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3:2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

第一篇: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心理学家认为,追求受尊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需要,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家长的尊重对儿童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尊重儿童的人格”越来越得到社会公认。时代发展呼唤对儿童的尊重。我国封建历史长,社会受封建伦理道德影响较深,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显得尤为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应多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想方设法保护他们,什么都代劳了,帮助孩子解决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性强、能力差,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他们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受到限制,动手能力差。假如我们试图不把孩子当做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家中的大小事都让他们主动参与,让他们积极发挥,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给他们下放应用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正在长大,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不再依赖家长;开始试图独立思考,亲自操作,并试图从家长的约束下“解放”出来。我们的家长切不可认为这是孩子们不听话,相反,这正是孩子可喜的进步。应该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放手让他们去想、去做、去体验失败,去感受成功。在孩子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中,家长要引导得当,及时调控,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地教育他,和孩子同步成长。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来进行的。父母与子女的相互尊重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老

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父母的尊重意味着理解、重视和鼓励。

从教育效果看,尊重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尊重可以使子女感到他们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也更乐于向父母倾吐心里话并乐意接受父母的意见。这有利于尊进父母对子女内心世界的了解,使父母教育子女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反之,若父母对孩子采取粗暴无理的态度,久而久之,不仅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而且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因此受到伤害,他们就会对父母失去信赖。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势必遭到削弱。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呢?

首先,尊重孩子,就应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孩子说得有理或做得好时,就应予以鼓励;而孩子说了不当的话,或做得不对时,家长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斥责,而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指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在人的一生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形成的儿童,缺点、错误的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孩子正是要在不断改正这些缺点、错误中成长的。做家长的要有充分的耐心,主动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错误。

其次,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或冷淡蔑视。反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应支持他们去做。孩子缺乏经验,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家长应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再次,要尊重孩子的气质特点、兴趣爱好及对活动的选择,切忌拔苗助长,逼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使孩子过早地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古今中外教育实验早以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离开兴趣强迫孩子学这学哪,都是有违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

第四,家长错了,要敢干向孩子认错,诚恳地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这不仅不会降低家长的威信,反而让孩子觉得父母更加可亲可敬。批评孩子的时候,切忌说“你懂什么!”之类损伤自尊心的话。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自然会泛起难言的苦涩:父母都不理我,我还有什么用呢?如果家长一次次地无意间给孩子这样的消极评价,很容易进入孩子的自我意识,甚至会因此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第五,不要乱翻孩子的东西,不要随便揭穿孩子的“小秘密”。孩子的“小秘密”是复杂多样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家长不能简单地给他们下“对”“错”的结论,应本着尊重和理解的原则,积极地探究孩子的心态,因势利导。对于某些不涉及道德原则的“小秘密”,不必追究,无须揭穿,应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这是个性发展的要求。

家长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身体安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和合理的限制同样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但是,家长无论在实施怎样的要求,千万要记住:孩子虽小,但他们有感情,他们也需要尊重,尊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的家长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塑造孩子的心灵为本,从情感上关心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从日常行为规范上教育孩子,让孩子从高层次的家庭教育中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一个个和谐、快乐、安宁的高素质家庭就会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将不再遥远。

第二篇: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

仁怀市喜头小学校本部姓名:罗章琴联系电话:1331233506

3作者简介:罗章琴,女,汉族,大专文化,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喜头小学,曾多次年荣获市、镇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著有《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等论文在省、市等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心理学家认为,追求受尊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需要,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家长的尊重对儿童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尊重儿童的人格”越来越得到社会公认。时代发展呼唤对儿童的尊重。我国封建历史长,社会受封建伦理道德影响较深,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显得尤为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应多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想方设法保护他们,什么都代劳了,帮助孩子解决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性强、能力差,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他们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受到限制,动手能力差。假如我们试图不把孩子当做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家中的大小事都让他们主动参与,让他们积极发挥,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给他们下放应用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正在长大,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不再依赖家长;开始试图独立思考,亲自操作,并试图从家长的约束下“解放”出来。我们的家长切不可认为这是孩子们不听话,相反,这正是孩子可喜的进步。应该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放手让

他们去想、去做、去体验失败,去感受成功。在孩子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中,家长要引导得当,及时调控,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地教育他,和孩子同步成长。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来进行的。父母与子女的相互尊重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老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父母的尊重意味着理解、重视和鼓励。

从教育效果看,尊重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尊重可以使子女感到他们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也更乐于向父母倾吐心里话并乐意接受父母的意见。这有利于尊进父母对子女内心世界的了解,使父母教育子女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反之,若父母对孩子采取粗暴无理的态度,久而久之,不仅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而且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因此受到伤害,他们就会对父母失去信赖。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势必遭到削弱。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呢?

