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矩和爱》读后书评
《规矩和爱》读后书评
周炜平(55号周钲—父亲)
花了整整两个晚上的时间,读了孩子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不生嘘唏。一边庆幸自己还是有很多观念相似,一边也在懊恼曾经错误的一些行为,应该更早阅读到这本书。
哈佛教育学家王涛博士不仅从学术角度,更从父亲的亲历来告诉我们,爱与规矩并不矛盾,更不对立,融合爱融合规矩,寻找平衡,树立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核心。
文中开篇就提出一个观点: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换句我们熟悉的话说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潜移默化改变着孩子。这让我想起大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从没有做父母的经验,一直认为生活是家庭负责,学习应该是学校负责,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学送到托学班就完了。最后的记过就是孩子完全成了学校里的头疼人物,不是恶作剧就是打架,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从这点看,确实,父母不是一种称谓,而是一种责任,需要去学习、去领悟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非常庆幸的是,我们很快意识到问题,及时进行了修正,并偶然的契合和王涛博士的“不占有原则”、“情商先于智商原则”、“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在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大多数时候以我的价值观和认识在践行这教育的方法,虽不知道对错,但从孩子的现在的基本性格来看,还能聊以自慰。总结起来也就如下两条:
? 和孩子做朋友,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需求,而非仅仅停留于物质的满足。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孩子一起生活,吃饭、睡觉、聊天、玩乐等等,让孩子能感受到爱,同时也体会到他可以和你交流,因为我更愿意和他平等交流,而非滥用父亲的权威。时至今日,我和孩子们之间仍然能坐下来聊上半天,这也许就是王老师说的爱吧。
? 树立合理的规矩。记得大儿子刚转学到合肥的时候,只有我们爷俩过来,我和他一起探讨了规矩的重要性,并引导他,帮助他一起制定了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一周的时间安排。因为是一起制定的规矩,并在过程中被我和孩子妈妈严格的要求执行,至今,这一时间表让然是孩子们的生活指导,甚至慢慢内化到孩子的习惯当中。规矩和爱,从来就不冲突。
在成人的世界,自由和节制并不矛盾,追求自由需要对自身的节制,节制也并不妨碍自由。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在鼓励天性的同时要求自我约束也是可以平衡的。知易行难,很多道理到落实的时候总有诸多困难,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得以全部贯彻。同时,孩子作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有其独立的性格和灵魂,并不是同样的教育方法就能得到同样的结果,一切都会有变数,作为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审视自身,不断修正教育方式,且行且进步!
感谢孩子给我们的幸福感!
第二篇:《中华日月民族》读后书评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书评
说来惭愧,汤锦程先生的这篇《中华日月民族论》,我虽然读了数遍,但是,由于水平有限,还没有真正读懂,我就在这半懂不懂的情况下,开始写这篇评论文章,显然是有点草率之嫌的,当然也会出现很多谬误。但是,我想抛出一块陋砖,必定会引来美玉的。
《论中华日月民族》一书中提出的的论点,独具新意,独树一帜。文章开头问道:为什么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原始古老民族会在交通工具落后、地理封闭的情况下流传着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日月创世纪”文化呢?难道说这些古老的民族曾经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根”。
文章认为:地球上的人类虽然人种、肤色、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却拥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文化特征,并且这个文化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各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民族血液坐标,由于这个发现,为作者研究人类的起源提供了一个突破点。
接着,文章从《三五历记》、《五运历年记》、《山海经。西山经》、《春秋传》及《庄子》中寻找依据,从《禹贡》、《淮南子》、《孔安国》、《论衡》、《史记》、《列子。汤问》……等大量的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从中华民族的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开始,从女娲、伏羲、神农,黄帝等远古时代的人物入手,述说了中华民族的传承脉络,阐述了中国远古时代对日月天地的崇拜,中国日月文化的形成,世界其他国家日月文化的积淀。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古代文与汤文化的密切联系。从中国传说的盘古开天,到欧洲的日月文化,从中国的三皇五帝传承到与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日本、朝鲜、印第安等国家和地区日月文化一一作了详细的对比,在论证盘古与汤古氏的关系上,着墨较多,列举出四百多个汤姓衍生的氏族,还详细论述了伏羲与女娲同太阳和月亮的演化轨迹。此外,又深刻论述了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五彩文化”的深厚渊源,揭示了中华古文化的神秘面纱,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和世界上所有民族一样,都是一个崇高尚日月的民族;世界上所有不同的民族,其实都同出一根;而汤氏有可能就是中国所有姓氏的起源。
作者还认为,在古时,人们以天为日,以地为火,以人为汤,把天、地、人、巧妙地联系到日、火、汤。为汤氏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
