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衣少女》读后感
红衣少女读后感
今晚上映峨眉厂的《红衣少女》,事前就曾在报上看到一些争论文章,焦点集中在“安然能不能当„三好学生‟”这个问题上。社会上的普遍看法,是把这部影片当成反映师生不正常关系的教育片来看,难怪有些同事说它助长学生的骄傲气焰,鼓励学生向教师造反。其实,这完全是对影片的真正主题的一种误解。在师生关系这一层上,只不过是影片主题赖以表现的一个“形式”。影片的实质,在于揭露社会上存在的那种不正之风,同时对于八十年代青少年的思想、生活、作风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探讨。社会的进步、开放,使今天的青少年过于早熟,再用五十年代的眼光和要求来对待今天的青少年,显然是不适合的了。虽然中学生守则中明文规定中学生不能谈恋爱,但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否认学生中间存在着爱的萌芽,因为学校纪律不容许这芽正常地萌发,因此便以扭曲了的形式表现出来。我想,这正是今日中学教育中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也无法否认的问题。不管你愿不愿意,要在今日的青少年中抹杀这个时代的“芽”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如何探讨一个适当的方法,把这个时代的产儿引向合适的方向。(1985年5月15日)
读后感:
由《红衣少女》提出的社会问题,已经过去二十五年了,可是在目前的大中小学校中,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学生不用说了,现在已有结婚带着孩子上大学的例子;中学里的小情侣,也已成了公开的秘密;小学生虽然还太小,但也并非什么都不懂,这是尽人皆知的现实。这说明,二十多年来,由《红衣少女》提出的这个社会问题不只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愈演愈烈,已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也说明,二十多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基础道德教育是失败的,缺失的!空军上校戴旭说得好,中国试图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却没有动摇他国的文化,而他国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却将中国文化砸的体无完肤;中国输出孔子文化,但是中国有多少儒家学徒?同时又有多少基督徒?中国在失去毛泽东后,中华民族已经没有了信仰!——此话说得似乎有点偏激,但却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政府每年花费大笔的资金在国外大办“孔子学院”,推销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是在自己的国内,在大中小学中,又何曾见到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影子呢?
中国人现在有什么信仰呢?有!就是“钱”!“一切向前看!”这句原本激励人心的句子,现在变成了同音不同义的“一切向钱看!”就是中国文化被“砸的体无完肤”的绝佳证明!君不见,在今年的亚运会上,中国的运动员们穿着的运动服上印的是“金龙鱼”三个大字吗?“中国”的国名已经变成“金龙鱼”了!中国体育官员的无耻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居然允许用一个企业的名字来代替14亿人的国家的国名!请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运动员服上是用企业名字代表国家名称的?!这也是中国的世界第一吗?(2011-1-8)
学校要放电影《红衣少女》啦,我一听高兴得跳起来。为啥呢?因为我班一些看过这部影片的同学都说我像安然,我真想早点知道片中的安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并从中了解我自己。
电影演完了,我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我在久久地思索:我像安然吗?影片中的安然是个纯真而又敢于坚持正义的女学生,她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对生活中那些不健康、不正常的现象感到气愤,她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心胸去装下美,为此,她被老师认为是一个脾气倔强,不通事理的怪学生,但她那渴求知识的愿望,那坦率诚挚的态度,是和我们80年代的青年学生息息相通的。我是安然的同龄人,也象她那样活泼、热情,爱学习,珍惜同学间真挚的友谊,我们都充满了好奇心,爱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认识世界。就这些来说,我的确有些像安然。可是,为什么我不能像她那样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培植美呢?我真像安然吗?电影中的情景又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
刘冬虎,安然的一个同学,一次在校外被人打倒在地,正巧安然和祝文娟经过那里,安然不顾祝文娟的劝阻,冲上去拉开了几个撕打的男生,并指责他们的行为。多么勇敢啊!安然的气势,把比她高大有力的男生都震住了。我能这样做吗?哦,不能。有一次,我们班上的两个同学因一点小事吵了起来,最后动了刀子,可我却远远地躲到了人群的后面。我害怕他们怪我多事,害怕刀子伤着我,害怕将来受到报复。可安然在冲上去劝架的时候,可曾这样前思后想过?她没有胆怯,没有畏缩,我能与安然相比吗?
