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如何讲解Language points的反思
有关如何讲解Language points的反思
——白美林
作为英语课程最基本最重要且问题最多的Language points,我每讲一次失落一次。平均每册英语书12个模块,每个模块3个单元,而几乎每个单元都有或多或少的Language points。每次在备这部分的课的时候,大多时候是我自己总结出该注意的、该特别记忆的给孩子们,讲解了这些知识点的相关用法,然后让他们去理解去记忆。结果可想而知,我在备课时都觉得麻烦都觉得繁多,那么孩子们在记的时候就更提不起兴趣了。所以在平时检测时或考试时,考察固定搭配、重点词汇短语、语法等知识点时做的都不理想,如look forward to + 动词-ing形式时,总是不变换后面所接动词的形式。诸如此类的事层出不穷。针对这一情况,我反思如下:
首先,是我备课时还不够充分,只备了内容而忽略了教法的设计,只一味的把这些知识点灌输给孩子们,不考虑其是否能接受。对于课堂教学灵活掌控方面做得不足,不懂变通,有些死板。
其次,没有考虑孩子们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感受,没有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在培养孩子们学习习惯方面,没能好好引导、反复强调,疏于管教。使其在这种理论知识多于实践活动的课上,总是懒得动笔,要不就是动笔也不知该重点记哪些知识,总是管他重点不重点,全都抄写在笔记本上。
就上述不足,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特别注意改正。首当
其冲的是在备课时,对于Language points这一块儿的教学,要让孩子们自己认识到哪些是他们不懂的,老师该讲的,而哪些又是他们认为该重点强调的,让孩子们也积极地投入到思考中来。对于大多数孩子们都不懂得加以讲解,而如果有孩子懂,就让懂的孩子讲解。无论谁讲,讲完之后的训练是必要的,一定要让孩子们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点。要在该讲的时候讲,该讲什么的时候讲什么。必要的情况下设计一些情境,让孩子们实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点。如有一个短语enjoy oneself意为“过得愉快、玩的开心”,孩子们对于这一短语理解起来不费事,可到运用就出错了。举例:我们在玲玲的生日聚会上玩的很开心。应为We enjoyed ourselves at Lingling’s birthday party.但总有孩子这样说:We enjoyed oneself at Lingling’s birthday party.短语中的“oneself”只是指某人的反身代词,所以在具体语境中应作相应的改变,主要看主语是什么,如果是“我”则用myself;“你”则是yourself;她则是herself;而如果是复数则self应变为复数selves。这些知识这样讲起来似乎很难理解,但实际应用起来,只要稍加注意还是可以避免错误的。就像咱汉语中的“我自己、你自己、她自己等”一样,这里的self就相当于汉语中的“自己”,只是前面的你我他作相应变化。在英语教学中,反复操练是很有必要的,“重复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习习惯这一块,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需要耐心地反复强调与指正,从小事做起,如浏览问题时勾画关键词,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学习才能够高效。
“Success is the sum of small efforts, repeated day in and day out.”
一件小事坚持做下去就是大事,一件平凡的事坚持做下去就是伟大的事。所以我相信一天一点的积累与改正,我和孩子们一定能进步,继而有所收获、有所建树。
第二篇:主题班会和反思总结讲解
“树立信念,重塑人生”—— 一个普通班的成长 ——高二(8班主题班会
一、指导思想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 通过主 题班会把思想渗透到主题活动中, 更一步贴近学生, 从他们的思想实 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 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 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 践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引领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集体协作意识,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统一思想,群策群力的核心作用。
二、活动背景
本节班会课基于学校的生命教育课程, 高二年级要培养学生积极 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理解感悟“活着要 有价值”。学生正处于宝贵的青春时代,此时正是怀揣梦想拼搏奋斗 的起点。他们虽然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也知道实行梦想的道路充满 艰辛,但遇到困难、挫折很容易退缩,缺乏坚定信念的支持,还有部 分学生缺少为青春的梦想执着拼搏的精神, 同时结合班级建设中对校 训的学习理解,并根据期中考试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焦虑,不能正 确看待成绩和暂时的失败, 后期学习缺失动力等实际情况, 本着以学
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设计此次主题班会,继续对学生进 行理想信念的教育。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暂时的落后并非永远的失败,树立坚强 的信念,能让我们重塑人生。
2、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树立远大目标,清楚认识到:只有锲而 不舍,持之以恒,才能更接近人生目标。
四、时间:2014年 5月 16日下午第 10节课
五、地点:教室
六、活动方式:多媒体课件运用与现场活动相结合
七、班会课课前准备: 1.布置以“树立信念,重塑人生”为主题的作业,要求同学们结合 个人实际,回顾一年多来所走过的路程,深刻体会“信念”之于人生 的重大意义。
2.征集并交流有关信念的经典语录或典故, 按座位每天轮流在黑板 上展示。3.布置宣传栏、出好有关的板报。4.摄制有关的音像片段,做好班会课课件。
八、班会课过程:(一音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导入
主持人:“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这是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的誓言, 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 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诚然,人生之途不免多舛,但是,既然上帝 赋予了我们生命, 我们就不能令其黯然无光;既然生命的路注定坎坷, 我们就温暖自己的心, 坚定自己的志, 高悬自己的旗, 把这段路踏平, 把这段人生写实, 把我们自己从阴晦的低谷带向光明的峰巅!我宣布 高二(8班 “树立信念,重塑人生——一个普通班的成长” 主题 班会,现在开始!”
