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0后学生思想特点分析大全
90后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90后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竞争的压力。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值得人们关注。
90后的代言词:孤独
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然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带,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进而产生代沟。究其原因,有人是因为对交往缺乏兴趣;有人是因为不善交往,有人自视清高,有人惟恐在交往时遭到别人的拒绝和耻笑而不敢交往。这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90后的代言词:脆弱
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因为没有经历太大挫折的经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现象大频率的发生,如同惊弓之鸟,在竞争的洪流中屡战屡败,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90后的代言词:竞争
在学校里,我们用成绩竞争;走向社会,我们用工资竞争。竞争的残酷让我们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中考高考两场大战,成就了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空前。竞争,使我们失去了快乐,我们为成熟而丢掉了幸福。然而竞争并不相信泪水。我们注定要接受这场实力的较量。
90后的代言词:烦恼
人生烦恼无数。面对着巨大的孤独和竞争所带来的压力,90后成为烦恼较多的一代。为感情,为环境,为社会,为幸福,为不可逃避的责任。
90后的代言词:奋争
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不能破俗立异走出一条新路,是因为懦弱;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勇于承担因为这选择而要承担的风险。我们要轰轰烈烈的人生,我们要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我们要青春有所担当。
90后的代言词:责任
在汶川地震的现场,随处可见90后的身影。受灾的朋友,没有眼泪,喊出了重建家园的最强音;献血站前排起了长队,长长的队伍,到处可见90后的身影。因为,我们曾经孤独过,就更加懂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事情。这社会的将来注定是我们的。替这个社会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应尽责任。
90后的朋友们,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磨砺,在孤独中畅想,也在孤独中有所担当。你们说看不惯我的嬉皮笑脸,不喜欢我的跨裤和板鞋,还说无法忍受我的调皮叛逆,你们指责我,顺带了我的同龄人,咬牙切齿的抛出两个字——肤浅。那只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有你们不了解的深刻。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的我们。注定能够扛起这个时代的重任。
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会不自觉的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
3.嫉妒心比较强:
有些学生嫉妒心比较强,看不惯别人比他(她)强,我没有的别人不能有,不允许别人比我“拽”,否则他们就会搞些小动作,甚至会想方设法让你“拽不起来”。
4.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说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的学生)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5.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看看大街上的青少年,已经有部分男生戴着耳环、打着耳钉、染了发,有些女生刻意模仿自己喜欢的日韩明星的穿着打扮。
6.对网络十分依赖
青少年上网现象被称为“网络海洛因”,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迷恋网络的孩子,也有求助心理咨询的,他们往往都知道迷恋网络的害处,又无法控制自己,老想往外面跑。
社会对90后的关注点
1.缺失真正的偶像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偶像,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是刘翔,这些偶像都有极大的精神感召力。而90后的偶像则找不到,大多数的90后孩子也许会回答:李宇春、张靓影等。而在这些偶像的影响下,许多正在成长期的孩子对人生价值的解读开始倾向单一与狭隘,对自己的偶像的一举一动极为关注,对有价值的东西嗤之以鼻。90后心中最敬仰的文学家大部分是时下流行的通俗作家,而鲁迅、金庸苏童等传统作家要么“排名落后”要么“榜上无名”。没有高品位的志趣,缺失真正的偶像,90后的成长显得有些迷茫
2.家庭的变化
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他们产生叛逆的心理。同时,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这样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
3.学习压力
