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建和谐世界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资源
共建和谐世界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资源
——张志刚
2011年03月15日《宗教与世界》点击:次
一、引言: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
“宗教对话”可谓国际宗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个前沿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伦理宣言》起草者孔汉思就再三强调: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就没有民族、国家乃至文明之间的和平;没有宗教之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没有宗教研究,就没有宗教之间的对话。这三句话构成了“一个阐明宗教对话之重要性的三段式”。按照它的推断,宗教对话显然太重要了,不但事关宗教之间的和平相处,而且关乎民族、国家乃至文明之间有无和平可言。正是鉴于宗教对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际学术界近十几年来越来越注重反思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以发掘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本文所要评论的是中国老一代著名学者所做的相关理论探索。
二、中国宗教文化的历史特点
自明末清初中西方文化相遇以来,如何认识中国宗教传统及其特点一直是个学术难题。斯马特是这样介绍中国宗教的:“西方人经常会对中国的宗教感到困惑„„从西方人的观点来看,中国宗教实在是一个大杂烩。”更有甚者如孔汉思所言:“西方学者曾经推测,中国古代社会实际上并没有宗教生活。”为什么竟会如此呢?我们可从杨庆堃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里找到耐人深思的线索。该书“导论”中提到,那些来华传教士最早发现了一种与基督教迥异的情形:中国人的信仰是迷信,从那时起这种观点在西方已流行了一个多世纪。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儒家伦理观念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支配着社会价值体系,这就取代了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的宗教伦理功能,而没有出现强大的宗教组织,也没有发生长期的政教之争。因此,西方汉学家一向认为,儒家思想传统在价值观上是世俗性的,在宗教观上则是不可知论的,这样一来便轻视了宗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及其影响。
为了消除长期以来“西方观点”对于中国宗教研究的偏颇影响,楼宇烈先生近几年来在多次讲演中阐明了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十个特点:(1)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王权的现象;(2)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神信仰”,而一向是“多神信仰”;(3)祖先崇拜;
(4)在人神关系上,不唯神命为听,不相信神有绝对权力,而是如同处理人际关系;(5)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具有很强的现世性和功利性,而缺乏神圣性;(6)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带有比较浓厚的理性色彩,而不是完全情感化的;(7)中国的宗教信仰强调“个人内在的自我超越”;(8)中国的宗教缺乏强烈的传教精神;(9)在中国历史上王权对于宗教是比较宽容的,允许不同宗教并存;(10)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有大量的民族宗教问题。
牟钟鉴先生在《中国宗教通史》(上、下卷,2000)的最后一章归纳了中国宗教的五个特点:(1)原生型宗教的连续存在和发展;(2)皇权始终支配教权;(3)多样性与包容性;
(4)人文化和世俗化;(5)三重结构的衔接与脱节。对上述两位先生的归纳进行比较,可得到下述几方面的启发。
第一,两位先生的看法具有一致性。这明显地表现为,牟先生讲的特点(2)就是楼先生首先强调的,“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王权的现象”,或者说“皇权始终支配教权”。但这里指的一致性,更多地反映在下一方面。
第二,牟先生所讲的特点(1)、(3)和(4)比楼先生的讲法更有概括性。譬如,牟先生就特点(1)指出,与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宗法等级社会相适应,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原生型宗教信仰,不但没有像希腊、埃及、波斯和印度等文明古国发生的情况那样,到中世纪便被创生型宗教取代了,反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得以发展和强化,以致天
神崇拜、皇祖崇拜、社稷崇拜与皇权紧密结合,形成了宗法性国家宗教。这种解释既包含了楼先生所讲的第(2)、(3)两点意思,又能使我们理解其历史原因。又如,关于特点(3),即“多样性与包容性”,牟先生是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一体结构、儒家哲学“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和中国社会的宗教宽容氛围来做出解释的,这就把楼先生所讲的第(2)、(9)和(10)几个特点统合起来了;再如,牟先生所讲的特点(4),即“人文化和世俗化”,不但包括了楼先生讲的第(4)、(5)和(6)等几重意思,而且解释要点大多一致,像中国宗教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伦理性、现世性、功利性、人性或理性等。
第三,两位先生的有些观点虽不相同,但各有见地,可使我们互为参照,更为全面地认识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整体特征及其复杂性。譬如,楼先生所指出的特点(7)和(8),即“中国宗教信仰注重内在的超越性”和“中国宗教传统没有强烈的传教性”。又如,牟先生所阐述的特点(5),即中国人的信仰结构主要是由“官方信仰”、“学者信仰”和“民间信仰”形成的,这三大群体的信仰状态既彼此贯通,又相对独立,甚至有所脱节,所以不应用一个简单的判断来概括中国人的信仰特征。
三、中国宗教文化的优良传统
牟钟鉴先生根据长期而系统的中国宗教史研究,将中国宗教文化的优良传统概括为五点:多样性与和谐性;重视行善积德和道德教化;善于把爱教与爱国统一起来;与时俱进、勇于改革;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为繁荣社会文化多做贡献。限于篇幅,下面简介他对前三点的解释。
