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之袭人莫轻看

时间:2019-05-12 05:3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楼梦读后感之袭人莫轻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楼梦读后感之袭人莫轻看》。

第一篇:红楼梦读后感之袭人莫轻看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情。”

记得几年前初读《红楼梦》时,对于书中人物,除了我们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了。

这么说来自己也觉得十分奇怪,而此话叫大家听了自不免更加称奇了罢,莫不都要问:读罢“红楼”,不仔细记忆“十二钗”中的女子,反而对一个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宝玉之染而犯了呆劲罢?然而当时我确实就是这样,只是“呆呆”地喜爱袭卿一个。

有些朋友听说我如此,总是要怀上一种同我辩驳的态度来对我说:“袭人那么讨厌,你还喜欢她,有毛病!”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这事同我争个面红耳赤,总之是要我“放弃”袭人、要我同他们一般地去厌恶袭人。但我却始终“固执己见”,从不曾动摇过分毫,闹到最后,此事在我与友人们之间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说到朋友们嫌恶袭卿的根本原因,我却也知道并且理解——那全是由于“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们那时所读到的还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红楼梦》(其时我也尚还不知“石头”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后面伪续四十回中“高兄”劣笔的“感染”。

说句实话,当我将百廿回通读过一遭之后,也曾多少对我以前的想法产生了质疑,觉得是否自己从前“看错” 这“丫头”了?但由于我实在是爱喜她在先,而且爱得深、喜得切,所以,念头挣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会袭卿后来的“大转型”了,只还将她当作心中的最爱。之后的几年,这等念想一直不改,无论旁人如何嗔谤于她。这或许就是我的“恋到痴处尽包容”罢。

直到后来,我由于受了“红潮”的影响,也开始自行“钻研”(不过也就是自娱自乐罢了)起《红楼梦》,这才逐渐对它有了略深一层的了解,得知了它竟还有许多异本、晓得了“程高本”的伪劣之处。如此,我便更加确定了自家先时对于袭卿的看法与“爱恋”,我便更加不再“惧怕”于朋友们的争驳了。

记得最开始喜欢上袭人,还只是因为从书中看到她温柔贤惠、知事通理,处处都从宝玉一面设想,总觉同双儿(金庸先生《鹿鼎记》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双儿有过人的地方,便是她对于宝玉的一些“不是”总不会像双儿那样过分地去迁就,并非事事都大顺其意而行之。

后来,在读到了附带“脂砚斋”批语的“石头”以后,通过那些夹杂在正文字里行间的小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袭人其女,她在我的眼中、心里似乎更渐清晰了,我竟好像是曾经同她终日相处过一般。

重读“石头”,我因了先前对袭卿的“恋”,对于书中有关她的文字就决意不再轻易放过,总都是反复读之再四,包括“脂批”。只觉得此女越读越能见出她的不平凡处,越“探究”得仔细就越感到她不像个丫鬟,以为她简直就该名列“十二钗”中才好,“十二钗”中无她,实在可惜!等到得见“脂批”点醒,被“告知”袭卿该是“十二钗副册”之首,我才略觉释怀——想她既出身丫鬟,自不好当真与“十二金钗”并列,但将她列于“副册”之首,却也再合适不过,试问舍她其谁?

再想想袭卿于书中的种种行事,套用“脂砚”一话,曰:爱煞!

爱煞,当真令人爱煞也!我只想再跟“批”一句:堪得此女为伴,夫复何求哉!

若还有不能理解我者,且随我仔细回忆袭卿种种。

可还记得“枫露茶”与“奶油酥酪”两节文字,特别是后事,旁个丫头子对那李嫫嫫擅吃玉兄特为袭卿所留吃食时的态度如何?而后来袭卿自家却又是如何从中调停而过的?——她只说虽然爱吃那些,但因早前吃多了闹肚子,倒是不敢吃了,之后就要宝玉替她剥栗子,就此将事情揭过,恐怕宝玉再像“枫露茶”那回一般,一怒之下摔出什么东西来惊动贾母。“脂砚”则在此处批曰:通部袭人皆是如此,一丝不错。足可见,后文之中袭卿性情依旧这等温柔和顺,根本不是“高某人”所“续”那般的“招人嫌恶”!

再看一事,此事兴许该是大家对于袭人一生行事之印象最深的一处了,非他,便是第十九回“良宵花解语”及第廿一回“娇嗔箴宝玉”的两段遥相呼应的文字。——袭卿先以“自己要给家人赎身出去”为端唬宝玉,之后假意以“要玉兄答应自己那三条警戒之言”为交换“自己留下”的条件,玉兄万般舍不得袭卿,自然满口答应,诸君可还记得他当时那话:“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跟着,袭卿即提出数件玉兄平日里“不成话”的行径,要其一一改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又有“脂批”曰:大家听听可是丫鬟说的话?——试想“脂砚”此笔是何意思?余谓,这绝非是说袭人“僭越”,反该是在赞她明白道理。

待宝玉将那些事情都答应了之后,宝、袭二人又是如何一番对答?——袭人笑道:“……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宝玉笑道:“你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你坐。”袭人冷笑道:“……有那个福气,没那个道理……”——仅这一对答,试问如何能不使人爱煞、怜煞袭卿,“脂砚”更批曰:袭人能作是语,实可爱可敬可服之至!

