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周围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与实践(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03: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健康的周围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健康的周围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与实践》。

第一篇:健康的周围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与实践

一、家庭教育要发挥父母天职——首任教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

首先,为孩子创设好成长的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创设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父母之间的和睦温馨、人与自然的和谐安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人间真爱,自然的博大,纯真的魅力,有助于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心境,引导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创设思考探究的学习环境。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探索释疑,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赏识孩子的探究成果,增强孩子的自信,鞭策孩子持之以恒,磨砺孩子的意志。

创设礼貌诚信的文明环境。父母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热情开朗,有助于孩子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其次,为孩子树立好成长的榜样

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

因此,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师长,自己首先必须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责任心,自己应当对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如果希望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就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注重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规则,自己就不要闯红灯跨栏杆、开“后门”。优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样,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好习惯,从启发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他人、感谢生活和珍惜幸福。

二、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齐抓共管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又与学校教育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因此,父母应当努力与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

第一,父母要主动关心学校和孩子班集体的发展状况,及时了解老师对孩子作出的阶段性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与老师保持联络,经常性地互通情报、沟通思想,准确把握孩子发展特征、找出症结、共商措施,齐抓共管。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步进行,为孩子的成长把脉,保证孩子的正向发展。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父母要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并为孩子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如支持孩子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捐物传递爱心,为班集体创建“图书角”“自然角”做出贡献,为孩子参加运动会、演讲比赛、竞选班干部出谋划策等。

第三,父母还应当积极参加父母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不断学习补充心理、教育、思想道德、法律、卫生与健康等知识,参与听取教育专家的教子建议,学习成功父母的家教经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现代家庭教育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父母忙于生计做生意或外出打工,也有的感情不和打闹不休,无暇顾及孩子,连父母会都拒绝参加,认为进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一旦出了问题则把责任全部推到学校。这种完全依赖于学校的脱节教育,是造成孩子学业不成、道德迷失、人格缺陷,甚至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三、家庭教育要结合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社会是个大家庭,是所大学校,是位无形的指导老师,它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金钱至上、暴力倾向、黄色网站等。因此,父母应充分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教育格局。

一要引导孩子积极主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与孩子共同谈论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交换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违反、践踏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进行谴责和制止,教会他们明辨是非、辨别美丑、判断善恶。

二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博物馆,举行国旗献辞、宣誓仪式等活动,让孩子接受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三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争当环保卫士、参与志愿者行动服务等等,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第二篇:创设和谐的成长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与实验研究报告

创设和谐的成长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

响与实验研究报告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教育局

孔凡国

创设和谐的成长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

响与实验研究报告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精神,全国妇联编制并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于2010年2月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推出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护卫行动。《大纲》的颁布将家庭教育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农村的家庭教育研究却少之又少,本课题旨在对农村学校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力求发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认清农村家庭教育的规律,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因此,本研究以钢城区家庭教育为例,对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关键字:家庭教育

成长环境

健康成长

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精神,全国妇联编制并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于2010年2月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推出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护卫行动。《大纲》的颁布将家庭教育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农村的家庭教育研究却少之又少,本课题旨在对农村学校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力求发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认清农村家庭教育的规律,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因此,本研究以钢城区家庭教育为例,对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1、从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方面梳理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对家庭教育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2、设计家庭教育相关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家长的基本情况、教育 观念、教育孩子的态度、家长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家长对学校的期望等。问卷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分层抽样发放。

3、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特点。

4、分析产生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5、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可行办法,并且以部分学校为试点,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依据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的性质,决定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配合以调查访问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涉及的面很广。所以为了顺利开展研究工作,我们主要选用了行动研究法。即针对本课题研究的状态以及研究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以事实证明、以行动佐证的方法,将研究工作步步推进。

2、调查访问法。

对学生以及学生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专题访问等。目的是为了发现目前在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家长、学生的需求,使得研究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成效性。

3、个案研究法。

由于学生个体、家庭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采用在学生个体发展、家长心理素质研究、家庭教育策略研究、班主任案例研究等方面进行个案研究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

三、研究的阶段收获:

