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楼梦》外貌描写分析林黛玉贾宝玉
《红楼梦》中外貌描写的经典分析2014-03 一 迎春、探春、惜春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第三个身未长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皆是一样妆束。
这里,迎春、探春的外貌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二人的个性特点。二人都貌美,都养尊处优,但这丝毫没有抹杀她们的鲜明个性。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敦厚可人而又平庸无奇,这与探春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所表现的出众是截然相反的。“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写迎春的美丽,但这种美丽也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结合小说来看,迎春在众姐妹中确实是很平庸的一个,她稳重但不如宝钗贤淑干练,她善良而不如黛玉灵慧多才。秋爽斋结社,众人做诗,她只能限韵,姐妹们大展才华,凤姐这一形象在《红楼梦》人物群像中尤为突出,她一出场,作者就用这段生动的描写暗示了她的个性特点,而这段描写历来脍炙人口,成为外貌描写中的经典片段。三.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时,他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从总体上看,她具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可见她总是心事重重;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驻,可见她总是细腻善感。这样的眉与目配合在一起,该是何等的清丽而凄美!黛玉原是绛珠仙子的化身,为“还泪”而来,所以她的眉目之间凝聚了灵她自甘平凡;猜灯谜时,皇妃元春派人传话说,众人都猜对了,独有迎春与贾环猜的不对,没有赐品,这时贾环心中不快,而迎春却“不以为意”,可见她才华平常,敦厚有余。迎春就是这样一个虽平凡却令人感到亲切的女子。但有时她的敦厚未免过分,流于软弱。本性“温柔沉默”的她,对自己可以处理的事情,竟无能为力。“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段,最能表现她的软弱。当累金凤这一名贵的首饰被偷之后,她独自诵经,丝毫不过问此事,对眼前的罪恶视而不见。司棋被逐一段,她甚至表现得很淡漠。最终,她被迫嫁给孙绍祖,从不反抗的她,被侮辱,被冷落,凄凉地死去。其实,迎春的懦弱,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表现。她的善良在可怕的现实中被撕裂,被践踏,她没有挣扎,因为她太温柔,太憨厚了。这一个性注定了,她不可能像探春那样,尽情地展示自己,只能如未开的花朵一样枯萎在命运的枝头,做一个牺牲品。而她一出场,作者就通过外貌描写向我们预示了她的个性。
探春的身材出众,“削肩细腰,长挑身材,”苗条可爱而又带着惊人的爽利。“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这一外貌也是常人所无的。中国文学中写美人的目光往往是“秋波流转”,“美目盼兮”,仅仅是美丽迷人而已;而探春的“顾盼神飞”,则在秀丽中透出一种英气,一种卓然不群的智慧,这正符合她那种出众的才华与不甘平庸的个性。一个“飞”字写出了她目光的敏锐、灵动,真是夺人魂魄。“文采精华”更好地概括了她的非凡才能与个性。试看书中,探春理家治众之才不在凤姐之下,甚至高于凤姐。她虽不似凤姐那般泼辣,却比凤姐多了文雅与智慧。凤姐病时,她管理大观园,兴利除弊,大胆改革,把园子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胸怀大志,渴望超越男子,干出大事。她组建海棠社,在给宝玉的信中写道:“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她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我自有一番道理。”可惜的是,探春生在一个以女性为附属品的时代,这是她的悲剧。但她毕竟让自己灿烂地开放过,展示过。探春的个性,从这一外貌描写中可见一斑。
惜春的外貌描写并未表现出她的个性,但交代了她的年龄,为下文她的命运作了铺垫:贾府鼎盛时,她“形容尚小”,贾府衰落时,她已经长成,在成长过程中,她看尽了繁华,也明白了沧桑,窥破“三春”(元春、迎春、探春)的命运,窥破世态炎凉,最终选择了出家修行。二 凤姐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凤姐是作者笔下著名的文学典型形象。这段外貌描写,仅有三十二个字,就集中体现了她的个性,可见作者功力之深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凤姐的眉目很有特点。首先,她的眉目是美丽出众的。丹凤眼,柳叶眉,本是俊俏可爱的;但加上“三角”、“吊梢”便不同了,它不可爱而有些可怕,在俊俏中透出狡猾之态、刁钻之貌、凶狠之气。这与凤姐的个性是一致的。她在府中是著名的“管家婆”,有“凤辣子”之称,工于心计,善使手段,泼辣凶悍。“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俊美中带着成熟与干练。黛玉与探春都是身材苗条的,但她们的美是纯洁、典雅的美,就像未经玷污的珍珠,晶莹可爱;而凤姐的“苗条”与“风骚”,却是世俗的美,多了几分圆熟和世故。
