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平稳,逐步好转,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
面落实;县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队伍、人员逐步建立健全;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健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行业监管逐步深入,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格局初步形成,行业安全度得到提高;应急救援体系逐渐完善;全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但是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依然突出,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乡镇安全监管机构还不健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思想上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工作上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治久安。
二、“十一五”期间及主要做法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
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对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职责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安全生产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县政府印发了《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试行)》,界定和明确了县政府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纳入县总体目标考核。
(二)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
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锅炉、压力容器等各类重大危险源全部登记建档。
高危行业应急救援预案基本健全,全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企业全部建设了应急预案,并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加强了对化工、非煤矿山、机械、纺织等行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力度加大。
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建筑、烟花爆竹、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
(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效果明显。
每年举办“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上街集中宣传咨询日活动,并通过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利过宣传栏、黑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对群众和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五)以落实“安全生产年”活动为重点,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全县17个镇区、43家部门这次检查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338家次,发现隐患2176条,目前已完成整改,未发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三、“十二五”及2011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规划: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理顺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的职责关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联合执法、事故查处与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
2、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3、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促进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电力、特种设备、水利设施、民用爆破器材、农业机械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4、加强安全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创建活动。强化镇区安全监管工作。
5、加强职业健康监营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察工作。
6、指导督促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推进镇区应急救援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二)2011年主要工作计划
1、突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切实构建健全有效的“责任网”。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推行淮安市“1+3”安全临近工作体系。重点督促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完善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2、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危化、烟花、非煤矿山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要进一步规范,逐步向一般企业推广,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3、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
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4、突出工作重点开展八个方面专项整治。按照上级部门工作布署,结合我县实际,将继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农机安全等八个方面的专项整治。
5、继续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对重点监管企
业坚持从严执法,对安全管理不认真,基础工作不扎实,隐患整改不积极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对因此造成事故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责任。
第二篇: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平稳,逐步好转,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
面落实;县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队伍、人员逐步建立健全;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健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行业监管逐步深入,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格局初步形成,行业安全度得到提高;应急救援体系逐渐完善;全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但是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依然突出,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乡镇安全监管机构还不健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思想上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工作上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治久安。
二、“十一五”期间及主要做法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工作计划《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对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职责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安全生产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县政府印发了《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试行)》,界定和明确了县政府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纳入县总体目标考核。
(二)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
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锅炉、压力容器等各类重大危险源全部登记建档。
高危行业应急救援预案基本健全,全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企业全部建设了应急预案,并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加强了对化工、非煤矿山、机械、纺织等行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力度加大。