第二天,老师向刘冬虎、安然、祝文娟询问这件事,安然向老师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并说祝文娟也可以作证。但祝文娟矢口否认了。安然气愤地斥责祝文娟:“你撒谎!撒谎!”我细细品味着,我不差点撒了谎吗?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去林场散步,我们同时看到两个同学正在偷偷吸烟。我的朋友上前去制止了他们,我却悄悄溜走了。第二天,我的朋友向老师报告了这件事,老师又问我,我支吾了很久,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是的”这两个字。我虽然没有说谎,可却经历了多么复杂的思想斗争啊,我像安然吗?
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字,安然当着全班的面给老师指出来,虽然她没得到同学的支持,也没得到老师的信任,可她毫无顾忌。假如是我,敢这样做吗?不!即使得到老师的鼓励,我也很少怀疑老师讲的课会有错误,我总是在权威面前失去了自己的主见,我像安然吗?
不!我不像安然,安然的心,纯洁得象透明的水晶,没有一点世俗的尘垢,没有一丝自私的阴影。而我呢?小大人的世故,小娇娃的虚荣,使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青团员,失去了一个新时代青年的朝气和勇气,这样,我怎么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呢?又怎能培植起美呢?这正是我和安然不能相比的地方啊!
看了《红衣少女》,我在沉思中深受震动。安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与她相似的外表里精神世界的巨大差距。促使我不断去与自身的自私、虚荣、世故做斗争。安然对她爸爸画的那幅油画的理解是多么深刻呀:“它在亲吻大地,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我明白了,这不正是安然美好心灵的核心吗?只要我敞开心扉,以对祖**亲赤诚热爱的心投入到生活中去,也就能像安然那样正直、无私、勇敢、坦率;进而也就能像张海迪、张华那样去学习、去生活、去战斗!
第二篇:红衣少女观后感
红衣少女观后感
一抹亮丽的红色于沉寂的桎梏中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于知己的离别间追寻着自己的理想。安然≠黯然,安然的活泼、开朗、热情令人感动,安然的执着、正义、坚定令人向往,她的青春无时无处不闪现着理想的光辉和真挚的心意。安然拥有着红色的热情,姐姐深藏着白色的真挚,父亲秉持着蓝色的厚重,母亲品尝着灰色的辛酸,而老师施加的却只有黑色的禁锢,这是电影的斑斓,这也是我们许多人曾经生活的颜色。转眼过去,青春正驾着时间匆匆流逝,扪心自问,曾经日夜思念的梦想呢,曾经激荡心灵的憧憬呢?仰望星空,仰望自己的过往,现在的我已变得怯懦、世故、拘泥,我想知道究竟是顽皮中的哪次碰撞或是生活中哪把刻刀使我丢失了最初的品质,使我不再希冀。
我们似乎很小的时候便需要学会妥协,学会服从,学会迎合,学会放弃,如此的水滴石穿,如此的花开花落,青春早已渐行渐远,我们也在不断长大,可付出的代价却是心里剩下的麻木与平凡。小时候,我们会问长辈们许多问题,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热爱,而得到的答案总是“长大了,你就知道了”,于是我们希望快些长大,快些去拥抱这个世界的真理与美好,可长大了,我们却变得慵懒,变得随遇而安。学习由内心的认知需求变成了工具,变成了通往社会生活的天梯,哪怕没有一丝心向,哪怕没有一点热爱,它还是冷冰冰的等着被一次次的拾起,我们没有留下什么,留下的只有镌刻在教室课桌上的豆蔻年华。
