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发展社会事业方面)

时间:2019-05-12 05:0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发展社会事业方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发展社会事业方面)》。

第一篇: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发展社会事业方面)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对于进一步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安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发展社会事业,是推动安徽快速发展、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条件。

近几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省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还存在明显不足,农村的社会事业更是薄弱。这集中表现在社会事业投入不够,农村的教育、卫生设施明显落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固然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但从主观上看主要还是对发展社会事业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同志认为经济建设是硬任务,社会事业是软要求,因而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事业。从全省总体上看,近年来我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虽有较大增加,但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又比如科技方面,我省科研经费近几年虽有提高,但仍不能适应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制约了我省科技的发展,而且科研经费主要投向大中城市,导致城乡社会事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考核机制上来说,存在重经济指标、轻社会事业发展的情况。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社会事业本身的发展,也会影响经济建设,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与构建和谐安徽的要求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通过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与和谐安徽建设。

2.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安徽,必须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发挥教育、科技在提升人的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构建和谐安徽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安徽发挥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安徽省教育、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两基”水平继续保持全国二类水平地区领先地位,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全省有专业技术人员90多万人,在皖的中科院和部属科研机构20家,省属科研院所逾200家,拥有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在内的各类高校82所,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但是,安徽也存在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人们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实施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构建和谐安徽,提供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一是实施“两基”巩固、提高、攻坚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和推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加大投入、调整结构、促进地区及学校之间教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快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二是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安徽大学“211工程”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合肥工业大学的省部共建工作,支持中国科技大学为进入我国一流大学行列而进行的有关建设。三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开放型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建成一批覆盖全省的学习型组织网络。以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为重点人群,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四是加强科技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举,增强工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后劲。五是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同时,积极推进合肥科学城建设,努力把合肥建成全国基础研究与原创性研究的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

3.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安徽,必须加快发展卫生和体育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保健水平。

推进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出发,加大了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力度。目前,全省共有卫生机构7500多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9万人。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县市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达到了“一无三配套”(无危房,房屋、设备、人才配套)的目标。但也要看到,现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两个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屡有发生,影响了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卫生和体育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要落实《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安徽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快完成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救治国债项目建设任务,构建公共卫生安全网,努力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的防控处置能力。二是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要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设施、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认真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以“关注健康、关爱生命”为主题,广泛开展全民动员防控传染病活动,建立健全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科学防控机制。三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要尽快完成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上划为由县卫生部门统一管理的工作;深化医疗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公开招聘和合同聘用制;推进各类医院实行管办分离,建立起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运行机制。四是深入开展诚信医院创建活动,加强行风建设,解决群众“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的问题。五是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要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社区体育、农村体育、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4.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安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几年来,安徽省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产业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安徽省文化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相比,与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相比,都有不少差距。我们要从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高度,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抓好文化建设。

一是继续实施“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二是面向群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活动载体的建设,完善区县、街乡、社区(村)三级网络,大力活跃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巷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各种文化活动的实效性。三是着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要积极推动以黄梅戏为代表的各类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坚持办好3年一届的安徽花鼓灯会,认真开展“民间艺术之乡”评选活动;研究和挖掘“道家文化”、“徽州文化”、“皖江文化”等具有安徽特色的历史文化,努力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四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按照“861”行动计划,推动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扶植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加大“扫黄打非”力度,促进文化市场有序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第二篇: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体会

作为首都民政系统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并认真贯彻局长在局处级干部理论学习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局党委高度重视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统一安排两周时间、组织全系统400多名处级干部、聘请多名国内知名专家授课,作为民政干部,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定要落实好局长提出的四点要求,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到踏踏实实履行好岗位职责之中,落实到实践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事业发展中,落实到投身大民政理论体系的建设中,在学习之后向党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下面就落实局长的四项要求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体会

1.学习精神所涉及文化、文化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 1

方式、价值观念等。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文化是指: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机关文化主要是指在社会主流文化主导下,机关及其成员在长期机关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指导和约束机关整体行为和个人行为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业务技能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精神风貌等。主要内容概括为二大建设,即机关精神文化建设和机关制度文化建设。机关文化可以起到凝聚作用、导向作用、约束作用、激励作用和提质作用。措施包括:一是着力弘扬机关核心价值观;二是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三是不断健全机关管理体制机制;四是广泛开展和谐机关建设;五是大力培育机关廉政文化。

从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上看,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

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此中共中央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四有”公民。