(二多媒体播放音像片段,配画外音,配优美的班德瑞音乐 1.镜头一:朝气蓬勃的晨跑队伍。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体呀?
每当晨曦微露, 我们便含笑告别多情的启明星, 英姿飒爽地来到 那条幽静的同升湖小道, 开始一天中的第一项课程:晨跑。晨风习习, 带给我们清爽,带给我们精神,带给我们希望。新的一天,自然有新 的打算,根植于心底的种子,总在这时,伴随着我们矫健的身影,有 力的步伐,悄然萌芽。
2.镜头二:升旗仪式上的风采。
升旗仪式上,我们昂首挺胸,庄严肃穆,心中的理想随着冉冉上 升的国旗、校旗在腾飞;我们笔直的身板,笔直的队伍,成为我们班 一道亮丽的风景。
3.镜头三:清洁、整齐的教室。
教室又是我们的骄傲之一, 这里是我们学知识的殿堂, 是我们高 二(8班温馨的家。我们每天都精心地收拾她,打扮她,因为她,我 们大家伙儿也都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连那些比较粗莽的毛头小伙子, 都每每仔细收捡着每一处细小的地方。为此, 我们得到了很多很多的 赞美与夸奖。
4.镜头四:热烈的早读。
既然心底的种子已发芽,就让我们为她浇灌吧!早读时间,教室 里很是热烈大声的朗读,比赛似的背诵。那“背诵表”上一个一个的 小勾勾,如同一朵朵的花蕊在向我们微笑,多收获一朵,便多一份自 信,多一份塌实。
5.镜头五:专注的课堂。
课堂可是我们的主阵地,坚守着它,攻克一座座堡垒,战胜一个 个敌人。心中的理想在这里升华,坚定的信念在这里铸就。开学初, 我们班级各科总平分只有 300多分,可是现在,我们已经上升到 400多分啦!汗水滋润着我们心底那茁壮成长着的幼芽,我们知道,我们 的勤奋定能让它长成参天大树!6.镜头六:各项评比中的佼佼成绩。
① 年级跳长绳比赛。比赛中,班主任亲自摇绳,全班同学齐心协 力,居然没有掉一次绳,连贯地跳完了规定的八分钟,夺得第二名的 好成绩。
②文明寝室评比。每周的评比结果,都超过了学校规定的指标。
③食堂节约评比。每周的评比,我们班都是高中部的第一名!④学校常抓不懈的仪表检查。我们班同学仪表的整齐、合格,在高 中部是出了名的。
7.镜头七:扎根于我们班的流动黄旗。
自豪啊, 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班的流动黄旗从来就没有流动过, 似乎已在我们班深深地扎了根。大家都将她视为珍宝,视为尊严,视 为信仰,大家都发誓:人在,黄旗在!(三现场内容
主持人:“这就是我们的班级,我们现在的高二(8班!那面黄旗 讲述着我们的酸甜苦辣,印证着我们走过的路。是啊,谁又会忘却, 我们曾经的消沉,曾经的失败。”
1、班主任的深情回顾:“我们的昨天与今天”。(班级初建时,起点 低,问题学生非常多;“普通班”的称呼带给学生心理上的阴影;学 生的泄气、不自信,乃至破罐子破摔。班主任的教育、启发、鼓励。
2、X 的激情演讲:“人生的黑红蓝”。(X 曾是被劝退学生,但短短 半学期,他变化非常大,进步相当显著。
3、男生 7人组合魅力演唱:“山不转水转”。(组合中的 7位男生,或 是劝退生,或是留级生,或是曾经有近一年的时间离开学校,中断学 业再返回校园的。现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4、多媒体播放短片《勾践灭吴》。
5、班长的诚挚演绎:“人生靠自己谱写,命运靠自己把握”。
6、全班同学齐声朗诵: “六月,生命之约”。匆匆,从绿肥红瘦的暮春走出,激情依然在燃烧,与六月的阳光 共舞,亮开一片诱惑的靓丽。山高远,水绵长,是你生命符号飞升与坠落的美穴地,种出一颗 颗纯真的鲜活。青春、时尚、前卫、新潮,是你花样年华最好的演绎和诠释。守望、追寻、期待、希冀,你精神的太阳永不坠落。情思缱绻,爱涡回旋,挥霍永不枯竭的激情。与你作生命之约,是与肉一起喧哗与骚动,唱响一举漪清,千阙 雄浑;在阵痛中,孕育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瑰丽与暗香。让我们牵手走过六月,走过四季,走向生命的全部,读出一片旖 旎的风景。
(四)在音乐《难忘今宵》声中,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九、反思总结: 1.信任与尊重 相信学生,他们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比我们要好。在很短的时间 要召开一次成功的班会,就像格言里说的: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都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都是可 以获得成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搜集的信息,他们的劳动成果,尊 重他们的发言,尊重他们精选的视频和音乐,或许我们看了会觉得很 幼稚,但只要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都要尊重。6 2.自主与合作 班会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一种自主与合作,学生很好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能力。但如何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自主不是自由,一定要有 老师的指导,各人以为没有老师的要求,学生根本不能自主!