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周末风俗[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05:0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色列周末风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色列周末风俗》。

第一篇:以色列周末风俗

以色列的周末极有特色。其中以一种名为“cholent”的安息日炖品最具代表性。根据以色列的法律条文规定:在安息日那天是不允许工作的。因此,犹太厨师们便发明了一种需长时间炖煮的菜肴。他们将一瓦罐的肉、菜豆或兵豆以及胡萝卜和土豆放在炉内用慢火烧煮,从星期五开始,一直要慢慢炖烧到星期六中午午餐时间。这种烹饪方法能使家庭主妇得以忙中偷闲,而到了冬季则更为流行与普遍。

每到星期五的下午,由于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都在那日准备各自的“cholent”,因此该国的日用电量要提高20%。

除了安息日炖品这种风俗特色,在以色列,星期五这一天还是大批士兵回家的时间。为了使军队生活适合所有国民,因此无论是宗教和非宗教军人,只要不处于安全防卫第一线,都可以在安息日那一天休息。那天,妈妈们便忙碌起来,洗衣业也开始严阵以待,因为士兵们带着一大袋脏衣服回家了。

由于星期五工作时间的缩短,所有商店在下午就早早地关了门,并且还会在安息日歇业一天。大街上人们步伐渐渐加快,因为他们必须赶在商店关门之前购置好周末所需物品,其中鲜花和食物是必不可少的。以色列人会为安息日购置许多鲜花,使得每个周末犹如母亲节一般隆重。

如果说在周末,起居室的咖啡台上缺少一迭报纸,那幺这个周末可以说是不完整的。这不仅是因为以色列人热衷于购买各类报刊,从中寻找用来作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更主要的是因为该国号召全国六百万国民共同支持各类日刊、周刊和杂志的销售。

去电影院看电影,或去咖啡厅与朋友聊天,或参加各色的晚会,都是非常流行的周末娱乐活动。除此以外,在以色列还有一种更为独特的风俗。在每星期五晚上,结队的夫妇们(通常为三对夫妇一组)会在某个家庭中聚会,共度周末。聚会通常在每星期五的晚上10时至11时开始,这样就可以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先回家与家人团聚,以及阅读报纸和杂志。

在以色列所有的人都十分遵循周末的风俗习惯和各种活动。如果有孩子被要求在周末留守军事基地,那么他们会收到家里寄来的大大小小的装有食物和报纸的包裹。同时邮电局也有一个专为邮递该种包裹而设定的固定费率。无论包裹大小和重量,一律统一标价。不仅如此,军队的广播电台也会将在星期五早上专门播出一档名为“母亲之声”的音乐节目,父母们会挑选一些歌曲在节目中播放,向远离家庭的孩子们表示慰问。

第二篇:以色列教育

以色列--教育孩子的方式 以色列 教育孩子的方式
> >当一开始看這篇文章的時候? 还以为是个编写的故事 >很意外這竟是个实际的例子? 不仅让我有所启发 >更让我领教到了世界最会賺钱的民族 >原来是这样在教育他们的下一代 ?!> >我認為猶太人人不見得比我們龍的傳人聰明 >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卻能教出遠遠比我們獨立又懂得賺錢的下一代 >而且是從小開始 ? 但又不至造成急功好利的錯誤價值觀!>值得我們台灣家長反省學習....>

>文章內容如下 : 文章內容如下
>>1992 年,當我輾轉回到以色列的時候,>13 歲的老大、12 歲的老二和 10 歲的小女兒都還暫時留在中國。>選擇在那時回到以色列,完全是窮途末路: >我的父親是猶太人,二戰時逃亡到上海,並在那裡生下了我。>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我們,>12 歲那年父親去世,我就成了孤兒。>長大後,我在上海銅廠當體力女工。>結婚生下 3 個孩子後,丈夫離我們而去。> 留在上海,滿眼都是痛苦的回憶。正好那時中以正式建交,>懷著一種逃避的心情,我成為了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猶太後裔。>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像中要困難許多。>我不懂得那裡的語言(父親教的古希伯萊語早已不在以色列使用),>不懂得移民優惠政策(新移民可以有一筆安家費),>在特拉維夫的大街上,我壓根不知道怎樣才能生存下去。>我從上海帶去的積蓄只能維持 3 個月的生活開支,>我必須找到賺錢的辦法,還要早日把孩子接到我身邊。> >我苦攻希伯萊語,學最基本的生活語言,>然後,我在路邊擺了個投資最小的小攤賣春捲。> >以色列的官方貨幣是謝克爾,1 謝克爾兌換人民幣 2 塊錢,>更小的幣值是雅戈洛,1 謝克爾等於 100 雅戈洛。>我的春捲小攤,每天能賺到十來個謝克爾。>當我的小攤生意慢慢穩定下來以後,>1993 年 5 月,我把 3 個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 >孩子們初到以色列的時候,受到了不少鄰居們的責難。>以前在國內時,我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到了以色列以後,我依舊做著我合格的中國式媽媽: >我把孩子們送去學校讀書,他們上學的時候我賣春捲。>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們就來春捲攤,我停止營業,>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下麵條。>一天,當 3 個孩子圍坐在小爐子旁邊等我做飯的時候,>鄰居過來訓斥老大:“你已經是大孩子了,>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在這裡看著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然後,鄰居轉過頭訓斥我:

>“不要把那種落後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 > >鄰居的話很傷人,我和老大都很難受
,回家後,我安慰老大: >“沒事的,媽媽能撐住,我喜歡照顧你們。”可是,老大說: >“也許,她說得沒錯。媽媽,讓我試著去照顧弟弟 妹妹吧……” > >第二天是祈禱日,孩子們中午就放學了。來到我的小攤,>老大坐在我旁邊,學著我的樣子把打好的春捲皮包上餡,卷成成品,>然後入油鍋去炸。他的動作一開始有些笨拙,但是後來越來越熟練… > >老大身上的轉變大得連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幫我做春捲,>他還提出由他們帶做好的春捲去學校賣給同學。每天早上,>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帶 20 個春捲去學校,放學回來的時候,>會把每人 10 謝克爾的賣春捲收入全部上交給我。>我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 齡就要擔起生活的擔子。可是,>他們沒有表現出我想像的那種委屈,>他們說他們慢慢開始喜歡這種賺錢的感覺了。> > 鄰居太太經常來跟我聊天,告訴我正規的猶太家庭應該如何運作,>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猶太人從來不覺得賺錢是一個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與中國的“教育 從娃娃抓起”一樣,他們始終覺得 >“賺錢從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鄰居太太告訴我,在猶太家庭裡,>孩子們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手段 比較殘酷,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但是,孩子們在學校也被灌輸著這樣的理念。> 他們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這種猶太法則。於是,>我決定改變以前在國內對孩子們的習慣,試著培養他們成為猶太人。> >首先,我們家確立了有償生活機制,>家裡的任何東西都不再無償使用,>包括我這個母親提供的餐食和服務。>在家吃一頓飯,需要支付給我 100 雅戈洛的成本費用,>洗一次衣服需要支付 50 雅戈洛 …… >在收取費用的同時,我給予他們賺錢的機會,>我以每個春捲 30 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他們,>他們帶到學校後,可以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可自由支配。> >第一天下午回來以後,我得知 3 個孩子賣春捲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 >老三比較老實,按照老價錢,50 雅戈洛一個零售,賺到了 400 雅戈洛; >老二則使用了批發手段,40 雅戈洛直接將春捲全部賣給了學校餐廳,>儘管只有 200 雅戈洛的利潤,>但他告訴我餐廳同意每天讓他送 100 個春捲去; > >老大的方式比較出人意料,他在學校舉辦了一個 >“帶你走進中國”的講座,由他主講中國國內的見聞,

>講座的噱頭就在於可以免費品嘗美味的中國春捲,>但是需要買入場券,每人 10 雅戈洛,>每個春捲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 10 份,他接待了 200 個聽眾,>入場券收

收入 2000 雅戈洛,在上繳學校 500 雅戈洛的場地費用後,>利潤 1500 雅戈洛。> >除了老三的方法在我意料以內之外,>老大和老二的經營方式都超出了我的想像。>我真的沒有料到,只在短短數日之間,>以前只會黏著我撒嬌的孩子就搖身一變成了精明的小猶太商人。>他們的學業並沒有因此受到任何影響,>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穎的賺錢方法,他們很努力地去學習和思考—— >老師授課的內容很對他們胃口,因為沒有奉獻精神之類的說教。>老師問過他們這樣一個問題: >“當遭到異教徒的襲擊,必須逃命的時候,你會帶著什麼逃走? ” > 對於這個問題,回答“錢”或 “寶石”是不對的。>這是因為,無論是錢還是寶石,一旦被奪走就會完全失去。>正確的答案是 “教育”。>與財物不同,只要人活著,教育就不可能被別人奪走。>他們很讚賞老師說的這麼一句話: >“如果你想將來成為富翁,就學好眼前的東西,>? 它們將來都會大有用處的 ……” >當老大在法律課上學習了移民法後,他告訴我像我們這樣的家庭 >應該可以去移民局領取安家費。我半信半疑去了,>結果一下領回了 6000 謝克爾的安家費,這對我們一家來說 >可是一筆了不得的財產。然後,老大跟我說因為他給我提供了資訊,>我應該付給他 10%的酬金。我猶豫很久,>終於決定把 600 謝克爾這筆大錢給他,他拿到錢後,>給我和弟弟妹妹都買了很漂亮的禮物,>剩下的錢,他說他會拿去變成更多的錢。>老大用這筆酬金郵購了一批在國內很便宜的文具,>然後去學校進行售賣,利潤再投入繼續進貨,>1 年以後,他戶頭上的金額就已經超過了 2000 謝克爾。>儘管老大很會賺錢,但在實際上,老二比他更能領會猶太法則的精髓 >——猶太人共同的一點是,從事那些不用投入本錢的行業,>從事其他人不做的、無須花錢和投資的工作。> >當老大在利用國內的資源賺錢的時候,老二也在如此做著,> 不過,他賺的是不需要成本的精神領域的利潤 —— >老二以他 14 歲的年齡和文筆,竟然在報紙上開設了自己的專欄,>專門介紹上海的風土人情,每週交稿 2 篇,每篇 1000 字,>每月 8000 雅戈洛。> >老三是女孩子,因為比較矜持,也沒有展露出賺錢方面的才能,>但是我在她身上欣慰地看到了猶太人對生活的樂觀和優雅。>她學會了煮茶和做點心,每天晚上,她會精心煮一壺紅茶,>配上她自創的口味不同的點心,一家人圍坐下來邊吃邊聊天—— >老三的點心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兩個哥哥都很喜歡。>不過,這些點心不是免費的,兩個哥哥支付的點心費用,

>刨開成本和每天需要交給我的費用外,老三也能

活得很滋潤。> >當我們家的資金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我們一家 4 口合資開辦了我們家的中國餐廳。>我占 40%股份、老大 30 %、老二 20%、老三 10%。>當我們家的餐廳越來越有名的時候,我也引起了很多關注。>當我獲得拉賓的接見後,我成了以色列的名人。>此時的我已經完全掌握了希伯萊文,再加上我的母語中文,>我最後被以色列國家鑽石公司邀請擔任駐中國首席代表。> >當我回國任職的時候,孩子們也跟隨我一起回到了中國,>有了中國孩子作為比較對象之後,>我方才發覺我的孩子成長得比我想像的還要優秀——在回國之前,>每個孩子都去購買了很多以色列產的物品。回國之後,>老師來找我了,她說我的孩子在校園推銷來自以色列的商品,>從飾品到民族服裝甚至到子彈殼無所不有,>她建議我好好管教一下孩子。> >我告訴她,我無權干涉我孩子的行為,這是他們賺取他們學費的方式 >——因為,我已經不再負責他們的所有學習費用。> >老師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她理解不了 >像我這樣月薪 5000 美元的母親竟然會不給孩子學費。>我請她品嘗一下女兒做的在家售價 2 塊錢一個的小點心,>微笑著告訴她: “這是我的孩子在以色列生活幾年以來,>學會猶太法則的產 物,我相信他們將來都會成為優秀的人才 ……” > >在隨後的高考中,>老大進入了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他說他要成為專業的旅遊人才,>然後去以色列開辦自己的旅遊公司,壟斷經營中國遊; > >第二年,老二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他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個作家,>在不需任何投資和奉獻的前提下賺取利潤; >老三說她會去學中國廚藝,當一個頂級的糕點師,>然後去開辦全以色列最好的糕點店 …… > >回國以後,我發覺很多中國父母都活在一種左右搖擺的矛盾心態中,>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為大富翁,>卻又似乎害怕孩子過早地沉迷於金錢——就好像,>既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幸福的家庭,卻又害怕孩子現在會早戀一樣。> >這是一種典型的葉公好龍—— >猶太人用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的出世,>賺錢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至於教育、學習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歷的過程


第三篇:以色列邀请函

国际绿 色经济协会

international green economy association “igea-中国企业代表团”

以色列创新科技合作考察活动邀请函

各相关单位:

以色列创业资金全球第一,新公司的创立全球第二。以色列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处在世界前列,在农业系列技术的研发、孵化、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管理与发展模式方面都以精淇而著称。

为什么以色列科技对 gdp 的贡献率能高达 90%以上? 以色列高科技奇迹的促成因素是什么? 为什么800万人口的以色列有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以色列只有700多万人,2/3以上的国土面积是沙漠,却创造了沙漠绿洲的奇迹,一个以色列农民能生产92个人的食物!

