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霍尔奇镇妇联关于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霍尔奇镇妇联关于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杨洪利
一、家庭教育工作
现在的儿童教育工作应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老师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必须强化家长的素质教育工作,从幼儿时代开始家长就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此时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别强,家长的一言一行就影响到了孩子。通过调查发现,我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初中文化程度的父母占了80%,但是父母在家辅导孩子功课的不到10%,父母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从5月份到10月份父母农忙,跟本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同学交往的情况。在冬天闲时,家长在家看电视,还有打麻将,这样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相脱节。开展超前研究是实现家庭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选择社区做为家庭教育基地,逐步形成以“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这一创新工作平台来整合社区家长学校、亲子俱乐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各类社区家庭教育指导载体,涵盖家庭团体式心理训练、社区少儿发展导航、儿童心理咨询、礼仪教育等特色项目,不断拓展新的服务内容的工作模式,打造了适应社区建设新格局的共建、共管、共享的社区家庭教育组织网络。现在我们旗委幼儿园试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礼仪班,孩子在学校老师注重礼仪培养,通过开家长会征求意见要求孩子回到家中一定要坚持,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效果良好。所以要结合我们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实行。
现在实行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发展不平衡,认识程度不一,通过调查发现,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占90%,更多的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状况,与孩子的老师及时沟通。但是更多的家长平常很少关心孩子,只是到孩子要考试的时候才过问的学习,只关心考试成绩的好坏,不注重孩子的思想变化。
二、留守流动儿童情况:
现在我镇有留守儿童115人,上小学的留守儿童为92人,他们父母通常是去辽宁、山东等地打工,他们的孩子通常是由隔代父母监管,还有的寄宿在学校附近招住宿生家里,这部分孩子通常双休日都不回家。
我镇采取的措施是由学校每位教师与1-2名留守儿童结对子,定期与孩子交流,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及生活状况。学校在每学期对留守儿童定期补助。镇妇联、团委、关工委等多个部门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近两年我镇通过社会各界资助的留守儿童75人。2008年我镇荣花矿业有限公司捐赠10000元资助30名留守儿童。通过政府各部门及个体私营户捐赠的资金50000元,资助17名留守儿童。
存在的困难是我镇虽然对留守儿童更多的给予关注,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沟通,缺少亲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春蕾计划
近五年我镇实施春蕾计划资助过的女童达105人,累计资金达35000元。资金来源主要是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我们有计划有针对性救助学习成绩好,但家庭贫困的孩子,让她们安心上学。2008年我镇妇女于凤英每年捐赠3000元资助两个上高一的女孩直至高中毕业,她说如果条件允许还会资助她们直至大学毕业,但象这样的长期捐赠者很少。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春蕾行动”所惠及的范围还不够广泛,我镇需要得到救助的贫困女童还很多,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需要救助,每年需要捐赠的项目很多,资金筹集困难。
“春蕾行动”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益事业,国家或地方政府应该把“春蕾基金”做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吸收社会捐赠资金,合理分配,对切实有困难的女童要扶持到大学毕业或学有一技之长。但是现在情况看,部分女童得到一次或两次救助后再没得到相应的救助,面
临困难可想而知。
“春蕾行动”还需要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把有效的资金用在真正需要救助的女童或留守女童、流动女童身上,增加透明度。
第二篇:霍尔奇镇奶牛发展调研报告
霍尔奇镇奶牛发展调研报告
王振荣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由于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推动,全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畜牧业发展形势喜人,养殖效益整体回升,生态农业逐步发展,初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加快畜牧业发展,特别是加快奶牛业发展,是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一、霍尔奇镇奶牛业发展环境和现状。
霍尔奇镇地处阿荣旗西北部,面积1138平方公里,耕地89.6万亩,草场43万亩,年产优质牧草和秸杆9亿吨,全镇现有奶牛1400头,超过1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3个,301国道从境内穿过,全镇辖29个行政村。距旗政府所在地(龙头企业所在地29公里),交通十分方便,02年,就已经成立了养殖小区,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饲养管理水平偏低