(一)多样性与和谐性,即和而不同,多元一体
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很有凝聚力,作为统一国家已有数千年历史,并正在复兴之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次,中国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家,既有以人文理性为特征的儒家仁礼之学,也有以神道崇拜为特征的诸多宗教信仰。哲学与宗教、人学与神道交织互动,使得中国的哲学多少带有宗教的神圣性和神秘性,也使中国的宗教具有较强的人文理性。因此,中国历史上没出现强大的禁教思潮,也没出现浩荡的宗教狂热。再次,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有祭天祭祖祭社稷的国家民族宗教,有土生土长的道教,有诸多民间信仰和民族传统宗教,有外来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还传入过犹太教、摩尼教、琐罗亚士德教等。可以说,中国犹如一个“宗教百花苑”,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都能在这片大地上共同生存、和平相处。各教之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武力流血冲突,更没有发生过西方宗教史上那样的残酷而长期的宗教战争。
(二)重视行善积德和道德教化,把去恶为善放在首位,作为宗教的主要精神方向
例如,佛教讲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怜悯一切有情众生。道教受老子“尊道贵德”和“报怨以德”的思想影响,十分重视道德善行在修道中的关键作用。南北朝时期有儒、佛、道三教之争,最后达成共识,便是三教虽异,同归于劝善。所谓“三教”,实质是指三种道德教化之道。所以,中国传统宗教的本质特征是“道德宗教”,所谓“神道设教”,目的在于淳厚社会道德风气。这种道德宗教传统也影响到中国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包括新老教),使其教义中的道德内涵逐渐得到充实和凸现,强化了它们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三)善于把爱教与爱国统一起来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饱受殖民主义的压榨欺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国人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中国各大宗教的人士,主流是爱国的,他们积极投身于抗外侮、救国家的社会运动。佛教有“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的教义。抗日时期,弘一法师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的号召。道教大师陈撄宁主张“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扬道教,即所以救国”。伊斯兰经学家虎嵩山提出了“国家兴亡,穆民有责”的口号。
牟先生的上述看法并非一家之言,而可以说是中国老一代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解。方立天先生把中国宗教的优良传统概括为如下四点:
1、宗教间互相包容的传统。中国宗教史表明,各宗教之间虽有对立的一面,但也有融合的一面,如佛教与道教由冲突走向融合,道教与民间宗教也长期处于融合状态。中国宗教并没有因为信仰价值的差异而导致长期冲突,更没有宗教之间的战争,相反是在长期的和睦共处中各得其所。
2、爱人利他的传统。如佛教的平等慈悲,容忍布施的理念;道教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思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爱人仁慈、慈善公益的主张,都有助于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3、爱国爱教的传统。历史与现实都表明,中国宗教主张把爱教与爱国统一起来,积极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荣誉和根本利益。如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的“弘扬道教,即所以救国”;伊斯兰教的“国家兴亡,穆民有责”等主张,都体现了中国宗教的爱国、护国的崇高精神。
4、关爱自然的传统。如佛教的缘起共生论,认为人与自然万物都是由各种原因、条件而相待相成的;道教视天、地、人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都十分尊重自然,主张善待万物,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
比较牟先生和方先生的概括,可留下两方面的深刻印象:一方面,虽然两位先生各有不同的总结概括,但显而易见,他们关于前三点的概括与论证是基本一致的,综合他们的提法,可把这三点统称为“提倡兼容并包”、“注重道德伦理”和“力主爱国爱教”;另一方面,两位先生所讲的其他三点尽管有别,但它们因视角不同而有互补性,有助于日后更完整地阐扬中国宗教文化的优良传统。关于此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牟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用跨文化的眼光和比较宗教学的视野来回顾和观察中国宗教文化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宗教文化有着与西方宗教文化很不相同的轨迹和特点,它的传统在许多方面都是很可贵的。尤其是在当今国际上民族宗教冲突日益加剧,以基督教为背景的美国与以伊斯兰教为背景的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对抗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宗教文化的优良传统更显示出它特有的价值和长处,既值得我们自豪,更需要我们认真去继承发扬,这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对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中国文化传统的思想资源
在前两部分基础上,再深入探讨一下前述的“显著特点”和“优良传统”与中国文化传统思想资源的内在关系。中国文化传统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思想源流。方立天先生对此有精练的表述:在中国特定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道、佛三大支柱构成的,儒、道、佛三家的文化旨趣都在于关注人文价值;因而要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最要紧的工作应是弘扬中华传统哲学——主要是儒、道、佛哲学的优秀传统。这种注重弘扬中国哲学传统思想资源的主张,是契合中国文化、思想和学术背景的。冯友兰先生早就指出:“哲学在中国文明里所占据的地位,一向可跟宗教在其他诸多文明里的地位相比。”所以,我们主要品评一下,中国前辈学者是如何阐发儒、道、佛的哲学思想资源的。