为什么“基布兹”-共产主义公社模式能够在资本主义的以色列存活下来,并持续发展多年,为以色列在纷乱中稳定高速地发展创造条件„„ 让我们一起前往以色列探秘!

共同收获:

1.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与商业模式!2.合作——最具竞争力的先进农业、生物技术、水处理应用等系列技术与项目!3.开拓——中国企业国际化互动发展的战略伙伴!4.创建——中以科技合作联盟,一次行动后的可持续发展通路!5.洗礼——感受文化与信仰、智慧与心灵的震憾!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6月17日(星期二),国际绿色经济协会(igea)诚邀各界企业,赴以色列进行科技合作考察并开展一系列的合作交流活动。鉴于签证办理要求,参团报名及手续办理最终截止日为:2014年5月20日。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2014年4月

一、考察行程 2

二、考察内容

(一)考察以色列在中国的代表项目——中以奶牛示范场 2001年由中以两国政府投资兴建的,坐落在北京顺义的中以奶牛示范场占地十八公顷,基本按照以色列的经验和管理方式进行布局和操控。奶牛每天定时淋浴、使用降温电风扇和雨雾喷射龙头清洁牛场。在饲料配方上,则注重根据中国奶牛品种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试和配置,有一名以色列专家常驻指导。

(二)考察学习以色列沙漠农业

● 这里是以色列开国元首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的家乡。这片经历了千年洪荒的内盖夫沙漠,万余公顷的沙漠绿洲点缀其间,每公顷温室一季已可收获300万支玫瑰,1公顷温室西红柿产量最高达500吨。而这里的年降雨量不足180毫米。

● 以色列农业科技人员培育出适宜内盖夫沙漠地区微咸水生长的棉花、甜瓜、甜椒、西红柿、橄榄、西蒙得木、盐草、狗牙草、虎尾草等。被誉为“甜酸类水果种植中的一场革命”的矮秆柑橘新品不仅生长期耐旱。吸水量减少1/3,便于浇灌、剪枝和采摘,结果时间也比原品种提前一半。采用生物技术培育的比一般低矮得多的杂交品种椰枣树、香蕉树、向日葵等,在沙漠中创下了低耗水、高产出的奇迹。2.参观以色列最好的carmey avdat沙漠葡萄园和酒庄

● 以色列人在沙漠地開墾成功培育出沙漠葡萄品种,打造出北半球地理位置最南端的葡萄酒莊,他們的經營模式就好像過去共產社會裡的公社,財產採共有制,與現代農場的經營模式很不一樣,吸引許多國外遊客遠赴以色列體驗。3.考察沙漠养鱼技术和设备

● 传统的海鱼养殖通常存在废水排放的问题,一些临海养鱼场将养鱼废水排入海中,再从海中引入新鲜的海水,一旦这些含有大量氮和其他有机物的废水潜水区聚集扩散不出去,就会对周围的鱼构成威胁。

● 以色列gfa公司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在陆地养殖海鱼的新方法。他们利用生物过滤器和一种特殊培养的细菌,处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使用时,只需向养鱼的水箱中加入该公司研发的这种混合微生物,即可处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氮和其他有机废料。该系统可以在任何地方,包括离海数千英里的沙漠中使用。每立方米水能养100公斤鱼。因为鱼是在清洁的水中养大,味道特别鲜美!3

(三)大学、研究中心考察交流 1.以色列最优秀的理工类高校——以色列理工学院。

● 以色列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129家公司中,有一半多都与该大学相关联。“google、雅虎、intel和ibm都在海法设立了研发中心,以方便聘请理工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 理工学院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政策鼓励师生进行科研成果的商业化以及科技转移。每年大概有2000名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其中很多人都成了以色列高科技产业的骨干力量。而对于教研人员,理工学院也成立了一个商业化开发中心,帮助商业化其科技成果,申请知识产权及专利,并成立公司。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公司走出理工学院的校园。2.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是以色列农业科学技术的最高殿堂。● 该校种植分子生物学教授oded shoseyov可谓最耀眼的科研明星之一。他最新的一项发明是从烟草中提取胶原,用于制造眼角膜以及瓣膜等人造器官,这项技术已由coll plant公司成功实现了商业化运作。

● “大学本身非常鼓励科研人员将成果商业化运作,经常通过讲座推广这一方式,并且获得专利还可以抵算一部分的教学任务。” 目前学校科研人员主要通过三种方面实现目标:ngo、风投或者基金投资,还有就是“孵化器计划”。3.内盖夫农业研究开发中心

● 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是以色列第一家农业研发机构。该中心由犹太国家基金会、农业部、内盖夫和加利利开发部、世界犹太复国组织定居部和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aro)共同运作。主要致力于解决农民种植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半干旱的沙漠条件蔬菜种植技术,蔬菜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为以色列南部地区提供不同条件下的蔬菜种植技术。

(四)考察高科技农业与生物技术

● 滴灌设备---netafim 公司

滴灌技术解决缺水的问题。以色列农业灌溉主要采用压力滴灌技术。滴灌比漫灌节水1/3~1/2,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1~5倍,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有效地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滴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使每寸土地都渗透着高科技。● 生物技术— 种子公司、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

生物技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以色列运用各种生物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例如,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培育抗病毒的柑橘、葡萄;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的番茄和各种花卉;用细胞和组织培养方法,繁殖优良品质的香蕉;用遗传调节等生物技术,提高了产乳量和产蛋量。

kaiima是一家育种技术公司,其专有技术enhanced ploidy(ep?)非转基因技术,可以成功获得多倍体种苗,该技术可在不破坏基因完整性的同时使植物的基因组加倍。在应用于主要粮食作物时,ep?可显著提高作物生产力,并提高土地和水分使用效率。● auto-agronom公司: / 在基布兹的sdeeliyahu一家名为bio-bee的公司培养了一些有益的昆虫和螨类,专门用于虫害的生物防治,饲养了一些熊蜂,用于温室和开放区域的自然传粉。在以色列,bio-bee公司的产品使得甜辣椒种植农民能够减少75%的化学农药用量。bio-bee公司向世界上32个国家(从日本到智利)出口了八种不同的生物控制剂品种以及授粉熊蜂。子公司bio-fly与约旦及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农业专家进行了合作。

● 无土栽培技术---以色列vocani 研究中心

无土栽培技术弥补土地资源的不足。以色列用无土栽培技术,将一些蔬菜作物,种植在完全人为控制的人工气候室中,从而摆脱了栽培条件受地理和气候因素的限制。运用无土栽培技术,还可以避免用土壤作为植物生长介质引起的病虫害问题,也更有利于控制灌溉和实现农业机械化。以色列人工气候室中的番茄创造了每公顷最高单产500t的记录。

● 农业产业结构及完善的社会服务支撑体系---以色列出口与国际合作中心 在以色列,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广大农民提供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包括提供种子、肥料、农药、机械设备、农机维修及农业信贷等方面的服务)、生产服务(包括农作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畜牧业和家禽的卫生防疫及农产品的收获服务等)和农产品运销加工服务(包括产品的收购、包装、运输、仓储、加工、出口及质量检测等服务)。(五)考察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工业园

以色列是世界水资料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其污水回收率达75%,居世界第一位。以色列的灌溉技术使农业用水效率到达70-80%的世界最高水平,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反渗透阻垢剂,海水淡化厂每年以每立方米约为52美分的超低价格生产1亿立方米的淡水,成本效率全球最高。以色列污水回收利用率居全球之首。5 篇二:邀请函

尊敬的 馆长:

您好!

为了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发展、建设和塑造城市精神,北京市文化局、首都图书馆联盟联合打造北京市全民阅读大型公益活动——“阅读之城——市民读书计划”,在广泛征求征集市民的推荐意见,并结合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各阅读推广机构的评选书单,邀请活动专家评审团评审,最终评选出“2014-2015请读书目”,活动旨在追求最广泛的市民参与的基础上推动城市阅读,打造“城市共读”理念及行动。本次活动的评审委员会将由公共图书馆、社科、出版、媒体等领域的专家组成,鉴于您在阅读推广领域的专业知识、权威声望,现特正式致函,首都图书馆诚挚邀请您作为我们“阅读之城——市民读书计划”活动的评审会成员,参与此次活动的评选工作,评出“2014-2015请读书目”。评审由初审和终审两个阶段组成,请您于11月13日前,将所选图书以邮件或其他形式回复给我们,我们将综合所有评委的意见确定初审的入选图书。

特此邀请!期待您的热情参与!

首都图书馆

2015年11月6日 附件1:第二届“阅读之城——市民读书计划”初评书单评选标准 附件

2、第二届“阅读之城——市民读书计划”初评书单(请于11月13日前返回已勾选的书单)

附件1 第二届“阅读之城——市民读书计划”初评书单评选标准

在市民荐书阶段,我们已经广泛征求征集市民的推荐意见,并结合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各阅读推广机构的评选书单,总结出“阅读之城——市民读书计划”2014-2015请读书目初评书单,请您从目录中选取自己推荐的图书。

本次参评的图书包含五大类,分别是社科、文学、科普、生活与少儿。推荐按照分类,每类不得超过8本,推荐总数不得超过40本。详细评选标准如下:

(一)所有评选的书目,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有很强的通俗性、创新性、时代性和实用性。1.思想性:

符合我国的宣传出版方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2.通俗性、易懂:

所选出的书目要能够强烈吸引读者的兴趣,适应目标群体的阅读习惯。通过对书目的阅读,能够产生共鸣,并能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或启发。具体地说,就是作品在内容上,要适应一定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结构上要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在语言文字上要简明扼要、生动活泼,以通俗、简洁的文字阐明复杂、深奥的道理,用来自生活的语言,讲清陌生、抽象的事物,求通俗易懂、贴近大众兴趣点,使受众在阅读时没有理解上的障碍。

易读性是指作品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或性质,是指文本内容的多元化、厚重化和趣味化,包括良好和适当的信息展示方式和外在表现形式。3.创新性:

所选书目应从体裁、内容、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理念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言前人所不言,述前人所未述,且言之有理,深富启发性,并能引发广泛的兴趣,促进精神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4.时代性:

书目要反应时代的要求,反应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一个好的文学作品,需要选题构思新颖,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有独创性,语言画面生动流畅,富有特色,具有感染力,能和现代人的思想相融合。5.实用性:

书目是用来服务大众的,所评选的书目能够在生活、情感、工作、心理、儿童教育等方面给予广大群众一定的启发和启迪。内容积极向上,能够引导读者积极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二)图书编校质量必须达到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规定的合格品标准。

(三)图书应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应具备一定的发行量。

(四)根据不同类的图书,补充评选标准:

1.对于社科类和科普类书目来说,评选出的书目应使读者理解作品

所讲述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作品所传授的科学方法,领会作品所提倡的科学思想,领悟科学文化,明晰科学与社会的关系。2.对文学类图书来说,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不限,内容要积极向上,作品要有原创性,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有较强的可读性,除此之外应贯彻歌颂真善美、揭露假丑恶的原则。

3.对生活类书目来说,在内容上要贴近社会、贴近大众,是现在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4.对少儿类图书来说,除要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外,还要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

附件2 第二届“阅读之城——市民读书计划”初评书单

(请于11月13日前返回已勾选的书单)

请您在评选时,2015年上半年出版的图书占比50%,2014出版的图书侧重于未入围去年各大榜单的遗珠图书。

一、社科类 篇三:会议邀请函 2014中国(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论坛

暨物联网与云计算应用大会

邀 请 函 尊敬的________先生/女士: 2013年以来,住建部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同年11月21日,在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主办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确定了各自的15个试点城市,共同作为中欧智慧城市合作试点城市。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与主线,经过业界不懈努力与创新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引发造就的新一轮电子信息服务业调整、重组与转变正在上演。

为更好地探秘这片蓝海,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部等的指导下,“2014中国(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论坛暨物联网与云计算应用大会”即将隆重举行!时间:2014年9月26-27日

地点:广州阳光大酒店(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199号)

主办: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广东省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广东省无线电协会

承办:广东省云计算应用协会、广州空间地理信息与物联网促进会、《智慧城市》杂志

支持: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广州馆、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馆、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亚太云应用联盟、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广东省电子行业协会、广东省信息网络安全协会、深圳云计算产业协会、安徽省云计算产业协会

本次会议以“智慧城市创造美好生活”为理念,以“物联网与云计算应用”为主题,为国内外智慧城市领域企业打造一个聚合展示、商贸合作、人脉拓展、认知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全面展现当今国内外物联网与云计算应用、智慧城市发展的最新理念、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帮助业界企业顺势而为。全方位资源整合,共同汇集行业正能量,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和资讯,促进和带动整个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届时,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国内外知名it企业代表、产业金融巨头、智慧城市领域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等1000余名代表将出席会议,共同推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新里程!

为此,我们诚挚邀请贵单位出席本次盛会,共同谱写智慧城市建设新篇章!