以上这都是“花解语”一回。

再至后来,隔了一回文字,又写袭人因见宝玉大早起便一劲跑去黛玉那里,同黛玉、湘云二人一起梳洗、“浑闹”,全没把自己前日所警之话记在心上,于是便又假意同玉兄赌气,几番“折腾”,总算又使得玉兄收敛了些,“这一日也不大出房,也不和姊妹丫头等厮闹……拿书解闷,或弄笔墨。”最后又迫得玉兄摔簪起誓并说出了心里话儿,方才算合好了——宝玉道:“你那里知道我心里急!”袭人笑道:“你也知道着急么!可知道我心里怎么样?”试问二人仅这般一应一对,却又道尽了多少绵绵情义,难怪十九回上要用“情切切”来定那“良宵花解语”!

如此诸般,足能见袭人此女并非哪等凡钗俗裙,就连宝钗不是都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丫头,听说话,倒有些识见。”——这虽是宝钗心内之语,余以为,实在是雪芹警示天下看官之言耳!

至于后面袭卿的许多行为处事,却也不消多提了,通过前文这许多作者的精心勾勒以及“脂砚”的精妙点批,后文可见一斑,绝非程高伪续中那等“曲解芹旨”的文字所录,那些拙文烂笔,实在唐突玷污我袭卿也!

题曰:兰桂之馥扑人鼻,温存情意甚堪惜。

袭卿岂能作俗眼,未免唐突谤佳妮。

第二篇:读《红楼梦》之袭人有感

读《红楼梦》之袭人有感

2008020339 杨栋 国贸

2记得几年前初读《红楼梦》时,对于书中人物,除了贾宝玉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了。袭人原名花蕊珠,从小就卖给贾府做丫鬟,一开始服饰贾母,后服饰史湘云。因贾母恐宝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给了宝玉,是服饰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因姓花,故宝玉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之意赐此名,是宝玉第一个性经验对象,后成为贾宝玉的侍妾。读罢“红楼”,不仔细记忆“十二钗”中的女子,反而对一个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宝玉之染而犯了呆劲罢?然而当时我确实就是这样,只是“呆呆”地喜爱袭卿一个。

有些朋友听说我如此,总是要怀上一种同我辩驳的态度来对我说:“袭人那么讨厌,你还喜欢她,有毛病!”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这事同我争个面红耳赤,总之是要我 “放弃”袭人、要我同他们一般地去厌恶袭人。但我却始终固执己见,从不曾动摇过分毫,闹到最后,此事在我与友人们之间也就不了了之。其实说到朋友们嫌恶袭卿的根本原因,我却也知道并且理解——那全是由于“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们那时所读到的还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红楼梦》,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后面伪续四十回中“高兄”劣笔的“感染”。

说句实话,当我将百廿回通读过一遭之后,也曾多少对我以前的想法产生了质疑,觉得是否自己从前看错 这丫头了?但由于我实在是喜爱她在先,而且爱得深、喜得切,所以,念头挣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会袭卿后来的大转型了,只还将她当作心中的最爱。之后的几年,这等念想一直不改,无论旁人如何嗔谤于她。这或许就是我的恋到痴处尽包容吧。直到后来,我由于受了“红潮”的影响,也开始自行钻研起《红楼梦》,这才逐渐对它有了略深一层的了解,得知了它竟还有许多异本、晓得了“程高本”的伪劣之处。如此,我便更加确定了自家先时对于袭卿的看法与“爱恋”,我便更加不再惧怕与朋友们的争驳了。记得我最开始喜欢上袭人,还只是因为从书中看到她温柔贤惠、知事通理,处处都从宝玉一面设想,总觉同双儿有些相似,但她又比双儿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她对于宝玉的一些不是总不会像双儿那样过分地去迁就,并非事事都大顺其意而行之。

后来,在读到了附带“脂砚斋”批语的“石头”以后,通过那些夹杂在正文字里行间的小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袭人其女,她在我的眼中、心里的形象似乎更渐清晰了,我竟好像是曾经同她终日相处过似的。

重读“石头”,我因了先前对袭人的“恋”,对于书中有关她的文字就决意不再轻易放过,总都是反复读之再四,包括“脂批”。只觉得此女越读越能见出她的不平凡处,越“探究”得仔细就越感到她不像个丫鬟,认为她简直就该名列十二钗中才对,十二钗中无她,实在是可惜!等到得见“脂批”点醒,被“告知”袭卿该是“十二钗副册”之首,我才略觉释怀——想她既出身丫鬟,自不好当真与“十二金钗”并列,但将她列于“副册”之首,却也再合适不过,试问舍她其谁?

