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优秀只是因为教育方法更优秀
孩子优秀只是因为教育方法更优秀。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性格难以改变”之类的帽子,或者自认为学识浅、水平低,不会教育孩子。实际上,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一、扮弱计——让孩子充当一次“小大人”
父母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对父母漠不关心,缺少责任感,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责任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的。因此,父母们不妨偶尔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竟因此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从孩子的帮助中获得很多东西。
二、补强计——让孩子由自卑变自信。
美国加州大家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当孩子受到认可时,他(她)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
三、诱导计——帮孩子跨过厌学的泥潭。
几乎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厌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但却不能放任自流的,因为这种情绪会阻碍孩子学习的热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然而强制孩子学习也不是好办法,这只会加深孩子的反感,聪明的做法是诱导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
四、冷淡计——让孩子有一点自控能力。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这个坏习惯将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埋下巨大隐患。专家建议孩子任性时不妨试试冷处理,这会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动收敛脾气。
五、授挫计——给孩子一个体验失败的机会。
美国教育家卡乐尔.桑德堡说:“顺境当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和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竞争力。”也就是说为了增强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们不妨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意,这种挫折教育对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处。
六、放手计——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家长应当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们也会少些麻烦。
七、纵容计——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
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来得坚定。因此,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八、处罚计——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教育孩子就要赏罚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给予奖励,但孩子做错事时一定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免得在错误里越陷越深。
九、制冷计——给自负的孩子“泼冷水”。
自负是指自我评价过高,目中无人,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自负的苗头,父母就应当运用“制冷”的手段,适时地给孩子泼点冷水,让孩子学会理性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十、包容计——让孩子感受父母无条件的爱。
孩子也许不够聪明,也许有很多缺点,可是作为父母,你绝对不能对孩子存有偏见,羞辱或嫌弃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一定要包容,要有信心,你就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孩子。
十一、样板计——父母要给孩子当好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严于律已,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十二、鼓励计——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为了困难而放弃努力,因此,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这样孩子就能带着父母的期待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十三、倾听计——认真了解孩子的感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去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对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变化做出及时而细致的处理。有了这样的基础,亲子之间才能良好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十四、赏善计——让孩子在赞美声中进步。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孩子,奖励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方式。因此他们建议,用奖励正确来代替惩罚错误,用肯定优点来代替否定缺点,这样既可以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又可以使孩子取得更好的进步。
十五、点拨计——巧妙地提示孩子自觉走向正途。
絮絮叨叨的说教,凡事替孩子包办的父母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聪明的家长只会在孩子遇到难题或行为错误时,从旁稍加提示引导,帮孩子解决疑难。这样,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长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十六、虚拟计——让孩子产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觉。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有了天才的感觉,你会成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觉,你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用虚拟的手段,给孩子制造一个“我很棒”的自我感觉,他就会逐渐“棒”起来。
十七、容过计——让孩子在错误中学到更多。
生活中,孩子总难免有些过失、错误。有的是无意,有的是有意的。如果孩子所犯过错的性质不是很严重,那么家长就不妨给予宽容、谅解,这样孩子不仅会在内疚自责中更认真地改正错误,还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宽容心态。
十八、训诫计——让孩子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孩子就是孩子,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有些错误可以宽容,而有些错误是不能姑息的。必须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批评,以保证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即使是再宽大的父母,也不能让这种合理的管教缺位。
十九、熏陶计——在生活中给孩子好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因此,父母如果能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孩子的情趣、品行,那么就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二十、疏导计——让孩子由对立变成合作。
大禹治水的成功之处在于“疏”而不在“堵”,父母也可以从这种方法中得到启示。在教育孩子时太过专制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让孩子跟你“对着干”,但如果采取明智、开放的疏导策略,孩子就会愿意跟你愉快合作。
二十一、尊子计——让孩子与父母贴得更近。
亲子间之所以出现冲突矛盾,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不够尊重,使孩子心怀恐惧、不满,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其实孩子也需要尊重,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最受孩子欢迎的父母。
二十二、对等计——与孩子实现良好的沟通。
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向你说出心里话,家长才可以及时帮孩子摆脱各种问题。如果家长总是摆着家长架子,专制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那么亲子间沟通的大门就会慢慢关上。
二十三、攻防计——先给孩子打好“预防针”。
兵法上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在教育孩子时也是这样,与其孩子出现问题后,再去管教、愤怒,还不如提前就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二十四、训俭计——帮孩子克服骄奢之气。
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些孩子就养成了骄奢的习惯,花钱大手大脚,不知爱惜物品,这种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家长应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帮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二十五、伴教计——在参与中教出好孩子。
