内容都是导致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产生不良印象的主要原因。要打破这一不良印象,则应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预期。改善预期的情绪既是改变人脑长时记忆中的内容,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刺激。这一刺激必须要超出人们的感觉阙限才会被人们查觉到,但并不意味刺激强度越大效果越好,人们只有在刺激强度适中时才会感到舒适,刺激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使人们感到不适。实验心理学中韦伯定律认为: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如,同样一滴墨水滴在白纸上要比滴在黑纸上明显得多。当人们已经适应某些刺激后,只有出现新的,超出差别阙限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对于儿童医院的环境来说“刺激”就是使人们忘记就医,病痛的烦恼。儿童医院的设计师要运用设计这一手段使患儿和家属体会到在以往就医经历中没有体会到的就医情绪,达到刺激患者的目的,进而改变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原型。患者在某个单独的医疗环境中产生新的使用经历后,很有可能会针对此环境产生一个新的印象。好的医疗环境设计要使患者感到舒适。如果患儿和家属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经历了一系列治疗和繁杂,冗长的等待过程后,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放松其紧张,烦躁情绪的空间,那么病患在就医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就会慢慢缓解,而由于放松紧张情绪所产生的快乐感就被放大了,随着这一良好情绪的增强,在孩子们记忆中的医院的印象里就不会只有痛苦和恐惧,还会包括不良情绪之后的快乐感。例如,一个光照充足的休息室,运用颜色印象空间中适宜的配色基调(如“柔和—静态区间”),大面积的玻璃窗可以看到窗外的自然景色,最好还能有淡淡的可以改善心情的柠檬气味或者缓解紧张情绪的薰衣草香气,再配以强度适宜的音乐或者白噪音,这些一系列综合设计都可以起到放松情绪的作用。
三、儿童就医环境前景展望
合理运用设计使患儿以及家属获得快乐,这一体验将进入人们的记忆中,并成为改变人们心目中医院印象的开始。若其他儿童医院在设计时也能充分体会到人们的就医心理,并通过设计来放大患儿的快乐感受,那么个别的好印象很有可能会替代原有的儿童医院坏的印象,成为新的儿童医院好的印象。2007年国家已允许中外合资建设医院,2014年卫生部又继续深化医疗改革,国外独资医院已经可以在北京,天津等7个试点城市建立,国外优秀的医疗环境设计理念也已与中国医院设计融合,与此同时,国内的设计行业也日益成熟,不断加强对于人们精神,心理层面的重视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儿童医院室内设计水平会大大提高,并且,其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原型会产生实质的改变。
第三篇:儿童嗓音保护专题
一:
儿童嗓音的保护
对于嗓音的保护,我们要高度重视,精心保护,使少年的变声期平安度过。变声期男约12-16岁,女约12-14岁。男的较严重,时间长,女的不明显,时间短,他们各自的感觉、反映、时间、程度又不相同,因此也要因人而异。
对变声期学生嗓音的训练和保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平时练声时要控制在自然声区内,音域不要太高、太低,切勿撑大声音。
2、用声要节制。不要超越生理负荷量,因嗓定时,保持声音的新鲜。
3、定期检查,定时观察。每个二三个月练练声、唱唱歌,掌握每个阶段的变声情况及变声全过程。
4、切忌吃、饮有刺激性的食物,以防引起咽炎、喉炎等发声器官的疾病。
5、切忌乱喊乱叫。孩子们一激动,就不顾一切的破着嗓子喊叫,这对变声者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二:
少儿声乐基本知识问答
1、什么是少儿声乐?
少儿声乐,是充分利用童声期的嗓音条件,结合气息运用等发声技巧的一种少年儿童的演唱形式。
2、少儿声乐演唱的方法对其将来变声期后是否依然有用?
