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且思且行中行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3:3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且思且行中行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且思且行中行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第一篇:在且思且行中行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在且思且行中行进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过了几本现代教育工作者、专家编写的教育书籍之后,在拿到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时,心中不禁暗想:“这个著名教育家是很久以前的人了吧,又是外国人,读这本书会有多少有用的东西啊?”于是带着这种疑惑的心情我开始了边读边抄的读书历程。书一页页的翻过,目录第一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就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真实的案例触动了我的心。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不像读过的有些书籍那么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我认真的翻开总序,序中提到:“有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可以说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这不就是今天我们中国教育倡导的要从儿童立场出发,关注儿童世界,进行平等民主的对话,指导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嘛?于是我再也不敢轻视这本《给教师的建议》经典教育书籍,带着崇敬的心情重新开始读书历程。

书中目录66——《劳动和智力发展》大篇幅描述了参加课外小组进行小型的集体劳动给学生们带来的成长的诸多好处。说到:“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努力使每个少年学生都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使他们在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我读了这章有些热血沸腾。多生动、有活力的校园生活,学习不再是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和死记硬背。反观我国的教育,历来体现的是“精英教育”,提倡只有会读书,才能有好前程,很多孩子最后好高骛远,夸夸其谈,与社会人才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我脑子中突然想到了二年级有个孩子说过的话:“我奶奶说的:‘劳动没有用的,要好好读书才有出息的。’”大人们对孩子的未来投注期望是没错的,但是给孩子灌输劳动可耻,无用论,只会造成他们长大后浮躁,成天想着工作轻松,工资丰厚的优渥的生活条件,而缺少凭着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踏实的生活态度。看现在的孩子几个会洗衣服、会洗碗,对动植物的生长有多少了解,我们的孩子缺乏劳动的意识、劳动的机会,这些都束缚了他们本该灵活的、有创造力的双手。我很想对那个孩子说一些大道理:“孩子,劳动最光荣,有一双勤劳的手,一种务实的态度,加上你丰富的知识,你的未来肯定更精彩。”可是这能怪孩子吗?需要反思的是成人社会。

书中75章——《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其中谈到了不要轻易给孩子的表现打不及格的分数,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我想到了工作中的一件事情:与某位老师交谈中得知在孩子讨论你喜欢哪些老师以及原因时,有位学生提到了我的名字,原因是课堂上不骂他。我不禁脸红了,心中很是惭愧。孩子,你可知道庄老师虽然不责备你,不用生气的眼睛瞪你,可是庄老师却也早早放弃了你啊,原因就是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能还有些智力的残缺。我不配在你纯净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啊。这也促使我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面对立体的孩子,各种各样的表现,我的反应如何?课堂问题回答不出来,会随口冒出一句:“肯定没认真听,这个都回答不出来啊!”班级中总会有一两个有些问题的学生,我对待让他们的态度却有些冷冰冰。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胆子小,不敢问同学和老师,我却生气的责备他:“你不会大胆的问同学吗?”是啊,我要爱护儿童对我的信任啊!我要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多一些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有问题、有困难的时候,以平等的姿态提供帮助,不要用冷暴力去伤害孩子,要认识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师素养,给他们创设美好的学习环境:课堂中根据学生能力、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作业;在学习中组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点评作品时,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鼓励,提出恰当的努力方向。

《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的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先进性,让我领略了它的经典,书中还有很多有关教育的闪光理念,它启迪了我的教育思维,使我有了变革的冲动,我要做的是认真研读,积极反思,有所收获,付诸实践,提升素养。

第二篇:且行且思 _

且行且思,放飞思想

——赴上海学习心得

靳秀芝

2014年9月25日,在国庆节前夕,我们颍泉区教育局给全区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了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我有幸在其中,本次学习时间共五天,其间聆听了专家的专题报告,考察了两所中学。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新课程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培训虽短,但让我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又增加了许多有益的知识,理论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真是不虚此行!

感念

感念一是对上海市格致中学以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实地考察学习,感觉到大都市文化的灵性、个性与生命、大气,因此凝练成各学校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给我大大的震撼!