目前、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和小区奶牛日均产奶量在25公斤以下,达不到保本生产量,各别奶牛日均产奶不足20公斤,只能亏本经营,除了青壮年牛较多外,问题存在饲养和管理上,大部分养殖户不懂精细
饲养,生产方式落后,技术管理水平低,达不到营养平衡供给,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
(二)养殖户资金运转困难
主要是前期投入过大,投资回收慢,养殖户致富心切,超过了其承受能力,靠银行贷款,增加了投资成本,相当大的利润被利息抵消。
(三)受龙头企业制约
部分村组距国道较远,且养殖户分散。如横道、立新、光明、天台岭、老石场,企业受成本制约,不能及时收购鲜奶,造成酸奶。给养殖户造成损失。
(四)保障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个别村兽医人员工资无保障,村兽医站处于半瘫痪状态,加之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疫病控制、技术培训等系列化服务。奶牛养殖户主要是小区集中饲养和分户经营,没有建立规范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合作组织,一旦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发生利益纷争,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提高管理和经营水平。
奶牛产业的社会平均利润率比较稳定,属技术要求和风险较高的产业。在市场相对垄断、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只能向管理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一是切实搞好培训。引导奶牛户转变观念,转变落后的饲养管理方法。要高度重视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设立培训学校,组织经验交流会,统一组织养殖户分期分批到奶业较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二是抓好精细生产。要下决心发展种草养畜,为各养殖户划出饲料地,种植优质牧草和高产青贮玉米,推广玉米秸杆青贮饲料饲养技术,提高产奶量和品质。注重饲料的科学搭配,根据奶牛的生理状况、生产性能和生产季节科学配置饲料配方,使奶牛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抓好良种繁育。良种奶牛是奶牛业发展的命根子。良种奶牛品种良种化程度的高低,关系奶牛业产品质量和效益,要确保奶牛户买到优质的良种牛。对现有奶牛进行改良,淘汰无饲养、改良价值的劣质牛。
二、保持各项优惠政策的连续性。
我镇奶牛产业的迅速起步和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驱动的结果。解决当前奶牛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除了养殖户自身的努力外,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既要把群众引上路,又要送一程。如果不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养殖户不能度过难关,奶牛业发展就会陷入僵局。因此,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非常重要,扶持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当务之急是帮助养殖户协调金融部门续贷,解决资金周转难题,争取早日收回投资,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真正建立
起以农户投入为主体、财政扶持为导向,金融贷款为补充的生产投入体系。要调整、完善扶持奖励政策,由原来扶持多购牛改为扶持引进良种牛,按奶牛的产奶量给予补贴,引导奶牛户从注重饲养数量转移到注重品质和良种上来。加大种草养畜扶持力度,鼓励奶牛户种植饲料作物,推进草畜一体化。除旗里优惠政策外,乡镇在资金、土地、水电等方面要配套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家庭饲养。家庭奶牛场是荷兰、英国等发达国家奶牛生产的基本形式,其规模不算大,大部分在50头左右,这种生产形式和规模,是奶业经过多年与产业性质、市场等因素反复磨合形成的。我旗音河乡等地区来看,家庭小规模饲养符合人力资源丰富、生产技术水平偏低的现状迎合了一次性投资小,成本低,易启动的发展要求,这种规模的小区和家庭饲养是与我镇经济状况,农民生产技术等条件相适应的最佳载畜量。小区养殖可以大大节省一次性投资,家庭养殖可利用农业副产品饲养,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竟争力。因此,今后,要坚持小区集中饲养和家庭分散饲养“两条腿走路”,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小区的同时,坚持“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把下步扩大规模重点转移到家庭饲养上来。鼓励农户利用闲置房屋进行3至5头小规模饲养。当散养户积累了一定资本、具备一定养殖经验后,再引导其建设小区进行集中饲养。要在稳步扩大奶牛总量的基础上,重点培植奶牛专业村、专业乡镇,推动奶牛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多引龙头企业,着力解决卖奶难的问题。
奶牛产业对加工龙头企业的依赖程度很高,可以说,离开龙头企业就不能发展。现阶段,镇内投资建龙头难度很大,主要还是借头发展。在我镇周边地区设立分厂或收购点,正是扩宽和转移销售渠道的好机会,争取在我镇建立分厂或鲜奶收购点。一方面解决饲养户卖奶问题,带动周边村组奶牛养殖产业发展,一方面自身得到发展壮大。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想法变成现实。此外,在条件成熟时,要建立龙头加工企业,同基地、农户形成稳固的产业链条,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健全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在现阶段,畜牧部门要在饲养小区规划建设、品种引进、改良提纯、疫病监测防治、饲草饲料种植、饲料兽药的监控、饲养管理技术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要建立市场化的合作组织。畜牧、财政等部门要引导、帮助已形成雏形的养殖小区成立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法人,有效解决资金筹措、饲料供应,尤其是牛奶销售问题,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减少单个养殖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协调好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关系,提高养殖户市场地位,确保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二是建立防疫机制。