再想想袭卿于书中的种种行事,套用“脂砚”一话,曰:爱煞!

爱煞,当真令人爱煞也!我只想再跟“批”一句:堪得此女为伴,夫复何求哉!

若还有不能理解我者,且随我仔细回忆袭卿种种。

可还记得“枫露茶”与“奶油酥酪”两节文字,特别是后事,旁个丫头子对那李嫫嫫擅吃玉兄特为袭卿所留吃食时的态度如何?而后来袭卿自家却又是如何从中调停而过的?——她只说虽然爱吃那些,但因早前吃多了闹肚子,倒是不敢吃了,之后就要宝玉替她剥栗子,就此将事情揭过,恐怕宝玉再像“枫露茶”那回一般,一怒之下摔出什么东西来惊动贾母。“脂砚”则在此处批曰:通部袭人皆是如此,一丝不错。足可见,后文之中袭卿性情依旧这等温

柔和顺,根本不是“高某人”所“续”那般的“招人嫌恶”!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情。爱煞袭人,无由,无终。

第三篇:《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

《红楼梦》袭人人物形象分析及其价值

摘要:《红楼梦》中袭人的形象在历代红学研究中具有极大争议,褒贬分歧极大。评论者对她也颇有微词,甚至罗列罪状视她为小人、黑暗封建制度忠实的奴才而大加鞭策。通过深入探究,我们发现,曹雪芹虽然客观地写出了她人格中的弱点,但总体上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她温柔贤淑、忍辱负重、仁至义尽,为自己规划人生并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追求着遥远的幸福。

关键词:袭人;忧患意识;目标;努力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是贾宝玉梦游警幻仙境时见到袭人的宿命。花袭人原名花珍珠,宝玉听闻她姓花,遂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阴晴”,为其改名为袭人。她是宝玉的贴身丫头,无疑是丫鬟里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红楼梦》一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

自古以来,文学评论家对袭人的议论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处处表现温柔宽厚、忍辱负重、仁至义尽、谦虚谨慎的品性,是难得的贤良女子;坏的方面是:当面宽厚姐妹情深,背后暗算,工于心计,邀宠主子出卖姐妹,向王夫人告密致使芙蓉花仙子晴雯被逐。但是从贾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主子奴才对袭人平时的为人处事来看,大家总体上对她是认可的。“贾母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王夫人一口一个‘我的儿’,并且含着眼泪说:‘你们哪里知道袭人那

中国的奴婢制度由来已久,在清代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备。虽然贾府的丫头们个个都“穿锦罗绸缎,吃细米白饭,每日肥鸡大鸭”,但主子们让她们享有这样的待遇,其目的是为了显示家族奢华气派或收买人心,这并不能改变她们身上的奴性,她们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在封建社会做奴婢不易,尤其在“一个个像乌鸡眼,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你了”,主子、管家、奴仆纵横交错,结党私营,争权夺利的大家族中做丫头更是不易。她们小心翼翼侍候主子,一有疏忽便遭惩罚。主子出了状况是奴才服侍不好,主子有错也是奴才教唆。

贾府的这些丫头们吃的是青春饭,一旦失去了装饰烘托公子小姐的作用,原先享有的较优厚的待遇也就随即被取消。丫头们年纪大了,就由主子或管家做主拉出去配小子,所嫁非人更是常有的事。例如:越发出挑好看了的丫头彩霞却做了“容颜丑陋而且酗酒赌博”的旺儿之子。“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谁能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个人干个人的去了,那时谁管谁呢?”贾府中丫头小红觉悟较高,看破世道早早为自己做打算。她凭借超常记忆口才能力赢得凤姐的欣赏和信赖,攀上高枝,不把自己前途锁定荣国府,选准时机冲出贾府樊笼,营造自己的自由生活,最后终于得以和贾芸成婚过上了好日子。

按照贾府有“凡爷们大了,未娶亲前先都放两个人服侍”的规矩,例如赵、周姨娘两个人早在王夫人嫁至贾府之前已是贾政的跟前人了。姨娘来自丫鬟,但只有个别丫鬟才能当上姨娘。在主子苛刻的标

袭人以前曾在贾母跟前服侍,因见她伶俐、温柔、和顺便给了宝玉。袭人“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了宝玉,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第33回中,宝玉挨打后,当太太派人找一个跟宝玉的人,并没有提她,她却不请自留,并且非常地及时上折子表明自己的忠心,更是取得贾母的喜欢。

