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样例5]

时间:2019-05-12 04: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

第一篇: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

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

作者:汪时政

一、宁陕县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资源优势明显。一是生物物种繁多。境内有野生动物250余种,有植物136科591属1178种,分布广泛、野生比例大、珍稀比重大、经济利用价值高、利用程度低。二是空间优势独特。境内北高南低,气候垂直差异大,导致农业立体条件复杂而多样。对于农业,特别是对于以资源、气候、立地条件为基础的特色农业而言,空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地处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道,距西安最近距离72公里,西昆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三是生产环境良好。农业生产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宁陕县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无环境污染,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业的优势所在。

市场前景广阔。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单一化向质量型、多样化方向转变,农产品市场对具有特色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给特色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宁陕县四大主导产业近几年市场分析来看,价格逐年上涨,还没有出现过滞销的现象。

生产技术较为熟练。广大的农户,通过多年的实践,基本掌握了食用菌、猪苓、天麻的制种、点菌、培植技术,板栗、核桃的嫁接、栽培技术,冷水鱼养殖技术以及各种病虫害的预防技术,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约宁陕县主导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一是投入不足。宁陕县第三季度统计资料反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项目按产业分第一产业累计投资仅750万元,同比减少86、8%。财政支农资金虽逐年提高,由于资金来源分散,政出多门,且大多是专项资金,真正用在四大主导产业上较少。金融贷款因大多农户有欠账或无抵押资产,到位率较低。二是产业结构失衡。今年前三季度宁陕县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比为19.95:44.54:35.32,增速分别为5.5%、26.3%、9.3%,呈现出明显的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的特点。三是工作力度不够。尽管宁陕县成立了农村产业突破发展领导小组,分别组建了“菌、药、果、鱼”工作组,制订了四大产业发展规划、任务目标等,由于宁陕县农业产业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由多个副县长分管,不能有效地整合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资源,行政推动力还不十分有力。

基地建设比较滞后。一是基地规模不够大。全县除食用菌产业外,其它特色产业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潜力较大的猪苓产业才处于起步阶段,板栗园虽有21万亩,但标准化程度低。二是产业覆盖面较窄。天麻、核桃、冷水鱼养殖适宜全县推广,目前也只是在部分区域发展,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产业基地,少数村还没有主导产业。三是产业基地标准低。由于县级财力弱,项目少,加之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投入较大,制约了宁陕县标准化产业基地大发展。如猪苓发展潜力很大,但种植成本高,一窝的成本在100元左右,产生效益需四年种植100窝需投资4万元。

龙头企业薄弱。一方面,全县工业化程度低,对农业反哺能力弱,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还停留在政治号召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制度机制,至2010年,全县仍有贫困人口2.8万人。另一方面,县内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现有的涉农企业以食用菌、腊肉、豆腐干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大多数企业加工的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够高。特别在生产、养殖环节,全县仅有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菌、药、果、鱼”四大主导产业至今还没有一个深加工龙头企业。

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科技推广力量薄弱。四大主导产业涉及农业、林业、水利、食用菌办和科技局五部门,全县五部门专业人才只有51人,很难承担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科技推广任务。二是产业环节关联度松散。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之间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还没形成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制和技术服务体系。三是专业合作组织不发达。全县目前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有12家,其中发展较为成熟的只有旬宝猪苓专业合作社、汇诚食用菌合作社和龙泉大鲵养殖合作社3个。

三、发展宁陕县主导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产业领导,推动产业升级。经过全县上下的多年努力,宁陕县的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了以林业资源为依托的药、菌、干果产业,以冷水养殖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和传统的畜牧养殖产业。食用菌和以天麻猪苓为主的药才产业产值分别突破亿元,干果、冷水养殖和畜牧业也蓄势待发,经过进一步的努力,其产值也将达亿元,其前景十分看好。为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突破发展的领导,全力推动宁陕县农业产业化升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一要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搞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点,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要坚定发展信心,坚定发展“菌、药、果、鱼”四大主导产业思路不动摇,一届接着一届干,把四大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力争“十二五”末,食用菌、药材、产值各达2亿元以上,干果、冷水养殖、畜牧养殖产值各达1.5亿元以上,使农业主导产业增加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二要加强协调,搞好配合。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整合涉农各个要素,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和扶持农村各个产业的突破发展。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卓有成效地搞好服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调查,选好项目,搞好论证,争取上级支持。目前宁陕县农业产业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由多个副县长分管,建议县人民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产业突破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县农业产业建设工作。三要加强检查,搞好考核。为确保“十二五”农业产业化建设任务的顺利实现,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干果、药、菌、特色养殖四个工作组的指导,加强对乡镇、部门的检查考核,要健全领导责任制,周密计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任务和目标一经确定,每个项目、每项产业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定考核奖惩办法,保证计划实施件件有着落。各级干部必须发扬求实务实精神,讲实话、办实事、讲实效,反对形势主义,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大力实施“民心工程”。