如果父母能够参与孩子的生活,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做一些事,那么不但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还可以鼓舞孩子,同时父母还可以对孩子多一些了解,这于开发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六、防微计——别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生活中,孩子有时会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霸道、无礼、懒惰等等,这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问题虽小,但也要严管,防微杜渐,否则这些小毛病会变成大问题,那时候家长再想让孩子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要姑息孩子的小毛病,严管同样是爱的表现。
二十七、劝和计——让孩子与老师相互包容。
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会发生一些摩擦和误会,这时家长就要担任“和事佬”的角色,帮助双方消除矛盾、误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让孩子照样尊敬老师,老师继续爱护孩子。
二十八、立规计——用合理的规则让孩子学会自控。
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而家长“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说教又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因此家长可以为孩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则,作为孩子判断自己行为的依据,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十九、减负计——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生活中,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给孩子减负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请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三
十、激发计——用刺激孩子的方式让孩子爱学习。
教育孩子要找对方式,当劝导、说教都不奏效时,家长们不妨试试这招儿激发计。利用孩子的好胜心、逆反心甚至嫉妒心理来故意刺激孩子,让他们由不爱学习变成积极学习。
三
十一、悦纳计——让孩子喜欢并接受自己。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卑、嫉妒别人等等。因此,家长们要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点,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这样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对生活。
三
十二、用忍计——温和地纠正孩子的“出格”行为。
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令父母无法容忍的“出格”行为,而“急风骤雨”式的教育只会使孩子走向极端,因此,家长们只能“戒急用忍”,压下火气,多理解孩子多包容孩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这样才能把孩子引向正途。
三
十三、励勇计——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勇敢个性。
生活中,常常是那些勇于探索、大胆无畏的人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获得幸福。因此,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不要总是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要过分强调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勇敢的孩子。
三
十四、感化计——以真情感动孩子的心灵。
教育孩子,不能光是说教、责骂、劝导,有时候还必须要以情感之,这样才能撼动孩子的心灵,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但是,要感化孩子必须要情真意切,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
十五、平等计——培养一个胸怀开阔的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太阳”,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这样的性格对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生活中,父母们应注意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培养他们分享、合作的精神,逐步培养出一个胸怀开阔的孩子。
三
十六、苦磨计——培养孩子的意志和毅力。
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很多孩子由于生活过于安逸,往往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聪明的父母应该多让孩子经受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练,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第二篇: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育孩子的方法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家庭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面对于众多家长多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方法运用
妈妈看到这种情形,就耐心地跟小雨说:“爸爸今天有工作不能带你去,哭也没有用,快起来,陪爷爷奶奶去看电视。”小雨依然赖在地上,哭的声音更大了。妈妈给爷爷奶奶使了一个眼色说:“你不去就算了,我陪爷爷奶奶看电视。”
大家都很专心地去看电视了,把小雨“晾”在了一边,任凭他哭闹。妈妈眼睛虽然盯着电视,耳朵却一直关注着小雨的动静。渐渐地妈妈听到小雨哭闹的声音小了,最后听不到声音了。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觉得应该给小雨一个“台阶”下了,就走过去跟小雨说:“今天妈妈买了你爱吃的哈密瓜和奶奶爱吃的草莓,我们去拿水果,跟奶奶一起吃吧。”
幼儿行为解析
孩子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得到满足,自然会找渠道发泄,小雨采取了躺在地上哭闹的方式进行不满的发泄。如果是偶尔耍赖,这是幼儿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只要成人不妥协,不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因为一点事情就任性哭闹、大发脾气,就要引起重视了,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知心话语
家长当孩子发脾气时,如果轻易做出让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以发脾气来要挟父母的习惯,如果发现“要挟”不奏效,孩子以后就不会经常使用了。
温馨提醒:
使用“故意冷淡”法应该注意:
1.当孩子无理取闹时,这一方法应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2.掌握好时间,最好在冷淡过后,给孩子一个台阶,或者等孩子情绪稳定后讲明道理。
巧妙的运用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对此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还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愿家长可以抓住这次机会让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根据孩子的成长所来完成的。
巧妙的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家长们都了解处在叛逆期的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应该特别注意教育方法的使用,避免适得其反的结果出现,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都很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何产生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专家介绍,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既缺乏生活经验,又极其要求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
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一来,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家长了解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特点后,想必对于教育方法的解决也不是一个难题了吧。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让很多家长都很苦恼,相信家长通过对上面内容的了解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更容易了。
第三篇:优秀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优秀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人的一生当在,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下成功的彼岸。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
1、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2、接受现在的他
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把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一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3、是否有隐藏的困难
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4、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5、赞扬要真诚
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6、明智的奖赏
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实上,这样对待孩子是一种可怕的态度。建议各位父母不要给你的孩子许以大奖赏。
第四篇: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朋友、各位来宾:下午好!