学生想 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真正的班会,必须要有要求,要求越具体,学生责任感越强,学习就越自主。合作学习,不仅仅学生和学生之间 合作,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合作,班会始终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既 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种作用紧密结合使 主题班会取得最良好的教育效果。产生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促进了班 级学生团结协作,提高同学的责任意识。3.抽象与具体 选择一个有点抽象学生觉得很俗的主题,如何具体落实?如何以 小见大?小中见大学问?从抽象的主题到具体的活动,老师始终起着 指导员的作用,要对班级每个人每个组都了解,他们的长,他们的短。有针对确定人员和顺序,既关心好生又关心能力较差的学生,关注他 们的顾虑、困难,给多人适当的机会,使更多人分享成功的快乐!教 育性是主题班会的前提,是灵魂。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如果形式 呆板,挖掘不深,则无法吸引学生,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本次主 题班会以游戏的形式组
织,生动有趣,符合同学的思维方式,能触及 同学的灵魂,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使主题班会活动充满生机和 活力,促使教育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相结合,使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受 到感染和教育。7 4.时间和空间 受时间和场地等因素的制约,班会存在的问题是节奏不太紧凑不 太流畅,时间很仓促,考虑不周,场地很狭窄,活动不便,这些都让 班会很难准确分配预设的时间。我们的班会还非常的传统,如果能在 现代的多媒体教室或许要好一点,我们仅仅是蜗居在小小的象牙塔 里,走出校园,班会课的实际效果又是如何? 总得来说,本次主题班会比较成功。班会的形式和活动丰富多样: 有班集体活动的一齐回顾,有代表性同学富有激情和感触的发言,有 饱含教育意义视频的观看,有大家的集体朗诵。在每一项活动中,大 家都积极参与,认真聆听与思考,感触颇深,触动极大。通过活动,学生懂得,暂时的落后并非永远的失败,树立坚强的信念,能让我们 重塑人生。也让学生进一步树立了远大目标,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锲 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更接近人生目标。同时本次班会也引领学生 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他们的集体协作意 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产生了重要的指引和启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
第三篇:《背影》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讲解
《背影》课堂实录及反思 于海霞
一、以我情体彼情导入
师: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PPT展示一组词语。请同学们把这组词语每个读两遍
生齐读师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读错了,只道这个词师什么意思吗? 生?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每一组词语都是一组反义词,“伛偻”与“挺拔”相对,应该是什么意思? 生:驼背
师:对,是弯腰曲背的意思。好,下面,老师的问题就和这组词语相关,请问:观察或看到过父母的背影吗?请选择上面的词语说说你看到的背影。
生1:疲惫的背影,妈妈一个人在家忙里忙外,非常劳累,我觉得她的背影是疲惫的。
生2:脆弱的背影,妈妈身体不好,还要独立支撑家庭的重担,我那时不懂事,还不理解妈妈。
师:现在你懂事了吗?我相信你肯定会帮着妈妈分担了。
生3:我看到的是孤独的背影,爸爸不常与人交流,他总是一个人在家,我觉得他很孤独。
生4:我看到的是坚强的背影,爸爸独立支撑家庭,我觉得他很坚强。
师:从大家对背影的感受中,我觉得你们的观察很仔细,很动情,也很让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看看他眼里看到的是怎样的《背影》。
生翻开书本,课前已经朗读过课文
二、感受二十岁的朱自清眼中的背影
师:按不同的时间段,背影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两次,的一次出现时朱自清几岁? 生:二十岁
师:结合文章内容,看看二十岁的朱自清看到的是怎样的背影?请自读课文,在文中相应的位置写一写。
生思考,后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生1:“他两手向攀着上面…样子”读出了矮胖的背影 生2:我读出了坚强的背影,也是这段内容。