加大产业扶持,助动产业发展。一要切实搞好

十二五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

发展现代化农业

”的要求,因地制宜,确定宁陕县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要考虑特色农业生产条件的独特性和消费

需求的特点,坚持在适宜区域进行生产,做到规模适度,确保产品特性,按产业化进行开发。二要加强政

策扶持力度。计划、财政及涉农部门要认真研究

十二五

惠农新政策,不折不扣、不截不留地支持农业产

业化的发展。三要加大资金投入。要积极争取上级的项目支持,加大信贷资金支持,扩大民间资金的投入

比重,下功夫招商引资,多措并举、齐心协力解决宁陕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匮乏的问题。四要加大科技扶

持。现代农业以科技为支撑,宁陕县农业各产业都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少,科普宣传不到位,新品种、新技

术推广慢,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建议今后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实基层专业人员力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有效的解决良种、良育、科管、疫病防止等技术服务方面的若干问题。

加快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质量。一要强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要按照宁陕县

十二五

产业规划,强力打造出一批专业村,培育一批能人大户,真正建成一批产业基础扎实、产业效益较好、辐射带动明显的产业基地,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以基地建设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二

要壮大龙头企业。全县仅食用菌、冷水养殖两个产业有一定带动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要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解放思想、集中精力、认真解决产业无龙头、龙头少、龙头弱的问题,以助进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三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巩固发展壮大旬宝猪苓专业合作社和秦南菌业等有一定影响和基

础的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要积极引导扶持新建一批专业合作社,拓展干果、特色养殖、蔬菜等产业社会

化服务专业合作社空间。要大力组建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组织,为产业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从

科、工、贸等方面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食用菌、猪苓、天

麻生产,离不开木材,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产业发展应有控有扩,按

资源承载能力

大小科学配置,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环保工作,要加大技术创

新工作,采取工程、农艺和生物技术等相结合的措施,减少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

。要注重特色农产品产

地环境保护,实施保护性耕作。要进一步积极推广沼气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

态环境,走可持续农业健康发展之路。

第二篇:宁陕冷水鱼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宁陕冷水鱼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作者:洪乔德…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2-5-16

冷水鱼适宜在水质清新、水量充足、水温不高于20°的环境下生长,因其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和观赏价值,已成为欧美和国内富裕阶层的主流水产食品,是未来的20年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农业优势产业。宁陕县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拔1700米以下地区是大鲵、鳟鱼最佳适生区,尤其是大鲵,历史上在宁陕大小河溪随处可见,全县境内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20条,发展大鲵、鳟鱼资源优势明显,冷水鱼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宽广。我们认为,宁陕县冷水鱼发展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已经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把宁陕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冷水鱼产业基地,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寻求产业支撑。

一、发展现状

1、名贵冷水鱼生产健康快速发展

鳟鱼发展情况。2011年11月,全县实现鳟鱼养殖面积达到2360平方米,现存产品鱼6620公斤,生产销售价达到每公斤80元,已经销售成品鱼为8300公斤,实行销售收入达到66.4万元。

大鲵发展情况。2011年11月,全县实现大鲵养殖面积达到24270平方米,现存产品鱼86570公斤,生产销售价达到每公斤3000元,已经销售成品鱼为17512公斤,实行销售收入达到5254万元。幼苗销售价850元/尾,本年已销售幼苗17605尾,实现销售收入1496万元。孵化大鲵鱼苗54296尾。

