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版)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思维品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思维的灵活性,其实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遇到一个问题能想出不同的解决策略、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能够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等等。一年级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涂画什么,他就会拥有什么。思维也是如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从一年级起就关注他引导他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久而久之他灵活性的思维品质就得以逐渐形成。如果我们只关注他能否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久而久之,他的思维变逐渐变得定势了,不会灵活思考了。
首先,要鼓励孩子不满足于一种思考。8+6=?让孩子们通过摆小棒弄清怎么算后,让孩子们说自己的摆法和想法。由于前面学习了9加几,孩子们对于凑十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挺好的,反馈时,孩子们讲出了两种不同的凑十法。我对他们加以鼓励,并特别表扬了不满足于一种凑十法思考的孩子。让其他孩子在羡慕表扬的同时,加深“不满足一种思考”这样一种观念。
其次,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一般来说可以有生活经验的角度、学习经验的角度、顺向思考的角度、逆向思考的角度等等。孩子们想到了两种凑十法,我又引导孩子们思考:利用我们学过的计算来想想,除了凑十法之外你还可以怎么算?孩子们之前有算9加几时利用接近10的计算方法,如9+5先想10+5=15,再用15-1=14,所以9+5=14,迁移想到:10+6=16,16-2=14,所以8+6=14。我大力表扬了孩子,接着问,我们刚才想到的是利用学过的10加几来算的,你还能想到利用学过的什么来算呢?问题一抛出来,就看到孩子们快速的转动着小脑袋瓜,一会儿,几个孩子眼睛亮亮的,高举起了手,有些喜不自胜的感觉。“把6个移1个给8个,就变成了9+5=14了。”“9+6=15,所以8+6=14。”看,只要我们善于鼓励、启发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孩子们就一定能有各种精彩的思维状况呈现。孩子们长期被这样引导,他的思维就能发散,在发散的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变得到了逐步的发展。
第二篇: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有一个小女孩,清晨,她推开窗户。窗户外是一片被砍伐的树林,一些鲜花被折断在小路旁,农民在辛苦地耕作。另一个小女孩带着小铲子,哭泣着准备埋葬它的死去的宠物小狗。看到这些,小女孩很伤心。她的爷爷看见了,把她带到另一扇窗前,说:“孩子,你刚才开错了窗。”说完,便推开了他眼前的这扇窗,这一扇窗外风和日丽,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一些小孩在一起快乐地玩耍。看到这些,小女孩破涕为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经常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因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我们会有新的体会,也许今天我们不快乐,但我们可以想我们明天会快乐,因为生活中总是有种种的不快,例如,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作业的失误,一次父母的批评……这些事情时有发生,也许我们控制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但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心情。在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情绪,遇到这些事,我们可以乐观地想:他们只是希望我做得更好一些,只不过做法有些过分罢了。
除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外,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这样,例如,记历史时我们没必要死记硬背,最后费力不讨好,考试起来还是头脑一片空白,其实我们可以把历史人物的名字,时间,事件,以及相关的人一起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内容精彩的故事。这样只要一说关于某件历史事件,你就能把它完整的叙述出来,这可比死记硬背强多了。其它学科也都有简单的学习方法,只要你换个角度去发现。
每件事都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它,换个角度。你会发现地更多。
第三篇:活用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活用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一、填一填,算一算。
(第4小题10分,其余每小题14分,共52分)1.王老师一共剪了多少只蝴蝶?
2.(1)左边有()只兔子,右边有()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
=(只)
(2)白兔有()只,灰兔有()只,一共有多少只?