1、进行教师全员培训,丰富实验教师的研究理论。

以黄庄镇丈八丘为例,学校为了提升课题组老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课题组确定了一个高校引领、一个指导机构、一个网站、一份杂志、一个专题的“五个一”研习模式。这个高校是人民大学、这个指导机构是北京关爱家庭中心、这个网站是教育部网站、这份杂志是《最家长》、这个专题是“家校合作的内容与方式”。每月结合学习开展沙龙活动,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学校图书室还购进一批关于家校合作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增订相关教育刊物两类。聘请省妇联的教育作为学校顾问。迄今为止先后开展教师学习讲坛10场。

2、举办多种形式的家长研讨班,提升家长的育人观念和水平。

定期组织一次家长学习,举办多种形式的家长研讨班,建立家长学习档案,及时总结家长教育孩子的好经验、好做法,编写“家教导报”,并在教育局网站“家庭教育”栏目进行交流。

3、开展“百名家长进校园”活动。

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了升旗仪式、参加了晨诵课展示、最后又参加了坐在孩子的课堂上,同上一节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这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弱点,进行更好的家庭教育。学校要求家长们给任老师留下了宝贵的意见,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构建我区的“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网络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举办“亲子” 活动系列活动。

我区学校普遍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亲子共读”等系列活动,课题开展以来,各学校至少已经举办了两期。活动的开展,培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合作意识,孩子不仅是快乐的,而且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当然同时也拉进了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有利于家校合作的开展。

5、提升家庭教育现代化水平。

我区从2005年,在全区各学校普遍建设家长学校,2010年以来各学校在家长学校的基础上,普遍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按照家委会的要求,开展工作,家委会委员深入学校,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行使委员职责。在此基础上,成立区级、镇级、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积极构建我区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我区被山东省教育厅列为学校家委会建设试验区。多处学校在省级研讨会上做典型发言。

四、课题研究成果:

黄庄镇丈八丘联小的工作实践《在蜕变中成长》被推荐为山东省素质教育典型经验材料,该校先后为山东省12地市作典型经验汇报;《从自发到自助》发表在山东省教育厅编制的家长委员会学习材料汇编中;《新型家校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被省教科所确立为省级课题。该校获得“山东省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报道丈八丘小学家庭教育工作。

里辛二中被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确立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实验基地”,承办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现场会并获得广泛赞誉。

新兴路学校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基地,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特色,2010年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上做典型发言,学校多次在省内作交流。

五、课题研究结论:

1、初步探索起“家长委员会”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模式。家长委员会建设在职能发挥和组织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可喜成绩。我区的丈八丘联小先后有20余家单位来校参观交流学习。

2、初步构建起“参与课程开发”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模式。形成了学校课程开发、家长参与的特色校本课程。

3、初步构建起“家校活动”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模式。形成了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家庭学校相结合的合作之路。例如 5 双十双百工程、青年教师访百家等。我区有5处学校被评为省、市关爱下一代先进集体,全区建立了20多处乡村少年宫活动基地。

4、初步构建起“一拖三”家校合作模式。一就是学校讲坛,三是指教师、学生、家长三个重要的合作角色,邀请高校、专业人士共同参与讲坛活动,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较好地融合。

5、初步创设了学生和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家长与学校及时联系沟通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信息,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存在不和谐因素的原因,探讨解决一些家庭环境中影响学生健康成长问题,在全区上下构建起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科学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第三篇:掌控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

切实掌控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育则要让它成为一把安全的利剑。作为教师要始终注意掌控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善于化害为利。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时代,我们应当根据网络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来建设网络环境、发展网络文化,深刻把握网络影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铸造一条整体化、系统化、健康化和科学化的“绿色生态通道”,提高孩子们驾驭网络的素质和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培养他们自尊、自律的道德意识。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教育掌控趋利避害

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趋利避害。青少年正值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如今,网络时代已不可阻挡的来到青少年的身边。作为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和掌控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发挥长处

毋庸置疑,网络为青少年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具有优越性的文化环境。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第一,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求知、学习方式,开发了智力和感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潜能,网络所展现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将强迫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网络学习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第二,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娱乐、游戏方式。对孩子们来说,玩乐,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通过游戏,玩耍,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学习到规则意识并增强想象力。

第三,网络文化改变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与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许多孩子变得自信、开朗、幽默。网络文化为他们探索自律、独立的自我起到了安慰和牵引的作用。

第四,网络文化也改变了青少年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既是一种方便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时尚潮流。可以预见,网络消费将培养出一个庞大的青少年消费者队伍,而起,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不仅会对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掌握了网络,掌握了青少年,就掌握了未来。