2、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截止2011年11底,全县鳟鱼养殖重点1个村,有养殖户9户。有25个大鲵养殖重点村,有大规模养殖场38家,小规模驯养养殖场100余家,家庭商品大鲵养殖户200余户,大鲵幼苗存有量36691余尾,产值3119万余元,大鲵商品鱼存有量为87吨,预计产值2.61亿。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是全国九家获得经营利用许可的企业之一和全国七家获得人工增殖放流种苗供应资质企业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康市大鲵繁育龙头企业。

宁陕县冷水鱼产业在全市位于主导地位、领先地位和示范地位,基本走上“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预计全县2011年冷水鱼带动农民增收902元。

二、发展存在的问题,务必高度重视

1、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宁陕冷水鱼资源丰富,但目前利用率较低。一是冷水鱼龙头企业不多,规模较小,布局不合理。二是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尽管我县广货街镇蒿沟村鳟鱼养殖对旅游、餐饮产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产业化水平还是较低,产品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2、冷水鱼种苗生产体系建设滞后,科学养殖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虽然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获得人工增殖放流种苗供应资质,但还不能满足全县以大鲵快速发展对种苗的需求。从这次对一些养殖户调查情况看,我县大鲵养殖在人工繁殖、养殖模式,病害防治、料配方等方面关键技术推广能力弱,养殖技术推广人才奇缺,难以适应大鲵、鳟鱼养殖产业的需要。

3、政策支持不够,发展资金不足。一是由于渔业管理体制原因,冷水鱼养殖资金缺口较大。2011年全县大鲵、鳟鱼养殖争取到的国家、省扶持资金为345万元,与冷水鱼产业发展对资金当需求缺口较大。二是我县由于财力有限还没有建立支持冷水鱼发展的专项资金,成为冷水鱼突破发展的瓶颈。

4、冷水鱼养殖法制环境需要加强。由于利益驱动,非法捕鱼近乎疯狂,除传统的电、毒、炸以外,还采取改变河水流向、抽水等工程措施,甚至将大型工程机械也用于捕鱼,使境内野生资源近乎枯竭,大鲵栖息地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

5、农户养殖效益情况。农户在起初养殖时都是抱着“看一看、等一等、试一试”的心态在观望。由于龙泉公司成功的推出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提供了保护,养殖户卖给合作社内的养殖户幼苗为650元/每尾,市场价为850元/每尾。据调查,一些掌握了养殖技术、善于经营的养殖大户,今年大鲵幼苗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之多。但是也有一些农户由于技术不过关,收入仍然不理想,甚至亏本。目前,在大鲵养殖上有“炒种”现象,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毕竟大鲵养殖是

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养殖有风险,进入须谨慎。

三、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产业发展

1、明确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多种养殖模式和经营模式,坚持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实行基地生产与农民自愿、自行发展相结合,切忌在推广方式上采取以往大上快上、大包大拦的方式,避免做了“好事”遭抱怨的结果发生。

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条。主管部门要建立冷水鱼产业市场供销信息发布机制,努力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服务,推进冷水鱼养殖、加工、销售及相关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3、坚持将环境保护纳入产业发展之中,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严格控制大鲵、鳟鱼养殖环境质量,控制在已经划入冷水鱼养殖区域的河道开发行为,切实保护养殖户的合法权益。

4、做好产业规划布局。一是根据我县冷水资源分布和现有冷水鱼养殖基础,重点建立三个冷水鱼产业优势带。一是以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为基地,建立城关镇、长安河、东河大鲵繁殖产业基地,发挥县城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以浦河流域为重点,建设大鲵成品鱼基地。三是以旬河流域为重点,以广货街鳟鱼养殖为支柱,打造旬河流域广货街、江口、金川、丰富四个镇鳟鱼产业发展带。三是根据全县冷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合理确定生产规模,避免无序开发对生态的破坏。

5、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一是完善和规范冷水鱼养殖基地及配套设施用地政策,保证冷水鱼养殖用地需求。二是制定扶持奖励农民养殖户具体政策,鼓励农民分散养殖。三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县上建立冷水鱼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中省财政补贴、扶贫资金、水利资金及相关配套资金,加大对冷水鱼产业的投入。四是将冷水资源优良、开发潜力大的区域,可整体包装成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外地客商整体进行开发。五是加大对冷水鱼产业的信贷投入,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制约。