中国文化传统能否为“文明的共存”做出贡献呢?这是汤一介先生为反驳文明冲突论而思考的问题。他着重探讨了儒、道两家的传统哲学观念所能提供的积极思想资源。
(一)儒家的“仁学”所能提供的积极思想资源
《郭店竹简》中说:“道始于情”。这里的“道”是指“人道”,即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原则。人与人的关系是从感情开始的,这是孔子“仁学”的出发点。孔子说:“仁者,人
也,亲亲为大。”但“仁爱”精神并不止此,而是要由“亲亲”扩大到“仁民”,即“推己及人”。这就须以“忠恕之道”作为“仁”的准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那里,“仁”是人的内在品德,“礼”指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仪制度。“礼之用,和为贵”,人们遵守礼仪,须是自觉的,出乎“爱人”之心,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其由人乎?”有了追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把“仁爱之心”按照礼仪予以实现,整个社会就和谐安宁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和儒家的这套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治国者,对于现在世界上的那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统治集团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治国、平天下”应该行“仁政”,行“王道”,不应该行“霸道”。行“仁政”、“王道”可以使不同文化得以共同存在和发展;行“霸道”将引起文明的冲突,而使文化走向单一化,形成文化霸权主义。如果把孔子的“仁学”理论用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那么在不同文明之间就不会引起冲突以至于战争,而实现“文明的共存”。
(二)道家的“道论”所能提供的积极思想资源
老子《道德经》里,“道”是基本概念,“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老子提倡“自然无为”,可以理解为:不要做(无为)违背人们愿望的事,这样社会才会安宁,天下才会太平。老子引古代圣人的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扑。”这就是说,掌握权力的统治者不应对老百姓过多干涉(无为),不要扰乱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好静),不要做违背老百姓意愿的事(无事),不要贪得无厌地盘剥老百姓(无欲),这样老百姓就会自己教化自己(自化),自己走上正轨(自正),自己富足起来(自富),自己生活朴素(自扑)。
如果我们对这一段话给以现代诠释,那就不仅可以使一个国家内部安宁,而且对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无疑有重要意义。对这段话我们可以作如下诠释:在国与国之间对别国干涉越多,世界就越加混乱。大国强国动不动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世界越是动荡不安和无序。大国强国以帮助弱国小国为名而行掠夺之实,弱国小国越加贫穷。发达国家以越来越大的欲望争夺世界财富和统治权,世界就会成为一个无道德的恐怖世界。据此,我认为“无为”也许对新帝国的领导者是一付治病良方,如果他们能接受,将会使世界得以和平和安宁。
(三)中国佛教哲学理念所能提供的积极思想资源
中国佛教哲学有什么现代价值?这是方立天先生在《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的“结语”里想回答问题。他针对当代人类社会的三组基本矛盾——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阐发了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其中,尤以第二部分内容,即“协调人与人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与我们的话题密切相关。
方先生指出,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人与国家等的多重关系。由此来看,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利益冲突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同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二是,南北贫富差距更加扩大,世界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贫困。中国佛教哲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对于化解这些问题,是有理论启示和现实意义的。
上述两个问题中,和平共处是最大的难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残杀生灵数以千万。战争的根源之一即在于:不懂得人类共依共存,自利利他的缘起之理,不重视沟通和解,不尊重他人生命。佛教的平等理念强调,人人本性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尊严的平等。平等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和平;和平来自对人我平等的深切体认,基于平等的和平,才是真正而持久的和平。所以,佛教的人我互相尊重的思想,有助于人类和平共处,追求共同理想,建设人间净土。此外,佛教所讲的“慈悲济世”、“五戒”和“十善”等理论,均以“不杀生”
为首,表现了佛教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崇高品格;而慈悲思想则体现了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也是远离战争,呵护和平的。自太虚法师倡导人间佛教以来,中国佛教一直关注世界和平,渴望世界和平,呼吁世界和平。可以说,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当代佛教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对于推动世界和平已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南北贫富悬殊问题,不仅关系弱势群体和劳苦大众的生存,还会构成**的根源,直接威胁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佛教的平等慈悲观念,为化解这些问题提供了指针。佛教一贯重视慈悲济世,助人解除痛苦,给人以快乐。佛教的布施是重要的修持法门,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于人,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和智慧,为他人造福成智。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在于,其重要原理日益得到充分阐发,并经创造性诠释后其作用开始彰显;把佛教哲学思想运用于缓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必将有助于提升人类的精神素质,减少人类的现实痛苦,满足人类的新需要,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四)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哲学精神