还记得被自己揉捏成末的橡皮擦吗,还记得横跨课桌的那条粉笔印记吗,还记得那片开满油菜花的田野吗,还记得背着书包、沿着小径一路欢唱吗,还记得。。。童年的歌总是让人感怀,童年的梦总是让人倾羡,小小的身子似乎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小小的心灵似乎总是不能平静。仰望星空,悠远的天空就是我的方向,淋在风里,悠长的雨巷就是我的惆怅。一本静默的挂历会变成一只只翱翔蓝天的飞机,一扇古老的窗棂会成为一个个绽放心间的动人故事,那时的梦想似乎触手可得,那时青瓦上的炊烟似乎总是伴着美好的夕阳。来来往往的岁月缠绵,转眼过去的梦境梳理,现在的梦想却已变得遥不可及。。。祈祷着惊艳的成功降临,吟诵着他人的奉为圭臬,高举双手,紧闭窗棂,我的生活揉进了百种牵挂,揉进了千帆竞发,揉进了万遍叮咛,眼中也揉进了刺痛的茫然。守着学习,守着家人,守着责任,守着自己,现在的我愿意将成年积累的秋叶压在心上,愿意将殷红的笙箫深深埋藏,我会思虑身后的狂风骤雨,我会担忧前方的风平浪静,如一叶飘零的孤舟总是期许能攀附于巍峨的信念,如一支纤细的蜡烛总是渴望为取暖之火点燃。反反复复的经历回响,还是那句“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三篇:《红衣少女》观后感
还是换件淡色衣服罢
——观《红衣少女》有感
虽然是部年代比较久远的电影,但它给我的震撼和触动却并不亚于那些加入了各种华丽特技的电影。许多中国当代文学范畴的作品很是善于把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故事娓娓道来,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给你属于中国人的触动和共鸣。我觉得《红衣少女》是一部特别适合中国人看的电影,无论是80年代还是21世纪的现在,我想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人性并没有太大本质上的改变,也许因为它跨度不够大,亦或鲁迅先生笔下的民族劣根性仍旧深深扎根在我们的体内。
安然是一个个性极其鲜明,聪明直率,如男孩子般的女孩子。她喜欢大声唱歌,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听音乐,喜欢和男孩子玩在一起,喜欢在老师犯错误时直截了当地指出来。我发现我是极喜欢这个女孩子的,因为她够真性情,因为她拥有我们大多数人缺少的最本真的自我。但正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在故事里面却并没有受到班主任和大多数女生的喜欢。其实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似乎天生就有一种排他性,看到校服里面一抹明艳的红色,便会觉得这个穿漂亮的红衬衫的女生标新立异,千万不能靠近。这样的想法就和我们身上穿的校服一样,被统一植入了我们的脑内。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着集体高于个人,不容许搞特殊性这样的教育。久而久之,就算最后我们脱下了校服,打扮着装千差万别,脑中的那套校服却很难再脱掉了。看到别人去考公务员,便想着自己也该去考一下;看到这个专业很热门,就想着跟着大部队总是不会出错的,于是一头扎进里面。
当然也有被压抑久了想要释放个性的,但到头来不过是换了另一套校服罢了。决心不想再和主流文化有任何牵扯,于是便去烫了一个爆炸头,带上耳环耳钉,穿上朋克的服装,摇身一变成了非主流。从一开始便给自己定了个性的标准和方向的话,又还怎么能被称之为个性呢?毕竟个性不是把自己打扮成与周围格格不入,而是脱掉思想里那件校服,摆脱世俗各种无理取闹的标准,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原则去生活,当然得在你的基本人生价值世界观是正确的基础上。
可惜,在中国,富有个性的人是很难滋润地生活下来的。安然之所以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仍旧保持着个性,幸在她有一直支持她的姐姐和爸爸。安静是个在这样的社会中仍旧保持着
第四篇:《旋风少女》读后感
倔强的执着
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孩,我爱文字,从心里深爱!