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建立检疫配种、疾病诊治、技术指导等多种职能的奶牛综合服务站,适应疫病检测、防治的需要,并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对奶牛传染病的控制,确保群众养上“放心牛”。三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在已设立奶牛发展风险基金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奶牛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完善奶牛风险、奶牛饲养管理、牛奶营销等保障体系,避免奶牛养殖大起大落,确保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关于霍尔奇镇沙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霍尔奇镇沙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杨洪利
霍尔奇镇沙果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社会对于加快林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正在形成广泛共识。特别是近期阿荣旗实施“五荒”资源开发治理工程,为加快沙果业发展创造极为有利条件。
一、霍尔奇镇沙果产业现状。
霍镇沙果产业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由于政策引导有力,措施方法得当,沙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霍尔奇镇为例,2.1万亩果树,其中产果面积1.5万亩,每亩地按4000斤计算,沙果产量就达6000万斤,每斤0.5元。全镇仅果树一项年收入就达3000万元;果树的品种主要是黄太平(俗称沙果),占总面积90%以上。其它果树品种主有123、大秋、梨、杏、李等,存量相对较少。目前,沙果主要销售北到海拉尔、满州里、南到大连、沈阳西到吉林、哈尔滨等地,销售量也逐年增加。
总体上看,我镇沙果产业效益日益增加,发展的规模逐年在扩大,也被广大群众所认同,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
(一)、缺少果树专业技术人员。从林业角度上看,我镇没有专门机构研究行业发展,果树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广大群众大部分以市场为导向,自发地栽植果树。栽植技术和疫病防治没有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沙果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整体品质有待提高。品质是商品价值的基础,品牌则是商品知名度的外在体现,目前全旗沙果产业一个品牌没有。整个产品的销售都是大众销售模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再加上沙果产业管理粗放,没有技术标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难以取得市场利益最大化。
(三)、沙果贮藏能力差,规模小。我镇搞沙果贮藏的,只有霍尔奇镇富贵村、知木伦村、光明村等,贮藏量小规模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贮藏保鲜技术还需要有大的提高。
二、发展果品产业几点建议
(一)、大力抓好果品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果树专门研究机构,培养和招录一批果树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作用,并通过分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果树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一要利用农闲季节,集中时间、集中领导、集中人力,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采用课堂讲授、播放录像,发放技术资料形式。广泛对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在技术推广上,要选择建立我镇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技术、品种和模式。
(二)、实施良种工程,建立果树苗木基地。针对我镇现有的果树品种现状,加快对优良的乡土树种和抗病性强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步伐。建立果树苗木基地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以整合和丰富果树资源。
(三)建立高标准果品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现有果树资源,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集中优良果树品种,运用先进管理技术,建设不同品种类型的高品质、高效益的果品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激发广大果农依靠科技发展果品产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果品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提高果品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四)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创建自己的果品品牌,结合各自实际和地区特点,尽快创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力求尽早实现有标生产、有标上市,实施名牌战略,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品牌,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五)、推进和完善果品产业化经营机制,不断提高综合效益。产业化经营是果品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根本出路,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使广大果农融入产业化经营链条,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围绕市场需求,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其次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积极发展果农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组强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和论证、市场营销等项目服务,目前重点是壮大贩运力量和经纪人队伍。