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建筑、烟花爆竹、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的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第三篇: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
工作计划
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平稳,逐步好转,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县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队伍、人员逐步建立健全;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
制初步健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行业监管逐步深入,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格局初步形成,行业安全度得到提高;应急救援体系逐渐完善;全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但是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依然突出,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乡镇安全监管机构还不健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思想上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工作上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治久安。
二、“十一五”期间及2010年主要做法 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
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对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职责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安全生产实
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政府印发了《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界定和明确了县政府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纳入县总体目标考核。
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
贮罐区、库区、生产场所、锅炉、压力容器等各类重大危险源全部登记建档。高危行业应急救援预案基本健全,全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企业全部建设了应急预案,并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加强了对化工、非煤矿山、机械、纺织等行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力
度加大。
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建筑、烟花爆竹、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效果明显。每年举办“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上街集中宣传咨询日活动,并通过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利过宣传栏、黑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对群众和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2010年以落实“安全生产年”活动为重点,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全县17个镇区、43家部门这次检查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338家次,发现隐患2176条,目前已完成整改,未发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三、“十二五”及2011年主要工作计划 “十二五”期间工作规划: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进一
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理顺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的职责关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联合执法、事故查处与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
2、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3、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促进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电力、特种设备、水利设施、民用爆破器材、农业机械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4、加强安全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创建活动。强化镇区安全监管工作。
5、加强职业健康监营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察工作。
6、指导督促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推进镇区应急救援机构建设,加强
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11年主要工作计划
1、突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切实构建健全有效的“责任网”。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推行淮安市“1+3”安全临近工作体系。重点督促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完善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2、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危化、烟花、非煤矿山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要进一步规范,逐步向一般企业推广,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3、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
转。
4、突出工作重点开展八个方面专项整治。按照上级部门工作布署,结合我县实际,将继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农机安全等八个方面的专项整治。
5、继续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对重点监管企业坚持从严执法,对安全管理不认真,基础工作不扎实,隐患整改不积极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对因此造成事故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责任。
第四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计划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要点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10年11月15日)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干部职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瞄准“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围绕“紧盯大项目,干好大项目,在更高起点上谱写泗阳跨越发展新篇章”的工作主题,抢抓机遇,务实工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立足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工业产业升级,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各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全县工商经济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以来,连年荣获市经贸委、县委县政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号;先后荣获县文明单位称号,县创业文化建设工作、矛盾调处工作、宣传文化创新工作、节能、物流统计、经济运行等先进单位称号,省经贸委、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和省司法厅联合颁布发的全省经贸委系统“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发的2005-2006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一)目标完成情况
2006年以来,充分发挥全县工业经济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1