一、改变观念习惯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
叉手活动。
一个习惯、一个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永久固定下来,很难改变。但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需要的时候,是必须改变的。
因为,习惯即性格,性格即命运。习惯性格上有问题,将会给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带来很多麻烦。观念决定成败。观念正确--成功;观念错误--注定失败。今天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是教育观念问题。我们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每一个孩子的起跑线,决定着每一个孩子今后能走多远,飞多高,也就是说,决定着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成败。
不过,为了从今以后我们能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我们必须先解决杯子的问题。
杯满(杯里装的是普通的酒,有了更好的酒,是倒不进去的),杯杂,杯漏,杯高。
二、(下面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现在和未来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
提问:虽然您的孩子还小,我还是要请问在座的您在为您孩子大学毕业以后的工作问题考虑过没有?
提这个问题虽然为时早了一点,但尽管孩子还小,今后长大了,都要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谁都无法回避得了。
提问: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好不好找工作?
一对矛盾:(企业招人难。书院招聘,五六百人投简历,但找不到一个合格人才)一边是现在用人单位极缺人才,一边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现在的好多家长操碎了心把孩子抚育长大,费尽心血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了大学。可是毕业了,又找不到工作。还在操心,不知要到何时才是个头。
提问:为什么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在座的深入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吗?您希不希望您的孩子将来上大学毕业以后为找工作发愁?
问题:现在和未来国家、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下台提问)在座有当领导或者是做企业的吗?能否告诉我您启用聘用人的标准?我想您肯定有一个标准,能告诉您面前的这个学生吗?
牛根生的人才观——
有才有德(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大才大用;
有德无才——培养着用;
有才无德——慎用;
无才无德——坚决不用。
可见,德是现在用人的首要标准。
市委书记李军谈提拔干部标准:孝为先。
我在新疆问家长聘用人才的故事。
现在是这样,自古以来也是这样。
“夫孝,德之本也。”(《孝经》)百善孝为先。
尧与舜的故事
德是选用人才的首要标准。如果违背了这条规则,就会遇到麻烦,甚至自取灭亡。
齐桓公与易牙、竖刁、开方的故事
齐桓公——春秋第一位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在位43年,事业很成功。
管仲病重。齐问管,谁继相位。
易牙——
齐:“易牙曾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烹为佳肴给我吃,爱我胜过爱过自己的儿子,他的忠心还值得怀疑吗?”
管:“人情至爱莫如亲子,连儿子都忍心杀掉,更何况君王您呢?”
竖刁——
齐:“竖刁为了能长期进宫侍候我,不惜把自己阉割了,爱我胜过爱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忠心还不够吗?”
管:“人情至重莫如自己的身体,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伤残,君王您有算什么呢?”