再次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果品加工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以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 参与果品基地开发、产品贮藏加工和营销,从而密切企业与基地、果农的关系,使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六)、实施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将实用技术采取配套措施,形成我镇果品生产综合管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加以实施和推广,并贯穿于产前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选用,产中栽培管理技术和产后产品分级贮藏保鲜、加工、包装等,把果树生产全过程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从而推进果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有效地增强果品市场竞争能力。
(七)利用我旗“五荒”资源的优势,大力推进果树栽植规模。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荣旗霍尔奇镇政府
第四篇:街道妇联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街道妇联工作在区妇联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妇女整体素质为重点,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办实事。随着妇女运动在党的领导道路下的前进步伐,妇联组织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不仅直接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效力,甚至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整体发展。
为了实现国家提出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妇联工作首当其冲,可以说,没有完善的妇联工作体制就看不到当前和谐社区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认清妇联工作现状,掌握妇联工作路径是做好妇联工作的关键所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妇联工作现状
在街道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落实“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原则要求,妇女儿童的地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妇联工作内容日趋完善,女性在求学、就医、就业等方面都有所体现,经常举办的文艺汇演不仅普及了法律知识,还给失业妇女提供了创业就业的平台。一直以来,街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总结经验与不足,协调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鼓励社区成员进行自治管理协助政府做好妇联工作。社区居委会在街道的指导下处理社区日常事务,着重公益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及时向街道反映居民意见、建议,街道妇联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日常工作相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街道认真听取社区基层反馈的信息,根据信息制定了符合现在情况的工作路径。
二、新形势下的街道妇联工作路径
(一)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
所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是妇联工作的制胜法宝。妇联工作在近几年以大跨步的节奏不断发展,每年的工作机制都在不断的完善,这与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妇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密不可分。前一段时间街道妇联召开的妇女广大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街道根据新街口的人口比例选择不同领域的妇女群体参与,包括街道、社区、学校和辖区单位,在大会上对上一阶段的工作质量进行了总结,大会中还采集了广大妇女的宝贵意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发挥群体优势,为广大妇女提供有针对性的活动。由此可见研讨会发挥的成效显而易见:不仅能找准党建工作与妇女组织的最佳结合点进行科学定位,还对制定更全面的工作计划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具体方法如下:
1、强抓理论学习。夯实基础,抓住每一次理论学习机会。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妇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组织妇女干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组织妇女干部学习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多开展报告会、动员会、培训会、座谈会、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等,提升办公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2、理论付诸实践。让干部走进社区,在基层工作上把关,每一件小事,尤其是典型事件,分析规律及特点,特别是把那些事关妇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突破口深度研究,具体任务要做深做细,争取有创新、有特色。
3、搭建交流平台。经常到其它街道走访,向他们进行学习沟通,广泛吸取好的经验,借鉴成功案例,结合本街道的特点加以灵活运用。另外聘请一些专家教授进行讲座,利用专家们最科学的方法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4、科学创新机制。在现有的工作安排上科学创新,具体工作不能只靠单纯的按部就班,抓住每件任务自身的独特性。每次都套用固定的模式,妇联的工作就得不到进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遇到出现的特殊情况才能够做到处事不惊快速解决。在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今天,妇联工作者要根据各个社区的变化因地制宜,不断的创新自我,主要可以在具体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成效上进行开发,做到与时俱进。