二、正视负面

肯定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并不等于回避网络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用虚拟手段为人类开启了一方全新的文化空间,网络文化以其无可抵挡的魅力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是一方净土,现实文明的阴影同样在网上折射。网络文化混杂这种种不良因素,值得全社会关注和重视。

一是网上“文化侵略”;对青少年人身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侵袭。

由于信息是文化的一种形式的代言人,因此,信息的侵略便直接导致“文化侵略”。那些附着西方价值观形态的信息大量地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流向中国,加之中国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及其精粹知之甚少,民族文化远未在其思想上扎根,因而在外来网络信息流的淹没中难以产生免疫力和识别力。

二是网上黄色流毒,对青少年身心的璀璨。

在因特网汹涌奔腾的信息浪潮下面,潜伏着一股黄色流毒。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互联网上大约有几百万个黄色电脑文件,其中大部分是短篇小说,录像剪辑和图片,淫秽色情制品通过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他们引入歧途,我国今年青少年因有意无意访问色情网点,遭受“黄毒”侵害,甚至走上堕落和犯罪道路的案例时有披露。

三是网上黑色信息,对青少年精神的毒害。

黑色信息指制造社会政治、经济、组织混乱的信息。由于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受传统控制影响很小,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制约发生变化,不再能够有选择地控制人们接触信息的范围,种类,不再能够有效地施行社会打击和控制的非凡组织或个人以可乘之机。

四是网上暴力文化对青少年行为的误导。

暴力文化,是指坚持有助于暴力行为发生的行为规范的亚文化。暴力文化伴随着计算机网尼格罗迅速扩散,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负载境内外暴力文化特质的影碟,游戏软件,通过电脑和

网络有声有色地传输给青少年。由于青少年人生经历太浅,是非观念不清,加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而极容易通过网络传媒接受西方暴力文化和我国传统暴力文化的误导,作出各种暴力行为,导致暴力犯罪。

五、网上黑客,对青少年智能犯罪的示范。

计算机黑客是指对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相当精通的人(其中青少年占多数),未经授权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系统进行攻击,对系统中的信息窃取、篡改、删除,甚至利用计算机病毒破坏部分系统或全部网络。然而黑客们的这种行为有时会成为青少年崇拜偶像。

显然,网络中存在的对青少年不利的因素是不容轻视的。处理不好,势必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道德意识弱化。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往往同时并存,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青少年在难辨是非真伪或受不良信息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好不防备地受到身心侵害。街头随处可见的网吧和在家庭中越来越普及的电脑为我们带来高科技享受的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置于一个防不胜防的虚拟世界。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收和传播的隐蔽性,使得青少年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二是政治观念淡化。在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状态,单一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不怀好意的人或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便利途径,大量散播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青少年因其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加上青少年特有的反叛心理或追求新奇思想的影响,极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政治挂念淡化。

三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一份调查表明,在问及“网络的开放性与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是否有关”时,大多数被访青年的回答是肯定的。占六成以上的青少年作肯定的回答。据国内外已经发现的信息犯罪案件统计,犯罪年龄在18到40岁之间的占8成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这种显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有的放矢。

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时代,我们应当深刻把握网络影响青少年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驱弊就利。

笔者认为当前的网络建设应该在净化中美化,应该营造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网络环境。网络建设的根本目标应当是这样一个目的,即应当对网络文化和青少年的成长有进一步的认识,根据网络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来建设网络环境、发展网络文化。我们应当深刻把握网络影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铸造一条整体化、系统化、健康化和科学化的“绿色生态通道”,提高孩子们驾驭网络的素质和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培养他们自尊、自律的道德意识,这才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也是值得各级各类政府,学校和家庭加大教育力度的实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措施一: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

措施二:优化监督机制与技术,创设青少年健康“绿色生态网络”。措施三:学校应加强关注学生心灵和生命的教育。

措施四: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措施五:社会应还青少年心灵抚慰的健康空间和场所。

措施六:让青少年学会信息选择,信息判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育则要让它成为一把安全的利剑。作为教师要始终注意掌控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善于化害为利。