首先,尊重孩子,就应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孩子说得有理或做得好时,就应予以鼓励;而孩子说了不当的话,或做得不对时,家长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斥责,而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指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在人的一生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形成的儿童,缺点、错误的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孩子正是要在不断改正这些缺点、错误中成长的。做家长的要有充分的耐心,主动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错误。

其次,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日常

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或冷淡蔑视。反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应支持他们去做。孩子缺乏经验,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家长应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再次,要尊重孩子的气质特点、兴趣爱好及对活动的选择,切忌拔苗助长,逼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使孩子过早地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古今中外教育实验早以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离开兴趣强迫孩子学这学哪,都是有违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

第四,家长错了,要敢干向孩子认错,诚恳地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这不仅不会降低家长的威信,反而让孩子觉得父母更加可亲可敬。批评孩子的时候,切忌说“你懂什么!”之类损伤自尊心的话。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自然会泛起难言的苦涩:父母都不理我,我还有什么用呢?如果家长一次次地无意间给孩子这样的消极评价,很容易进入孩子的自我意识,甚至会因此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第五,不要乱翻孩子的东西,不要随便揭穿孩子的“小秘密”。孩子的“小秘密”是复杂多样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家长不能简单地给他们下“对”“错”的结论,应本着尊重和理解的原则,积极地探究孩子的心态,因势利导。对于某些不涉及道德原则的“小秘密”,不必追究,无须揭穿,应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这是个性发展的要求。

家长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身体安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和合理的限制同样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但是,家长无论在实施怎样的要求,千万要记住:孩子虽小,但他们有感情,他们也需要尊重,尊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的家长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塑造孩子的心灵

为本,从情感上关心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从日常行为规范上教育孩子,让孩子从高层次的家庭教育中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一个个和谐、快乐、安宁的高素质家庭就会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将不再遥远。

用我们的口,礼貌地问好,打招呼,管住我们的口,不吵闹,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用我们的手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用我们轻轻的脚步,营造出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环境的校园,管住我们的脚,不横冲直撞,不踢墙,不锈钢防护栏和安全导向灯。这些啊,想念我们每个同学都一定能够做到,这样,遥望明天,我们仿佛看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我们XX学校的校园更洁净,更文明,更和谐了!同学们,做文明之人,应是我们大家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逐步成长为高尚的有用之材!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

王桂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

保证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展现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怎么样,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该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千万不能因要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而不允许学生接近自己,给自己和学生之间设置人为的屏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感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的困难要主动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使学生觉得你在时刻关心他,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大多数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都是由于负担过重,被动应付的状况。因而,老师应尽力不使学生背学习包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能力偏低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从口头到笔头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分别检查。评价要有熟练掌握、基本掌握、基本理解之分。提问要因人而异,使学生力所能及,学有所获。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尽量宽容,即使较严重的错误也要委婉纠正,逐步培养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用行为和情感来影响学生。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包含着情感的交流。老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熟悉、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朋友。老师的品格,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会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老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师生情感越融洽,学生就越喜欢老师的课,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

所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是关键因素。真诚的关爱表现于老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相信学生有发展潜能的意愿,有创造性与成就感。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与关爱应体现在讲话时的语调、面部表情及各种场合上。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求全责备,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关爱,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真诚的关爱,还体现在能够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赞赏地接受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善于察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需要、困难及情绪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篇:孩子,我该怎样尊重你

孩子,我该怎样尊重你

在谈论尊重孩子的问题之前,我们先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尊重别人:在别人对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是否用心在听?在别人征求我们意见的时候,我们是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打算,还是在敷衍?在别人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是否尊重了他的决定,根据具体的情况或者支持他,或者为他提出反面意见,促进他更全面的考虑问题?我们再问问自己,对自己是否保持着适当的自尊,没有自卑同时也没有自负?再问自己一句,当感觉到别人对我们特别尊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快乐和满足?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他长大了和我们一样,要求被别人尊重。虽然,现在他还小,可面对着这样一个处于弱势的小人儿,你是否给了他足够的尊重却将直接影响到他长大了的性格和成就。