“粉面含春威不露”,在化着浓妆的面庞上,闪烁着温暖动人的光彩,却又深藏着那带几分险恶的“威”,这是多么形象的一张脸!只有凤姐才会有这样一张脸。在小说中,我们多次看到她“粉面含春威不露”的样子:毒设相思局,把愚昧的贾瑞害得悲惨地死去;弄权铁槛寺,徇私舞弊,聚敛钱财;借刀杀人,使柔弱的尤二姐含恨吞金自尽„„在满面春风之下潜伏着凶狠,在温情脉脉之后暗藏着残暴。同时,不可抹杀的是,凤姐的“威”还体现在治家方面。她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办事爽利,泼辣大胆,这使她在众多女眷中脱颖而出。淡泊无为的李纨,懦弱无能的尤氏,与她相比无不黯然失色。协理宁国府一段最能体现她的管理才能,她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指挥若定,把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由此看来,凤姐本可以是一位令人欣赏的“女强人”,但她卑劣狠毒的一面又令人痛恨。“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句则表明了她特别工于心计,善于逢迎的性格。她见人先笑,但对不同的人,她的笑也不同。对贾母、王夫人,她阿谀、献媚地笑;对宝玉、黛玉、宝钗,她热情、讨好地笑;对尤氏等人,她应付、敷衍地笑;对尤二姐、秋桐,她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正因为凤姐如此工于心计,所以,她在贾府中八面玲珑,如鱼得水;统治者宠爱她,下人惧怕她、痛恨她。
河之畔的清风细雨,离恨天外的灵晖秀气。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更突出地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黛玉天生有一种诗人的气质,柔情似水,忧郁细腻。一身之病是由两靥之愁而起,两靥之愁又因一身之病而生。她深深陷入了与宝玉的恋情之中,用全部心血去爱宝玉,用整个生命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身世孤苦,寄人篱下,她怎能不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怎能不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进一步写她的愁与病:无事时也有闪烁的泪光,无恙时也有细微的娇喘,可见愁与病已经深入到她的内心,不可医治了。黛玉的愁与病,除了身世原因外,实际上是在追求自由与美的过程中与世俗发生矛盾引起的。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宝钗那样的“贤德淑女”受到人们的赞赏,而黛玉生性孤傲,过于敏感,又常常直率地讽刺他人,当然不会得到认可。她高洁的心志不为人所知,她梦想的爱情不被世所容。当她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剧烈冲突时,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饮下苦涩,日久天长,郁结成病。四 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他叛逆、大胆,追求自由与平等,痛恨世俗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这段外貌描写集中了作者的笔力,是所有外貌描写中最详尽的一段。
首先,宝玉的外貌非常出众,俊美得几乎不像一个男孩子。他面容明朗,流光溢彩。月与花本已美丽,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清朗;春晓之花,尤为鲜艳润泽。他的“面”与“色”如此搭配,充满了青春活力,而他的心灵,也正如中秋之月一样纯洁无瑕,他的感情,也正如春晓之花一样朝气蓬勃。“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里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整齐的鬓发,茂密修长的眉,直率可爱中透出勃勃英气;而红润的面色、灵活多情的眸子,又有几分女儿气,但这并非柔弱无力,这是他过于善良的心灵酝酿出的独特气质,与秦钟的女儿气不同,宝玉的女儿气带着生机和活力,带着不安分的气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满现实、强烈追求自由的人。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这种奇特而美好的表情,只可能出现在宝玉的脸上。他纯真无比,崇尚青春美与自由美,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他同情女子(上至贵族小姐,下至地位低下的丫鬟)的悲惨命运,“专能和女孩们结交”,正因为如此,他首先领略了“遍被华林”的“悲凉之雾”,“爱博而心劳”。他的过于美好的追求,使他的面庞永远不会被恶劣的表情玷污,永远温和若笑,饱含深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仍然是写他的俊美,但在俊美中带些大家子弟的养尊处优之态。宝玉从小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样写是符合他的身份的。“转盼多情,语言常笑”,仍是写他的多情善感,与“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呼应。“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句写其眉目最为精彩:眉间目际,情思飘飞,动人心魄。这里的“风骚”与凤姐的“风骚”不同,这是一种潇洒飘逸、无拘无束的气质,既表现着宝玉的聪颖多才,又代表了他“痴”的一面。他的“痴”,主要表现为用尽心力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爱情、青春、生命乃至自然万物。见花谢便联想到黛玉宝钗等人的衰老,为之叹息不已;得知龄官与贾蔷的恋情便联想到生命的流逝,泪流满面;为晴雯作悼词,感慨昔日的美好时光一去不返;为黛玉而疯狂,从此竟遁出人世,永不复返„„正如警幻仙子所说:“如尔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这‘意淫’,便是对美与自由的欣赏与崇拜,对“钟天地之灵秀,集日月之精华”的女儿们的恋慕。正因为追求自由,宝玉对世俗的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反抗礼教的束缚,故而“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成了贾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叛逆者。宝玉的外貌描写重在写“多情”这个特征,成功地刻画了他的个性。