=(只)
3.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方法一: =(个)
方法二: =(个)
4.小明家养了8只,每只喂1个萝卜,还剩下4个萝卜。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个)
二、我会解决有趣的生活问题。
(共48分)1.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10分)
=(面)
2.有多少名同学玩跳绳?(10分)
=(名)
3.一共有16名选手参加比赛,比丁丁得分高的有4名,其余选手
得分都比丁丁低,比丁丁得分低的有几名?(10分)
=(名)
4.提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18分)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8 4 8+4=12 6 6 6+6=12
2.(1)8 7 8+7=15
(2)10 5 10+5=15
3.7+7=14 8+6=14
4.8+4=12
二、1.8+5=13或7+6=13
2.9+3=12
3.16-4-1=11
4.(答案不唯一)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12+5=17(只)
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9+2=11(只)
第四篇:从不同角度撰写消息解析
《从不同角度撰写消息》教学实录 [设计背景 ] 2003年 10月 22日,为期三天的泉州市初中语文新教材研究与观摩活动在泉州五中分 校二楼楼梯形教室举行。活动的核心内容, 是由来自泉州市各课改实验区的 6位老师为实验 老师提供 6节观摩课。观摩课采用抽鉴的形式(抽课题、抽班级、抽上课时间。我抽到 “写 作”版块和八年级八班的学生。
[教材分析 ] “写一则本地或本校消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社版八年级上册第 二单元的一个作文训练。训练要求教会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学会从生活中吸取鲜活的写作素 材,并将有关消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过程中,以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设计理念 ]
1、《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 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堂观 摩课开课期间, 正值 “神五” 飞天成功消息传出之时, 泉州五中分校又迎来了泉州大市语文 新教材教学观摩课这一盛事。因此根据教材要求, 这堂课我尝试开发、利用, 整合这些资源, 将消息写作放到实践中, 放到生活中, 放到情景当中, 努力实现写作、口语和综合性学习三 位一体,达成知识感悟与写作实践的有效统一。
2、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常常是师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迸发的思维, 是随着教学环节 的调整变化流淌出来的教学机智。通过现场采访和现场写作, 我努力构建师生、生生、师生 与文本、师生与听课教师的对话平台,在一段不能预设的空白中,来挑战学生的自主意识, 个性意识,合作探究意识,挑战教师的教学机智。
[过程设计 ]
1、教学思路。分三步走。一是导学,引入“神五”飞天四则消息,激发学生感悟消息 撰写的不同角度;同时,面对陌生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二是体验,以“泉 州市语文新教材观摩课”为题,现场采访、记录,与“对话”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体验与合作探究。三是运用,现场写作,学以致用。
2、课堂实录。
一、导学
师:同学们, 2003年 10月 15日 9时 9分 50秒, 中国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 生(顿悟、齐答: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师:几天来,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登上网络,我们会接到许多“飞天”的消息。如 “冲天一事抒我中华豪情”;“杨利伟在太空问候全世界”、“神舟飞天牵动世界神经”等
等(生会意, 颔首微笑。这些新闻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真实客观地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 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分享了喜悦、激动与自豪。今天, 我们借神舟飞天的四则消息, 来学习一 下怎样从不同角度撰写消息。请看材料。同学们浏览一下, 想想这四则材料是从哪四个方面 或角度来报道的?(学生阅读材料(附于文后,轻声交流。师边巡回,边观察询问与交流。生 1:我想说第二、第三则。第二则是从杨利伟的角度写的, 第三则是从观众观看的角 度写的。
