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无法做到的七件事

时间:2019-05-12 03: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无法做到的七件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教育中父母无法做到的七件事》。

第一篇:家庭教育中父母无法做到的七件事

家庭教育中父母无法做到的七件事

新浪教育 微博

一、好妈妈不一定教出好孩子

一句口号“好妈妈教出好孩子”,给了多少妈妈努力的方向,也让多少妈妈照着书本上优秀妈妈的模板去做,希望能够教出一个好孩子。虽然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事实上,希望仅仅是希望,结果永远是结果。

一个孩子的成才除了妈妈的教育方法外,还有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环境、生理因素及社会因素。

做一个好妈妈虽然能够提高教出好孩子的机率,但是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教出好孩子。每一个当妈妈的必须要打破这种观念,否则,好妈妈教出好孩子会压跨许多妈妈的心理。对于每一位妈妈来说,我们自然要当一位好妈妈,而当好妈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出好孩子,而是为了更好的做自己,让自己获得成长。如果一开始就背负着“要教出好孩子”这么一个沉重的任务,很难说,当妈的心态在什么时候会不知不觉失去母性的温柔,最终变成对孩子的一味要求和施压。

二、做一个好妈妈实在太难了

与妈妈们聊得多了,许多妈妈最大的感叹是“做一个好妈妈实在太难了!”

比如,一位妈妈说:“我看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觉得我根本做不到这样。书中描述的太完美了!”

是的,一般来说,在书籍中出现的都是比较理性的形象,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理性的人。偶尔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发点脾气是再正常不过了;再或者,偶尔不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甚至失手打了孩子。。。只要不是育儿生活的常态,我们也不必为自己偶尔的失手而自责不已。对孩子来说,这何尝不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呢?谁能保证,孩子在社会当中能够一直受到公平而理性的待遇呢?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有了“不当好妈妈”的理由。当一个好妈妈其实是为自己负责,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如何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都是妈妈应该做的事情。

三、即使你是教育专家,还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

前几天,给几个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上绘本作文课,绘本作文的题目是《我妈妈》,在安东尼的大作引导下,我让小朋友们也画三幅画,并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的话,从而串联成一篇短文。结果,有一位小女孩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她说:

“我妈妈很笨很笨的。”

“我妈妈特别难看。”

“我特别讨厌我的妈妈。”

“我想在我妈妈的头上画上大便。”

。。。

其他几位小朋友听到这种话,竟然也跟着起哄,并也随口附和:

“我妈妈也很讨厌的。”

“我妈妈每天要打扮,臭美死了!”

。。。

据悉,小女孩的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对小女孩的教育非常重视。但是,从小女孩口中描述的妈妈,我真的非常震惊,当然,更令我震惊的是,其他小朋友对妈妈的负面评价,似乎如此刻薄地评价妈妈,能够让孩子的内心获得极大的快感。

这节课,与其说是我给小朋友上课,不如说是小朋友在给我上课。通过这节课,我明白

了,最爱孩子的妈妈,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妈妈,为孩子做那么多事情的妈妈,在孩子的眼中竟然是如此的形象。

我在想:“不知我在女儿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如果孩子对妈妈有如此多的不满情绪,那么妈妈的教育到底能够起多少作用?”

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感叹到,随着女儿的成长,我越来越不了解她的心思。孩子总有孩子的视角,我想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唯有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认真倾听她内心的想法。

我再也不在孩子的面前说:“你想什么,妈妈知道的。”我要学会说:“你想什么,请你告诉妈妈。”

四、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教育虽然能够净化孩子的心灵,但是,事实上,教育并不是万能的。一个社会中,对于孩子有影响的,除了教育还有许多许多因素。比如,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

所以,我们要学会借教育之力来塑造和培养孩子,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其他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教育。

比如,一位单亲妈妈曾经问我:“我和老公离婚后,因为老公的经济条件比我好,女儿判给了老公,但是,老公已经再婚,肯定不可能像我这样爱孩子,也不可能教育好孩子。”我对她说:“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如果你没有经济基础,孩子跟着你,你会因为经济状况而焦虑,这种焦虑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你也可能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资源,那么,教育方法再好,也不会有更好的教育结果。”

对教育期望太大,失望也会很多。而且,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孩子个体的生理差异,主观能动性等,都对孩子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同时,虽然说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水平不一样,但是,许多时候,对教育效果起作用的并不是教育方法,还有教育心态等其他因素。