《林黛玉进贾府》这段文字中的外貌描写,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生动传神,二是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为我们描写人物的外貌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品。《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中最精彩的一段,其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更是脍炙人口。在作者笔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第二篇:贾宝玉、林黛玉外貌描写
贾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苦笑,即瞋视而有情。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第三篇:红楼梦外貌描写
红楼梦人物外貌描写
保险学院精算一班
章绍奇201204241446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外貌描写有:
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眷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日若秋波。虽怒时 而若笔,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 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第三回)2面若春花,日如点漆。(第十五回)3神彩飘选,秀色夺人。(第二十三回)
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有:
1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 足之症。两弯似蹙非蹙霄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痛。泪 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 子胜三分。
2林妹妹眉尖若蹙。(第三回)3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第二十三回)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
1一双丹风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第三回)《红楼梦》对薛宝钗的外貌描写有: 1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第四回)2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第五回)3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第八回)4宝钗生的肌肤丰泽.雪白的一段酥臂。(第二十八回)贾雨村的外貌描写
1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第一回)秦钟的外貌描写
1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第七回)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描写
1“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第二十五回)。龄官的外貌描写:
1“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第三十回)北静王:
1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 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ネ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
尤三姐:
1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 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 檀口点丹砂.本是一双秋水眼, 史湘云:
1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迎、探、惜三春:
1第一个肌肤微丰, 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
蛋脸面,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第四篇: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分析
浅谈《红楼梦》之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王国维先生曾说《红楼梦》乃“悲剧中的悲剧也”,而林黛玉则更是悲剧中悲剧的女主人公。可见,其人生也带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而由伟大作家曹雪芹栽培和浇灌的宝黛之间爱情之花,更是具有一种永恒的凄艳之美。在我看来,黛玉的悲剧人生是由她生活的悲剧、性格的悲剧以及时代的悲剧三者所共同造成的。
关键词:林黛玉;悲剧;性格;时代;封建礼教
黛玉是《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最好,也是作者极力赞颂的一个人物。林她德才兼备,天生丽质,但到头来却在无奈中香消玉损,留下千古遗愿。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悲剧?下面就从黛玉的生活悲剧、性格悲剧以及时代悲剧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生活的悲剧