前面分头叙述了儒、道、佛哲学思想资源的重要现实意义。那么,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哲学精神何在呢?此种哲学精神又可为推动宗教对话、化解文明冲突、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何等重要的思想资源呢?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中国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一直探索的前沿课题。现有大量学术成果中,还是要数学贯中西的老一代学者所做的理论探讨最值得重视、最有参考价值。
季羡林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一言蔽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谐”。现在我国学者论及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哲学精神时,也大多强调“和谐”观念,并主要用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来予以解释说明。虽然这可使我们了解和谐思想的主要来源,但仅此思路是不够的,还应将其提升为中国哲学传统的一个基本范畴,以揭示它所蕴含的中国哲学智慧。让我们来看冯友兰和张岱年两位中国哲学史学科开创者就此范畴所做的理解和阐释。
对待不唯相冲突,更常有与冲突相对待之现象,是谓和谐。和谐非同一,相和谐者不必相类;和谐亦非统一,相和谐者虽相联结而为一体,然和谐乃指一体外之另一种关系。和谐包括四方面:一相异,即非绝对同一;二不相毁灭,即不相否定;三相成而相济,即相互维持;四相互之间有一种均衡。
这是张岱年先生对“和谐”的界说,他是将此范畴上升至哲学思维层次,作为辩证法的一个基本概念来理解的。冯友兰先生的思路也是如此。他以95岁高龄写就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是以传扬“太和”观念的历史启示来收笔的。冯先生指出: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曾把辩证法的规律归纳为四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和”是张载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他认为,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就是“和”,宇宙的正常状态也是“和”。这个“和”,称为“太和”。冯先生深有体会地做出如下总结: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
“仇必和而解”是客观的辩证法。不管人们的意愿如何,现代的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是照着这个客观辩证法发展的。
现代历史是向着“仇必和而解”这个方向发展的,但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所需要的时间,必须以世纪计算„„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不会永远走“仇必仇到底”那样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
两位先生的以上见解,并不仅仅代表中国学者对于本文化传统的基本哲学精神的价值认同,国外饱学之士也有同感,也认此理。譬如,宗教对话和全球伦理的倡导者汉斯?昆,向
西方电视观众介绍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时讲道:在中国哲学传统中,一以贯之的就是寻求天地间的和谐一致;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寻求天地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天与人间的和谐,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他把此种中国哲学传统称为“大和谐精神”,并相信此种精神不但对中国的未来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构建世界伦理有重大贡献。
关于人类社会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前景,费孝通先生有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此饱满“和谐精神”的美言美意,是否可为促进宗教对话、化解文明冲突、共建和谐世界提供“富有古老智慧的中国经验”呢?笔者信以为然。
第二篇:加强社区文化共建促进社区文化和谐
文章标题:加强社区文化共建促进社区文化和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丰富社区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区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区和谐等方面,显示出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广陵区作为扬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江苏省先进文化区,在这方水土孕育而成的扬州清曲也被国务院颁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我区以组织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创建群众文化网络、文化设施和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为重要目标,以培养建设高水平的社区文化工作干部队伍为组织保证,社区和谐文化的基础工作扎实推进,使社区文化得到延伸和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全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抓组织建设,建立社区文化工作机制。