90后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这个时代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90后普遍的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4.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围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理想信念:有强烈民族自豪感
相比“80后”中学生,“90后”高中生对党的认识更理性、更具体。他们深切感受到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给他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字面和概念上,而显得更鲜活、更具体。中央领导人的亲民作风,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党的理解和对国家的感情。
“90后”高中生大都怀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调查显示,这主要源于这些年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例如,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紧张筹备、国家经济实力整体提升等,都增强了中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90后”高中生不仅仅局限于关注自身的升学问题,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社会民生问题。调查显示,他们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官员腐败现象、现行升学制度弊端和部分损害民生的现象等方面。部分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一些社会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源。“90后”高中生对所处的整体社会环境表示满意。相对于部分“80后”中学生曾遇到家长下岗所带来的生活困境,绝大多数“90后”高中生认为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
“90后”高中生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他们的自我意识通常和正确的是非观念结合在一起。他们并不单纯追求引起他人和社会的注意,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并不想反主流,而是更多地想尽早融入主流甚至创造主流。
“80后”中学生的偶像以港台影视明星为主,“90后”高中生的偶像范围更广。除文体明星外,许多财经界、政坛人物都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同时,地域也从国内扩展到全球。
“90后”高中生表现出追求成功的强烈渴望,但缺乏明确的成功目标和方向。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复杂变化有关,互联网的普及带给中学生大量信息,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使他们对未来的选择感到迷茫;另一方面,中学生受到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与外界社会的深入接触较少,同时也受到年龄局限,所以对自身发展缺乏明确认识
“90后”高中生的课业负担相对于“80后”有所减轻。多数高
一、高二学生每天在家花一两个小时就能够完成作业。但他们仍然肩负着较重的升学压力。许多学生表示,他们的竞争已经上升到考上好的大学乃至好的专业。这主要是社会就业压力和家长期望值普遍提升所致。
尽管最大的学习动力仍然来自于升学压力,但“90后”高中生学习动力出现多样化趋势。例如,有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源于社会交流的需要,有的学生学习生物是因为喜欢自己研究得出结果等。老师的人格魅力也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另一重要动力,这些老师并不一定局限于本校。例如,听纪连海、易中天的“百家讲坛”,成为不少学生提高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动力。
在同学关系方面,“90后”高中生更开放、更爱交流。与“80后”最大的差异在于,他们往往打破班级、年级甚至学校的界限进行交流和交往。师生关系方面,“90后”高中生与老师的关系更为融洽。因为年轻教师在校园里逐渐增多,他们与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相似的生活背景使得师生间更易于沟通。
“90后”高中生与家长的关系正悄然发生变化,亲子沟通增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现在的家长往往是“60后”的年龄结构,他们多数接受过较完整的教育,家庭氛围更民主,家长更能倾听子女的意见、理解子女的想法;二是“90后”高中生更懂得沟通交流的技巧,学会用一时的“让步”换取在具体行为实施中家长的迁就。
现在绝大多数的90后除了在学习方面需要承受来自父母、学校和社会上的压力以外,在日常生活上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压力的,如果是生活在城市里孩子,绝大多数在经济上的压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就算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一般的普通家庭,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宠爱也会尽可能地让孩子少体会生活的艰辛,因此,现在的90后孩子除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外,总体上生活还是无忧无虑的,同时,现在的90后孩子在现实环境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下,绝大多数孩子都养成了共同和相似的特征。