针对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时掌握经济运行的最新动态,切实发挥经济运行管理职能,确保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增长。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72亿元,同比增长28.6%;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电光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2亿元,同比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为27.6:43:29.4,在2005年上实现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重大突破。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308家,实现工业产值81.7亿元,同比增长46.19%;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销售收入82.46亿元,同比增长48.22%。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工业用电量27583万千瓦,同比增长39.75%。2008年,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08.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08亿元。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41.3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工业增加值34.6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销售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7.2%;上缴税收3.18亿元,同比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57户,同比增长18%。
今年以来,截止9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等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1%、25.6%、25.3%、49.1%;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6%;三大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骨干企业培植工程、民营经济发展工程和节能减排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截止9月底新增列统企业58户,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20户,其中:申禾实业预计超10亿元,千仞岗、晶鼎科技、泗绢集团预计超5亿元;海欣申禾生产 2
线改造、阿吉兰新上项目、江南能源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等18个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到10月底共完成投资21.52亿元;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7982.5万元,已全部完成投资,节标煤19752.4吨,减排COD21T,节水79万吨;排查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268台套,目前已淘汰150台套;计划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个,泗阳成达制盖有限公司和江苏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有限公司软硬件材料基本完成,待审核。计划对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能源审计1家,已完成(泗绢集团已通过省中介机构“江苏省布鲁斯达碳业有限公司”审计)。
(二)主要工作
五年来,充分发挥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特别是2009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各级政府抓生产、保增长、促发展的工作要求,狠抓企业运行调控和协调服务,继续推行领导帮扶责任制,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专题召开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议,掌握企业生产情况,协调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企业做强做大的主要问题,及时帮助项目业主解决用电、用工、环评等“瓶颈”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回暖的良好运行态势。
1、协调服务不断加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抓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领导挂靠、部门帮扶、任务分解等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积极、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努力争取省市干部来泗调研、开会和现场办公。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会议等多种机会,抓住适当时机,实事求是地向省市对 3
口部门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争取省市对口部门对我县的资金项目及政策倾斜,有效地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是突出抓好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6年,嘉泰纺织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生产线、泗绢集团高档绢丝生产线等2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完成项目总投资107500万元,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2007年完成德伟木业科技木生产线、华泰纺织彩棉生产线等15个重点技改项目目标任务;2008年完成勇仕照明1500万支大功率节能灯生产线、嘉泰纺织精梳高支纱生产等15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目标任务;2009年,苏信生物质秸杆发电生产线、太湖巨豪锅炉及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等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37.13亿元,同年计划投资13.83亿元,超额完成任务。总的来说,各项重点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为企业增强信心、不断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这些重点项目的投产达产,也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2010年,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61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当年计划投资22.1亿元,到9月末已完成投资21.5亿元。总的来说,各项重点项目均取得了良好进展,为企业增强信心、不断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这些重点项目的投产达效,也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二是认真抓好项目资金争取和跟踪监管。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是迅速扩张我县经济总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突出重点,认真研究国家和省里投资政策,领会中央和省各项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包装项目。五年来,累计为企业争取策应扶持资金7000余万元。其中2006年为泗绢集团、亨源木业、太湖巨豪、英姿创 4
业等单位申报省级项目资金扶持,累计争取资金1030万元;2007年为泗绢集团、嘉泰纺织、华泰纺织、太湖巨豪等30余户企业申报国家、省各项专项扶持资金853万元;2008年为嘉泰纺织、澳特利化工等企业共争取扶持资金2107.8万余元;2009年继续积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跟踪对接,吃透文件政策依据、分配方式和资金规模,在确保应得份额基础上,力争更多的资金向我县倾斜,通过对扶持项目的考察、论证、编制、审定,会同财政部门积极组织申报节能减排、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重点工业技术改造等项目资金2255万元。2010年为江苏澳特利化工有限公司争取节能扶持资金338万元于7月3日顺利通过省经信委审核;为恒盛纺织争取省扶持资金252万元顺利到位;为勇仕照明争取了科技扶持资金10万元。全年已上报的还有勇仕照明的扩大内需项目资金以及华威纺织、太湖巨豪等5家企业的扩需项目竣工验收督办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2、主动积极招商选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机关全体人员全员发动,全方位搜集招商信息,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一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招商引资工作相关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相关责任。建立了重点招商项目的考评奖励制度,实行重点跟踪、督查。成立了三个招商引资小组,落实招商项目牵头制度,加大激励保障力度。二是广泛开展招商活动。紧紧围绕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电光源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四大新兴产业,以走出去“敲门招商”为主要方法,主攻浙江、上海等重点地区,加强招商联络。
