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双学位论文工作安排

时间:2019-05-12 05: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双学位论文工作安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双学位论文工作安排》。

第一篇: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双学位论文工作安排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双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安排

一、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安排

各双学位班按专业性质分配到各系,由各系安排教师指导论文。具体安排如下: 金融学专业计158人(其中:老校区30人,共青学院12人)经济学系负责 经济学专业计15人经济学系负责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66人(其中:老校区16人)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负责 工商管理专业计56人(其中:老校区14人)工商系负责 市场营销专业计15人工商系负责 会计学专业计107人(其中:老校区17人,共青学院8人)会计学系负责 财务管理专业计28人会计学系负责 总计:445

二、毕业论文时间安排1、2011年9月26日——9月30日,各系按专业起草论文参考选题(各指导老师拟定至少10个不同的论文参考选题)

2、2011年10月15日前,学生报论文选题(学生报论文选题时,应注意互相之间不要重复选题),由成教办收齐后转报各系。

3、2011年10月20日前,请系主任将指导老师安排发至文力信箱。

4、2011年10月29日前,学院安排各系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

5、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4月20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间。

6、2012年4月28日前学生将指导教师批阅并给出初评成绩的定稿论文(一式一份)交继续教育办公室(外经楼418B)。

三、毕业论文答辩安排

2012年4月22日----5月13日答辩,请系主任4月30日将答辩老师名单发至文力信箱,以便安排分组答辩名单。

4月22日金融学、会计学(共青学院)

5月5日上午 金融学、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北区)

5月8日晚上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前湖)

5月9日晚上国际贸易(前湖)

5月13日上午 金融学、经济学(前湖)

5月13日下午 会计学、财务管理(前湖)

特别提示:双学位本科论文要求按“南昌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2007年1月5日修订版)执行。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1年9月26日

第二篇: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级双学位毕业实习联系函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级

双 学 位 毕 业 实习联 系 函(单位名称):

根据我院双学位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安排,专业班将于2014年2月25日—4月12日进行毕业实习。同学拟前往贵单位实习并为撰写实习报告搜集材料。请贵单位给予接洽,并给予安排为盼。

感谢您们的大力支持!

对学生的要求:

1、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规定、尊敬师长、虚心学习。

2、自觉按照选定的实习报告搜集资料、把握实习进度,严格遵守实习纪律。

3、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确保安全。

联系电话:0791—83969465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3年12月

第三篇:经济管理学论文

浅谈绿色管理思想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是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绿色思想”已经融入了大众生活。绿色管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在绿色文明来临之际,企业应改变现行的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模式,以绿色生态的观点,解决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实现人类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绿化”。为了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实行绿色管理,是21世纪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绿色管理 生态 可持续发展

绿色管理思想溯源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管理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由此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之中,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灾难。在人类自身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等价值理念的盛行而导致的人类社会的片面发展、道德滑坡、价值丧失等等社会问题;在生存环境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和生产利润的片面追求而导致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温室效应”的产生、臭氧层的破坏、自然资源的锐减等等生态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类的生存危机意识逐渐苏醒,至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兴起一股绿色思潮,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以至绿色政治、绿色管理等绿色观念相应产生,尤其是绿色管理思想,对于纠正人类过去片面发展的观念和行为有着特殊的意义。“组织的行为导致了环境的破坏,要想阻止组织对环境的破坏,离开管理学的理论武器肯定是不可能的”。〔1〕早在19世纪,恩格斯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教训就警告过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恰当索取将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思想”开始萌芽,出现了生态农业。〔2〕1962年,美国作家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描述了由于农药污染而带来的生态危机,引起轰动,从而打开了人们认识环境问题的窗户。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发达国家饱受环境污染之苦,“绿色意识”大大增强。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次会议第一次把维护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作为最为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之一列入了联合国议事日程,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苏醒。1973年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成立,主要职责是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这一组织的设立标志着环境保护进入了政府间协作领域。以1977年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为标志,全球掀起了绿色环保浪潮。〔3〕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并成为各国新的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式,尤其是已经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企业传统的管理思想,绿色管理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企业在21世纪实现自身发展和飞跃的明智选择。可以说,绿色管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传统管理思想的冲击是全面和深刻的,这集中体现在企业所推行的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三赢”战略。绿色管理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发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而充分考虑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度内,综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项因素,去求得长远的发展,这是人类几千年发展的历史所必然要求的。绿色管理的科学内涵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现