她懂得揣摩主子们的心理,王夫人的核心性格特征甚至可以高度浓缩凝练两个字——“爱子”,即无比关心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命根子一样的宝玉。府中何事只要与宝玉的利害无关,一般来说她能以正常心态对待和处理。但只要与宝玉利害有关,她立刻会变得非常警觉、敏感。在她看来谁对宝玉尽心维护、侍奉、关爱,她就对谁格外垂青与器重。

第33回“宝玉挨打”后,王夫人叫人回话。袭人回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出极喜爱的样子。并且又说道:“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袭人的话引起王夫人极大的反应,对宝玉教育问题上王夫人与她堪称知音,两人推心置腹,这就是她抓住王夫人爱子心理,取得了信任和应有的承诺。从此她享有了更多的物质待遇,月钱也成了姨娘的待遇——每月二两银子,这无疑是王夫人对袭人的肯定。

三、善良和顺、大度宽容,赢得众人欢迎

府中丫头们虽然出身卑微,但一旦当上亲侍的大丫头,就会给予较好的待遇和尊贵的地位,这便是众奴仆眼中高高在上的“副小姐”。就像贾母身旁的鸳鸯,王夫人身旁的金钏,王熙凤身旁的平儿,黛玉身旁的紫鹃„„她们俨然都是“副小姐”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她们的物质享受是不必说的,精神享受也是必有的。地位低下的奴仆们见了她们也口口声声的“姑娘姑娘”地喊着,就连高贵尊荣的主子们有时也很尊重她们。但她们同时又具有半主半奴行事的复杂性,因为她们一方面直接服侍着主子;一方面也得接受众奴仆们的服侍并管理众仆,在主子与奴仆中周旋。然而袭人在这点上却做得四处逢源八面玲珑,在主子与奴仆之间做的妥帖周全。袭人、晴雯两人同为怡红院里的“副小姐”,并同为侍妾这一目标而努力。竞争的结果却是处处落后在下的袭人步步高升,如愿当上首席大丫头并享受姨娘的待遇,而条件优越的晴雯却惨遭驱逐,凄惨离世。这种现象就在于两人在如何做得、做好“副小姐”的处世态度上有着天壤之别。

也难得混开,像她那样的人又有几人能得上司赏识,得同事欢迎,得下属拥护。如果她像袭人那样与人为善、与人为伴、说话办事谨慎不张扬,最后也不至于落得带病被逐出大观园。这就是晴雯没有忧患意识的奴隶性悲剧。

四、温柔贤淑、伶俐体贴,赢得宝玉喜欢

当然要做到“争荣夸耀”,仅仅靠拉拢领导,靠近组织是不行的。袭人的目标是宝玉的准姨娘,只有抓住核心人物——宝玉,获得他的恩准才是。于是她工作主动积极,不怕吃苦,事无巨细毫不推诿,兢兢业业地侍奉主子,成为众奴仆中的模范,同时也成为了怡红院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在生活上,袭人对宝玉无微不至的照顾已达到了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的程度。她把怡红院打理的井井有条,掌管宝玉的衣服头面、四季穿戴、饥渴寒暑,诚然一个母亲式的成熟。这是换成任何一个想尽忠的人都难以达到的,就如她所说的,这院子离了她一天便乱了套。

宝玉作为贾府未来的接班人,贾府的荣辱兴衰系他一身。但宝玉性情怪癖,不喜读书。袭人对宝玉总是千依百顺,唯独对宝玉思想和意识上偏离封建正统观念、出格的言行时时给予规劝,常常逆其意而劝谏宝玉。作为一个奴婢,服侍主子日常生活也就罢了,但她却心思如此伟大。

婚姻大事总是冒死建议,表现出对主子的忠诚性。作为丫环,她表现出对主子的顺从性;作为与宝玉有云雨情的女子,又表现出对宝玉的爱慕性,她是有双重道德准则而又能完美结合的“贤袭人”!

袭人作为一名大家族的忠顺女仆,她的努力从人性上说是在追求自我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资质平平、毫无后台背景的普通丫头,处处小心谨慎不张扬,落得一忠厚美名,以自己的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美好前途,争取幸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她的奋斗历程发出由衷的赞美!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红楼梦学刊[M].河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陈大康.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6.[4]刘心武.刘心武解读红楼梦[M].重庆:东方出版社,2005.[5]吴组缃.中国小说研究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周汝昌.红楼梦新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1