我区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和社区建设规划,量化硬件、软件指标,逐月、逐季考核,予以重点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社区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及时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协调驻社区企事业单位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推动了社区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和社区也配备了专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形成一个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格局和区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三级群众文化组织网络,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文化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驻区单位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共驻一地、共谋发展,不断把社区单位的资源优势整合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推动了社区文化共建工作不断发展。
抓阵地建设,搭建社区文化发展平台。社区文化阵地是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基本条件。为给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结合辖区的区域优势和社区实际,树立“共建共享、共驻互助”的理念,一是积极争取辖区内单位、学校、企业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二是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街道社区出一点,有关职能部门给一点的办法,新建、扩建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目前我区各乡镇、街道和社区的文化活动场所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许多社区翻新、改建了小广场,新建了文化室和图书室,建立了文化活动工程点、文化宣传长廊,成立了社区党校。各社区的阵地建设,为开展社区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社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互助的良好功效。
抓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文化基础。社区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建立了一支共有159名具有文艺特长、乐于奉献、素质较高的文化辅导员队伍,组织他们参加岗位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建设特色文化家庭户和特色文化团队活动中来。目前全区共有文化团队134支,其中2个团队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特色文化团队称号,共有特色文化家庭510户。各乡镇、街道和社区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时,都安排特色文化家庭登台竞技,蔚然成风。曲江街道在原有10支社区文体队伍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社区老年腰鼓队、老年歌舞队、老年健身队等,使业余文艺队伍人数由300人发展壮大至500余人,共有腰鼓队、民乐队、戏曲队、秧歌队等15支,并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家庭户,这对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抓活动建设,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活动是社区文化的生命。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也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我们改变过去文化工作侧重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利用社区学院这一载体,为下岗失业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与劳动保障部门共同举行“关爱在扬州,一对一帮扶”活动,与扬州日报社联合举办“走出麻将室,实现再就业”的专题座谈会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让市民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开发与利用优秀本土文化资源。我们举办了扬州清曲进社区巡演20余场,既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又让更多的人关心、热爱扬州清曲这一古老的艺术,自觉加入到保护和传承这一艺术的行列中来。今年演唱会在夏季将走进每个社区,同时还要进景区、进厂区、进园区和校园。
抓品牌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不再仅仅限于繁荣文化、提高居民素质,它已打破了文化视角狭窄的格局,积极介入诸如经济发展、邻里团结、拆迁拆违、维护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中,使文艺节具备了盈实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在各项重大活动和比赛中,我区金奖数多次位居全省城区之首,充分展示
了广陵精品文化的魅力。
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的文化职能部门,我们将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科学发展观认真思考、统筹社区文化发展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在创新发展中解决社区文化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努力打造一个个别具特色、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和谐文化社区,共同营造出舒适、和谐的广陵家园。
《加强社区文化共建促进社区文化和谐》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社区文化共建促进社区文化和谐。