6、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一是进一步充实县水利部门冷水鱼产业科技人员,积极招聘水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来我县工作,二是对现有水产科技人员派出去进修学习,充实水产科技知识,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三是在全县12个镇成立水产技术服务站,对冷水鱼养殖户及从业人员实施“零距离”技术传授,构建县、镇、村技术推广梯队。

7、发展休闲渔业,提升冷水鱼产业附加值。结合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绿色水产观光旅游养殖示范基地。

8、加强消费引导,扩大消费市场。目前鳟鱼、大鲵仍然是高端消费产品,随着普通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必将对鳟鱼、大鲵产生消费欲望。因此,要加大对鳟鱼、大鲵的宣传力度,让普通消费者了解冷水鱼的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让大鲵、鳟鱼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通过提高普通老百姓消费,拉动大鲵、鳟鱼的市场,使我县冷水鱼养殖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9、加强渔业法制建设,为全县冷水鱼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证。要加大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浦河、旬河、汶水河、长安河、东河等河流的巡查执法检查,对在宁陕境内主要河流内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严肃处,为我县冷水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第三篇:关于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2011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调 研 报 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果畜富民、工业强县、城镇带动、旅游突破”四大战略的总体要求,始终把增加农民纯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围绕“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高新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基地建设促发展,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加大劳务输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粮油生产再获丰收,是连续第八个丰收年 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96.5万亩,总产44.73万吨,较上年增长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8万亩,总产24.36万吨;玉米种植面积38.5万吨,总产20.37万吨。

油料种植面积7万亩,总产0.9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在粮油生产上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实施小麦、玉米良种统供项目。按照陕西省良种统供实施方案要求,县上成立了良种统供领导小组,通过招标确定良种统供企业,实行“五统一”管理,严格供种程序,确保供种质量,全县小麦良种统供面积58万亩,玉米良种补贴38.5万亩,实现了良种全覆盖,良种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

二是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11年我县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了2个万亩示范方,在2个万亩示范方田内各建设一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小麦、玉米收获前,经省、市高产创建专家组实地测产: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田平均亩产523公斤,较中南部大田亩增产52公斤,小麦百亩核心攻关田亩产578.5公斤,较中南部大田亩增产107.5公斤;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亩产635.5公斤,较中南部大田亩增产106.5公斤,玉米百亩核心攻关田亩产672.3公斤,较中南部大田亩增产143.3公斤。高产创建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全县96.5万亩粮食均衡增产,使我县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位居咸阳市第一。

2、蔬菜生产快速发展,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按照“东菜西果、南畜北特”的发展思路,在灵源、阳洪、临平、新阳、大杨、城关、漠西等镇(社区)重点发展阳光大棚、冬暖式大棚蔬菜和露地特色蔬菜生产。引进了山东寿光阳光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和栽培能手,在灵

源、阳洪新建成阳光大棚蔬菜基地600亩,在临平、灵源新建成冬暖式大棚100亩,在漠西、城关、新阳建成无公害大葱生产基地2万亩,同时在灵源、大杨、阳洪发展特色露地蔬菜面积5000多亩。全县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达10万吨左右。

3、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不断壮大,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围绕“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形成产业”的思路,抓规划、抓科技推广、抓品牌建设、抓体系支撑,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在继续抓好5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3个一乡一业示范镇的基础上,今年己发展申报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8个、一乡一业示范镇1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4个。

二、农民千元增收工程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努力工作,我县农民千元增收工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企业带动、科技服务等方面全面开展工作。

1、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蔬菜产业:在灵源、阳洪、临平、姜村、大杨、城关等镇流转土地1100亩。新建蔬菜阳光大棚600亩,新建冬暖式蔬菜大棚100亩,新建设施大棚红提葡萄150亩,建

成了以漠西为中心的大葱生产基地2万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000亩,露地菜3.1万亩,蔬菜净收入3.1亿元,人均纯收入588元,较上年324元增加264元。

二是果品产业:全县新建苹果园4.2万亩,其中现代果业绿色长廊新建1.2万亩,北部新建1.2万亩,南中部其它果区新建1.8万亩。建成200亩以上标准示范园6个,在寒寨、三桥等发展核桃杂果林9000亩。全县果品面积达48万亩,通过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了果品产量和优果率,加之果品市场价格上涨,果品总产值达到16亿元,扣除各种费用后净收入12.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较上年1745元增加655元。

