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学习借鉴“长三角”经验 推进“十大体系”建设
――“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月==日—==日,由市政府办公厅率团,组织县(市、区)十大体系办主任,赴长三角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参观考察了宁波、苏州、昆山三市。考察团全体成员, 边听边思考,边看边讨论,通过看现场、听介绍,大家对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之谜有所破解,对赣州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战略和市委、更多请登录市政府作出建立完善“十大体系”战略决策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一、宁波、苏州、昆山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宁波是全国==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之一,====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计划单列市。宁波在国家经济+图地位举足轻重,以全国=.=%的土地面积和=.=%的人口,贡献了=.==%的生产总值和=%的进出口,比全国提前近==年实现小康。====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分别居全国第=位、第=位。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一路超先,====年、====年、====年、====年、====年的=次评比排名分别为第==名、==名、==名、==名、=名。
苏州====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苏州是经济发达城市,对全国经济发展影响力较大,它以全国=.==%的国土面积和=.==%的人口,创造了=.=%的GDp、=.==%的财政收入、=.==%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已验资)占全国的=.=%。苏州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富民工程成效明显,下辖的=个县(市)中有=个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昆山是某省省辖的县级市,====年撤县设市。====年,昆山国土面积、人口分别是赣州的=.=%、==%,财政收入、进口总额、实际实用外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分别是赣州的===%、===%、===%、===%。高中毛入学率为==.=%,高等教育入学率为==.=%。====年全国百强县(市)评比中跃居第=位,荣获“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称号,成为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主要经验
宁波、苏州、昆山三市分别是长三角地区副省级、地级、县级市的代表,它们的经验具有典型代表性,综合起来就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经验。一方面,三市经济发展的经验各具特色,个性明显;另一方面,三市经济发展的经验又相互补充,融为一体。
宁波的经验特征是把“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长处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混合型经济模式”的新路,称之为“宁波活力”。宁波的发展既有苏南的底子,又有温台的影子;“宁波活力”既不同于“苏南模式”,又区别于“温州模式”。宁波不仅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国有经济也充满活力,镇海炼化、北仑电厂、大红鹰集团、宁波港务局等国企是本行业排头兵,且全市==%的国企改革完成,成为混合经济。作为某省开放的龙头和前沿,宁波的外资和外经分别是某省省的=/=强和=/=,累计利用外资在全国==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位。目前,全市经济总量中,国有经济占==%、混合经济占==%、个私经济占==%、外资占==%,国有、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分统筹协调共生共荣,被专家称之为宁波经济列车的四轮驱动。“宁波活力”致力于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致力于市场化与民营化的有机融合,实行内源型发展与外向型发展同时并举,从而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步协调。
苏州的经验特征是靠政府强力有效的规划和外资拉动经济增长,走出了一条“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新路,称之为“苏州模式”。==世纪==年代,“苏南模式”对苏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进入==年代,特别是国务院批准某省浦东开发之后,苏州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把开发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并以此为窗口和载体,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外经合作“三外一体,三外并举”的良好局面,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拉动苏州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政府强有力规划,全市建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个省级开发区。截止====年,世界===强跨国公司中有==家投资苏州;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完成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
昆山的经验特征是大胆自费建设开发区,并以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引进台资,走出了一条“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称之为“昆山之路”。昆山于====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在县级兴办开发区的设想,克服一无政策允许、二无国家资金投入、三无技术项目、四无人才优势的困难,“偷偷”模仿沿海城市自筹资金办起了昆山开发区,直到====年=月才列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年=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唯一的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开发区,====年国务院再次批准昆山出口加工区为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和中国首家封关运作加工区。开发区和加工区的创办为利用外资提供了平台,====年来连续=年每年合同外资额均超过==亿美元,累计实际到帐台资占全国的=/==。世界===强企业中有==家在昆山投资;某省前===名的企业有==多家在昆山投资,某省=大笔记本电脑厂家有=家落户昆山出口加工区。
 
;宁波、苏州、昆山三市的发展个性明显,共性也比较突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解放思想大胆闯,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宁波、苏州、昆山的发展史都有一个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历程,具体体现是创造性贯彻中央的政策,为本地经济发展赢得先机。如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不少地方都一度为了乡镇企业的性质争论不休,认为有搞资本主义的嫌疑时,宁波各级政府对发展乡镇企业采取了认可和支持态度,为宁波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当全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时,宁波又提出了“四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方针,即国家、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使宁波的乡镇企业又一次在全国领跑。====年开始全国对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都在说“搞活”,而宁波却提出“死企活力”,将企业资产转让所得全部用于职工置换身份补偿,使==多万职工顺利走向市场,造就了一批大老板,彻底卸除了企业包袱,培植了一批民营大企业。苏州每一阶段发展都伴随一次解放思想过程,某省浦东开发之时,经济发展速度本来较快的苏州甘愿当某省的配角,主动打好服务品牌,主动接受浦东开发辐射,着力建设高新开发区,推动了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当时只有国家批准的==个沿海城市才可以建设开发区的背景下,作为县一级的昆山冒着政治风险,“偷偷”建立开发区,实属解放思想之壮举。昆山不仅首创了自费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还率先实行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使昆山的土地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率先举办了外商独资企业,使昆山在全国县级市中吸收利用外资独占鳌头。所有这些,都是长三角地区解放思想的例证,正因为有一次次思想大解放,才实现一次次经济大跨越。
=、抢抓机遇扬优势,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三市的经济发展大致都抓住了三次历史性发展机遇,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年至====年,市场经济初始期,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东风。宁波抓住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被国务院批准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机遇,以“开放促开发,开发带开放”,提前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目标,====年工业总产值跻身全国==强城市行列。苏州抓住农村改革这一机遇,充分发挥某省“星期天工程师”作用,乡镇企业突起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昆山以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利用外资发展工业,实现了从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转向了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跨越。第二阶段是====年至====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东风。宁波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开发开放迈上新台阶,个私经济从拾遗补缺到半壁江山,混合型所有制经济活力释放,主要经济指标在==个副省级城市中晋升=个位次。苏州主动接受某省浦东开发辐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沿海地区吸收外资较多的城市之一。昆山利用外资快速发展带动外贸出口增长,实现了昆山的经济内向外跨越。第三阶段是====年至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国家实施客观经济调控政策为东风。发展进入提升阶段,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低到高的跨越。