一进入上海市格致中学,我们就在学校的墙上看到了他们的办学理念:格物致知、求真务实;学生本体、创新超越

校训——格物致知,求实求是

校风——勤奋学习、尊师守纪、艰苦朴实 学风——勤奋、踏实、进取、创新

教风——热爱学生,教学严谨,勇于探索,言传身教

紧接着我们聆听了张志敏校长的报告《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介绍了他们学校古老的历史,办学的特色,已经形成“和谐发展,理科见长”的教学优势和育人特色,并且他们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寸有所长”的一流师资。

到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该学校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契机,潜心于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提出了“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创学生最近发展区施教”的理念,开设了多种课程,并总结出“后茶馆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效能。而且该学校校园文化很有特色,用英语格言布置走廊。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充分感受童年的快乐、成长的喜悦、教育的幸福,让生命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蓬勃向上、规范有序、优雅大方”的阳光好少年

感念二是9月28日下午我们一行人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多媒体礼堂聆听了特极名师张人利校长的专题讲座。这位睿智、理性的长者作了为时两个小时的报告《后“茶馆式”教学》。这两个小时真让我收获颇多,尤其是张校长说的那句话: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东西,老师就不要讲。给我启发很大,想想自己在课堂总是怕学生这不会那不会,于是上课时面面俱到,唯恐落下一个知识点。结果学生听了乏味,我也累得直喘气,真是出力不讨好,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先自学,然后课堂上交流,再重点讲讲学生经过自学却学不会的知识。也就是

说,在整个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通过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交流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

感念三是一路考察一路情,考察学习一行结束后,还收获了同行老师真诚的友情和领导的关怀与教导之情,尤其是来回路上感受交流,可谓收获满满、思考多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收获

此次外出学习,总的收获概括起来三句话: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念,明确了方向。具体而言:

一是认识了我区许多优秀的教师,与同行的教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从中获得了一些知识。

二是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收获颇多。

第一天上午,聆听了程华校长的专题讲座《成才、成名、成家—教师的成长之路》,得知一名教师的成长之路是经历这三个阶段,每走一步都要稳当、踏实,才能走好。同时明白一个好老师一定是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教师只有容得下学生,才能赢得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而且我们老师要把学生当未成年人,当不完美的未成年人来看,允许学生犯错,做到严中有爱,刚柔相济。想想自己以后教学,要附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做到公平、一视同仁。在学习上对学生严格,在生活上、细节中去关爱学生。不要抓住学生的一点点错揪住不放,不在行为、语言中给学生造成伤害,而是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相信这样下去,学生定会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

同时程校长还说,如果只让学生听讲,他们只能记住百分之五的知识,真是太可怕了,想想自己以后上课一定不能满堂灌,不能怕时间不够用,就不让学生交流,不让学生讨论。因为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可能获得百分之五十的知识啊!

下午特级教师倪闽景进行的讲座《大数据背景下的上海基础教育》,给了我全新的感受,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翻转课堂。明白课程将进入超个人化时代,将会出现一个人的书本和课程,从而填补信息与课程间日益增大的鸿沟。同时倪老师给我们现场展示了一些利用电脑是怎样学习的画面,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出外学习真让人增长见识呀!如果有一天我们阜阳的学生也能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进行自学,该多好!

这两年来,人们最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高考改革,上海作为试点已经进行改革。听了吴金瑜校长的介绍,了解最先进的教育动态,同时感受到改革是势在必行。

9月30日,我们一行带着收获,带着憧憬,带着期望,乘坐大巴车回到阜阳。一路上,我在想:教育是什么?记得有位名人说,当人们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所谓剩下的,我想不外乎是沉淀在人们身上的气质修养,处世方式,哪些影响一辈子的行为习惯……一段时间来,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辈子的事,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

第三篇:且行且思做教育读后感

《且行且思做教育》读后感

尹娜

身为教师,自然又联想到教育教学,不禁感慨:在教授知识,净化学生心灵,助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一遍遍做着自身的保洁,荡涤着自己的心灵。没有美酒,没有厚禄,我却享受着最大的快乐,这一切都源自于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执著。