第三篇:和谐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一、和谐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保证。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
于一体的文化形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没有广大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没有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没有明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观念的清晰界限,不但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也不肯从根本上杜绝犯罪的思想根源。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庸》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周礼》中说的“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表现出的都是一种超越一己之利的天下观,表达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大同社会”理想。孔子弟子有子说“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包括个人自身内部器官与功能的和谐。通常讲的“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仁者爱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庸”之道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医学辩证施治是追求人体内部的和谐。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高于人与人的和谐。佛家认为,人类只有和自然融合,才能共存和获益。佛教将这一认识概括为“依正不二”,即生命主体与周边环境是融为一体的运动的。可见,佛、道、儒有关和谐的认识是一致的。因此和谐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特质。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东方智慧的标志性的理念。
和谐始于内心。平和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人的精神压力增大,一方面能激发人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遇到挫折时,产生的怨恨情绪。这些精神上的不健康因素很容易导致极端行 为,最终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取得的是内心的和谐,而不是表面上的和谐。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 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里 健康、心里和谐的文化源泉。
现代哲学家提出,中国文化要和谐,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伦理秩序,即“第九伦”,即“人与神”的关系。因为,在现代社会,并不能因 为科学发达,就认为宗教无用。事实证明,宗教不但能抚慰人心、充实精神生活,即使对现代社会的制度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得出结论.“当今支撑美国社会发展的是两大支柱:一个是科学,一个是宗教。”比如,美国总统至今仍然按着《圣经》来宣誓。即使在物质生活中,所有美元上都印有一句话一-“我们相信上 帝”(in god we trust),即是证明。
科学家爱因斯坦更是明确地认为.“只有宗教没有科学只是瞎子,但只有科学没有宗教也是跛子”。
宗教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拯救灵魂而出现的。如佛教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摆脱的路只有一条,这就是自我解脱与超越自我,不仅痛苦会停止,而且当事人还能成佛,成为觉者。释迦牟尼在大菩提树下领悟到的证悟可以归纳为四大真谛,即真理。...儒家说的“天人合一”,道家说的“与物成春”,佛家说的“万物平等”,都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基础。
儒家哲学的文化之源是《周易,它是一种强调生命动态创进的历程哲学。“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 易》也是一套价值哲学,以宇宙生命广大圆融、和平中正为中心,阐明“至善”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此即所谓“形而上者之谓道”,而且“一阴一阳之谓道,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也。”
儒家精神可以归纳为三:
1、“一往平等”。儒家肯定一切万物均含“生飞而且不论大小生命都是同样的生命,所以彼此都有共同的平等性。”仁心“,是儒家的特点,包括”悲悯之心“
2、”大公无私“。天下为公,代表没有私心,不会偏心,更不会自我中心,这是一种环保哲学极重要的胸襟和精神 修养。反映一种”惜物“的精神,代表珍惜万物。
3、”忠恕体物“。就是用设身处地的精神,来了解万物、体恤万物。用”同其情“的精神来爱护万物,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保护万物。
道家的老子说:道是天地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唯达者知道通为一”,和谐的统一性。
道家的“机体主义”观念,在环保方面有三项原理:
1、万物含 生之理(即人对自然的理念);
2、旁通统贯之理(即人对万物的看法),万物彼此为因果为补充;
3、创进化育之理(即人对众生的态度)。
佛教的因果论,可分为五种因,第一因是“所信因果周”,第二因是“差别因果周”,第三因是“平等因果周”,第四因是“成行因果周”,第五因是“证
入因果周”。最终要达到“圆融无碍”。实际上是达到万物和谐的境界。
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文化,切不可忽视宗教文化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和谐文化的根本源头所在。
二、宗教文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当前的宗教文化主要集中在一些宗教场所,如佛寺、道观等地,就其大众性而言,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但同时存在着许多令人忽 视的问题。
一是宗教人士本身的素养与功底问题。据我们近年来的抽样调 查,南岳山的佛教僧侣认真诵读过《华严经》、《大藏经》、《涅磐经》 的不足30%;道教人士诵读过《道德经》、《易经》、《庄子》的不足28%。这样的状况怎样能弘扬宗教的哲学思想呢!更不懂得宗教本身的文治 教化功能和社会和谐功能了!