曾经看过一部叫《谈情说案》的香港剧,讲的是一位女警和年轻教授恋爱的故事。里面的教授很年轻就取得了特别大的成就,他的爸爸妈妈对他非常尊重,即使对他谈的女朋友不愿意,也从不曾正面拒绝,也同意他自由发展,虽然在暗地里用了一些阴招想拆散他们,但也没有像别的家庭那样爆发战争。或者这个剧情是虚构的,仍然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可以看出来,剧中教授的父母从小就对儿子十分尊重,儿子取得的成就绝对与他受到的尊重有关。前几天周末在公园里见到这样一个情景,妈妈和小姨带着两个孩子在公园玩儿,姐姐看上去十岁左右,看到许多和她差不多的孩子都在放风筝,就跟小姨说:“小姨,咱们也买个风筝吧。”小姨说:“买风筝干吗?”女孩:“放啊。”小姨:“你会放吗?”女孩:“会!”小姨:“你会放个屁!”女孩满脸通红,气鼓鼓得走开了,小姨在后面还洋洋自得。这时,我和表妹正带着各自的孩子玩儿,我们向对撇了撇嘴。这个小姨,对孩子太不尊重了,同时她自己的人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对于孩子,你不能太打击他,否则他长大了会太没有信心,同时你又不能事事依他,这样就是过分娇惯。那么怎样对待孩子才能恰到好处呢?

对于一些事情,该让孩子拿主意的就鼓励他自己拿主意,从小事做起,一旦他拿定了主意就依他,让他在锻炼中成长。记得一次带着儿子回娘家,我正在厨房刷东西,儿子手脏了,弟弟给他洗手,弟弟问妈妈:“还用给他搓香皂吗?”妈妈说:“问你姐姐。”我说:“你问他自己,他说搓就搓,不搓就算了。”于是弟弟问儿子:“搓香皂吗?”儿子说:“不搓。”于是就没有搓。随后弟弟跟妈妈感慨:“你们老嫌我不会拿主意,我的主意就是小时候让你管没的。”其实在一些小事上,真的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能放手锻炼的就让孩子自己来。同时需要强调一点,一旦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依着他的决定,让他决定完了不依着他,还不如开始就不让他决定。

别怕孩子犯错误,孩子一个重要的学习模式就是在错误中学习。这一点,外国父母比中国父母做得要好,中国父母说的最多的是:别怎么怎么样,要不你就会怎么怎么样。外国父母说的最多的:Try it,试试看。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适当的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这点对于太小的孩子不适用。比如孩子跑得快,那就让他尝尝摔跤的滋味。记得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作者带着女儿和同事结伴出游,当时已经初夏,女儿却坚持穿着她喜欢的粉色毛衣,作者就依她了。开始爬山的时候,女儿开始大量出汗,不时得对妈妈说太热了。这时,妈妈说为她准备了一套爬山的衣服,她很开心,她们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换上衣服,开心得爬山,回家,一直妈妈都没有对女儿说什么,但是下次出行的时候,她发现了女儿会根据天气自己准备恰当的衣服。给孩子一个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有的时候,走点弯路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不好,我们是孩子的手杖,但是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实路,如果走直路一直需要爸爸妈妈这跟实路的手杖,而这手杖总有离开孩子的一天,到那时候再让孩子锻炼他将会连弯路怎么走都不知道,因为那时他面临的不会再是洗手、穿衣服的小问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不要充当事后诸葛亮的角色,其实犯了错误,孩子心里明白得很,用不着什么都说出来的,就算说也要选择方式,不要对孩子冷嘲热讽,因为犯了错误孩子心里本来就不高兴,我们再说什么无疑是伤口上撒盐,或者在他看来是否定他的能力,打击他的自信,有可能下次他就不再自己做决定了。

孩子需要我们的支持和肯定,但有些事情不需要我们代替他去做。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提到这样一件事情: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学校的厕所里去了,他们学校还是那种老式的厕所,于是她就把厕所后面的盖子揭开,找了一个专门掏粪的勺子,把坑里的东西掏出来,找钱包。这时,校长过来了,问小豆豆在干什么,小豆豆说明了原因,校长只说了一句那你要小心啊,要把里面的东西还都放回去,就走了。这件事如果发生在自己孩子的什么,你会怎么做?如果在以前,父母肯定会不说二话,揪过孩子先揍一顿,现在的父母多半会忍着臭气和孩子一起“施工”,但是那样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再看校长并没有对小豆豆过多关注的后果,小豆豆把坑里的东西都掏出了,却没有找到钱包,可是她一点都不失望,又按校长说的把那些东西都放了回去,同时她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很有成就感呢,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对于这样不予过度关注的第三种做法,有多少父母能想得到呢?而这第三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又是多么重要啊!