2.学习六中全会的体会

提升对六中全会精神、文化强国战略和首都民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局党委对党员干部的统一要求,非常重要而紧迫。现将学习六中全会的体会汇报如下:

(1)我认为中央六中全会的决定非常英明、正确和及时,为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领域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外面临日日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都要求我国的软实力需要极大的提升;二是对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不断迅速提高;三是当前形势下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十分必要,也充满长远战略的考虑。

(2)认真围绕吴局长讲话中关于学习六中全会的体会部分。吴局长讲话在体会部分中,总结了六个重要,即重要时期、重要会议、重要主题、重要意义、重要决定和重要部署。

概括了五方面成就,即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一个价值体系、一个繁荣局面、一个发展思路和一个开放格局。

提出四个方面的重要性紧迫性。

要求牢牢把握的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调了六方面任务,即第一方面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第二方面任务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第三方面任务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第四方面任务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五方面任务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第六方面任务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3.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

文化建设也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指出,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开明的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观点。经济是基础,没有哪个人或哪个国家愿意一贫如洗,穷困潦倒。在历史上任何时期,享受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富裕和文明进步始终是人类的追求。但拥

有了财富的同时,国家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民族整体素质滞后,就会严重影响拖累经济以及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木桶效应。

二、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认清当前形势,思考新形势下的本领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建议

1.依法履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职能。结合社会组织建设实际,在履行社团办职能,做好本职工作中贯彻全会精神,发挥积极作用。在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2.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充分发挥好宣传媒体、电子政务等的积极作用,及时甚至预见性地引导媒体的对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创新方面所进行的舆论报道的正确方向。完善行政许可电子政务化建设,建设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资源配置平台。积极借势媒体,大力宣传首都社会组织管理发展的举措、成绩和贡献。疏通政府与民间沟通的渠道,成为市委市政府与民间组织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3.积极参与首都民政文化协会建设,加强对作为民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团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民政理论体系。

三、认真领会吴局长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当前各项工作任务,推动首都大民政创新发展

当前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主要抓好三件事。一是积极落实本单位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工作。采取集中传达、个人自学、座谈

讨论、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职工学好《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运用网络、报刊、信息等多种载体,有特色的宣传活动。把六中全会精神列入党委中心组近期学习安排,作为领导干部轮训、党员培训和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问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和检验学习贯彻的成效;二是要将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做好年终总结制定明年计划结合起来。认真对照年初工作目标,全面总结全年各项工作,及早谋划好明年的工作;三是深入推进社会组织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十八大之前的社会组织创先争优工作任务,一是以新标准推进社会组织登记服务窗口单位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二是以新要求推进社会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三是以新成绩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发展。

第三篇:社会事业发展资料

“河南省扩大社会事业开放问题”

研讨会

一,河南社会事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安阳市把充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活动来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截止到13年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563人,再就业培训2.3万人,全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91亿元。

同时在推进医疗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医疗保险起付线和一次性缴纳标准,增强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保障能力,并积极扩增新建直属医疗机构,形成了15分钟就医圈。并通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温暖工程”、运动场改造工程和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项目,来平衡教育资源分配,推行“导学案”制度,切实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南阳市坚持以投入引领促进社会民生均衡发展,扩大社会事业发展。2013年,南阳市在教育方面,总投资1.4亿元,包括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工程;卫生和计生方面,总投资1.62亿元,其中包括区级“120”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县区级疾控体系建设项目、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并投资3200万元用以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相关项目。

信阳市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提高对于五保家庭的补助标准。并通过开展“信阳慈善日”活动,募集善款,建立和完善流浪乞讨人员联动救助管理机制,同时开展残疾人帮扶工作,建成了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从抓好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入手,推动归集额快速增长,服务居民购房需求。

商丘市在近几年间,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面貌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繁荣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模式改革,被国务院定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按照“一核两翼组团发展、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启动新区规划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开封市积极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加大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了省、市两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库,多方争取资金,支持贫困民族聚居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农村小额贷款,支持民族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在民族村推广农村实用技术。

2014年5月,河南省发改委宣布,为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河南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将向民资开放400个重大项目,其中,城市道路、供热、供水、污水处理、生态建设、保障性住房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180个,总投资1614亿元;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养老服务等社会事业项目170个,总投资1386亿元;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0个,总投资848亿元。

二、国内外建设经验

从国外经验来看,日本在20世20到30年代就开始确立城市规划制度,城市规划各项制度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其中有关居民住宅,就业,医疗救济等社会事业开始开展起来。以当时处于工业转型的琦玉市为例,利用城市公共团体直接参与建设运营社会事业,利用民间资金与力量建立起涵盖社会福利保障、救护事业、儿童保护事业、市营社会事业的成体系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