代管理理论产生以来,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主导价值取向,并影响至今。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认为,企业唯一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采取科学严密的管理手段,推行“利润至上”、“标准至上”的管理理念。所以,现代管理理论成为仅关心经济利润的“经济的”“科学的”管理理论,这种观念指导下的企业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保证尽可能高的劳动生产率,但也产生了种种弊端,即为了企业利润而损害企业员工以至消费者利益,甚至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等等,为了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人成为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中的一个“标准部件”,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遭到了最严重的挑战。所以,这是一种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特征的企业经济管理理论,是不完全的现代管理理论。〔4〕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没有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人类社会就不会有这么辉煌的成绩。

因此,否定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然而,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工业文明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自身的经济利益需要,现代工业文明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事物变为单纯事物,然后又将这些单纯事物重组为符合人的要求的复合物,这种现代工业文明只是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它没有顾及整个自然界,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和有机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

“巨大的工业和技术成就也能造成重大损害,它会产生破坏自然界平衡和危及人类健康的污染。”〔5〕在绿色文明来临之际,企业应改变现行的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实施绿色管理,树立生态意识,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对生态不负责任的企业,无法实现对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将自己置于自然和社会的对立面,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和社会的唾弃,并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被淘汰。企业只有将绿色观念导入企业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鼓励员工把企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展相协调,才能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使绿色管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的最终改善和自身的全面提高为根本目标,以企业全员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将环保当作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绿色经营理念及其所实施的一系列新型管理活动。绿色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思想,使生态环境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互促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6〕绿色管理实质上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载体所实施的一种更高级的人本管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关于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界定。这里的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生态人,生态人是指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自身潜能的自然人和社会人,生态人假定把企业的环境行为纳入了伦理道德(也包括环境道德)的范畴。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条件下,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物质文明体系,依靠这个体系,残酷地掠夺自然和破坏自然,远离人性和泯灭价值,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对抗,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也随之加深。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不能再在经济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指导下,沿着现代经济管理的老路继续走下去,出路就在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的绿色管理。

绿色管理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相协调,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应包括企业利润、生态环境和人的发展等三方面内容。作为现代企业,追求利润不应再是企业唯

一的目标,它只是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企业赖以活动和生存的生态系统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掌握并创造知识、技术、信息的人才应是企业发展和追求的最根本目标。人作为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能动因素,就要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信息,在创造利润、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保护和促进与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以维持永续的发展。管理的系统论和权变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它既为管理提供了资源和机会,包括各种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发展机遇,又同时会对管理带来威胁制约因素。离开了环境,企业所需的资源就无法得到,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企业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这种环境既包括社会环境,更包括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绿色管理就是以绿色生态的观点,解决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现象,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满足自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更要满足人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绿化”。正是从这一点上说,绿色管理是将管理中对人的关心扩展到了更深的层次,即通过关心生态,关心环境的可持续性最终体现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心。绿色管理的兴起不仅表明人类对环境与管理的关系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表明在人本管理思想上有了新的发展,绿色管理是适应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趋势而产生的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兴管理理念。绿色管理的几点设想在绿色浪潮风靡世界的今天,国际竞争中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绿色壁垒,推行绿色认证,企业如果达不到绿色认证的要求,将被拒之于国际市场之外。消费者作为企业生存的土壤,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对环保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加强。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既不能给消费者的身心带来伤害,也不能对他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企业本身也有进行绿色管理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使无污染生产(即清洁生产)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绿色产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使企业有较高的收益。所以,通过改进管理模式,实行绿色管理,企业完全能够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总之,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早实行绿色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明智选择。

近几年,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国内绿色消费意识逐步增强,我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加紧制定有关环保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强制惩罚企业污染环境和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使未采用绿色管理的企业成本逐年增加,甚至招致处罚。所以,企业为了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要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拓展我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就不得不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实行绿色管理。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已迫在眉睫。具体来讲,我国的绿色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3·1 树立绿色管理理念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就是融生态发展和保护的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企业要不断向员工宣传绿色理念,鼓励员工的环保行为,加大绿色投入,从而形成企业的绿色文化,尽量使每个人掌握环境知识,养成自觉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日常活动的各种场合都能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绿色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把企业职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使职工视环保为己任,使环保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企业绿色管理的落后局面。

3·2 取得国际绿色认证绿色认证的依据是ISO14000标准,ISO14000作为全球通用的环境管理体系,为企业考虑有关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科学管理模式。当前,ISO14000认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绿色通行证,是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壁垒,不符合该认证的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将寸步难行;企业取得了ISO14000体系认证,就等于取得了绿色通行证,就可以早日进入国际市场,早日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对企业而言,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带来节能降耗的直接效益。