三市的经济发展都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宁波充分发挥了“宁波帮”优势建设家乡,充分发挥了“宁波港”优势以港兴市。邓小平同志====年发出 “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以来,“宁波帮”捐资宁波公益事业====项,折合=.==亿元;投资宁波企业数达====家,合同外资==.=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凭借沿海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都在以“宁波港”为中心的方园===海里辐射圈内区位优势,将“宁波港”建成了亿吨级的洲际大港,对宁波经济快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苏州、昆山的发展靠某省,充分发挥了毗邻某省的优势,主动为某省配套服务,搭上了某省这辆经济快速列车。入住昆山开发区的第一家企业是生产金星牌电视机的某省电视机一厂昆山分厂,通过引进一个,带来一批,昆山开发区很快就成为某省产品的扩散地。
=、亲商富民优环境,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引力
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三市经济之所以能实现高速发展,尤其是苏州、昆山利用外资水平能在全国独领风骚,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得进、留得住客商。必须肯定三市地理位置优越,宁波与某省隔杭州湾相望,苏州距某省仅几十公里,昆山虽不是某省管辖,但有“昆山就在某省”之说。三市利用外资的载体也较完善,建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宁波港是国内第二大港,世界第九大港。但这不是最关键的,这些良好的硬环境对外向型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更重要的是三市都积极营造了一个优良的软环境。三市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亲商”理念,即政府本着“开放融合、尊重惠民、争先创优、和谐共赢”的信念,把推动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投资回报作为主要职责,通过“尊商、引商、留商、安商、富商”等具体行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和集聚国际先进产业落户本地发展,实现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赢。各地都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为客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苏州为让客商投资安心,当地政府还非常关心客商的太太和孩子的生活,成立了太太协会,每周都要举办学苏菜烹调、学说苏州话、学刺绣等讲习班;建设一流外国语学校,聘请外籍教师任教,确保太太和孩子们在苏州玩得开心、学得尽心。三市在“富商”的同时不忘“富民”,把“亲商、富商”与“亲民、富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富民工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创新体制活机制,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
体制创新是三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政府理念创新上突出了三个转变,即由管制思维转变为亲商思维,在亲商思维指导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从人治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使政府管理模式由规则权威替代个人权威;从以物为
第二篇:“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学习借鉴“长三角”经验 推进“十大体系”建设
――“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月==日—==日,由市政府办公厅率团,组织县(市、区)十大体系办主任,赴长三角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参观考察了宁波、苏州、昆山三市。考察团全体成员,边听边思考,边看边讨论,通过看现场、听介绍,大家对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之谜有
所破解,对赣州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战略和市委、更多请登录市政府作出建立完善“十大体系”战略决策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一、宁波、苏州、昆山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宁波是全国==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之一,====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计划单列市。宁波在国家经济 图地位举足轻重,以全国=.=%的土地面积和=.=%的人口,贡献了=.==%的生产总值和=%的进出口,比全国提前近==年实现小康。====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分别居全国第=位、第=位。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一路超先,====年、====年、====年、====年、====年的=次评比排名分别为第==名、==名、==名、==名、=名。
苏州====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苏州是经济发达城市,对全国经济发展影响力较大,它以全国=.==的国土面积和=.==的人口,创造了=.=的GDP、=.==的财政收入、=.==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已验资)占全国的=.=。苏州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富民工程成效明显,下辖的=个县(市)中有=个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昆山是某省省辖的县级市,====年撤县设市。====年,昆山国土面积、人口分别是赣州的=.=、==,财政收入、进口总额、实际实用外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分别是赣州的===、===、===、===。高中毛入学率为==.=,高等教育入学率为==.=。====年全国百强县(市)评比中跃居第=位,荣获“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称号,成为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主要经验
宁波、苏州、昆山三市分别是长三角地区副省级、地级、县级市的代表,它们的经验具有典型代表性,综合起来就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经验。一方面,三市经济发展的经验各具特色,个性明显;另一方面,三市经济发展的经验又相互补充,融为一体。
宁波的经验特征是把“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长处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混合型经济模式”的新路,称之为“宁波活力”。宁波的发展既有苏南的底子,又有温台的影子;“宁波活力”既不同于“苏南模式”,又区别于“温州模式”。宁波不仅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国有经济也充满活力,镇海炼化、北仑电厂、大红鹰集团、宁波港务局等国企是本行业排头兵,且全市==的国企改革完成,成为混合经济。作为某省开放的龙头和前沿,宁波的外资和外经分别是某省省的=/=强和=/=,累计利用外资在全国==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位。目前,全市经济总量中,国有经济占==、混合经济占==、个私经济占==、外资占==,国有、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分统筹协调共生共荣,被专家称之为宁波经济列车的四轮驱动。“宁波活力”致力于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致力于市场化与民营化的有机融合,实行内源型发展与外向型发展同时并举,从而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步协调。
苏州的经验特征是靠政府强力有效的规划和外资拉动经济增长,走出了一条“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新路,称之为“苏州模式”。==世纪==年代,“苏南模式”对苏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进入==年代,特别是国务院批准某省浦东开发之后,苏州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把开发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并以此为窗口和载体,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外经合作“三外一体,三外并举”的良好局面,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拉动苏州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政府强有力规划,全市建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个省级开发区。截止====年,世界===强跨国公司中有==家投资苏州;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完成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
昆山的经验特征是大胆自费建设开发区,并以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引进台资,走出了一条“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称之为“昆山之路”。昆山于====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在县级兴办开发区的设想,克服一无政策允许、二无国家资金投入、三无技术项目、四无人才优势的困难,“偷偷”模仿沿海城市自筹
资金办起了昆山开发区,直到====年=月才列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年=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唯一的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开发区,====年国务院再次批准昆山出口加工区为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和中国首家封关运作加工区。开发区和加工区的创办为利用外资提供了平台,====年来连续=年每年合同外资额均超过==亿美元,累计实际到帐台资占全国的=/==。
