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外学生守则
中外学生守则
《四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
收到一本叫《花季雨季》的杂志,里面一页展示了中国、日本、美 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看后哑然失笑,但瞬间从心中升起淡淡的担忧和悲哀。
先看我们最熟悉的中国小学生守则,共10条: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 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 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 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 明健康。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 做的事自己做。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10.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
再看英国小学生守则,也是10条: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 糖果。6.不与陌生人说话。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10.坏人可以骗。
日本小学生守则,7条: 1.不迟到;进校后不随便外出。2.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 列队;进教室开门窗要轻;在走廊和楼 梯上保持安静,靠右行。3.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老师来; 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4.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有事事先请假。5.严格遵守规定的放学时间,延长留 校时间要经老师许可。6.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7.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
最后看美国的,12条: 1.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 师或同学请教。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 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8.考试不许作弊。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 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 请假条。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 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 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回答。
全部读完,有理由不为我们的未来担 忧吗?没有。看起来很美,我们在培养 杰出的公民,守则中什么都包括,全部 做到了,简直是圣人。但悲哀的是,几 乎每一条都难以做到。没有那句告诉学 生究竟该怎么做,每一条都足够学一辈 子,透出我们的做事风格——混沌和假大空,所以我们的守则等同于无。在假大空的氛围中,你能期望我们的学生遵守些什么?守则可以理解为要求,其实 是底线要求,没有底线,或者底线是天 空,都不可想象,都不是对人的界定。
第二篇:实习实训室学生守规
实习实训室学生守则 1.必须认真听讲,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训方法和步骤。
2.进入实训室应按教师安排入座,不准串位,严禁私自调换座位。
3.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有事向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请假;旷课三次、迟到早退五次、严重违犯纪律或故意损坏实训设施者取消本次实习。
4.实训过程中,必须带相关书本、笔记本、笔、制图工具等,并认真做好笔记,否则不准进入实训室;不得带食品和除清水以外的饮料进入实习实训室,水杯和水瓶不得放在设备旁,要集中到指定位置摆放,严禁在室内吃东西,追打、嘻闹、闲聊、抽烟、擅自摆弄仪器设备;讲课时禁止使用手机。
5.爱护实习实训设备,保管好工具,要做到“轻拨、慢旋”,电路连接完毕后,需反复检查无误并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才能接通电源。
6.在整个实习实训过程中,应对自己使用的设备和和工具负责,若发现设备或工具损坏、丢失,将直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按实际价格加倍赔偿。
7.自己动手,独立思考,按计划和步骤进行实习实训;实习实训中要注意观察,认真操作,实习实训报告应字迹清楚、图表工整;实习实训成绩记入毕业鉴定成绩。
8.要自觉维护场室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丢垃圾,下课时要还原设备、清理桌面,值日生要服从教师安排搞好卫生清洁工作。
菏泽技师学院
二O一三年十月
第三篇:中外戏剧欣赏学生感受
中外戏剧赏析感受
高一4班
李琳
一转眼,我的戏剧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我想我们每个人也或多或少地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开设的这课戏剧学堂将我们带入了文学的殿堂,让知识贫乏的我们,得到了一丝甘霖的滋润,让我们了解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由于这样我好像每星期都在期待着周三的来临,期待着李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把我们引领到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故事中,也由于这种原因,当我知道要结束戏剧课程时我的心中又生出了一丝丝的眷恋与不舍。
回顾这几周,我觉得我的收获很大,尤其是参演《窦娥冤》这出戏,虽然没有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没有搏得同学的喝彩,但我觉得我还是挺成功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力了,尽力去把我们这个戏表演的完美,从准备到彩排再到在大家面前演出,虽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更看重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我想这出戏应该就是我在学戏剧的过程中最难忘的片段吧!