生3:父亲对我的关心让我觉得很温暖,我读出的是温暖的背影。生4:“父亲安慰我: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也读出了父亲的坚强。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父亲过铁路给我买橘子的片段,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这个片段。
Ppt展示爬过铁路买橘子片段原文 生齐读该片段 PPT展示该段改文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段文字哪些地方有改动? 生:“蹒跚”改成了“轻快”,“探身”改成了“跳身”,攀-撑,轻快-沉重。
师:你们看一下,我这样改可以吗? 生:不行
师:“蹒跚”什么意思?轻快又是什么意思? 生读注解,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晃 轻快表示动作敏捷 师:探身和跳身呢? 生:探身说明他身材矮胖,跳身动作很轻快 师:那么“攀”呢?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 生:两手向上是攀,两手向下是撑,“攀”也是说明他个子矮 师:你们看,“轻快、跳身、撑”三个词塑造出的是一个什么形象? 生:年轻力壮,动作敏捷的形象。
师:是啊,这显然是和父亲年老、矮胖的形象是不符的。
师:最后一个沉重呢?父亲此时的内心应该是沉重的啊,文中哪些细节表明他的内心是沉重的? 生:父子送别,心情是沉重的 生: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师:“交卸”是什么意思? 生:下岗了
师:对,父亲下岗失业了。父亲和我同路,他到南京干什么?
生:谋事 师:什么叫谋事? 生:找工作
师:到南京能找到工作吗? 生:不一定
师:是啊,母亲去世了,工作也没了,到南京能不能找到工作也很难说,心里其实是沉重的,可是他却很轻快似的,为什么呢? 生:他是做给儿子看的,安慰儿子
师:是啊,父亲的爱就掩藏在这样的细节里。可是父亲对我的爱仅仅是这些吗?还有没有别的细节反映出了这钟爱? 生:父亲踌躇了一个,决定亲自送我 生:叮嘱我路上小心
师: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你要出远门了,父母却喋喋不休的唠叨个不停。生:有
师:你当时心里感受如何?是不是在心里嘀咕:你们就别烦了。生:是
师:你们是这样,朱自清也是这样,14岁的你们不懂父爱,二十岁的朱自清虽感动却也不理解父爱。
三、感受二十八岁朱自清眼中的背影
师:再次见到父亲的背影,是在几年后,此时朱自清已经28岁了,在收到父亲的来信之前,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如何?你们能从文中找到蛛丝马迹吗? 生:“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了”,可以看出我和父亲关系不太好。师:父子间可能有隔阂。还有没有别的句子呢? 生? 师:提醒同学们关注课文第一句话,一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句话我们要特别关注的是哪个词语? 生:不相见
师:为什么是“不相见”,而不是“没有见面”,这两者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生? 师PPT展示背景:朱自清和父亲生默读
师:现在看来,“不相见”和“没有见面”区别是什么?是不是两人隔的太远了,交通不方便,我就两年没回家了。
生:不是,是两人不想见面
师:是啊,“不相见”不是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见面,而是因为主观原因不想见面。可是你看,在父亲冷漠的外表下其实掩藏不住他对儿子的思念,于是借口想念孙子,给儿子来信了。请一位男生把这封信读一遍。
一男生读
师:刚才有个字读错了“箸”念“zhù”
生齐读父亲的信
师:从这些简单的文字中你读出了一个老人的哪些言下之意呢? 生:希望儿子能常回家看自己
师:这些句子是不是有点矛盾啊,“身体平安”又“大去之期不远”, 生:他是想叫儿子放心
师:“大去之期不远”任何一个儿子看到这样的语句,都会忍不住泪眼朦胧,透过泪眼,二十八岁的朱自清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影? 生1:孤独 生2:寂寞 生3:忧伤
师:二十八岁的朱自清读出了一个孤独、忧伤、寂寞的背影,他的内心感受如何? 生:愧疚
师:面对父亲的来信,朱自清流下了愧疚的眼泪,于是在泪眼中朱自清提笔写下了《背影》这一散文名篇,你认为朱自清写下《背影》的目的是什么? 生:想表达自己的愧疚心理 生:想表达父爱子,子敬父的情感
生:想告诉读者要尽早读懂父亲,尽早尽孝 师:那么,我们来看看朱自清自己是怎么说的
PPT展示背景资料(一朱自清如是说(二父亲看到《背影》
师:二十八岁的朱自清读懂了父亲,父子多年的矛盾纠葛在父亲的来信中灰飞烟灭;《背影》的问世也让父亲读懂了儿子,几年后父亲带着满足的微笑离开了人世。儿子眼里,挥之不去的是父亲的背影,父亲眼里,挥之不去的又何尝不是儿子的背影呢?
四、感悟提升
师:《背影》这堂课我们上完了,你能给我们这堂课写一段结束语吗?? 生暂时迷茫,不知从何入手
师巡视发现问题,引导:可写写你上了这堂课后的感受、启示、,也可写写你对“背影”的思考。