生 2:第四则是从图片的角度报道的,记者看了传真照片后加上了说明文字。生 3:第一则报道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神舟飞天的经过。
师:(点击,屏幕显示纲要内容。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第一则可称为“综合报道”, 主要报道事件名称,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意义等;第二则是关于当事人的认识 体会的报道;第三则是关于各个舆论反响的报道;第四则是图片新闻, 抢拍镜头,附上文字 说明。当然,消息写作的角度不止这些。还有“背景新闻”,如关于神舟 1号、2号、3号 的报道;新闻花絮,如杨利伟在太空吃的第一餐——太空餐:八宝粥啦、宫煲鸡丁啦。(生 笑同学们,借助这些消息,我们明白了对同一个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报道。
[这一阶段,领悟“神五”飞天四则消息写作的不同角度并不难,难的是师生之间需要 一个彼此适应的过程。我以自然的微笑, 自然的对话, 自然的身体语言, 传达一种亲和的氛 围,师生逐渐淡化陌生感。]
二、体验
纸上谈兵,不如活学活用。老师出个题目,我们也来学习对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撰 写消息。什么话题呢?请看上面(以手指黑板上方红色横幅,念出来。
生(齐读:泉州市语文新教材教学观摩。
师:就是这个事件。因为这个事件,我、你们,在座的教师,原本素不相识,因为这 件事走到一起来了。这对我们泉五分校的师生来说, 是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事。我们以此为 话题,来作一个现场采访,为下面的消息写作打下一个基础。
(学生感到意外,惊奇,继而兴奋起来。
师:要采访, 首先要请几个嘉宾, 我先来点几位。语文出版社的江老师来了没有?(找 到她,走到江老师跟前,对不起,没有事先跟您说。您看我们学生要采访“语文新教材观 摩课”的话题,您又对新教材很了解。我们希望您支持我们的采访,好吗?(江老师感到突然,一时犹豫。学生自发热烈地鼓掌,江老师上台。接着,又请观摩 课组织者, 泉州普教室教研员陈老师上台;晋江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洪老师亦上台。学生掌 声迭起,由衷欢迎。
师:请班长帮我点一位教师,一个同学。
班长(观望一会儿:我想请薛文同学。(走到临桌,这位老师,我们要做采访, 能不能请您赏个脸?(一师一生,在掌声中相继上台就座。
师:我们要采访,须先了解采访对象的身份。请 5位嘉宾自我介绍一下。请同学们拿 起笔,记下来。
嘉宾 1:我是国家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图书发行中心的,我叫江灵。嘉宾 2:我是泉州普教室语文教研员陈怀朗。
嘉宾 3:我来自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姓洪,名祖旭。祖国的祖,旭日东升的旭。嘉宾 4:我是石狮市中英文学校教师,我叫周黎玲。
嘉宾 5:我是五中分校初二八班学生,我叫薛文。
师(带头鼓掌:再次感谢 5位嘉宾的支持!我们初二八班记者行动马上开始。首先 要设计题目。怎么设计?请再看材料。如果选择从综合报道的角度来采访, 我们可能要问哪 些问题呢? 众生(观察材料:要得到 10月 15日 9时 9分 50秒的消息,要问时间;要得到“酒 泉卫生发射中心”的消息,要问地点;此外,还要了解事件的过程,结果、意义等。
师:如果选择从当事人的角度采访,问什么问题呢?来,齐读一下材料中的第二则消 息。
生:(齐读 :杨利伟说:“ 在这里相对祖国说,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信任, 我一定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在这里, 也想对我的家人说, 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请家人放心,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有信心和能力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师:这位记者可能问了什么问题,才得到这些信息的? 生(七嘴八舌:问杨利伟想说什么,有什么看法。
师:好,选择一个角度,每位同学至少设计一个问题,设计好后,前后左右交流一下, 然后来采访。(回头,请台上嘉宾准备
(学生设计问题,师穿梭其间,观察与倾听,时而提示:围绕话题,有个性地设问, 可得独家新闻。
师:采访开始了。我也可以做为当事人,但因为我这边还当着事,所以不坐嘉宾席了。想好了吗?(见暂时无人举手好不容易当回记者,走过,路过,可千万不要错过呀。(众 生“哈”一笑,老师退到学生中就座。
生 1:我想问北京的江老师,直到现在您对这堂课的感想怎么样呢?(众生一笑。嘉宾 1:我从一进教室, 看到杨老师一上台, 我就感觉到一种兴奋。她的一声 “上课” , 一下子把我们的心抓住了, 在这堂课上, 老师随和亲切, 师生关系贴近, 给我们在下听课的 老师们一种轻松感。谢谢。