黛玉出身于姑苏钟鼎世家,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官至兰台自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盐御史。而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但其母早逝,贾母连其孤独一人,父亲不在身边,于是接她到贾府同住。没有办法,黛玉只要“抛父进京城”。虽然贾母对她很是喜爱,在各方面都如对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待遇与迎春、探春、惜春一般,但这并没有减少黛玉心中的担忧。就像刚被接进贾府时的小心谨慎,无不透露出黛玉不希望被别人看轻。
而当她父亲林如海去世之后,黛玉再回到贾府,那是她的感觉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此时的她已经是真正意义上孤独一人,寄人篱下。其中酸楚也就只有她自己可以体会吧。而且她虽与宝玉相恋,却很少有人支持,贾母更希望薛宝钗能与宝玉结成夫妻,成就这“金玉良缘”。在四十五回中“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宝钗来看望病重的黛玉,黛玉叹道:“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足可以看出黛玉寄人篱下的悲惨状况。无怪乎在《葬花吟》中叹出:“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词。
二、性格的悲剧
首先,林黛玉是寄人篱下,因此她对于什么都很小心翼翼,唯恐伤到自己的自尊心,因此这造就了她“小心点”的一面。黛玉和宝玉是相爱的,但她黛玉面临着许多的压力。她把薜宝钗、史湘云看成情敌,说话刻薄尖刻,见一个打趣一个,有时简直到了不太近情理的地步。比如薜宝钗生病,贾宝玉去探望,本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黛玉见了,心中不悦,竟说出“哎哟,我来得不巧了!早知道她来了,我就不来了。”这样带刺的话,使薜宝钗和贾宝玉都下不了台。其次,黛玉很是多疑。举个例子来说,有次黛玉夜访怡红院,由于晴雯和丫头拌嘴,不想去开门,结果黛玉就认为是宝玉不想见她,再加上后来她看到宝玉送宝钗出门,更是伤心不绝。再比如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有这么一段“„„二人正说话,只见紫娟进来,宝玉笑道:“紫娟,把你们的好茶沏碗我喝。”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娟道:“他是客,自然先沏了茶来再舀水去。”说着,沏茶去了。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共鸳账,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急了,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拿我取笑儿,我成了替爷们解闷的了。”一面哭,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逼得贾宝玉慌忙赌咒发誓:“好妹妹,我一时该死,你好歹别告诉去,我再敢说这些话,嘴上就长个疔,烂了舌头。”明明是《西厢记》里的话,明明已经烂熟于心,黛玉却还是如此。也许是紫娟在这里才使的黛玉变得神神经经。但是紫娟毕竟也是自己的贴身丫头,自己却一点也不信任她,可见她是多么疑心的一个人。最后,黛玉事实上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明明很骄傲,不允许任何人践踏自己的尊严,可是同时她有很自卑。从她进入京城寄人篱下时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就足够反映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她维护自己自尊心的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而她的自卑也源于寄人篱下的原因,但恰恰又因为此她才变得如此的敏感,如此强烈的捍卫自己的自尊。
三、时代的悲剧
王昆仑先生说的好:“黛玉命运之不幸,就是《红楼梦》题材之不幸;黛玉所不能战胜的环境,就正是作者所不能改造的社会。
《红楼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封建制度衰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遵从的是“女子无德便是才”,而黛玉却恰恰才气逼人,诗词堪比神作。这与封建礼教要求的完全相反。再加上黛玉还与宝玉偷偷看《西厢记》,无不说明了黛玉不把礼教放在心上。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中,宝玉挨其父贾政的的笞打,宝钗和黛玉相继去看待,但她们两个的态度以及表现都不同。而黛玉也是大观园中唯一一个支持宝玉不走仕途之路的人。
在这种时代下孕育出这么一个人,她的人生有怎么可能不是以悲剧收场的呢?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已经达到的根深蒂固的程度,即使你如何的去“叛逆”,你也无法挣脱它的束缚,最终的结局必定是走向死亡。这也印证了黛玉最后的死亡,即使他多么的爱宝玉,多么的真挚,多么的始终如一,最终还是不能与宝玉有好的结果。
总之,黛玉的一生早在书的初始就被作者赋予的悲剧色彩。不仅仅是因为她本身造就了这悲剧,更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背景所决定。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读者,令人同情。她的高雅的品位,锋利的诗词,脱俗的情趣,敏捷的文思,甚至她的一颦一笑都闪烁着真实而质朴的光芒。她这样一个美丽、真挚,为爱情理想而生的叛逆女性的典型形象,会被世人永久的牢记。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 王志尧.红楼梦精解[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3] 曹立波.红楼十二钗评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3