少儿声乐针对的演唱对象是未成年的儿童群体和处于变声期前的少年。这部分人群的特点是嗓音条件非常娇嫩,非常需要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护。但是,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不但可以在现阶段保护他们的嗓子,对其将来继续歌唱也具有一贯的延续作用。少儿声乐不是完全独立、完全区别于其他的歌唱形式的发生方法,它与其他硬性划分的通俗、民族、美声等唱法具有共同的发声原理、相似的歌唱要求与审美标准。在完成变声期的转变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歌唱要领和进行其他素质的培养。
3、少儿声乐是否可以理解为唱歌?
少儿声乐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少儿歌唱,但是又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众所周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多年功”的道理,任何事物的突出和优秀都是遵循其必然的要求和规律,经过长期的努力与积累得来的。少儿声乐包含着多种音乐素质、心理素质、反应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因素,不是简单的张口一唱就能够完全达到的。歌唱仅仅是其载体形式与外在显现,而深刻的内涵都蕴含其中。
4、少儿声乐是否需要天赋?一般人是否不能进行学习训练?
少儿声乐需要“天赋”。但是什么是天赋呢?我们往往把天赋说的、想的很神奇。其实不然,超级的智商的确让人神往,但是声乐更需要情商。我们多数人都是两者一般的人,超级天才实在难觅。伟大科学家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换来的。如此看来,天分只有百分之一,关键看后天努力。所以一般人是适合进行开发训练的,而且事实上历史上的音乐天才几乎鲜有记载。神童莫扎特自己都说:我的努力程度胜过任何一个人。
5、少儿声乐有什么作用?
显性的作用可以表现为唱歌很棒、由此信心十足,开朗大方等等,但事实上还有更多的潜在的作用,一时难以亲见。对孩子想象力的开发、情感表达、表现力的培养、内在气质与性格的熏陶都是更为重要的。声乐主要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其作用也明显的体现在内在领域。
6、是否嗓子好就行,不需要学习训练?
少儿声乐训练有其自身体系的方法与理论。再好的嗓子,没有方法作保障,就会像一辆好车,不经常保养,不受爱惜一样,虽然“出身”名贵,但是仍然要提前报废。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小心谨慎、爱惜嗓子。因为嗓子好,所以会常对一些误区不重视,损伤也似乎不明显,一时无法意识到,而到“冰冻三尺”那一刻,却已经为时太晚。嗓子是很难“重塑金身”的。
三:
儿童声带损伤的预防方法
1、避免扯开嗓门叫嚷
上课发言要举手,别人发言无论对错,听完以后再表达意见,不要大声喊叫打断别人。这样既可以保护声带,又可以培养良好的礼貌修养。
2、变声期别大声叫唤
变声期声带最易受损,对它的维护好坏会影响到一生的嗓音健康。这一时期声带开始发生显明变更。一般9岁以后男孩开始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女孩在青春期喉结虽没有显明的外观变更,但喉结内一样有显明变更:即声带增长变窄,因而发音频率高,音调也随着变得高而尖细。这时人的声带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很轻易受损,所以为了维护嗓子,这一时期的少年不要大声喊叫和长时光的说话。同时,尽量避免不良外界因素的刺激,不要吸烟,不要吃刺激性食品,并做到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防止受凉感冒。
3、不要长时间讲话
每次讲话后要休息一段时间,喝口水。在背景声音嘈杂的环境中尽量少讲话,以免需要直起喉咙喊叫才能让对方听见。长时间说话后,不适合立即吃冷饮或喝冷开水,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在变声期,这样可以避免声带黏膜遭受局部性刺激。感冒和咳嗽时,尽量少发声,从而减轻由于生病引起的声带充血水肿。
4、唱适合的歌曲
有的孩子在唱歌时,喜欢选一些“吼叫”型的歌曲,以为吼得越响越好,这样很容易引起声带损伤。
5、孩子最好不唱成人歌
大一些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大声喊叫。唱歌时,起调不能过高,音域不宜过宽,不要唱成人歌曲,也不要迎风唱歌和歌后喝冷饮。当咽喉部疲乏或有炎症时,应禁止唱歌直到完全恢复为止。另外,唱歌和朗诵的音量都不应过强,时光也不应过长,唱歌朗诵的地点,空气必须清爽,坚持湿润。日常生涯中对发声器官有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等,应限制食用。
四:
你了解合唱吗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的形式。它主要是多声部的人声合唱。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即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同声合唱是有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声合唱团是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它具有五百年历史,前身是奥地利皇家童声合唱团,是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启蒙园地,培养了无数的音乐奇材。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国最好的剧院,小天使们杰出的表演、及那纯洁可爱的面庞,让所有观赏过的人难以忘怀。