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文学校:如何促使孩子产生学习责任感
龙文学校:如何促使孩子产生学习责任感
法制晚报讯 9月1日,许多孩子即将从幼儿园的宝宝变成一名小学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漫长的学习生涯即将开始,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北京龙文学校众多一线教员的多年实践经验都显示,凡是心理准备成熟的孩子入学以后,成绩普遍较好;反之,则不尽如人意。所以,龙文教育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格外重视孩子情绪心理的准备,而不只是让孩子提前学一年级的知识。
家长可进行积极心理暗示
孩子从幼儿园来到一个课程多、纪律严,需要较强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小学校园中,所处环境的显著变化会让他们普遍存在各种不适应。巨人学校教研主任、语文教育专家易骅分析,幼儿园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平常是以游戏为主;而小学校园则是教学和自学相结合,以学习为主。两者之间在学习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作息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他说:“相比部分家长和老师要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以降低入学后的学习量和难度,提前帮助孩子做好情绪心理的调试准备,则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在心理上做好了幼小衔接,孩子才能健康地迈出小学的第一步。”
龙文教育学习研究中心特约学习分析师宋凌云建议家长在开学前可以多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可以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总之,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
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充满向往地开始小学生活,产生自觉学习的责任感。比如,家长可以组织一个家庭授书包仪式,让孩子满怀信心地开始新的征程;在家给孩子布置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角,营造学习氛围;教孩子自己整理书桌、抽屉,把用过的物品及时
归类还原;教孩子不要半途而废,把开了头的事情坚持做完。此外,家长还应有意识地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自信心、耐心、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特别要让孩子知道,小学学习不再像幼儿园一样以游戏为主,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建立起自觉学习的责任感。
龙文教育宋凌云慎重提示,家长一定要避免消极的暗示。比如,有的孩子在上学前,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等等。于是,小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了“可怕”的地方。还没跨进校门,孩子的心态就出了问题,以后的不顺利可想而知。所以,千万不要用“上学”来吓唬孩子。也不要把自己对孩子上学的担忧和焦虑传递给孩子,而要设法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
物资准备
除了心理上的引导,家长也应该为孩子的新入学准备一些恰当的物资。巨人学校易骅给出了详尽的物料清单供“幼升小”学生家庭参考。
一、文具用品
1.三十支2H或者HB铅笔和几块软软的橡皮。2H铅笔写出的字迹较轻,便于孩子涂改。待上学三个月左右,这三十支笔也快用完了,这时再大批量地买HB铅笔。
2.普通的转笔刀。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很高级的摇把式或是电动的转笔刀,其实没有必要,一个方糖大小的办公用转笔刀足矣。
3.一个漂亮耐用的笔袋。之所以不建议用铅笔盒,是因为孩子的铅笔盒经常会“当”的一声掉在地上。
4.准备各种拼音本、生字本、数学本、英语本以及单线双线本若干。这是日常消耗品,建议一次多批发一些。
5.如果有时间,最好买几张牛皮纸,和孩子一起包书皮,这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是一项交流感情的亲子活动。
6.一块平整的硬纸板(垫板)。不建议用塑料垫板,因为塑料垫板很光滑,刚入学的小学生隔着一层纸写字很容易滑动。衬衣包装后面垫的那种白色硬纸板,根据孩子作业本儿的大小裁剪合适就很好用。
7.一把15cm左右的小尺子。建议买那种一边是直的,一边是波浪纹的小尺子。
8.一些小信封。孩子上学后,经常会遇到要交费的情况,每月的餐费,还有班费、活动费、书本费等等。建议家长们把钱点清楚后放进提前准备好的小信封内,并在信封上写明孩子的班级、姓名,钱的数额和用途。如有百元钞票,最好写清张数,并把每张的钞票号码抄在信封上。
9.一个合适的书包。是否选择拉杆箱式的书包,需要视孩子班级所在地的情况而定。如果从室外进入教学楼直到教室,要经过很多台阶,建议还是选择肩背式的书包。买书包前,最好先到学校实地考察一下。
二、生活用品
1.水瓶。孩子刚入学时是秋季,天气干燥,六岁的小朋友在学校待上一天,家长如果不给准备好水瓶,孩子往往想不起来喝水。在夏秋季节,给孩子准备透明的小水瓶就可以,带瓶装水亦可;冬季初春要喝热水,给孩子准备小保温瓶式的水瓶最佳。
2.各种餐具。大部分孩子会在学校就餐,并且很多就在课桌上吃。吃饭时难免有汤汤水水,所以最好准备一块餐布。
第二篇: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话
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话