第四篇:浅析《红楼梦》中花袭人人物形象

花袭人

袭人花

————浅析《红楼梦》中花袭人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一书中,袭人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丫环,是丫环中出场最早并始终贯穿全书的一个小人物,但作者在这个小人物身上似乎注入了很多矛盾的元素。在判词中有“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美赞,但在这美赞之前却用了两个“枉自”“空云”,在副册中偏又画了个破席(袭);在回目的“一字评”中有“贤袭人”之称,对她的规劝之词也冠以“情切切,花解语”或是“娇嗔”的美词,但宝玉在祭晴雯的《芙蓉诔》中却将袭人比作鸠鸩,蝎蛇,对她有“钳诐奴之口”的愤恨;在贾母和王夫人眼中,袭人“心地纯良”,但身边的姐妹却说她是“西洋花点哈巴儿”,李嬷嬷也说她是“小娼妇”、“狐狸精”。这一处处看似矛盾的地方,是作者的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呢?我们就从袭人在大观园中的种种行为入手,浅析袭人这朵开在大观园中的奇葩。

清朝是实行奴婢制度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权益,他们从舆论、法律、规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奴仆是“贱民”,奴仆不能与平民联姻;奴仆可以自由买卖;奴仆生的孩子是“家生子”,是“世仆”等等可以被随意处臵。经常会有打耳光,脚踢,用簪子戳脸,罚跪瓷片,捆绑了丢在马圈里,满嘴里塞上马粪,青年女奴随意拉出去“配小厮”,赶到庄子上去服劳役,甚至被夺去生命,他们是社会的最低层,过着非人的生活,《红楼梦》就真实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残酷的现实,贾府的统治者们除了用凶残的手段来维护他们的统治之外,同时还施行了更为狡猾的手段来分化、欺骗奴仆们--那就是在奴仆们中间实行一套等级制度,即无论身份地位、月钱及所服劳役的轻重都有严格不同的等级,这就使得在奴仆中形成了十分浓厚的封建等级意识。主子们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来施展驾驭手段。规矩差等定下来,浮在上面一点的许多人也就会自觉地维护它,因为对她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体面。自小在这高贵之府成长起来的袭人,贵族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不断的熏陶她,使她的灵魂发生巨大的变化。聪明而现实的袭人看到“半个主人地位”的优厚待遇和下等奴仆们的悲惨生活,自然会努力去追求美好人生,因而做出的种种行为举止也就不足为奇了。袭人的悲剧是封建奴婢制度的产物。

一、“山寺桃花始盛开”

开始,贾府的主子们并不喜欢袭人。贾府最高掌权者贾母认为宝玉的丫头中晴雯甚好,一般丫头“言谈针线都不及她”,王熙凤也曾说过:“若论这些丫头,共总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的好。”论才华,她没有小姐们吟诗作赋的修养。由此可见,袭人在贾府的小姐丫头里,无论长相,女红,言谈都不出众。不仅如此,贾政还特别不喜欢“袭人”这个刁钻的名字,甚至为此迁怒于宝玉,责骂他“作恶的畜生”、“不务专,专在这浓词艳赋上做文章”。这次事件对于袭人来说可是大罪过了。宝玉是贾府上上下下疼还来不及的人物,现在因为自己的名字,贾政就如此生气,宝玉也受牵连。素来宅心仁厚的贾政为个丫头的名字这种小事大动肝火,在书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就证明了贾政并不十分认可袭人。

从种种迹象看来,袭人最初的形势并不被看好,但这个女人的成功就在于她会就形势分析利弊,变不利为有利,她以女性独有的心思缜密,冷眼旁观者,审思着,分析着。她清楚地意识到:宝玉在这个大家族中有多么至关重要的地位;贾母,王夫人,凤姐三位虽然都是女眷,却能在大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王夫人,她爱子如命;此外,对于第一个握有实权最能影响凤姐又得人爱戴的丫头平儿,第一个受人尊重又能影响贾母的丫头鸳鸯,都要深相结纳。

为了能在大观园中立稳脚跟,她一千个小心,一万个涵养,事事求其妥帖,人人求其和好。对上,服侍贾母时,心中只有贾母,跟了宝玉,心中就只有宝玉了。宝玉的吃饭、喝茶、穿衣、盖被,无一不是袭人细心服侍。宝玉外出晚回来一点,她不是倚门而望,就是到处寻找;宝玉的面色神气稍有变异,她都先觉察到;宝玉那块“命根”的通灵玉以及宝玉所有用的东西,她都非常细心的保护着,看管着。她无时无处不为她的主人担着心,生怕他有一丝一毫的烦恼与灾难;她被宝玉踢伤,既不恼怒,又唯恐惊动别人,能忍辱负重,深知大体。对下,宝玉为李嬷嬷喝枫露茶、奶酪两次发火,袭人都加以劝阻,这就看到她不计较个人得失,息事宁人;她对晴雯的讽刺很少疾言厉色、反唇相讥,又感到她宽宏大量;她给贾芸派来的送花的小子的银钱,见到她能体谅下情。总之,如果把袭人的一些表现集中起来,虽不能评为“至善至贤”的人也是个温柔和顺的女性,言谈举止非常符合封建社会的妇德标准和封建礼法对奴婢的要求。