开方——
齐:“卫公子开方宁愿不当太子,去国千里跟随寡人,十五年不回家。父母去世也不回家奔丧,爱寡人胜过爱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忠心。”
管:“人情至亲莫如父母,父母尚且忍心抛弃,到时难道不会抛弃君王您吗?卫国乃千乘之国,不惜丢弃千乘之位跟随您,说明他的欲望大于千乘之封。别忘了齐国可是三千乘的国家。此人千万不能用,用必乱国。”
齐桓公不听,用三人。最后结局:齐桓公死得很惨。齐大乱。
为什么有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1、专业知识掌握得好,但人文素养差;
2、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都差;
3、有人文素养,但专业知识没有掌握好;
4、所学专业不对口;
5、少数运气不好的。
专业知识重不重要?重要。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是把事情做好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中摆在首位的是孝(八德之首)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孩子做一个科学的人生规划。科学的人生规划其实是三部曲,即:积福(幼年、少、青)——造福(中年)——享福(老年)。这三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不但不能少其中一个,而且先后顺序不能错乱。
提问:这三个阶段,哪个阶段最重要?
“积福”这个阶段决定了一个人一生人生道路的走向。
提问:我们的教育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呢?
积福——奠定优美人格,形成优良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开发大脑智能——
为造福享福开正源
提问:您是怎么做的?(学绘画、舞蹈、各种乐器、各种武术、英语、数学……只差没有把孩子送进麻将培训班了,要是有这样的训练班,也要送。)
技能技艺性的知识要不要学?必须学。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是废物,一生一事无成;只会做事,不会做人,那就是危险品。必须是既会做人,又能做事,才是完人。但要掌握一个主次先后的原则。(“事有先后,物有本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先教会做人,才是正确的育人之道,才能为孩子积福。也在为自己积福。孩子能造福,为人父母的老来才能有可能享福。否则的话,我们就要永远为孩子操心一辈子,做孩子的一辈子牛马,到老了,死了都不放心,眼睛也无法闭上。
三、教育失误将断送孩子的前途命运
由于没有掌握这个原则,忽略了人文知识的培养,导致现在的相当一部分孩子随地吐痰,乱丢东西,奇装异服,衣冠不整,不会向人鞠躬,不会恭敬别人,不懂得谦让,小小年纪就已经目中无人、傲慢、懒惰、自私、偏狭、骄横等等,甚至连基本的礼节都不懂,坐没坐相,站没站姿,不会洒扫,不会应对,甚至连饭都不知道如何去吃……这些行为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像妖魔一样伴随他们一生,他们将会成为妖魔化的人,这样的人谁敢要,谁敢用?!厌学更是成为众多家长对孩子无休止的抱怨,上网、抽烟、早恋、打架、酗酒、偷抢,更有甚者一不如意就将自己最亲最爱的爷爷奶奶、父母、老师残忍杀害,就是连自己的生命也不在乎,自残自杀不在少数(武大博士生自杀)……我们想一想,这样的悲剧惨剧没用发生在我们身上,觉得无所谓。但是,这样的事发生了的家庭,养儿防老,老有所养,就将是一句空话。这样的家庭将要承受何等的悲痛!?现在低龄犯罪率居高不下,已高达70%,14——18岁少年犯罪竟占其中的70%!这些问题,已让我们这些作家长的焦头烂额,心力交瘁。但又苦于找不到什么良方。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最佳的教育机会只有一次。何况,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
可以说,0——13岁的孩子,教育好了,至少旺三代;教育出了问题,也要败三代。
0——13岁的孩子之教育是一个必须慎之而又慎之的问题。
四、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才能避免遗憾、惨剧、悲剧不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教育就真的是那么难吗?其实,并不难,教育是非常简单、轻松、愉快的。
你们想不想让您的孩子变得更优秀?
你们想不想让您的孩子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你们想不想让您老来无忧,有所养?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方法?
我们看看世界优秀民族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
(一)犹太人的教育
世界上有两个最优秀的民族。这两个民族为什么会如此优秀?
是那两个民族呢?
我们先来了解其中一个民族。当今人们公认的最优秀的民族是哪个民族?大家都知道是犹太民族。
全世界犹太人仅有1500万左右,还没有贵州的总人口(3900万)多,不到贵州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占全世界总人口不足0.3%,可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却是其他民族的几十上百倍。据统计,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32.6%以上是犹太人。他们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提起这些代表人物,没有一个不是如雷贯耳的,几乎没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在犹太民族中产生了许多类似马克思、爱因斯坦、基辛格、比尔·盖茨、弗洛依德(心理学家)、伯格森(哲学家)、卡夫卡(作家)、海涅(作家)、萧邦、门德尔松(音乐家)、梅纽因(音乐家)、夏卡尔(超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卓别林等不胜枚举的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音乐家、艺术家、作家、心理学家等等各界杰出人物。
美国的强大与犹太人参与其政治经济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在网上查)
事实胜于雄辩,以上这些事实,说明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不可否认的。
犹太人为何会如此优秀?深层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经过全世界众多科学家、人类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表明:犹太人的大脑和身体组织结构与其它民族是完全一样的。那麼他们为什麼会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变得如此出类拔萃呢?研究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教育
那么,犹太人又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孩子的呢?