2006年引进南京苏港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兴建晶昇纺
织有限公司;县第二纺织有限公司退二进三在园区投资2000万元新建二纺厂;南京客商投资6000万元兴建泗阳成达铝盖制业有限公司。2007年与政府办、八集乡共同引进总投资1.2亿元的苏豪纺织;投资1.2亿元的宿迁天欣针织制衣有限公司。2008年引进的宿迁飞豹电动车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投资1320万元的泗阳县梦妍床上用品有限公司;尼科织造有限公司追加投资2000万元;新袁捷源树脂板厂投资1080万元。2009年引进宿迁大唐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投资1045万元;双福油脂(宿迁)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泗阳县海天塑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600万元;江苏隆士达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2010年,引进软件与服务业外包企业迅通科技已经投产达效;江苏天野酶制剂投资1.08亿元生物制剂项目已经签约,并缴纳了土地出让金;牵头组织成立超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项目正在办理各项手续,可望在元旦前正式挂牌运行;目前,正在洽谈的项目还有浙江客商投资超亿元的太阳能电池外延片生产线项目等。
3、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围绕重点行业,实施重点措施,促进节能降耗。通过专题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全年万元GDP能耗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完成考核指标。通过加快节能项目实施,加强节能监督和管理,严格落实能源消耗季报制度,企业在节电、节煤、节水、节约原材料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是每年年初对照市县目标,进行目标细化分解,每个目标落实到具体企业、具体项目,对主要耗能大户、重点企业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细化目标,并和重点企业签订目标“军令状”(包括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项目、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审计、新产品开发、技术中心创建等)。二是对全县高耗能企业进行调查。按国发(2010)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环保局、发改局联合摸排全县落后产能情况,制定调查方案。并和环保局、发改局共同对全县8个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制订淘汰和限期整改计划,共同督促企业实施。三是严格执行新建项目备案制度,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如2007年,太湖巨豪实施的能效电厂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年节电157万度;废水处理、粉尘回收改造;木粉尘综合利用,新上再生板生产线,总投资1150万元。2008年初,专门召开会议,由县政府与开发区、各乡镇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状,确保全年万元GDP能耗降低5.6%,化工、酿造、建材、冶金、印染等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当年,澳特利化工、嘉泰纺织、太湖巨豪、德伟木业等企业先后有263台(套)高耗能设备“退役”,实现了环保节能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四是引导和鼓励用能单位改造及采用节能设备和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泗绢集团通过对锅炉风烟系统、射水抽气器、冲转余气利用、烘绵与晒绵、洗练机与练桶等改造,每年可节约煤、电、汽等300余万元;澳特利化工有限公司对造气系统综合节能改造和合成氨节电改造,每年可节煤7000吨,节电100万千瓦时;太湖巨豪人造板有限公司实施节电项目4个,节约电费74.4
万元,上半年平均综合能耗236Kg/ m3(折标准煤),与上年同比下降了9.7%;嘉泰纺织有限公司的电机系统节能工程项目已列入全省36个国家资源节能和环境保护备选项目之一。五是促进企业强化管理,建立清洁生产推进机制。泗绢集团、江苏太湖巨豪人造板有限公司相继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勇仕照明有限公司被列入市级节能试点单位,嘉泰纺织、华泰纺织被列入市级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单位。六是制定全县节能预警调控方案。排出一批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企业,对企业实施能源监察、能源监控。并对国家、省节能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管,迎接国家审计署对项目进行审计。四是开展能源审计监察。我们在既无人手又无经费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对全县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监察,从节能组织机构、用能设备、节能管理、岗位培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论证、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等方面实施全方位节能监察。对重点耗能企业泗绢集团实施能源审计,该企业顺利通过了省中介机构“江苏省布鲁斯达碳业有限公司”审计。同时,还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对“十一五”期间每年节能工作和五年来的节能项目进行了审计;对国家、省节能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管,迎接国家审计署对项目进行审计。
4、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提高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我们积极推进企
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2006年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31个,全部顺利通过市级鉴定,超额完成市经贸委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新增江苏澳特利化工有限公司市级技术中心。2007年,全县工业企业开发市以上工业新产品38个(目标18个),全部通过鉴定。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个(勇仕照明),通过市级验收;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1个(巨豪木业),已完成投资。泗绢集团研制成功的“茧类原料中温精炼工作技术”、“120N/2绢/纳米牛奶蛋白纤维纺纱技术”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科技空白,分别荣获宿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2008年全年共开发市级以上工业新产品35个,其中开发省级新产品17个。新创市级技术中心2个(顺洋、明辉);企业挂靠科研院所11个;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1个(勇仕照明)。2009年,开发市级以上工业新产品35个,其中开发省级新产品18个。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个(德伟木业、同辉照明);完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1个(澳特利化工脱碳网上工程)。
5、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五年来,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对企业强化扶持,深入贯彻落实省中小企业局开展“三年进万家”微小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微小企业进规模活动,促进工业规模企业的快速增长。
一是抓好骨干企业培育。2006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3户。2007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2户。2008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80户;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57户,同比增
长18%。2010年制定了骨干企业培育方案,并对申禾、华威、金频果、千仞岗、顺洋木业、祥和木业、勇仕照明、同辉照明、晶鼎科技等20家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形成调研分析。到9月末新增列统企业58户;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20户,其中申禾实业预计超10亿元,千仞岗、晶鼎科技、泗绢集团预计超5亿元。二是加强企业培训。2007年为全县民营企业在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投资融资辅导、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共培训310余人次。同时,还经常组织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工业化信息与自主创新、企业管理等。2009年4月16日,组织全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以及企业中层以上种类管理人员300余人参加由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主办,宿迁市经贸委协办、泗阳县经贸局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江苏省中小企业大巡诊—泗阳站”活动,促进中小企业转“危”为“机”走出困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1月7日下午、3月10日下午,分别召开了重点企业座谈会,嘉泰纺织、晶鼎科技、东升(三泰)木业、枫林板材、荣达光电、澳特利化工、泗绢等26家企业参会,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施以会代培。6月27日邀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杨海成来泗阳为政府和企业进行“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工业发展模式”主题授课。三是积极培育产业集群。2007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精神,“十一五”期间,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培育100家产业优、成长快、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我局作为经济服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党委政 10