第四篇: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调查背景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我的孩子认为离开网络比离开我更糟糕。”05年9月10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现在杭州举办的“西湖论剑”上,与中国IT精英纵论互联网经济,他说,自己在女儿心里的重要性远比不上互联网。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60.6%,18岁以下的占20.4%。“你e了没有”成为青少年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查坚持立足大局、着眼实际、点面结合的原则,以网吧为切入点,本着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宗旨,通过系统的问卷调查、以及通过借鉴资料上的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入全市各相关单位,获得了当前我市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管理发展状况的一些基本情况。调查中综合考虑全市网吧的地域分布、中小学生学校的区域分布状况,以琼海市加积镇为主体,选定该镇三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这些学校分别为嘉积中学、嘉积二中、嘉积三中。

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38份,回收率98.15%;其中有效问卷630份,有效率达97.91%。问卷调查的对象以全市在读的初中生、高中生为主。(初中生200人,高中生450人)调查旨在了解以下内容:

1、琼海市青少年上网的基本状况,包括全市青少年上网的主要途径、上网原因和上网时间等基本情况(主要针对初中、高中)。

2、琼海市网吧现状,包括目前网吧服务经营状况、服务质量,政府对网吧的监管力度,青少年对网吧的看法等。

3、网吧、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包括、网络对社会影响及危害程度、上网对青少年学习成长状况等。

4、动态变化。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网吧、网络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影响,并预测青少年在违法犯罪方面呈现出来的变化趋势。

5、典型个案。对典型的青少年因上网导致犯罪个案的原因进行深入解析。

课题组以“规范管理,趋利避害,促进发展”为指导思想,从广大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层面出发,意在通过调查分析当前网吧、网络对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影响、制约着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健康发展的因素,研究如何从严治理目前网吧违法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从中找到一套适合加强我市网吧的监管力度、建设网吧信息管理体系的方法,以促进我市网络文化市场和信息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本课题研究具有切实有效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结果

课题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活动主题 对琼海市青少年的状况展开的调查

时间 2007.8~2008.2 地点 琼海市 次数 15

组长: 组员:

活动内容

1、实地走访琼海市的几间网吧

2、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学生来了解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3、整理资料 自我评价 在研究课题中,我们欢笑过,也烦恼过,能走到今天,我们都在努力。小组的分

工和时间过程中让我们重新了解了彼此,体现了强大的合作精神。

第五篇:父母的婚姻观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

父母的婚姻观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

摘要:婚姻是人生重要的阶段,而一个人的成长,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之中,所以我们相信父母的婚姻对子女婚姻观有极其大的影响。因此探讨父母婚姻观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父母婚姻观家庭影响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缩影,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家庭除了担负着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功能,还有赡养、消费、情感寄托等功能,家庭关系处理的好坏,关系着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因此,每一对走进家庭的夫妇都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我国古代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应该把子女教育成一个热爱家庭的人,有良好的构建自己幸福家庭的能力的人。做到这点,对于建设我国和谐社会将会有重要意义。

一、婚姻观的变迁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因此弄清婚姻的变迁是非常有必要的。“婚姻”这个概念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传统的婚姻观多定义为责任,讲百年好合,一定终身。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社会处于迅速转型期。改革开放的深人和拓展无疑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因此,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婚姻家庭观念逐渐呈现较为多元化的特性,现代人的婚姻多强调感情而非责任,例如出现了同居、未婚妈妈、单身贵族、试婚等各种前所未有的现象。环境是影响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社会是一个大的影响环境,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的影响。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会形成不同的婚姻观。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他们的婚姻观会给孩子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婚姻观与父母婚姻观的涵义。

婚姻观从内涵定义为:人们对婚姻生活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家庭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它包括生育观、家庭模式观等因素,婚姻观也包括婚姻倾向、婚姻自主观、婚姻价值观、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等六个因素。

从主体的角度定义,父母的婚姻观包括父母对自己的婚姻及其评价,对子女婚姻的教育。在不同的婚姻状态,父母对自己婚姻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他们处理婚姻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对孩子的影响也就不同。例如在核心家庭中,有些父母认为自己过得很幸福,家庭美满,但有些认为生活很枯燥乏味,没有激情。甚至在离婚家庭中,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离婚是一种解脱,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而有些父母一直活在离婚的阴影下,无法重新面对生活,去寻求幸福。父母自己不同的婚姻观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亲密程度,冷战以及争吵打架的次数,对孩子教育的关心程度,处理家庭重大事件的态度,处理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方式,教育孩子的分歧程度等。孩子从父母婚姻观中得出自己对婚姻家庭的看法,其中大部分受父母家庭的影响。