一、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冰心老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一切。”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爱护的温暖,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在思想上,我不放过每一个不良的苗头。用自己的爱心去打动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其纠正。班上有个叫楠楠的学生,她尊敬师长,热爱劳动,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看到别人好吃、好玩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有一次,她就在同学的课桌里“顺手牵羊”了一盒水彩笔,被我发现后,我没有对其训斥,而是领着她去向同学承认了错误。我对她说了一句话“想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必须靠自己劳动所得”。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在生活上,我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一位学生。在一次语文课上,有一位同学肚子突然疼了起来,并且呼吸急促。见此情形,我赶紧和其父母联系,送其去医院,晚上又亲自到家探望她。

在学习上,我从不放弃一个学生。对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我尤为关注,课堂上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课余为他们补基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班的刘立冬同学基础较差,只能考三十四分,整天愁眉不展,为了帮助他尽快跟上大家的步伐,我利用放学时间给他补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提高到了七八十分。看到孩子绽开的笑脸,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赢来了学生对我的尊敬。课后,他们愿意围在我身边说悄悄话,新鲜的游戏总要拉上我一起玩。每到节日,一张张自制的贺卡,一句句感人的话语让我体会到了最大的乐趣。

二、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

首先,我以身立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体育锻炼我带头参加;大

扫除时,脏活累活和学生一起干。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班干部竞选,产生一支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领导班级工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优秀的集体里,那么他各方面都会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因此,我尤其重视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我在班内采取了班长轮流制度,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一份责任感。班内还开设了“红领巾值岗队”“爱卫小标兵”等,每天由各队队长汇报检查情况,对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出现不良的苗头及时纠正。这项工作持之以恒,从未间断。我经常鼓励班里的同学互相帮助,手拉手、齐头奋进。渐渐地,班内形成了一股较强的凝聚力,在各项活动中成绩显著。在写话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读报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塑造个性特长,建设特色集体。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老师要有慧眼识金珠的能力。我尽量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以此为切入口,塑造个性特长。我班的彬彬同学是一名数学尖子,语文成绩很一般,为了让他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我决定在他略有新意的写话上花功夫,最终他在校写话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我的影响下,几乎每个学生都能一口气背上十几首古诗,大大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有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随手翻起一本日记本,你会发现,那一首首稚嫩的小诗还真的有滋有味,学生已经把写诗当成了一种乐趣,有的学生甚至用对诗的方式跟我交流,这种乐趣难以言语。

四、重视做好家长工作。

教师和学生家长协调、融洽、互相信任、互相配合,与家长进行教育上的合作,是学生迅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应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主动及时向家长反映和了解学生情况,共同商量教育良策,吸引家长参与教育过程。

1、我坚持诚心诚意。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好比是连接起来的两座桥墩,他们是并列的,平等的。对待家长必须以诚相待,千万不能板起教师的面孔去教育家长,更不能训斥家长。家长有意见,应该虚心倾听,及时反思、改正;家长有困难,尽全力帮助。记得有位家长说:“老师,孩子说你讲话的速度太快,有时来不及听。”我反思了我急

躁的性格,尽量把话说慢点。家长不懂辅导孩子的方法,我就耐心讲解教材的特点,指点教育方法。家长有困难,不能及时接孩子,我就陪在孩子的身边直到父母来为止。

2、我坚持常来常往。

家长工作要细水长流,不要等学生思想或学业上出了问题再去做家长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见面机会比较多的家长,学生的情况经常跟家长聊聊,好的、不好的都聊,目的只有一个,共同督促学生学业和思想的进步;不常见的家长,通过家访,电话等多种形式保持经常联系。我用我的真诚换来了学生家长的信任,甚至和有些家长成了好朋友,开展工作当然水到渠成。

岁月在逝水流年中淡淡而去,我的生活是清贫的,但我却是充实的。一声称呼、一个微笑、一张卡片,足矣!我坚信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我用我的汗水和心血换取学生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计算教学 且行且思

计算教学 且行且思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计算教学需要情境吗?