世界===强企业中有==家在昆山投资;某省前===名的企业有==多家在昆山投资,某省=大笔记本电脑厂家有=家落户昆山出口加工区。
宁波、苏州、昆山三市的发展个性明显,共性也比较突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解放思想大胆闯,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宁波、苏州、昆山的发展史都有一个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历程,具体体现是创造性贯彻中央的政策,为本地经济发展赢得先机。如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不少地方都一度为了乡镇企业的性质争论不休,认为有搞资本主义的嫌疑时,宁波各级政府对发展乡镇企业采取了认可和支持态度,为宁波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当全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时,宁波又提出了“四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方针,即国家、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使宁波的乡镇企业又一次在全国领跑。====年开始全国对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都在说“搞活”,而宁波却提出“死企活力”,将企业资产转让所得全部用于职工置换身份补偿,使==多万职工顺利走向市场,造就了一批大老板,彻底卸除了企业包袱,培植了一批民营大企业。苏州每一阶段发展都伴随一次解放思想过程,某省浦东开发之时,经济发展速度本来较快的苏州甘愿当某省的配角,主动打好服务品牌,主动接受浦东开发辐射,着力建设高新开发区,推动了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当时只有国家批准的==个沿海城市才可以建设开发区的背景下,作为县一级的昆山冒着政治风险,“偷偷”建立开发区,实属解放思想之壮举。昆山不仅首创了自费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还率先实行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使昆山的土地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率先举办了外商独资企业,使昆山在全国县级市中吸收利用外资独占鳌头。所有这些,都是长三角地区解放思想的例证,正因为有一次次思想大解放,才实现一次次经济大跨越。
=、抢抓机遇扬优势,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三市的经济发展大致都抓住了三次历史性发展机遇,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年至====年,市场经济初始期,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东风。宁波抓住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被国务院批准为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机遇,以“开放促开发,开发带开放”,提前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目标,====年工业总产值跻身全国==强城市行列。苏州抓住农村改革这一机遇,充分发挥某省“星期天工程师”作用,乡镇企业突起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昆山以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利用外资发展工业,实现了从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转向了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跨越。第二阶段是====年至====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东风。宁波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开发开放迈上新台阶,个私经济从拾遗补缺到半壁江山,混合型所有制经济活力释放,主要经济指标在==个副省级城市中晋升=个位次。苏州主动接受某省浦东开发辐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沿海地区吸收外资较多的城市之一。昆山利用外资快速发展带动外贸出口增长,实现了昆山的经济内向外跨越。第三阶段是====年至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国家实施客观经济调控政策为东风。发展进入提升阶段,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低到高的跨越。
三市的经济发展都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宁波充分发挥了“宁波帮”优势建设家乡,充分发挥了“宁波港”优势以港兴市。邓小平同志====年发出“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以来,“宁波帮”捐资宁波公益事业====项,折合=.==亿元;投资宁波企业数达====家,合同外资==.=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凭借沿海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都在以“宁波港”为中心的方园===海里辐射圈内区位优势,将“宁波港”建成了亿吨级的洲际大港,对宁波经济快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苏州、昆山的发展靠某省,充分发挥了毗邻某省的优势,主动为某省配套服务,搭上了某省这辆经济快速列车。入住昆山开发区的第一家企业是生产金星牌电视机的某省电视机一厂昆山分厂,通过引进一个,带来一批,昆山开发区很快就成为某省产品的扩散地。
=、亲商富民优环境,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引力
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三市经济之所以能实现高速发展,尤其是苏州、昆山利用外资水平能在全国独领风骚,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得进、留得住客商。必须肯定三市地理位置优越,宁波与某省隔杭州湾相望,苏州距某省仅几十公里,昆山虽不是某省管辖,但有“昆山就在某省”之说。三市利用外资的载体也较完善,建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宁波港是国内第二大港,世界第九大港。但这不是最关键的,这些良好的硬环境对外向型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更重要的是三市都积极营造了一个优良的软环境。三市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亲商”理念,即政府本着“开放融合、尊重惠民、争先创优、和谐共赢”的信念,把推动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投资回报作为主要职责,通过“尊商、引商、留商、安商、富商”等具体行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和集聚国际先进产业落户本地发展,实现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赢。各地都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为客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苏州为让客商投资安心,当地政府还非常关心客商的太太和孩子的生活,成立了太太协会,每周都要举办学苏菜烹调、学说苏州话、学刺绣等讲习班;建设一流外国语学校,聘请外籍教师任教,确保太太和孩子们在苏州玩得开心、学得尽心。三市在“富商”的同时不忘“富民”,把“亲商、富商”与“亲民、富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富民工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创新体制活机制,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
体制创新是三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政府理念创新上突出了三个转变,即由管制思维转变为亲商思维,在亲商思维指导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从人治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使政府管理模式由规则权威替代个人权威;从以物为本思维转变为以人为本思维。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构筑起“小政府、大社会”的基本框架。坚持简政放权,即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速度,还权给市场主体。在服务体制方面,设立服务大厅,着力完善服务体系,推行“四种服务”:一是高效服务——“小政府大社会”,凡是能交给中介机构,交给社会办的,都要交出去;二是透明服务——办事全程公开;三是公平服务——对所有投资商一视同仁;四是规范服务——力争在法律范围内为所有企业和个人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良好条件。昆山市政府还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办公室叫“马上办”,它既是一个办事机构,实行全天候服务,又是一个为外商服务的系统工程,外商要求办的事,大至项目审批,小至生活服务,政府各部门都必须同心合力马上去办。
=、瞄准目标“接力赛”,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保证
三市的快速发展有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也有其资源的优势,但这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三市的持续发展得益于都有一任任具有战略思维、战略眼光的主要领导,他们的战略思维、战略眼光,表现在发展战略的定位上,表现在发展机遇的把握上,三市的目标定位较准,机遇把握很好。三市的稳定发展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精诚团结,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朝着既定发展目标“接力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纵观宁波==多年的发展历程,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每一时期发展重点有所调整,但“以港兴市”的龙头战略始终没有变。昆山市委、市政府历任书记、市长,就像接力赛一样,抓招商引资,抓投资环境,抓住“外向型经济战略”不放松,十几年来坚持不变,硬是创出了一条“昆山之路”。