府指示精神,积极与省经贸委协调沟通,并结合部门职能重点抓好基础工作,使得我县的棉纺织产业集群顺利进入江苏省重点培育产业集群行列,木业产业作为宿迁木业产业集群一部分,也跻身其中。四是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经济和信息化工作重点,组织人员到企业、赴外地开展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出谋划策,为企业生产经营排忧解难。2010年实施重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1个(勇仕照明)。5月份以来,我们重点围绕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品牌发展战略、骨干企业发展、木业产业发展、周边市县纺织行业发展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6月17-18日,为认真学习借鉴金湖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及全民创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照县主要领导要求,我们对金湖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及全民创业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并专题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汇报,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6、认真推动银企合作,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为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改善企业金融环境,深化银企合作,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好银企关系,我们积极搭建银企沟通交流的平台,为资金供求的有效衔接创造条件,促进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中小企业银企衔接座谈会、银企合作洽谈会,有效地促进银企衔接。2010年,三次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贷款需求调查,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78个,实施政银企合作,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县银企洽谈会。一是定期召开银企信息交流会。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技术先进、成长性好的优质中小企业,借助县政府银企合作推介会这个平台,我们主动与各金融机构联络,向金融机构与担保部门推 11
荐重点企业,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扩大生产,争取更多的企业按照商业银行及担保公司的条件达标入围。另外,还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资本积累及通过入股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进一步增强企业抗击风险能力。二是成立互助基金会。2009年,采用政府支持引导、企业自助互助的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各出一半资金,先后设立了电器照明、纺织、木业三大行业互助基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困难,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当年全县有41家电器照明、纺织、木业企业共计交纳互助金770万元,互助基金规模达到1540万元,当年为近20户企业解决了短期资金达1.2亿元。三是协助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我们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对企业的资金扶持重点放在对优质项目的扶持上,4月份为相关企业申报了2009银行贷款增长风险补偿奖励资金。5月底申报了2010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海欣申禾)。
7、注重统筹兼顾,其他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抓好企业改制扫尾工作。2006年以来,在与法院、清算组的紧密配合下,企业破产改制扫尾工作有序进行,全县220户工商企业实现不同形式的改制,其中县属50户企业中,实施破产的42户。另外,随着城市建设的的加快,因拆迁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几年来,先后妥善解决了原拖拉机站关闭工作,原糖果食品厂、原酱醋厂职工维权工作等。二是做好家电下乡工作。2009年2月19日家电下乡工作启动,全县销售“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和金额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全县审核通过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115家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场,农民消费者购买踊跃,销量不断攀升。12
三是抓好再生资源企业税收征管服务工作。按照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百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推进会议精神,强力推进再生资源企业税收征管服务工作,当年全县注册再生资源企业41家,从事回收的个体工商户96户。再生资源企业当年入库增值税3946.5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3800万元目标任务。四是民促会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县领导要求,由我局牵头筹备成立的泗阳县民营经济促进会于2010年2月17日正式运行以来,把服务理念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全县民营经济的提升、创新、整合、发展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首批确定的10户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帮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定期出版《泗阳民营经济》内部刊物,第二期于10月初顺利出刊。五是杨树节邀展工作圆满完成。为了做好第三届杨树节的邀展工作,我们按照职责分工,创新方法,狠抓落实,积极抓住各种难得机遇,注重品牌,发挥中介、商会、协会及委托机构的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推介和招商邀展活动。招商邀展期间,我们共拜访、联系企业、协会100余家,成功邀请了50余家企业参加了展会,有效确保了参展商的数量和质量。六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以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专项整治和强化日常监管为重点,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七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针对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如军转企、政转企等,积极开展排查,采取领导包案责任制,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耐心、细致的讲解 13
国家政策,积极办理信访诉求,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基本上维护了上访职工的稳定。5月份以来,妥善处理了恒泰纺织刘某某死亡集访事件;医药公司长期集访、闹访问题日趋平稳;运河风光带建设涉及的部分破产企业职工信访问题、胶管分厂信访问题都正在有序化解之中。八是扎实抓好电网建设。为切实加快我县电网工程建设步伐,有效解决电网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局按照要求,认真执行电网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办法,严格电网建设工作责任考核及奖惩措施,全力打造电网建设绿色通道,着力解决220KV刘桃园变电工程拆迁、建设用地的矛盾调处、补偿工作。九是依法行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乡镇工业集中区、秸杆禁烧等工作有序开展。二、十二五工作要点及2011年工作计划