生 2:杨老师, 刚才江老师说您让我们这堂课显得很轻松, 那么请问您现在的心里很轻 松吗? 师(心想,好家伙,咄咄逼人啊。一面笑着说:我刚才要上台上课时,我心里就想, 我不想带给大家沉重,我想带给大家轻松。这样一想,我的心情就轻松了。谢谢。
师(环视,见学生只倾听着,未做笔记:同学们,采访时,有三个器官是要到的。耳, 学会倾听, 捕捉嘉宾回答的重要信息;嘴, 有礼貌、大胆、有个性地提问;手, 做记录, 记录采访信息,为下边写作打下基础。好,继续采访。
生 3:请问薛文同学, 参加这个教学观摩活动, 你一定感到非常荣幸, 现在又作为嘉宾, 你有什么感想? 嘉宾 5:我很高兴今天能跟这么多优秀的语文老师欢聚一堂, 时代在进步, 语文作为我 们的母语更应该与时俱进。新教材的改革对培养我们这些祖国的未来者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 得我能参加这样一次观摩活动,我非常的荣幸,我能够在这当中学到许多知识。
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太精彩了!生 4:上面的老师都是来自不同地方, 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这节观摩课就是一个 榜样的作用。而这堂课的特点就是课堂的互动环节非常活跃。那么请问, 这个互动环节, 是 值得提倡的吗?我想问普教室的陈老师。
嘉宾 2:互动环节应该因课而定。像今天这堂课, 老师真正结合语文知识, 运用到这个 语文观摩活动中,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就这一点来说, 是我们语文教学所 提倡的,那么这个互动环节就用得恰到好处了。谢谢!生 5:请问江老师,您对这次观摩课有何看法?对以后老师的教学起了什么作用?(嘉宾 2提议由嘉宾 3回答
嘉宾 3:我们正私下猜测,你们可能会问这个话题呢。关于观摩课活动的意义:第一, 是来见一见我们泉五分校师生的风采。私校做为泉州市一个新生事物, 有的欢迎, 有的还有 议论, 所以来看看我们同学表现如何;第二, 组织这个教学观摩活动, 目的是为了我们这些 在教学第一线参加语文课改实验的教师, 提供一个交流互动, 互相学习的平台;第三, 从整 个大泉州来说, 就是要通过这么一次活动, 大大提高我们整个泉州大市语文教与学的总水平。生 6:我想问石狮市的周老师。我相信您的教学经验一定非常丰富, 我想请问, 自从课 改以来, 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或学习效率上都有什么改变, 课改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率又存在着什么好处?(我暗自惊喜,学生的提问走向深刻了。
嘉宾 4:很高兴今天在这里接受这个采访。从不幸这个角度而言,我最热情,最年轻, 记忆力最好, 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是在应试教学阶段, 没有进入这样一个好的时代, 但也很有 幸赶上这个潮头, 从年龄来说, 我们是抓住了青春的尾巴了。从教改角度说, 我们真的非常 有幸赶上这个好时代。这种课型对我们学生能力的提高确实有非常大的帮助。应该说我们石 狮市也刚刚起步, 而且我们学校都是年轻老师, 从课改角度而言,我们没有做得这么好, 但 是我们也在摸索当中, 我们的学生也在慢慢进步。从他们反馈的消息来看, 他们告诉老师说, 我们胆子练大了, 口才练好了, 学校
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和训练平台, 我们将会做得越来越 好,用学生的这句话来说,相信我们的课改会越来越好。
(全场被她激昂清脆的演讲式的回答所感染,欣然喝彩!生 7:请问薛文同学, 如果让你从一名老师的角度来观看这节课, 你对这节课有何感想?(众生笑。提问更富个性了。
嘉宾 5:我觉得这节课, 无论是杨老师, 还是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特别是同学们的 表现, 完全展现出五中分校学生的风采。大家的思维非常活跃, 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具有意义。这就是新教材之所以改革的意义。我们要练好我们的口语, 让我们在生活实际中更好的运用 我们的母语, 也许这是这次观摩课最重要的意义, 希望我们以后每课堂都像今天这堂课一样, 这才是最重要。
(令人惊叹!这是外交家的风采!师:很高兴薛文同学在回答时,还上升到教学观摩课的意义。同学们对这套教材里的 课文, 对新教材有什么样的问题也可以问。时间已经不多, 机会要抓住, 在第一时间把最重 要的信息抓住了。
生 8(不理会教师的提醒,迫不及待地:我想问在座四位老师,你们认为杨老师这样 的教学程序比你们平时的正常教学程序好吗?(全场大笑。这个问题很有个性,但又有些唐突。我无奈地笑,狠狠“揍”了他一肩 膀。嘉宾 2提议由一线教师嘉宾 4发言。
嘉宾 4:我个人认为课型的设计应根据课程来具体安排。不同的课题, 不同的内容, 有 不同的设计。杨老师今天这堂课的设计呢,正如刚才陈老师说的,因为正需要这样的互动, 而且今天也有这样的机会, 让我们师生进行互动, 但要是平时每一堂课都这样互动的话, 那 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今天这堂课的互动, 既符合今天这堂课的特点, 又符合今天老师来听课 这种形式的特点,所以把这些特点都结合起来,我认为杨老师这堂课,太聪明了!