那一个个跳动的文字精灵会带给我最真实的体验质感。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会给我身临其境之感。
在我的心中文学名著永远是我的最爱,因为它们的经典是很难超越的。文字于我而言就如雨露于花草一般,而名著于我而言就如阳光一般。以前,我眼中的80、90后小说以及网络小说都是描写的消极的的一面。就如郭敬明所述:“我站在悬崖上,看一幅幅明丽奢侈的青春在我眼前飘过,不禁泪流满面”,这样的文段带不来青春的奋发向上的热血与激情。然而,世事无绝对。
当某一天,我与《旋风少女》邂逅了,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了。因为在这部励志言情小说中,在明晓溪的文笔中我看到了执着,读到了勇敢,学到了坚强!在她朴素清秀的字里行间中我寻找到了青春的积极与倔强。
《旋风少女》来自明晓溪不经意间的创作灵感。是她放下了正在写着的欧州故事,执着要写的一部作品。书中执着的主人翁或许正是她的真实写照。故事讲述了普通的一个女孩子怎么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世界级的跆拳道高手,这成长过程中的欢乐、辛苦、泪水和胜利,还有伴随着她的爱情。然而,在我的观点里言情小说是无聊与无趣的。《旋风少女》共四部:《光之初》(又名:《旋风少女》)、《心之萌》、《虹之绽》、《 爱之名》,现已完结。
而此部小说的第一部更偏向于励志,而后的三部则更多了言情。所以我只爱第一部。但不可否认:整个故事是积极向上的!
小说第一部主要讲述了百草和其他人物的最初相识。作为孤儿的她被师傅收养着。但师傅却被误认为曾在比赛中使用兴奋剂,因此被跆拳道界除名,也正因此师傅的女儿不认自己的父亲。而百草却待师傅如父,她相信自己的师傅的实力与人格。因此,受着所有人的歧视与排斥,当然也没有任何机会参与任何比赛。后来,当有人在私自嘲笑、谩骂自己的师傅时,百草那样气愤,想为师傅鸣不平,于是与其他道馆的人PK了。为此,白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她被赶出了道馆,流落街头。这时,她唯一的朋友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她去了松柏道馆。故事从这里开始,她开始认识更多的跆拳道界的人物。她在众人的不喜欢与鄙视中成长,经历了挫折、困难后渐渐的成长、渐渐的被众人接受、喜欢、支持!
小说《心之萌》则讲述了14岁的百草已经长成17岁的大姑娘,最帅的白色运动跆拳道与最晶莹刻骨的爱情组合出场了。故事讲述跆拳道女孩戚百草要和高高在上的婷宜对决,而就在出战的前一晚,师兄初原在练功房里用一枚草莓发绳,挽起了如她性格般倔强的头发。在那一刻,少男少女的朦胧爱情和暗生的情愫开始萌动起来。晓溪用她温情的笔尖,缓缓地在人的心头划出柔软的爱之痕。
虽然在比赛中被婷宜打败,但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潜力。可是三年后,百草的光芒依然被笼罩在婷宜的阴影下。在队内的比赛中,百草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让婷宜感觉到了来自百草的巨大威胁。就在这时跆拳道世界锦标赛队员选拔即将开始,百草要和婷宜对决争取比赛名额,但教练说百草必须击败韩国天才选手的实力才有可能。在去韩国道馆交流时,听到他的师傅被侮辱,被激怒的百草大放光芒,向世界顶级高手发起挑战。
而在这个时刻,初原对百草“你是不是喜欢若白”的质问让暗涌的情愫碰撞成激烈的火花。若白和初原,两个优秀的光芒四射的少年,哪个才是百草最爱?自信英俊的廷皓,对百草的真诚呵护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独属于少年时代的梦想与爱恋,有忐忑,有悸动,有错过,有误解„„当然一切都是以爱之名,因心之萌,美好而又珍贵。
小说《虹之绽》紧承《心之萌》留下的悬念,以一场紧张刺激的对战精彩开篇。百草战胜韩国金敏珠,并且以双飞踢的第三踢,把金敏珠踢落到台下,一举成名。
与此同时,关于爱情的三条线索也在悄然拉开,俊朗的廷浩从美国归来,温润如玉的初原在韩国突如其来地向百草表白,冷峻的若白身体虚弱、似患上了未知的疾病,把对百草的爱一直埋在心底„„ 百草最终会选择和谁在一起?这是牵动万千读者心的未知结局。而一幕幕关于爱情的欢喜与悲伤、争夺与守望、执着与放弃的片段,一幕幕关于友情的矛盾与感动、关于成长的痛苦与欣慰的桥段,并把这个开端与结局之间填满。它无时无刻不把它的读者包裹在感动、浪漫和温情之中。
末部《爱之名》则讲述了百草在跆拳道美少女挑战赛上大放光芒,成为了世界级的跆拳道选手。这个夏天,百草将会迎来从未经历的艰难和困惑,以及从未经历的荣耀与幸福。
当初朦胧的爱情和暗生的情愫也都开始愈发地明朗化,三个男生的追求和爱意,让百草体会到爱情的魔力,也体会到了青春年纪酸楚的心事。若白的生病让整本故事弥漫了悲伤的情绪。忧伤和明媚交织,励志和爱情辉映.以爱之名,止爱之殇!