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学习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径。没有哪一位父母会不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要使孩子学习好,一方面在于引导和鼓励,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成为乐学、肯学的好孩子。另呀方面。需要教给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武器。方法即是孩子学习好的捷径,即是孩子通向成才之路的桥梁。
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
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4、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奖励你。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6、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
第三篇: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7句话
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7句话(2013-02-26 21:15:01)
转载
转载 ▼ 标签: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原文地址: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7句话作者:傲雪 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7句话
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
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4、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奖励你。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6、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
第四篇: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如何正确的激励孩子学习
了解人性,更好生活。
大家好,这里是每天一点心理学,我是王瑾,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聊聊有意思的心理话题。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正确的激励孩子学习。大家都知道,与玩耍相比,学习确实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因此,在很多时候,学习,成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最为尖锐的矛盾,为了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家长们可是想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法。
我有这样一位朋友,他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事的高管,为了激励孩子学习,他把公司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用到了家里,他模仿公司与效益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了与分数直接挂钩的学习考核制度。
具体制度如下:学习考核制度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考核,考核等级分为失败、良好和优秀三个级别,把平均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平均分在90分以下为失败,90-95分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
月度考核时,如果月度考核为失败,扣除当月30%的零花钱;如月度考核为良好奖励30%的零花钱,月度考核为优秀时奖励60%的零花钱;
季度考核时,如果当季的考核为失败,停发一个月的零花钱,如果当季的考核为良好时,奖励一个月的零花钱,如果为优秀时,奖励两个月的零花钱;
考核时,如果全年的考核为失败时,停发下一两个月的零花钱,如果全年的考核为良好时,奖励三个月的零花钱,如果为优秀时,奖励六个月的零花钱。
这位做高管的朋友还认为他这套考核方法,要明显先进过他父母过去对他的奖惩方法,他说,他父母只是在期末考试时才会出奖励政策,这形成了孩子只在期末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的机会主义习惯,而平时都是放羊,学习基础不牢。他这套方法,将平均成绩作为了孩子的KPI,让孩子不但要关注期末考试,还要关注平时的每次考试,这样一来,就会促使小孩重视日常的学习和小考,把基础打得很牢固。
但是,这场伟大的学习绩效改革在不到三个月之后就宣布失败了。按朋友的说法就是,第一个月激发了孩子极大的动力,考试成绩一下子就上来了,结果拿了一个优秀,让朋友高兴的合不拢嘴,但是第二个月,由于考试比较难,孩子的成绩不到90分,被扣了30%的零花钱。孩子认为这个学习的经济回报效果太差,还不如去跟奶奶撒娇获得的钱多,于是不但没有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对学习更不感兴趣了。朋友总结说,这次伟大的家庭绩效考核改革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家里人不支持,不配合,老人家过于娇惯造成的。
原因果真如此吗?