计算教学需要情境吗?这是困扰许多老师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

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以前的教材对四则运算的处理是步步为营,内容比较有条理。学生只要照本宣科的练习和熟练就是了。新教材对计算教学的编排体例进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计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可以顺理成章的呈现四则运算的顺序原理。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计算知识抽象,但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起来又有路子可走。因为它不存在理解的问题,可以毫不费力的的去诠释计算的顺序。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

第 1 页 元例3 《解决问题》当中就包含了对运算顺序的教学。图中操场上一共有3组跷跷板,每组跷跷板上有4个人,跷跷板边上一共又有7个人在玩耍,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列算式为7+3×4,学生结合这一情境,很自然的就能理解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了。从学生来说旧教材枯燥的计算算理是他们所不喜欢和厌倦的,而实验教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图以及熟悉的生活情境,是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有了情境,计算式题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才会体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然而,计算教学的情境不是随便乱用,只有创设相当合适的教学情境,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果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或者情境的数学价值不大,学生便有可能毫无目的的发散出去。如一位教师教学“8加几”,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先出示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标上她8岁,再出示一位穿绿裙子的小女孩,出示她6岁。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提问题。很明显,教师想让学生提出两个女孩一共多少岁,可是学生却五花八门的提出了好多毫不相干的问题。最后老师只好自己提出了加法计算的问题。仔细推想,学生即使提出两个女孩一共多少岁?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所以计算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是有现实意义的,是有

第 2 页 生活价值的。否则,它与传统的纯粹的计算教学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一个好的计算情境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也并非所有的计算教学都要创设情境。

二、关于估算

1、计算教学要加强估算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要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估算能力是计算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甚至影响到他的数学能力。例如,西瓜和钢笔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有一部分学生将它们的重量和长度分别标成100千克和14 米;应用题 “酱油每千克1.2元,小明买3千克,付出5元钱,还能找回多少?”五年级学生有算成“还能找还24元”的;还有100克的“袖珍”猪……如此错误,与其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或者说学生计算粗枝大叶,还不如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薄弱更为确切。学生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在于平时教学中并没有把估算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以重视。所以,在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有意识的估算教学。

2、加强估算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

第 3 页

首先,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估算意识,并在教学中做出示范。当前,人教版教材已经把估算教学内容列为必学内容,课本中估算教学内容,是编者精心选编的,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具有发展智力和激活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把学生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估算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体现在日常教学中。例如,学过长度、重量单位后,可要求学生通过估算来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粉笔长7(),教学楼高20(),鸡蛋重50(),西瓜重()等等。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首先引入实例某商店运来啤酒36箱,每箱里装有24瓶,一共有多少瓶?不用直接让学生去笔算,而是让他们先猜测一下有多少瓶,并说说是怎么猜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变活了,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也不必“牵挂”学生估算的答案是多少,我们看到的是在浓厚的兴趣中学生思维火花的绽放。教学经常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提高了计算的正确性,同时还增强了例题的功能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数得。课本中的估算题材是很丰富的,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掘。

总之,估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意义重要,它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当我们从事某些工作时,应对所从事的工作预先作估计或事后评估、检测,以便采用较好的办法把事情办好,即使出了偏差也能自己发现而加以补救”。因此,在小学数

第 4 页 学教学中,要加强估算教学,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实现估算在数学能力培养中的价值。

第 5 页

第五篇:且学且行且思且乐

且学且行且行且思

——90学时语文培训个人总结

2012年1月15日至今,参加了由秀洲区90学时小学语文的培训班,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历时三个多月。一路上,我学习着,实践着,思索着,并快乐着。

一.理论学习阶段

1.集中学习——聆听讲座与报告。

理论学习,屈指算来,先先后后,断断续续,共计5天。那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报告,那一次次理论结合实例的讲座,给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还清楚地记得,市教育研究院的陶李刚老师与我们一起探讨教育的真谛。陶老师以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例子,把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让我们有种春风拂面的感觉,从中明白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教育就是爱他,帮助他,成全他。谢国良老师的《优化过程设计与理答建议》,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课从优化解读、优化导入、优化初读等角度去思考,去设计,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让人印象至深的是平湖研训中心的王爱民老师,他的讲座《深入解读教材,有效实施教学》,语言质朴、亲切、自然,给人以“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让我们明白要把握教材,就要从课程标准入手去整体把握,从文本研读入手去深刻把握,让我们学到了文本研读的一般方法和文本解读的九个关注点,受益匪浅。金剑辉老师的《小学作文有效性研究》,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有效性。何方芳老师让我们清楚阅读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刘晶老师引领着我们一起明确年段目标,实施有效教学。聆听着,思考着,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有效性”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时时刻刻都讲求“有效”。

