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爱的艺术是指高度个性化的爱的表达方式
师爱的艺术是指高度个性化的爱的表达方式
曾经读过一个故事《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故事很长,读过之后我的眼睛湿润了,心中有一种酸酸的暖暖的幸福感在蔓延开,为老师的那份用心而不做作的师爱,也为孩子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感到幸福。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汤普森夫人接了五年级一个新班,第一天她在全班学生面前承诺要爱每一个孩子。班里的泰迪个子矮小穿着邋遢,无法和孩子们玩到一起。汤普森夫人查阅了泰迪前面的档案才了解到,这孩子之前是很聪明的孩子,三年级时他妈妈去世了,爸爸很不负责任,孩子性格越来越孤僻。
圣诞节到了,学生们都送给了汤普森夫人精美的礼物,泰迪也送给了汤普森夫人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缺了颗钻的手链和小半瓶香水。班里的孩子都哄笑起来,汤普森夫人制止了孩子们,她大声赞美手链多么漂亮,同时把手链戴在了手上还喷了一些香水。放学后泰迪说了一句话“汤普森夫人,你今天身上的味道就像我妈妈以前的味道。”孩子们走后,汤普森夫人哭了至少一个小时,汤普森夫人开始特别关注泰迪,一年以后泰迪已经成为班里最聪明的孩子,六年后孩子在高中里一直排名前三,多年后泰迪成为了医学博士。泰迪婚礼时,邀请汤普森夫人参加,而且要她坐在新郎母亲的位置,汤普森夫人戴上了那串缺了钻的手链,喷上了那小半瓶香水参加了婚礼。婚礼上泰迪紧紧抱住汤普森夫人,深情地说“您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相信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或是学生,谁读到这个故事都会百感交集,站的角度不同,感动的内容也会不同,家长和学生会更希望能遇到个这样的老师。
同样是老师,我更感动于汤普森夫人的伟大的师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心是一种高级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师爱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面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的言行会成就一个孩子也会毁掉一个孩子,就如同汤普森夫人,如此巧妙地维护了泰迪的尊严,她对学生的爱是触及孩子心灵的,因此得到了孩子深情的回应,孩子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了,长大成才后念念不忘的仍旧是自己的老师。老师的爱取得了双赢的结果。由此,我又想到了我们传统教育给老师的定位“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强调的老师爱学生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这种境界固然崇高,但是以牺牲教师自己为代价,还是有些缺失了人性的本真。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双赢,老师在付出爱的同时得到了孩子的爱戴,这种精神的体验是最幸福的感受,且这种成功体验会激励教师把更多的爱传给学生。师爱的表达是高度个性化的。
第二篇:师爱的艺术是指高度个性化爱的方式
师爱的艺术是指高度个性化爱的方式有一种美丽叫作师爱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固守着你的岗位?奉献如灯盏,师爱如彩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倾,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撑起的是伟大祖国。”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
我用这段话开始了我的博文,因为他们折射出师爱的美丽,诠释了师德的真正内涵。七年前,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从那一刻起,我真正领略到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和为人师表的无比自豪。我带着一颗赤诚的心踏上了工作岗位,来到了这美丽的校园净土,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又一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身上那独有的魅力!
爱是人类社会中最简单的语言,她不分年龄,没有国界,不管怎么样,师爱一定行得通。从此以后,师爱便成为了我学习工作的主题。在工作中无论遇到这样的困难,都屡试不爽。那我就列举一例,与大家共同分享师爱的魅力吧。
他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男生,父亲因病重而去世了,母亲一个人艰难的维持着家里的生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开始变得自暴自弃,经常违反纪律,是全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教过的老师谈到他时,都直摇头。可我却想帮助他,改变一下。可当我满怀信心,尽己所能给他帮助,试图用爱去温暖他时,才知道,原来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简单。他照样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照样三天两头和同学打架。我不禁自问:难道这个孩子真的无药可救了吗?难道我的付出真的对他毫无作用吗?