所以,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善于借助社会资源,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慢慢去引导孩子。千万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五、专家的教育方法怎么一点都没有用

教育一向被称为“教育的艺术”。所谓艺术,就是需要充分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而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中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在家里是个“小霸王”,有些孩子则在人前是“人来疯”。但是,同是“小霸王”或者同是“人来疯”,心理成因未必相同。所以,方法自然就不一定有效。因为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找到原因。而难就难在找原因上。因为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教养方式、生活环境、身心发展等。专家虽然专业,也不一定能够快速找到原因。即便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还需要看到,孩子是个活生生的人,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孩子可能会隐藏,可能会与父母隔阂,所以,找原因就成为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找不到原因,方法自然就起不到就有的作用,专家的方法也是如此。正如感冒一样,明明是风热感冒,你去用风寒药来治疗,一个感冒自然也医不好了。

回想自己养育女儿的过程,每每被女儿折腾得无应对办法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一直会回荡着这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回忆事情,分析原因,查找资料,总结概括,最后找到有点合适的方法,并到实践当中去应用。

所以,我觉得,教育中最需要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意思就是无论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当父母的在心理上绝对不能焦虑。唯有冷静,才可以找到原因,总结出方法。

六、家教书都是说说有用,真正实践却无用

许多妈妈都喜欢阅读家教书,但是,最后都会发现,家教书中的内容都是看着很有道理,真正应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却并没有多少效果。于是,许多妈妈迷惘了,教育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有这种迷惘是好现象,至少妈妈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别人的经验永远只可以借鉴,不可以照搬。因为你面对的孩子与书中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你所处的家庭环境与书中人物的家庭环境是不一样,而且,作为施教者的你和家教书中的施教者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教育中有许多共性,但由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环境的不同,教育的效果自然会有不同。所以,以家教书为指导,积极在家庭教育中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这种心态,才不会在变化莫测的教育事件中迷失自己。

七、教育理论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信息时代,作为父母的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教育理念。有人提倡赏识教育,有人提倡挫折教育;有人提倡做虎妈,有人则提倡做猫妈、羊妈;有人培养孩子的能力,有人培养孩子的知识;有人重视孩子的心理,有人重视孩子成绩;有人重视孩子的才艺,有人重视孩子的社商。。。任何一种教育方式,似乎都有自己的理论,也都有成功的案例。比如,在“虎妈”式的教育下,诞生了朗朗,也诞生了蔡美儿的优秀女儿。但是,有多少牺牲在“虎妈”式下的孩子没有被媒体曝光?

教育原本就是十八般武艺,各有所长。如何运用在自家孩子身上,却是需要各位父母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考虑自己的家庭条件和自身的教育水平进行的。

比如,许多妈妈问到要不要识字,关于识字有不同的认识,有提倡早认字培养神童的,也有提倡晚识字培养兴趣的。如果妈妈的目的是让孩子充分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促进孩子的想像力,那么晚点识字又何妨?如果妈妈的目的是让孩子尽快脱离自己实现自主阅读,那么,早点识字就是必须。两者都有优缺点。

不迷信一种教育理念,以平常心对待各种教育理念应是正确的态度。要知道,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之上,但是,取样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局部,而非全部。因此,理论肯定不是绝对的,肯定会出现特例。对于孩子来说,究竟是哪一种教育方式最好?一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虽然,在家庭教育中,有这么多是我们为人父母无法做到的,但是,这并不提倡“教育无用论”。教育肯定是有效果的,对于我们为人父母来说,教育孩子必须要用心,但同时不要对孩子抱特别高的期望。抱着一颗平常心“先成人后成才”,让孩子和自己享受成长的乐趣,这才是生命的本质。

第二篇:做父母需要明白七件事

做父母需要明白七件事

当妈有两年时间了,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有时我真的有点力不从心,甚至在孩子出现问题前我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全职在家就看一个孩子,还是不尽人意!连个孩子也养不好,真的好郁闷,感叹做父母的真难。有时,看着孩子的天真笑脸,听着他在你耳边稚气未脱的对你说:“妈妈,我爱你!”我的心里也会徒增溢于言表的幸福,转眼间我做父母真好!