对于激将法一定要慎用。激将法对于有的孩子是很管用的,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证明我行来给你看,但是一旦用不好,激将法会起到反作用,打击孩子的自信,甚至让他破罐破摔。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个孩子特别调皮,整天跟老师作对,后来父母带他去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师发现,最初引起他逆反的原因就是老师用的激将法。这个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用激将法一定要注意方式、语气,如果察觉效果不对,赶紧喊停。

即使是父母,也要跟孩子讲道理,别用父母的身份来压孩子。不要轻易对孩子说:“因为我是你老子,你就得听我的!”即使,你为孩子选择的是一条对他最好的路。毕竟孩子的路要他自己来走,孩子的生活也是他自己的,我们也只是或者只能他的拐杖,他的引导,并不能代替他去走路,去生活。做父母的更不能随便打骂孩子,打孩子伤害他的身体,骂孩子伤害他的心灵。最要不得的,是一个打,一个护着,这样不但孩子的揍白挨了,还会让孩子觉得有保护伞,以后会变本加厉的。当然了,尊重孩子,还表现在对孩子的说话语气、态度等各方面,别总对孩子说你这个不会,那个也不行,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孩子的要求,要考虑一下再决定是否拒绝(前面写过一篇日记,专门讨论怎样对待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是一门大学问,让我们谨慎得求证,小心得执行,共同探讨,交流经验,一起进步吧。

第五篇: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开发孩子的智力

一、讲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有效途径

当孩子能听懂话的时候就可以经常给他讲简单的故事.以此来启迪孩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故事的内容可以是童话、神话、科学幻想等,也可以是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或是科学家成长的故事等等。家长还可以针对孩子的情况自编些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故事。

要使讲故事成为孩子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就必须讲究讲故事的艺术。有的家长总是“从前,有一个小孩子„„”的老一套,对孩子感染力不强。有的家长却能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提出一个非常新颖奇特的问题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或者是故事讲到一半时,把以后的情节留给他去想像、猜测,以此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以给孩子讲故事应注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并尽可能地让孩子展开想像的翅膀,如此方能更好地启迪孩子的智慧。

二、游戏是发展智力的好手段

游戏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是他的主要活动,也是发展智力的一种良好手段。游戏的种类和内容是比较广泛的,有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这些游戏都与智力发展有很大关系。

游戏能否成为发展孩子智力的好手段,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能否把讲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有经验的家长往往是不把游戏仅仅看成是孩子的娱乐,而能把科学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融进游戏里面。例如:佳佳的妈妈在地上画一条铁路和一条公路,拿出一辆玩具小汽车给佳佳说:“请你做司机,把小汽车开走,应走什么路”佳佳想了想,把小汽车放在公上,口里发出嘟嘟的声音,用手往前推。这时,妈妈问佳佳:“你的汽车为什么不走铁路呢?”佳佳说:“这条路有铁轨的,汽车不能走。”佳佳的妈妈平时正是这样和女儿开展游戏的,经过一年多的游戏活动,佳佳的知识逐渐丰富,智力也得到发展。

三、适当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培养其智力的有效活动

当今,无论是对掌握知识的量还是质而言,对于孩子来说学习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而且,由于父母普遍溺爱独生子女,舍不得让他们干一点儿活,因此,很大一部分家庭都很少让孩子分担家里的家务和其他劳动。于是,孩子似乎在生活中只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读书”。在家里孩子的活动内容越来越少了,包括孩子自己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劳动都由父母包办起来。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小学生95%以上在家是不用做任何家务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已越来越显露其许多缺陷,由于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使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日益降低。只让他读好书,代替和承包他所要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没有积极意义的。相反的,由于孩子缺乏应有的劳动和活动,就可能导致他不能全面发展,即使学习成绩优秀,也会缺乏应有的社会生活能力。

从小让孩子参与适量的家务活动与劳动,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耐心细致等优良品德。一个人的成才,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一些非智力因素的优良品格也是极其重要的。

下载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烦恼(合集五篇)

    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烦恼很多人都说中国人的教育是功利的教育,是刻板的教育,确实,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很多父母无心的做法会令孩子烦恼不已。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孩子在家庭教......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一、帮助孩子阅读 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鼓励孩子将读到的故事讲给父母,并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叙述表......

    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教育孩子的良方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不断地强化而逐建立......

    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5篇)

    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在座的很多都是优秀家长,曾经,你一定为孩子的成长洒下了不少艰辛的血泪。但不管有多苦,也不管有多累,看见孩子有出息,您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对吗?的确,孩子就......

    学前教育论文——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全文5篇)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 学号:091205001姓名:蔡勇 摘要: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促使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呢?第一,从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孩子主动、及......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位学者曾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种。当父母将这粒火种在孩子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

    教师怎样在课堂中让学生做到乐学

    教师怎样在课堂中让学生做到乐学、想学、会学 内容摘要:我想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该让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习得快乐,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快乐后他们就会更加的想学,也只有在......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做到“以读为本”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做到“以读为本” 2011年版新课标中对于学生的阅读是这样描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