三是畜牧产业:建成大杨双庙村和梁村镇代东村2个万头生猪养殖场;建成周城乡董城西堡子和临平镇枣林村两个果园规模养殖场;建成大杨杨安嘉禾牧业千头奶牛养殖场1个;建成奶山羊养殖专业村4个。全县目前畜牧存栏96.6万头(只)。由于畜产品价格一直走高,畜牧出栏率增加,畜牧业净收入达6.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元,较上年637元增加443元。

四是粮油产业: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8万亩,建立了45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38.5万亩,建立了35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全县油菜种植面积7万亩,建立了5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96.5万亩,总产44.73万吨。由于粮食增产和收购价格上涨,粮油总产值达到9.753亿元,扣除各种费用后净收入5.6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元,较上年838元增加232元。

五是烤烟产业:今年烤烟种植面积6000亩,较去年增加1000亩。其中关头5000亩,梁山1000亩。在关头佛头村建五棚连体育苗大棚1个,建示范基地1800亩。

六是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全年培育发展申报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8个,省级一乡一业示范镇1个。

2、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

广升农业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二期工程主体已经建成,各项配套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当中,农民学员培训等项工作陆续展开,今年我局又搭桥引进台商余东寒投资3000万元与马连乾礼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兴建库存600—1000吨冷库20个,已开始动工建设;城关镇引进陕西翼华商贸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建立占地500亩,养殖奶山羊5000只、野猪1000头、野鹿1000只、秦川牛1000头的养殖基地,该项目正在实施之中。今年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全县农民多种经营收入1.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9元,较上年189元增加90元。

3、农民科技培训及劳务输出成效显著

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农民转移培训项目,举办农技、植保、能源、土肥、农机等各类培训班120场(次),培训农民1.8万人(次)。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52人。劳务输出及外出打工人员15.4万人,全县务工净收入14.9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0元.较上年1669元增加961元。

以上各项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8410元,较上年5665元增加了2745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甚合理。粮田面积较大,经济作物比重偏小;

二是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高;

三是农产品深加工、流通环节依然薄弱,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四是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2012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任务

工作思路:围绕一个核心,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抓好两化,即高效农业园区化,农业经营产业化;推进三大战略,即提质增效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和占领市场战略;实现四大突破,即粮食单产、设施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目标任务:2012年全县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增加蔬菜种

植面积,提高农业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培训人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671元。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

第四篇:农业工作发展调查汇报材料

农业工作发展调查汇报材料

农业工作发展调查汇报材料

市委农工办系统各部门、单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和市纪委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办事于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局,充分发扬纪检监察组织作用,精确处置惩罚改革、生长、稳固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优化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生长环境发扬了重要作用。

一、落实责任,片面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市委农工办系统各部门、单元高度器重纪检监察工作,将其列入部门整体工作的重要日程,抓紧抓实。一是落实领导班子岗位责任制,在各部门构成了主要领导片面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其

他班子成员分头抓的纪检监察工作体制和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是努力做好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各部门、单元按照与市委、市当局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结合业务工作现实,逐级细化分解责任,明确目标任务,与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和下属下层单元层层签订责任书,下层单元把责任量化到个人,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落实责任、层层设防把关的责任网络。三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培训,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的中心意识、办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本质,以不停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生长新形势的必要。四是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党员干部树立精确的人生观和代价观,特别是通过开展向郑培民同志学习和通报我市今年处置惩罚的少数党员干部案件,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结

合半年工作总结和召开民主生存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上级要求和工作现实,找准差距,看清不足,达到整改、提高目标。

二、认真履行职能,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生长环境

市委农工办系统纪检监察组织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生长环境和办事经济生长作为开展工作的动身点和切入点,充分发扬职能,增强软环境建设,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生长发扬了重要作用。

1、发扬监督监察作用,促进依法行政。规范部门和行业行政执法行为,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次序,保护农民利益。农业局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从源头上打击生产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很好地维护了农资市场次序。农机局专门出台《关于增强文明监理、规范执法行为的关照》,下发到各下属单元。畜牧局增强对兽药、饲料的办理,提高对畜禽及其产物的监测、监管力度,从根本上保证我市畜禽及其产物的健康、安全。经管局对村级财务公开监督检查做到每月一次,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增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办理。