二、父母的婚姻观对子女的影响

家庭分为常态家庭和非常态家庭,常态家庭包括核心家庭,非常态家庭包括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传统观念下,和谐幸福家庭应是三角结构,即父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模式作为基

本条件才成为可能。长期以来,非常态家庭被人们看成是残缺或问题家庭。然而,美国教授约翰.德弗雷通过研究指出:家庭的结构并不能说明家庭的幸福与否。在同一家庭状态下,父母对婚姻的处理方式不同,对子女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一)常态家庭下父母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

在常态家庭下,父母的婚姻观是有区别的,因而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有差别的。

常态家庭中,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共同创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他们喜欢彼此倾吐心中的感受,夫妻间的谈话显得很专心,在谈话过程中也常会打断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不存在一般场合所见的那种提防和不安。他们并不要求对方十全十美,承认彼此间在个人性格和处理事情的风格上确实存在很多矛盾,但他们能采取谅解的态度,相互忠诚扶持,共同迎接幸福的生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她们能达成一致,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不干涉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选择,为他们提供自己的建议。子女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婚姻有着美好的憧憬,以自己的父母为标准,逐渐形成一定的择偶标准,对婚姻有着乐观积极的看法。因此当她们长大面对婚姻的时候,对婚姻有着积极的心理准备,知道如何去经营婚姻。

常态家庭中,夫妻之间很少交流,互不关心,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他们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能很好的理解对方,也就互相之间没有多少责任和义务。家庭中没有爱和感情,只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着。他们只是为了孩子才勉强的生活在一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能成一致,夫妻之间采取冷战,争吵,他们各自以为自己是为孩子好,结果适得其反,让孩子不能得到想要的爱,这样孩子变得沉默,更不想和父母交流,告诉自己的想法。父母也因为自己的感情问题慢慢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这种家庭中,子女会感到很困惑,他们渴望有个温馨快乐的家。从小看到父母之间痛苦的婚姻,子女们不敢轻易相信别人开始自己的婚姻。他们变得谨慎,择偶的标准往往会与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相反。他们很难相信婚姻,就算结婚了大多数也不懂得如何与对方相处。

(二)单亲家庭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

非常态家庭主要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两个方面来讲。单亲家庭分为两种类型(1)由未婚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核心家庭中配偶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分居等原因使家庭成员不全,只能由配偶的另一方抚养孩子而组成的家庭。单亲家庭坏境下对子女的婚姻观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单亲家庭方面我这里只介绍由于离婚所造成的单亲家庭。

离婚造成的单亲家庭,夫妻之间会产生两种关系:朋友和敌人。在两种情形下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按照康斯坦斯.阿荣斯的分法,离婚夫妻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家庭功能完全丧失型--完全不接触或只有很少一点接触,交往质量低;第二种类型稍好一些,但仍存在功能问题--即只进行有节制的接触,交往质量低。第三种类型是适度接触,但交往质量较高;第四种是频繁接触,交往质量高。在四种类型中家庭关系处理得好的类型,这些离婚夫妻能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处理他们之间的恩怨,根本不让孩子卷入到他们的矛盾中。这类夫妻能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婚姻的冲突区分开。他们是互相关心和爱护的,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孩子的问题达成一致的协商。他们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与过去的痛苦,失望,委屈,无奈,绝望说再见,他们也相信家庭是以独特的社会存在成为人们实践活动后歇息的港湾,哪怕是单亲家庭,只要用爱心去经营,一样能打造温暖和幸福的家庭。同时,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力求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不因为子女是单亲孩子而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怀着组建新家庭的美好期待,从容自信的面对未来。按照康斯坦斯.阿荣斯的说法,这种家庭就是双核心家庭,双核心家庭是这样一种家庭:尽管家庭的结构和规模经历了剧烈变化的动荡,但它的功能不能变。孩子们的父母还应该像离婚前一样,对孩子在感情上、经济上、心理上的需要负责。双核心家庭的基本功能应该表现为,离婚的夫妻建立起一种父

母式的伙伴关系,进行充分的合作,允许并通过孩子们继续和家族的其他亲属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家庭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但他们还是得到了父母亲的爱。看到父母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能够慢慢理解父母对婚姻的做法,学会尊重父母,对婚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婚恋生活中也能坦然面对,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能很好的解决。

