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子教育:为什么宝宝求助要妈妈不要爸爸
亲子教育:为什么宝宝求助要妈妈不要爸爸
宝宝什么事情都要求妈妈来帮他,拒绝爸爸的帮助,一般发生原因如下:
宝宝从小就跟在妈妈身边,对妈妈的反应感觉到安全并且熟悉,形成了对妈妈的情感依恋。这对于宝宝来说是正常的情况。但是睡着宝宝年龄的增大,宝宝接触的人会逐渐增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时妈妈要自愿地让孩子接触他人,避免形成对孩子的占有,而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或者虽在宝宝身边,但是心却更多地在其他的事情上,在孩子的内心中就难以形成依恋关系。这就需要爸爸多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尤其是身体的接触,会有效地帮助孩子尽快地建立与爸爸的依恋关系。
妈妈和爸爸对孩子的态度不同,也会导致孩子拒绝一方。尤其是当爸爸脾气比较暴躁或者是沉默寡言的情况下,会让孩子感觉到忽视或不安全而躲避爸爸。总之,当你孩子真正感受到爱的时候,他会乐意和你在一起。
第二篇:亲子教育十要十不要
亲子教养的十要十不要(亲子教养的十个忠告):
1.要通过学习过程提升学业素质,不要用分数教育替代能力培育;
2.要学会亲子沟通,不要让孩子的亲情感从父母身边流失;
3.要为孩子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依赖与情感归属;
4.要重视独生子女的成长缺陷,不要忽视群育和孩子的玩伴教育;
5.要克服中国式家教的两大通病,不要让孩子的自尊自信从家庭丧失;
6.要帮助孩子克服成长烦恼,不要让亲情关爱变成情感虐待;
7.要从小关注孩子的心智开发,不要用学业教育荒废孩子的天赋培育;
8.要承担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责任,不要用学校教育替代生活与阅历教育;
9.要积极推进孩子的全脑学习,不要忽视孩子的多元智能培育;
10.要积极和孩子一起上网冲浪,不要轻易说孩子有网瘾。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但只有一个是成功的方法——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只有一个原因是最根本的——家长自己先失去信心。
第三篇:亲子教育——好妈妈永远替代不了好爸爸
小学“慧家长 慧成长 ”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亲子教育 |
好妈妈永远替代不了好爸爸
【案例导入】
在一个自助餐厅里,一位父亲带着一个约摸八九岁的孩子在吃午餐。父亲看见儿子拿了特别多的食物,就对他说:“你拿了这么多,肯定吃不了的,会浪费啊?”这个孩子也非常聪明,连忙趁父亲不注意时就把自己多拿的食物统统到进了桌旁的垃圾桶里。等父亲回来时,孩子还说:“爸爸,这些是我我都吃掉了,你看我都吃完了。”聪明的父亲知道儿子在骗他。随后父亲就指着垃圾桶生气地说:“你看,食物都在里面了。”说完,他就把垃圾桶拿了过来,把里面的食物一点一点放在自己的餐盘里,当着孩子的面慢慢地吃掉了这些食物。这时候,儿子崩溃了,边哭边说:“爸爸,你别这样了。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案例分析】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中都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父亲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与脊梁,只要父亲在,家就不会散不会倒。“车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父亲就是家庭的火车头。父亲较母亲来说,眼光更长远,意志更坚定,更能够从容面对生活的艰辛与风雨。在每个孩子眼中,父亲都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是孙悟空的定海神针,好像不论再大的事,有父亲在身边就能挺过去。
由此可见爸爸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是很有价值的。以上这个案例足以看出爸爸带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好爸爸的教育理念和好妈妈是不一样的案例中的爸爸带着孩子去吃自助餐时发生的事情中,这位好爸爸的教育理念是生活中处处是教育。他就结合当前社会宣传的,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美德:珍惜粮食。抓住了这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孩子的心灵。试想,如果是妈妈的话一则自己要保持身材,吃的也少,认为孩子多拿一点也在情理之中;二则认为浪费是件小事,见怪也不怪了,觉得教育没有必要;三则认为这是付了钱的,又不是在家里浪费点也无所谓的。
2、好爸爸的教育方式和好妈妈是不一样的科学家推测:生活中妈妈倾向用“娃娃语”跟孩子交流沟通,就是孩子能理解的话语。在案例中可以预设妈妈会说:“宝宝拿这么多东西啊?”而爸爸就喜欢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交流沟通。爸爸喜欢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同样的话,换了爸爸会直接说:“你拿这么多,肯定吃不了的,会浪费啊?”这样说话孩子一开始比较难理解,但同时逼得他们开动脑筋,去分析、猜测最后掌握更复杂的句子,和更多更难的词汇。所以爸爸带出来的孩子,语言发展能力会更强。爸爸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帮助甚至可以持续影响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是作为一个男人的形象给孩子来做榜样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跟爸爸关系好的孩子沉迷网络的比例比较低,而跟爸爸关系不好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比例就会比较高。在亲子关系里,如果爸爸跟孩子的关系更好,会使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更短。好爸爸带娃,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实践支招】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他们对子女的一生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天高地阔则万物生;父亲是笔,母亲是墨,笔直墨浓则画意兴。父亲是家庭中的一座山,巍峨稳重,撑起家庭的重担,决定家庭的方向与高度。
好爸爸永远替代不了好妈妈,养育好培养好孩子中,我觉得这三件事是必须要好爸爸来完成的。
1、培养孩子参加运动