其实,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也需要学习。怎样做个好父母,怎样才算是个好父母,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孩子眼中的好父母呢?在做好父母的同时,一定要明白七件事。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永存:

人们在结婚的时候,总会被问到:无论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相爱相敬,不离不弃,永远在一起?其实,这样的提问,同理可以嫁接到养育孩子上来。是的,在孩子呱呱坠地的同时,父母和孩子就永远联结在一起,所以,孩子的美与丑,平庸与伟大,普通和优秀,他永远都是你的孩子。对孩子而言,父母才是他最终的认证机构,也是他一辈子的师者。

曾经也做过两年的老师,在那段期间,我听到最多的便是:“路老师,XX同学就几麻烦你了,这个孩子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看着家长眼中近似于祈求的眼光,我总会对他们说:“我肯定会关注你的孩子,我对他的影响只是短期的,而你们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试想,那个老师会教你的孩子一辈子!再说,孩子的成绩好与差,或者成功与否,他都是你的孩子,所以放低期望,才能收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乐观,阳光,懂得爱的孩子也是真正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是判断孩子的终极目标!”我的话,不知道家长能听进去几分,我想如果真的能听进去,再加上自己的修炼,也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妈妈。

.孩子不是完美的标签

现在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经常让做家长的茫茫然不知所措,任性,叛逆,脾气犟,不好管理,不喜欢学习等等。其实大家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是完美的孩子,再说,什么样孩子才是好孩子,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比如好动的孩子,有人认为他不稳重,但有的人就认为就行动敏捷;最容易混淆就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可是反过来讲,调皮的孩子性格意识上也喜欢被约束,所以他的想法一般都是出其不意,要知道这可是经商的必备武器,所以经常惹事儿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坏孩子,智商高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是有能力的优秀人士。上帝为孩子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为他打了开了另一扇窗子。就是让家长最恐惧的”犯错“,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孩子又犯错的资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这也是他必经的成长之路,更是他积累经验的财富。家长要多看看孩子的优点,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比,比得越多,孩子的自卑心就越多,长此以往,他就真的是一无是处的孩子了。

孩子不是大人的附属品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孩子是独立完整的个体不要企图用自己意愿强加于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载体。你对孩子的付出,应该是无条件,当然你也不要所谓的回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是投之于桃,报之于李的对等关系,也不是是所谓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不要企图规划他的人生,也不要事事为他安排妥当,必要的时候,适当的放手是对孩子最好的恩赐,相对的自由其实才是自由的稳定状态。尊重孩子的个体性,也是相信他,肯定他,欣赏他的有效策略。

父母需要为孩子实现自己的第二次成长:

当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父母的使命也就开始了,孩子也开始了他生命的旅程,新的征程就意味着都需要学习,孩子需要对人生的学习和认知,而家长也需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做父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所有问题,家长在教育的路上所产生的质疑,困惑,茫然和挫败感都是正常的,因为爱与被爱也是不要相互摩擦,相互切磋,相互经历,相互经营的。孩子不是完美的代名词,完美爸爸妈妈也是天生的定格,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冷静处之,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完美妈妈”,更不要放弃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后和最坚实的依靠,你若放弃,或者看不起孩子,没有人再会为他搭一条“希望”的屏障。

孩子是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在很多问题孩子的面前,与之相对应是更多的问题家长,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一个会喋喋不休的抱怨孩子,不顾孩子自尊的同时在众人面前驯骂孩子,对应的是肯定是他们所谓的“坏孩子”,可他们的根源是什么?大人们认真思考过吗?他们经常很忙,没时间陪孩子,不屑于与孩子沟通,在孩子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因为某种原因没有不能陪在旁边。后来父母把问题孩子归结到孩子本身上来,比如他脾气固执,性格孤僻,他们居然一切的错推脱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哪能那样轻易的就范,也不能乖乖的顺从。所以她表现出来的任性,叛逆,坏孩子就是他们的代名词,我想一个不缺少爱的孩子性格怪癖,一个不缺少金钱的人也不会轻易的被诱惑,当然一个被溺爱的孩子也不能懂得感恩,一个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是一个伪孝子!