1、汉字很难看。90后孩子从小就习惯用电脑拼写汉字,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必须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有兴趣学习书法和硬笔书法的人也是在日渐萎缩,因此,现在能够写一手漂亮汉字的90后真的很稀少,就算80后甚至是70后中能够写得一手漂亮汉字的人也不多。
2、错别字连篇。电脑用多了人脑就用少了,拼音输入法用习惯了写作中的错字别字也就屡见不鲜了,有的90后交上来的文章错别字多得让读者难以置信,而且,其间再夹带一些火星文和莫名其妙的电脑文,更让读者跌落在云里和雾里。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如果能够交上来一篇没有一个错别字的文章实在难得。
3、喜欢玩电动。90后虽然还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攻读圣贤书”的阶段,可他们一有时间就会想到电脑,哪怕是玩10分钟的电子游戏也是好的,当然,如果能够溜进电子游戏房玩电动游戏那就更加乐在其中了。只是平时父母管束比较严格,对于缺少自控能力的孩子严格管理,即便如此,90后孩子绝大部分的休闲时间还是泡在电子游戏上面。
4、离不开电脑。90后的年轻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基本上都无法离开电脑,没有电脑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无疑于被放逐荒无人烟的小岛。他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是依靠互联网在与外面的世界沟通,是用电脑在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用键盘在完成着每一天的生活安排,因此,假如断电或生活中没有电脑,绝对比热锅上的蚂蚁还要难受。
5、沉迷成网虫。90后的一代人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基本上不太愿意挪用,从而也就造成了越来越的宅男宅女,正因为缺乏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让许多90后那种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沟通能力出现了日渐退化的趋势。而他们每天宅在家里的最终后果,就是日渐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行为举止也日益卡通化。
6、离不开电视。电视也是让绝大多数90后根本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开来的东西,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机,边看电视边吃饭已经成为绝大多数90后的标
准生活模式,甚至还有的人虽然已经进入了大学学习,可仍然喜欢乐此不疲地收看卡通节目,以至口中说的许多话都是卡通人物的对白。
7、少不了手机。自从手机成为普通老百姓必备的生活用品以来,许多家长为了方便对孩子的管理,或是为了方便自己随时随地拭到孩子,只要经济条件许可,都会给孩子配备一支手机,而很多90后在学习或工作之余都会玩手机游戏,还有贪玩的人更是不分工作学习或是休息时间,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己。
8、很少看纸书。现在的电子产品品种繁多,不但功能强大而且更新换代很快,加上电子书容量大携带方便,自然就成了许多90后们的最爱,他们习惯在网上阅读,习惯从网上查找资料,习惯于用电脑阅读替代传统的纸质书籍,由此,很多90后已经不太习惯手捧书本的那种感觉,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他们已不太适用。
9、作息多颠倒。很多90后或者还有80后,如果没有父母的严格督促和管束,很少能在父母规定的时间熄灯休息,他们会玩电脑和网络聊天到后半夜,很形象的说他们大多使用的是美国时间,当别人起床时他们才会倒下睡觉,和中国人通用的作息时间截然不同,成为典型的“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的夜猫子。
10、酷爱睡懒觉。晚上睡得太晚甚至是要等到第二天的凌晨时分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上床睡觉,第二天自然无法按时起床,因此,90后绝大多数人在休息天都是不吃早饭的,他们起床能够赶上吃午饭都已经难能可贵了,还有的人干脆直接睡到晚上六、七点,起床后简单吃点东西就又会泡在网上,进入新一轮的自我折磨。
11、运动量太少。只要家有电脑的90后,绝大多数都不太喜欢运动,尤其是那种激烈运动的项目,他们讨厌运动后的大汗淋漓,讨厌把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由此出现了现在的下一代身体素质大不如上一代人,而且,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营养摄入越来越多的前提下,肥胖甚至是过度肥胖已经变成了他们生活中普遍的敌人。
12、不爱做家务。只要家庭没有出现特别的问题,家长对孩子似乎也没有特别的家务要求,只要求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能够满足父母的愿望考进理想的学校,因此,很小有孩子会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很多90后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更别说指望孩子能够在父母下班回来之前烧好饭了。
不过,在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今天,90后这一代人还不需要承担起管理人生、管理家庭、管理国家的重任,因此,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会生活得无忧无虑,生活得快乐无比。
当然,如果你家也有90后,不妨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符合上述罗列的特征?