那些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战败的将士,感到灰心丧气……可所幸的是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因为我坚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嘘寒问暖,周日下午没有课时和他聊天。开始他低头无语,我尽力的和他套近乎,找个话题,他滔滔不绝,眉飞色舞的说个不停,从此我们开始无话不谈。在这无尽的爱的感召下,他变了,变得乖巧,变得懂事了。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中间少了骄横和多疑,自私和冷漠,班上多了团结与友爱,互帮与互助。同学们比学赶帮超,师生间谈笑风生,平等互助。
有一种美丽叫作师爱。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德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源自每位教师心中的爱,与发自灵魂深处的芬芳。老师们,让我们用爱与真情去关爱学生,让花儿来见证师爱的力量。…
第三篇:爱的表达方式——故事
爱的表达方式——补充故事
刚进培训班的时候,认识了这样一个不爱言语的男孩。我的同桌——秦强。我是个很容易交朋友的人,对于他我却毫无办法,似乎他总会让人陷入尴尬的地步。
有一次父亲节的特别课题,老师安排同桌2人一起完成作业。原本应该是两个人的讨论变成了我一人的思考。回课的时候,老师批评到“我们二人”的作业有些主观时,我有一点情绪。我向老师申诉到这完全是没有经过我和秦强的共同讨论而出自我一人的作业。当老师问起原因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秦强,而他,却只是那样坐着,一声不吭,似乎想说什么又始终没有说出口。我当时有些冲动,对着他喊:“你又不是没有大脑或者没有嘴来和我一起思考一起讨论!真弄不懂你了!难道你没有爸爸么?”说完后我才发现自己言语可能过激了。他站了起来,看着我,接着转向老师慢慢地说到:“对,我的确是没有爸爸……”全班几时个学员都非常吃惊,此刻的我无地自容。
事后,我通过向秦强的道歉,渐渐了解了他。这个东北男孩从婴孩时就失去了父亲,是母亲一人将他带大。我慢慢发现秦强身上许多优点,他心思缜密,总能发现许多一般人发现不了的错误,对我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也逐渐越来越佩服这个从未有过父爱的男孩,想象一下,没有父亲的男孩会生长成什么样?他比任何男孩都要坚强!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揣测,他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怎么会如此早地便离他们母子而去?又或者,他已经离开了人世?这些都不得解答,因为秦强还是那样不爱说话。为免尴尬再次发生,也没有人问他。
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潜能培训了,老师想通过这个培训锻炼我们学员的想象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我想,这个培训对秦强来说,难度最大。老师出的题目叫做“爱的表达方式”,要求我们每人说一种,但不能重复。有的人说,爱,由宽容开始,爱也必须宽容,所以宽容是爱的表达方式;有的人说,鲜花最美,最美的东西献给爱的人,所以爱可以用鲜花来表达;有的人说,痛苦一个人承受,快乐两个人分享,这就是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终于轮到秦强了,很多人都好奇地看着他,猜测他又会造成怎样的尴尬。没想到,他很自然地开口说道:“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而那女的却平安地逃了回来”此刻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秦强会声会色地讲述给吸引住了而不约而同地都说了声“活该!”而此刻,我也为秦强的反常所吃惊。秦强问我们道:“知不知道,当时那男的喊的是什么?”……“……最真挚的爱!”教室一片沉寂,大家似乎此刻才恍然大悟,老师也欣慰地点了点头,接着大家响起了掌声……
第四篇:师爱)
师爱,是无私的爱
通过学习《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课程,我感触很深,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爱的传播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在家里孩子沉浸在父爱和母爱中,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要有区别于家庭的爱,是智慧的爱。母爱带有盲目性,师爱是智慧的、理性的爱,是对学生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爱,只有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教育本质有了真正的领悟、对学生的个性爱好有所知晓,才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给孩子于理性的、平等的爱。
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充满着极大工作热情的教师工作者,在这块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我始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关心孩子,爱孩子,细心照料孩子;做到为人师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耐心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让我记忆犹新。我用尽心尽责的工作诠释着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第五篇:师爱
师爱,需要艺术地表达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都怀着赤诚的爱,这就是师爱。有道是:“教不严,师之惰。”许多教师往往通过严格的教育来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许多学生不理解教师对他们的这份爱,只是单纯地认为是对他们行为的约束,是对他们个性发展的制约,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满、抵触、消极的情绪,易产生抗拒的心理。这样的话,无论我们教师花再大的力量,花再多的时间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实,渴望师爱是一种需要。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师爱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师爱,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呢?笔者认为在工作实践中,让学生理解师爱,我们教师就需要艺术地表达师爱,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人格上尊重学生
要让学生理解师爱,笔者认为首要的即是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一条重要法则,更是师爱的基础。互相尊重、理解,则关系融洽;失去尊重和理解,一味地苛责、批评,只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和压抑,即使是表扬也显得空洞,更谈不上让学生理解师爱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做任何一件事情也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爱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思想、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相对待;爱生就应该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首先,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往所带的高年级学生的情况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已逐渐成熟起来,但还需要完善。他们特别注意自尊心方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特别敏感,而且自尊心特别脆弱。许多教师在批评教育高年级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高年级学生不听话甚至逆反对立的情绪的现象。