三、长三角地区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乘“势”而上,借“势”发展,是长三角地区发展的经验之所在,其“势”就是长三角独特的区位优势。而长三角地区的敢闯敢冒的精神、亲商富商的理念,以及经济发展的模式,体制机制创新的做法,却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加快赣州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所经历的几个不同的阶段和过程,就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事实上,长三角地区走了先发展再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路子,先放开再引导,先搞活再规范,先发展再提高,以此促进经济主体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赣州建立和完善十大体系,走的是一条捷径,它逾越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直接把发达地区==年的探索成果借鉴过来,在规范中前进和发展,是长珠闽地区经验总结和赣州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十大体系的框架涵盖了长珠闽地区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长珠闽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的理论化、系统化和操作化。因此,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做出建立和完善十大体系的战略决策,是站在时代的高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符合赣州发展实际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以创新的勇气、强力的措施、扎实的工作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赣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加快赣州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努力把自身优势转化为经济的增长优势和社会的发展优势。顺“势”而上、做足优势文章是长珠闽地区成功的关键。宁波借“港”兴市,苏州借“外”兴市,而昆山不在某省就在某省,其优势不言而喻。那么赣州的优势在哪里呢?赣州具备低成本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等五大优势。赣州是地域大市,人口大区,劳动力资源充裕,劳动力成本较低;十大体系建设已经搭建起比较完善的“对接长珠闽”的政策框架,政策优势具备;赣州是“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地下资源十分丰富;赣州山川秀丽,生态环境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赣州是泛珠三角的中心,是某省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是发达地区在内地创业的最佳基地。特别是随着十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赣州的软环境不断优化,硬件建设日臻完善,加上优越的区域位置,良好的政策环境,为赣州主动配套珠三角,承接长珠闽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创造了条件。另外,赣州的资源优势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的集群化,通过以产业的聚合和裂变,实现赣州经济规模和总量扩张奠定了基础。因此,从赣州的实际出发,依托自身的五大优势,将其转变成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赣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快赣州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十大体系”建设,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纠正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宁波市开出的药方是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速度,将原有的===多个平行审批或串联审批事项,合并成==个并联审批事项,其余审批环节改为部门之间的工作程序。连续两轮的简政放权,使所有保留的审批事项平均办理的时限压缩==%以上。仅====年,宁波新一轮审批改革就砍掉三分之一以上的审批事项。苏州市坚持在“竞争中发展,服务中取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昆山市仅====年就取消了行政审批事项==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砍掉的不仅是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砍掉的不仅是部门利益,最为关键的是消除了经济运行中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要素配置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在考察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台塑老板王永庆到宁波考察项目,要求宁波把有关资料在他回某省后传真给他,但宁波方面连夜加班加点,在第二天=点王永庆上飞机前把一套完整的资料亲自交到他的手上,王永庆连称“政府效率高”,最后促成了一个==亿美元的大项目落户宁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达地区注重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真正把建设型服务型政府落实在行动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比发展就是比服务,“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经济上有个“木桶理论”,认为效益之水盛的最大值不是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社会发展也是这样,叫“补短腿理论”,即两条腿一起跑起来才能快。赣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基础条件不如发达地区,作为政府一要“补”二要“退”。一是要“补”足服务这个大文章,政府要多在提高服务水平上动脑筋,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多做工作、下苦功夫。二是要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上“退位”,继续推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让给社会、中介组织、市场去管理和调节。
=、加快赣州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十大体系”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因素。宁波有个“一号工程”,其内容是各级党政一把手抓生产力(科技),抓第一增长点(高科技产业),抓第一资源(人才)。他们投入巨资兴建了由六所高校组成的大学城,采取资源共享,后勤设施共建,各校区主体开放,师资可互聘,学生可在校际选修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实验室、图书资料、体育场馆实行共享。国务院一位领导评价说,中国教育的两大难题在宁波找到了答案。宁波的高校====年有=所,====年发展到==所。宁波还拿出数亿资金对部分乡镇九年制义务教育予以免费。在人才引进方面,==年代,从某省聘请了一大批“星期天工程师”,即把所需的各类人才在星期六从某省接过来,星期一再把他们送回某省上班,借助“星期天工程师”很好地解决了宁波人才缺乏的问题。每年的=月==日宁波市定期召开高级人才洽谈会,仅====年就引进人才=万人。苏州也投巨资建设研究生城、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和国际教育园,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渡。====年引进人才=万多人,办理特聘工作证和人才绿卡=.=万人。长三角地区舍得花钱培养和引进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赣州在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上已经出台了一些好的政策,尤其是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方面,政策有了,措施也有了,关键是如何贯彻落实的问题。因此,真正把“凤”引进来,把现有的人才使用好,是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加快赣州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打造市县工业园等招商载体发展外向型经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无一例外地把发展的支点放在开发区的建设上。苏州把开发区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战场,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服务良好的群体优势,目前全市有=个国家级开发区,另有==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小区。苏州各类开发区建设的特点是高起点规划、滚动式发展,集中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注重提高水平,注重制度创新,注重规范服务,努力创造一个与国际经济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有利于投资者特别是大公司进驻的良好环境。赣州的市本级经济相对薄弱,要让市本级有更大的作为,必须看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因此,要依托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载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以大项目和发展工业为主攻方向,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市域经济的的重要增长极。昆山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利用外资来撬动县域经济发展,找到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是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我市更多请登录县域经济相对落后,要加快发展,一要激活存量,即加大县域经济中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做到“国退民进”,同时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活民营经济的发展,打造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二是要扩张增量。即加大资金投入,用好用活本县市区的低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集中力量办好县级工业园,把县级工业园办成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第三篇:“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9%,但是,它的GDP和税收却约占全国的22%,进出口额占全国的35%,利用外资占全国的40%,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进入了前100名。
