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厌学怎么办
高中生厌学怎么办
一提到到网瘾,对于不少家长来说是心中的痛,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不惜撒谎、逃学,甚至自伤或违法犯罪。他们努力的与伤害孩子的网瘾抗争,然而一些孩子却将家长当做是他们的“敌人”,于是一场围绕网瘾的“战争”就这样爆发。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城里就有一对父子进行着网瘾战争。一日中午,在临猗县一所中学上初一的刘伟又一次“准时”回到家中,疲惫的他扔掉书包瘫在床上。突然爸爸进门了。他有些惊愕,一般爸爸中午都在公司吃,很少回家来。而此刻,爸爸的眼光中喷射的是怒火。几次盘问后爸爸动手了。逃了十多天课的他终于被学校告到爸爸那里,而他的众多谎言也被一一“揭穿”:学校的补课费是假,新交的校服费是假,晚上要补三个小时课也是假的„„这一切--钱、时间都耗在了网吧里,耗在了他痴迷的网络游戏上。
那次爸爸打得很狠,而妈妈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来劝阻,只是在一旁哭。后来爸爸打累了,妈妈端过来午饭,刘伟用微小的自尊推开,倔强地摇头说“不吃”。那边爸爸的火又上来了,抓起桌上的烟灰缸就扔过来,不偏不倚,烟灰缸砸中了他的额头,一阵眩晕,热乎乎的液体淌过了他的眉梢。从医院包扎回来,刘伟被爸爸要求在家里写检查和保证书,“保证以后再也不去玩网络游戏,再也不骗家里人的钱„„”这样的保证书刘伟写过很多遍,但这一次他不愿再重复。
他打开已经被爸妈拔掉网线的电脑,拨弄着一些无聊的“桌面小游戏”。手机响了,是他网络上的“战友”打来的,询问他什么时候上线,带着大家一块去“攻城”,他含糊地回答着不能去了。“战友”关心地问,是不是病了?他一直憋着的泪水终于溃堤。“当时就觉得窝囊透顶”。刘伟回忆道。一方面是“战友们”对他这个英雄的“殷切盼望”,一方面是不断在他眼前重现的中午那一幕,虚拟和现实,两种极端的情绪胶着在了一起。“觉得这个生活讨厌透顶,无聊透顶,自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里”。他脑海中又重新浮现出网游里的那些“战争”:为了获得新装备和新任务,一些玩家选择了自杀,以此换个身份,重新投入战斗。
把网络中的自杀变成现实中的自杀成了他的思维主线,他电话约来了与他最要好的也是同一个网游战区的“战友”张松。两个同为14岁的少年,模仿着网络游戏里的样子,将家里的大衣柜搬空,在挂衣服的杆子上系上绳子,自己进去关好了柜门,相约在黑暗中同时蹬掉踩踏的凳子,上吊。因为他们记得,在网游中“回城重生”就是这个样子:用特定的盒子回到起源地。幸而两个小孩的重量压过了衣柜横杆的承受力,衣柜的横杆断了,两个小孩才躲过一劫。
这场父与子的网瘾战争还在继续,相信和刘伟的爸爸一样,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沉迷网络的孩子能摆脱网瘾,将精力放到学习上。然而,戒除网瘾的难度似乎较高,至今仍无特别有效的方式。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聊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就可以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
另外,还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将他们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另外,作为学校,可以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意识地转移他们注意力,逐渐远离网络沉迷。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原昌平农业化学校院内)中和教育 电话:010-57415911
邮箱:jksliuwei@126.com
QQ:771021935
第二篇:高中生厌学原因初探
高中生厌学原因初探
为什么这么多的中学生生会放弃中考、放弃高考?有些人认为不是因为“读书无用论”,而是因为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劝退学生参加中考、参加高考,对于这样的看点我无法认同的,这样看点实际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就我个人对这种现象的了解和看察,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五大原因导致大量初中生放弃中考和高中生放弃高考。
第一,少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自动退学和不愿参加高考而直接外出打工或者加入黑社会组织,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已经存在高中阶段一是高中知识比较难,二是学科多,课程紧,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成绩比较差,竞争压力比较大,加上老师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关心不够,使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学习很不感兴趣,厌学情绪比较高,又觉得升学无望,认为不如直接出去打工,或者直接在社会上鬼混更有前途,这导致少数成绩差的学生提前结束中学生活。