笔者曾亲眼看见过这样的一幕:在办公室里,一个教龄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着一个学生无奈地直叹道:“唉,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他好,可是他为什么这样不懂事呀?居然在教室里漫骂,说什么不要我管这样的话。唉,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这出自肺腑的话,闻者可能会理解这位教师的良苦用心,可是再看那个学生,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中,竟然还带着怨气。原来是今天这学生的作业没完成,老教师恨铁不成钢,在班上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他,想以此换来这个学生的觉悟,没想到是好心当成驴肝肺,这个学生不仅没有悔改之心,还口出伤人。明明是爱生却换来了恨师,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位老教师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尊重学生。高年级是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的重要阶段,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时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中国有句古话叫“尊师重道”,自古教师的地位就相当高,而这个老教师总是德高望重,恰恰就习惯了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角色,在批评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今天,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新的思想指导下,老师不再是孩子们的“王”,不再是课堂的绝对主宰,作为具有教育指导者和知识传播者双重身份、以被尊重者自居的教师需要意识到:“师道尊严”固然重要,但“生道”也需要获得相应的尊严。而这位老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在她当众批评指责学生时,无形中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笔者认为如果当时这位教师能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课后将其留下,先耐心地问他作业没做的原因,再与他讲清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即维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也让他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像这个循循善诱的方式教育这个学生,我想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僵局,自然也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针对学困生,尊重也显得尤为重要。学困生,从意义上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成绩差的学生,一类是思想行为差的学生。许多教师常说,宁可班上少几个考一百分的学生,也不要多一个学困生。可见学困生的教育是显得多么艰难呀。在工作中,真正能转化这些学困生的教师为数不多。许多教师原先也是对着这类学生,耐心、细致地去引导学生,可是由于这类学生的教育都带有一定的反复性,常常是好习惯没坚持多久,老毛病又犯了。同时迫于各类的比赛,均使许多教师在教育这类学生时显得心烦意乱,急功近利了些。这就表现在许多教师常希望通过各种的冷言冷语,甚至冷嘲热讽以换取仅存于他们内心的那份潜智,孰不知,我们的学生尚小,他们根本不能理解我们教师的意图,而认为是教师对他们的厌恶,对他们的烦感,对他们的厌倦,让他们内心仅存的热情早早地失去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顽者更劣,差者更差,没有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究其原因,这类学困生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尊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试想这些学生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他们又怎么能理解我们教师对他们的爱呢,更别说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他们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思想行为并未真正成型,可塑性极强,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困生完全是有转化的可能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个人情感、个人隐私等。我们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要注意措辞和方式。措辞要含蓄而委婉;对他们的不良过去,不要揭伤疤,戳要害;在学生面前也要极力维护其形象,表现出老师对他们良好的尊重和信任。切不可挖苦、讽刺、甚至是体罚或者是变相体罚,做出不尊重他们,伤害他们的过激举动。如果这样做,不但达不到转化的目的,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给我们的转化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二、感情上关心学生
要让学生理解师爱,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就必须在感情上关心每个学生。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这是人之常情。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师爱,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应是发自内心的着眼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必须有一颗爱生之心,爱在细微处,只有关爱学生,才会尊重每一个学生,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感情上关心学生,就必须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表扬、赞赏,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我们在关注他们,我们在关心着他们。例如:当逢年过节,学生送贺卡时,面对着学生亲手做的不是很精致的贺卡时,如果你是冷冷地对她说:“不要做这些无用的事情,把心用在学习上。”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扼杀了一个未来小设计师的成长。如果你用赞许的口吻说:“多么漂亮的贺卡,多么灵巧的手艺啊!你真聪明,你会做出更多更漂亮的贺卡,谢谢你呢?”那么,又将会是另外一种结果,这个学生在你充满关爱的鼓励下,不仅学习成绩蒸蒸日上,而且今后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设计师呢。同理,当有学生迷上网上游戏,时常逃学,上课又昏昏欲睡时,我们教师忧心忡忡,深怕他因此耽误了学业。下课了,我们可以将请他到一边去,关切地说:“看到你真高兴,昨天你不来,大家都很挂念你,看你不在座位上,我真担心,以后有事要请假”呀,昨晚没有休息好吗,今天上课怎么打瞌睡了?当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在竞选班委落榜之后,泪水刷地淌下来,我们教师可拍拍他的肩膀说:“别灰心,还有下次吗”?当一个平日里默不作声的小男孩正在座位上为参加演讲比赛而犹豫不决时,我们教师可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参加。任何人,都是希望被肯定的,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这群活泼的、可爱的、纯真的孩子。他们渴切地期盼着老师的鼓励、表扬、赞赏。在我们教师的关心中,学生理解了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得到教师的关爱,这便是他们内心迫切的心理需求,师爱能对他们能产生一种莫大的鞭策和激励,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有时,不是我们爱得不够,而是我们表达得不够。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我们艺术地表达师爱,让学生理解师爱,感受师爱,就会增强教育效果。师爱就会像春天的雨露滋润沉睡的大地那样,使大地生机盎然,使学生健康成长.精品源自数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