其方法既独特又简单。
《圣经》作为犹太人独创的经典,作为犹太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犹太人共同的文化信仰,是每个犹太人都必须要读的。犹太人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犹太人,不去熟读《圣经》,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那么,犹太人在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圣经》的呢?
犹太人在孩子懂事的时候,就在《圣经》上抹一点蜜,让孩子去舔。意在教育他们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让孩子从小就喜欢书,喜欢学习。并且,让孩子知道,要读就读最有价值的书,最有意义的书。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教孩子熟读《圣经》,在孩子十岁以前已经将《马太福音》背得滚瓜烂熟。
由于世世代代从未中断过这样读《圣经》,使得犹太人的大脑有了超常的大脑智能、高雅的人文素养,成为世界上两个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为什么会这样,等一会儿再分析。
这就是犹太人神奇而又简单的教育。
这就是犹太人优秀的深层原因所在。
(二)中华民族的教育
说到这里,真有点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别急,实际上,在世界历史上,被公认为最优秀的民族,不是犹太人,而是中华民族!不过,是古代的中华民族。我们从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来看就可以知道。中华民族所创造的辉煌文明史,是世界上任何民族无法可比的,包括犹太民族。中华民族虽历尽沧桑,还没亡过国呢。直至清朝中期以前的几千年里,中国的综合国力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北宋的GDp是占全球的8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清朝鼎盛时期GDp占全球的30%。美国2008年23.44%最高是2001年31.8%。日本2008年8.09%,最高是1994年17.67%。著名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就我所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重现繁荣强盛的国度。大不列颠王国也好,古埃及也好,罗马帝国也好,他们只兴盛过一次,而中国曾经兴盛过四五次。尽管中国也曾在历史上遭受过四五次大的磨难。其原因之一,就是有长久以来行之有效的道德伦理教育)
这样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未曾有过的;
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难以做到的!
事实说明,古代中华民族才是真正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一直领先于世界4800年深层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成功。
中华民族的教育又是如何进行的呢?研究的结论,竟与犹太人惊人的一致。
犹太人有他们的经典《圣经》,我们中华民族也有我们的经典。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儒、释、道三家。以儒家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和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代表的经典著作就被世人称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除此而外,还有《弟子规》《三字经》《黄帝内经》《史记》《孙子兵法》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博大精深。区分一个民族,光靠肤色、服饰、语言等外在表象,是分辨不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从文化上去辨别。文化就是一各民族的名片。中华民族何以成为中华民族,就是这些经典熏陶出来的。中国人就是因为几千年来同读一本书,有着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而被称为中国人的。
这些经典著作——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庞大载体;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
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屡遭困难和劫难而最终没有解体的民族凝聚力!
新中国成立以前,尤其是民(国)初清末以前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就一直用诵读经典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十岁以前的早期教育,有很多名家,在六岁以前就已读背了大量经典,就是现代的许多名人伟人,也都无不如此。历史上的名人伟人,一点也不比近代、现当代的犹太名人伟人差,都为人类历史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
培育了无与伦比的中华民族之精神;
造就了至高至大的中华民族之智慧。
这足以说明我们的经典文化在世界上才是一流的,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教育是最成功的。
用世界一流的经典教育出来的民族自然是世界最优秀的人种。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犹太人和古代中华民族都有着一个完全一致的共同点:都有有史以来世界上一流的经典文化,然后不约而同的用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教育,这就是这两个民族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的深层的根本原因所在。
五、什么是经典文化
经典既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那么经典是什么呢?