现在想想,当初选选修课时,选到中外文学戏剧欣赏这一科,真的太正确了,现在突然要结束这门课程真的是很不舍。尤其是听了李老师对以后课程的安排,更是我对话剧的演出充满了憧憬,现在的结束不免让我感到遗憾。
好了,人生难免存在遗憾,就让这些遗憾带动我们前进,成为推动前进的“东风”。从整体来说,我对这次的课程学习很珍惜,我相信这段记忆将会成为高中学习生活中的亮点。
中外戏剧赏析感受
高一1班
魏红芳
最初选择戏曲并非自愿,因为在印象中戏曲沉闷无聊至极。一句话可以唱几十秒,一天也许也未必能知道其故事结局。但当我真的接触了戏曲后才发现它是充满趣味的。连曾经知道的某些故事也是来自戏曲。
看似冗杂的戏曲其实是空间、时间高度集中,矛盾冲突尖锐集中的故事。而且中国古典戏曲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位置。
让我喜欢上戏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戏剧中品味人生的五味杂陈,笑看人生百态;从戏剧中体验某一特定年代的某一环境带给人们的某种际遇;从戏曲中感怀主人公的遭遇,感悟不一样的人生经验。。。
虽然只有短暂的几节课,不足以让我完全领悟到戏剧精华,但却也令我不再烦感戏曲,不再抵触戏曲,而且喜欢上它。在看同学表演时,真的,觉得好过瘾,觉得戏曲真就在身边,和我很近。
虽然遗憾的是,我并未能真正与其零距离接触,但是心中留有那么些遗憾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失去跟懂得珍惜!错失了这次机会,下次我会倍加珍惜,期待着下一次,可以再次和它相遇,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它。
第四篇: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以湖北大学巴西留学生与在校大学生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例
摘要:湖北大学作为在巴西承办第一家孔子学院的国内高校,对扩大中国语言文化在南美地区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11月以来,湖北大学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之间以开展了不少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因此在国内众多高校中,湖北大学在巴西的国际汉语推广与文化交流经验甚丰。本作品以调查实践为根基,通过搜集近年来湖北大学在校大学生与巴西留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及交流形式,尽力做到最为贴近实际,将中外学校间学生的交流活动最详细、完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为从事中外交流活动的专业人员从一些独特的角度提供建议及意见。
关键字:中外交流;湖北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巴西留学生
一、引言
目前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学校作为相互交流文化的主要阵地,其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对学习者学习与了解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作品基于湖北大学巴西留学生与在校大学生的交流情况及交流形式的调查,旨在反映当前国际汉语推广过程中关于中国文化传播的情况。该调查力图贴近实际,从国际汉语教学与推广的角度,针对现状提出一定的建议及设想,旨在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巴西圣保罗孔子学院的成立
2008年7月24日,中国驻巴西大使陈笃庆代表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校长马尔科斯·马卡里在圣保罗就在该校建立孔子学院签署了协议。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是在巴西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而该学院的中方协作单位正是湖北大学。在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签订仪式上,陈大使表示,孔子学院的建立将为加强中巴文化交流,推进两国人民了解、理解和友好合作发挥重要作用。马卡里校长表示,随着中巴关系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巴西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和学习汉语。
湖北大学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的正式成立,这不仅为两校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纪元,也进一步推动了两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更对加深和促进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学院正式运行以后,湖北大学以和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为桥梁,以整合学校资源为依托,重点在巴西历史、经济、文化、国际关系和旅游等方向开展积极的交流,努力建成国家在巴西交流中的重要智库,为促进中巴在文化、教育、学术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留学生在湖北大学的学习生活
1、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暑期访学团来校访问
由国家汉办资助,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一行23名师生于2012年6月19日至7月11日来校访问,在我校进行为期三周的汉语语言与文化课程进修。
在为期三周的访学中,学校为访学团开设汉语口语和汉字、中国历史和文化、湖北地区楚文化等培训课程,以及有关中巴文化对比、中国音乐、舞蹈、烹饪、剪纸、针灸等专题讲座,并组织学员参观荆州古城、长江三峡以及武汉名胜黄鹤楼、东湖等地,让来访学员充分
感受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魅力。
三周的学习访问不仅丰富了从大洋彼岸来华的巴西孔子学院学员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能力,更增进了巴方与中方两校学生的了解、加强了两国文化交流,建立了真挚难忘的友谊。无论是在接待仪式还是结业典礼上,热情开朗的巴西学员进行了精彩的文化文艺汇报表演。动感十足的中国歌曲演唱、浓郁巴西风情的双人舞蹈、欢快活泼的巴西传统婚礼音乐剧表演,让每一位在场的湖北大学生和巴西学员都沉浸其中,双方学生都深深地体会到了对方的文化的魅力。在湖北大学学习之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访学团成员又赴北京完成暑期访学计划的文化之旅,在离开中国前再一次感受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由汉办出资湖北大学承办的类似的交流活动,为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绝好机会。在此之后,因为对中国文化怀有很深的兴趣爱好,很多来华学员在回国之后就向学校申请了孔子学院的奖学金希望来华继续学习汉文化。这不仅增强了巴西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汉文化的热情,也为中巴之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2、必修课的学习
湖北大学从六十年代起开始招收各种层次的外国来华留学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巴西成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之后,学校受到教育部方面的大力支持,增强了对外交流方面能力。学校拥有一支事业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省级精品和品牌专业。
首先,在留学项目上,形式多样。有非学历教育课程和学历教育课程两种。
⑴ 在非学历教育课程上,有如下安排:
①汉语水平考试(HSK)准备短期课程:听力、语法、阅读、综合、模拟题
②汉语短期进修必修课程:日常汉语会话、听力、口语、语言实践等
③汉语长期进修必修课程:
入门班:精读、听力、口语、汉字课
初级班:精读、泛读、汉语会话、听力、中国文化简介
中级班:精读、报刊阅读、泛读、汉语会话、新闻听力、中国历史概况
高级班:精读、泛读、报刊阅读、实用汉语写作、翻译课、汉语语言学
④外语(汉语)教师汉语进修短期课程: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汉字教学、阅读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报刊教学以及相关的语言、文化与文学等。
⑵ 在学历教育课程上: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种。
其次,在留学专业方面,我们的设置也是十分齐全的。在本科专业上就设有46种专业,比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档案学等等,在硕士专业上也有多达42种不同的专业,同时我们开设了比如专门史(文化史)、材料学、古代文学等博士专业,可以说我们的专业设置也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在汉语言文学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巴西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需求的。
再次,我们的课程特色十分鲜明。除必修课外,还开设有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湖北地方特色的选修课,如中华武术(武当拳、太极拳等)、中国绘画、中国书法、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湖北文物和楚文化讲座、电影欣赏、烹饪、游泳、乒乓球等。
据我们对国际教育学院对巴西学生的课程设置的了解,他们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中国文化以外,还可以在具体的文化景点去感受中国文化气氛。例如组织学生考察中国社会,游览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武术及道教名山武当山、黄鹤楼、东湖、荆州古城等),通过户外的一些交流活动,可以让留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游有着更加真实和立体的了解。
3、课下与湖北大学在校大学生关于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交流
据我们调查了解,在湖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工办专门为巴西留学生安排了课后与湖北大学在校大学生一帮一的课后辅导工作,当然学校出于对巴西留学生的负责任的态度,安排的辅导者大部分为文学院在校研究生和国际教育学院的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通过我们对一些研究生的采访调查,我们得知这种一帮一的合作项目不仅帮助了巴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同时也为我们在校的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外国文化很好的平台。在课下,巴西留学生一般先是将自己不懂的语言文化问题整理出来然后就寻求他的中国学生的帮忙伙伴帮忙辅导,在这种一对一的学习辅导上,因为不像在课堂上那般的正式,所以可以额外地扩展留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特别在平时的语言交际方面,帮助是很明显的。除此之外,据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的介绍,他们会主动地安排中巴学生一起完成一些作业,比如做一些专题,像对中国和巴西的饮食文化的对比介绍之类的。
那么,通过我们对巴西留学生的调查,很明显,他们是很欢迎这种学习方式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很好地帮他们提高汉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
4、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自有巴西学生来到湖北大学,关于与留学生课下的文体活动就一直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吸引着众多的巴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真切地体会在中国的文体娱乐。
就拿2012年大半年的文体交流活动为例,其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别具特色。
今年四月份举办的留学生中文歌唱比赛,这个活动以这样一种有趣的方式激发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留学生努力地学习中文歌曲的时候,他们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汉语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在歌唱比赛的同时,女子排球比赛也火热地进行着。每一对中会插入一男一女两个中国学生,中外学生在互助交流中,增进了解。
在下半年的活动安排中,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华留学生赴江西进行中国文化考察,随后赴武当山体验道家文化。在2012年6月1日,国际教育学院带领10多名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和国际教育学院领导的带领下赴江西婺源、景德镇进行了为期3天的中国文化考察活动。在有“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之称的婺源,留学生参观了晓起、李坑二村。作为历史上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婺源依然保存着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群,“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等。大家亲眼目睹了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大自然与古建筑的完美融合。婺源的风姿与神韵,无不让留学生们流连忘返。在中外著名的瓷都——景德镇,留学生观摩了瓷器从塑模、干燥、雕绘、上釉到烧制成型的生产流程,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与景德镇的瓷器成品进行了“亲密接触”,他们也切身感受了景德镇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四大特点,并对中国传统手工制陶工艺的保存和丰富多彩的陶瓷制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在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国际教育学院组织4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赴武当山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道家文化体验活动。那次活动为期两天,以武当山大兴600年为背景,以中国道家文化体验为主题,以身临其境的形式为载体,让留学生体验了武当山道家文化的起源、发展、文化意义以及风俗习惯。师生共同参与,一起分享了道家“无为而治,尊道贵德”的和谐主题。10月20日,留学生参观了太子坡、逍遥谷、南岩宫等名胜古迹。虽然路途崎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攀登热情。在太子坡,留学生穿过红墙碧瓦的悠长走廊,参观了九曲黄河墙、一里四道门、十里桂花香、一柱十二梁古建筑群;在南岩宫,他们游览了天乙真庆宫石殿、品尝了甘露井圣水;在逍遥谷,留学生们观看了武当道长精彩的武术表演,太极拳、太极剑、大刀、太极鼓„„多样拳法及兵器的表演让人眼花缭乱、血脉
贲张。表演结束后,不少留学生纷纷上前去与道长交流与切磋,巴西学生Pedro说:“我们在湖北大学也学习了太极拳,可是今天我们才看到了太极功夫的真正魅力!”