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在县委、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团结开拓,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紧盯大项目扩张总量,以突破新兴产业调优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不断提升“3+4”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比重,促进泗阳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主要目标:工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家数达到80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战略性新兴产 14
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
(一)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一是依托泗阳现有企业和项目,着力打造3-5条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链。根据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产业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构建、完善、强化、延伸新兴产业主要产业链,放大以链带面的发展效应。填平补缺,打造体系完整的产业链;主攻高端,支持前瞻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前后延伸,打造综合配套产业链。做大做强,打造规模实力产业链。二是要加快培养发展增长点,抓好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重点打造1-2个战略性产业基地,培育和引进一批优质企业,促进新兴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以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学研联合体为依托,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财政引导作用,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支持重点企业在不同行业占据新兴产业竞争发展的制高点。三是要持续强化新兴产业统计和产学研合作,坚持长远谋划、通盘安排、持续推进。建立健全新兴产业统计监测与考核体系,跟踪监测产业发展运行情况,建立健全产学研用运作体系,借助省内外相关新兴产业联盟和研究所,为科研院所、企业和用户搭建平台,开展从研发制造到示范应用再到市场拓展的全程对接。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推进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梳理汇集并具体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以明确的政策导向,支持新兴产业三年翻番发展。至2015年,力争4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新能源产业。以打造太阳能光伏及风力发电二大产业链条为重点,一是从单晶硅到太阳能组件到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工程的产业 15
链,二是风电从风电塔筒、叶片、轮毂到发电机、防腐材料的风电产业链。大力扶持晶鼎、晨电、亿上新能源、荣达光电等太阳能企业,促进形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加速招引相关太阳能光伏项目,推进企业向承接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工程方向发展。大力推进明宇电气等风电项目,积极培育发展风电装备产业,加强招引风电设备零部件企业,形成特色显著的风电设备生产基地。至2015年,新能源成为泗阳支柱产业,太阳能光伏及风电产业成为新能源产业主力,新能源产业产值超200亿元,打造苏北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基地和风电设备产业基地。
电子电气产业。在现有IT配件企业和电气企业的基础上,积极与淮安富士康、宿迁可成科技等IT企业开展配套协作,重点发展精密IT配件、电子元器件、电气成套产品。打造IT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集群,发展泗阳IT产业,大力招引IT和电子电气企业项目,2015年争取IT产业或电气产品的世界500强落户泗阳,努力实现产业产值超80亿元。
机械制造产业。将现有机械制造产业向汽摩配和大型、精密装备制造方向转变,招商引资方面以招引汽车、摩托车等零部件企业和大型精密装备制造企业为主,尤其是注重招引国内外一流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2015年,形成40亿元产业规模。
印刷包装产业。重点发展绿色再生纸产业、纸制品保障及特色薄膜保障,促进印刷包装企业引进先进数控设备,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采用环保材料生产,帮助企业通过国际级、国家级环保认证标准;促进印刷包装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积极招引国际国内以绿色环保产品知名的印刷包装企业,尤其是大型企 16
业集团。全面推进印刷包装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2015年争取扶持发展3-5家全国知名的绿色环保印刷包装企业,打造华东再生纸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产业产值超80亿元。
(二)加快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转型升级三大主导产业,纺织服装、木业家具和照明电器需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延伸增粗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提档升级主导产业,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以优化结构、提档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战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集聚发展、节能减排等为工作重点,分明确目标任务,更加具体地落实有针对性措施,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3大主导产业向由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由一般加工向中高端制造转变、制造环节为重向研发生产营销并举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提高主导产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构建泗阳主导产业发展新优势。至2015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5大目标:一是科技创新实力大大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1%以上,全社会专利申请量达2000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突破20家。二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5年完成技术改造投入50亿元。亿元以上企业家数超过100家。三是品牌效应明显提升。5年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0件,江苏省著名商标50件以上,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0%左右。四是集聚水平显著提升。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00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达3个,经济开发区产出占比达70%以上。五是经济效益 17
明显提升。全部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实现利税4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纺织服装业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材料、品牌服装、高档家纺产品、产业用纺织品等,以技术改造全力推进老企业的技术装备改造及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功能配套齐全的专业市场,着力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名牌产品占销售收入比重。着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链,建设华东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服装业,积极推广应用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大力引进培育设计人才,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重点集聚服装品牌、扩大委托加工产品档次,提升高中档服装品牌的比例,全力招引知名服装企业。2015年,纺织服装业产值超200亿元,服装加工能力突破4亿套件。
木业家具业重点发展木材加工、人造板、高级贴面板、地板及家具制品等,重在将木材的价值最大化。着力打造木材加工、胶合板、贴面、地板及家具制造产业链,整合保护木业资源,做强木业家具产业,力求将木材利用率最大化。积极发展精深加工木制产品、发展终端家具产业和配套产品。加快林木加工产品向家具制造终端发展进程,着重培育东佳木业、德华兔宝宝等重点木业企业,加快引进中高端板材及家具制造企业。加快木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推进产业集聚。2015年,重点培植10-20家产值上10亿企业,打造木业家具链式产业集群,培育中国绿色板材基地和华东家具产业基地,木业家具产值超200亿元,年木材加工量达到300万立方米。
照明电器业重点发展各类型节能灯具、大功率节能灯、智能节 18
电设备、LED照明灯具及各类功能性LED照明灯,重在大力引入LED照明产业项目及生产线,提升LED照明和智能节电设备在照明电器业中份额。着力打造智能节电设备及LED照明及照明器具产业链,重点发展智能节电设备和LED照明器具,积极引进节电设备和LED照明类生产企业,推动智能节电设备、大功率节能灯、功能性节能灯、成灯及灯饰工艺品、LED应用产品等产品的制造。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为重点,加快照明电器产品向绿色、节能、长寿方向发展。2015年,推动5家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形成,产值超100亿元,打造江苏绿色电光源产业基地和特色节能灯产业基地。