3·3 建立绿色人文环境企业的绿色人文环境是实施绿色管理的根本,它主要包括绿色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员工绿色素质技能的提高。绿色管理制度以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的绿色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围绕生产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和提供高水平的绿色服务以及全面提高企业的绿色综合竞争力为中心,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建立健全相关的绿色管理制度,形成浓厚的绿色人

文管理氛围,以提高员工的绿色素质和技能为根本途径,选择适合企业员工心理特点的载体,把企业、生态、社会的效益和员工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建立和谐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目标明确的绿色人际关系,使得企业成为全体员工的命运共同体,以实现企业绿色管理目标。3·4 创造绿色生存环境任何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企业既要适应环境,又要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可影响企业的发展。绿色生存环境是指企业生存的没有污染或少污染的空间或环境,它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企业的活动起制约作用,主要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作间、绿色设施和绿色社区等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尤其是绿色工作间和绿色设施的设计和布局,不应单纯考虑生产目标,还应着眼于人的感情需求和审美需要,形成使得员工身心和谐、轻松愉快、高效美感的劳动环境。因此,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营造绿色工作环境,就是为了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5 塑造企业绿色形象企业绿色形象是指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行为在公众中的总体印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绿色形象的好坏直接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绿色形象的树立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企业除了要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绿色管理之外,还要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向公众传达企业的绿色信息,如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治理,通过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介和公关活动,宣传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实际行动。

企业对环境事务的支持,尤其是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以及自身绿色人文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建设等等方面的诸多信息,从而引发公众对企业绿色行为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现代管理理论的缺陷与绿色管理思想的兴起[J]·生态经济,1995(2):7-10:〔2〕(日)三户公·管理学与现代社会[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04·

〔3〕 姜太平·绿色管理———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决策借鉴,2000(2):10〔4〕 刘承伟·绿色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的新领域[J]·齐鲁学刊,2001(4):130-133〔5〕 赵凤岐·发展与发展观[J]·学术研究,1997(2):11-16

〔6〕(法)罗贝尔·萨蒙·管理的未来[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33·

第四篇:经济管理学论文

经济管理学之决策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则逐步由经验型向科学化发展。可以说,科学化决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正确的决策是保证成功的基石。

关键词:决策、管理、原则、决策实施

一.决策的概念

1)决策的定义:

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说,决策是指在几种行动方案中做出决策。广

义地说,决策还包括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即决策是指为达到

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所谓经济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按

照最优化的要求,选择经济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的经济管理过程。它的实质,是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进行决策,需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决策总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第二,它总是要付诸实施;第三,它总是在已确定的条件下寻求优化的目标和途径;第四,必须提出多个方案。

2)决策的特点:

(1)超前性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

问题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要求决策者具有超前意识,思想敏锐,目光远大,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2)目标性决策目标就是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而

且决策者认为这些问题必须解决的时候才会有决策。

(3)选择性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通过对它们的比较评定来进行选

择。

(4)可行性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

可行。“可行”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能解决预定问题,实现预定目标;二是方案本身具有实行的条件;三是方案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5)过程性决策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

(6)科学性科学决策并非易事,它要求决策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得本质,认

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做出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决策。科学性并非否认决策会有失误、有风险,而是要善于从失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要尽量减少风险,这是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内涵。

二.决策的原则

1)满意原则

满意原则就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人们讲的“满意”决策,就是能

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具体地说,它包括以下内容:

(1)决策目标追求的是不是使企业及其期望值达到理想的完善,而是使他们能够得

到切实的改善,实力得到增强。

(2)决策备选方案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要达到能够满足分析对比和实

现决策目标的要求,能够较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能较好地利用内部资源。

(3)决策方案选择不是避免一切风险,而是对可实现决策目标的方案进行权衡,做

到“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弊相权取其小”。

2)层级原则

决策在企业内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

(1)组织需要的决策一般都非常广泛、复杂,是高层管理者难以全部胜任的,必须

按其难度和重要程度分级决策。

(2)组织管理的重要原则是权责对等、分权管理。

(3)组织都建立有领导制度和层级管理机构,而领导制度和层级管理机构要有效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原则

(1)决策既要充分利用机会,减少风险,又要有人敢于负责,抓住机会,当即立断。否则,就会错失良机。

(2)决策作为决策者的意志反映,由少数人进行,意见最容易统一;而决策要得到顺利实施,就需要有较多的人参与,反映各方面人士的意见,把不同看法、意见、分歧解决在决策过程之中。因此,组织在建立决策体系时,应注意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集体的积极性,把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紧密地衔接起来。