2.分散学习——读《语文课如何是好》有感。

有效的语文课要怎么讲,该教给学生那些知识,采用哪些方法传授给他们?怎么教语文才能真正有效?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拿到王晓春老师的《语文课如何是好》后,我希望从中寻找答案,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从书中读到:“语文味”,搞不清什么味。我们先来分析程少堂老师的观点,他主张语文课要讲出“语文味”,此论在语文界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提出

“语文味”的口号,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中小学这么多学科,为什么别的学科没有提出“味”的问题?您听说过“数学味”“物理味”“化学味”“历史味”“品德味”“体育味”“音乐味”“美术味”这样的口号吗?我没听说过。这是不是说明其他学科的教师水平低、科研意识差,提不出有深度的概念呢?恐怕不是这样。愚以为合理的解释恐怕是:人家不认为有此必要。也就是说,人家都清楚自己的专业是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什么“味”,无须多此一举。语文课之所以提出“语文味”,正是搞不清自己的专业、搞不清自己是谁、搞不清自己味道的表现。打个比方说,平常人不会轻易问“我是谁”,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谁,只有那些因为某种原因失去记忆的人,才会问“我是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提出“活出我自己的味道来”,那一定是他尚未找到自我。所以,“语文味”的口号虽然由程老师提出,却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它表明我们的语文学科确实迷乱了,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语文不是别的,它就是一门科目。有的事情他不能做,比如伦理家的工作,作家的工作,语言学家的工作,甚至社会风气的好坏,这些也轮不上语文老师来负责。那么该做什么?

语文的核心职责就是教授“语文知识”,这个概念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知识不一样。平时多是静态的字词句段篇章或者文学常识等等,而这里所指的多是动态的策略和技能,诸如“懂得文章有详略主次,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能从不同角度合乎逻辑的叙述事情”“根据对象的变化变换说话的内容和形式”„„那么这些真正的“语文知识”才是我们该去努力的方向。

可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实在很少。主要教材——语文书,仅此而已。阅读能力差,自然影响到了写作。不管学生日后从事什么工作,写作多是其一生成功的基础。而阅读和写作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希望我的学生,一定明白语文学习的意义,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过分追求考分而忘了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更不要不把语文当回事,那样会后患无穷的。我非常认同王老师的观点,那就是:语文就是培养专门听说读写的能力的一门课程,虽然它还有传承文化的功能,就像英语课堂还有介绍西方民俗、制度、风情的功能一样的,这就是语文的真正目标,语文课就要有语文课的专业性,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道,语文不是大杂烩,语文老师要有语文老师的专业尊严。

二.实践学习阶段

1.实践阶段。

按谢老师的分配,我们三年级实践内容为《她是我的朋友》。三年级共有9位成员,需要5位老师上课,我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3月16日,接到上课任务。3月22 日,是正式上课的日子。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教材又难以把握,我前后共磨课2次。第一次,是上到第10自然段,重点研究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的神情、动作,感悟其内心活动。但试教下来,发现时间根本不够。初读环节半生不熟,细读也不到家,结果两头空。这与我们本次培训活动所提倡的“关注发展,落实语言习得”是不相吻合的。而后,我彻底地推翻了初稿,舍去了献血过程这一板块的教学,把重点转移到课文的初读上。我试图在课堂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血的读音,词不离句。

在试教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血”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把握是一大难点。孩子都习惯性把血误读成“雪”。为了更正孩子们这种错误的读法,通过多音字组词的方式呈现给孩子。孩子们借助于拼音能正确地读准这些词语,但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孩子们又开始犯糊涂,“xie”与“xue”又分辨不清。为了进一步强化孩子这些词语的读音,我把这些句子再呈现,再读,再巩固。