(一句语速放慢,语调升高,意味深长的“太聪明了”,顿时引来全场大笑,鼓掌。师:采访到此结束,我们一起感谢 5位嘉宾的支持。(5位嘉宾在掌声中下台
[新闻的本质特征是在第一时间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新闻写作的前提是采访活 动。“现场采访” 的环节, 正是利用泉五分校正举行为期三天的新教材观摩活动这一富有新 闻价值的事实,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新闻现场。体验,具有亲历性、实践性,它是以个体的全 部自我,去感受理解整个世界并生成意义,它注入了强烈的主体意识,活生生的个体经验。体验,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反复强调的理念。]
三、运用
师:采访完后,我们就要操练了。请大家再把材料翻开。看第一则综合报道。消息, 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众生齐答:标题、导语、主体研究一下,这则消息用最概括,最精 炼的语言概括“飞天”事实的,是哪一部分? 生(齐答:标题。
师:嗯。“飞天梦圆”。这个标题下面还有一行字,这是什么? 生(齐答:副标题。
师:“飞天梦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个标题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了主 要事实,是新闻的眼睛,灵魂。再一起来研究导语,齐读导语,好吗? 生(齐读):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北京时间 10 月 15 日 9 时 9 分 50 秒,我国自 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 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师:感觉到了吗,导语概括了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等。所以待会儿写作时,导语部分可以用一两句精炼的语言把这个活动的事实概括出来。主体部分再展开。好,自选 一个角度,构思写作。根据自己的掌握,记录情况,只写标题也行,只写导语也行。标题、导语、主体俱全更好。这一切都比只懂得知识,没有去实践来得好。(学生构思、写作。瑞士“班得瑞”抒情演奏乐团音乐《巴格达之星》响起,轻轻地,如天籁般遥远,流淌于师生之间。在乐声中,老
师不停穿梭于学生中,时时关注,间或提醒 “有困难可以问同学或老师”;尤其关注写作困难的学生,个别点拨。在乐声中,学生或奋 笔疾书,或做思考状。空气轻松而随意。)(大约 8 分钟后,发现部分学生尚在写作中,应该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完成写作,而 下课时间已近。原定的写作结束后,学生上台进行“新闻播报”、“学生评点”的思路受阻 碍,决定调整教学,举几篇例文,供尚在写作中的学生参考。)师(朗读学生作文): 泉五中举行“泉州市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观摩课”(边提示,这是“标题”)[本报讯] 北京时间 10 月 23 日下午 3 时,在泉州五中分校梯形教室举行了泉州市初 中语文新教材语文教学观摩课有关于“消息写作的角度”的一堂课,当事人杨老师在课堂上 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边提示,这是“导语”)杨老师说:刚才在上课前,就不想上课时给大家带来沉重的感受,造成过多的压力,希望在座各位轻松。(学生会意,微笑)师(边观察边走到一生身边,读学生作文): 学生精彩回答 尽显教改风采 [本报讯]今天下午 3 点 10 分,在泉州五中分校二楼梯形教室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教 学观摩课。课上有一个环节是摹拟答记者问,初二八班薛文同学的回答尤其精彩。她十分自信地说:“今天很高兴与各位语文精英老师欢聚一堂。中国正在发展,语文 作为我们的母语也应该与时俱进。”她的精彩回答正反映了大家的心声。师:希望这些作文,对正在写作的同学有所启发。好,继续写。(巡回中,突然发现一生作文稿留一大片空白,心想,一定是写不出来,何不让他说 说困难,请同学们帮帮他。)师(抚他肩膀,示意站起。):你还没写,为什么呢? 6 生(低头,扭捏着,很小声地):有,写了。师(意外地)写了?(与他同执起作文稿,见一段空白方框下,是两行字)说说看好 吗? 生(依旧低头):我想拍一张泉州五中分校的照片…… 师(双手扶他肩膀):大声说,自信地说,没关系,要像个男子汉!(众人善意一笑。)生(抬高声调):我想拍一张泉州五中分校的照片。照片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全 场大笑,该生亦笑),来自泉州各地的老师走进大门。然后附上文字说明,写“10 月 23 日 泉州市各地的语文老师来到泉州五中参加了泉州市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观摩”。师(喜悦,忍不住帮他读下边 7 个字):然后写“新华社传真照片”?(全场大笑)我告诉你,你这样写,其实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非常到位的!(同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掌。下课