特此邀请!盼复。2014中国(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论坛组委会 2014年7月篇四:2014中国-以色列经济贸易合作周之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交流 2014中国-以色列经济贸易合作周农业篇—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前 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奋力开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崭新局面。

为了推广以色列先进的现代农业、节水灌溉以及水肥一体化以及合作社,集体农场方面的经验与技术,为中国现代农业,粮食安全,家庭家场,合作社及县域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专业、高效、对口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由国际知名农业培训机构以色列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以色列国际学习中心(iisc)联手以色列农业公司、农业研究机构针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节水灌溉以及水肥一体化等经验与合作特推出“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活动。本活动于2014年6月10日—17日在以色列进行交流学习,此次学习重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一、内 容:

1、结合以色列水肥管理与生物防治,学习了解其在作物安全防控、有机生态农业技术;

2、参观节水设备、肥料生产企业;

3、实地学习节水技术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设施农业中滴灌和水肥管理,大 田作物生产中水肥管理及水果生产中的滴灌设备和水肥管理;

4、参观、学习以色列肥料原料生产企业;

5、参观以色列设施温室,了解作物高产的技术;

6、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作物营养体系、土壤和肥料的关系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7、参观基部茨或莫沙夫项目,学习了解其运营的经验。

二、参加人员:

县域主管农业部门,农业生产各管理部门;水肥、土肥科研单位;节水设备生产企业;肥料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农业合作社其他有关人员等。

三、拟定行程安排:

注:以上日程仅供参考,日程内容会根据目的国情况及航班时刻做出适当调整。

四、费用与标准

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

中以网

北京紫铭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武 强

电话: 010-56200271 手机:*** 广州交易所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邀请出席 2012 中以高科技创业峰会广州

推介会暨以色列(广州)技术交易中心

揭牌仪式的函

近年来,以色列高科技产业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在医疗保健、生物科技、清洁能源、电信和 it 等领域的科技研发 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专利技术和科技发展水平位于世界前列。以色列向来以高科技研发以及技术输出为立国和发展之本。时值 中以建交 20 周年之际,“中以高科技创业峰会”将于 2012 年 9 月 10-11 日在以色列海法市召开。该峰会专为中国市场而设,以 促进以色列与中国高科技产业之间的合作,实现科学技术成果与 企业有效融合,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向国内企业宣传和介绍中以高科技创业峰会的有关

情况以及以色列高科技产业投资发展环境,现定于 2012 年 6 月 5 日上午,在广州联合交易园区(广州市新港西路 82 号)时尚发布

大厅举行 2012 中以高科技创业峰会广州推介会(在此委托吉林大学

广东办事处做为本次活动唯一委托方)暨以色列(广州)技术交易中

心揭牌仪式。届时,将有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

馆、企业代表 150 余人参加。在此,我们诚邀贵单位出席本次活动。

第四篇:以色列——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以色列——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以色列是我旅游的第三十八个国家。我一直想去以色列文化考察,但问遍上海各大旅行社都回答:安全无保证。另外两国旅游尚未开通,旅行社连商务组团的机会都没有。我不死心,于是写信给以色列驻上海领事,申请单独去以色列文化考察,其中写了一个理由,父亲曾工作过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中国上海总部,在二战结束后帮助遣送过逃亡中国的犹太人回国。领事馆马上为我签证,我又找中旅帮忙联系海外旅行社,可是,老关系的中旅联系了二个月一直没消息,眼看着签证将到期……

终于,中旅为我办好了手续,通过香港安排我单人成行,但是费用很高,需40000元人民币,因要在当地专门配一名司机与翻译。机票终于拿到手,并签下安全自负合同。可是,就在启程前,国内新闻又报导了以色列境内发生巴勒斯坦两派组织武装冲突的事件。昂贵的费用、安全问题、语言不通、妻子的不理解和担心,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我的环球游记中如果缺少了以色列这一国家,缺少了犹太这个古老而有着沉重历史的民族,将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不料临行前,中旅经理又打电话向我抱歉:以色列之行被取消了,理由还是不安全。

失望中,我不甘心,又去找朋友高达先生,他是中旅导游又是英文高级翻译,最主要是他对以色列文化考察与我同样有兴趣,也不怕死。最后我们再次向以色列驻上海领事馆申请签证,在没有任何单位敢为我们买旅游保险的情况下,我与朋友一起踏上了去以色列考察的路途。

600万亡灵

亚德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默默屹立在耶路撒冷的赫茨尔山上,建筑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大屠杀历史纪念馆、姓名大厅,是堪称世界最大的大屠杀图书馆和档案馆,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万参观者。这是一处令人观之心悸动容的地方。纪念馆呈一字型排开且深入地下。馆外墙上有两幅浮雕,一幅描述华沙犹太区的犹太反抗军,另一幅则刻绘东欧犹太人即将被送往集中营的最后行进旅程,浮雕中手持犹太法典的老人,代表当时在举世无援的惨况下,犹太人曾对上帝的恩典心生疑惑之意味。纪念馆前的每棵树下,几乎都立有写着亲人名字的纪念碑,许多来自欧洲各国。在纪念馆前面的30公尺高圆柱上,雕刻着希伯来文“永誌不忘”。

亚德希姆(Yad Vashem)是以色列纪念大屠杀殉难者和英雄的权力机构,出自犹太教圣经,意思是“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纪念,有名号”。该机构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一直搜集有关大屠杀的资料,共积累了6000万份档案,26.3万张图片和其它书面、音频和视频证据。纪念馆整体建筑呈三角形,随着参观者的前进路线,各展厅以章节的形式一一呈现大屠杀历史事件。首先一幅巨大漫画吸引了我:一个钢铁般日耳曼工人,一双铁手死死掐着一条毒蛇的七寸颈脖,漫画中的蛇身标志着犹太人。据说这幅画当时贴满德国的大街小巷,这是希特勒掀起民族与阶级仇恨的一幅阴谋宣传画,诬陷犹太人像毒蛇一样吞掉了德国平民及工人阶级的财富。看着这幅画有触电感,一下子让我联想起中国57年“反右”的宣传画,一模一样,中国工人阶级的钢铁形象,也同样紧紧抓住象征五十五万“右派”知识分子的毒蛇,阻止右派言论毒化工人阶级的脑子。

下一个展厅,屏幕上反复播出当年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疯狂的场景:1936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雄壮的进行曲中,全场千万条手臂向前伸直,欢呼:“Hi,希特勒!”那种强大、壮观的新德国形象在当时可能震撼了全世界。希特勒副手戈培尔的“领袖原则”曾把希特勒说成是“拯救者”、“权力和正义的化身”。这又让我想起副统帅林彪对毛泽东的歌颂:“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一句顶一万句”、“理解与不理解都要执行”。原声屏幕上第三帝国那气势宏伟的集会、游行,波涛般翻滚的旌旗,雄壮的乐曲,稚气未脱的孩子向领袖献花,楚楚动人的妇女激动流出泪水,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作为一个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看了这些有一种哭笑不得的熟悉的感觉,和1966年我们青年时领袖八次接见红卫兵的疯狂场景何等相似啊!

再下一个展厅,我又看到1933年春德国纳粹学生组织突击队袭击了全德五十个城市的书店和图书馆,5月10日那天,他们将缴来的书籍在广场当众焚毁。希特勒说:“要纯洁德国文化”,马克思、海涅、弗洛伊德、卡夫卡、托马斯·曼、雷马克、布莱希特、安娜·西格斯、瓦尔特·本雅明……这些书的作者不是犹太人,就是纳粹在意识形态上的死敌。展览馆这一幕幕“抄家、烧书、封教堂、批斗、发最高指示、成份划分、阶级斗争”,跟中国“文革”浩劫多么相像,连口号都类似,犹如复制。

纪念馆配备了11种语言的讲解员,同声翻译播放着苦难犹太人控诉的声音,政治家与学者的评述。在被屠杀的600万犹太人中有150万是儿童,儿童馆的墙上是一个大屏幕,幻灯打出一张张被杀害的犹太儿童的巨幅照片。大量死者的遗物、照片、书信,特别是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收集到的被毒气杀死者遗留下来的四千双旧鞋子,让人毛骨悚然,惨不忍睹。大厅里不断回响着悲哀的男女声音交替呼唤着的300多万名死难者的姓名。在视觉与听觉上一次又一次敲打人们的心灵,压得所有参观者脚步沉重。

大厅里的文字数据与录相汇集了从1933年到1945年犹太人被残害的整个过程。希特勒自称要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欧洲,理论上把人们划分为“优等”与“劣等”。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当然是“优等”,设想出社会的对立面成为“劣等”。理论之后是实践,以屠杀兑现血统论,即清除“劣等”的人。不仅是犹太人,最后连残废人、精神病患者、同性恋者一起都是“劣等”,而遭监禁和肉体消灭。但当时竟有很多德国人,包括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在“为了国家”理念的煽动下,竟容忍并参与这类划分和清除。纳粹当年能做到这一切,主要由于他们占领所有的媒体,控制报纸、广播、文学艺术等所有传播手段,有选择地向大众传播有目的的信息。在有计划有步署的意识形态主导下,一个人摧残人、人压迫人的体制,被形容成了一片美丽富饶、平等民主的“新社会”。这几乎是所有专制的、渴望建立“天堂”于人间的运动所共同的特点:将社会的一部分人排斥在大多数人的视野外,摧残他们直至死亡;同时指挥着所有的媒体赞美“伟大领袖”、赞美“新社会”,仇恨“毒蛇”、“旧世界”。这样的社会表面上是如此动人、强大、欣欣向荣,仿佛所有人都“生活在蜜糖中”,但同时却不断在民众中散播着仇恨、暴力、奴役、阴谋和犬儒主义。为了伟大的领袖和那甜美的人间“天堂”,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任意的方式杀死任何人(除了伟大领袖本人)。

我走进一间大的展馆,一进门,四周都是书架,上面密密地放满了一本本精装书,每本都很厚,从地下一直延伸到屋顶,哦,那不是什么书,那是一本本文件名册,记录着300多万被杀害的犹太人的资料!里面详细记载着每一个死难者的姓名、年龄、死亡记录、家庭住址、亲人情况、联系方式。我流泪了,这就是犹太人!以无比的勇气复国,又以无比的代价寻找和记录下每个死难者!因为每个生命都是无辜的!对每个家庭而言,每个生命都是父母、爱人、子女和兄妹,都意味完整、幸福和欢乐,他们本该有尊严地活着,却因为政治灾难而过早地以非人的方式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此馆名“恩名殿”中央有一个圆形的黑色水潭,站在水边,扶着栏杆抬头仰望圆形天花板,上方悬挂着数不清的死难者照片,一张张脸俯视着我们,同时倒印在水潭里,反射出粼粼的阴冷的光。仿佛600万遇害的犹太人向每个参观者呼喊:不要忘记他们!不要忘记血的教训!而浸泡在泉水中的一块石碑同时纪念着另外300多万名大屠杀受害者,尽管他们的姓名已无从查找。

我的身后左右有大批以色列学生与年轻士兵,男孩个个握紧拳头,女兵眼眶里涌着泪水。一个犹太导游举着德国旅游团的小旗,领着一群德国游客在参观,我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态与眼神,大多数沉默,脸部带着羞愧难当的表情,一些年老德国人低着头甚至擦眼泪。

在纪念馆的大厅中,多处摆放着英、法、西、俄、希五种语言的“证据表”,期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提供那些尚不知名的受害者的姓名和简历。亚德韦希姆机构自195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收集每一个在大屠杀中受害犹太人的姓名,很多幸存者和受害者的亲戚朋友参与了这项历史性的工作,以填写“证据表”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受害者的纪念。因此,至今已收集到300万受害者的姓名和简历,以及部分受害者的照片,而每一份填写的“证据表”均被妥善保管在档案馆中。这里还收存了大约5万到6万名幸存者的口述,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制作成音像资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受害者们一个身份,讲述他们的真实故事,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同时也是对大屠杀证据的不断完善。

在其中一个展厅里我看到“纳粹猎人”西蒙·维森塔尔的故事,他五次被关进集中营,在战争中失去了89名亲人,是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二战胜利后痛苦的经历使维森塔尔认识到,“没有正义,就没有自由”。这位96岁的老人用尽一生精力,花了60年时间收集数据与档案,使1100多名纳粹逃犯绳之以法,被人们称为“纳粹猎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协助以色列特工摩萨德抓获纳粹盖世太保犹太部主管、一手策划了希特勒“最后解决方案”的阿道夫·艾希曼。他多次面临死亡威胁,甚至对手用炸弹放在他家门口爆炸,但他相信:“在这世界上还没有杀了人可以不负责的事”。更可贵的是,在以色列民间有无数的西蒙,犹太民族从政府到人民特别是以色列特工摩萨德,对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分子一个不放过,所以大屠杀纪念馆才能收集到如此完整的资料。如此团结精诚、执着认真的民族,没有不复国的道理。

令人幸慰的是中国也有一个“文革猎手”,此人就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王友琴女士。28年来她一直坚持不懈地在调查文革的死难者,调查他们的档案与迫害死因,并建立了一个挽救中国人记忆的世界网站“文革受难者纪念园”。王友琴做得事与宏大的文革史事相比,看来是碎片和粉末。可是它们是珍贵的原材,每一片、每一粒都粘肉带血。有了它们,「文革」才有难以撼动的基本数据和无法涂改的真相。尽管今天在大陆百般阻挠与封杀这网站,但是有良性的中国人包括所有海外侨胞都千万百计向王友琴提供文革死难者信息,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遗忘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耻辱。