家庭关系处理不好的离婚夫妻在各自的心灵中造成永不平复的伤痕,他们攻击对方的种种不是,在孩子的监护问题上争吵,把孩子也卷入他们的婚姻问题之中。这些给孩子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子女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缺少一方的爱,性格变得孤僻,父母又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父母之间的对话,他们的行为以及亲戚朋友的说法产生自己对父母婚姻的看法,形成自己的婚姻观。当他们面临恋爱时,他们会不自觉的将对方与自己的父母一方作比较,当他们面临婚姻的时候,他们会担心婚姻的稳定性,容易对对方的感情产生怀疑。姻观的影响

再婚在今天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再婚家庭的家庭成员很复杂,常有双方前次婚姻留下的孩子,他们之间会有对立、窘迫以及格格不入等。再婚家庭的建立, 无论是对其丈夫还是妻子来说, 真可谓既不轻松, 也不容易。一是因为他们都有不幸婚姻的历史背景,因而很少有初婚夫妻成家时的那种难以遏制的欣喜和激动二是因为成家的历程比较艰难, 这不仅表现为在对象的选择上多因子女问题而显得相对曲折, 不太顺利,而且在决心结合的问题上也都对其对象经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和长时间的慎重考虑。因此, 夫妻双方对所建立的新家都比较珍惜、爱护, 唯恐再出现问题。不仅如此, 在思想的深处, 他们更想把这个新家为疗慰曾经受伤心灵的场所和安度人生、获得幸福的生活基地。但是再婚夫妻面临一个如何教育孩子的难题。再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不同,子女的婚姻观也会不同。

在再婚家庭中身为继父母的一方, 有些往往把孩子作为中介对孩子关怀备至, 以此赢得对方的喜悦, 并借以加深夫妻感情。具体表现则多是自觉、热情、主动、积极地揣摸孩子的心思, 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承认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父母双方,关注孩子的发展。他们把孩子视为己出,帮助孩子从以前的家庭阴影中走出来,给孩子时间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慢慢接受新的家庭,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家庭中父母感情和睦,言语上充满关怀,例如父母一方生病时,另一方无微不至的照顾。吃饭时,一方为另一方夹菜等等。这些细微的动作,这些细节让孩子也能感到生活的温馨。孩子从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爱,也树立起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对婚姻充满向往,也学会如何与父母交往沟通。在孩子长大后她们能正视婚姻家庭,懂得爱情与婚姻的区别,懂得如何经营婚姻,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

再婚家庭中继父母只关心自己亲生的孩子或者对自己亲生的孩子更好,另一方带来的孩子受到了忽视,这样家庭成员的关系的不和谐,继父母之间会为孩子的事发生争吵,有可能引入先前家庭的夫妻一方,家庭矛盾逐渐扩大化,使新的家庭出现危机,继父母之间开始争吵、冷战甚至打架,心里会不自觉的把现在的家庭与以前的家庭作比较,很有可能使现在的婚姻走向灭亡,夫妻又一次受到伤害。孩子也会比较前后的两种生活。由于孩子在两种家庭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性格会变的很内向,更会厌恶婚姻,对婚姻抱有不好的看法,这种观点会一直带到恋爱婚姻家庭中。这样孩子们以后的婚姻很有可能不幸福。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实施家庭教育、并使之取得良好效果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家长教育子女时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的观念向导的行为准则。对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的教育原则是有区别的。

(一)、身教与言教统一的原则

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用说理的办法,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也就是既重视言教,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统一起来,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仅听父母的说理教育,而更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父母的品德行为高尚,待人和善,关心爱护孩子,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崇敬之感,并以父母为

榜样。如果父母给孩子讲得头头是道,而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自然孩子就不会信服,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自己却没有尽到孝敬、关爱父母的职责。