(二)紧抓干部培养,提高工作质量
完善妇女干部信息库,把握交流展示机会,搭建平台。召开妇女
干部座谈会和举办妇女领导干部迎春联欢会。今年南理工的施教授关于“妇女干部的心理调适”讲座让妇女干部找到了心理和生理不适的原因并得到了解决方法,从中受益匪浅,因此加大对妇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至关重要。妇女干部可以在各个讲座中提升科学决策,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另外,可以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激励妇女的文娱活动,对“三八
”红旗手予以表彰,分别评选岗位创业明星,巾帼岗位明星,示范家庭,示范婆媳,妇联知音和妇女之友,分发奖品以资鼓励,成效显著。因此,干部的培养工作不容有丝毫懈怠。
1、掌握妇女群众的最新动态。干部作为学习的先行者、优秀的组织者、团队的引领者、群众的贴心者和管理者,影响到妇联工作的全局,及时为广大女性服务,督促妇女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妇女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2、提高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在日常事务中,干部们不可能永远没有困难没有障碍,遇到困难能够处事不惊,更快更有效地解决,这就需要培养干部们的办事能力。一旦遭遇复杂的工作棘手的问题,不仅需要干部们有预见性,还要有敢闯敢干的精神。干部们只有具备扎实的根基才能给出精准的解决难题的方案,一方面街道可以在干部们的学历上进行进修,另一方面可以让干部深入实践,内外兼修了,遇到各种艰巨的任务,复杂的局面,尖锐的矛盾都可以有的放矢,得到的锻炼多了经验丰富了能力就自然而然得到提升了。
3、健全完善基层的各项工作。激励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方式,和谐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于基层来说,营造适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是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关键因素。完善激励机制在干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可以大大提高妇女干部的学习动力和工作质量,只有通过激励机制的落实,干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是每个居民的热切愿望。
(三)发挥妇联优势,创造良好氛围
和谐社区的发展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中得到保证,首先就要树立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理念,妇女儿童运用自身的亲和力,以社区为单位把各种积极的活动传递给周围的居民。例如,“6.26”禁毒日,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书法,画画)来表达毒品的危害。另外以大学生与小学生大手拉小手活动这一特殊的方式来宣传各项政策也更具号召力。这样的宣传方法不仅深入人心,还能促进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可谓一举多得。我们把成功案例归纳为以下几点加以延伸:
1、进一步提高妇联工作者的素质。妇联作为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社会团体,在提高妇女素质方面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妇联工作者以以身作则为前提,树立榜样,言传身教,激励广大妇女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首先就要求她们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足本职,勤奋工作,积极进取,提高素质,争做贡献,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女性,然后去感染身边的妇女同志。
2、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宣传日。通过各种形式的庆祝和宣传活动向居民宣传可以提高妇女儿童维权的意识。尽管妇女儿童维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开设宣传日的效果也不能立竿见影,可是特别设立一个宣传日意义深远。街道重点拿出一天进行广泛宣传十分必要,让所有群众参与其中体会维权给妇女儿童带来的好处。宣传日的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万人签名,有奖问答,鼓励投稿等形式都是完成宣传日的活动的途径,务必使妇女儿童维权深入每个人心中。
3、平时做好宣传工作。在各个社区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橱窗专为妇女儿童开辟一个长效宣传专栏,专栏内可设三个小栏目:(1)妇女中的优秀代表的典型事迹供妇女群众学习;(2)妇联工作的最动态供妇女群众监督指导;(3)法律讲堂健康资讯为妇女群众服务。定期更换,在全街道营造尊重妇女、关爱妇女的良好氛围,让街道人人在生活中体验、感受。
4、发动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一家亲”互助社,整合社区自有服务资源,发动各类社会力量,深化巾帼爱心家园帮扶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实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重点为困难妇女、流动妇女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全力营造扶贫助困的良好氛围。街道居民可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协助妇联做好帮扶活动。街道还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发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群众自觉参与建设的热情,落实工作人员提升街道的合作的能力。
(四)丰富活动形式,广泛聚集人心
要把妇联工作渗透到社区中去,定期开展相关文体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增强妇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尽量争取各个年龄段的女同志参加。举行“我与社区”演讲比赛,评选优秀选手再在其它社区巡回演讲就是很成功的案例。单方面的宣传远远不如双方互动,让妇女也参与其中,开展一些妇女感兴趣的活动,包括文艺汇演、外出郊游、学习雷锋等,借文体活动的平台让妇女彰显自己的魅力。