顶楼的纪念堂是一座神殿。其中一个低矮的水泥屋顶下有块石头,上面记载了二十一个主要集中营的名字。这又是犹太艺术家设计的一座造型别致的纪念堂,巨大石溜子建筑的墙体,室内灯光昏暗,中央一块低地,中心有一盏灵魂安息灯,每天早上十一点,在一个简要的仪式过程中,幽幽的火焰被点起,屋顶中心有个小天窗,一丝阳光从顶部射入室内。我问朋友有没有带相机,声音并不大,马上有工作人员竖起手指放在唇边示意我不可出声,更不能照相。人站在里面有一股阴冷的感觉,同样让人有窒息感,仿佛一个个死难者的灵魂在渺渺地升向天堂。另外在户外有许多雕塑,描绘可怕、悲恸、哀痛、哭号的种种氛围与感情。

以色列人对历史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除隆重的宗教节日外,有一个日子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忽略和遗忘的——犹太历每年尼散月(相当于公历4月)的27日的“大屠杀死难者和英雄纪念日”。每当这天上午10点,以色列全国各地同时拉响警笛。无论是正在上班的公务员、上课的学生,还是路上的行人,都要就地立正默哀。两分钟后,警笛声渐逝,人们再重新继续自己的活动。或许正是以色列人这种对纪念形式自觉、用心地执行,大屠杀纪念日才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吧。在以色列,包括总统、总理在内的国家政要,都不会在纪念日出国访问,因为他们必须出席在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举行的官方仪式。

大屠杀纪念馆是对世人的警告,绝不允许灾难重演。犹太艺术家实在了不起,给自己的人民与德国人,甚至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难忘的历史课。对共产主义世界有着深刻了解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与专制的斗争,就是与遗忘的斗争。”我想:犹太人建起这样一个出色生动完整的纪念馆,每个有良知的德国人看了一定会深刻反思!难怪德国总理勃兰特会代表人民跪拜在波兰大屠杀纪念馆前向犹太人谢罪!这些展览令我深深折服于犹太民族的“较真”精神,他们把自己民族的苦难历史与悲惨教训一笔笔认真记下,留给后代接受教育,同时提醒自己民族一定要时刻警惕、团结一致、不畏强暴、努力强盛。

走出纪念馆,我心情沉重,眼里还淌着泪水。我站在出口处厚厚的留言簿前翻看,发觉没有一个中国人留言,深感遗憾,一贯自说自话的我,忍不住再一次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

“感谢犹太人让我上了深动的一课,使我看清独裁政权的邪恶和可怕,凡是维持专制政权只有依靠谎言和暴力。同样,我敬佩犹太民族有这样较真的勇气,坚持让自己人民牢牢记住这恐怖的血淋淋的教训。我坚信,不忘记过去的教训是一个民族的起码原则,不断反思才是一个民族的强大动力,犹太民族的伟大正在这里。我希望在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纪念馆,因为我们同样有太多的教训与反思!如果我们也能较真详细列出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者的姓名和详细档案,像犹太人一样认真收集受害者和幸存者的姓名、简历、照片、实物和证词,以及责任承担者的罪证,还怕日本不认罪?……如果我们政府也能“较真”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把上至国家主席刘少奇,下至遭冤假错案迫害死的所有平民受害者的所有资料都陈列出来,让子孙后代永不忘记,那才是功德无量,我不相信中国人永远只是一窝蚂蚁。

我签上姓名:一定会叫儿子再来参观的中国人刘文忠。

离开展览馆,我深深向犹太人鞠躬!致敬!谢谢你们!为人类建立这样一个出色无比的“反思与教育”博物馆。同时我为中国人“不愿反思”与“善于忘却”的劣根性感到羞愧。

复国

以色列国几次被古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覆灭,特别是耶路撒冷,三大教的信徒都热爱此圣城,为了争夺圣地,也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残酷的征战。耶路撒冷等地区原来是属于以色列人,最早的犹太民族繁殖在这里、最古老的宗教犹太教诞生在这里。二千多年前,以色列被罗马帝国灭国的浩劫使犹太人被迫逃亡世界各地,该地区才被阿拉伯人所拥有居住,当以色列人重新想回到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马上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反对。犹太民族是个苦难而顽强的民族,失去祖国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曾被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迫害、政治上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经济上也受到种种限制。他们的身体局限于“隔都”(犹太居住区)的高墙之内,他们的精神和灵魂也只有沉醉传统的《塔木德》学问的框架中(犹太教区)。那时,犹太人居住的隔都犹如“国中之国”,而犹太人则成了所在国人民心目中的“外国人”,所以复国是每一个犹太人的强烈愿望。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说,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发生在耶路撒冷的战争,也许就在于它被迫承担了走向极端的多元文明在零距离碰撞时产生的爆炸。在战乱中它先后18次被毁灭,成为废墟后,毁城者还要用犁再铲一遍,灭绝任何让人怀念的种子,但它又一次次奇迹般地重建,每一次复兴后依然汇聚着世上最狂热的爱和恨。

以色列目前人口有700万,犹太人有530万,它是中东地区最发达的国家。数世纪以来,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复国。二战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曾拒绝接纳犹太难民,使得犹太人的复国主义情绪高涨,大批难民涌向巴勒斯坦。从1878年第一次佩塔提克瓦犹太农场开始,到1944年至1948年第五次回归浪潮,在巴勒斯坦地区已有60万犹太人居民。

以色列立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有一个坚强、富有政治远见的领导核心和一系列群众组织。例如:哈依姆·魏兹曼博士、本·古里安、果尔达·梅厄、摩西·达扬、伊扎克·萨德赫、伊加尔·阿隆等等一大批优秀人物。他们意志坚定,不屈不挠、坚忍不拔、一件事不达目的誓不甘休,只要看到百分之一的希望都坚持到底。他们审时度势,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找到最有利的出路,制定出较好的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使自己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改善自己的处境。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纳粹德国及其屠杀犹太人的政策是主要反对的对象,是斗争的焦点,把同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矛盾和斗争限制到最小限度,并为此尽量约束犹太极端派别的过火行为;再如,二战结束以后,英国衰落了,对巴勒斯坦地区及犹阿冲突已经无能为力,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领袖们及时把目光转向美国,成功地争取到美国犹太社团的资助和支持,这是以色列得以成功立国的一个重要保证。在美国有600万犹太人,每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居三分之一,有句话是这么形容的“控制世界的是美国,而控制美国的是犹太人”。美国有一个庞大的犹太社团,他们在金融、科技、教育各个领域中均有很大势力。美国犹太社会对美国政府施加的压力不可低估。据统计,在1947-1949年三年间,白宫收到犹太复国领导人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信件有8万封,明信片84万张,电报51400份。这些压力迫使美国政府在制定中东政策时,不能不充分考虑他们的愿望和犹太人的利益,在以色列建国前夕,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领导集团经过反复磋商,淡化了他们一贯标榜的民主社会主义色彩,选择了亲西方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选择了美国作为本国在国际舞台上最亲密的伙伴。但他们同时实行全方位外交政策,尽可能争取合作伙伴,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承认他们。他们巧妙的外交政策,立竿见影,宣布建国三天之内得到美国和苏联都宣称承认以色列的效果,堪称奇迹!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表决《分治方案》181号,但遭到阿拉伯各国反对。结果33国赞成(包括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分别拥有55%和45%的领土。1948年5月13日,因英国提前5月就撤退,以色列人立即宣布成立犹太独立国。支持以色列建国存在着美英与苏联大国战略与意识形态目的,大家都想把这强硬的民族作为自己的匕首插入中东阿拉伯世界。地图上的以色列,就像一把匕首,深深地刺进了黎巴嫩的香柏树丛中。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国家及以色列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加上宗教与意识形态的矛盾,身处伊斯兰大国埃及、约旦、伊朗、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之中的小国以色列,因为长期与他们矛盾激化,冲突不断。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后不到二十四个小时,就遭到了五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合进攻。这场战争夺去了这个小国6000人的生命。然而,它只是一个开始。自从复国后,阿拉伯各国就一直要攻打以色列,他们共发动了五次中东战争,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1948年5月15日至49年1月7日(约8个月);第二次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8天);第三次1967年6月5日至10日(也叫六日战);第四次1973年10月6日至24日(打了18天);第五次1982年6月6日。这五次战争反而使以色列越战越强,通过战争逐步收回21501平方公里失土,相反也造成150万至250万巴勒斯坦人流往异乡异国,成为难民。以色列复国后,阿拉伯国家一直要消灭它,当他们消灭不了时候,就互相争夺领土,硬把以色列本来的土地说成是阿拉伯国家的。甚至签和约的条件,是要以色列用土地来换取和平。五次中东战争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再加上永无休止的零星冲突和极端分子的恐怖活动,这个国家始终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全民义务兵役制的国家。然而,这并不代表犹太人是好斗的民族。战争与和平,现代与传统,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这些似乎是完全对立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犹太国家里竟然一直并存着。一路上帮我们开车的司机是犹太人,他说,“在以色列,不当兵的犹太人算不上真正犹太人”。你问年轻人一定回答,“不当兵就不上大学”。犹太司机六十多岁,有子女二男二女,连他与夫人在内都当过兵,二儿子现在还在军队,是职业军官,待遇不错。他告诉我:历史教训告诉以色列人,国家是他们这个苦难民族的避难所,要像保护生命一样捍卫她。所以凡犹太人高中毕业后必然去当兵保卫祖国,就是身体不合格也会主动入伍去后勤部工作,国家规定男的服役三年、女的二年,如要先上大学,毕业后当兵服役的时间则是六年。一般退役后都可进大学继续读书,考不上的可进部队大学继续升造为部队服务,部队收入水平高。不过,对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并没有这种硬性规定。

在以色列大街上,随处可见穿绿色的国防军军装的男女青年,甚至探亲都允许背冲锋枪回家,服役期间枪不离身,随时准备进入战争状态。国家要他们时刻警惕,一旦民众受到恐怖分子袭击,就要拿起手中的武器保护民众。强烈的国防意识使妇女都积极参军,每个成年公民都被视作准假的士兵,在任何时刻都能被召回。在以色列人人皆兵,不是口号而是现实。这种在市民和军队生活之间的快速转化,使以色列国防军成为大众的部队,加上以色列国防军的优良装备、英勇善战,所以近四十多年里,发生六次中东战争每战必胜。尽管不断和平谈判,以色列却从未停止发展自己的军事装备,以防止下次战争的发生。

当我徘徊在以色列的街道,我脑海中一直在追问着:为什么两千年的分离却仍不能瓦解这个民族复国的心?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啊!这当中有着历史的各种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尽管在两千年的历史中渐渐被同化进各个国家,但是他们一直保留着自己的犹太人的文化,坚持按照《塔木德》所训诫的已经几千年的传统方式去生活,并坚持保留了自己民族的独特语言。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认同,没有对自己独特传统的信守,我想犹太人将与其它的民族一样,早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无息了。由此,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人可以断头,一个民族可以亡国,可她决不能失去自己的独特文化。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国家再强终是人家的“殖民地”,人民再富也只是“物质的蟑螂”。

知恩图报的民族

记得小时候曾听父亲告诉我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四十年代初上海犹太人只有二万多,称“塞法迪”犹太人,他们在虹口等地形成很大犹太社团,有自己的宗教公会、犹太教堂、学校、医院、俱乐部、商会及政治团体。那时还出了一些有名的犹太富商:沙逊、哈同、嘉道理家族。而后俄国犹太人大批从西伯利亚、哈尔滨来上海,初来时都一贫如洗,只做小生意,后来上升为中产阶级,人数反而超过塞法迪。今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上海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虽然生活在世界各地,但仍视上海为“故乡城”。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迫害并欲图灭绝犹太民族。逃出欧洲的犹太人痛苦地发现,畏惧于希特勒淫威之下的整个世界均冷酷地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唯有中国上海一扇小门,尚敞开在那里。消息传出,短时间内,世界各地逃来上海避难的犹太人达到五万多。上海当时是个开放的城市,任何人来上海都无须签证。当时奥地利的犹太人离开奥地利必须有签证,年轻的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冒着失去生命和工作的危险,向犹太人伸出了无私的双手,勇敢地向犹太人发放前往中国的签证,到1938年10月,何凤山来到维也纳仅仅5个月,他就已经发出了1900个签证。拿到签证的犹太人兴奋地把签证称为“通向自由的车票”。感恩的犹太人把他牢牢记心里,把他的义举公布于众。战后,在中国的五万犹太人前后几乎全都离去,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以色列复国后的第一代开国元勋。

父亲告诉我:上海沦陷之后,日寇巴结希特勒,也曾策划灭绝在沪犹太人。有两条犹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前后出口一度被鬼子焊上铁栅门,禁止出入达一年之久!被困在弄堂里的二千余人,最后大部分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是居住在周围的上海市民,路见不平,接二连三地“空投”,用将面饼等食物掷过房顶去的原始方法帮了他们一把,这些事以色列都一笔笔记在心里。