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被世人称为“歌唱着的天使”,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起被视为奥地利的两个国宝。当今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和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合作演出过,卡拉扬、伯恩斯坦、索尔弟、阿巴多、马泽尔等都曾指挥过该团。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节目精致、丰富和多彩。既有奥地利及欧陆传统作品,也有现代世界名家名曲;既有和美宁谧的教堂乐曲、浓馥动人的奥地利民谣、轻柔美妙的圆舞曲,还有令人捧腹的喜歌剧。优美的钢琴伴奏更为她添上动人的色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尤以演唱莫扎特及舒伯特的乐曲最为出色。
五:
你了解唱歌中的呼吸吗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呼吸
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而且我们说话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吸气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呼吸不要耸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节奏。
吐气
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呼吸不要耸肩用丹田呼吸,注意找好歌曲的节奏。
气息支持点
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唱歌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方法
1)缓吸缓呼 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呼气时下肋和横隔膜的保持状态:就是在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蜡”,是一种吐气的感觉。
2)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通话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入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卡鲁索说过,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于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建立了强固的基础。
六:
合唱的特点与魅力
从中文合唱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合唱艺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强大而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在各种艺术活动形式中,它最容易被人民大众所吸引,男女老少参与面最广,人数也最多,因而它成为了最具有亲和力的群体艺术。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合唱艺术活动具有许多特点。
一、它是一种人声的艺术,人们纵情的歌唱是发自内心的呼唤,歌词大多是人类用以交流感情的语言中最美的精品--诗词构成,必然能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古代就有人说过,“丝不如竹(zo,南音),竹不如肉(nio,南音)"就是说,江南丝竹再婉转动人,也及不上人两片声带发出的声音的魅力大。
二、合唱由几十,乃至几百人组成,各声部的组合,使他们具有了最广的音域、最大幅度的音量变化能力、最丰富多彩的音色,加上丰富的多声部的和声效果,共同创造了最美最和谐的声乐作品,使声音具有了深度、广度和立体感。
三、合唱不同于器乐,用以发音的声带是人天生具有的,这为活动普及开展带来了先天的有利条件。合唱是一种群体艺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集体性,人们通过共同的艺术创造,培养着每个人的责任感,有一种向心力把个人融为集体的一部分。合唱发出的歌声,在打开人们心扉的同时,也陶冶着每个人的心灵,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第四篇:儿童比赛时自我介绍
儿童比赛时自我介绍
处在一个陌生场合时,常常要进行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一种认识自我的手段。但是自我介绍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儿童比赛时自我介绍,欢迎阅读与收藏。
儿童比赛时自我介绍1我叫邱炫捷,今年上三年级了。我的耳朵很大,仿佛寺庙里佛的大耳朵。我长得虎头虎脑的,表面上看很乖巧,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
我的缺点是不孝敬长辈,如果有人进我的房间,我就会火冒三丈,叫这些人出去,有时候还会骂他们。现在我已经知道他们以前是怎样照顾我的`,我已经不会再把他们赶出去了。
我的缺点还有做起事来拖拖拉拉。有一次我做一样很简单的作业,不知不觉拿起了一本书来看,好几个小时过去了,才做完了作业。还有一次我打算到操场上玩,妈妈叫我去换衣服,我开始挑衣服起来了,挑了好久
儿童比赛时自我介绍2Hi!大家好,我是个眼镜女孩,想不想了解我?