“经”具有先导性、稳定性、永久性;“典”就是权威性、崇高性。经典不会受到时空限制,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改变,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没有应用价值。
经典,不论是西方经典还是东方经典,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最高代表,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和自然的历史长河中得出的最深刻的认识和总结。经典记载着人类为人处事、对待社会和自然、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常理常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法则,是经过千百年沉淀下来,被历史证明是永恒不变的普遍真理。谁依照这个真理行事,就会国家强盛,事业成功,家庭兴旺。谁违背了这个真理,逆道而行,必然要遇到麻烦。比如说,《论语》里提到次数最多的“仁”,告诉了我们国与国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怎么交往,才能避免矛盾冲突。如果违背了仁,势必要出现各种问题和危机。现在,很多家庭不和睦,难于维系下去,就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缺少“仁”心,导致价值观混乱而引起的。
六、经典文化教育
接下来,我们要弄清楚,经典文化教育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经典文化教育就是通过诵读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开发孩子大脑超凡的智能;经典文化教育就是运用人类的最高智慧,教会孩子从小就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大、宽广、坚固、完美的心灵,具有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策略,长大后,做人成功,做事有方,能成就大事,达到幸福快乐、圆满人生的一种教育。
七、经典文化之于中国现当代
可是,遗憾和痛心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民国初年起,我国的传统教育——经典教育,逐渐的断代将近一百年,直至今天,差点消亡、失传。很大一部分中文系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经典文化,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患有天生的文化贫血症,对教学文言文居然很反感,不知道文言文怎麼教;海外华人无法回答外国人关于中国文化的提问,国内也是闹出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笑话;当今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包括所谓的专家学者)竟然排斥、讥讽经典文化。所以,有外国学者说,中国是当今唯一不尊崇自己民族文化的国家。
八、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世界
当今世界早已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整个人类的重要意义,正在加紧吸收中华民族的经典智慧。1988年,世界部分科学家及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巴黎,开始时,是讨论科学的发展,讨论来讨论去,大家一边讨论一边不由心里恐惧起来,科学照这样发展下去,如果没有一个规则来限制人类的行为,世界末日真的很快就要到来。因为,自近代以来,随着武器的升级,世界战争不断;大自然受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越来越严重……最后,共同发表宣言说,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求生存智慧。现在,全球已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
可是,与世界重视中华文化截然不同的是,国内传统文化缺失、断代得十分严重。在广大有识之士的紧急呼吁和民间的推动下,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传承中华文化,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保护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经典教育才又逐渐地慢慢重新兴起。贵州团省委发起的“春晖行动”,号召在国内外发展的外乡人帮助家乡发展。主题是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其思想感情源头就是来自中华五千年文化。
九、接受经典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
那么,您猜一猜,在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时候接受经典教育,效果最好?
自从中华民族和犹太人的经典文化产生以后,这两个民族都不约而同的用自己民族的经典文化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这样的教育,是越早越好,越早效果越佳。
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在家庭完成,非常痛惜的是,现实的实际情况是全荒废或者误导);3—6岁完成了80%(由于种种原因,没机会接触到经典教育),6—8岁完成90%,13岁以后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如果错过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则必然会贻误终生!这好比混凝土水泥的凝固,过了凝固期以后,你要想改变其形状,几乎是不可能了。
无论是智力开发,还是人文培养都是如此。
十、经典文化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经典文化教育到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在人的一生中会产生什么样的重要影响呢?