孩子往往喜欢模仿成人。而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模仿最多的是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信赖的人,父母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的行为准则,因此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单亲家庭中,这种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首先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之间的关系现状。父母是由于不相爱而离异这个事实, 让孩子了解和接受, 父或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逐渐对其说明,在说明时应该注意不要把孩子卷入到父母的感情冲突中。如果孩子还小, 问起爸爸或妈妈时要让孩子对爸爸或妈妈有个美好的印象,但不要对孩子说气话,例如你爸爸死了, 他不要我们啦, 他跟别的女人等等。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孩子比较大的约十二、三岁, 懂得谈论人之间的感情, 可以对孩子谈谈爸爸、妈妈由于性格上的不合或分手原因, 这是人的感情生活中的正常现象等等, 尽量让孩子学会理解。千万不要利用孩子懂些道理了, 把夫妻之间对一方之恨, 讲给孩子, 让孩子也跟着一起恨“ 抛弃了我们的爸爸” 或“ 抛弃了我们的妈妈”。这样的做法, 会直接伤害孩子的感情生活, 这样的孩子大多数都会表示“ 我以后决不爱谁, 决不结婚”。父母应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任。夫妻离异,夫妻要时常关心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感到双亲的存在。父母应该共同协商如何去更好的关心爱护孩子,让她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有着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人生观。另外让子女广泛接触社会。为了避免单亲家庭单纯“ 单亲” 父或母的影响, 要使孩子尽量多接触社会, 弥补因缺父缺母带来的对角色模仿的单一。孩子最初的角色模仿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单亲家庭的子女长期与父母的一方生活, 跟母亲生活的, 模仿女性比较多,跟父亲生活的, 模仿男性比较多。这样就要使孩子通过大众传播、电视、电影、广播、图书、社会交往等等, 广泛接触社会, 弥补缺父或缺母对角色模仿的不足

(二)、相互沟通,共同提高的原则

家庭是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父母与孩子都是在不断成长。所谓共同提高的原则,其涵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通过教育孩子而教育自己,与孩子共同成为家庭教育过程中发展、成长的主体。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而教育孩子,通过教育孩子、向孩子学习又反过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经验学识,从而构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

首先要求家长必须时时意识到教育子女的过程同时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深化自身人格,升华自身道德个性的过程。只有父母各方面的素质和水平提高了,才能为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因素和条件。其次,家长要与孩子相互学习。虽然在相对的角度上家庭中的受教育者是孩子,但孩子总是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他们的知识经验范围与家长所具有的范围往往是交叉的,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速度和频度方面往往优越于家长,孩子生来无拘束无偏见,也可能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倾向性及对事物态度的评价体系。为此家长切勿小视孩子,切勿居长为大,而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知识和才智,尊重他们的立场、观点和看法,特别是当孩子正确时,家长要虚心向其学习以至请教,在教育过程中与孩子相互交流,相得益彰。当然父母与孩子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有所差异。父母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生活中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同时也给与她们一些建议,通过一些生活中细小的事情来告诉她们一些道理,让她们了解生活,了解父母,了解自己,学会为人处世。

(三)、家庭气氛融洽,亲子关系和谐的原则

家庭是孩子的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既有直接教育,也有间接教育。直接教育包括父母对子女的谈话教育,例如从小教育孩子要讲礼貌、爱卫生,教育孩子婚姻是爱情的基础,为他们讲解爱情与面包的故事等,也包括对孩子包办一切的决定,例如帮孩子相亲,强迫子女婚姻等。间接教育主要是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系,家庭的和谐气氛等,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父母的行为方式,会不自觉的模仿,以父母为学习的榜样。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得到爱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孩子只有得到家庭的温暖,才会更好追求其他的需要,譬如爱情婚姻等。只有在融洽的家庭气氛中,孩子才会正常成长和发展。而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气氛和谐的前提。夫妻相互关心支持,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都能有所体现,比如父母共同承担家务,吃饭时把对方喜欢吃的留给对方等。孩子从父母的交往方式,他们的感情生活中得到启示,得出自己对婚姻家庭的观点。因此在不同的婚姻状态下生活的孩子的婚姻观是不同的。家庭气氛融洽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婚姻观,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下载健康的周围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与实践(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健康的周围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与实践(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对健康成长影响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对健康成长影响有关专家指出,小胖墩儿的胆固醇和脂肪酸比体重正常的儿童要高,血脂也会偏高,容易引发一些“成年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等。......

    法律意识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五篇)

    法律意识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学院:信息学院班级:B0941姓名:余海斌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

    对学校周围环境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综合实践——对学校周围环境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初级中学董鸿钧殷玉美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学校周围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原因何在?如何防......

    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双重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双重影响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和快速发展,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双重影响,立足现实、眼未来提出要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作......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课题研究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课题研究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课题研究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实验课题研究总结 网络缩短了时空、拉近了距离,是人类21......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 骆驼城初级中学王欢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研究

    网络新媒介文化传播的利与弊研究 摘要: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探索性的调查、分析、研究,以......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调查报告(大全五篇)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1现状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下面是我对网络对同升村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