二、“花气袭人知骤暖”

袭人的工于心计不仅体现在善于打理人际关系,还体现在对自己的“出路”思考得很成熟。由于不在贾母或凤姐身旁,不能梦想得到鸳鸯或平儿那样当权的地位。而且一个普通丫头的命运无非是嫁给市井小民为妻,或是“配小厮”,“交官媒婆”万一稍有闪失,不是被撵就是遭横死!①所以,如果袭人不愿下降,就要努力上升。好在她现在已经获得了最有希望的处境——宝玉的贴身丫环,又已经赢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连尖酸刻薄的赵姨娘都说她的好话,可见已比别人先下一城,只要抓住机会,乘胜追击,就有可能去攀取宝玉的次爱情——姨太太的地位。这才有了第三回中宝玉欲与她初试云雨情时她的半推半就,这不是羞辱,不是不尊重,而是一个天赐的良机。袭人是宝玉的陪侍,发生这种事亦是迟早,与宝玉有了肉体关系后,对宝玉来说更是一种情感的牵制与诱惑,宝玉也的确“视袭人比别个不同了”。但袭人这种通过肉体关系来牵制宝玉的做法是可悲的、卑鄙的,当一个女人只有肉体还能散发余香的时候,她迟早会被时间所吞噬。袭人虽是奴才身份,一切包括身体都属于主子,但如果她拒绝宝玉的要求,宝玉只会越发尊重她,因为宝玉本身就是一个尊重女性,懂得怜香惜玉,不同于一般须眉浊物的男子。但袭人选择了顺从,顺从了欲望,顺从了权贵,顺从了封建礼教套在奴婢身上的教条。

不可否认,袭人是爱宝玉的,宝玉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是她情感的全部寄托,但她爱的方式却是单一的,只能照顾到宝玉的外部生活,而无法进入宝玉的内心,在这一点上不要说与黛玉无法相比,就连晴雯也比她更得宝玉的心。但袭人的性爱决不是单纯的生理上的要求,更主要的是体现着她的生活理想,因为占有贾宝玉,就有可能从丫环的地位上升为姨太太。所以袭人的这一行动意味着她已把未来的命运寄托在宝玉身上,袭人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了。

同时袭人也深知,王夫人及贾政是希望宝玉走“正路”的,自己作为大丫头,与王夫人保持一致,才能使自己的地位巩固。于是她借母兄要赎她回家这件事试探宝玉,让宝玉留下她,并为其开展劝说打下基础。因此,当宝玉挽留她时,袭人就乘机提出了几个条件来要挟宝玉。袭人所提出的这些“毛病”,是不为正统所容、离经叛道的思想,袭人知道这些言行会招来别人的不满与打击,对宝玉不利,对宝玉不利的事情对袭人也是不利的,因为袭人已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同宝玉联系在一起。她自觉地遵守着当时的所有礼教规矩,因为在她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宝玉跟前平稳的过日子。而且在当时对宝玉这样一个“百年望族”中子孙不孝、后继无人的唯一“略渴望成”的人物,袭人苦口婆心的劝谏、督促他走“仕途经济”、“科第出身”的方式,区别于贾政的粗暴的方法,袭人则用迂回、柔媚的手段,这正是袭人的“贤慧”之处。袭人心中认定的道理当时是堂堂正正之理,是封建礼法之“理”,是等级名分之“理”。作为奴才身份的袭人而信守主子阶级的“理”,当时认作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正当、高尚的观点。

袭人深知只把握宝玉一个人仍不能获得全胜,她还要努力争取上层。在第三十四回中袭人趁王夫人找她问话的机会,冒着只怕“连葬身之地都没了的”危险,向王夫人大胆进言,此时恰逢金钏事件,所以她的这一席话犹如一根锋利的针,不错时机的扎在王夫人的敏感神经上。首先表示出自己清白纯良,忠于封建主子,骗取信任,有利升迁;其次,防止宝玉和黛玉搞自由恋爱。袭人虽把黛玉和宝钗相提并论,但矛头所向还是黛玉。因为在此不久之前,袭人给宝玉送扇子,就发现了宝玉和黛玉之间有私情。这次她不指实的提出两个人,即可避免承担诋毁黛玉的责任,又可达到斩断宝玉、黛玉的私情的目的。至于什么“男女大防”、“声名品行”这些冠冕堂皇的话都是逢迎封建家长的。也就是这次谈话,不但侧面打击了黛玉,还决定了后来担了个“虚名”的晴雯以及芳官、四儿等几个女孩子被撵出去。正如有的批注者所说:“偃旗息鼓、攻人不意者曰“袭人”。