铃响。)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读了“神五”飞天的四则消息,做了现场采访,并当场写 作,这其实是一个收集信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下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就这个话 题继续采访,可以写后续报道,就你想了解的问题再问问老师和同学,掌握充分的信息后,选一个角度写下来。再次感谢同学和五位嘉宾,谢谢![这一环节中,教与学的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最欣慰的是让最后一位同学在一个 特定时刻自信起来,充满了成就感。师生在一种满足感中下课]。[设计亮点] 设计亮点] 设计亮点主要表现在取法“神五”飞天的信息,现场摹拟采访,就地取材写作。这一 设计切合“消息写作”的特点,合理机智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同时 它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体验写作情境,并学以致用,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因此,课堂呈现了一种开放性和活力感。[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
1、很欣赏这堂课。教师充满了亲和力和感染力。语言清脆有力,活泼幽默,鼓动性很 强;师者脸上写满自信、乐观,常常笑出声,激情贯穿整堂课,可以说老师以她的人格魅力 征服了在座师生。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呼唤教师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而杨老 师做到了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
2、合理巧妙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飞天”范例的引用操作性强,请不同身份的人出 场,现场采访并摹仿范例现场写作,使教与学的活动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真正做到用 好教材,用活教材。并把老师与学生以及听课老师都变成了课程的参与者,这样的教学设计 确实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难能可贵的教学机智。
3、教师眼里有学生,时时关注学生,从三个细节中可以看出:当她在与某一学生对话 时,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所有学生的态度、情感和反映,她的眼睛是活的;当她 询问最后一位学生“你还没有写,为什么?”时,一开始表情严肃,后来又适时适当地激励 他“你写得非常到位!”这样,把无形的批评和有形的鼓励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老师拿 7 捏得很准;当学生在采访中只顾倾听忘记记录时,她用手势和眼神,时时提醒学生“该记录 了” 从老师的举手头足间。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已经实现了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老师真正的融入了课改之中。(由石狮、安溪、泉州等地教研员点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教学流程的最后,原来 的教学设计与 45 分钟时间产生了矛盾。问题出在 “现场采访” 环节,因学生提问热烈,时有高潮,延长了采访时间,课前虽有预想,但延长多久难以确定; 学生写作 8 分钟后,尚有部分同学未完成,课前我忽略了这一可能性,致使写作环节中的 “新 闻播报”“学生评点”未能展开。但是我想,教学设计只是一种构想,一种预案而不是一份 施工蓝图。课程、教材、教师以及教学设计只能定位在“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上。在学生的 发展需要面前,教学设计应该允许改变,允许调整。而教师所要做的,是在这种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教学机智,并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多一些预警式的构想,让这些构想努力贴近实际。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就会越主动,在变化面前才能应对自如。8
第五篇:写作六 从不同角度撰写消息
写作六 从不同角度撰写消息
⊙总体构思
这堂课尝试将消息写作放到实践中,放到生活中,放到情景当中,努力实现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三位一体化,达成知识感悟与写作实践的有效统一。通过现场采访和现场写作,努力构建师生、生生、师生与文、师生与听课教师的对话平台,在一段不能预设的空白中,来挑战学生的自主意识,个性意识,合作探究意识,挑战教师的教学智慧。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分三步走。一是导学,引入“神五”飞天四则消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了解消息撰写的不同角度;同时,面对陌生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二是体验,以“泉州市语文新教材观摩课”为题,现场采访、记录,以“对话”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个性体验与合作探究。三是运用,现场写作,学以致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由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中国发生了一件什么举世瞩目的大事导入。
2.看材料。
很多新闻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客观地报道了这个重大事件,今天我们借神舟飞天的四则消息,来学习怎样从不同角度撰写消息。请看材料,想想这四则材料是从哪四个方面或角度来报道的?