第二篇:高三学生特点分析
高三学生特点分析
一、高三学生的三种类型
1、信心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学习能力强,各科平衡发展,历次考试成绩稳定,对高考充满信心
2、迷茫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渴望升入理想的大学,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成绩经常波动,从而导致思想不稳,当成绩不进步或下降时,比较消极,自感考大学的难,对前途感到迷茫。
3、放弃型: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虽经努力,但成绩没有进步,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最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
二.心理特点
第一,高三学生的社会意识已接近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现实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们更多的开始考虑个人前途的问题,这一特点使高三学生做事的盲目性减少,计划性增强,特别是表现在学习上。此时,他们的学习带有更强的目的性——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其它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可以不参加。
第二,随着备考时间的减少,高三学生会有越来越强烈的升学愿望,学生的思想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紧张、焦虑会成为困扰学生情绪的主要问 题。一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常常急于求成,当现实和理想产生矛盾时,便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会让学生意志消沉,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高三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了,心理和思维上都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他们认为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很好地处理。他们不愿意家长和老师太多过问自己的学习。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保守的心态,学习竞争激烈,恐怕别人超过自己,不回答别人的疑问,不向别人提供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有了疑问也不问别人。这样的心态使同学之间缺少了合作,缺乏学习激情,影响学习效率。
第三篇:技校学生特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技校学生特点分析
作者:陈金灵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7期
技工学校的班主任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总希望自己管理的班级在各方面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目前,技工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在各方面都与高中学生有明显的区别,正确地分析技校学生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法他们,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一、技校学生情绪不稳定,易沮丧
现在的技校学生,大都来自牧区、林区、偏远农村及没有考上高中甚至初中没毕业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的素质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在短短的人生旅途中,就已经遭受了他们这个年龄段中最大的挫折——中考的失败。这个打击使他们自卑感极强,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常受到老师的指责,进入技校后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左耳进,右耳出,不良习惯很难改变。这一阶段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既想学好,却又没有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中考、高考的紧迫感。目标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往往使他们空虚、失落和沮丧,上课玩手机、看小说,甚至公开和老师顶撞。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怎样做才是快乐的,时间一长,就会感到茫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衣食住行,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理解尊重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了解他们就读技工学校的原因以及其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二、部分学生厌学、虚荣心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部分技校学生学习成绩相对差,但他们的身上同样有进取奋发的精神,有些学生的身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和优点。所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主动地抓住这些“闪光点”,提倡赏识教育,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感觉在班级、学校中有用武之地。
三、部分学生上课无精打采,课下精力旺盛
部分学生在理论课上睡觉、玩手机,实习课上懒于动手,但在课下却精力旺盛,而且不良嗜好很多,如吸烟、迷恋网络游戏、喝酒等。对于这些同学,笔者学校在业余时间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如学术、科技、体育、文艺等。数控专业的刘建萍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年轻教师。在天津上学时,她曾荣获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72公斤级第三名,世界跆拳道联盟认证黑带三段。刘老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跆拳道的腿法、品势、礼仪方面的训练,不仅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而且在毅力、耐力方面都有所历练。每到晚会上,刘老师亲自率领弟子们上台表演,精彩的表演都会赢得热烈的掌声。集体活动中的团体操比赛、军歌大合唱、越野赛等,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热爱集体等良好的品质,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做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cn的思想工作,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先肯定其优点,再指出不足,要求学生改正缺点,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单亲家庭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