我们从少年到青年接受的都是“反动的犹太复国主义”、“巴勒斯坦领土侵略者”、“美英帝国主义的走狗”等歪曲事实的教育。长期以来,凡中东出什么事,我们的主流舆论总是骂以色列,糊弄得中国老百姓总认为是以色列很坏,侵占阿拉伯人土地頼着不走。中国人只看到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生活在战争与冲突,难民和鲜血中。而看不到以色列也是一个始终笼罩在炸弹袭击阴影下的国家。从2001年开始8年时间里百分之十五的以色列国民生活在武力和恐怖袭击的威胁之下。甚至中国人眼看着哈马斯恐怖组织用“人体炸弹”专炸以色列平民,国内还有人幸灾乐祸,不分黑白闭着眼睛在骂以色列是“屠夫”。五十年过去了,老爷子怎么骂、儿孙子也跟着骂。偏偏就这个以色列,被我们骂了几十年也忍得住,且能知恩图报。在以色列,当年犹太人把在中国上海的避难史,统统写进教科书里!写进族谱家史里!在以色列,有一个纪念碑上面写着:“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

其实,我们不过是仅仅救了五万犹太人人,却得到了他们举国的尊敬和后来多年的军事科技与人道的支持与帮助。国内很少有人知道:在小小以色列国,她接纳了几万中国大陆劳务工人,照理说她完全可以用身边的大量廉价的巴勒斯坦工人。1976 年唐山大地震,以色列在第一时间宣布,向受灾的中国人民捐赠一亿美元。不知道当时毛泽东有没有为中国人民接收下这笔犹太人的报恩钱?因为他一贯以意识形态为由,自作主张先后拒绝了来自美国、联合国、日本等国家给中国人民的灾难援助。七十年代,一亿美金是个什么概念?在我记忆中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肯拿出这么巨大一笔钱帮助受灾的中国人。冷战时期,西方搞了个“巴黎统筹”,相当多的敏感技术对我国是严禁出口的。那是一道铁幕,惟有想报恩的犹太人,把所谓意识形态的“立场原则”抛一边。且不论我军战机和潜艇今天看来同以色列的是如何相似。就说一个防弹衣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色列率先发明纺织纤维防弹衣,而我国还停留在缀垫钢片阶段。很明显的一项军用技术,“巴黎统筹”盯得紧,而我国警方迫切需要,于是奇迹出现了,中国“自行”研制出了纺织纤维防弹衣!就是现在穿在我国160万武警身上的那种。近年,我国向以色列订购了四架高科技预警飞机,报恩的犹太人抛弃原则立场,偷偷摸摸瞒着美英西方封锁集团,私下与中国签约。后来受美国阻挠,合同被取消,我国付了2.5亿美元定金,以色列却赔了3.5亿。上海人知道:在虹口唐山路一带不起眼的老房子,近来变得不寻常;年年有从以色列等世界各地远道而来探访的犹太人、他们扶老携幼,流连忘返,深情、虔诚地寻访他们当年的诺亚方舟!听说每年有四万以色列人到中国来旅游与探访故地及工作。在我去以色列前还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小小上海以色列领事馆向虹口某民间组织捐赠60万人民币支持爱心活动。

中国人现在去海外旅游的多了,如果着眼于友好,我认为首选当推以色列。因为犹太人会友善对待你。如果你在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遇到麻烦,试试在街头举着写有“我是中国上海人、需要帮助”英文字牌,肯定会有一些犹太人特别是老人上前讯问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为什么?因为犹太人是有恩必报的民族。连现在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的父辈也是流亡在哈尔滨的犹太难民。我与高先生在考察以色列时,每遇想要做的事有困难时,经常拿着《犹太人在上海》的画册给以色列人看,想不到都能迎来微笑、握手、拥抱和犹太人的帮助。

以色列举国上下把每一个人都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人权高于一切,包括死难者,犹太人有恩有仇同样必报。这么多年,我们的新闻媒体报导都偏向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几乎不赞扬,并一直隐瞒以色列对中国友善的事实真相。中国人民要独立思考,要冷静分析六次中东战争的原故,客观看待以巴的冲突。

中国绝大部分人不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以色列是顶着西方压力,最早公开承认中国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像许多亚非拉穷国是为诈骗中国人的钱财而来建交的。事情发生在1950年1月9日,新中国成立的第101天。这一天,周恩来总理接到了一封特殊的祝贺电报,电报的落款是以色列外交部长摩西·萨尔特,他在电报中说:“我荣幸地通知阁下,以色列政府已决定承认贵国政府为中国合法政府,我高兴地借此机会对阁下表示我国政府对中华民族繁荣的真诚希望和我本人对阁下的最好祝愿。”当时中国领导人吃一惊:认为美英等国千方百计扼杀新中国的成立,而由美国一手扶植的以色列却向新中国伸出了橄榄枝,这究竟是真是假?当知情人告知:二战时期中国收容过五万犹太人,以色列不少政治与经济重要人物本人与父辈都曾经避难过上海,这是犹太人有恩必报的原则而做出的举动。这时的新中国,除了苏联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肯与国民党断交而与共产党建交,以色列的义举真是件出乎意料之外的大喜事。但事情同样难到了周总理,收容犹太难民是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当然也可说是中国人民。但共产党的原则立场、革命路线还是要的,与以色列建交势必得罪阿拉伯兄弟。政府迟迟不决,而以色列为与中国建交外交官主动频频出入我驻外使馆,并瞒着美国建立了一条秘密联系通道,即缅甸外交机构。与之相反的是,1948年以色列成立后,中国是世界各大国中唯一没有正式承认以色列的国家。1956年l0月,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想站在第三世界领袖位置的毛泽东对以色列与英、法进行了强烈谴责,并主动中断了与以色列的一切外交联系。从此,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进入了30余年的“冷冻期”。直到1992年,两国才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

今天,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要对犹太人说:对不起!作为一个中国上海人,我会像父亲一样,永远把你们当作最珍贵的朋友。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国家。以色列人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政府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修建定居点。30多年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共建定居点200个。而迁居到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不是一盘散沙,不是孤立和分散的,他们生活在定居点内,定居点外围安装了栅栏和大铁门,组织成“基布兹”(希伯来语“群体”)进行生产和分配。在这些移民中,除传统的犹太会堂等组织外,还有了“哈加纳”、“伊尔贡”等等防卫组织。哈加纳成员平时搞建设,耕地、养奶牛,还要帮助定居点盖房、筑路、准备建筑材料;夜间,则根据安排,担负警卫任务;遇有紧急情况,动员全村青年参加集体行动。在巴以和谈中,巴方要求以色列拆除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所有的定居点。而根据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以色列只准备拆除加沙地区的全部21个和约旦河西岸的4个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除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外,主要分布在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这些难民能否回归、回归多少将涉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东相关国家的民族构成、人口比重和社会安全等重大利益。在巴以和谈中,以色列反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50多年的巴以冲突波及整个中东地区,水资源分配与难民回归都困扰双方,而巴勒斯坦自治区一直处在不利局面。

来耶路撒冷前我们就打算好,想找个当地胆大的司机带着我们去看隔离墙,去看哈马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在朋友帮助下我们联系上一个老资格的60多岁犹太司机,谈妥花加倍费用带我们出关卡进入巴勒斯坦敏感地区。一路上我们与犹太司机闲聊起来。他告诉我们:辨别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居住区很容易,房屋好坏是一个标准。另外以色列房屋几乎都是平顶,以色列的高科技利用普及到千家万户,每间楼房最顶层一定有铁架支起的长圆形水箱,旁边是太阳能发电板,还有卫星天线。更有趣的是水箱颜色就能区分出民族,犹太人白色,阿拉伯人黑色,据说白色水箱是第二代产品比较贵。还有绿化繁盛的居住区肯定是犹太人,很多街区与欧美城市相似,花园锦绣;而阿拉伯区域就比较脏乱差,树木明显稀少。我发现以色列公路上堵车厉害,而汽车车身太脏,路边连洗车铺都没有,问司机是否缺水?他说:以色列是缺水国,人们习惯节省用水,你们看到的绿化地带,都有昂贵滴水灌溉系统。司机还告诉我们,以色列一些大医院大楼顶都有直升停机场,因为经常发生恐怖爆炸事件,抢救人是最重要的。以色列几乎每家有1至3辆小车,中层以上职员都由公司配备。我问他60多岁为什么还工作?他说以色列人喜欢工作,你以后可以看到不少到退休年龄的老人还在继续工作。确实如此,我们在以色列到处碰到六十岁以上仍工作的老人,司机、导游、旅馆服务员、飞机上的“空爷爷”,问原因并不是为了钱,恐怕是因为年轻人都在军队与大学,社会缺乏劳力的缘故。

犹太司机还带我们去了巴勒斯坦控制区,他好像跟边防军很熟,可能是他的车有特殊牌照或经常出入的关系。在关口他介绍我们是二位中国人,想到对面去看看,在士兵正要查看护照时,高先生拿出画册《犹太人在上海》,试探性给士兵看,上面记载了许多犹太难民生活在上海的情况,告诉他们我们的父辈曾经帮过犹太人。年轻士兵高兴得满脸笑容与我们握手,一个美丽的女兵看后激动地亲吻了画册,还拿到岗亭内给当官的看。当我们得寸进尺要跟他们合影时,几个士兵非但不拒绝,甚至放下检查工作背着枪亲热地与我们合影。这可急坏了那些想急速过关的排队车辆,看到士兵与我们光顾着闲聊而不放闸栏,只有拼命按喇叭。

我好奇问:那么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为什么愿意这么危险地背着枪当兵?犹太司机告诉我:世界上没有哪一支军队中的女兵离战争如此之近。由于以色列长期处在恶劣战争环境,越来越多女兵前往第一线,健康的女青年都要当兵,服役期为21个月,一般在8个月后她便有可能被送到军校深造,而后当上一名职业军官。在以色列常有这类奇怪事,如果家庭经济拮据,女兵还可以养家,除了拿军饷各种铺贴外,女兵可以利用暇时去打工,另挣一份钱,因此不少女兵去当服务员、清洁工等。

司机带我们去了一条脏乱差的巴勒斯坦汽车修理街,并说这里巴勒斯坦人修车费比以色列犹太区便宜一半,所以犹太司机经常来。司机一到就送给车行老板一包药,他们亲热的互相拥抱。犹太人享有公费医疗,所以这些药对没有医疗保险福利的巴勒斯坦人来说是雪中送炭。犹太司机告诉我:刚才拥抱的巴勒斯坦人就是法塔赫人。他还领我们进一家咖啡店,要了二杯咖啡,并为我们介绍一个朋友。原因是一路上我们一直纠缠打听哈马斯的情况,请他带我们去看看哈马斯人。他干脆拉来一个强壮的巴勒斯坦中年人介绍给我们,说他就是哈马斯人员,看到我们吃惊怀疑样子。他解释说:其实在这地区有许多巴勒斯坦人参加哈马斯与法塔赫组织。没事时他们要吃饭干活,一旦闹事时他们就会放下工具拿起家中的枪。这位哈马斯人员一点不回避自己身份,还很乐意与我们照相。看到普通的犹太司机与修理汽车的巴勒斯坦解放战士,如此亲热友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来平民百姓和谐是容易的,都是当权搞政治的人作怪。战争归战争,毕竟普通的人民还是要过日子的,这么多年下来,以巴边界上的老百姓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我们去了离耶路撒冷十公里远的隔离区伯利恒,在进入伯利恒关卡室内的检查厅时,在七八个出入口,以方控制区内冷清得只有我们四位游客,而对面排着长队,都是有以色列批准护照可以进来打工的巴勒斯坦人。伯利恒是基督教的摇篮,是耶稣诞生地,那里有许多跟基督教有系脉的历史,如:耶稣出生地与著名的牛奶教堂及新发现的基督教中世纪废墟等等。一路上,许多商店大门紧闭,路人稀少,墙上阿拉伯的标语和黑色涂鸦十分醒目,看得出有民族对立情绪。听说这里居住着不少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基督徒,他们内心很矛盾,既同情自己的伊斯兰同胞,又不赞成巴勒斯坦兄弟过激的暴力行动,更不愿意放弃自己以色列身份享受到的利益。在伯利恒街区同样有不少与犹太人一样的漂亮住宅,听说是一些在欧美打工的阿拉伯移民,赚钱后不忘在耶稣出身的宝地买地盖房,这里是全世界基督教徒朝圣的地方,也是旅游胜地。可惜是巴勒斯坦人的管辖范围,长期冲突,一旦形势紧张关口就关闭,造成旅游萧条冷清,严重影响当地人生活水平。一路上我们问了犹太司机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法塔赫与哈马斯应该是亲兄弟,同样都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在斗争,怎么会像仇人打起来?这不给你们以色列犹太人看笑话。犹太司机说:这不奇怪。和以色列相比,巴勒斯坦政府很腐败,阿拉法特在世时他领导的法塔赫组织已经腐败透了,不少有权有势领导人把美国、以色列、阿拉伯各国捐助的钱都中饱私囊,造反内乱是迟早的事。司机说:其实整个巴勒斯坦地区都在以色列控制之下,连巴勒斯坦政府公务员的工资都是以色列政府给发的,巴勒斯坦武装警力与以色列国防军相比,就好比一个小孩与成年人打架一样,力量对比太悬殊。我们政府的政策是你巴勒斯坦激进组织想捣乱就出重拳打击,他同时自豪地说:我们的民族比他们优秀,胜利是必然的。我想:巴勒斯坦地区与以色列一样生存环境很差缺水又无资源,但双方求生存的态度不一样,一个伸手靠外部送钱,拿了钱为别人也为自己搞暴力解放运动;另一个奋发图强搞科研,拿出钱为自己与他人求安稳,和平过日子。两种态度必然产生两种结局。