文章构思新奇,笔法独特,立意鲜明,注重论据,不失严谨,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详细地论证了世界和中华民族的传承文化。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论史钜作。
这么一篇五万多字的史论大作,没有深厚的史学功底,没有丰富的史学知识,没有大量的阅读资料,没有呕心沥血的付出精神是难以完成的。仅这一点,足证此作之珍贵。
第三篇:规矩和爱
读《规矩和爱》有感
寒假在家读了《规矩和爱》这本书,真是感慨万千,这是一本特别适合家长朋友读的书,自己也从中学到了许多,虽然还没成为众多家长中的一员,但小侄女的诞生也给了自己,甚至是家人必须看这本书的理由。
1、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孩子的认字学知识,高尔曼提出情商五要素: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人际交往技能,任何一项对生活都很重要,也是通往构建一个自我快乐成长孩子的必然途径,70%归于情商。
2、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计。做老师的也是一样的,要有良好的心态,放下高高在上的威严,放下身子去了解孩子,用爱去驱动自己的行为,用爱去理性分析自己的现状。
3、榜样的力量。想让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要求,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个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首先都要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否则就给了孩子反击自己的机会和证据,也让孩子有了养成不好习惯的理由。
4、规矩的制定。要有一套自己制定的可行性规矩,不能今天立的规矩,明天自己就将它推倒,这样老师在学生面前失去了威信,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了威严,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制定规矩让孩子执行,要在规矩中体现爱,正如书中写到: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第四篇:《会玩,才有翅膀》读后书评
《会玩,才有翅膀》读后书评
在最近的两个星期里,读完之后脑海里总闪现出—美丽的河边,诱人的桃园,一群机灵可爱的孩子,伴随着浓浓的田园风情。调皮可爱的孩子们在拔鸡毛,走红毯的学生们,别出心裁的小蚊子老师,这些场景正是我向往的,在这里学生没有对老师的恐惧,充满着快乐,在这里老师没有烦恼,有的是惊喜,这一切使我充满对我们当前的农村教育充满希望。
这本书主要写了小诸葛班的三个调皮孩子偷偷溜进桃园,几乎拔光了一只白公鸡的毛。王桃园爷爷追到学校里,把这事告诉了小蚊子老师和校长。小蚊子老师的惩罚方式与众不同。之后她居然要求小诸葛班的孩子们继续调皮,这可苦了严肃的王校长,就在他伤透脑筋的时候,教育局的一位老师来了。那位老师竟告诉孩子们调皮不扣分,但是要调皮得有智慧。金秋时节,孩子们用自制的乡村乐器让城里的观众落下了感动的眼泪;他们一起救下的那只大雁……
《会玩,才有翅膀》用具有临沂地方特色的语言写出了我们身边的教育故事,写出了农村小学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出了小蚊子老师不一样的教育智慧。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童真童趣,调皮是孩子们这个阶段的特点,我们不能抹杀孩子的天性,也不能压制孩子的童真。虽然小说中的白沙湾并不发达,但是仍然可以享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调皮,但要有智慧的调皮,孩子们在玩中成长,在玩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让所有身在农村小学的老师们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和自信,任何地方都可以释放教育智慧的光芒。
第五篇:《爱的教育》书评
《爱的教育》书评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会经常读一些儿童教育类的书,希望您能够从中得到对孩子教育的启示。在我读过的书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流传世界各国的儿童名著《爱的教育》。这本书绝不仅仅只是一本儿童读物,任何人读来都会有所收获,特别能够让人得到心灵的浸润。
它以日记特有的形式记录着一名意大利小学生安利柯小男孩一个学年里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故事充满了了阳光的味道,传递着爱和希望,就像一座美丽的、盛开着鲜花的花园,徜徉在其中。全文共一百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把“爱”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感情。文章有三个部分穿插而成的:第一部分是小主人公的生活纪实,记述了从开学第一天到学期末整整一个学年中的学习和生活;第二部分是老师讲的每月故事一共有九则,每一则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三部分是恩里科的妈妈、爸爸、姐姐写给恩里科的书信。书中记录了一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它以最朴实的形象、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故事,讲述平凡人不平凡事的高尚情操,赞美儿童身上那种纯真的情感,透过一件件平凡细致的小事向我们展示了爱的真谛——纯真、善良、诚挚。
作者用爱塑造每个人,用爱完美地诠释了每一篇小故事深刻的内涵。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缺少不了爱,爱引导着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敢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读这本书,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尚品质,学会关爱他人,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同情他人的一切不幸与苦难。爱,如影随形,每天都围绕在我们身边,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之中。“爱的教育”启迪我们应该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师、父母、同学、邻居……包括所有那些素不相识却渴望温暖的不幸者。让爱永驻每个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