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是先有态度,才会有行为,以学习为例,我们总是认为我是喜欢学习,所以,我们才会有学习这种行为。
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人的自我定义并不是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的,而是被自已的行为锻造出来的 通过研究发现,我们人类就像旁观者一样在无时无刻的观察自己和行为,通过不断观察我们自身的行为和当时自身所处的情境,大脑会自动的为我们的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将直接印象我们对自己的定义,对于自身行为的态度。比如当面临较高的外部报酬时,我们会把自己的行为自动归因于报酬这个外部因素;而当没有外部报酬时,处于对自己行为要负责的天性,我们会将自己的行为自动归因于对行为的有兴趣这个内部因素。以这位做人事高管的朋友设计的学习绩效考核为例,他们家的小朋友其实在内心中是这样看待他的学习的:第一个月当他认真学习,取得优秀成绩时,他的内心会把他的成功归因于他的父亲给他的高额奖励,而不是自身对学习的兴趣,父亲给的高额激励不但没有激发出他自身对于学习的兴趣,反而将他对学习的兴趣转换成了换取高额奖励的工作;第二个月当他同样认真学,但是成绩很差,取得的报酬大幅下降时,他通过在观察自身学习行为,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学习这件事耗时耗力,而且回报低下,学起来真的得不偿失,因此对学习的兴趣就更不感兴趣了。
那么作为聪明的家长,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时,应注意什么呢?心理学家依据人的本性提出学习三步曲
第一步,让孩子们先行动起来,从最简单最少的作业和阅读开始他们的学习,简单说,就是必须让他们一定要完成学习这个行为;
第二步,在他们顺从后,要学会暗示他们这样做的内部原因:“我想你的数学就特别厉害,因为你的计算能力特别强”或者说:“我就知道你的语文特别厉害,因为你的表达能力特别好!”,从而影响他们在自我观察学习行为后产生的自我评价,引导他们将行为归结于自身内部原因,而非外部原因;
第三步,控制好自己和家人,不要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给予孩子过高的奖励或者过于严厉的惩罚!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如果您觉得节目对您有帮助,请收藏我们的节目,并推荐给身边的好朋友一起收听。
第五篇:正确培养孩子责任感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研究表明:家庭条件优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成才者甚少;这些孩子智力并不低,但是成年之后无声无息,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缺乏责任感。那么,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① 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从小就让孩子逐渐认识到,哪些是他自己应该尽做的,哪些是他不应该做的,不要轻易地麻烦别人,并逐渐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比如,该上幼儿园时,就得去,不得胡闹不去;玩完后的玩具,应该收拾整理存放好;学会独立吃饭后,就应该自己吃,不应该闹着要大人喂;大人在看书学习时,不应该去打扰他们等等。孩子责任明确了,他的行为也就更加自觉了。
② 让孩子定时完成一定的任务。孩子只有经常参加需要他自己负责任的活动,他的责任感才可能真正地形成。许多孩子缺乏责任感,往往是由于父母平时很少给他尽责任的机会所造成的,如,对于孩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常常怕他不高兴,因而从他的肩上抢过来,所以孩子的责任感也就很难培养起来。因此,父母应该多创造让孩子有为某事某物尽责任的机会。如,让孩子每天定时喂食小动物,或者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等。让他承担点任务,负一点责任,这样,孩子也就学会做事要负责到底,有始有终。
③ 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在生活中,父母要注意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自己作出决定,才能使他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孩子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才可能变得有责任感。④ 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如,孩子不小心被木条绊倒,应责怪的是他自己的不小心而不是“木条碍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有些父母见孩子被障碍物绊倒后,在抚慰孩子的同时指使或帮孩子去“打”或“骂”障碍物,这是很不好的,这是帮孩子推卸责任,这样不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形成。又如,孩子踢皮球打坏了别人家的玻璃,孩子要向人家道歉,而赔偿可由父母承担;如果孩子损害了别家孩子的图书、玩具,要让自己的孩子修复、替换或用他自己的零用钱购置归还别人等。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掌握一定的行为准则,而且责任感也得到增强。⑤ 父母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对工作、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样,可以给孩子以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形成;反之,则不利于孩子形成相应的责任感。孩子一旦形成了敢于负责,勇于负责的品质,这将会使其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