(二)体验。
1.以“泉州市语文新教材教学观摩”为话题,撰写消息。2.先作一下现场采访。
(三)运用。
1.消息主要由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组成。下面自选一个角度、开始写作。2.展示学生的习作。
(四)作业:写一篇对这个话题的后续报道。
【教学探讨】
如何处理好现场摹拟采访引发的兴奋对基本消息写作训练的“喧宾夺主”效应应该多加考虑。
⊙设计亮点
设计亮点主要表现在取法“飞天”信息,现场摹拟采访,就地取材写作。这一设计切合“消息写作”的特点,可以合理机智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同时它贴近学生实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体验写作情境,并学以致用,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因此,课堂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活力感。
⊙专家点评
合理巧妙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飞天”范例的引用操作性强,请不同身份的人出场,现场采访并摹仿范例现场写作,使教与学的活动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真正做到了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把老师与学生以及听课老师都变成了课程的参与者,确实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难能可贵的教学机智。
附教学实录:
一、导学
师: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中国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
生(顿悟、齐答):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师:几天来,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登上网络,我们会看到许多关于“飞天”的消息。如“冲天一飞抒我中华豪情”、“杨利伟在太空问候全世界”、“神舟飞天牵动世界神经”等等,(生会意,颔首微笑)。这些新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客观地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分享了喜悦、激动与自豪。今天我们借神舟飞天的四则消息,来学习一下怎样从不同角度撰写消息。请看材料,同学们浏览一下,想想这四则材料是从哪四个方面或角度来报道的?
(学生阅读材料,轻声交流。师边巡回,边观察、询问与交流)
生1:我想说第二、第三则。第二则是从杨利伟的角度写的,第三则是从观众观看的角度写的。
生2:第四则是从图片的角度报道的,记者看了传真照片后加上了说明文字。
[这一阶段,领悟“神五”飞天四则消息写作的不同角度并不难,难的是师生之间需要一个彼此适应的过程。我以自然的微笑,自然的对话,自然的身体语言,传达一种亲和的氛围,师生逐渐淡化陌生感。]
二、体验
纸上谈兵,不如活学活用。老师出个题目,我们也来学习对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撰写消息。什么话题呢?请看上面(以手指黑板上方红色横幅),念出来。
生(齐读):泉州市语文新教材教学观摩。
师:就是这个事件。因为这个事件,我、你们,在座的教师,原本素不相识,因为这件事走到一起来了。这对我们泉五分校的师生来说,是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事。我们以此为话题,来作一个现场采访,为下面的消息写作打下一个基础。
(学生感到意外,惊奇,继而兴奋起来)
师:要采访,首先要请几个嘉宾,我先来点几位。语文出版社的江老师来了没有?(找到她,走到江老师跟前)对不起,没有事先跟您说。您看我们学生要采访“语文新教材观摩课”,您又对新教材很了解。我们希望您支持我们的采访,好吗?
(江老师感到突然,一时犹豫。学生自发热烈地鼓掌,江老师上台。接着,又请观摩课组织者,泉州普教室教研员陈老师上台;晋江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洪老师亦上台。学生掌声迭起,由衷欢迎。)
师:请班长帮我点一位教师,一个同学。
班长(观望一会儿):我想请薛文同学。(走到临桌)这位老师,我们要做采访,能不能请您赏个脸?
(一师一生,在掌声中相继上台就座)
师:我们要采访,须先了采访对象的身份。请5位嘉宾自我介绍一下。请同学们拿起笔,记下来。
嘉宾1:我是国家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图书发行中心的,我叫江霖。
嘉宾2:我是泉州普教室语文教研员陈怀朗。
嘉宾3:我来自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姓洪,名祖旭。祖国的祖,旭日东升的旭。
嘉宾4:我是石狮市中英文学校教师,我叫周黎玲。
嘉宾5:我是五中分校初二八班学生,我叫薛文。
师(带头鼓掌):再次感谢5位嘉宾的支持!我们初二八班记者行动马上开始。首先要设计题目。怎么设计?请再看材料。如果选择从综合报道的角度来采访,我们可能要问哪些问题呢?