生写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生:《背影》一文上完了,从文章中我看到了父子之间那真挚的爱,虽然两人表 面上对对方都漠不关心,但内心深处都是深爱对方的:父爱就像那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如果说母爱是临行密密缝,那么父爱就是父亲那蹒跚而 坚强的背影。生:父亲的背影是如此的寂寞,是如此的坚强,又是如此的温暖,儿子明白了父 亲的爱,对父亲的十分愧疚,落下了愧疚的眼泪。希望读完本文后,我们可以早 日明白,了解父亲那伟大无私的爱,做一个孝顺的子女,不让晚年的父母亲有遗 憾,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不让自己愧疚一辈子,做好这一刻,下一刻将 不后悔。生:似水流年,流年似水,我们总是感叹时间流逝之快,从朱自清的笔下,我知 道了父爱永远都是伟大的,亲人之间是没有永远的隔膜的,在朱自清笔下,我知 道了父亲的背影是坚强的,但又是寂寞,也许现在当我们面对父亲时,会有一丝 愧疚,但是读了《背影》后,我相信也许有的人已读懂了父亲。生:人生旅途中,父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背影》这篇文章,我懂得了父 爱的伟大和无私,从古至今,人们都知道母爱,有很多赞美母亲的诗词,但是,谁又能想到在默默支持我们的父亲呢,我觉得父亲的爱同样伟大,只是他不善于 表达,但是他的行动,就足够能表现他对子女的爱,同样的伟大,同样的无私。生:再美的外表,再美的动作,再美的语言,都比不上世界上浓郁的爱。爱,无 须用语言来描述,爱,无须用文字来表达,因为,只要你有一颗爱父母的心灵,对父母细心关爱就足够
了。生:当你懂得生活的那一刻,当你可以在社会中立足的时刻,你可曾忘了在狂风 中的那面墙,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刻,你可曾忘了他们在风雨中永远屹立的那把伞 吗?无论生命多少艰难,但我相信,那把伞会永远屹立下去。师:同学们的语言写出了对《背影》的理解,对父爱的感受。在我们感受父母背 影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背后也有两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背影,老师也为本课写 了一段结束语,想跟大家分享:由强壮到苍老,父亲的背影在我们的视线里渐行 渐远,直至消失;由弱小到强壮,我们的背影在父母的视线里渐行渐远。但无论 走的有多远,那个背影总会留在目送背影人的心灵深处。我们每个人都是背影,每个人又都是目送背影的人,当我们转身远行时,千万别忘记常常回头望一望那 目送我们背影的人,让我们在时空交汇的视线中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教后反思: 记得以前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 33 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 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以至于听课教师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邻校 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人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 间来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那位教师回答说: “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 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约 15 分钟。”因为有一辈子的积淀,所以才有 15 分钟的效率。很希望自 己也能有这样的效率,可是因为缺少一辈子的积淀,所以只能用勤去补拙,备这 堂课,前后大约花了两个月时间,第一个月阅读整理了关于散文及散文教学方面 的理论,第二个月在前面汲取的理论指导下考虑教学设计。对散文教学的理论学习使我对散文的教学内容有了明确的选择。散文之不同于小说,在于散文中有个明确的“我”存在,把“我”的情感寄托在散文 的形象中,表达“我”的价值判断,情感取向,因此从文中的形象到“我”的情感就 是我们解读散文的必由之路。本文的设计也就基于此种思路。整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算顺利,但是对于这样的一篇经典来说,45 分钟 时间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很多环节看起来就是蜻蜓点水般的肤浅。
1、解读第一个背影,学生说出了“矮胖,坚强”两个关键词,其实应该还有个 “疲惫”,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也是能够出来的,可是因为考虑到整体的时间关系,就没有多做引导了。
2、二十岁的朱自清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反应如何?此处应该结合文本与学 生多几个来回,对朱自清年少不懂父爱的认识
就会更深刻。
3、学生对二十八岁朱自清眼中看到的背影也仅仅限于那三个形容词,而没有 追问,展开说明。