除了以上列举的之外,我们学校还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定期地举办一些很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在2012年6月21日赴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东湖听涛风景区开展的一场“端午节文化之旅”。留学生首先来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了“曾侯乙墓”、“楚文化展”等展陈区域,年代久远的文物被呈现在他们眼前,铜器、漆器、陶器、玉佩、竹简、丝织品„„全面而多样地向留学生展示了古代荆楚大地的风情。在参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后,古色古香的编钟音乐表演让人全面领略了其丰富的表现力。
在东湖听涛风景区,留学生参加了“武汉东湖端午文化节”。在风景优美的湖畔,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午餐,各国美食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一顿特殊的端午盛宴。之后,留学生观看了“第四届湖北省龙舟大赛”半决赛与决赛的激烈争夺。文化节中的喝啤酒大赛也吸引了不少目光。最后,留学生们相约一起观看了电影。
通过此次端午文化之旅,我院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楚国历史、端午节的直观认识,也凝聚了其对我校、对武汉、对湖北的感情。留学生们纷纷表示,中国的节日丰富多彩,希望今后能领略到更多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外,在今年的中秋节,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中秋接待会,目的在于增进留学生对中华特色文化的了解。本次活动在图书馆二楼的茶吧“书香琴韵”举行。学院特地请来了图书馆馆长、著名书法家周厚洪老师表演书法艺术,让留学生更近地接触到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学院还请来了民乐团的同学表演古筝,使得整个见面会处于一种古韵中,也吸引了众多留学生参观拍照;学院还请来了对茶艺有研究的同学表演中国的古老茶艺。学院为留学生准备了茶水、月饼、橘子等食品,还有国际教育学院本院的学生陪同,向外国友人介绍这些中国特色文化。整个接待会在一片欢快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在12月14日的民乐团新年音乐会上,我们同样看到了巴西一位留学生——娜塔莎的身影。她在民乐团成员的指导下学习古筝,三个月过后,她登上了民乐团主办的新年音乐会的舞台,弹奏了《北京的金山上》,动人的旋律、熟练的技艺赢得了在场观众的极大喝彩。
除了以上提到的文化交流活动,我校学生与巴西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还有很多。如每年国际教育学院举行的新年晚会上都可以看到留学生的身影,在运动会中也同样可以欣赏到巴西留学生的表演。
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巴西留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文体活动不仅使得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体会到了异域文化带来的新鲜感,在更大意义上使得外国友人主动地去了解与学习中国文化,寓“学”于乐,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播。
四、湖北大学巴西研究中心成立,实现“走出去”战略
在2012年11月21日,我校巴西研究中心在巴西揭牌成立,校长熊健民与中国前驻巴西大使陈笃庆先生共同为中心揭牌。
据研究中心常务副院长王扬介绍,成立巴西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两大优势。一是跨学科优势,中心集合了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商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专家教授,充分发挥其科研优势,将具体展开巴西近代史、巴西城市化、中巴关系、巴西货币和巴西政治制度等方面课题研究;二是语言优势,中心汇集了精通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专家教授,消除了研究中心在进行巴西问题研究方面的语言障碍。
湖北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成立了拉美研究室,作为当时中国拉美研究的四大中心之一,以巴西史作为研究重点。曾出版了《巴西史资料丛刊》(季刊),组织全体研究人员共同编写了著作《巴西简史》,翻译、出版了一批有关巴西史的资料和著作,其中有俄文版的《巴西通史》、《巴西从殖民时期到世界强国》、《巴西的经济结构》、《巴西的国土和人民》等等。