孩子的高度取决于父母的高度: 曾经在网上一篇文章《震惊所有家长的新生发言稿》。这篇发言稿中,你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孩子的同时,你更应该看到那个睿智更加优秀的妈妈。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控制和管制,而是引导加疏通,你的所作所为必须孩子的榜样,家庭和睦,言传身教比任何优美的语言都有说服力。从另一个层面讲,三岁以内的并没有自己主观意识孩子父母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往往让更加的家长更急功近利,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在培养孩子上面的也是不惜重金,试图给好孩子营造更好的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不想让还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决定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其实不在起跑线上,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上,爸爸妈妈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才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骄傲。

做父母也是一问学问

毋庸置之,父母对孩子是伟大的,即使这样的爱也是有低级高级之说。低级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只有在陪伴孩子成长中才能慢慢升华,升级为高级目标。比毕淑敏在《母爱的级别》说这样写道,母爱的高级阶段。母亲是要高屋建瓴的完成与孩子的分隔,她高度尊重生命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帮助一个新的生命,走向灿烂和辉煌这种境界,即使是一个潜质的优等的母亲,如果不经过修炼是难以达成的!很多父母都不注重自己的修养,反而一位的责备孩子,要知道被孩子气得一谈糊涂,频频向孩子发飙,甚至使用暴力,都是家长最软弱的表现之一。家长要想在在教育孩子上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这就需要自己的修炼,把做父母当成一门学问,提高自己的技术,是做父母的最高的境界,比如适当的沟通,睿智的引导,诙谐的语言等等。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好,可是真正做到一个好父母,其实很少。我不赞成,父母生下孩子就是对孩子的恩赐,做孩子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父母,更没有资格指责对父母提出要求。所谓的生养生养,既然生下来,就有责任对他教养。父母没有贫贱富贵之分,但有有心和无心之分。用心呵护孩子长大,做个有责任心的父母,做孩子眼中的好父母,我想应该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家长无需担心他们的怨无悔尽心尽力会付之东流,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们的用心良苦必将有一个孝心,爱心,恒心,善心的优秀孩子承载你的膝下。

第三篇:合格父母只需做到这九件事

合格父母只需做到这九件事

好的父母,不仅仅要抚养孩子,更要保护他们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你做得到吗?想把这件工作完成得更出色?参考一下我们开列的《好父母岗位说明书》,看看你是不是具备“好父母执业资格”吧。

岗位职责一:交流 职责说明:少说多听

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和你交谈,怎么才能跟他开始愉快的交流呢?那就先试着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吧。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样他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千万不要把跟孩子的谈话演变成你滔滔不绝的说教,这可是很多父母在跟孩子交流时最容易犯的错误。

实施要领:

要想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并得到孩子的信任,首先你要留出固定的时间和他们交流,这段时间只属于你和你的孩子,不要被其他人打扰。然后你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安静地听他们说话。在听他们讲完以后,你可以帮他们理清思路,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岗位职责二:关注

职责说明: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

你希望孩子不要吸毒,酗酒?你希望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一塌糊涂?你希望他们不要面临太大的压力?你完全可以做到这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了解孩子的情况,无论是在家里,在社区,还是在学校。

实施要领:

你应该知道你的孩子呆在哪儿,和谁呆在一起。你还需要跟你孩子朋友的父母保持联系。尽可能多地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鼓励孩子多谈谈他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要关心孩子的生活,但不必过多干涉他的生活,你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去探索。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制定了合理的规章,你就更可以放心地让他去做了。相信他会做得很好!岗位职责三:规范

职责说明:给孩子树立明确的价值观

如果你寄希望于你的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好公民,你的希望多半会落空。别指望他们的同伴、学校或媒体能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你必须给孩子制定规则,让他们明白哪些举止和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实施要领:

你和你的丈夫(或妻子)希望孩子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具备哪些素质?把你们认为重要的一一列出来,例如:诚实、礼貌、善良......再做出另一份清单,列出你们不希望孩子具有的品质。夫妇双方讨论以后,把你们一致认为孩子需要具备的价值观列出来。等孩子开始懂事以后,就可以把这些价值观经常灌输给他们。当然,最好能在定期举行的家庭会议上强化它们在孩子头脑中的印象。

岗位职责四:约束

职责说明:强化纪律的观念,并付诸实施

如果“纪律”这个词让你觉得很可怕,那么你一定没弄明白它的真正涵义。纪律并不意味着拳打脚踢,它跟处罚甚至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父母,务必深刻理会这个词的涵义。没有任何纪律观念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中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他可能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如果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纪律观,长大后他自然会成为一个自信、成功的人;反之,后果不堪设想。