一、“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现状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显著增强。据中国县域经济网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口平均规模为45.53万人,而江苏、浙江分别为94.06万人、54.16万人,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2.07倍、1.19倍,在全国排第1、11位;同期全国县域平均生产总值(GDP)为32.04亿元,而江苏、浙江为123.20亿元和93.92亿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2.93倍,在全国排第1、2位;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7037元,而江苏、浙江为14538元、16227元,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07倍和2.40倍,在全国排第4、2位;在对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比较中发现,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21亿元,而江苏、浙江为7.13亿元、4.43亿元,分别是全国的5.89倍、3.66倍,在全国排第2、4位。到2006年初,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县域平均值的2.38倍,为全国各省区之最;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5亿,均为全国各省区之冠。由此看出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从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开始到第六届,在连续六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江苏和浙江进入百强县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在第六届评选中,江苏占21席,其中7个县进入前十名;浙江占25席,其中3个进入前十名。2005年“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等级都是I级,在全国的排位是:上海第1、江苏省第4、浙江省第5。从以上分析看出,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
二、“长三角”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人凭借敏锐的眼光,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各级党政领导对县域经济高度重视,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设置、发展搞活乡镇企业、发展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节节推进的改革措施,使县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财政体制方面,浙江省实行“省管县”体制,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浙江其他县的财政直接由省管理,预算内的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结算,只有预算外的各种“费”与市结算。
避免了市对县财政的截留,实现了增强省级财力与壮大市县财政的目标,使县域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大大增加,尤其是有效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状况,逐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管理权限设置方面,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内容有12大类313项,权限下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经济权限按行政层次划分的束缚,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同时,江、浙在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江、浙县域经济率先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大中城市,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再加上江浙人敢闯敢拼、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江、浙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江、浙两省县域经济率先打破“惟成分论”,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使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资本和创业者从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生产开始起步,继而发展到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进一步激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地处长三角的江苏乡镇企业起步早,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2004年江苏66个县(市、区)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达到601.4万人,占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总数的72.8%,在苏南经济强县民营经济甚至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8%以上。目前,在浙江全省的县域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80%,以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70万人,乡镇企业增加值、税金、利润等项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积极发展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化市场与企业的联动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浙江是全国闻名的“市场大省”,“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做法,成为浙江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经验。20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县域经济无论市场数量还是市场规模都呈迅猛发展态势,继而发展成各种各类的大型综合及专业市场,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永康市科技五金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等都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搞活了产品的流通,反过来又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市场,浙江一些地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之快出人意料。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饮食业、旅店宾馆业、运输业、电信业、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在浙江,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该省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同时也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06年6月底,浙江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这些产业集群共涉及28个工业部门。资料表明:诸暨大唐袜业是中国“袜业之乡”,现有上万家企业,分布在11个相邻乡镇、120个村、1万多户农村家庭,这一产业集群,年产袜子48亿双,产值达80亿元,占全国产量的50%。此外,还有闻名全国的嵊州领带群、永嘉桥头镇纽扣产业群、海宁皮革、永康五金、柳市低压电器群等。产业群不仅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被人誉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受到推崇。
(五)以发展城市化为重点,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998年浙江省提出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县域城市化建设突破了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的局限性,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城市化的水平。为此,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5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在经济实力强县,城镇化的发展步子迈得更快。如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市,依托商贸业的持续繁荣,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高达55%。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在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同步提升的同时,其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2.1%上升到2005年的50%,其苏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5%。
(六)实施外向发展战略,通过利用外资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得益于坚持“两头在外”,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实施外部带动的外向发展战略。例如江苏省昆山市近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之路,也被外界称为“昆山之路”。昆山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就是利用外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昆山通过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大量进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几大支柱产业在工业总量中占比达45%。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昆山与江阴市并列第一,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秀范例。