整个故事忧伤和明媚交织,励志和爱情辉映,故事曲折动人,极具看点,是明晓溪个人的巅峰之作。
但正如老师所讲,从这部小说中也可以发现市场化情节,校园情节,网络化情节,以及叛逆风格。这些,都是网络小说的共同点。但这部小说让我对80、90后文学以及网络小说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不再认为80、90后只会写那些黯然神伤的句子,只会写那些爱恨纠葛的故事;我不再认为80、90后文学是难得有内涵的;我也不再偏激的讨厌网络小说了。因为美其实是存在的,只是我没有发现它!更重要的是我从这部小说中学到了百草那坚强、勇敢、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草一般的精神。它将激励着我去谱写更美的青春乐章!80、90后文学以及网络小说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等待着我们发现!
第五篇:穿越时空的少女读后感
人类真的是世界的神么。
不是。人类也有无法跨过的东西。比方说,时间。
人们在很多小说,电影中描述并幻化那种可以使时间倒流的机器,来表达自己对操纵时间的渴望,但渴望终究只是渴望而已。大概,不会有人可以真正的,在时间中逆流而上吧。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就不会考砸了。”
“如果时间倒流,我一定不会再犯那种错误。”
“如果时间真的可以倒流……”
时间可以倒流么。
谁知道呢。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截点。回忆到了那里,就停住了。当然,我们总是在往前走,不得不走,带着所有光荣和残破和平淡和幸福往前走。但是你知道,你不是完整的。一部分的你被时光拦截下来,她和你挥手告别,永远的留在那里。剩下的部分,总是试图回头去寻找那些碎片。
十七岁的少女真琴很快地掌握了控制时间的技巧:只要从很高的地方跳下来,就可以穿越时空。于是,很多令人激动的东西接踵而至,她不停地穿越,去一次KTV可以唱10个小时,只要记下答案就可以在考试中拿高分,打棒球时只要按上次球的路线边可以接住,可以回到从前去吃妈妈那时做的烧烤……
可以掌握时间,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吧。大概是这么想的。
她却忽视了那个脑海中的回音:真的么。
对我来说,大概永远都渴望停在十七岁。
动画版的电影向原著小说致敬,以一种巧妙优雅的方式。女主角发现自己的超能力之后,去找自己的姑姑商量。姑姑在做修复古画的工作,一派淡然,跟她说:“每个少女年轻时都能穿越时空的。”
没错,她才是原著小说的女主角。是那个不得不面对自己喜欢的男生已回去了未来,徒然等待的女生。而活在当下还是少女的少女,她的那个未来男孩,回到这个时空,就是为了看那一幅正在修复的古画。在他的时空里,那幅画已经损毁消失。在这里,时空和记忆,原著和改编,形成一个美丽的回环。
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是真琴却是真切地听到了那遥远的声音。她相信着,她望着蔚蓝的天空和团团白云,微笑,脑海中是千昭的影子。在未来等待着的千昭。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千昭在那个小小的黑板上留下的字。我们要奔跑,像真琴,迎着时间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