实施要领: 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章可循的家庭中。父母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前后一致,公平合理。经常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遵守的行为准则,并督促他们按照这些标准去做。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变得更有序、更高效,而你的孩子在将来也会感激你今天所做的努力。

岗位职责五:原则

职责说明:不要盲目效仿别人的规则

如果你的邻居从桥上跳下去,你会跟着往下跳吗?当然不会。但有时候你可能会盲目地效仿别人家庭的规则。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你的孩子希望你这么做,也可能是碍于面子只好这么做。如果发现自己对孩子有点溺爱,赶快负起你的责任来。记住这句古老的谚语:小心总比后悔好——这是真理。

实施要领:

让孩子明白她应该遵循哪些家庭规则。当她实施这些规则有困难的时候,让她给你打电话。而且,尽可能多认识你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父母,这样你会知道你们的价值观是否相同。

岗位职责六:表扬 职责说明:适度表扬

表扬有些类似蛋糕上的糖霜:加上一点糖霜,蛋糕变得美味可口;如果加得太多了,蛋糕的味道就被毁掉了。对孩子的表扬也是这样:孩子需要你的鼓励,这会使他们很有成就感;但是过多的赞美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应该得到赞美。如果得不到,他们就会倍受打击,最终可能还会归咎于你。

实施要领: 适度地表扬孩子。太多的表扬反而会削弱称赞的力度,达不到鼓励孩子的目的。如果你不希望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一定要记住:不要滥用表扬。

岗位职责七:维和

职责说明:尽快平息小朋友间的争执

兄弟姐妹间互相取笑、辱骂甚至打架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你没必要搀和进去。你要做的就是马上结束他们这种毫无意义的争吵,告诉孩子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教育孩子要用文明的语言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拳头和辱骂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

实施要领:

孩子们发生争议后,如果你想追究这件事究竟是谁引起的,恐怕没多大意义。孩子们当然会互相推诿责任。如果你不过多干预,孩子们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可能很快就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应该教孩子们一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懂得怎样处理和别人的分歧。

岗位职责八:威信

职责说明:做一个既民主又“独裁”的家长

家庭需要民主的气氛,但家长跟孩子之间不能事事都讲民主,因为有时候孩子的一些想法难免是不成熟的、不合理的、自私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不能做出果断的决定,时间久了你就会失去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确立你的领导地位其实并不难,你只需记住: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中。

实施要领:

跟孩子要讲民主,但不能因此放弃你的领导地位。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言权,你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观点,这表明你尊重他。可是如果大家的观点不能达成一致,父母就要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这么做并坚持下来,孩子们就会逐渐理解并认同这种做法。

岗位职责九:放手

职责说明:忽略掉和孩子之间无关痛痒的争议

你经常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吗?你希望每次和孩子的争论都以你的胜利而告终吗?其实没必要。在重要的问题上,自然应该争论清楚。而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就让孩子自己处理好了。相信你的直觉,孩子们能处理好那些事情的。

实施要领:

加深对孩子的了解,从而知道哪些方面是你可以放手的。对于一些你认为孩子可能处理不好的事情,你需要负起你的责任来。如果你确信孩子能做出明智的决定,就不要介入了。如果你学会适度地“放权”,在重要事情上孩子往往会更尊重你的意见。反之,如果你事无巨细地管制他们,你不仅会招致孩子的怨恨,还会失去他们对你的敬重。

第四篇:无法做到的事美文

一场讲座。大师说,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是你无法做到的。

——你无法用自己的舌头舔到自己的胳膊肘。

大师话音刚落,人们纷纷卷起衣袖,抬起胳膊,低下头,伸出舌头,努力地试图舔自己的胳膊肘。够啊够,够不着。再换一只胳膊,张牙舞爪,龇牙咧嘴,够啊够,还是够不着。

——你无法睁着眼睛打喷嚏。

打喷嚏,这有何难,谁没有打过喷嚏啊?张嘴,皱眉,鼻尖往上提,做打喷嚏状。耶,眼睛还真是闭着的。不行,睁开眼睛,可是,一点打喷嚏的意思都没有了。

——你无法将唾液从牙缝里滋出来。

经历了头两次失败后,群情激奋。大师的话音刚落,人们就立即咧开嘴,露出两排或白或黄的牙齿,上下咬合,然后,开始往外喷着唾液。但闻会场内“嗞嗞”声四起,各种味道弥漫。有人一边滋,还一边支支吾吾地说,大师,这回你错了,这个动作一点也不难。我记得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里,就有一个可以做到的人,我也能做到。大家瞧瞧,我滋出来了。人们循声望去,果然,红唇白牙间,有几股细细的白线喷出。