三、“长三角”成功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提供县域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各地应积极学习借鉴浙江省“强县扩权”的经验,扩大部分县(市)的经济决策权、事务统筹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县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建议各县(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县域经济上,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二)以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加快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对特色产业不太明显、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市),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的新理念,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通过做优结构、做大产业,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三)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江浙县域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离不开600多个产业集群区的发展。各地应借鉴长三角的经验,按照集聚产业、整合产业、提升产业的路径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具体应有以下政策组合:(1)建设和完善产业集聚硬件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设施,把产业集聚区培育成为生产加工中心、市场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等,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作好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本地区产业相对优势,选择几个可能造成产业聚集的特色主导产业;(3)加快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4)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核心主导作用;(5)建立中介服务组织,保证产业集群健康成长;(6)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以品牌集聚产业。
(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民营工业总产值,广东为13095亿元、江苏为9253亿元、浙江为8342亿元、上海为4190亿元、山东为5288亿元。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本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浙江为86.8%、广东为82.6%、江苏为79.4%、福建为79%、天津为72.5%、山东为65.7%。由此可见,要想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1)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新上的项目,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吸收民间资本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控股,对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结构谓整、对外开放的,应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2)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贯彻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3)重点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各县(市)政府应出台政策和措施切实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进一步拓宽民带经济的筹资渠道,积极组织银企联谊活动,引导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开办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业务,成立县一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4)加快重点民营企业发展,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市)要选择重点民营企业给予挟持,不仅要给荣誉、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而且要制定有力的扶持措施,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五)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应借鉴昆山的经验,大力实施外向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要素,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1)可先行尝试建立外向型经济联席协调制度,对需要统一协调的项目,由政府召集联席会议议定,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必须严格执行。(2)建立为县域企业提供外贸人才服务的机构,为县域企业提供贸易谈判、贸易政策、贸易信息等服务。(3)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项目招商,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和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来本地落户,优化本地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地企业的技术进步,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增强活力。
第四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及启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及启示
体制机制创新是广电媒体发展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中共十七大以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以“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的战略思路,推进新一轮改革,实现总体战略转型,即发展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两手抓,传统媒体的升级改造与发展新媒体并行推进,走多媒体综合集成之路,实现广播的“可听、可视、可读”,把中央电台建成一流的现化化国家传媒机构。2008年,中央电台实施“管理效益年”,整体推进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构建事业产业协调发展新体系,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体制机制创新的背景、思路和着力点
(一)改革背景和思路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体制弊端和机制障碍已成为制约整个传媒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中央电台以资源整合为主要内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
重点的新一轮改革,既是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央电台几乎囊括了当今大众传媒的所有业态,正步入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型、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型、从计划事业型向事业产业型转型、从单一广告经营向多元媒体经营转型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并根据战略目标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技术变革中,现有业务形态必须持续提高运营效率,新的业务形态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运营方式,各种公司化运营形式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普遍采用。目前,中央电台沿用的传统媒体管理体制,在管理思路、管理手段、管理力量等方面与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新业态不相适应,新产业与旧体制、小班子与大摊子、高科技与低效能的矛盾及内部动力机制缺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中央电台此轮改革呈全面性、整体性、实质性特点,其目标是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管理体制从事业单位到事业、企业法人双重身份转变,并通过资产分离实现事业、产业双向运行;二是传播形态从以广播为主进一步向多媒体融合形态转变;三是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由分散向集中平台转
变。
(二)改革着力点
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围绕人才、技术、制度与组织等主导因素,创新管理方式,实施战略管理、整合管理、制度管理、绩效管理、知识管理、动态管理、成本和质量管理、流程管理及进行资本运作和管理等,实现管理的新突破,达到科学整合、配置和营销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价
值的最大化。
创新管理体制:以功能性质定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在强化主业的龙头与核心作用基础上,按照资源的不同属性和类别,实行不同的配置方式,分类管理,鼓励探索创新,逐步建立适应多种业务形态拓展、多种运营模式并行、科学规范灵活高效的现代媒体扁平化组织架构和管控模式,争取政策支持,推进市场化运作,实现多元化和开放式的产业经营。
转变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机制建设在事业产业发展中的牵引、激活和支持作用,着眼于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的剥离与制衡的制度创新,着眼于事业与产业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制度创新,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把权责机制优化、内容创新、资源整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根据事业产业属性,建立不同的干部、人事、分配、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成本管理。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强大的品牌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构建由广播、网络、电视、报刊、音像、手机广播电视等多种介质的多媒体体系,对内打造节目内容集