2018年,国家卫健委曾经发布过一个数据:城市家庭的孩子高达80%感统失调,其中30%重度感统失调。感统失调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运动,造成了大量孩子进入学习阶段,多动专注力不够、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等各种问题。孩子的智力发展,心理发展,其实都是建立在健康身体发展的基础之上。陪孩子运动这件事必须让好爸爸来完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因为运动对孩子的成长、体能、学习能力,培养好性格有很大的价值。爸爸要陪着孩子多运动。好爸爸往往比好妈妈更有力量,也更有运动天赋,爸爸可以带着孩子多去踢球、游泳、打乒乓等。爸爸可以经常跟孩子一起看比赛或者讨论体育节目等。爸爸经常会带孩子去玩,给孩子独立的机会,以运动为主,孩子可以蹦蹦跳跳,玩耍内容也更丰富一些。
2、培养孩子遵守规则
孩子眼中的好爸爸是集法律约束力、威严、权利与一身的人。同样的一句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的好几倍,给孩子立规矩,教会孩子守规矩,让孩子在界限之下,用社会允许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只有把规矩和爱同时给到孩子,孩子的成长之路才不会随波逐流,不迷失自己,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孩子会在和爸爸的互动中习得如何识别别人的面部表情,提高共情能力。同时更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后,深受朋友的欢迎和喜爱。
3、培养孩子适应社会。
好爸爸的角色对孩子认知的形成,安全感的建立,人生的选择都有着不可代替的影响。经常在爸爸的陪伴下的孩子,会受到爸爸的影响扩大范围,更加广泛地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学习到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对待事物更加理性客观,做事情更加果断,不断地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同时爸爸传递给孩子的阳刚的能量。
爸爸还可以跟孩子做一些有创意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也是男性更擅长一些,比如做汽车模型,做航模等等有创造性的活动,孩子也喜欢,爸爸也会更擅长一些。
创造力是妈妈给与不了的,如果你家是女孩的话,爸爸的示范作用,对于女孩将来的择偶、婚姻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深远影响。很多爸爸以为事业和孩子不可兼得。于是他们选择了事业,等自己忙完这一阵子,等自己赚够了钱,就可以陪陪孩子了。谁知,忙了一年又一年,等到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已经长大,已经管教不了了。李嘉诚先生说:“父母的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失败。”你会发现,一切功名利禄都如过眼云烟。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的晚景惨淡。
【结论】
孩子们有父亲陪伴,受父亲的影响才能成长得更加出色,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与母亲的保护教育不同,父亲在教育孩子上会鼓励并带领孩子冒险,让孩子从小拥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父亲决定家庭高度,眼光远格局大,家庭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父亲在家庭生活中代表着纪律与约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维利曾说“父亲在家里应当是有权威的人,他的威信越高,孩子对自己要求越严”。林则徐的父亲就是拒绝了他人邀请去当私塾先生,希望能亲自教给儿子古人的德行与志向。
这足以见证好爸爸永远替代不了好妈妈。正是父亲的高度与品性,决定着家庭的未来与高度。父亲不论何时都不能丧失斗志,要把家庭放在心上,要给孩子做好榜样。父亲是家庭中的太阳,光芒万丈给人指引,只有父亲扮演好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孩子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孩子未来才能更出众,家庭才能更和谐更温暖更幸福。
第四篇:亲子教育:和宝宝一起藏猫猫
亲子教育:和宝宝一起藏猫猫
你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为什么每个宝宝都会痴迷藏猫猫这个游戏。每天即使你们玩几百次,他依然乐此不疲,这里面可是有玄机的。不论是用一块布遮住小熊,再把它变出来,还是把手绢蒙在宝宝的脸上,让消失的妈妈再一次出现,都可以称之为藏猫猫。最初玩藏猫猫时,妈妈可以在藏好后,呼唤宝宝的名字,让宝宝通过判断声音的位置找到妈妈,这可以促进宝宝听力发育。
宝宝八个月时,就可以和他玩藏猫猫了。他一开始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但很快他就会弄清楚了,而这个内心情绪的变化过程----从紧张到放松对大脑发育很有好处。当宝宝再次找到妈妈时的兴奋得到了肯定后,他会非常有成就感。通过玩藏猫猫,宝宝不但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还能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看不见的人或物并不是永远消失了。这对帮助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意义重大。
第五篇:亲子教育:内向的宝宝怎么交朋友
亲子教育:内向的宝宝怎么交朋友
宝宝上幼儿园了,性格比较内向,应该怎么帮助他交朋友?宝宝的性格有内向外向之分,各有优劣,可以通过家长有意的引导得到改善。通常的情况是,宝宝在家里胆子比较大,也放得开,而在幼儿园变得内向。这是因为,一般孩子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人时,由于紧张而导致的退缩行为。如果孩子逐渐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和人,就会逐渐减少这种情形。
以下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交到朋友:主动邀请小伙伴到宝宝熟悉的地方来,比如:家里。熟悉的地方,宝宝一般会感觉到安全,会比较快地和小朋友玩起来。开始的时候邀请来的宝宝相对要固定一些,同时家长观察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及时地教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在和单个小朋友玩耍比较自然之后,可以邀请两个小朋友到来,让他学会适应三个人在一起玩的情景,小朋友逐渐增多,孩子交朋友的能力也会逐渐好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交朋友这个过程中,要给孩子时间去观察和适应他人,不能着急让孩子在一起。越是着急,孩子越容易被家长焦虑的情绪吓到,反而对与人交往害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