第五篇:贾宝玉林黛玉重要故事情节整理
贾宝玉林黛玉重要故事情节整理
一 林黛玉 误剪香囊袋
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大观园建成,贾政与众清客入园题对额,宝玉一展诗才。众小厮讨赏,将宝玉佩戴之物劫掠一空。黛玉便以为自己送宝玉的荷包也在其中,便生气回房,将前日宝玉嘱咐她做的香囊袋用剪刀铰了。宝玉赶来,从里面衣襟将所系荷包解下递与黛玉。黛玉自悔莽撞,低头不语。后见宝玉生气便落了泪。宝玉只得连连道歉。共读西厢
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茗烟为讨好宝玉,从书坊为宝玉带来一些古今小说。宝玉爱不释手。一日早饭后便携一套《会真记》到沁芳桥畔阅读。偶遇黛玉前来葬花。黛玉问宝玉读的何书,宝玉先是搪塞,后递书与黛玉,黛玉越看越爱,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回到房中,恰好听到莉香院传来《牡丹亭》曲子,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黛玉葬花
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宝玉到潇湘馆探望黛玉,薛蟠假传贾政之命骗走宝玉。当晚黛玉担心,到怡红院探望宝玉,不料晴雯与碧痕拌嘴,使性不开门,黛玉气怔,其后又见宝玉送宝钗出门,不觉伤感落泪。次日宝玉来寻黛玉,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感肺腑心迷林潇湘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史湘云得了宝玉的金麒麟才子佳人定终身的玩物事,当听到宝玉“林姑娘从来不说这混帐话宝玉真知己;所惊者 旧帕遗诗稿
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宝玉挨打之后,帕子让她送去.黛玉接过帕子玉的苦心,悲的是未知的将来 魁夺菊花诗
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至沁芳桥畔,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前往送还.为一探究竟,其二人厚密;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便使晴雯前往探视,心中狐疑.一时五内俱焚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见到黛玉正呜咽葬花,.黛玉见湘云原也有麒麟,便悄悄跟来”的话语时,金玉良缘,思忖一时,不由伏案提笔
”宝玉上前搭话,二人和解。,不料恰好听到宝玉与湘云正大谈经济之,黛玉不觉又喜又惊;所悲者,父母早逝 ,晴雯自觉无趣,不觉神魂驰荡,在旧帕上题诗三首
哭道“,便私下忖度,.,宝玉便随手拿了两条旧,心中又喜又悲,以为是所谓的..喜的是宝,感伤不已,.1
侬今葬花人小痴,又悲又叹所喜者所叹者心中挂念黛玉
探春发帖倡建诗社,众人齐聚秋爽斋,定为“海棠社”.次日湘云请贾母赏桂花,宝玉提议作诗.十二题作毕,大家议定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题新,诗新,立意新.位列前三.互剖金兰语
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黛玉秋分后犯病,宝钗前往探望,点出药方的不足,建议黛玉用燕窝滋阴补气。黛玉深受感动,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后又感叹自己寄人篱下,不好再生事端。宝钗巧妙劝慰,黛玉稍解。当夜雨至,黛玉又知宝钗不能来,更觉凄凉,便写下《秋窗风雨夕》。香菱苦学诗 黛玉巧诲人
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香菱欲学诗,至潇湘馆。黛玉听明来意,便笑道:“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一番之后,就先拿《王摩诘全集》让香菱回去读。香菱苦读后几次拿习作来请教黛玉,黛玉先后指出香菱诗作中措辞不雅和过于穿凿的毛病。众人取笑香菱时,黛玉道: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后香菱梦中得佳句,博得众人好评。重建桃花社
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尤二姐自尽后,凤姐生病,李纨探春料理家务,海棠社名存实亡。宝琴作《桃花行》,湘云借机倡议重建诗社,把海棠社改为桃花社。众人先至稻香村李纨处商议,次日齐聚潇湘馆,推黛玉为社主。
颦儿迷本性
九十六回 满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宝玉失玉之后,神志昏聩,贾母请人算命后,决定让宝玉娶金命之人冲喜。大家无计可施之际,王熙凤献上掉包计。一日,黛玉前往贾母处,至沁芳桥边见一人哭泣,问明才知是贾母丫头傻大姐,傻大姐无意中泄漏了宝玉即将娶宝钗的消息,黛玉听后心中如翻五味。回潇湘馆后,一口吐出血来。焚稿断痴情
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黛玉从傻大姐处得知宝玉与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后,神志昏沉,气息微细。贾母请大夫看了,但病却日重一日。某日,贾府上下一人未至,黛玉眼见只有紫鹃一人,自料万物生理,便让紫鹃拿来他先前整理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又让雪雁笼上火盆,一把火烧了。待雪雁从火里抓出帕子时,却已烧得所剩无几了。魂归离恨天
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讲解“圣人
宝玉成家那日,黛玉白日已经昏晕过去,晚间却又缓过来,他抓住紫鹃的手说道:“妹妹,我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紫鹃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大家忙叫人端水擦洗,猛听见黛玉直声叫道:“宝玉,你好—— ”不久便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时辰。