(三)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着力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强化信息技术对于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进行的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重点实现产品、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企业研发设计方面加快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技术;生产过程方面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生产控制技术;企业管理方面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产品数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支持等信息系统,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推广供应链管理,加快传统产业与物流业对接,实现互动发展。建设泗阳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平台采用互联网网站为外部形式,为全县企业提供信息发布、精细化管理、信息软件、商务信息、技术咨询、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信息化服务,确 19
保2015年,泗阳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并为200家以上企业提供服务,企业信息化普及率达到80%以上。创建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四)坚持生态立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严格遵循国家、省市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名录,禁止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要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重点企业,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确保节能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节能环保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推行清洁生产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
(五)2011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以打造“3+4”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狠抓骨干企业带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等关键环节,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努力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1、以骨干企业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调度企业的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深入分析经济指标变化趋势,及时做好预警预测。以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 20
为抓手,“一企一策”,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放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电光源等优势产业,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建设,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工业加快发展。力争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经济指标同比增长25%以上。
2、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工业投入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工业重点项目包扶责任制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好项目帮办制度的作用,及时协调和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投入质量,优化投资结构。集中力量突出抓好列入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项目和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高新、节能、技改项目建设,确保按计划竣工达产,发挥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以技术创新为载体,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为抓手,督促企业加大对新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投入,确保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以上;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的要素聚集优势,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1年争取新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4、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做好2010节能降耗考核工作的基础上,早计划,早行动,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我县万元GDP能耗下降指标。积极推 21
广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努力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能耗总量控制及节能监测等各项工作。
5、以扶持成长型企业为契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成长型企业培育,深入研究学习各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密切结合我县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优势,认真执行相应的扶持政策,规划好,培育好一批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一企一策”专项扶持,加快推进我县中小企业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以安全生产为保障,努力维护稳定大局
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用电安全大检查,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执法力度,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重点做好破产企业遗留问题的稳控工作,加大信访排查力度和范围,克服侥幸和麻痹心理,将矛盾和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2011年工业工作稳定大局。
第五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转龙镇2006年——2011年工作
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总结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转龙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突出特色和优势,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规划指标。
(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蚕桑产业不断壮大
五年均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730万元,较2006年增长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253元提高到6357元,增加2104元。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打造“四川蚕桑综合效益第一镇”为目标提升蚕桑综合效益,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桑园家禽养殖业和桑园蔬菜种植业,“转龙镇现代蚕桑综合效益示范园”成效明显。全镇桑园面积由2006年10000亩增加到14000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600亩。桑园亩产效益从2006年的1500元提高到2500元。
(二)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一是按照“五个一致”圆满完成了房屋、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林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确权颁证到户。二是完成了神仙桥村、大桥村土地综合整治,启动了仁和村、桑园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三是利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资金加强了道路、水利、城乡环境整治、技术培训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组建了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民主选举了村(居)民议事会成员341人,监事会成员56人。