单亲家庭子女多数存在自身心理不完善的因素,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他们还处于不成熟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敢于发表意见,勇于尝试,但缺乏深思熟虑,思想偏激,逆反心理强;二是情感丰富而不稳定,自我调适、自我评价能力差;三是自我调控能力差。技工学校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情绪转移、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心理教育渗透和因材施教策略。
五、就业心态亟需疏导
有相当一部分技校学生认为掌握了一技之长也没有用,用人单位也没人要,那么多大学毕业生都不好就业,更何况技校毕业生呢?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只要有扎实的技术,就能立足于社会。笔者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为学生的成才和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以“一体化教学为主要方式,突出技能训练”的办学特色,要求技工学校的学生必须与时俱进,掌握好技术,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在21世纪的今天,高级技工更是不可缺少的人才。数控专业的郑方旭同学在2009年的区职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获数控车工一等奖,并在全国大赛中获优秀奖,毕业后被云天化集团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录用,受到了企业的重用。所以,职校学生切不能认为“大学生都就不了业,我们技校学生更找不到工作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有信心,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符合当代市场的需求,就一定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一名合格的职校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希望每一位职校教师都能做到关心、理解、尊重、爱护学生。
(作者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呼伦贝尔高级技工学校)
第四篇: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乔世菊
一、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1、自理能力差、无责任感
现在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霸王”。来到了小学,许多孩子还是会有这样的情况:早上迟到了,是因为妈妈起得晚了;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是因为爸爸昨晚不在家;自己的东西弄丢了,是因为小弟弟把东西拿去玩了;打伤了某某同学,是因为他让其他同学不跟自己玩„反正从来都不会是自己的错,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
2、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表现在一节课的前几分钟,孩子还是个个精神抖擞、踊跃发言,慢慢地,有的同学开始玩起了尺子、橡皮擦,有的同学利用别人回答问题的空档交头接耳,还有的同学坐不住了,干脆下巴抵在桌面上。于是,教师要频频组织教学,可是效果可想而知。
3、做事丢三落四
一年级小学生丢三落四的不良行为表现在每天放学值日生总能从抽屉里找到一些学习用品,甚至是语文、数学课本;半学期下来,讲台桌上已经有多支无人问津的铅笔了;有些孩子经常到检查作业时,才发现昨晚没把作业收到书包里;大部分同学还没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结果考试时总是东丢一题,西落一题,成绩总不能让自己满意。
二、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一方面是班级养成教育落实得还不到位。老师们总希望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教育几次,就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记住并做到,其实是我们太高估孩子了。没有长期、反复的行为训练,只靠语言来教育,是行不通的。因为即使在当下,学生按我们的要求去做了,那也只是行为,不是习惯。因为只要我们一疏忽,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像弹簧一样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并不是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懂得怎样去教育孩子。现在班上的学生的家长面对孩子教育有两种极端:第一种情况是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得好好的。恨不得把饭嚼碎了,再喂到孩子嘴里。于是这类孩子无论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非常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很差,也不敢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另一种情况是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幼小衔接班、心算、乐器、舞蹈、美术、棋类、口才„„大大小小的兴趣班、提高班占满了孩子的周末,家长也为此忙得不易乐乎,但他们却从不关心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他们也没询问过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得是否融洽?可能,这类孩子在技能方面更胜同班同学一筹,但是很踞的是他们丢失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不懂得礼让,常常和同学争个面红耳赤;不懂得交往的,下课总是自己一个人。班上甚至有孩子告诉我,爸爸告诉他,如果有同学打自己,就要用牙去咬那位同学。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不是蛮横、计较的孩子还能是什么?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定生活在人与人之间,不可能不与人交往。家长们不知道“生存之道正是做人之道,学会做人是生存之本。”教孩子怎样成为一个幸福、友善、自信的社会人比任何事情更重要。
三、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