沙漠绿洲

以色列前总统魏茨曼曾经说过,给以色列民族一碗水、一颗种子,这个民族就能生存。这说明以色列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也显示出以色列人能从有限的水资源中获得巨大的能量。事实也确实如此。极度缺乏水资源的以色列人在不断创新、应用现代技术的过程中,使得每一滴水的作用几乎发挥到了极限。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岸,自然条件恶劣,沙漠化、干旱严重,且降雨无规律,其全部淡水资源只有2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7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水平。加之以色列工业发展对水的巨大需求等因素,以色列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日趋严重,这一客观现实逼迫以色列不断开发多样化的水资源以及与水相关的管理和处理技术,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以色列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设施;是世界上滴灌领域的主导者;以色列回收水用于农业的比例世界最高;拥有水设备发展的前沿技术并提供多种多样的先进设备。以色列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大量皮管子铺设在植物根部,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达90%。使用这些方法灌溉的独特之处在于水分可以在土壤中均匀扩散,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发明滴灌以后,农业用水量下降,农业产出却翻了五倍。以色列土质极差,遍地都是石灰石的山丘,长不出树木绿化,政府在全国所有土地上几乎都铺上生命的输血管——宏伟的滴灌工程系统,政府花巨资铺设供水工程,硬让生不出绿化的土质开花结果,连大沙漠都不放弃。以色列房宅外墙基本上都是一块长方形白色的古堡砖砌成,原因是以色列山石都是软石灰石,开采时容易切割,一接触氧气会越来越坚硬。资源贫乏的犹太人普遍利用石灰石当建筑材料盖房屋,既好看又典雅。

从基布兹公社到全国的绿化地带,我真正领略了举世闻名的以色列滴灌技术。我们在参观公社时看到的非洲大榕树,以为有上百年历史,巨大的树身二个人牵手才能抱起,而树前插着介绍牌证明只有二十八年树龄。公社植物丛林和实验田里到处是密密麻麻的塑料管子,这里没有黑泥土,植物根部都只有大大小小的颗粒状沙石,听说都是远处运来的火山岩。因为沙漠中、山里的泉水供应量非常有限,所以方圆数公里的一切农田、花园、植物园包括居民自种的小花园,地下与地上铺满密密麻麻的滴水塑料橡皮管子。开始我不相信这事实,在我跑遍以色列东南西北中的旅程中,我都非常留意每一个城市与农场,看到花草树木我就去看土壤根部,看到大批庄稼就跑去看田地,从公园跑到街头,连普通居民庭园都不放过。仔细观察,结果我真正服了以色列人,几乎所有绿化地带都采用滴灌技术。就好像以色列国土是个人,大地是身体,身上布满人体生存所需要的血管。在首都特拉维夫,我看到街道上的一棵小树,树根被形似大南瓜的铁皮桶裹着,铁桶则用三根铁丝悬挂在离地一尺高的空中,桶下有洞眼漏水,人们不时将水注入桶中,小树就靠吸收水中的养分茁壮成长。看着这些小树给街道和行人带来葱翠的绿意,我真想给犹太人鞠躬致敬!我想起中国的愚公移山精神,以色列人究竟花了多少年?多少钱?这些塑料皮管如连接起来不知能绕地球多少圈?

拥有604万人口的小国以色列不到北京人口一半,却有4000多家高科技企业,平均每1500人就拥有一家。其中100多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整个中东地区技术水准相对落后,唯有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发达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近800亿美元。以色列在其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的建树,靠的是它高度先进和发达的高技术动力。以色列军队是高科技的孵化器,它产生了以色列一流世界水平的电信技术、光纤、印刷、电路板电子、光学检查系统、热成象夜视系统、光电机器人制造、无人驾驶飞机制造等杰出科技成果。同样以色列在医疗电子设备、农业技术、电信、精制化学制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以色列的钻石切割和抛光工艺为世界之最。以色列还是世界上电信网络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普通电信网络达到了100%的数字化程度,以色列是其中之一。以色列在医学上先进的CT扫描仪、核医学摄像仪、外科激光等等方面同样居世界领先水平。农业优良品种培养和高产田建设方面在世界上也已处于领先地位,高超的节水技术种类繁多。

以色列高科技奇迹的促成因素,主要是高度重视教育,有优秀而丰富的人力资源,这是支撑其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在世界最著名的诺贝尔奖上获得此荣耀人数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他们有130多位获得诺贝尔奖,最出色的就是爱因斯坦。现在全球犹太人总数为1000多万人,而且犹太人在二战时被纳粹屠杀了600多万人,这更说明犹太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爱读书的民族

我们住在地中海海滩边旅馆,每天天蒙蒙亮我就起床,为不影响同房高先生睡觉,我悄悄的出门去旅馆前的海滩上散步看日出,每天我都会看到一位老人,七十多岁,满脸鬓发,典型的以色列男人,把狗放在沙滩上自由奔跑,自己则坐在椅子上看书。我在以色列八天,发觉这真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公园与海滩经常能看到捧著书认真阅读的犹太人。

犹太人是最爱书的民族,他们认为:学习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和义务,犹太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真正的知识是甜蜜的,并且是一种智慧,学习必须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古代犹太人将书看得破旧不能再看了,就挖个坑庄重地将书埋葬,这时候他们的孩子总是要参与其中。他们对孩子说:“书是人生命的东西。”他们还在自己的经典上涂上蜂蜜,让不识字的孩子去吻,犹太人的孩子很小就知道书是甜的东西,书是犹太人的粮食,人追求的应该是知识。从前犹太人的传统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祖父母更是教育的中心。犹太人有句谚语:“你比希勒尔还穷么?你比希勒尔还缺少时间吗?”犹太人从小就知道希勒尔的故事。少年的希勒尔很穷,他拼命地工作,将得到的钱一半送给守门人,以求进入学校的院子听课。可是后来他连一块面包都吃不上了,守门人再也不让他进入学校的院子。他就悄悄地爬上屋顶,躲在天窗上听课。一个冬天,学生们发现,天空是晴朗的,可是教室却是阴暗的。原来是希勒尔躺在那儿,他已经冻僵了。当以色列犹太民族流离世界各地时,犹太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经常会有这句话:“我们以色列犹太人没有其它办法,连国家都没有,唯有比别人多读书”。犹太人好学,一般人出远门包里必定有几本书,犹太人家庭把子女教育看得高于一切,孩子一出生洗礼时教士就会告诉父母,这个孩子是你们的共同产品,光养大他不行,而培养教育好他才是你们最重要的责任。

我们二次去特拉维夫大学,这是以色列最大的大学,规模跟中国清华相等,学术气氛很浓,还有一所“孔子学院”。其中的“犹太人离散博物馆”是了解以色列犹太人最好的地方,有三层分十大类,每层有二十几个不同的造型别致的展厅,展示犹太人在世界不同地方各个历史时期的场景。我在里面看到许多破碎发黄的历史年代很久的纸张记录,据说犹太人有个习惯,把他们爱不释手的书与文字记录收藏在犹太教堂的顶层隔层中封存起来,所以苦难受迫害时犹太人保存下不少珍贵历史文书档案。其中一个展览室告诉我犹太人是怎样惜时如金与喜爱读书的。比如当孩子问现在是几点钟时,他们总是说:“现在是11点21分35秒。”而从不说快11半了、11点多了的模糊概念。正是因为这样,犹太人的时间观念极强,他们对数字也非常敏感与精确的。世界多数民族都将早晨作为一天的开始,而犹太人的一天则是从太阳落山时开始的。当孩子问为什么时,他们就说:“将黑夜作为开始的人,他的最后才是光明的。”以此教育孩子要先吃苦后享受。

在以色列,受正规教育达十三年或十三年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34%。5岁到16岁的儿童必须上学,免费教育可以延长至18岁,几乎所有3-4岁的儿童都上幼儿园。高中毕业入伍当兵时自学都不会放松,退役后基本上进大学读书,费用靠勤工俭学或政府支助。高等教育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色列的高等院校每年招生17万8千名学生,其中约有60%是标准大学生,26%在各类学院学习,14%通过开放大学学习。成人教育也十分发达,成千上万的成年人参加成人教育计划,有些人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多的人是为了加强专业培训,扩大知识面以及探索新领域。以色列从事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均比例较世界其它各国高2-3倍。根据以色列出口学院统计,各主要工业国出版的科研专著文章数目比较中(以每万名劳动人口为对比基数),以色列为60.9,美国为30.1,法国为26.6,德国为22.7,日本为13.5。而以色列干劲十足的熟练劳动力,工资却比美国低20-30%。

参观这所展览馆我有一个深刻体会,这里反映出的犹太民族共同遗产是家庭传统与生活道路。在以色列,始终让人感受到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坚定的信仰。另外,犹太人不管流离失所到世界的什么地方,宗教都把他们紧锁住。犹太人的社团组织很强烈,往往形成一个小社会,包括婚姻,犹太教是禁止与异教徒通婚的,因为传统是犹太民族的核心,所以几千年来,犹太人流离世界各地却不会被其它国家及其它宗教所同化。

我与高先生去以色列前做了一些工作准备,联系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系犹太人区克德研究员与华裔张立教授等。在耶路撒冷拜访了区克德的家,他与我们谈了犹太人的习惯与品质。如多数民族都将胜利、喜庆作为节日,可是犹太人最盛大的节日“逾越节”,却是纪念在埃及当奴隶的日子。这天,他们给孩子吃一种很难吃的没发酵的面包和很苦的叶子,然后讲祖先在埃及的屈辱故事。在以色列不论穷富,犹太孩子都有一个存钱的盒子,可是这钱自己不能用,是专门给乞丐留的。犹太人说:“许多乞丐的衬衫里就藏着智慧”,因为包括乞丐在内所有的犹太人都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经典。

我问,犹太人的优秀品质,如团结、勤劳、勇敢、富有进取精神是怎么样产生的?区克德先生告诉我:犹太人之所以成为犹太人,与他们的家庭早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对孩子独特的教育方式,就像中国伟人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一样。他给我们举了一个犹太人的观点:犹太家庭与老师始终觉得,“赚钱从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犹太家庭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家庭与学校这种教育,都会遵循这个道理:“从小必须学会赚钱,只有通过劳动,如帮父母做事或外出打工,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犹太人从来不觉得赚钱是一个需要到达一定年龄才能开展的活动,从小就是这样一点一滴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的。听后我感觉羞愧,犹太人都知道用邓小平的话教育孩子,我们中国培养出的“独生子女”确是什么样的一代人呢?这也许就是犹太民族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创造出伟大奇迹的奥秘所在吧!

在特拉维夫大学我与张立老师面谈,她的丈夫原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希伯来语系,在以色列工作多年,曾为以中文化交流做出成绩,被评为十个对以色列有杰出贡献的外国人,并获许加入以色列籍。与她的交流加深了我们对以色列的了解。张女士告诉我,特拉维夫大学现在学中文的学生很多,她上的课排得很满,班上学生经常有五六十岁老人,这在中国很稀罕,可在以色列老人充电很普遍,他们不为分数纯粹是兴趣和增长知识。张女士告诉我,以色列政府很注意种族歧视,在学校里她就遇到这样的事。有个部队复员进来上大学的阿拉伯女学生,学习成绩差经常旷课,她点名批评了这位阿拉伯学生,并把她与犹太同学作比较,为此遭到这同学“种族歧视”的投诉。校方很重视,要她向这位阿拉伯女生道歉。她还说:在政府议会中就有二十多位阿拉伯以色列人,在军队和政府机构都有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所以要很注意这方面的言行。

我进一步问她:你为什么喜欢留在以色列,又不安全有什么好?她回答:我感觉这里充分自由与民主,不管发生什么事,人放在第一位,人权高于一切。举个简单例子,以色列严重缺水,政府不断号召节约用水并限制工业农业用水,花大成本搞滴灌绿化工程,但从来不限制居民用水。以色列政府办事光明磊落,从不遮掩,所有困难、不足、缺点,包括失误都如实向人民摊牌不保留。以色列法律非常独立,不管什么事什么人,你触犯了它就得受罚。例如最近财政部长在聚会上亲了女兵一下,其实因为跟她熟悉关系不错,但媒体照片显示他是用舌尖吻女兵,法庭判他是流氓行为要他下台,而许多民众为部长鸣冤喊不公平,说在以色列亲吻是礼节,这样以后就没有浪漫了。