美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逐步推行以市场化、放松管制和分权化为取向的行政改革,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进社会事业走向市场便是其主要内容之一。美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采用了许多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签约外包和公私合作。从道路修建到监狱管理,从图书馆运营到治安消防,都可能成为签约外包的标的。

在英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提出了公共服务改革的新理论与新观念,实践了公共服务改革的新模式,积累了公共服务改革的新经验。通过合理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部门实行大部门体制,促进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推进社会事业不断变革与扩大。

从国外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发展与转型带来的启示来看,我国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第一,要根据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及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第二,要建立适合本国国情与地期情况的公共服务体系。第三,要形成全面覆盖、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第四,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第五,要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回归国内,云南省从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经济发展带动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特殊扶持,为边疆地区稳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黑龙江地区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在民生建设上的财政支出,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状况的改善;做好“菜篮子”工程。确保物价稳定;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几方面出发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宁波地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资源的更加普惠;通过深化医保给付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医改工作顺利进行;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全了社会养老政策与法规。

山东莱芜地区,通过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经济模式转型,城乡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问题与改进意见

理念上的共识是促进社会事业良性运行、推进改善民生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一定意义上,理念不仅决定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方向、价值取向,而且也影响社会事业的整体发展、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以人为本”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使其能够成为我们发展社会事业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必须坚持

(1)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推动社会事业的理论创新(2)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推动社会事业的制度创新(3)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推动社会事业的实践创新

总体水平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公平性差,质量不高,改革滞后是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必须着力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切实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社会事业改革的趋势以及实践探索,其中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第一,按照社会事业服务性质,实现政府与市场职能的合理分工,实施分类组织和分类改革应该是今后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二,涉及公众基本利益的社会事业,必须由政府负责举办,但是举办的方式和过程应该进行优化和完善;

第三,根据社会事业的非公益性特点,社会事业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应进一步加快步伐;

第四,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得到有力的政策保证

(1)二元结构对社会也发展的限制及其社会事业发展的均衡化

城市二元结构对城市社会事业发展有各种危害,包括:加大了城市的管理难度;导致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极易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等。如何治理?

1、建立健全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尤其是促进城市社会事业平衡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2、尽快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3、要切实加强教育、医疗等基础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增强其公益性和公平性;

4、健全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

社会事业发展均等化是一个有机系统。这个系统可分为内外均等两个部分,包含三个层次,即:均等化一,社会事业内部各项内容之间的均等;均等化二,社会事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均等;均等化三,社会事业与社会大系统的外均等 这个系统具有平等性聚力性层次性消费性政治性的特点 只有把这三个层次的均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均等化研究,才能真正理清社会事业发展均等化的头绪,才能比较科学有效地解析社会事业均等化,并为解析社会事业均等化奠定比较完善的认识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原则和建议。

社会事业发展均等化的具体政策建议:

(1)成立社会事业发展均等化实施方案的研发中心,论证具体的实施方案(2)政府职能复位

(3)进一步探索我国财税体制的构成方式,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

(4)保持公共服务项目价格的相对稳定

(5)制定好间接政策用以解决社会事业发展外均等化的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依据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和核心等相关理论, 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1)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改进社会事业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使优质的社会事业资源向农村倾斜, 引导城市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向农村辐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以促进社会事业资源在城乡间的均衡化布局;(2)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缩小城乡社会保障间的巨大差距, 赋予农村居民公平的国民待遇,保障农村居民的平等社会保障权, 以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一元化;(3)统筹城乡社会公共服务, 促进城乡社区建设制度的一体化, 促使农村居民享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标准、机会、过程基本均等, 以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

(1)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投资力度加大, 但公共财政用于城乡社会事业的支出仍显失衡;

(2)农村教育资源布局优化调整不断推进, 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仍然明显

(3)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 但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依然突出

(4)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但城乡文化、体育设施缺口问题仍然存在

(5)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日益扩大, 但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仍然较大(6))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明显进步, 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制约一体化发展原因:

1,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设计存在偏差。

2,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认识存在偏差。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引导机制缺乏。

4,城乡社会事业内部体系条块分割严重。

5,城乡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存在较大差异。

6,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不配套、不稳定、不衔接。

(2)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

民间资金进入社会事业,可以吸纳民间资本,提高供给能力;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能力;开拓投资渠道,提高投资回报;

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的困境:

1,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的积极性不够

2,政策准入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

民间资金进入社会事业的对策与建议:

1,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畅通民间资金进入社会事业渠道。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引导员工有序流动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十八大精神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民办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因此,我们要围绕大局,发挥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正视困难,全面分析民办非企业管理中面临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全面合作,共同推动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

搭建平台,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塑造品牌、服务社会。

社会力量或者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包含三层含义:1,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2,社会力量要参与社会事业服务标准的制定;3,社会力量要参与社会事业服务质量的监督与评估;

社会力量介入社会事业的内容:

1,制定基本公共服务采购计划

2,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3,规范基本服务标准

4,完善监督体系

事实社会力量介入的具体路径:

1,以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为先导

2,以培育社会力量为依托

3,健全社会事业服务标准

4,全方位监督为保障

(3)组织改革与制度建设

社会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指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与变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转变社会事业发展方式具有阶段性、动态性等特征,从而在时机选择、动力机制、目标确定、实施路 径等方面存在特殊要求。

社会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1,社会事业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社会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社会事业发展的参与主体多元化 4,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多层次化

5,社会事业发展要兼顾总体一致性和部门特殊性 社会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1,建立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2,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3,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 4,优化社会事业发展的资源配置 5,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发展城市基层社会事业直接关系广大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提升,是政府改善民生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然而当前城市基层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着1,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建成后运行效率低

2,偏重信息化应用,配套制度建设待加强 3,基层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定存在障碍

4,资源整合与项目协同推进力度有待提升的等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的建议与方法有

(一)加强顶层设计,增强社区科技项目的系统性

(二)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居民的科学素养与管理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信息化项目的制度保障能力

(四)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推进理论探索与统计项目更新

(五)加强信息互通,完善不同层级间的协同合作网络

第四篇:科技人员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科技人员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高到了一个新

境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科技界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上,肩负着重大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科技进步和创新要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当前的生产力发展中,尤其要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切实依靠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只有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上来,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而创造满足人民和社会需求的雄厚财富。

科技进步和创新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创新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和谐社会需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的科学道德,整体和谐的科学观念,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理性、支持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科技进步和创新要为和谐社会打造优秀的人才队伍。建设和谐社会体现了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人,也要依靠人。巨大的人力资源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宝贵资源。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必须努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提高全民的科技创新意识,必须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一支规模巨大、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最终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

六中全会吹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角,描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具备了各种有利条件,历史的机遇,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带来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科技人员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第五篇: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讲话

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社会事业发展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08年全区社会事业发展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年社会事业发展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和谐东川建设为目标,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刚才,马俊副区长就我区2008年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09年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均赞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抓好社会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我区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为构建和谐东川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此,我代表四套班子向为我区社会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社会事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与东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农村卫生工作需大力加强;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仍需巩固提高;劳动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就业压力较大;城乡贫困面大等。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认清我区社会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提高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抓好社会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全区社会事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开拓创新,促进我区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社会事业是贴近群众生活、体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没有社会事业的发展,就谈不上经济的良性发展,就谈不上加快致富奔小康进程,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社会事业的责任感

一要提高认识水平。现在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高度统一,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经济上去了,还要深刻思考发展经济的目的。社会事业发展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检验。我们既要物质基础,还需要知识、健康、生活品位,这些都要从发展社会事业中得来。因此说,社会事业发展是全区整体发展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经济与社会发展不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而且偏废不得。我们全区干部必须有这样的认识。我们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事业发展,把社会事业发展等同于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采取切实措施,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事情办好、办实,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二要增强大局意识。目前经济社会和谐共进是大局,社会事业要实现共同享有,更需要共同建设。发展社会事业不是社会事业系统自身的事,而是党委、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是全区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换句话说,是一种社会责任。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己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加快各项工作的协调推进。

三要提高思想境界。要想解决社会事业欠帐、落后问题,需要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暂时牺牲局部利益,为全局做贡献。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做到一般性的工作先缓一缓,把关注的焦点和资金投放的重点,放到急办的事情;部门的利益往后放一放,把全局的利益放在首位,多做有利全区长远受益的事。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没有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发展社会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整合资源,规划引导,整体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要做到“两个坚持”,一要坚持规划引导。近几年,我们在社会事业的布局调整、资源整合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事业要实现长久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用规划来引导,完善社会事业发展布局,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整合资源要算大帐、看长远,做到局部服从全面,要与全区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拆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要与全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整体布局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整体效益。通过资源整合,把弱势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把优势资源变得更优,形成资源优势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资源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要坚持依靠政策推动。要立足实际,通过用好用活各项政策,把政策转化为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动力。在资源整合中,必将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院校重建等环节,如何在这些环节中发挥政策的作用,降低社会事业发展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委、社会事业各单位,要在这方面加强研究和论证,结合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实际运行中要加强综合协调,推行建立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综合评估论证制度,在科学评估、综合论证、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在土地征用以及拆迁补偿的标准上统筹安排,着力提高;在预留发展空间上要合理布局、优先考虑。要善于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维护和扩大社会事业资源。