4、二十八岁的朱自清的面对父亲的来信,内心的情感应该是很复杂的,可是 也因时间关系,就在“愧疚”这里点到而止了。
5、最后其实还应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你能从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吗?能看到 你父亲的影子吗?你觉得本文成为散文经典的原因是什么呢?可是也局限于时 间放弃了 如果用两个课时,我想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四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讲解[小编推荐]
我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点反思 魏彦琴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阅历+反思=成长”。教师经常不停地进行教学反思,驾驭课堂的才干就会不时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自动生成就会不时取代主动接受,就会取得越来越理想的教学效果。
历史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历史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结合多年的尝试,要把最新的时政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
历史课的学科特点要求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如果仅限于课堂学习而不在课下及时温习就会很快遗忘,下节课就会出现知识衔接不上的情况,所以历史课的记忆落实很重要。而现实情况又是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在课下完成有次的记忆及复习……听了赵老师的课后,依据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这样去做: 第一,在原有的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继续下大功夫,争取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节省时间,以便给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时间趁热打铁,记忆刚刚学过的内容;抓好课前提问。每个班的政治两节课距离两天左右,所以每堂课前的温习很重要,我在每节课前精心准备检测题,上课前用投影仪打出来,让同窗们照着温习。这样通过上课和温习两个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点的记忆。
第二,习题课事先将学生分组,每一个小组都有相应的既定任务。由学生根据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解决。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第一节课课前五分钟由一名学生介绍并简要分析一则热点时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这项工作我以前曾经尝试过,但均没有坚持下去。赵老师的课堂上一名学生的现场演讲让我有很大的触动-------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
第五篇:时态练习讲解的教学反思
如何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是第六单元出现的最难的知识点,在这节课上我就围绕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
首先我提问“什么是过去进行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我说:“那现在请你们在这道题中先找出表示过去某一时刻的小题,学生说:“第6题at 11 last night,第8题at nine o’clock yesterday,第10题at 11:00 this morning.”,然后学生就知道这几题应该用过去进行时。第5题有at this time yesterday这表示“昨天的这个时候”那该用哪种时态?有部分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说:“用过去进行时。”
接着我请同学们找出句中有last一词的题(第2,4,7,9题),这是关键点,我让学生思考是否有last的都用一般过去时?如何判断?一般过去时强调的是事件,一定完成。过去进行时强调的是过程,不一定完成,动作可以反复进行。学生就会去思考,然后得出哪几道题用一般过去时,唯独第7题He was writing a book last week.一定要用过去进行时,表示他上周他一直在写书。如果用过去时就表示他上周写完了一本书。短时间内不一定能写完一本书。
我感觉这样给学生解题比按着顺序给学生讲解更好一些,通过归类和对比,学生会对此类题有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