袭人的第一次告密受到了封建家长的重视和奖励。王夫人对她充满了感爱之情,认为袭人的好处“比我的宝玉还强十倍”,当面委以重任,宣布“我索性就把他交给你了”。随即向凤姐道:“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去,以后凡有周姨娘、赵姨娘的,就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那一份,都从我的份例上匀出来。” ②短短的几十个字,却是向贾府的上下老小宣告:

一、袭人是宝玉未来的姨太太;

二、袭人在王夫人的羽翼保护下。凤姐心领神会,当袭人回家探视母亲的时候,满头“金钗珠钏”,身穿桃红百花刻丝的银鼠袄、葱绿盘金彩绣锦裙、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跟随包括管家周锐家在内的奴婢共八人之多,分乘大小车两辆,住下来时不用娘家的铺盖和梳头用具,由府里专人送去。这样的势派岂是丫鬟所能有的。待袭人母亲死了,回家守丧时,特意派人派车照顾袭人,这一切说明袭人虽无姨太太之名,早有姨太太之实了。

到此,袭人终于完成麻雀飞上枝头这重要一步,但她并未就此安心,她知道当上了姨太太,并不见得就过上了好日子,赵姨娘、平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哪一个不是被原配压制得死死的,又看到尤二姐的可悲下场、香菱的不幸遭遇,引人为鉴,袭人敏感的意识到宝玉与黛玉在一起,她将日夜不得安宁,想到黛玉就是个“多心人”,如果再遇到个“厉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的后身。她不甘心听任别人的宰割,必须先了解黛玉对偏房的态度,她到潇湘馆去摸底,在对话中先向黛玉表明偏方地位低下,不敢欺负正房,所以正房和偏方发生矛盾,应由正房负责,同时也表白了自己不可能压制正房,希望黛玉放心。袭人的这番话既是维护姨太太的利益,也是求妥协的话,但并未被黛玉接受。黛玉斩钉截铁的回答,正房和偏房间的矛盾是永远无法调和的,只有一方压倒一方的前途。

袭人的这次摸底,虽然摸到的是一把冰冷而锋芒毕露的利剑,但也有收获,经过精心衡量,认为宝钗符合她的理想,她察觉到要想确保未来的安全,非采取拥薛反林的方针不可。于是袭人千方百计地为宝钗和宝玉建立感情创造条件,宝钗对她的穿针引线也心领神会。

三、“桃花又见一年红”

袭人得到怎样的结局呢?就在她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宝玉的出走把袭人、宝钗这副婚姻自由的镣铐砸得粉碎,即将落到袭人头上的姨太太的桂冠又腾空而去,使袭人这个有“造化”的人变成最难堪的悲剧角色。袭人长期积累的一个又一个暂时的胜利加到一起居然成为彻头彻尾的失败!

还记得怡红夜宴时,袭人抓的诗签上画着一枝桃花,题曰:“武陵别景”,还有一首诗“桃花又见一年春”。“武陵别景”是作者预告袭人未来另有一番天地,“桃花又见一年春”是作者在说明她不仅会活下去,还会以粉面媚人。事实证明,袭人在嫁给蒋玉菡后的确活的很好,蒋家虽无贾家大富大贵,却也是殷实之家。正式的名分,新婚丈夫不计前嫌还温存体贴,哪一点都让她舍不得去死了,这就与她之前的“文死谏,武死战”的誓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作者描写袭人几度想死,又几度“不得已”活下来,暴露了她当年以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自诩的虚伪性。作者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有利的嘲讽了袭人。林黛玉为了不能与宝玉结婚,绝粒而亡,并不艰难。唱高调的袭人却在种种诱惑面前,要想摆脱名利而死可真难上难了。③而袭人的再嫁只能说明袭人当年发出豪言壮语,想做猛拚一死的忠臣,不过是欺人之谈。她忠的不是宝玉,而是个人名利。曲别真伪,只限于此。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

袭人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丫环,是一直在为自己能成为主子而奋斗的一个人,是聪明现实的奴才。④袭人的“贤”,含有多种成分,当这贤以中国传统的美德体现出来时,的确受人敬爱,但当她处心积虑要合乎封建道德规范,甚至不择手段来维护封建制度时,她力求体现的“贤”就只会深得王夫人等的欢心,而遭到宝玉的厌憎。在阶级斗争中,她始终披着温柔和顺的外衣,混杂在被压迫者的队伍里,是一个不易被辨识的危险人物。虽然她忠心于封建主子,但封建主子毕竟是自私的,贾母还是因她居丧没过来侍奉而十分不满,最后又因没过明路被变相地将袭人逐出贾府。她的酸甜苦辣,种种行径,最终结局是客观现实的产物,是她性格需求的必然结果。在当时的社会,臣忠、子孝、妻节、仆义之类是天经地义,是值得旌表的观念。从当时社会的眼光来看,袭人是一个值得旌表的奴才。她的追求、所作所为是“正当”、“贤慧”的,是“不为越礼”的,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袭人规劝宝玉、向王夫人进言,符合“忠”、“义”的最高道德标准。但是在她酸甜苦辣的一生中,嘲讽否定无处不在,旌表是否定,否定这种美,也就否定立下旌表的统治者、否定这种制度、否定这种社会,这是一种悲剧。这是袭人的悲剧,也是旧制度的悲剧。⑤