成平台,对外开展资本、广告和节目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的合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深化五项改革:新闻机制改革,经营体制改革,人事、分配、财务等管理制度改革,制播分离改革,媒体融合改革,从而增强舆论引导力、品牌竞争力、文化创新力和持续发展力。
二、体制机制创新的进展和成效
2008年是中央电台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第一年,以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实施
全面改革,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调整组织机构,建立事业产业协调发展、互为支撑的科学管理体制
中央电台原设有中心(室)、频率单位22个,直属机构7个。调整后的内设机构总体数量与改革前相当,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直属部门职能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确,核心职能得到强化。如新成立了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营管理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节目版权资源管理处等,管办实现了分离,经营得到了强化,责权利融为一体,为科学决策、产业发展、解决管理和服务
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以及推进资源整合提供了体制保障。
(二)改革人事、分配、考核制度,建立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管理制度。在借鉴当今传媒领域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先后制发了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及机构调整、中层干部管理、干部交流制度、绩效工资管理、待岗人员管理、职工退休管理、专
业技术首席岗位管理等10多个文件,为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
实施干部交流。通过干部轮岗、调任、提拔、提前退出领导岗位等多种方式,优化中层干部队伍结构。从2008年7月1日改革实施到11月底,全台共交流调整领导干部170人次。其中,平级交流调整63人次,提拔使用94人次,提前退出领导岗位9人次,中心级主要领导90%以上
实行了轮岗,激发了中层管理团队的工作活力。
改革分配制度。将绩效工资分为管理、业务、经营、其他四大序列,强化绩效考核的力度,体现按劳分配、按岗取酬原则。改革后,全台人均月工资平均增幅31%,其中,频率单位人均绩
效工资月增幅达71.2%,体现了向一线岗位倾斜的政策。
(三)创新现代新闻传播流程,增强舆论影响力
建立全天候快速反应的新闻传播机制。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全台统一指挥、人员统一调度、设备统一保障、24小时播出的新闻应急机制,积极推进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机制改革,建立部委发言人合作机制、建立权威的社会特约观察员团队,加强新闻的深度解读,全方位增强新闻传播力。2007年12月实现全天24小时播出的中国之声,在2008年的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实施整体运作,采用“正在进行时”的报道模式,强化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解读,发挥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在大范围、突发性灾害面前,当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难以有效覆盖时,广播成为唯一有效及时直达受灾群众的媒体。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作出批示,为抗震救灾前线17万部队官兵每人配发一台收音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多次肯定广播在各种媒体争芳斗艳中不可替代,中央电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首次提出“应急广播体系”,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国家相关应急体系建
设的总体规划,这是对新时期广播作用的高度重视。
实施机构改革,形成内部新闻生产流水线。2008年8月,中央电台对中国之声频率的内部机构进行了规划调整,按新闻规律和频率运行流程设置部门,确定编制,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壁垒;加强策划,突出快字当头、策划为先、大进大出的采编思想;强化采访、编辑力量,由频率领导、策划部和各部门领导组成指挥中心,统筹指挥,形成一条完整的新闻制播链条。推出“板块+轮盘”的节目编排,以标准化的流程全面提升新闻品质。以简洁、迅捷、实时直播的风格,每半小时滚动播出《央广新闻》,打造广播新闻品牌,在系统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专门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业内同行和广大听众给予广泛好评,广告市场亦给予价值认同。中国之声频率改版后短短的一个月,在全国各地的收听率和市场份额迅速上扬,在四分之一的城市位列前茅。
(四)建立产业发展体系,培育市场主体
推进可经营性事业部分转制和企业的改制重组,打造产业开发平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为核心的统一经营平台。2008年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完成了经营平台的搭建工作和产业开发的基础设计,其下设北京央广网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央广智库广告有限公司、中广之星文化有限公司、中广数字电视公司、央广视讯公司等,以传统广播、网络新媒体、多元产业为支柱,以开发内容原创能力、企业管理能力、资本运营能力为重点,逐步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实现广告收入、节目销售收入及新媒体、新产业开发并举的赢利模式。构建整合营销系统,保持广告稳步增长。央广传媒以明确的市场目标、务实的价值引导、规范的业绩考核,促成频率单位间的联动策划,实现整合营销。2008全台经营创收超额完成预定指标,总体增长36%。其中,中国之声重大事件营销取得成功,广告创收1.4亿元,实现历史
新突破。
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本运营。数字付费电视家庭健康频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共同经营,规模扩大,用户数量稳定。正在积极申请开办数字付费电视新频道。手机电视与中国移动合作,具备规模创收潜质。
加快新媒体开发,实现增量发展。对中国广播网进行企业化改制,实现公司化运营,北京央
广网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网络新媒体资源,运用高新技术形成文化创造力。推进资源整合,建设内容产业聚合平台。发挥内容产业优势进行集成创新,促进传统广播向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2008年,中央电台初步完成了“中国广播新闻共享平台”、“多媒体新闻采编系统”、“计算机业务平台整合”、“中央台记者站采编传系统(三期)”等项目建设。全国新闻共享平台奥运期间投入使用,目前在该系统注册的地方电台已达90余家。同时,积极推进“中央电台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建设,对已有的音频资料库、老磁带转储和新闻共享平台项目进行整合,为实现媒资内容
产业化奠定基础。
建立对外合作机制,实现规模发展。2008年,借北京奥运会的重大契机,发起全国奥运广播联盟。中央电台首次作为持权转播商给全国电台提供音频信号,与全国100多家电台联合直播,实现资源共享,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借此东风,2008年12月,中央电台成功举办广播发展论坛,与全国45家电台就成立中国广播联盟达成共识。2009年1月1日,中国广播联盟在京成立,开启了全国广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中国广播联盟将在新闻宣传、媒体经营、大型活动、品牌推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同时,中央电台还依托全球华语广播协调网,与海外华语广播机构联合,2009年推出“全球华语广播盛典”,打造全球华人文化
交流的广阔平台。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对推动中央电台迈向现代国际传媒打下基础。
(五)探索制播分离模式,提升文化发展力
制播分离是制播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最佳切入点。制播分离改革以品牌为基础,组建节目公司,通过市场交换机制,以契约或合作方式整合社会资源(资本)共办节目、共创品牌,使资
源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2008年,中央电台在研究国内外制播分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在音乐之声频率推进制播分离改革。音乐之声频率作为播出机构,负责频率的规划、节目的终审和安全播出,节目制作和经营委托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组建的北京央广智库广告有限公司运作。该频率的制播分离改革,以品牌资源为重点开展多元经营,面向地方拓展节目销售市场,构建节目交易平台,打破了长期以来“自产自播”、“自娱自乐”、“自给自足”的生产体制。音乐之声频率制播分离改革探索为中央电台创新节目生产流程和产业经营改革迈向新台阶打下了基础。下一步将推进文艺之声频率、都市之声频率及新开办的老年之声频率等非时政类文艺、娱乐、服务类节目的制播
分离及新运营模式改革试验,不断培育中央电台新的增长点。
三、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
2008年中央电台体制机制创新实践给人们带来以下启示:
一是体制机制创新是激活媒体创新力的关键所在。体制是主导媒体运营机制、市场化程度和产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技术、观念和市场环境下,传统媒体正在向多媒体和复合媒体的形态转变,媒体融合已成为商业模式和业务创新的基点。传统的行政力量赋予媒体的垄断基础正被消解,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阶段性传媒体制的积极能量已释放殆尽。谁先认识和理解媒体融合的本质,并按其要求完成自身体制、流程和形态的再造,谁就将赢得未来竞争发展的生存权和主动权。媒体自身无法改变大的体制环境,但成功的媒体之所以能保持持续发展,无不是在宏观体制的基础上推进微观体制改革创新。传统媒体要冲出困境,必须实行战略转型,建立完整的全媒体组合,从体制创新入手,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靠技术引领进步、再造流程,按内在传