4)整体效用的原则

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

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

三:经济决策的作用

1)决策是关系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有赖于正确的决策。

从宏观经济的发展来看,正确的决策,可以把握住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优化的方案,实现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从微观经济的发展来看,正确的决策是使企业顺利发展、企业活力得到发挥的前提,而企业的发展,企业活力的增强,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2)决策是经济活动成功的关键

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十分庞大而又复杂,变动的因素多,大量因素要进行动态的最佳组合。决策正确,整个经济活动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决策失误,整个经济活动就将受挫。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迅猛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各个经济组织的活动效率都已大大提高,谁能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谁才能取胜。这种决定经济活动效果好坏的活动,主要不是靠技术活动,而是靠决策活动。因此,决策正确与否将决定经济活动能否取得成功。

3)决策决定着经济活动效益的大小

决策正确是最大的节约,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只有正确的决策,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合理调整与改造产业结构,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化,才能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只有正确的决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使产品适销对路、才能取得较好的微观经济效益。

4)决策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决策是经济管理过程的核心。经济管理的其他各项活动,如预测、计划、格挥、调控,都是围绕决策来展开的。预测是决策的前提,计划编制是决策结果的展开,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决策。如果决策变化,其它各项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将随之发生变化。决策一旦失误,其它各项管理活动做得再好,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四、经济决策的类别

决策的类别是客观存在的,它以事物的某种共同的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情况,经济决策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别。

1)按决策的范围可划分为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宏观决策是指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决策。宏观经济是以社会经济总量作为研究对象的,因而宏观决策一般带有社会经济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微观决策,是指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决策。微观经济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因而微观决策一般带有个体性的特点。

2)按决策的规模可划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日常决策

战略决策,是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一般多由高层决策者作出。战术决策,是在战略性决策作出以后,对如何保证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决策,如组织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一般由中层决策者作出。日常决策,是指按照战术决策的要求对完成日常业务间题所作的短期的、技术性的、业务性的决策,一般多由基层决策者作出。

3)按决策的时间性可划分为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指有关经济活动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短期决策,是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所采取的短期的策略性的决策。

4)按决策的问题是否重复出现可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按原来规定的程序、处理原则和方法去解决经济管理中经常重复出 现的问题的。一部分战术决策和绝大部分日常决策多属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用来解决以往没有先例的、新出现的、一次性的问题的。非程序化决策往往是有关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由于这种决策对各种因素变化的把握无法用常规办法处理,除采用定量分析外,更要借助于定性研究。且受决策者的观念、经验、知识、洞察力和直觉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5)按决策的时态可划分为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单项决策,所处理的问题是某个时点的状态或某个时期总的结果,决策工作一次只有一个决策,又称静态决策。序贯决策,是考虑到时间先后的动态变化而作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多个决策,也称动态决策。序贯决策可以一次全部作出,也可以随上一步决策的实施逐步作出下一步的决策。

6)按管理业务可划分为生产决策、销售决策、财务决策和人事决策等这类决策绝大部分属于微观经济活动的决策。

7)按决策的条件可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所依据的条件是确定的,结果也是确定的,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只要比较各个方案的结果,即可作出选择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所依据的条件和结果是不确定的,但是条件和结果发生的概率是可以估计的。

8)按决策要达到的要求可划分为最佳决策和满意决策

最佳决策,是指在最理想的条件下作出的决策,这种决策要求在决策时所有的可能方案都要考虑到,从中筛选出最优的方案,每个方案都要按照最好的条件来设计。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资源、科技水平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理想的最佳决策是不容易作出的。因此,最佳决策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追求。满意决策,是指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下,以执行的结果使人满意为标准的决策.满意决策的优劣取决于对现实条件的充分分析。在实际的决策活动中,人们多半是以满意为标准的,不过。在若干个满意的目标或方案中,应力求选其更优者。

五.经济决策的科学程序

1)决策的制定

(1)发现、提出、论证待要决策的问题

在经济活动中,发现并正确地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本质往往被现象、甚至假象所掩盖,必然寓于偶然之中,决策者只有透彻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影响它的因素,才能透过现象,剥开假象抓住问题的实质,才能从大量偶然的事物中更好掌握其必然。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分析综合能力。

(2)确定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的确立是决策过程的中心环节。决策者必须遵循科学管理的一系列原则,严格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具体说。一是要实事求是,把要达到的目的和可能性结合起来;二是要高瞻远瞩,充分考虑目标的多层次特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对设想的目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排队,对比分析,以确定更为正确的目标;四是目标要明确,尽可能数量化,并有实现目标的期限。

(3)搜集资料,进行预测,提出可行性方案

目标一旦确定,决策者就要责成有关人员或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地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进行预测,提出可供抉择的多种方案,为比较对照提供前提。