(三)增强主动意识,创新发展方式

工作做到“三个主动”,一要主动思考。搞好社会事业,思路很关键,思路决定方法,思路和方法对了,发展社会事业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经济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全方位的发展。科技事业、卫生事业要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科技要走孵化、研发、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医疗卫生事业要以增强医疗竞争力为标准,着力提高综合医疗水平。教育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需要,推进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要主动融入。当前,发展社会事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好机遇,主动融入到发展大局中去,实现借势发展和主动发展。全区社会事业各单位,都要借助各种有利因素、优势资源,实现借势发展和乘势发展。

三要主动出击。社会事业各部门,要打破封闭、传统的思维方式,在资金筹集、场馆建设、项目开发等环节上,敢于走社会化、市场化发展路子,凡是一切有利于社会事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都可以尝试,都可以实践。要通过社会化、市场化,把我们的优势资源推向市场,实施内联外引、合作开发和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吸引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全区社会事业发展。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一要加强班子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领导能力建设,把班子建设成为作风扎实、纪律严明、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集体,不断增强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要加强机关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思想教育、制度约束、竞争上岗、评优树模、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等奖惩机制,营造健康有序、团结协作、充满活力、人尽其才、干好事业的工作氛围,激励大家迸发创业的激情。

三要加强项目争取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省、市关注民生,社会事业建设项目非常多,希望各部门一定要树立争取项目就是关注东川发展,建设项目就是为东川

做贡献的意识,大家都要研究政策,研究项目,更加积极地设计项目、包装项目,争取省市支持。要凭我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为民办事的诚心,以我们的决心、耐心和恒心,去打动上级部门,去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

四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形势发展之迅速,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能力都要跑步才能跟得上,我们的差距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用更快的发展速度才能达到上级的要求。因此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只争朝夕的意识,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快节奏的步伐、以饱满的激情开展工作,使我们的工作进展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五)加强宣传教育,扩大社会事业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要加大内部宣传力度。目前,社会事业工作的政策特别是惠民政策很多,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进行宣传、培训、教育。例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惠民政策、健康教育知识和疾病防治知识,都需要宣传到千家万户;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免补政策,国家西部助学工程,人才振兴计划,职业教育的培训政策等,都为贫困山区学生上学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这都需要充分的宣传,激励学生上学的积极性,对保障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都有极大的作用;比如计划生育各种奖扶政策的宣传,让群众充分理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让育龄妇女充分享受到国家的关怀,自觉地理解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耐心细致地宣传和教育,通过润物细无声地工作去感染他们,去影响他们,去温暖他们,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产生更加牢固的凝聚力,赢得更好地支持,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我区的社会事业工作之所以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是有一大批同志在默默无闻地工作,我们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宣传和表彰来弘扬他们的事迹,带动更多的人为之奋斗;我们有很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和借鉴,需要我们去宣传;我们还要通过宣传和推介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支持,去争取项目、去招商引资,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大宣传的力度,利用媒体的力量。因此,希望各部门要重视宣传工作,培养一批自己的宣传员、通讯员,来宣传我们的社会事业。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我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乡镇、各部门要把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与贯彻区委二届五次全会和区人大、政协“两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好今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明确具体任务和措施,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形成上下联动、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狠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要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抓落实是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各乡镇、各部门要努力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证到位。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社会事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实际,深入进行调研,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和途径,总结推广社会事业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强化协调配合,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我区社会事业工作健康发展。

同志们,抓好社会事业各项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与时俱进,为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构建东川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下载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发展社会事业方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发展社会事业方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要点(大全)

    (五)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关注民生民情 1、围绕奋斗目标,精心编制项目 年初我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积极编制了全县“四个一批”社会事业重点项目。我县2007年......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乌兰县民政局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现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民政事业发展较快,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整体提升了民政事业发展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着力......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分配不公背景下的制度清理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解决这一问题得到了更为强劲的支撑。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如果把构建和谐......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在全......

    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这次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 (2012年12月29日、30日)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