总的来说,从小接受经典文化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大脑智能和气质情怀的优劣、学习能力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道德品质的培育等等都会产生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效果。它可以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比较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发大脑智能:记忆力,专注力,思考力,创造力……
脑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一出生,大脑就有100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它们彼此孤立,当受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刺激时,每个神经元就会发育出树枝状的树突出来。树突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突触越多,形成的神经网络就越发达,大脑的功能就越强,智力就越高,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古代中华民族和犹太人就是这样通过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尽快刺激脑细胞,产生出更多的树突,使大脑智力得到很好的开发。孩子在读诵经典时,眼睛、嘴巴、耳朵等器官通过感觉刺激脑神经,使大脑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达到刺激脑细胞产生树突的目的。久而久之,树突越来越发达,大脑就会越来越聪明。
在典雅的环境、优美的古典音乐中进行有趣有味的大量读背,孩子的专注力得到了有序有效的训练,其专注力比同等条件的孩子要强得多。专注力强,学习效率就高。由于专注的大量读背,大脑所有神经元得到高强度的刺激,就能使更多的神经元形成高密度的网络,信息储存量就超大,记忆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就会有超常的记忆力,过目不忘。不可思义的是,一旦脑部这种大容量的记忆系统完成之后,接下来就很容易吸收各式各样的知识,完成了高机能的计算机式的头脑。学习起来就很容易记住所学知识。随着,读书学习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不会把读书学习当着沉重的负担,感到那么痛苦不堪,学习成绩自然就不会成问题。所以,读经能开发大脑,促进其他各科的学习。经典教育为学习其他各学科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经典诵读是开发大脑智能最好的方式。
但是要尽早进行,要在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开始。等到脑细胞成熟定型了,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2.铸就中华灵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智、仁、勇、温、良、恭、俭、让……
这些品质必须要从童蒙抓起。
我们人原来就像一台微机,身体是硬件,大脑是硬盘。我们知道,只有往微机的硬盘中装入程序,微机才会运转。程序也叫命令,也叫软件。如果我们输入微机中的软件是正确的,或者叫正版软件,那末微机就会正常运转。否则,如果我们输入的是错误软件,或者是盗版软件,那末微机接收到错误的指令,就不会正常运转,甚至会出现错误或瘫痪。如果有病毒入侵,有可能使整个系统被摧毁。我们教育孩子,就像是往微机里输送程序,如果我们教给孩子的是正确的知识,那么孩子就会健康成长,直至有所成就和建树;如果输入盗版软件或病毒,就会使我们的孩子变成废物,甚至成为祸害。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是说,一个人的习惯是自小养成的,而一旦养成就跟随终身。在儿童的童蒙阶段,我们一定要将正确的东西教给他们。《易经》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只要小时候养正了,长大后他自然不容易偏邪。
教育必须从童蒙抓起,这是我国先贤们几千年里共同总结出来的。这是因为,从小将正确的做人处世的准则教给孩子,那麼孩子终身就会这样。
如果从小教他懂得孝敬父母,他会任性、骄横、自私,不听您的话,随意顶撞您吗?而平常我们有多少家庭教育孩子的孝呢?比如吃饭时,夹菜的顺序颠倒。书院孩子的表现:给父母洗脚、夹菜(有酒食,先生馔)、做家务,即呼即应(父母呼,应勿缓),即命即行(父母命,行勿懒)……
人的一生要学习的知识,大体就是人文和技能两大块。人文方面的知识学习能力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递减,技能方面的知识学习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不抓紧在孩子小的时候培育道德习惯、心胸情怀等诸方面的人文素养,等到长大出现问题,已经来不及了。而两者相比,人文素养在人的一生中却是最重要的,决定着一生的命运和前途。
经典文化可让我们内圣(做人)。内圣是指修行,也就是修正行为,如何做人,应该做一个什麼样的人。这个人应该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有高大、坚固、宽广、完美心灵的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做人的最好的道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样的人,在工作中,肯定是一个高情商(EQ)的人才。
一位
[1][2]下一页
第五篇:六种方法让你的孩子成长更优秀励志教育(最终版)
一、对孩子少用否定句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你不要……”、“不能……”、“不准……”之类的否定句。其实,家长这样每强调一次不能干的负面行为时,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这件不该干的事情的印象和兴趣。
二、引导孩子从事健康活动
姚明说过他学打球是防止变坏,还有人说爱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所以,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鼓励他多参加一些合适的体育运动、艺术类活动如学音乐、学书法绘画等,还可以通过阅读有益的书刊提高孩子的心智。
三、让孩子从小就感受规则
做人基本的美德如尊老爱幼、有公德心,以及基本的生活规则如交通常识等等可以融入家长平日的言传身教之中,最好能够习惯成自然,从小就将这些生活中的美德和规则牢记心里,逐渐化为自己的行为规则。
四、尽可能远离暴力和色情
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环境和接触到的各类事物而形成的,从而,他们自身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是处一个不断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中。在这敏感而关键的人生阶段,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有助于塑造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五、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没有成人那么强,所以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比如一些孩子上网成瘾就是一个例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鼓励的办法和使孩子分心等技巧,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六、让孩子感受到家的关爱
也许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但是向孩子表达关爱和信任的方式有多种,应注意的是不要变成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