近年来,湖北大学在拉美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拉美研究中心,积极加强中心与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学术、教学交流。不仅派遣了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到巴西的大学工作、讲学、访问,开展教学、学术交流,而且也接待了巴西、墨西哥等大学、研究机构派遣的教授访问团和学生访问团,积极开展师生交流与合作,力争将该研究中心打造成为教育部拉美研究重点基地。在此基础上,湖北大学成立了巴西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校长熊健民表示,当前正值国家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之际,湖北大学经过慎重研究和准备,以过去所积累下来的巴西史研究为基础,以湖北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为桥梁,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成立跨学科研究平台――湖北大学巴西研究中心,以便重振学校在拉美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声望,并使该校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中占得一席之地。
五、总结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汉语热的风潮。愈来愈多的外国友人来华学习汉语文化,除了想掌握汉语这门语言外,留学生更多的是希望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学校是交流文化的主要阵地,其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对学习者学习与了解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国际汉语推广过程中,大多高校都注重知识与文化的双向传播,但在具体策划与实施方面还是有各具特色的。湖北大学基于多年与巴西之间的交流经验与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给巴西留学生在中国的汉语学习提供了成熟、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与学习效率,为我国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详实新颖的交流途径。随着巴西研究中心的成立,相信我校与巴西的文化交流会进一步加深,湖北大学在校大学生与巴西留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第五篇:中外音乐剧比较
《中外音乐剧比较》
音乐剧作为现代的一种独具艺术内涵的戏剧形式,它的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品质和表现出来的魅力对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音乐剧并不只是由音乐伴奏的表演,它不是歌剧、喜歌剧或是轻音乐剧,也不是歌舞杂耍、音乐荒诞剧或是夜总会的歌舞表演,这其中音乐在音乐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剧的发声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声音,中国演员处在唱法与表演的误区中,这正是中国音乐剧与百老汇音乐剧的主要差异。什么因素构成了音乐剧?奥斯卡.哈姆斯坦曾回答:“它是你所能想到的任何元素,其中,只有一个因素是音乐剧绝对包括的—音乐。”的确,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没有了音乐,也就没有音乐剧的存在了。在音乐剧这一戏剧形式中实行的是作曲中心制,一部音乐剧的成功往往最先捧红的是作曲家,而一部音乐剧是否成功也往往取决于作曲家对其中音乐的创作。由此可见,音乐不仅仅只是帮助完成或完善音乐剧,而是构成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美国人在音乐剧的探索上显得十分稚嫩,音乐剧还没有脱离话剧艺术范畴,其中音乐经常作为话剧结构内的穿插性段落而存在.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在美国的文化中,大部分是欧洲化的,无论是戏剧舞台上的文学作品还是音乐,几乎完全受欧洲传统支配,这也导致许多美国人到英国去学习音乐。经过众多艺术家们的努力,美国音乐剧逐步摆脱了英国音乐喜剧的影响,完成了向美国式音乐喜剧的转变,其代表作有福罗伦斯.齐格菲尔德的《齐格菲尔德活报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列强丧失了霸主地位,美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强国。在经济上,美国无疑处于领先地位。1920年以后的十年间,乐观的情绪几乎无所不在。美国式的“自信”文化,已取代了过去欧洲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在各种行业中出现。美国历史上将这段时期称为“爵士年代”。爵士乐这种独一无二的美国音乐形式,也成为音乐喜剧的“音乐俗语”。
1929年,爵士乐岁月里无拘无束的欢乐,在股市暴跌和经济大却下来。经济危机的后遗症使娱乐业的状况极为严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喜剧中爵士乐无忧无虑的欢乐情绪是合乎20年代的乐观精神的,却不适于大萧条时期社会的需要。于是,音乐剧通过对当前时事更辛辣的讽刺以回应来自电影(有声电影,特别是歌舞片)和广播媒体的竞争,在满足观众的欣赏需要的同时,显示出了音乐剧对社会现状深刻的认识。乔治。格什温就开创了一秘交响味儿”的爵士风,将小歌剧与时事讽刺剧结合,将商业娱乐与严肃主题结合。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府致力于重振国民情绪和经济资源,使得音乐剧嘲弄时事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弱。这时的音乐剧从富有争议的时事主题转移到一些永恒且普通的话题,并追求优美的旋律,许多作曲家都用古典音乐来创作,用音乐戏剧取代音乐喜剧。与此同时,乡村