第二,我国每年冬季招的新兵,大部分是高三应届毕业生,这导致部分高三毕业生无法报名参加高考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各地每年一般有3%以上的应届高中生会在高三上学期参军,这中间有的可能是学生认为读书不如当兵强,有的可能是父母强加的意志,不过事实上当前一个现象就是当兵的确比上专科有前途如果按照3%这个比例计算的话,2008年冬季参军的重庆高三学生不会少于4000人,这点媒体可以求证重庆征兵办公室。
第三,极少数学校和老师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和片面追求升学率,避免一些成绩不太好又调皮捣乱的学生影响学校整体升学率和课堂纪律,无视学生的受教育权,违法有关教育法,在中考和高考前劝退这类学生,但是这类情况是非常少的,绝不像有些时评描述的那样比较严重事实上,现在学校和老师劝退学生参加高考相当困难,而且没有任何意义一是现在高中学校竞争激烈,招生竞争基本通过打高考成绩广告来实现,但是竞争广告已经很少打升学率、本科达线率,基本上招生广告打的是一次性本科达线几百人、几千人,或者是重点本科达线几百人、几千人,主要是靠打达线率招生效果比较小二是现在学生的维权意识比较强烈,一般老师体罚学生或学校乱收费都会被学生投诉到教育主管部门,何况是学校劝退学生,如果某学校真的大规模劝退学生的话,我想早就被媒体曝光了,三是即使学生被劝退了,并不影响参加高考报名的总人数现在的高考报名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样,一是现在高考报名采取网络报名方式,不需要通过学校这一关;二主要是现在报名可以不以学校在校生名义报名,可以以社会青年报名,学校报名已经不是高考报名的唯一方式,即使真的被学校劝退,学生完全可以选择以社会青年报名方式报名参加高考。
第四,高昂的学费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生在高中三年内的不同时期辍学特别是现在各地的高中阶段的学费非常高,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很多农村孩子被迫辍学在高中教育阶段,或者选择“曲线读书”方式,能够考上省示范高中的学生去 上市示范高中,因为上市示范高中一是没有免学费,二是能拿奖学金事实上对于一些家庭环境比较差的孩子,参不参加高考,结果都一样,结果都会因为高额和昂贵的大学学费而辍学,既然都上不了大学,还不如现在不报名参加高考,这样还能省点高考报名费。
第五,大学就业形势严峻,没有家庭背景的农村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导致农村学生和家长流行“读书无用论”,主要是读专科无用论盛行,我不时听见一些家长说让孩子读个高中就出去打工,读了也没用的观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量大学本科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一些农村家长和学生认为自家没后门、没关系,即使考上了专科,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和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一样,出去自己找工作打工,而且上大学还要交纳高昂的读书成本,因此认为花高成本上大学专科还不如高中毕业后直接出去打工更划算,这是当前农村考生放弃高考的最主要原因事实上更多的高考考生在分数没有达到本科线后就不填报高考志愿,直接去复读或外出打工,即使填报了专科志愿,考上了专科,大多数也不去上专科,多数会再复读一年根据我的了解,当前上大学专科的学生大多数是复读生,应届生很少,其比例一般不超过40%有一个现象也不能否认的,就是由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存在很大问题,不少高中生高中毕业后直接工作比上了专科的学生再工作的发展要好,这导致一些正在上大学的大学生也认为“读书无用”,读专科无用。
不管是哪种情况,何种原因,其背后的实质都是“读书无用论”如果家长和学生认为读书有用的话,认为读大专有用的话,即使参加高考不上专科,也可以选择通过复读来实现;如果认为读专科比参军更有用的话,就不可能积极的去参军,甚至是开后门去参军;如果认为读大学有用,毕业后能有好工作,家庭条件不好的父母也会借钱让孩子让大学,这在以前是比较多的,现在这种现象少了;如果学生认为读书有用的话,学校劝退,是绝对不会接受的,肯定会选择投诉或以社会青年名义报名参加高考如果真的像很多人认为是学校劝退的话,这个现象就好解决,毕竟这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关键是现在流行“读书无用论”,这是思想看念层面,是最难改变的,这是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出现“读书无用论”,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第三篇:高中生厌学该怎么办
高中生厌学该怎么办
高中生正处于认证真关键的时候,也处于压力最大的时候,也处于青春叛逆的时候。下面是 给大家整理的高中生厌学该怎么办,供大家参阅!