2、加大纠风力度,转变工作作风。各部门、单元结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不停增强自身建设,提高办事质量,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刺耳、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办事程度。同时,认真查处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作风粗暴、执法不规范,以及吃、拿、卡、要、报等腐败行为,最大限度地为农民和下层提供优质办事。农业局建立和完善了农业执法职员的学习培训、测验考核、执法考评、持证上岗、监督约束等制度,农业执法队伍的办事和执法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农业开发办公室牢固树立为三农办事的思想,从领导班子成员动手,结合召开民主生存会和领导干部述职,摆题目、找不足,提高全体工作职员的本质。

经管局专门编印《农村经济办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农经职员十项守则》小册子,下发到市、乡、村三级农经职员手中。农机局围绕内强本质,外树形象的引导思想,规范了农机监理和农机化学校两个窗口单元的制度办理,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丝绸公司在生产关键季候,领导干部带头深化下层,与公司职工和蚕农孤芳自赏,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加快政务提速,提高工作效率。水利局不停缩短取水、采砂、水保允许审批期限,严格水事案件处置惩罚时限,加快汛情雨情传递速率。林业局将林业行政职能全部移交行政审批中心,简化了审批手续。农机局完善了一系列联动办事承诺制度,并设立了一站式办事大厅,规范和充实了办事内容。畜牧局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了细化汇总,并制成公示栏、公示牌,全部对外公开,实行阳光收费。景象局对我市建筑工程的防雷图纸全部收费考核,并为部分建筑收

费安装了防雷电涌保护器。烟草公司下发了《关于推行企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大宗物资采购和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

三、深化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增强为经济生长办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市委农工办系统各部门纪检监察组织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市委、龙州市委三级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如何更好地为实现全市农业农村超常规、跨越式生长办事大讨论,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同一到各级党委关于加快生长的重大决策下去。

一是深化学习,领会实质。继续深化学习各级党委关于加快生长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进一步领会实在质,明确纪检监察组织在经济生长中发扬职能作用的新要求。采取会合学习、召开会议、个人自学、交换体会等多种形式,不停把学习引向深化。

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密接

洽纪检监察工作现实和个人思想现实,对照上级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生长意识、中心意识、市场意识、软环境意识,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加快生长、扩展开放、连结稳固的大局中来把握。在工作中,要精确区分工作失误与渎职的边界,对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的要为其撑腰壮胆,对诬告陷害改革者的,要从严查处,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驻足办事,优化环境。继续加大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力度,深化开展双评活动,对经济生长中出现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阻碍经济生长的题目,要进行重点整治。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严格追查责任,进一步优化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生长的外部环境。

四是增强教育,未雨绸缪。切实加大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勤政教育,资助他们在经济生长大潮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始终连结清醒头脑,经得起各种庞大情况的考验,更好地适应经济生长的必要。

第五篇:大同灵县农业发展调查

大同灵县农业发展调查

大同灵县,辖2镇7乡,180个行政村,总人口1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9万人,占总人口的85.97%,是一个传统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收入2667元,同比增长12.5%。近年来,广灵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围绕农民增收,发挥比较优势,深化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培植龙头,壮大基地,打造品牌,农业产业化长足发展

在广灵,一个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产业带已经初具规模。2008年,全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22.3万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3万亩,“东方亮”谷子种植面积5.47万亩,优质杂粮种植面积13.83万亩;建成食用菌大棚800栋,栽植露天黑木耳100亩,年产各类食用菌90万公斤;大牲畜年饲养量37000头,其中奶牛4100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特色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全县农业结构实现了由粮油主导向特色主导的历史性调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占到农作物面积的45%。

龙头企业是广灵特色产业的“火车头”。目前,全县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23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龙头企业经营范围已扩展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部分企业都建起了自己的产业园区、生产基地和完善的销售渠道。经过几年发展,当地龙头企业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县已有4个省“两区”开发项目,新增投资13759万元,涉及金额2.6亿元。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2008年,全县订单种养面积2万亩,订单产量3500吨,订单总额1209万元,签订合同农户5105户,带动农民增收417万元。

农业也要打品牌。在广灵,一个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打响绿色农业品牌的特色产业开发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全县申报绿色认证产品4个,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2个,有机食品1个,无公害绿色生产基地认证达到35万亩,并且拥有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县”“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等多个绿色荣誉。“广灵小米”已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特供农产品选送到国家“两会”和北京奥运会。谷子的价格也从以前的1元钱上涨到了2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亩收入。品牌建设,提高了特色产业的知名度,拓展了市场空间,绿色农业已成为广灵农业的一大闪光品牌。