(2)一组词语: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和一个词语:迫在眉睫

这一组词语,要读准它们,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请了几个孩子读,首先确保读准。与此同时,我注意到了中间的“咽”是多音字,三个读音,随机性地组词,并作简单地讲解,让孩子们对于这个多音字的读音有初步地辨别能力。而后,孩子们通过找这四个词的相同之处,初步理解这四个词。而要想进一步理解,还需要细读课文。

“迫在眉睫”一词,关注教给孩子们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文中的泡泡提醒,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与此同时,还教给孩子们通过理解每个字的意思来理解词语这种基本的方法。

(3)关注语言表达形式:研究人物动作与内心活动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为了让孩子感悟阮恒在献血前内心的害怕,矛盾。从研究“颤

抖”着手,感悟阮恒的害怕。让孩子们补白:阮恒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展开想象,体悟当时阮恒内心的矛盾。为了让孩子们能习得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安排了拓展说话练习。最后,通过结合板书,教给孩子读书方法:通过研究人物的动作,可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以此结束课堂。

总体而言,我所关注的三个方面,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能得以落实。这当然与基地学校——阳光小学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是密不可分的。值得反思的是,“迫在眉睫”一词的教学不够到位。在教学时,主要是以教给孩子理解词语方法为根本目的,而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忽视。在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时候,当孩子们理解到“输血迫在眉睫”的时候,追问“为什么输血迫在眉睫?”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用上“因为„„所以„„”说话。这样,一方面孩子们关注了课文内容前后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习阶段。

3月22日,在阳光小学听了两节四年级的《触摸春天》。3月28日,在王江泾实验学校听了三节《她是我的朋友》和一节《触摸春天》。同是《她是我的朋友》,三位执教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了以下方面:(1)课文的初读,把读准多音字“血”作为初读课文的重点。(2)新词“迫在眉睫”的理解,理解字面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将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到深处。(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方面去引导孩子。(4)通过研究人物动作和表情,读懂人物心里。在献血前,“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通过动作“举、放、举”,揣摩人物的内心。而四年级的《触摸春天》,老师关注的是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填补文本空白,感受盲童安静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

90学时的培训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聆听的讲座与报告是有限的,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无限的。我将把自己的所学所想,付诸于实际行动,并不断思索,不断追求,让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越走宽。

下载在且思且行中行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且思且行中行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文阅读,且行且思(汇编)

    群文阅读, 且行且思 2016年11月17日,我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去重庆参加了一场教育教学盛会——全国第四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得以参加这样高规格的教......

    实习通讯稿:且思且行(5篇)

    且思且行 实习期间,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总是犯小错误,并将原因归结为“粗心大意”。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并促使我寻找相关资料,以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这些“粗心问题”......

    课改 且行且思5则范文

    课改 且行且思 ——2011期中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组 侯利梅 新课改风风火火的在武安一中展开了。现在,我坐上了课改的快车。在八月底,作为高一的我们(也是最后一批走进课改的教师),......

    且学且思且行 助力教育圆梦

    且学且思且行 助力教育圆梦 作者:老河口市… 文章来源:老河口市教学研究室2016-6-12 且学且思且行助力教育圆梦 ——重庆成都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学习观摩报告 怀着对川渝教......

    且行且思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艺术

    且行且思班主任工作文/庄华涛回首班主任工作,记忆中的那些孩子、那些画面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时刻提醒着我如何当好一名小学班主任。罚——不是正道平平是个调皮的小男孩,......

    四有教师心得体会:且行且思,争做“四有”好教师

    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很好地诠释了一名好教师的标准,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明晰了奋斗的方向。 惟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且行且思,做四有好老师

    且行且思,做四有好教师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

    小学研修工作总结:且行·且思·且珍惜

    小学研修工作总结:且行·且思·且珍惜 一恍惚,一个学期又从我们身边渐渐远去了。凝望它的背影,感慨万千,一百多个昼夜,小学研修部的全体老师且行且思,携手共度。“思”,让我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