本人个子不高,圆圆的脸,小小的嘴巴,一笑出来,就出现了两个小酒窝,还长着一对小小的眼睛,笑起来时眯得像一条缝。
我的性格很暴燥,就拿上次来说吧。那时我正在思考一道题目,弟弟却一直来烦我,我很生气就狠狠地打了他。
对了,忘了介绍我还有一个特别灵的鼻子。有一次,我做完作业和弟弟、妈妈翘着二郎腿坐在地板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忽然我闻到一股臭味,“到底是什么呀?”我一边捏着鼻子一边说。我觉得好像是弟弟大便在裤子上,这时妈妈发话了,她说:“不可能,你闻错了吧!”“我不信”我坚决地说。随即我就把弟弟的裤子拉了下来,结果弟弟真的拉在裤子上,妈妈只好认输了。
我不仅鼻子灵还是我们家的“大口锅”。有一次妈妈煮了我最喜爱的土豆给我吃,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口水都流下来了,一下子我就吃了一大盘,还吃了三碗饭。妈妈只好重新再煮一些给爸爸吃,还说我是个“大口锅”。
这就是我,怎么样,你们比以前更加了解我了吧?
儿童比赛时自我介绍3我叫黄嵩展,今年9岁。我长着一排洁白的牙齿,最显眼的是两颗大门牙,我不胖也不瘦。别看我不胖也不瘦,但是我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胃王”。有一个晚上,我先吃了一碗稀饭,可是我觉得还是非常饿,后来,我又吃了一碗稀饭和一碗白米饭,直到我吃完第四碗,我才没有继续吃了,因为妈妈叫我别再吃了,等一下吃太饱,吐了,我真的是个大胃王吧!
我不但是个“大胃王”,还是一个“小书迷”呢!每当我一拿到一本好书,我都会一直看那本书,就连我上厕所和做其他事时,我的手里总是捧着那本好书,直到我快看完那本书时,我才肯上床睡觉,不然我怎么样都不会睡觉,你看,我真的是一个小书迷吧!
这就是我,一个真正的我。
儿童比赛时自我介绍4我的名字叫杨昕,今年9岁了。我的外表很普通,只不过有一只会说话的嘴巴,总是让妈妈和爸爸感到我十分罗嗦。我长得胖胖的,好似一个小苹果。
我喜欢游泳,有时间就去妈妈的公司——游泳馆游泳。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游泳。一到游泳池,我便迫不及待地冲进了深水区,飞快地游了起来,要去洗澡时,我还是被爸爸拽到岸上的,要离开时我哭得泪流满面。
我不但爱好游泳,而且也十分爱看书。一看书,我会不由自主地看起来。有一次,妈妈叫我去练功,因为明天就要面临舞蹈考试了,二级考!我首先练一下基本功。但是,床上放着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哎!我还是经不起诱惑,于是,我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好景不长”当我刚刚进入故事情节中时,妈妈火冒三丈,把我狠狠地打了一顿。我呢,可不想再挨打,也只好忍痛割爱了,但是,我的心还在刚才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身上呢!
你瞧,这就是与众不同的我啊!
儿童比赛时自我介绍5我叫王淇缘,今年九岁了。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子,在吃饭上可是一个“大胃王”呢!