宗教之城耶路撒冷

以色列有许多宗教城,典型的要算耶路撒冷,它有“和平之都”的意味。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像耶路撒冷那样,被投注那么多的信仰。身为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它要接受着来自全世界35亿(三大宗教)希望来朝圣教徒的顶礼膜拜,神圣不可侵犯。犹太教说,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城内南面锡安山上还有他们的宗教圣殿,此山被犹太人称为“圣山”。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在这片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三大宗教的精神重心,耶路撒冷实在是不堪重负了。该城有许多低矮的房屋和狭窄的街道,处处可见古代的遗迹。在小而充分利用的空间中,三个主要教派雄伟庄严的教堂鳞次栉比地排列着。西部自古为犹太人主要聚集的半封闭区比较现代化,东部大部分为阿拉伯人聚居,旧城为其中心区,旧城围墙大多是回教君王苏里曼大帝于16世纪修建,城围圆周达4公里,有8座城门及34座墙。作为新基督徒,我与世界各国的朝拜教徒们一样,沿着旧城狭小街道,一起追随当年耶稣被钉十字架所走的路线。沿途共有14站,都盖有纪念性教堂,一直到聖墓教堂为止,每站皆是耶稣跌倒或稍停的地方,谓之苦难之路。第一、二站是耶稣被判死刑及背十字架地方;第三至第九站都在狭窄的巷弄里,经过许多阿拉伯人聚集的回教区。最著名的苦难之路就是第三站。苦路的第十至十四站都在聖墓教堂内,第十二站是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有东方风格所装饰的希腊祭壇。耶路撒冷这个不朽城,突出于被峡谷割开的平缓起伏的群山,在地理分布上看是被分开的,但同时在宗教精神上却又是统一的,没有几个地方能像她,在建立后的三千年来,仍具有触动灵魂和激发幻想的能力。

在奥玛清真寺和阿喀萨清真寺脚下,屹立着庄严的西墙,即著名的哭墙。西墙原文是Occidental,意即“欧洲之墙”,哭墙是犹太民族的象征。公元初时,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就是欧亚分界线了。长久以来,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回到这面象征犹太信仰和苦难的墙前低声祈祷,为缅怀昔日民族光荣和历史沧桑而悲恸,长而久之便被称作哭墙。世界上除此以外再没有任何地方更令犹太人崇拜。由于罗马帝国攻占时期,犹太人向外散居,因此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人都会到这里祈祷。当年罗马人只准犹太人在每年聖殿毁灭纪念日,才可来此残壁前祈祷,凡到此哭墙祈祷的以色列人都有回家感觉,会流下曾亡国之痛的眼泪,感叹两千年来遭迫害歧视的痛苦,以色列人都渴望有天能至哭墙前缅怀过去光荣,哭诉曾不能收回耶路撒冷的悲哀,来表示他们对上帝之殿灭亡的痛惜。我们参观那天是星期四,从进口望去,哭墙人山人海,好象是什么节日。哭墙高约20公尺,长50公尺,由于犹太教不允许男女在一起祈祷,所以哭墙就被分成两部分,中间屏风相隔。祈祷时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哭墙前是个大广场,我看到一大群犹太教徒在为一个年满十三岁的犹太少年举行成年仪式,少年全神贯注的阅读《摩西五书》,仪式过后就代表他从少年过度到成年。许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或以手抚墙面、或泪流满面地诉说着、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而一些极端正教犹太人喃喃自语的祈祷声整天不绝。犹太人带很大心思和压力,忧愁和痛苦及盼望,他们在哭墙下落泪的场面非常感人。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粼粼发光,如泣如诉一般。在哭墙一眼望去能看到隙缝里塞满纸条,我好奇问导游为什么?他告知:以色列有一个上帝信箱,全世界寄来的信,邮局都会一封封插在哭墙的裂缝中,因为这是世界各地祈求及许愿教徒的信。导游还说:对以色列人而言,哭墙除了是宗教聖地外,也是团结復與国家的意义。犹太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上帝的真正子民,又是最苦难的民族,他们与上帝在三千年前就有契约在此。

在橄榄山顶我俯视着耶路撒冷,下面就是大片犹太人的墓地,据说这里的墓穴昂贵到每个位置二万美金。在耶路撒冷大街上到处能见到戴着织花“基帕”小帽的男人或是穿戴一身黑色礼帽大衣、严峻的男性犹太人。在老城,我们走在圣灵之地,走在当年耶稣受难的“苦路”上,走进那个黑色圆顶覆盖的耶稣圣墓。有千年历史的长方形的教堂被定为基督中心,当年耶稣就殉难在此,还有圣母目睹耶稣复活的地方。每个基督教团体都细心照顾自己的牧师会和圣坛,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举行不同的宗教仪式。圣墓教堂尽管有点阴暗,但给我印象还是无比光辉,这应该是耶路撒冷最有气派的教堂。旧城中心有圣詹姆斯总教堂,它是亚美尼亚的礼拜仪式献祭地。而圣玛丽·马格达莱恩教堂则是俄罗斯东正教中心,该教堂及周围地带均由俄罗斯东正教的修女们负责看护。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城——朝圣与对立之地,也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保持最完美的古老城市。虽然他们表面上是生活在混乱的状态中,但他们都希望保持共处的生活方式,使耶路撒冷不仅是一个献给人类的城市,也是反思的城市。

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的全称其实是特拉维夫-雅法,它是两个相邻的城市合并而成的,是一个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特拉维夫在希伯来文中是“山丘上的春天”,而“雅法”是希伯来语“美丽”一词的谐音,因为这里风景绝佳,秀丽如画。由于人口不断增多,雅法城里变得越来越拥挤,1909年,来自俄国的一群犹太移民决定离开城区嘈杂和肮脏的环境,在市郊建立一个叫艾布扎特·巴伊特的定居点。1910年,该定居点改名为特拉维夫,突飞猛进地迅速发展起来,不久便喧宾夺主,地位和影响很快超过了雅法老城。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建议雅法(当时人口为10万,包括3万犹太人)归阿拉伯人所有;特拉维夫(当时人口23万)归犹太人所有。1948年,以色列军队占领了雅法,城中的阿拉伯人纷纷逃亡。1950年,特拉维夫将雅法老城兼并,取名为“特拉维夫-雅法”,并延用至今。

在北京机场,去以色列严格的安检让人不悦,但我们相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以色列老人,他是耶路撒冷一所宗教法经犹太学校校长。高先生向他赠送了《犹太人在上海》的画册,他了解到我们是去以色列文化考察,非常友好邀请我们去学校参观。这所学校在老城犹太停车场附近,我们穿过古堡形的石长廊,顶端就是这所严肃的学校。一间间教室小而精致,学生来自世界各国,一看就知道是为献身于宗教及经文而来学习深造的。他们都穿着传统长长的黑色大衣,戴着宽檐黑帽子,长鬓角在帽檐下若隐若现。一位亚洲人用中文向我们打招呼,原来他是日本某大学学者,来此研究学习希伯莱犹太圣经。一间像储藏室一样低矮的小房子里,三位来自希腊、土耳其和巴勒斯坦的青年人在专心致志在讨论。我们拿出《犹太人在上海》的画册赠送他们,这里的犹太人很激动,表示对中国的感恩和谢意!并纷纷传阅翻看。

十几间房屋简陋古朴,肃静无声,每间房四周都是书架,书是这里一切,人人手上拿著书、台子上放著书,地上堆著书、嘴巴低声读着经书。从现代化社会的变化来看,许多民族不会再穿陈旧古怪老土的服装,而犹太人不同,他们津津有味的戴着各种小圆顶帽子、穿着黑色长礼服、裤腰下吊着四根编织的白丝绸带,他们认为是纯真,是对宗教信仰的坚定不移。正宗的原主教男性从十三岁就一直保持这种穿戴,从青少年开始学正统犹太礼仪。他们恪守犹太法典,其生活仅仅是祈祷、研读,拒绝来自现代化社会的诱惑、财富及浮华。

“马克思主义”公社

在以色列遇到的每一个犹太人都会说,我们的国土很小,这里缺少耕地,缺少淡水,缺少能源,最多的是荒山和沙丘。但数据却显示,这是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万多美元的国家。以色列人靠什么生存发展?靠什么富国强民?走访沙漠中的“基布兹”才完全了解。

从耶路撒冷乘车沿公路南行,左侧是没有生物存活的死海,右侧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在死海附近艾恩格迪,长长的沿海公路中途有一个著名的“基布兹”,它起源于一个集体共产主义的农工业体系。1901年,以色列创建国家基金,用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然后租给佃农。1909年以色列第一个基布兹在戴哥尼亚成立。到1918年,以色列创建了三十个基布兹。独立前夕,已发展到一百多个,她们是繁荣的“岛屿”,是工农业经济方式成功的领先实验区。基布兹实质上就是马列主义的共产主义公社,它在中国等于过去的人民公社。我们参观的是一个中型基布兹公社,位于沙漠与死海边。它的规模只有200多个正式成员,其余400人是雇佣人员,加上社员孩子有上千人。

我们巴士驶了近三小时的路程兴冲冲走进接待室里,告诉工作人员来自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千里迢迢赶来参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样板“人民公社”。友善的接待员笑眯眯说:谢谢!并为远方中国客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公社社员,为我们作向导介绍。查理是典型的犹太人,留着马克思式的络腮胡子,他介绍自己是从苏联移民过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批左倾的犹太人响应斯大林号召移民到以色列搞共产主义革命,移民带来共产主义思想。五十四年前他们有68人来到这里搞基布兹人民公社,当时他只有19岁,也是创始人之一,现在活着的只有十个人。他们不少人曾是苏联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都参加以色列左倾组织,领导人是苏联移民过来的犹太人共产党头头,那时完全是准军事组织化生活,没有工资报酬,完全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生活方式。当时选择在这里是因为有一个用于保护以约边境的军事哨所。初到时生存环境差得不能再差,年降雨量只有三到四毫升,唯一的水源是山里的泉水。他们非常珍惜这些宝贵的水,长期与以色列大学共同开发与采用了先进的滴水植物灌溉系统工程。

查理老人说,任何以色列公民都可以参加公社,有负责人会面试你,问你加入的理由等等。在公社最初二年是考察期,然后大家会评定你是否合格。在基布兹内部,“共产主义”思想和“人人平等”概念深入人心。成员们工作、用餐、娱乐,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回馈他们的是低廉的住屋、饮食、医疗福利等等。马克思所描绘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图景,在这里变成了现实。外部人员加入基布兹,必须充公其财产,基布兹成员外出打工,收入也归基布兹所有。社员要离开基布兹,就必须放弃所有东西:住房、车辆,以及包括衣服、家具等所有物品,“这是一种规定,谁都无法违反”。社员单身与成家住宅是分开的,社员之间的民事纠纷由公社书记与治安员来调解处理。查理的三个子女高中毕业参军后由公社资助上大学,毕业后有二个子女没有回来,原因是年轻人认为失去太多的自由,自己没有可以支配的空间。

吃饭,在以色列是件费用昂贵的事,同样的食品大约是上海的三倍。我们在基布兹食堂吃午餐,作为访客付现钞,费用和上海差不多。“成员”吃饭则刷卡。饭后我们拜访了一位原康复健身中心女主任,她丈夫是一位司机、有五个子女,只有二儿子跟她在一个公社里,其它二个孩子都分开在其它公社里。她退休后住在原公社分给的二层小别墅里,住房很漂亮舒适,面积100多平方米。她说:男社员六

十五、女社员六十二退休,一切养老保险由公社承担,到时政府还补贴他们每月1500谢克(合人民币3000元)。我们采访时,老妇人觉得基布兹非常好,“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但她的子女同样有大学毕业不愿回公社的。

公社教育非常全面出色,社员学历都很高,有不少科技人才,社员不仅搞高科技农业,也搞其它产业。如高科技软件计算机、镜片制造、植物滴水技术转让、外贸及旅游业。基布兹培养出的孩子奉献精神特别强,据说以色列空军是世界上最高质量的部队,挑选极为严格,入选非常不容易,而飞行员有70%就来自公社学生。在以色列许多精英人士也都来自基布兹,包括以色列“建国之父”戴维·本·古里安等四位政府总理。公社创办时政府是贴钱的,现在他们向政府交税钱,半个世纪来,公社发展规模与积累的财富,足够他们过上非常富裕的生活,这里的一切财产属于公社所有也属于大家。我们参观了公社的医院、学校、体育场馆、剧场、俱乐部、游泳池,还观赏了高中生的舞蹈排演,我们惊讶水平这么高。查理说他们公社有个很有名气的舞蹈训练班,附近人民公社都派学员来深造,而且公社之间经常开研讨会、音乐会、展览会、考古与环境研究等等。

全以色列有258个公社,占总人口不足3%的13万基布兹社员,农业产量却占以色列全国总量的40%还多。公社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和工业上的高超先进技术,使得这些公社确实成为促进以色列经济发展的实验室。采用高科技的基布兹公社成功的例子很多,如特佐拉基布兹,采用高科技养牛取得巨大成绩。公社依靠先进技术繁育的“哈尔斯坦”高产奶牛,平均一日三产,每头奶牛比普通奶牛要每天多产奶约30升。奶牛的营养来自统一研制开发的混合饲料,由计算机控制的喂食系统喂养,并用小型检测器阅读追踪每头牛的家谱、产奶量和品质、营养史、发情周期等方面的信息,根据详尽的数据进行管理。他们还利用牛粪发电,制造干电池,起保护环境作用。基布兹存在近百年,比所谓社会主义人民公社要成功得多。上世纪70年代时,“基布兹”曾经非常辉煌,但今天的基布兹与过去不同,最大成功是对于“梦想子孙”——儿童的培养。让新犹太人出生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年轻人在这幅山明水秀、阳光灿烂的风景中怡然自得的生活着,与种族群体的融合,不再过他们的父辈流离失所的生活。