(4)方案的评估和优选

这是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评估和优选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对照、分析和选择的过程。为了做到最佳抉择,首先要对可供抉择的各个方案进行评估。

2)决策的组织实施

决策一旦作出之后,就要坚决执行。决策者要有气魄和胆略,此时的任何犹豫和动摇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导致全局的失败。决策的组织实施,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制定实施计划

如果方案中已提出可供参考的计划设想,那么,要认真组织修改,使之尽量完善、具体;如果方案中没有可供参考的计划,就要组织专人拟定计划。

(2)建立相应的组织

根据最佳方案的要求,及时调整或重新确立执行决策的组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结构要合理,机构要精干。机构一经确立,就要认真挑选人员,根据每个成员的特长和特点把他们放到合适的环节和恰当的岗位上。挑选人员要任人唯贤。人员一旦选出,就要明确职责、权力和义务,必要时还可用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3)做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有关组织要相应配合,统一认识,统一步调;要向有关人员反复讲明为什么要作这一决策,目标是什么,使之认识其作用、意义;要讲明实施决策的步骤和方法,使之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和执行。以保证实现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4)追踪、检查

决策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这就是追踪、检查。追踪和检查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随时作出恰如其分地处理。还必须注意决策实施中信息的反馈。一是决策者要责令有关职能部门或人员,及时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或数据报告有关的情况;二是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及时掌握动态;三是及时汇集追踪和检查中得到的信息。信息的搜集、整理、传输要准确、及时。决策者要根据已得到的信息及时处理和解决实施中的问题。以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天津工业大学2012届双学位论文安排

2012届管理学院双学位论文安排

一、毕业论文选题原则

1. 应选择与实际结合紧密、现实性强的论文题目。选题要考虑客观和主观二方面因素。客观方面主要考虑选择现实性强、新颖的题目,该题目要有一定前瞻性、实用性、重要性,特别是选择近期讨论比较热烈的题目。主观方面主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及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等内容。

2. 选题应能体现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避免选择理论性过强、过于宏观的大题目。选题可参考指导教师提供的参考题目,也可以通过实习、调研掌握的资料自定题目。自定题目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

二、论文写作要求

1. 题目:必须结合本专业、严禁综述性文章、避免选题过大,题目要有实际意义及可操作性。

2. 论点:正确、鲜明、深刻、有新意、有针对性。

3. 论据:真实、充分、严谨、典型,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处理方法科学先进。

4. 字数:1万字以上。

5. 份数:一式两份。

三、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2011.10.1前 毕业论文动员(具体时间各系自行安排);

2011.10-10.26 学生查阅资料,与指导教师商议,确定选题;

学生撰写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组织开题;

以系为单位,将学生论文题目上交教学办;

2011.10.27-12.22 撰写毕业论文;

2011.12.23定稿;辅导教师对论文进行审核、写出评语;指导教师将定稿后的学生论文交到各系,由各系统一发给答辩教师,答辩教师传阅学生论文并写出评语;

2011.12.30毕业论文答辩;

2012.1.13各系将毕业论文交到教学办,由教学办统一装订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1-9-15

下载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双学位论文工作安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双学位论文工作安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管理学论文 经济管理学论文题目

    在千年之交、世纪更迭之际,人类社会即将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这种变化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经济管理学论文工作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剧烈而深刻的......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文(大全五篇)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文 题目名称:贵州的香猪产业现状及前景 系部名称:草业科学系 班 级:2011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 年5 月15 日 贵州的香猪产业现状及前景 摘要......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请假审批表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请假审批表 请假人姓名:) 学号_________________寝室号___________________ 请假(事_病_公_)因:请假(时间):从到去往地点:请假期间有效联系方式: 预计返校销假......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经济与社会)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一针 官僚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合理性的高度体现,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是一个实施组织管理的严密的职能系统,它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架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使一......

    管理学论文-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研究

    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研究①【摘要】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应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市场条件下人才交易作为框架对大学生村官的有交效需求和充......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122班2012-2013学期总结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类122班 2012.9-2013.1学期总结 目录 第一章------------卷首语 第二章------------班级迎新以及班委成立 第三章------------班级制度建设......

    管理学论文-文化与管理

    文化与管理本学期,我从新看了《管理学》这本书,对管理文化、文化与管理这一部分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并在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休闲文化与旅游,课程论文,南昌大学

    休 闲 旅 游 文 化 概 论 课 程 论 文中国旅游文化审美的哲学思考 [论文摘要]旅游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活动。目前,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大多局限于对旅游现象的认识,而对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