1、配合节日契机融合专题活动。对此街道长期以来都在宣传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每年“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等都会举办与节日密切相关的活动,为了使节目年年有新意,不落俗套,让居民继续保持积极性,街道应当持续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并搜集妇女希望街道举办什么样的活动归总计划。如文艺汇演、书法比赛、诗歌朗诵、体育比赛等等,融入宣传主题让居民亲身参与,让居民切身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2、活动中强调展示女性独特魅力。当代社会任何一个女性都应同时兼备社会角色,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举办的文体活动正是一个可以让女性充分展示风采的舞台,可以开展“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之类的活动,邀请成功女性为群众做演讲,评选出一两个街道优秀妇女代表传授经验,让妇女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科学思想,对妇女魅力的彰显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3、组织民间活动。号召社区内的退休老教师、老教授、文艺工作者、书法爱好者、健身运动爱好者等有一技之长的住户发挥余热参与其对口的民间组织团体,大力扶植和组建青少年读书会、女工维权会、星光艺术团、老年合唱团、腰鼓队、楼幢巡逻队。小的来说增强他们在情感沟通、交流,大的来讲体现社区的和谐友好。
4、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居民积极性。街道在经常举办的各项活动中融入一些“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的评选活动,以社区,楼幢为单位由居民选取模范家庭,在家庭里评选出模范婆媳,模范夫妻,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五)帮助妇女就业,体现人文关怀
为妇女提供就业信息,找到工作契机是妇联义不容辞的责任。街道上半年发放的50万小额贷款缓解了部分创业资金的紧张局面,创业作为就业一部分,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妇女的再就业问题。妇联可以与街道劳动保障站合作,组织他们参加市里妇女岗位推介会,引导下岗女工转变观念,树立信心从事保洁、家政等服务工作。还可以与就业局联系为街道辖区内的下岗失业女工举办培训班,提高下岗失业妇女的劳动技能,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妇女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街道要设身处地的为广大妇女考虑,加大各个社区对《婚姻法》、《劳动合同法》等与妇女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帮助妇女尽快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不断提高妇女法律素质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多渠道构建信息网络。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妇女的最新信息,把刚刚凸显的问题及时扼杀。为了及时解决广大妇女存在的问题,街道积极为妇女开展心理咨询讲座。对来访妇女做好来访工作,及时掌握妇女的思想状况,了解妇女存在的疑难问题现场解答,积极关注妇女问题中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做好源头性维权。
3、着力宣传下岗女工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女性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信心。虽然不要求妇女一定要有什么丰功伟绩,但还是要提倡妇女有一份工作,因为女性的魅力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独立自主上建立起来的。新街口属于商业繁茂地区,一直为女性就业提供了肥沃土壤,加上街道长期开展失业妇女技术培训,努力让妇女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大幅度提高妇女就业率。对此街道妇联会同社会事务科、街道成校,在做好宣传、转变创业观念的基础上,也对失业妇女有进行家政服务、手工编织、柜台收银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4、关心扶助特殊群体。街道坚持把关心妇女儿童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动了解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完善帮扶关爱机制,尤其加大困难妇女、外来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关注,走近他们的生活,在精神上心贴心的温暖他们,在物质上尽最大努力解决实际困难。
三、妇联工作的未来工作目标
通过妇联工作的顺利进行,街道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妇联工作制定了总体目标:以建设和谐社区深入到每一个成员为宗旨,进一步提升妇女工作者能力,提高广大妇女群众整体素质,优化社区环境,对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加大宣传力度,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新街口街道的和谐形象。
综上所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妇联工作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把竭诚为妇女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由于服务需求量较多、较杂,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改进,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对此新街口街道还将不断开拓创新,确保妇联的工作效率,积极帮助妇女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成为妇女群众的贴心人。