一、学生自身要自立、自信
一个自立、自信的人容易取得成功,做为一名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会如何做人、学习做人的本领,学会生存的本领,学习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的人,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人,是不会真正喜欢学习的,同时也不会喜欢只有付出艰苦努力才会有所收获的学习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和自然界一样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在社会上站稳脚根,必须有真才实学,否则将一事无成。所以一定要立志。而学习的好与坏和自己的自信相关连,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坏都是自己的事情,是在为自己学,为自己今后的生存而学习,不是为家长、为老师、为某个人学习,为自己学习的过程与其他人无关,所以不要因别人的表扬沾沾自喜,更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就自暴自弃。我们要学会信任自己,相信自己行、我能行,我有能力,其他同学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更出色。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会学。对于被动学习的学生,总是觉得越学越多,越学越难,越学就感到压力越大,这是因为不会学习的原因,只有学会了主动学习,学习才会 取得成功。对于教师来说,也应采取措施,正确引导学生。
二、学校教育
学校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改进学校管理,丰富校园生活,对学生至观重要,应该让学生向往学校,而不是让学生厌烦学校,如何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吸引力,使学生感觉到学校不仅仅是枯燥的学习,学生的校园生活不仅只局限在课堂,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活动、比赛,组织科研小组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考察等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培养锻炼自己,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也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诱惑,引导学生,适度上网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把学生、教师、家长凝聚在一起,如参加全校的运动会,要安排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哪怕是一个加油助威的任务,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里的作用,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再如学校组织的由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加的文艺表演,也可以拉近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距离。同时,学校、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家长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培训,使家校合作,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学生会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满足感,厌学情绪也会逐渐扭转。使学生做到在活动中学习,在娱乐中心情愉快找到自我。自觉抵制外面世界的诱惑,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
(但是目前而言,各地的初高中学校课外活动少之又少,升学率 带给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太大,外界对学校评价的好与坏,主要看的是升学率,因此学校的头等大事就是教学,这种现状也是很难改变的,中考、高考需要思考。)
三、教师是改变学生厌学情绪的关键。
1、教师要排除学生厌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为了在学生的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点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收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教师自身即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自身智慧丰富,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多让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中有获得成绩的机会。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也是一种艺术、而课堂教学最忌讳的是照本宣科,思想僵化,学生对这样的教师所任的科目出现厌学的多,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既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选择、运用信息,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适时给学生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学生学习,只要学生获得了一点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教师、学生群体的可以赞扬促使 他们去争取新的成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能“要下苦功夫学”。
2、寻找学生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对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作为教师、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满足这些学生的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创造转化契机。面对学习差的学生成长,教师绝不能一棒子打死,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本着教育、细心、耐心地做厌学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激励学生,客观公正、立足将来地评价学生,大部分厌学学生是会改变的。但是在表扬厌学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学风。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高中阶段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惑并不可怕,这是人在正常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遭遇到的,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学生面对心理问题不再感到迷茫、困惑。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成功需求”也越来越强,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提过高的要求,要从其爱好和特长入手,选取一个一经努力即可实现的目标为突破点,帮助、指导他们获得成功,使其体会到成功后的充实和快乐,进而再提出新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几经循环,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厌学情绪,又可以使他们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 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避免重复、无为的劳作,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利于扭转学生的厌学。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因此,教师既要叫学生“读万卷书”,又要让学生“行万里路”。要让学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同时,也让你的学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通过体验,通过对比使学生懂得知识的价值,懂得相对于做别的事情来说,学习要轻松容易得多,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可以从根本上矫正学生厌学。
3、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种人际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它对学生在思想、道德、心理、学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有声教育所不能代替的。现在教学的多媒体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的运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消失了。但是厌学的学生逐渐的增多,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会遇到,有的学科学生喜欢学,有的学科学生不喜欢学;同一学科有的老师教学生喜欢学,有的老师教学生不喜欢学。其原因在于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不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位好的教师在课堂上,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学到知识,毛泽东曾经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所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一个优秀教师一定会时常给他的学生带去快乐的笑声,一个时常给学生带去快乐笑声的老 师是决不会让学生讨厌的,他的课一定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家庭是扭转学生厌学的关键因素