二是宗教信徒太世俗,对宗教的理解太浅薄,对于宗教的态度太功利!比如说佛教徒,想发财就拜拜财神菩萨,想生子就找观音菩萨拜一拜......。殊不知,佛教的教旨讲的是“因果先种因,后得果。不是临时想要什么就能得什么的,否则,就失去了宗教的社会进步意 义。
三是现在的宗教场所太功利和太庸俗,一切向钱看的势头很明显,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社会意义。
四是现在的中国宗教缺乏讲经和释经的场所,让众多想认识宗教 和了解宗教的人无法懂得宗教的真谛,因而宗教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 作用也就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略)总之,目前的宗教文化缺乏正面的引导。
三、和谐的宗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宗教文化。和谐 的宗教文化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宗教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宗教文化的建设。
在国外,宗教与政治严格分离,宗教有助于社会稳定,宗教有助于文治教化,宗教有助于净化心灵,宗教成为人们向往的心灵花园。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加拿大等地的宗教文化。
峨眉山、普陀山、龙虎山等地的案例。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的对联,让常德以德闻名。今天的常德为了弘扬”德文化“,落成了”中华道德园“。园中以”让 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一组城市雕塑,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使”德文化“变得鲜活。
**市正在开展新一轮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策划,”福“文化即将成为其旅游的总包装。其目的主要是针对广东旅游市场。这对南岳**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四、将南岳**打造成”中国宗教文化旅游之都“的构想
正因为南岳**是佛道儒三教和谐相处的典范之地,且南岳**又是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在内的东亚佛道儒文化圈的核心文化源地之一,加之南岳**的宗教旅游业发展在东亚地区的香港、台 湾、日本等地早已享有盛誉,因此,将南岳**建设成”中国宗教文化旅游之都“,再进一步打造成”东亚宗教文化旅游之都“是完全可行的。
中国当前的宗教普遍存在着多数宗教徒研习宗教经典不深、宗教 徒之间素质良莽不齐、对宗教真善美思想宣传不够、信教群众对宗教 教义理解不清、浮躁功利思想表现明显等问题,因此,中国目前的宗 教要想真正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习经、讲 经、释经和悟经等相关工作,从根本上发挥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达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在南岳**打造”中国宗教旅游之都“的前提是打造”中国宗教 文化之都“,在南岳**恢复中国三大传统宗教的讲经、释经、悟经活动,使南岳**成为中国宗教文化的传播之源,最终成为旅游之都。目标:心灵归隐之地,圆梦福寿之地,心灵净化之地 口号:中华圣都、中华宗教文化圣地、东亚宗教文化之都将南岳**打造成”中国宗教旅游之都“的基本方案如下:
1、修建”南岳宗教讲经堂“。重在开展宗教讲经、释经活动。比 如每隔一定时间邀请一位或多位宗教界知名人士前来讲经、讲学,定 期开展宗教讲经、释经活动,对于宗教文化的正确传播,具有积极的 作用。时间一久,知名度大为提升,不仅有助于东亚宗教文化之都的 形成,自然吸引了广大旅游者。
2、开办”南岳宗教经学院“,包括南岳佛学院、南岳道学院、南岳儒学(国学)院。以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传播传统宗教文化,从根本上把握宗教文化传播的方向,正确开展习经、讲经、释经和悟经活 动。促使南岳宗教学院创品牌,从而为中国乃至东亚各地的宗教场所 培养高层次的宗教人才。
3、开辟”南岳宗教文化广场“。广场一方面可以为大庙提供分流 场地(目前的南岳大庙太拥挤),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朝拜祭祀作用。比如参照江苏灵山等地的经验,在广场设立祝融总神,建立大型神像,神像处于莲花之中,每隔一刻钟左右莲花开放一次,此时正是信徒虔 诚朝拜之时,久而久之,名声大作,影响深远。
4、开辟南岳”禅学文化夏令营“、”慈悲文化夏令营“。成为青少 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谐文化教育和”向善“文化教育的基地。
5、增设特大型卧佛,强化南岳的宗教元素。可以在南岳西侧通 往京珠高速公路西出口(石市)的道路附近增设一些宗教设施,如卧 佛等,不仅增加朝圣场所,而且能增强宗教氛围,形成宗教圣地的规 模效应。
6、成立宗教典籍校勘、整理和宗教图书的出版中心,形成宗教 文化的传播中心。
总之,必须充分发挥南岳**的宗教文化优势,发掘佛、道、儒 三家和谐共存于一山的文化特点,整合各种宗教文化资源,立足中华放眼东亚及世界,尽快打造成”中华宗教文化之都“、”中华宗教文化旅游之都“,进而走向”东亚宗教文化旅游之都"的目标。
第四篇:世界文化史中的宗教文化
世界文化史中的宗教文化