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清新的风格也进入了音乐剧的殿堂.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巴特为首的音乐人开娜进军”百老汇,20世纪70年代以后,韦伯更是力挽狂澜,书写了音乐剧的新历史,给音乐剧带来了一股狂热脚摇滚,佩和清新的“轻歌剧”风,带动音乐剧的歌剧色彩复苏。尽管音乐剧中音乐的创作是紧跟流行乐坛的,然而,音乐的运用不仅仅是因为它流行,还因为它与剧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音乐剧的发展、成熟,音乐已成为这种戏剧的一种强有力的叙事方式,音乐交待历史背景,烘托气氛,音乐亦可展开故事情节。将音乐与故事串联起来,开始于吉罗姆。《科恩的袱艺船》。《演艺船》打破了以往音乐喜剧的庸俗和歌剧的凝重感,使音乐剧达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高度,其独特和成功之处在于智慧地溶入
了传统的元素,而又不落俗套。它不像通常的音乐喜剧,不合逻辑的故事围绕着歌曲、舞蹈、表演展开,而是用音乐来表达故事,展开情节。科恩在该剧的音乐创作中,一方面使歌曲显得缠绵徘侧,凄楚哀怨,表达了不幸的婚姻和黑人的不平等地位在人们心灵深处所留下的伤痛:另一方面,科恩追求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密西西比河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剧中著名的歌曲“老人河”就描写了源远流长的密西西比河以及两岸的黑人生活,在表现自然风光的同时,表现了黑人的劳动、生活、受欺压和不满,这首歌在全球至今仍传唱不衰.在成熟的音乐剧中,音乐不像在影视作品中一样处于陪衬、配角地位,而是上升到主角的地位直接表达人物的情感,诊释人物的性格。在顺艺姗中,脚„老人河,‟.“遐想呼g‟‟情不自禁爱上他”到“我为什么爱上了你”,每首歌曲都是主人公在一定情景下的情感表露,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在撤克拉荷马》中,歌曲“人们会说我们在恋爱”表现了两位恋人互相传递、表达他们的爱情;“走出梦境,‟m吐表达了劳蕾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望。有的作曲家还巧妙运用歌剧中的宣叙调〔朗诵调)来表现人物间的对话、较量、和冲突,取得
了用音乐叙事的很好效果。例如墩吉与贝丝》、《西区故事》中都有这种念唱风格。在著名的《窈窕淑女》中,作曲家甚至采用了介乎说白与宜叙调之间的“朗诵风格”作为男主角的音乐表达方式。这种用音乐直接表达人物的语言、情感、性格,虽不如说白清晰明了,却能给观众留下更大的想像空间。需要一个质的转变。鲜明的中国风格与特色是国产音乐剧定位 的重要命题之一。按照这一命题的要求,在进行原创剧制作时,不仅要把握住这一外来艺术的共性特征,而且必须充分调动中华民族丰富的艺术资源,通过在一、二度创作方面的努力,让作品在编、导、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全方位凸现鲜明的个性即中国风格与特色来。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在导《赤道雨》时,评价宋祖英的演唱时曾说:“身为歌手,宋祖英在《赤道雨》中尝试了很多突破,比如为了满足音乐剧的娱乐性、大众化需要,她尝试把自己的民族化唱腔拓展开,融入通俗唱法:另外,她还尽力克服作为歌手习惯性的鼻音发声,在剧中对白上,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学习以话剧演员的方式在舞台上讲话;总之,身为一个成名歌手,宋祖英尽管舞台经验己经相当丰富了,但她依旧尽心尽责,对音乐剧的创作充满了热情,以她的能力是完全可以驾驭好这一角色,从而给《赤道雨》增色的。”
曾经对百老汇音乐剧有过研究并有过亲身实践的美籍指挥家刘键说:“美国百老汇音乐剧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最初是由一种啤酒馆歌舞发展而来的,迄今为止己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美国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同时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刘键认为,中国的音乐剧现在处于误区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二是表演。音乐剧最重要的应该是音乐,但是,在我们这里,音乐剧的主体不是音乐和演员的演唱,而是重在舞台设计和剧本。一部音乐剧是靠音乐贯穿始终的,音乐不应是辅助的,不应是剧情的陪衬。百老汇音乐剧的主要特点是:必须有醒目的主题音乐和主题歌曲,剧本只要内容平民化,政治上积极进步就可以;在表演上,演员的表演语汇要明朗易懂不做作。最为重要的是演员定是百里挑一,能歌善舞,是最适合音乐剧演出的。刘键说:“我曾问过许多演过音乐剧的中国演员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左手代表流行唱法,右手代表美声唱法,音乐剧的发声部位应该在哪儿?他们的回答是在中间。这是不对的,音乐剧的发声应该在我的背面,是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两者的声音。中国的演员处在唱法的误区中,这也正是中国音乐剧同百老汇音乐剧的最大差距。国内演员看得太少,他们一直处于自我摸索的阶段。音乐上过于圆润,舞蹈和发声都过于民族化。现今世界音乐表演棱角分明,个性突出。发扬民族风格是必然的号但必须要让世界认同,民族艺术只有走向世界,才可以真正体现和展示它的民族特征。”