强化领导,扩大开放,加大扶持,力推农业走向现代

广灵县把更新思想观念作为推进工作的切入点,先后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的领导及龙头企业代表赴山东、厦门、北京等地考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以此拓宽视野,深化认识;建立领导责任制是强化落实的关键环节,广灵成立了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初步建立了一个领导联系一个产业、组建一个专班、依托一个部门、制定一个规划、实施一个方案的“六个一”产业开发领导组织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示范引导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举措,该县县领导经常深入基层,研究重大问题,加强督导检查,突出典型示范,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开发。针对全县特色产业开发缺资金、缺龙头、缺技术,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突出问题,广灵抢抓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和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以特招商,通过兴建特色产业基地,壮大基地规模,吸引了一批境外企业来县参与特色产业开发;坚持项目招商,建立了广灵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收集各类农业项目汇编成册,改变了全县特色产业招商引资缺乏系统项目资料的状况;坚持主动招商,组织企业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农业博览会和招商会等活动,宣传广灵、推介产品。目前,全县已招商引资农业项目5个,引进和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2亿多元。

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006年,广灵县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试行办法》,在资金、项目、税收、土地等方面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倾斜。县政府还印发了《广灵县万亩万栋优质食用菌生产基地规划》,专门制定了奖励和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为鼓励支持企业开发精品名牌,县政府拿出专项经费,对全县获绿色、有机食品品牌认证的企业给予奖励,通过政府补贴、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极大调动了企业打造农业精品名牌的积

极性。今年,为争取农发行等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的信贷资金,县领导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政府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问题。目前,该项工作正抓紧进行,体系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抓住特色产业,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村生产力建设

经过几年发展,广灵特色农业的经营机制日渐激活。民营化盘活了资源存量,激活了增量;标准化促进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组织化带动了农民进入市场。根据规划,到2010年,该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将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10%;农业总收入将达到3.75亿元,年均增长10%;特色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比例达到50%以上。下一步,广灵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农村生产力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立足全县农产品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优质杂粮、蔬菜、食用菌和林畜产品四大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发挥规模效应,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万亩万栋”战略目标,推进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发展。

二是全力做强品牌产品。做大做强“东方亮”小米、五香豆腐干、五香瓜子、白灵菇、杏鲍菇、大尾肉羊、画眉驴、仁用杏等品牌产品,使这些优质农产品成为广灵绿色食品的典型和代表。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发展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全力打造新科农牧有限公司、好源青牧业公司、广宽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物华有限责任公司、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甸顶山林牧公司、山地菌业公司、振中农牧公司、茂盛农牧开发有限公司、青源醋业公司等10家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发展壮大白老大综合食品加工厂、森普菌业公司、荞宝生物开发公司、雨润集团生猪养殖等一批产业化企业。每年选择2至3家具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重点帮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构建较为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和引导工作,确保发展一个,规范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批,全面推动农民致富。

五是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步伐。采取以农民为主体、政府帮扶的模式,先期在农产品交易较集中的南村镇和加斗乡分别新建一个集销售、贮运于一体,具有较大吞吐能力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中心,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大农产品向外宣传推介力度,在北京、太原以及南方沿海城市设立窗口,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活动,主动与市场接轨,宣传展示广灵的名优农产品,将全县的农副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

下载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最终版)

    关于特色农业发展调查——以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民治村西瓜种植为例秦谨(广西财经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房产1241班,120710404138) 摘 要:近年来,灵川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

    莱阳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查

    莱阳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查一、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龙大、吉龙、鲁花等龙头蔬菜加工企业的带动下,莱阳市......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 宁陕县素有"安康的北大门,西安的后花园"之称。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是宁陕的基本县情。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宁陕县素有"安康的北大门,西安的后花园"之称。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是宁陕的基本县情。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通过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发展主导产业 建设美丽新村

    发展主导产业 建设美丽新村 沱牌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大产业富民、建设酒乡花镇”为思路,强化“五抓”(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党委成员分线抓,镇直部门协同......

    兖州市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调查

    兖州市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调查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兖州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定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中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