(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参保140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6960人。完成115户灾后农房重建和324户灾后农房维修加固;低保“应保尽保”;改造贫困户土坯房90户。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关爱基金37万元,完成了四川省计划生育统计质量监测点及计划生育创国优相关工作。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力维护了社会秩序,成功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老案难案12件。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般乡镇跨越发展 一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改(扩)建道路105公里,整治病险水库7座、塘堰55口、新建(整治)沟渠40000米。二是努力推进场镇建设。完成了转龙镇“回乡创业园”一期工程建设,场镇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三是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基本达到了农村“四清”、场镇治理“六乱”的基本要求。
(五)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认真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办复率100%。顺利通过了“五五普法”检查验收。盘活了转龙色素厂、高光丝厂、转龙丝厂,成功引进了成都金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西金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都金桑缘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带动,蚕桑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及党的建设得以加强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实行重点工作责任制、重点工作进度通报制。深化“三务公开”,坚持“三会”开放,完善村级目标考核办法,严格坚持村(社区)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绩效与民主评议“双末位”考核制度,加大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了农村党支部“向心力”工程、建立了“两议员”制度及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在村级自治事务决策与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了“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与执行,做好了灾后重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做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二、2010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蚕桑特色,打造综合效益
转龙镇现代蚕桑综合效益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全镇养蚕1.6万张,出栏桑园鸡60万只,发展桑园中药材(紫苏)2000亩,桑园的亩产效益从1500元提升到2500元,桑园综合效益达到8000万元。继续打造“十里桑海长廊、现代丝绸之路”旅游休闲观光环线;完成了神仙桥城乡统筹示范点风貌整治工作。
(二)推进“四大基础工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完成了农村制度改革工作。做好了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融资工作。组建了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完成了神仙桥村、大桥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区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改)建道路16公里、新(改)建沟渠26000米、整治塘堰98口,新建聚居点2个集中120户人;启动了桑园村、仁和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完善了回乡创业园一期工程配套设施,场镇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有效地聚集了转龙人气。抓好了回乡创业园二期建设启动工作。启动了淮金竹路改建工程,完善了村组道路新(改)计划,做好了转隆大道前期准备工作。整治病害水库6座。
(三)强化民生工作,推动和谐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四川省计划生育统计质量监测点及计划生育创国优相关工作顺利完成。劳动就业率92.93%。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成功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老案难案6件。
(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
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效。通过“三集中、三分散”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推进新型基层治理工作,规范组建了村(居)民议事会和监事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党员干部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二是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存在;三是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四是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五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差,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打算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城乡统筹,提升蚕桑综合效益,促进转龙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以实现蚕桑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形成蚕桑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三驾马车”助推全镇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旅游特色化”,把转龙建设成为“西部桑蚕第一镇,田园都市休闲谷”。
(三)工作措施
1、引进企业,提升蚕桑综合效益。突出特色抓好农业招商工作,扎实推进转龙镇“现代蚕桑综合效益示范园”建设,促进蚕桑产业的广度深度开发,努力实现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响品牌,打造“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高端产业。
2、依托项目,塑造镇村建设新形象。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村级公共服务等项目,统筹推进城镇和聚居点建设,打造“成都田园式宜居小镇”。
3、发动群众,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群众投工投劳及争取项目资金,彻底改变全镇道路、水利等基础条件,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
4、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业务水平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5、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2011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认真落实全县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切实增强规划意识、项目意识、市场意识,突出蚕桑特色,增添工作措施,实现蚕桑产业良性发展,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二)奋斗目标
通过发展蚕桑养殖业、桑园生态家禽养殖业、桑园林下种植业、蚕桑文化旅游业,形成“生态立镇,产业强镇,特色兴镇”的发展格局。初具“西部桑蚕第一镇,田园都市休闲谷”形态,成为金堂县丘区城乡统筹示范镇。
(三)工作举措
1、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企业,切实抓好传统蚕桑种植业的技术指导,进一步出台桑园种植业与养殖业鼓励政策,壮大与蚕桑相关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规模。2011年,全年力争养蚕1.8万张,出栏桑园鸡80万只,种植紫苏2500亩,蚕桑亩产效益达到3500元。
2、进一步加快场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全力做好回乡创业园二期建设,新建聚居点2个,集中农户300余户。
3、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土地整理项目区道路、水利建设;完成淮金竹路改建工程;力争启动转隆大道建设。完成50%沟渠、塘库堰维修工作。
4、进一步挖掘蚕桑文化。完善蚕桑文化陈列室,组建蚕桑民俗文化表演队1个,力争举办“转龙镇第一届桑椹采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