——你无法竖起自己的双眉。

有了从牙缝里滋唾液的成功范例,众人信心倍增。大师话音刚落,众人脸上的眉毛就像听到号令一样,一齐向眉心聚拢,眉尾则像骄傲的尾巴一样,努力地往上翘。霎时间,什么柳叶眉、八字眉、半月眉、上扬眉,如过江之鲫,闪亮登场。

——你无法让鼻子均匀地抽搐;

——你无法让舌头在嘴巴内跳舞;

——你无法让你的耳朵像兔子那样动起来……

大师抛出一件件无法做到的事情。每说出一件,人们就都一个接一个、迫不及待地尝试,以证明自己能够做到。人们很快发现,这些所谓无法做到的事情,其实很多是可以做到的,有的甚至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你无法用舌头舔自己的鼻子或者下巴。

当大师抛出最后一个“不可能”的时候,众人终于被激怒了。所有的人都伸出了他们长长的舌头,往上舔鼻子,或者往下舔下巴。有人奇迹般地做到了,舔到了自己的鼻子或下巴!那长长的舌头似乎在骄傲地证实: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大师哈哈一笑:谢谢大家这么积极地尝试。我注意到,大家都主动参与进来了,很多人还成功地做到了一些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这并非我要大家做的。一个人,能不能用舌头舔到自己的胳膊肘,或者鼻子,或者下巴,有什么意义吗?没有。但是,几乎每一个听到这个命题的人,都会忍不住去尝试。跟风、趋众、盲从,使我们一生中把太多的时间、兴趣和精力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而我们还以为自己在尝试,在努力。

你有没有抱着自己的胳膊肘,一次次尝试着用舌头舔到它?不从众,这才恰恰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一件事情。

第五篇:家庭教育中如何做到关心与严格相结合

广州家教网 http:/// 广州家教 http:/// 家教http:///家教网http:///

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教育,就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但爱而不教,管而不严,同样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一、爱而不溺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弛。父母对孩子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更为突出。祖父母和父母把孩子视为“小皇帝”一味的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不良品德和习惯不批评、不教育,往往包庇护短。吃饭穿衣一切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让家长干什么,家长就干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人说,对孩子的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是促进孩子走上不幸道路的开端。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深思的。

家长对孩子要做到爱而不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又要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品德,而且也有得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

第二,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下载家庭教育中父母无法做到的七件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庭教育中父母无法做到的七件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能量七件事

    正能量七件事1、学会微笑:渐渐地你的气质会变的越来越好; 2、学会适应:渐渐地你的处境会变的越来越顺; 3、学会理解:渐渐地你的知己会变的越来越多; 4、学会包容:渐渐地你的生活会......

    家庭教育讲座七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了,他们是爸爸妈妈宠,爷爷奶奶疼,在家里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了。独生子女中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个性发展优越条件,比如说他们一般具有生......

    这件事令我无法忘怀日记

    一眨眼,十二年的光阴已经过去了,我已不再是牙牙学语的娃娃了,而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充满欢声笑语,充满着无限的阳光。那是刚开学不久的一次班会上,班主任为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五篇材料)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对于父母教养角色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社会化以及精神健康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希望有所帮助......

    旅馆法人代表“七做到”

    旅馆法人代表“七做到” 一、制定管理措施,严格落实旅客住宿逐人登记管理规定。 二、安排专人,监督检查前台登记员落实旅客住宿登记工作。 三、对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前台登记员,......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5篇材料)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心理学家认为,追求受尊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需要,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全文5篇)

    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到尊重孩子仁怀市喜头小学校本部姓名:罗章琴联系电话:***作者简介:罗章琴,女,汉族,大专文化,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喜头小学,曾多次年......

    父母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父母家庭教育心得体会1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可以照出现实。父母是子女的一面镜子,从父母中可以照出子女,从子女中也可以照出父母。谈到教子,目前我总是愧疚多于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