综上所述,音乐剧在实现艺术“时尚化”的同时努力实现着时尚“艺术化”。音乐剧不仅在舞台上塑造了20世纪的一种开放、乐观、幽默的人格类型,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对现实人生、尤其对当代青年的性格陶冶、生活时尚和人格魅力的培养发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音乐剧艺术在百余年的发展途程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举世闻名的剧作大师、作曲大师、舞蹈创作大师、表演艺术大师、舞美设计大师和制作大师,作为有着悠久、丰厚舞台表演艺术传统的国度,我们不能固定“程式化”的表演传统,我们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把握中若柑与时俱进”,我们就不仅能融入时尚而且能创造时尚。我认为,许多具有综合表演手段的地方戏,特别是歌舞性较强的“曲牌体”地方戏,在其“与时俱进”的历程中,会促成音乐剧艺术的中国风格。
《中外音乐剧“主打曲”特色之比较》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1997年以来,33部欧、美音乐剧100首“主打曲”与中国1983年至2005年以来,28部中国音乐剧60首“主打曲”的分析、对比,得出各自的特色,供从事音乐剧的朋友们参考。
关键词:歌剧、音乐剧;主打曲、歌曲、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
一个多世纪以来,音乐剧的发展,虽然样式众多,多姿多彩,各具特色,但已定型为:源于欧、美的音乐剧。我们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至1997年以来的33部100首欧、美音乐剧的“主打曲”(注1)与中国1983年至2005年以来,28部中国音乐剧60首“主打曲”(注2)的分析、对比,找出中外音乐剧“主打曲”的特色。
本文所说的“主打曲”是指这些音乐剧中的唱段是全剧中经常出现并贯穿全剧的主要唱段,它仅次于“主题歌”的地位,当然,也应包括主题歌。
在几部音乐剧的著作中都提到音乐剧是从歌剧、喜歌剧、轻歌剧发展而来,并指出其“声乐主要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声乐曲调的类型主要有: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注3)当我们对上述33部100首外国音乐剧与28部60首中国音乐剧分析、对比后,发现外国音乐剧的这些“主打曲”都是歌曲,不是歌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或咏叙调,而中国音乐剧中的60首“主打曲”却是另外一回事了。笔者无意对咏叹调、宣叙调或咏叙调各有什么特色进行论述,而只对这些“主打曲”是歌曲并有何特色进行分析对比,然后就中国音乐剧中“主打曲”与之对比,得出中外音乐剧“主打曲”之异同。
外国音乐剧“主打曲”有以下几种特色:
(一)这些“主打曲”90%几都是歌曲,只有个别的介于歌曲与歌剧咏叙调之间。说其是歌曲,有以下歌曲写法特色:
(1)
曲式结构简单、严谨、清晰,多为AB材料的单二部曲式或变奏式的写法。也有ABA单三部曲式,或变化写法,像20世纪20年代音乐剧里程碑式的音乐剧《演出船》中的《老人河》,可以说是从歌剧到音乐剧过渡时期的作品,其结构是复三部曲式,A:a+b+a+B+A1+b+尾声(B的材料)。后来音乐剧的“主打曲”,在结构上越来越简单清晰。
(2)
这100首“主打曲”大部分都采用的是动机一再重复,与乐句重复或变化重复的,这正是民间歌曲的写法。请看《演出船》中的《老人河》:
再看1935年乔治。格什温作曲的音乐剧《波吉和贝丝》中的《夏天摇篮曲》:
这是一首黑人民歌风的一再重复音调的变奏曲性质的歌曲,是一首小调式的摇篮曲,剧中年轻的妻子克拉拉轻摇着孩子唱起了这首歌。
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音乐之声》中的多首唱段,都是这类一再重复动机的写法,这正是歌曲的写法,而咏叹调、宣叙调决不是这种写法。请看《我心爱的一切》:
这是一首重复句首,变化句尾的典型歌曲写法,用重复加强人的记忆,变化取得发展。再看《音乐之声》中的《孤独的牧羊人》:
这更是一首重复句首,变化句尾的歌曲,所不同的是歌中使用了“雷依哦得”衬词发出的声响,使歌曲风趣无穷,大跳的音程成为歌曲的一大特色。
我们再看寇特.尔《懵懂女士》中的《我的船》;《猫》中的《回忆》;《剧院魅影》中的《夜的音乐》等众多的“主打曲”都是重复的歌曲。
(二)音乐剧“主打曲”另一特色是其旋律“好听、易唱、易记、易流传”。音乐剧的作曲家追求其“旋律单纯朴素、优美流畅、上口好唱”;追求歌曲“有听觉冲击力,有心灵震憾力,和旋律美”。这些主打曲共同的特点是,无论是听演员演唱或是观众自己哼唱,都感觉像有一种无形的手在撩拨自己的心弦,使人产生“心动”、“心悦”或是“心痛”、“心醉”。总之,就是产生“一种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流传,几呼每部成功的音乐剧都有流传开了的歌曲,例如《猫》中的《回忆》;《歌剧院的幽灵》中的《夜之曲》等等。这里我们举《夜之曲》为例:
像这样有震憾力的“主打曲”还有很多,读者可从《外国音乐剧教程》中找到。