学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关系对学生智力、个性、人格、社会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孩子。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决定。能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有共同的喜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挑剔孩子。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大多数家长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过高的期望值,严厉的责骂,苛刻的要求,使家庭气氛紧张,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是学生厌学的主因,因此,家长要时常关注新信息,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专业书籍等,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家,解除压力,才能快乐学习,轻松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厌学情绪是可以化解的,同样,高中生的其他缺憾如焦虑、早恋、追星、自我中心、强迫心理等等,也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调整,教师、家长的帮助得以缓解和消除的,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
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
1、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大的压力,使高中学生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生长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属于高中学生的自由空间少,导致不会沟通,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里,造成性格内 向,注意力偏差而导致厌学。
2、抑郁症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有的孩子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对前途悲观、绝望,有自卑心理。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极点,抑郁而轻生,更别说厌学。
3、青春期性心理冲突。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想通过弃学暂缓“不被人发现”、“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心理压力。
4、学生本身也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或学习方法不当,考试遭受失败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5、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强迫症。如不由自主地去想、去做某些事,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去想,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摆脱也摆脱不了,非常苦恼,注意力无法集中。有时候,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毫无主见,就像被思维控制一样,昏晕而过,迷茫糊涂。而这种强迫症,是不会贴附在学习上的。
6、想好好学习但是上课听不懂,下课不会习题,越是听不懂越没有心思学习,这个时候其实只需要利用好课余时间报补习,或者利用业务时间线上学习即可,德智教育网主要针对初高中在线教育,哪里不懂上德智教育网学知识、学方法、学技巧,让学习边的更简单。高中生厌学该怎么办
第四篇:关于高中生厌学 体育的问卷调查
关于高中生厌学体育的问卷调查
各位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素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当体育锻炼成为全民性的一种需求时,体育课己不仅仅是取得体育成绩或是应付体能测试的无奈之选。然而近年来,高中生由于学习压力、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因素,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不大,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对高中生厌学体育的情况的调查,进而分析得出,如何通过合理的体育课教学改革来达到提高兴趣的目的。
请在下面选项中符合自己的选项后面打勾,没有特别注明的都是单选项。① 你的性别?
()男()女
② 你是高中几年级的学生?
()高一()高二()高三
③ 你对体育课是否感兴趣?
()非常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十分厌恶
④ 你对体育课不敢兴趣的原因?
()学习压力大,体育课浪费时间
()环境因素,天热怕晒太阳,天冷怕吹冷风
()自身因素,身体素质差,只能选择性参加某些运动项目
()心理因素,害羞,内向,害怕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⑤ 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间,你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
()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和跑步等等;()坐在树荫下乘凉
()到教室去加班完成学习任务
⑥ 你对现在的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喜欢?
()非常喜欢()一般()不喜欢()十分不喜欢
⑦ 你对现在的体育课最大的不满是?
()体育课在课程表上的安排令人不满
()学校的体育器材严重缺乏令人不满
()体育老师的上课模式乏味令人感到不满
()体育场地太少令人慢到不满
⑧ 你觉得现在的体育教学模式最大的不足是?
()体育课需要测试的体育项目过多
()体育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太多自由活动时间
()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创新和新意
⑨ 如果体育课可以增加一些环节,你希望是以下哪个环节?
()体育小游戏()多媒体教学()兴趣小组()体育小常识讲解 ⑩你觉得学校每星期安排几节体育课比较合理?
()一节()两节()三节()最好不安排体育课
感谢你对于此次调查的大力参与!
第五篇:高中生厌学原因调查报告克服学生厌学
高中生厌学原因调查报告克服学生厌学
[导读]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
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以人为本”,全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所趋。然而,由于升学压力等诸多原因,不少地区或学校的中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那么,导致中学厌学的原因叫究竟有哪些呢?带者这一问题,我们成立研学小组,对洋浦中学中存在的厌学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方式: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2、调查对象:洋浦中学高中部
3、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教材、教师、家庭、学生个人和班集体等六大方面,共10个小问题。
二、调查情况(仅列其中十大原因)次位 原因 百分比 1 教材枯燥、偏繁,学生不感兴趣 63.3% 2 因为老师而厌学 58.9% 3 因考差而产生厌学心理 45.6% 4 班内组织纪律涣散,学风不正,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非重点班)39.7% 5 与老师同学关系不融洽 38.6% 6 教材偏难,学生感觉负担重、困难大、压力大 32.8% 7 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期望太高,是学生有逆反心理 31.9% 8 学习基础差,听不懂,想学而不能为力 31.9% 9 学习自觉性不够,缺乏恒心、毅力,沉迷于网络,无明确目标 30.6% 10 对某课不感兴趣 26.7%
三、分析与思考
调查结果表明,我们洋中高中学生中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况,尽管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应要主重的不是问题所在,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考试制作,摒除应试教育的阴影
毋庸置疑,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素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调查结果看,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加上社会各中媒体对高考的片面引导,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压力,应试教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有人形象地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大部分失声仍陷于“题海战”中不能自拔,这无疑给中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成为推进素质教育道理上的绊脚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改革现有的考试制作和人才评价制度,归根结底是改革用人制度。因为学历、文凭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一旦对一个人的学历、文凭的重视高于对其道德行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应试教育就会有市场,就不可能消失。
2、教师更新观念,师生重新定位
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换的主体,是教育质量的终极保证。因此,教师的观念是能否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关键。调查情况表明,至今仍有不少的教育观滞后,教育方法陈旧。有45.6%的学生认为教师教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32%的学生觉得教师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过于重视分数,与学生沟通。在普通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呼唤教师转变角色的今天,我们一些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依旧固守着“填鸭式”、“题海战”的传统做法,习惯于用同样的东西去填塞不同的学生的头脑,不重视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穿新鞋,走老路”。由此可见,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加快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真正更新教育观念,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已刻不容缓。
3、优化教材结构,实行分层次教学