众生(观察材料):要得到10月15日9时9分50秒的消息,要问时间;要得到“酒泉卫生发射中心”的消息,要问地点;此外,还要了解事件的过程,结果、意义等。
[新闻的本质特征是在第一时间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新闻写作的前提是采访活动。“现场采访”的环节,正是利用泉五分校正举行为期三天的新教材观摩活动这一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新闻现场。体验,具有亲历性、实践性,它是以个体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整个世界并生成意义,它注入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活生生的个体经验。体验,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反复强调的理念。]
三、运用
师:采访完后,我们就要操练了。请大家再把材料翻开。看第一则综合报道。消息,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众生齐答:标题,导语、主体)研究一下,这则消息用最有概括性,最精炼的语言概括“飞天”事实的,是哪一部分?
生(齐答):标题。
师:嗯。“飞天梦圆”。这个标题下面还有一行字,这是什么?
生(齐答):副标题。
师:“飞天梦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个标题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了主要事实,是新闻眼睛,灵魂。再一起研究导语,齐读导语,好吗?
师生(齐读):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
师:感觉到了吗,导语概括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等。所以待会儿写作时,导语部分可以用一两句精炼的语言把这个活动的事实概括出来。主体部分再展开。好,自选一个角度,构思写作。只写标题也行,只写导语也行。标题、导语、主体俱全更好。这一切都比只懂得知识,没有去实践来得好。
(学生构思、写作。瑞士“班得瑞”抒情演奏乐团音乐《马格达之星》响起,轻轻地,如天籁般遥远,流淌于师生之间。在乐声中,老师不停穿梭于学生中,时时关注,间或提醒“有困难可以问同学或老师”;尤其关注写作困难的学生,个别点拨。在乐声中,学生或奋笔疾书,或作思考状。空气轻松而随意。)
师(边观察边走到一生身边,读学生作文):学生精彩回答,尽显教改风采[本报讯]今天下午3点10分,在泉州五中分校二楼梯形教室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观摩课。课上有一个环节是摹拟答记者问,初二八班薛文同学的回答尤其精彩。她十分自信地说:“今天很高兴与各位语文精英老师欢聚一堂。中国正在发展,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也应该与时俱进。”她的精彩回答正反映了大家的心声。
师:希望这些作文,对正在写作的同学有所启发。好,继续写。
(巡回中,突然发现一生作文稿留一大片空白,心想,一定是写不出来,何不让他说说困难,请同学们帮帮他)
师(抚他肩膀,示意站起):你还没写,为什么呢?
生(低头,扭捏着,很小声地):有,写了。
师(意外地)写了?(与他同执起作文稿,见一段空白框下,是两行字)说说看好吗?
生(依旧低头):我想拍一张泉州五中分校的照片„„
师(双手扶他肩膀):大声说,自信地说,没关系,要像个男子汉!(众人善意一笑)
生(抬高声调):我想拍一张泉州五中分校的照片。照片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全场大笑,该生亦笑),来自泉州各地的老师走进大门。然后附上文字说明,写“10月23日泉州市各地的语文老师来到泉州五中参加了泉州市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观摩”。
师(喜悦,忍不住帮他读下边7个字):然后写“新华社传真照片”?(全场大笑)我告诉你,你这样写,其实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非常到位的!
(同学情不自禁地鼓掌。下课铃响)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读了“神五”飞天的四则消息,做了现场采访,并当场写作,这其实是一个收集信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下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就这个话题继续采访,可以写后续报道,就你想了解的问题再问问老师和同学,掌握充分的信息后,选一个角度写下来。再次感谢同学和五位嘉宾,谢谢!
[这一环节中,教与学的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最欣慰的是让最后一位同学在一个特定时刻自信起来,充满了成就感。师生在一种满足感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