二 贾宝玉 抓周奇谈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宝玉周岁,贾政想一试他的志向,便摆无数物件让宝玉来抓,不料宝玉伸手只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大怒道:“将来酒色之徒耳!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 神游太虚境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尤氏请贾母赏梅花。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室睡午觉,梦中与可卿来到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姑的引领下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聆听了“红楼梦”曲。依仙姑之言与秦可卿成姻。与可卿游玩时忽遇迷津,失声喊道救我!”方从梦中醒来。试才题对额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大观园建成之后,贾珍请贾政视察并题匾额对联。贾政有意一试宝玉之才,便让他与众清客一并入园。宝玉在众人面前大显其才,所题对额清新雅致,深得大家赞许。撕扇子为千金一笑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宝玉误踢袭人,心中不安,再加诸事不顺,因而闷闷不乐。晴雯给宝玉换衣服时跌坏了扇子,宝玉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自觉受伤,便对宝玉发了一通的火。之后宝玉应薛蟠之邀外出吃酒,回来后见到晴雯尚未消气,并说喜欢撕扇子,宝玉便拿自己的扇子给她撕了,还夺了麝月的一并让她撕。晴雯气消。宝玉笑道:子,能值几何?” 诉肺腑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史湘云得了宝玉丢失的麒麟,归还宝玉时借机劝宝玉留心快,说林妹妹就不会说这些混帐话,黛玉碰巧听到,百感交集。二人见面,宝玉不禁忘情,对黛玉说出“你皆因都是不放心的原因,才弄了一身的病错将袭人当作黛玉,说了句“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宝玉长到七八岁,说道:“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金陵十二钗”图册,又看了“红楼梦”原稿,“可卿
“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
“仕途经济”,宝玉听后大为不”的话,黛玉走后,宝玉有”知是袭人,羞红了脸。3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宝玉挨打
第三十三回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鞭笞
忠顺王府派人找宝玉,缉拿逃跑的优伶蒋玉涵,宝玉本想抵赖,不料汗巾子泄露了机密。贾政大怒,偏偏贾环又趁机煽风点火,说金钏之死是宝玉强奸未遂所致。贾政忍无可忍,命人将宝玉打了几十大板。王夫人将宝玉救下,贾母大骂贾政,贾政磕头认罪。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一次宝玉来到梨香院,恰好遇到上次花下划“蔷”字的女子龄官,宝玉请她唱曲,却不料被一口拒绝,心中不乐。又恰好碰上贾蔷买了一只雀儿逗龄官开心,让龄官有了同病相怜之感,便和贾蔷赌气。这时宝玉才明白缘分自有天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归宿,自己也不可能得到所有女孩的眼泪。紫鹃试玉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宝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宝玉到潇湘馆探望黛玉,正遇紫鹃,宝玉摸了一下她的衣服,被紫鹃训了一顿,便坐在石头上发呆。紫鹃前来劝慰,告诉他黛玉明年要回苏州老家。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焦雷一般。被晴雯拉回怡红院后便失去了知觉,贾母王夫人大骂紫鹃,宝玉看到紫鹃便哭了出来。黛玉知此情形,不免哭了几场。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抄检大观园后,晴雯被赶出后不久便死去。宝玉悲痛不已,只想与黛玉,袭人同死同归。后听丫头说晴雯去做了芙蓉之神,便在月下的芙蓉花前祭奠了一番,后来居然神思意想,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在花前月下痛哭朗读,其中充满了对晴雯的赞美,对过去的追忆,对残害晴雯的愤恨。失通灵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十一月天,怡红院居然开了海棠,宝玉见到花开,心中涌起无限丘壑,竟然在匆匆换衣服后把通灵宝玉弄丢了。王夫人见丢了命根子,急得大哭。宝玉自丢玉之后,竟现出呆傻的模样。贾母命贾琏悬巨资寻玉,不久真有人送了玉来,宝玉睡眼朦胧之中,却知道这不是自己的玉。泪洒相思地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黛玉死后,贾母王夫人大哭了一场,而宝玉却一直迷迷糊糊,一天宝玉偷偷拉过袭人询问自己为什么娶了宝钗以及黛玉的近况,恰好宝钗过来,告诉他黛玉已经去世的消息。
宝玉大恸,晕了过去。不料大恸之后,宝玉的病情竟渐渐好转,不过宝玉依然痴心不解,亲自到潇湘馆凭吊痛哭了一场。中乡魁却尘缘
第一百十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宝玉应试辞行,言语句句不详,王夫人与宝钗失声痛哭。考后只有贾兰一人回府,宝钗心里明白。发榜之日,宝玉中了第七名举人。贾府沐皇恩,贾政袭了荣国府世职,回家途中忽见船头微微雪影里一人光头赤脚,贾政一看,正是宝玉,贾政问话,宝玉未及应答,便和一僧一道作歌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