第五篇: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妇联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困境儿童是当前社会上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存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为困境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困境儿童现状
2014年,市妇联专门发文要求各镇(乡、园区、街道)对困境儿童进行排查摸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孤儿54人,困境儿童260人,孤儿每个月都由民政部门发放870元的生活补贴,可以保障的他们的基本生活。而困境儿童只能依靠社会各界零星的救助,2014年以来,南通慈善基金会对13位困境儿童进行了资助。
困境儿童除了存在经济困难问题外,还普遍存在着亲情缺失的问题,他们的教育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问题。困境儿童的家庭生活普遍都比较困难,他们大多收入微薄,有的由有关部门救济,有的由亲戚朋友接济,缺乏正常固定的收入,生活都是粗茶淡饭,只能满足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没有多余的钱来改善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生存质量相对较低。
第二,安全问题。困境儿童中绝大部分存在监护缺失的现象,有的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孩子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
第三,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困境而儿童最容易出现、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大部分困境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抚慰,缺乏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使孩子产生孤独的心理,容易产生封闭、孤僻、自卑不合群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不良思想和行为,甚至存在交友不当误入歧途的较高风险。
第四,学习问题。很多困境儿童承担了家里很多家务和农活,不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有的家庭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只满足孩子的温饱和物质渴求,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缺失,导致孩子厌学心理。再加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的家长认为考不上一流的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读完初中能算帐识字就可以了,早找工作早挣钱,因此只读到初中,甚至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打工了。
二、各级妇联组织和“社会妈妈”在关爱困境儿童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启东市各级妇联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主题,立足党政所急、儿童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形式,汇聚社会爱心,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实施“春蕾计划”、“社会妈妈”牵手关爱留守儿童、“慈善助孤”、“爱心护蕾”等助学助孤项目,全市创办“春蕾班15个,募集资金100余万元,资助1000余名困境儿童。一大批受助儿童实现了读书梦想,走进了职业中专、大专、大学,甚至考上了研究生;一批批“春蕾”学生学成就业,走向社会,勤奋工作在不同领域,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市妇联本着“服务儿童、普惠儿童”的原则,从2014年开始,通过项目运作,建立长效机制。实施了“迎朝阳,助成长”暑期学校、点亮求知成长之路—女大学生村官关爱儿童在行动、“让心灵不再孤独”孤儿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快乐4点半青少年成长课堂等关注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项目。针对困境儿童长年处于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监管缺失等问题,牵头开展“社会妈妈”结对活动,实行“一对一”结对教育保护和帮助扶持,帮助困境未成年人改善家庭教育和抚养功能。近年来全市登记注册“社会妈妈”212人。
三、建议
启东市于今年初出台下发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市政府在关爱困境儿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加快困境儿童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是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和运用。对现有分散的社会救助政策和规定进行合理整合,使有限的社会帮扶资源能够集中对困境儿童进行更有效救助,着力解决“各管一处,各扶一块”的现象。建立和健全多渠道、稳定增长的帮扶救助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帮扶救助工作指导委员会,将民政、教育、卫生、劳动、工会、妇联以及镇(乡、园区、街道)、村(社区)等部门抓扶贫解困的职能统一起来,发挥帮扶救助的最大效益。
二是加快完善困境儿童教育救助的实施办法,为困境儿童群体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救助办法,用制度化的方式来保证教育救助的款项足额及时到位,保证困境儿童弱势群体不因经济贫困而丧失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三是要加强儿童成长期生理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困境儿童建立良好身心健康基础。实行家校结合,部门联动,整体推进困境儿童工作。力求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辅导,生活上全力帮助,使其感受到家校的温暖、亲情的关爱,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和乐趣;镇、村两级应建立健全困境儿童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管理的机制,为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