查理告诉我初期全体成员是抱着保卫边疆来的,在沙漠中住的都是帐篷,一切都是供给制,公社社员之间平等程度很强。但归根到底,基布兹是一种意识形态,当初创业者更多的是一种建设国家的激情,在以色列建国初期和战争年代,基布兹为保卫国家生存,发展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查理特别强调,外界喜欢把基布兹与前苏联的集体农庄相提并论,其实两者有体制上的根本差别。前苏联的集体农庄的领导人是由上级党委指派和批准的,集体农庄“成员”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人生活动范围基本圈定在农庄内。查理称那种生活是在某党领导下的终生“劳动营”。而基布兹“成员”是自由的,自由对体制发表观点,自由选择自己的基布兹最高领导人“书记”候选人,无记名一人一票制表决。甚至可以自由在任何刊物上发表对本基布兹的不同观点,自由地结伙离开本基布兹,奔向其它基布兹,还有人曾奔向前苏联集体农庄。自由民主,是热血青年长期战天斗地的第一条件。

但是随着以色列社会迅速向经济私有化和自由化过渡,原来的集体生产方式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私有化的自由竞争和由此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随着国家日益的定型,激情逐渐为物质形态所代替,意识形态就遭遇到了危机。意识形态也需要钱。不改革,基布兹肯定死路一条,也就在三年前基布兹开始起了变化,要求对基布兹内部改革的呼声日增。目前,基布兹内部最大的难题是:很少有人愿意担当最高领导人“书记”。最高领导人的收入福利等,与其他基布兹成员差不多,而且是透明的,没有所谓政策需要而内外有别。第二个难题是:人才难回,基布兹年轻的成员在外面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到“生我养我”的基布兹去“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如今在外部及私有制冲击下公社有了松动与改革,年轻人要求改革供给制度,要求扩大增加私有的空间,变得更人性化。基布兹的内部凝聚力开始下降,走到了一个无奈的历史十字路口。在挑战面前,以色列社会也在反思。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以前基布兹孩子都由幼儿园集体抚养,现在则早已回归家庭。而且现在,基布兹房屋也开始私有化,田地也逐渐“包产到户”。

参观完以色列的基布兹公社,我百思不得其解:照理讲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人民公社的种子,应该在正宗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中国、朝鲜及越南开花结果,记得毛泽东在发动“大跃进”时,说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最后谁也没有看到共产主义的半点影子,只看到被活活饿死民众的死尸遍地。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当今世界上一个个社会主义阵营被瓦解,一个个人民公社消亡之后,资本主义的以色列却是世界上唯一的成功地把“基布兹”——当年马克思的最初的共产主义公社模式保存下来的国家。这上百个公社为什么能够保存下来,持续发展了那么多年,并为以色列在纷乱中稳定高速地发展创造了条件,值得中国的马列主义研究者虚心到以色列来学习与研究一番。

在世界民族之林,很难找到一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却有二千年流离失所,浪迹天涯,而且屡遭屠戮,宛如穿行在一条炼狱之路上。但是,犹太人在浩劫中从不畏惧,从未丧失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屠夫只能消灭他们的肉体,却不能摧毁他们心目中的圣殿和在故土新生的希望。他们具有承受任何压力的忍耐力和无比顽强的生命力。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悲壮、最坚韧、最顽强、最保守的民族,他们的国仇家恨没完没了,一直靠信仰战胜现实的苦难,以至于磨难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不幸,更是一种动力和财富。尤其是他们在历尽浩劫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朽的民族精神、不懈的民族追求、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信仰,无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离开以色列时,我在飞机上远远望去,小小的以色列陷于怒海,却傲然屹立!犹太人是在《圣经》预言书的允诺下,吸引而来到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建国的,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迷人的自然美景,但她的社会画卷最真切地描述出这个年轻国家在当今世界上扮演着的重要角色。我想起以色列的国歌:

只要心灵深处,尚存犹太人的渴望;

眺望东方的眼睛,注视着锡安山冈。

我们还没有失去,两千年的希望;

做一个自由的民族,屹立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之上。

第五篇: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

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

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它是怎么来的呢?通过查资料,我了解到:原来,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一样的爱国人士的,而且,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囊等。我喜欢吃粽子,这次也不例外,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

我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粽叶、糯米、红枣和咸肉等。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糯米浸泡在水里,再把粽叶和红枣放入水中清洗一下,将枣核去掉;然后,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铺平的粽叶里,包成三角状,不封口;接着,将处理好的红枣放进去,又在上面撒了一层糯米,封上口;最后,在粽子外面系上腰带。我也跟着做。很快,一个一个口味不一的小粽子做好了,它们排成一排,可爱得很!妈妈把它们放入锅里,用中火蒸。我开启了等待之旅。

不大一会儿,美味的粽子就要出锅了。那香喷喷的气味勾引我来到了锅前,打开锅盖,抓起一个粽子:“哎呀!呼呼!好烫!”我慌忙扔掉粽子,把伸出去的手又抽了回来。妈妈转个头来提醒我:“小心点儿,你这个小贪吃鬼!别添乱了,还是让我来吧!”说完,妈妈拿来筷子,把粽子一个一个夹到盘子里,端到桌上。这些三角形的粽子,像一座座小山,堆在盘子里,真好看!我耐心等了一会儿,等粽子不烫了,拿起一个粽子,解开它的带子,脱掉它的绿衣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旁的爸爸见我吃得这么香,笑了,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像屈原一样的爱国人士,我们可不能忘记他们。”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爸爸说得对,绝对不能忘记这些为国付出的人。

这次的端午节,我觉得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作为中国人,我定要向屈原他们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男儿!

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是最古老的节日,而且是中国人20xx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的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名节,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相同的传说。

在离端午节还有十三的期限,我早已憧憬着,憧憬着美好的节日;我早已期盼着,期盼着美食的味道。就在今天,我见外婆忙你忙外的,我便问道:“您这是在干啥呀?”婆婆笑嘻嘻地对我说:“马上就要过端午啦,可不是正在为你们弄些艾叶菖蒲呀。”我便紧接着询问起的艾叶菖蒲的作用就像十万个为是么一样,婆婆就想借答其中问题一样,告诉我在端午节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当然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正如张建封诗人写的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描写出了当时激动人心的场。

说到这你我非常期盼着端午的到来。

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3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4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能够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就是过节平常就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亲一齐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就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就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然而今后一向带着,据说能够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就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就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就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此刻浓。

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5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去奶奶家吃粽子。

路上,我问妈妈:“妈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赛龙舟和吃粽子?”妈妈说:“端午节五月初五,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蚊子等害虫比较多,所以古代先贤教育老百姓用艾草、菖蒲驱赶害虫免得生病。赛龙舟是春秋时期百越地区以龙舟竞渡方式祭水中蛟龙,吃粽子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一进奶奶家,奶奶已经在忙了。奶奶一看见我,就高兴地让我和她一起包粽子。只见奶奶把粽叶折成斗状,盛满糯米,再把粽叶层层包上,用线紧紧绑牢,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不亦乐乎地包起来,但每次不是馅弄太多,裹都裹不了,就是绑得太松,稍微一动,米粒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各个角落钻出来。每当这个时候,奶奶总是鼓励我:“没关系,不要灰心,只要你去努力,总会成功的。”

虽说包粽子不行,可吃起来我最在行。锅里粽子的香气渐渐弥漫了整个房间,奶奶一掀开锅盖,我便迫不及待地扒了一个,“哎呦,好烫!”我忍不住把粽子扔回了锅里,并吹了吹手指头。奶奶一边笑一边用碗重新给我盛了一个粽子,我接过碗,对着粽子吹了几下,然后解开绳子,扒开粽叶,对着粽子就是一口,哇,糯米里既有肉的味道,又有蜜枣的味道,还有它自己本身糯糯的味道;蜜枣里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肉的味道,还有它本身甜丝丝的味道;肉里既有糯米的味道,又有蜜枣的味道,还有它本身嫩嫩的味道,真好吃。

没过几分钟,我便吃完了,但我却舍不得把粽叶扔了,因为粽子实在太好吃了,我一定要把粽叶上的每一粒糯米都吃了再扔。

端午节真好,我真爱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6

早上起来,我打开窗子,每家每户都飘着淡淡的箬叶香气,相信你看到箬叶就一定猜到啦,今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

我迫不及待地跑出房间,看见奶奶正在整理包粽子的材料,不禁满怀期待地问道:“奶奶,我可以包么?”“好啊!”奶奶说,我赶紧坐到奶奶旁边,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了粽子。终于笨手笨脚地包好了一个,可没想到我刚把手松开,“粽子先生”肚子里的“糯米娃娃”全跳了出来,在桌上玩游戏。我有点儿懊恼,奶奶看见我垂头丧气的模样,耐心地对我说:“你可以放一颗花生进去试一试!”我在粽子底部放了一粒花生米,真神奇,糯米好像是粘住了一样,果然不漏了。奶奶的“不漏大法”可真好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和奶奶就完成了一座“粽子山”,我心满意足地看着我的“粽子山脉”,心中乐开了花。

晚上,奶奶把煮好的粽子从锅里端出来,清香四溢,弥漫着整个屋子,我们一边开心地吃着粽子,一边看龙舟节目,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突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题,我转头问旁边的爸爸:“爸爸,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呢?”爸爸回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春秋时期,秦国要攻打屈原所在的楚国,楚王不听屈原劝告,后来国家灭亡,屈原心中郁闷不已,跳江自杀。人们哀痛极了,为了屈原的身体不被鱼虾吃掉,所以就划着船往河中投下了许多饭团。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去世的那一天叫端午节。”听了爸爸的讲解,我心中的疑惑解开了。

端午节原来还有这么令人感动的来历,吃着粽子,想着屈原,我更喜爱这个节日了。

端午节风俗优秀作文7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端午节。传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5月5号,百姓们都会往河里扔些粽子,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儿伤害。

端午节的到来,让整条大街都变得热闹非凡。街上更是一阵粽香袭来。我们家也在做粽子,通过爸妈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一会儿就包好了十几个粽子,现在就等着粽子上锅了。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的锣鼓声,我赶紧跑出门一看,原本是河边在举行龙舟比赛。

我挤进了乌泱泱的人群。河面上烟雾缭绕,河中间飘着数十只龙船整装待发,看着阵仗真是让人兴奋。随着一声哨响,所有的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跟着鼓声活动了起来。他们拿着船桨用力地划着,把原本平静的河面割出了一道道水纹。嘹亮的鼓声回荡在这片热闹的土地上。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把比赛拉入了高潮。

鼓手们纷纷使出吃奶的力气,狠狠地锤向了鼓面。而船上的选手也不甘示弱,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他们扬起自己的手臂,向水面划去。溅起了一层层晶莹的水花,水花在空中飞溅,就像是一颗颗钻石在人们的身旁闪烁。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从他们的喉咙里传出。虽然早已青筋暴起,但是每一个人都咬紧牙关,目光坚定地朝着终点飞驰而去。观众台上一片沸腾。观众们都坐不住了!各个摇旗呐喊,张大了嘴巴,扯着脖子为选手们加油。

比赛在观众们的呐喊声中进入了尾声。大家纷纷上岸,激动地和伙伴们相拥,这次响彻天际的不是别的,就是他们爽朗的笑声。

端午节,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节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龙舟比赛,我们又度过了一次端午节。

下载以色列周末风俗[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色列周末风俗[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色列商务习俗

    以色列商务习俗 以色列为犹太人的国家,疆域虽小,但经济发达而繁荣。以色列没有很多自然资源,主要的资源是人。以色列政府深知这一点,一向把大笔资金投到教育、科研和发展中......

    以色列教育启示

    以色列的教育:边玩边学求思辩中东弹丸小国以色列以科技发达、军事领先、国力强大受到世人关注,也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和考察的对象。以色列在建国后52年里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除在犹......

    出国考察报告(以色列)

    赴以色列、意大利科技考察报告 为加强生物医药项目对接,考察组一行4人赴以色列参加了以色列第十届生物医药展,并赴意大利米兰大学等就生物医药项目进行了交流对接,取得了良好成......

    以色列现代农业(精选5篇)

    以色列现代农业 [日期: 2006-01-17] 1、水与农业灌溉 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一年降雨2-3次,以色列建国以来,农产品产量增长了12倍,但每亩上地耗水量仍保持原有水平,这......

    以色列出行注意事项(范文)

    以色列出行注意事项 基本注意事项 1、 时差: 以色列和中国时差6小时2、语言: 以色列官方语言是希伯来语,英语也是通用语言;此外,以色列有相当多的阿拉伯裔,因此也可以说阿拉伯语......

    中秋节风俗作文(优秀范文5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总是难忘的,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中秋节,我们可以写一篇作文。写写帮文库精心整理了“中秋节风俗作文范文五篇”,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优秀精选范文......

    关于家乡风俗作文[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家乡风俗作文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大全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4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