(三)音乐剧是以现代流行音乐为其基调,其“主打曲”基本上就是流行音乐的写法,流行音乐是当代最具有通俗化、娱乐化、大众化品格的现代艺术。音乐剧在欧美久演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基本品格是考虑到受众的喜爱。我在日本学习时看了一些欧美音乐剧和日本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剧,说有观众为音乐剧发狂,一点不假。一部音乐剧演下来,就有不少 会唱其中的主题歌。考虑受众的另一特点是演唱技巧上较简单,不像歌剧,要求演唱者有高难度的技巧,会表演的流行歌手就能唱这些音乐剧中的歌。当然,考虑受众还表现在音乐剧的内容上的平民化、与生活相关的剧情。
(四)音乐剧“主打曲”的动作性、表演性强,使其满台充满活力,“载歌载舞”成为其特色。这与歌剧中程式化的舞蹈不一样,比如格什温的《波吉和贝丝》,音乐用黑人爵士乐的风格与节奏,演唱起来动作性很强。大家都熟悉的《音乐之声》,其音乐的可动性很强,每首歌就像一首表演唱。台上一个人演唱,其他人有动作伴随,就产生了台上的互动,互动往往影响台下共鸣,也能产生互动,这就使演员与观众沟通,剧场效果就会很生动。这与音乐剧创作使用丰富多彩、音乐风格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有关。专家们分析音乐剧创作的三种主要语言有: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后两种音乐的动作性是很强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五)音乐剧“主打曲”的剧情多为欢乐、诙谐、喜剧性的。因此,欢乐、诙谐情绪是这42部音乐剧的基调,并且多数为爱情题材。像《耶稣基督万世巨星》与《悲惨世界》这样严肃性的题材是极少的。当我们研究了这100首音乐剧唱段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说:欢乐、诙谐情绪的音乐剧唱段,其旋律朗朗上口,有青春活力;其节奏明快,有摇滚、迪斯科、爵士乐等所谓的现代节奏;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六)音乐剧“主打曲”的伴奏乐队是不具一格的多样化的编制,特别是现代电声乐队的加入,使音乐剧成为“时代”的产物。电声MIDI的音响有无穷尽的音色,这使音乐剧的音乐,无比丰富,音响神秘莫测,这一点我在日本亲临剧场的感受深刻。
当然,外国音乐剧决不只有以上六大特色,让我们再从60首中国音乐剧唱段中来分析其特色。
因为音乐剧是源自欧美,我们还是以外国音乐剧为准尺,对比中国音乐剧的特色。
在目前研究音乐剧的著作中,一般把1982年创作演出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原创音乐剧剧目。而改革开放20多年里,明确打出音乐剧大旗的据说只有《山野里的游戏》、《鹰》、《四毛英雄传》等为数不多的少数剧目。这说明作者们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因为音乐剧毕竟是外来品种,中国音乐剧在草创阶段,抱着学习的态度较好。因此,多数剧目都以“轻歌剧”、“喜歌剧”的名目演出。本文是根据《中国音乐剧作品选集》进行研究、分析的,因此,凡选进书中的歌曲,均作为“主打曲”对待。笔者发现的情况如下:
(1)60首中国音乐剧“主打曲”中,我们惊人的发现,真正属于歌曲的不多,多数唱段介于歌剧中的宣叙调或咏叹性质的唱段。例如《日出》中的《你是谁?美丽的女人!》。当然,是歌曲或咏叹调并无好坏之说。而像《芳草心》中的《小草》是一首绝妙的好歌。外国音乐剧大多数唱段是歌曲不是歌剧唱段,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几个特点。对于这一点,我发现问题出在中国音乐剧的唱词写法,过于散文化,过于强调抒发性情绪,缺少规整的词格,作曲家谱曲时就只好写成散文式的唱段,说是歌曲,又过于散,说是宣叙调又不像,说是咏叹调又不成。
(2)60首中国音乐剧“主打曲”中,像《小草》那样一再重复乐句的不多,有重复后面的乐句,由于唱词的散文化,使音乐主题不能更集中些,松散的唱段就达不到《小草》那样句法清楚,结构严谨。60首中国音乐剧中,很少有一再重复。
(3)说到音乐剧旋律的“好听、易唱、易记、易流传”这一特点,60首中国音乐剧中只有《小草》算得上这一特点。笔者分析了这60首唱段,不属于可流传而未宣传出去之列。原因除不具备上面两点之外,还有下面几个原因。
(4)中国音乐剧作家们似乎注意到了通俗性与向流行音乐靠近这一特点。但是我阅读了这些钢琴谱后,发现不少旋律是散文式的通俗歌曲,而伴奏却是严肃音乐的织体,或严肃歌剧的写法,不少唱段的难度也超出通俗这一范畴。(5)就音乐的动作性、表演性来说,在内容上是注意到了,例如《特区回旋曲》、《快乐的推销员》等。但是从音乐的动力性看,也是欠缺的。当然,有许多剧的剧情并没有为音乐提供可动的因素。
(6)剧情多为欢乐、诙谐、喜剧性的,这一点中国音乐剧是做到了,不单是爱情题材,而且多写的是现代生活题材。我不得不在这里提出,中国音乐剧中的唱腔不讲中国语音规律,不讲四声,倒词现象严重这一事实,有的唱段像翻释过来的歌曲。威尔弟、普契尼的歌剧是按意大利语行腔的,用意大利语演唱非常顺畅舒服,欧美音乐剧以流行歌曲为基调,也是讲究语言规律的,中国音乐剧倒词的唱腔,让人听来总是别扭的。
(7)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时间很短,赶上电声乐器时代,靠高科技手段制作的伴奏音响,是过去时代所无法可比的,可以说是五光十色,声响艳丽。但是再好的声响,没有精彩的旋律唱段,依然无济于事。
中国音乐剧出现的问题,我以为在剧本作者身上,因为歌词是剧作家写的,剧作家不是作曲家,如果剧作家懂曲式学,会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学习过威尔弟、普契尼等大师的歌剧,又对欧美音乐剧进行过笔头分析,我想,上述问就可解决的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