袭人就像是一朵开在大观园中的桃花,绽放着美丽的姿态,释放着宜人的芬芳。但当有其他的花稀释了这美丽与芬芳时,她也会不甘示弱,全力反击,甚至主动出击,采用团结友军、排挤劲敌的战略法则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谓“袭人”者,人如其名,确实有其攻击性,但在她自始至终的坚决战斗中,从来没有金鼓杀伐之声。看起来,“温柔和顺”,“似桂如兰”正是她在那个社会平步青云的好条件。她的聪明、明智也体现于此。但纵然再“温柔和顺”的“攻击”,也无法摆脱其悲剧性的命运。聪明的袭人亦是如此,何况那千千万普通的女性呢?不是她们不聪明、不温柔和顺。而是根本无法摆脱被社会吞噬、被牺牲的命运。这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

袭人如生活中真的人物一样,有着复杂多样性,在她身上,主观与客观因素、感性与理性因素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我们不能用普通的道德规范来对她做简单的评语,她具有现实生活中的人可能有的优点和缺点,她的一切个性特征与其生活着的社会环境完全是同步发展的,是活生生的。袭人以全面丰满的生活魅力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予我们深醇的审美享受。

注释:

①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 第35页

三联书店

② 曹雪芹著高鄂续《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三版 第三十六回 ③ 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

第364页

辽宁文学出版社

1983 ④ 红楼梦学会编 《红楼梦之谜》 第143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⑤ 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

第366页

辽宁文学出版社

1983 参考文献:

① 曹雪芹、高鄂《红楼梦》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8 ②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

三联书店

1983

③ 红楼梦学会编《红楼梦之谜》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④ 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

辽宁文学出版社

1983 ⑤李建中《臣妾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 ⑥魏崇新著《狂娟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五篇:《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之美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之美

美,有很多种。可以是一幅画,一个人,一桌菜我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令人难以察觉的美,他们都要用心灵去感受。我又在《红楼梦》中发现了许多“美”。

起初我对《红楼梦》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不过,看了《蒋勋说红楼梦》,我对《红楼梦》又有了新的见解。

《红楼梦》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无聊,《蒋勋说红楼梦》说,贾宝玉并不是喜欢一两个高贵的女孩,而是体贴所有的女孩。所以宝玉并不是大家所想的“女声女气”,而是一个体贴人的男孩。

而林黛玉在人们眼中,是哭哭啼啼的,书中却说道:“林黛玉泪水中不只有哭哭啼啼,实际上是一种坚强。”这点还有些不明白,但我知道黛玉是来还泪的,还完就走了。她还有一句“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已经知道了自己要死了。她是个敏感、细心、聪明的人,表面上很脆弱,其实很坚强。

《红楼梦》中有许多“美”我还没发现,这也许就是《红楼梦》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吧!

下载红楼梦读后感之袭人莫轻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楼梦读后感之袭人莫轻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读后感[本站推荐]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四大名著之《红楼梦》读后......

    红楼梦之读后感(含5篇)

    红楼梦之读后感(精选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之读......

    《红楼梦》之读后感(精选五篇)

    好棒的诗!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就是莫名的喜欢上了,听了一遍就记住了。 一直以来,对红楼梦颇有好感觉得乃四大名著之一,再怎么说也是很棒的,可是不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都没能从......

    红楼梦读后感之王熙凤

    红楼梦读后感之王熙凤 红楼梦这本书刚到手的时候,着实吓了我一跳,看那比板砖还要厚的书,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读完,当真正读完红楼梦的时候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一点空虚,迷茫,还......

    《红楼梦》读后感之林黛玉

    《红楼梦》读后感之林黛玉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

    红楼梦读后感之人物描写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读完它后我感触很深。要说说我的感受,并不像著名作家冰心说的“满纸慌唐言,一把辛酸泪”,它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当时......

    《红楼梦》读后感之佳作

    个性之语言 丰满之人物 高一(15)班 王徐雯 个性化的语言是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化身,是《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中生活画面的灵魂。书中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齿未闻笑先闻”,不用多解......

    《红楼梦之黛玉葬花》读后感(范文大全)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有许多经典场景,其中就是黛玉葬花。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