普通高中新教材改革已开展多年,改革所取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肯。但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新教材也反映了不少的问题。如认为教材枯燥、偏繁,不感兴趣的学生占38.6%;认为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不用上的占32%;认为教材偏难,感觉负担重,困难大的占26.7%;认为教材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层次性的占24.2%。这一现象固然不能反映全部,但在客观事实上他们却与重点高中的学生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并一起参加全省统一会考和全国统一高考。不同的起跑线,同样的激烈竞争,使他们不得不一次品尝着失败的苦涩。因此,统一标准、统得过死,无异成为非重点普通高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障碍,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跬积步,无以成千里”。学习正是这样,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提倡终生学习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是终极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差,听不懂,想学而无能为力的占32.8%;认为自己学习方法不得体,学不会占25.3%。长期的教学经验使我们坚信;非重点普通高中的学生与重点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在智商方面可以说是相差无几,所缺乏的正是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观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获取知识,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是培养学习意志,保持精神健康,行为成功的化剂。
5、师生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良好班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9.7%的学生认为,班内组织涣散,学风不正,每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影响自己学习的重要因素。当然,一个班集体班风不正、学风不浓,这与班主任工作的投入程度,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方法有直接关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深入分析其原因,不良班风的形成与课任老师、学生家长,特别是学生个人也密切相关。因此,多方合作,齐心协力,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保证。
6、学校、家长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传统的教育观念固然无可厚非,但无视学生的个体特征,一味过高地期望,却给莘莘学子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调查表明:有30.6%的学生认为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期望太高,使学生有逆反心理。综观我国目前的教育,最大缺陷就是对教育主题既学生的忽视。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拼命地教孩子认字、学算术等,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情绪、情感及个性发展的关注,从而错过了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动手、动脑和探索兴趣的良好习惯、道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又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题海战”之中,忽视了对中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缺乏主动发展的意识,不能为未来而设计自己今天的行为,结果导致很多高中生临近毕业还不曾想过自己将来干什么。他们所有的选择都是父母、老师为他们安排的,所有的一切都由别人做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要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使孩子在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学会同世界对话,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营养,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创造成功。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师德修养,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
古人云:学生须“亲其师,信起道。良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友好合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树立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上金钱上、权钱交换等不正之风的侵蚀,才能在关系到人类社会千秋伟业的教育事业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其次,树立“人人成功“的理念,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不成熟的个体,在他们身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看待。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充满信心,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成功的信念。要坚决克服对学生重分数轻品质,重知识能力的思想,给学生一颗宽容之心,因为只有学会宽容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乐于学习他的所教授的课程。当然,宽容绝不是放纵。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严寓于爱,爱寓于严的原则,否则,师爱就会变成溺爱,宽容也自然成了放纵。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的知识急增的今天,不好好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别是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心智的开拓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还必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健康、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因此,教师自身知识的丰富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能同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所以,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已刻不容缓。
3、转变角色,顺应课程改革潮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等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尽快转变角色,以顺应课程改革潮流。
首先,在新课程中要求建立平等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师生之间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教学生会学习,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个接纳性的、互动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
其次,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教师也成为新课程开发的主题之一。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这就是决定教师今后必须由“教书匠型”向“科研创新型”的教师转变。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第三,新课程改革中,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力度,必然使教师的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和模式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教学必须具备链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此外,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更新创新新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善于讲网络上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四,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材料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这说明实施个体化的课程和教学条件和措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改革教学评价,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早在1997年,国家教委就发出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改革教学评价的方法。但是,至今绝大部分地方和学校评价教学业绩仍然是“唯分数是重”。上级有关教育部门根据高考人数排名次,学校根据高考成绩发奖金,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成绩排座位等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给学校和广大师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广大教师不敢放手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结果导致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教育都流于形式,开展起来举步维艰。因此,改革单纯看升学率评价业绩的传统模式势在必须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各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