播规律制造媒介产品。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的目的在于促进媒体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复合性增长。创新的出发点不是以新的体制替代现有体制, 而是要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中国社会政治制度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在保证党和政府对媒体控制权的同时,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传媒体制模式。由于体制创新现阶段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媒体不仅要继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还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结合中国国情和制度背景及自身实际进行改革。应当说,文化的意识形态及文化安全问题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但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实现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占据了国际文化产品的高位势的同时,又没有失去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些国家靠的是一种既保持稳定又实现高速增长的合理性系统。我们要借鉴其中的有益
成份,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稳定、持续、全面发展。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和推动媒体事业产业发展相一致。体制机制创新要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整体战略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即与内容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开放发展等同步规划,将新媒体建设与产业环境完善、制度创新并举,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只有将对新的业务形态与运营方式的探索与体制机制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四是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综合改革,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选好、抓好一个突破口,以突破口为引领,稳健有效地推进。目前,在广电运营机构,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创造性劳动未能获得应有激励的问题。这样的价值取向使从业者倾向于选择没有风险、收益又不低的非创造性劳动岗位。业内体制机制改革也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紧迫感有余、改革动力不足”的情况,这其中既有观念问题,也有合理性的改革首先会指向改革者的权限和既得利益问题。中央电台本轮改革尽管难度很大,但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努力协调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设计紧紧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解决发展动力这个目标,使积极的创新行为得到激励机
制的保障。
第五篇:关于体制机制创新
怀仁县中医院文件
怀中医学组发[2009]15号
关于体制机制创新
方面的意见、办法和规章制度
一、意见方面:
(一)、是对医院科学发展认识不足,思想解放不够,发展质量不高,发展速度不快;
(二)、是医疗服务中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行为不规范,对患者权益维护不够;
(三)、是学科建设不健全,各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重点学科建设滞后;
(四)、是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缺乏,中坚技术骨干储备不足,住院医师培训;
(五)、是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医院发展;
(六)、是党性不强、执行党纪不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采取的办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使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在什么是医院科学发展、现在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医院工作。
(二)解决突出问题。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医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思路、政策、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医院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医院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三)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创建有利于医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医院制度建设,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医院建设和发展。
(四)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领导班子和中层党员干部中,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
33、贯彻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的监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4、坚持正面教育。正面教育是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激发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是实现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形式。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实践,实事求是查找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三、规章制度建立
(一)、我院理论学习要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改革和发展,专题学习不少于3次。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二)、要采取个人自学、集中交流、主题征文、邀请专家作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创新学习方法,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
(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在思想动员、学习提高的基础上,院班子成员分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思想认识从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克服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等思想,开创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院改革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
(五)、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既要严格要求,提高质量,又不搞人人过关。
(六)、认真查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等。
(七)、对科学发展观及体制机制创新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要认真分析,群众提出的正确意见要得到充分体现。
(八)、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要提出创新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分管领导、分管科室,使机制创新工作有章可循。广大干部职工要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努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九)、完善体制机制。从促进医院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保障医院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广大党员要认真落实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中完善的各项制度。
(十)、提高执行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医师业务知识培训,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应急能力。要强化业务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其执行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自觉性。定期召开专门工作会议,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措施,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保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十一)、狠抓行风建设,树立医院良好形象。行风建设要从生存危机考虑,从塑造形象出发,主动地把行风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自觉行为。尽快把转变行风作为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把行风建设作为创建现代化医院的龙头和抓手,把行风建设的过程作为不断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在医院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以行风建设的成果,向社会展示医院的良好形象。
(十二)、明确职责任务。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各科室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机制体制的不完善之处。
(十三)、接受群众监督。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医院要把扩大群众民主参与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广泛听取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十四)、搞好舆论宣传。各支部、各科室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进一步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十五)、坚持统筹兼顾。医院要统筹兼顾、周密安排,把体制机制创新与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效能建设结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