1、坚持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是强调持之以恒。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不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地抓。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要明确、具体。我们将上学、上课、课间、放学以及班级卫生等常规都编成儿歌,让同学们天天读,时时想。例如上课歌:“铃声响,进教室。书放好,坐端正。老师讲,专心听。要发言,先举手。站起来,大声讲。同学讲,仔细听。有问题,要补充。”写字歌: “头正、肩平、脚稍开。一尺、一寸、一拳头!”孩子们既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做,又懂得学校是个大家庭,班级是个小家庭,每一位同学都要遵守纪律、养成好习惯为学校、为班级争光。
2、学习自我教育
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我教育。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教育学生之前,我们要先剖析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再现自己的过程,是教育自己和检验自己人格的过程。孩子不仅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当我们将孩子作为监督者时,孩子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而他们那种无私的忘我精神,对这个世界彻底的信任主义态度,能让我们有机会用孩子的观点去看待今天的世界。这学期,我们班就在部分大课间活动时间开展了学《弟子规》的诵读活动。在班里组织学习之前,我就有点心虚了。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之前,我没有仔细地读过《弟子规》。面对不会诵读的老师,学生怎能相信“诵读”有多大意义呢。于是,我非常坦白地告诉孩子,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孩子们感受到了我的真诚和学习的热情。于是,几位孩子轮流当了我和全班同学的小老师。不仅孩子诵读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也跟着孩子一起积累。还有一项值得高兴的是,以前开班会时,孩子们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反应都没有。慢慢地,我们班班会成了大家开展自我表扬、自我批评的盛会。我非常欣赏这些孩子的自我表扬时的自信和自我批评时的勇气。
3、给予犯错的学生更多的宽容和赞美
学生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还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同时也影响着其人格的发展。
例如班上的李胜帮同学遇到事情很容易激动,不懂得怎样与同学交往,经常对同学动手、动脚表示友好,同学们都深受其害,不喜欢和他一起玩。虽然他多次表明态度要改正,但打人、缠着人家不放的事还是时有发生。对于这样的孩子,当再一次面对他们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如果少了刚开始教育时的耐心,多了怒气和失望的情绪的话,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给了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老师对我失望了,反正我成不了好孩子。”如果再加上一顿公开批评,那就完全失去了孩子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因为在他们心里,他们已经接受了惩罚。倒不如站在他的角度上,容忍他的过错,正面地赞美他。表扬他愿意和老师说明情况,而且这个月让同学打三次小报告,比上个月少了三次,这说明,他能慢慢地处理和同学的关系,这是一大进步。最后和他商量,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况,可以怎么处理。于是,孩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下一堂语文课,他上得特别有精神。很高兴的是,这学期两个月来,还没有同学打过他的小报告。教师的宽容和赞美这种正面教育,是可以给了孩子以无限的信心和力量的。
四、家校配合、家家联系
做好家校配合,通过网络宣传一些正确的育儿理论和育儿实践,鼓励家长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他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有了坏习惯才有利于改正。只有做好家、校联系,老师、家长统一步调,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上苏林同学个头比较高,坐在最后一桌。无论是什么课,他都没办法静下心来上课,老师眼睛盯着他,他就很着急地把手放桌上,可是老师一眨眼,他就把椅背往后面的墙壁一靠,翘起椅子,玩弄起他书包里的学习用品了;每天回家做作业,都得大人拿着棍子才会做。我和他妈妈沟通了很多次,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后来,我建议让孩子每天挺直腰杆静坐十分钟,先养成正确坐姿。虽是有体罚的味道,但是妈妈是和他商量“正确坐姿”重要性,孩子认为有必要“练习”才做的。孩子慢慢地适应了,在期末那阶段,课堂参与就非常频繁了。刚开始,他举手后常常回答不上来。但我仍不断地鼓励他,先思考后举手,没想到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把知识缺漏补得差不多。妈妈喜欢和孩子一起定规矩。如果不能做到约定的事情,就减少出门游玩的时间。这不仅告诉孩子,说到一定要做到,更告诉她做错事情,就要自己承担一定的后果。不用惩罚的方式,却可以让孩子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班上还有几位家长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们经常鼓励家长们多联系,取经送宝,资源共享,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五篇: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八年5班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一、班级现状
全班31名学生,男生16人,女生15人。经过上学期的书写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写得干净、漂亮,但家庭作业效果不是很好。虽是二年级学生,但自制力和注意力还不强,上课仍然是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班干部中,每组的小组长都能骑表率作用,但在管理自己小组的纪律方面还要提高。
大多数家长因种种原因,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散,对学生的要求要求不高,教育方法有待改进。所以班级班风、学生成绩都有待改进。所以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管理,使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上得到改变,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班集体中,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班级荣誉。
2、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指导。
3、利用中午习字时间,对学生强化写字指导。
4、加强班干部的培养,让班干部明确职责,尽到自己的职责,并要求班干部在学习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
6、采取奖励机制,对取得点滴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家长关注孩子的成绩,指导家长辅导孩子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