每当我吃饭时,我看到什么吃什么,如果是肉或土豆丝的话,我保证把这一盘的东西吃得干干净净,一个都不留下来。妈妈总叫我不要吃太多,我就不听,所以,成了一个胖嘟嘟的男孩。
我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孩子。有一次我弟弟被我妹妹打得左边红、右边肿。看见弟弟那副可怜相,终于忍不住了,于是我跑去找妹妹,严厉地问:“你做了什么坏事?我是一个聪明又乖巧的孩子,可是你呢?”接着我摸了摸弟弟的脸,轻轻地问道:“疼不疼?”弟弟边哭边说:“疼——疼——疼”,我急忙跑到奶奶房间拿了一瓶红花油,轻轻地、小心地抹在他的脸上,并不停地帮他按摩,按摩完了弟弟的脸,我的心里舒服了一点,于是我去告诉阿姨,阿姨摸了摸我的头说:“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大家知道了吧,我就是一个贪吃、善良的孩子。
第五篇:幼儿心理保护细则[范文模版]
幼儿心理保护细则
前言
教师在言语中传递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但一些小小的动作会让孩子更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我们的孩子处于心理品质高速发展的敏感时期,而这种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个性化教育,细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此我们制定了安幼教师维护幼儿心理健康言行细则。
日常生活和个别教育
孩子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的小错误,我们需要宽容地对待,同时我们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1.来园:
对来园哭闹的孩子适当地给予拥抱和抚触;
关注不声不响、参加活动积极性低下的孩子,耐心询问,以调侃、幽默的语气放松师生间交谈的气氛
2.便溺、呕吐:
孩子偶尔将小便解在裤子上、或将秽物吐在衣服上,我们可以带孩子到人较少的地方进行换洗,不让其他孩子有嘲笑的机会;
教师将裤子轻放在孩子身边,蹲(坐)下来帮助孩子;
对一些害怕父母责骂而焦虑的孩子甚至可以答应他将此事成为“师生”的小秘密。
3.进餐:
对于不爱吃饭的孩子,先给孩子少量的`饭菜,让他吃完,使其感到很有成就感,再鼓励孩子多添几碗;
对于经常倒翻饭菜的孩子,教师可以先让他感觉此事所带来的不适,然后再与孩子一起打扫干净;
在清理孩子呕吐的秽物时,先关心孩子身体有何不适,再告诉孩子这没有什么、同伴和老师都不介意。
4.午睡:
午睡睡不着的孩子,教师可以在陪伴的同时,轻抚孩子的背部,并适当的制止孩子不停的翻身;
在午睡时有偏异行为(吮手指、咬被角等)的孩子,将其换到通道的旁边,以便于教师经常关注;及时提醒孩子“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动作”,或让孩子将手放在棉被外面,并盖上衣服。
5.其他:
每天抽10~20分钟让孩子自由聊天或活动,教师观察、了解,保证安全,对孩子的行为、语言不做干涉;
孩子感到委屈、难过、想父母时,适当允许孩子哭一会,以发泄消极的情绪;
经常和孩子聊天,不当众表现对某孩子的偏爱
关注默默无闻的孩子,时常对他笑一笑;
想和孩子聊天,教师可主动走到孩子身边,而不是让孩子走到老师身边;
与孩子交流时可坐下或蹲下。
教育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时刻鼓励或制约着孩子活动的积极性、表现欲、创造力以及情绪的稳定性等,因此我们需要开放式的言行来保护孩子的积极状态。
1.孩子往往会在户外活动时进行一些自发地观察与游戏,教师可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来引导、鼓励孩子;
2.与孩子交流时,双手尽量呈开放式或双手交握,身体向前倾,表示对孩子的关注。指点孩子时,摊开手掌,手心向上。
3.在集体活动中,邀请孩子时需征求孩子的意见:“可以吗?”
4.当孩子对我们的邀请表现出胆怯时,我们可以鼓励:“你可以”、“你会成功”,并给予一定时间让他自己斟酌。
5.当孩子将个人的情绪、经历、体验进行表述时,要和其他孩子一起对他的分享表示感谢。
教师调节
教师要丰富自身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常识,才能及时关心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
1、教师学习、了解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资料等;
2、及时掌握孩子心理问题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的异常现象。
家长交流
父母是对孩子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1.教师在与家长交谈前,最好能作一次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想想家长的感受后再开口;
2.许多心理问题是无对错可言的,教师与家长时尽可能亲切自然,可以营造宽松的气氛,适时的向家长表示你欣赏孩子的优点;
3.如果要与家长做长时间的交谈,最好能回避孩子。以免孩子误解,产生焦虑;
4.在一些教育问题的交流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并避免使用专用术语;
5.教师与家长交流,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能够多倾听家长的见解,有利于教师进行更为细致的教育;
6.多肯定家长的成绩,提醒家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成长,使家长体会到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