界文化丰富多彩,纵观世界文化史,她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从古代五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世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到现在的万花齐放,百家争鸣。年代不断地更替,社会不断地进步,文化不断地发展。在这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宗教文化绝对占有浓重的一笔。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既可以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也可以适应同一时代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适应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这是宗教产生发展的规律,也是宗教将长期存在的内在机制。提到宗教文化,那就不得不提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于约为公元前6一公元前5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前485)他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王子。悉达多是卡皮拉瓦斯图的一位国王之子,如今皮拉瓦斯图是一座位于尼泊尔边界附近的印度东北部城市。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常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佛教重要经典有<金刚经>、<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佛说阿弥陀佛经>
等等。兰毗尼园作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被视为佛教圣地,除此之外还有佛成道地菩提伽耶(菩提伽耶又称菩提道场)、佛初转法轮地鹿野苑、佛涅槃地拘尸那迦。在我国也有几处佛教圣地如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佛教文化与其他宗教文化相比其中有许多的独到之处。例如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遍看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主宰著人类的吉凶祸福,它操纵著万物的生死荣辱。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在自己的行为善恶与努力与否。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第三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第四 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佛教叫‘无明’)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了佛的责任了。第五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 人人皆可成佛。第六 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第七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第八 佛法是入世的。佛教讲的道理,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第九 佛教没有排他性。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才
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为‘邪说’。而佛教认为一切宗教,祗有教义深浅的区分,很少有好坏邪正的差别的。第十 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群中。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创始人是耶稣,耶稣是上帝耶和华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神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造物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神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但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个上帝(三位一体)。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基督教对西方中世纪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
先,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全力承担了挽救与传播古典文化的历史重任,并且为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其次,基督教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并使政治分散的西方以基督教为纽带融合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第三,基督教在客观上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复兴,并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西方哲学、法学、教育、艺术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耶路撒冷,梵蒂冈,圣地亚哥被誉为基督教的圣地,因耶稣基督于耶路撒冷受难、埋葬、复活、升天;圣徒彼得葬于梵蒂冈;圣徒雅各传道至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并埋葬于此。后人便在这些地方修建大教堂,于是渐渐成为信徒们朝圣的地方。
伊斯兰教,产生时间为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等。创始人穆罕默德,自称为“圣主”,生于麦加。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传了伊斯兰教,以“宗教革命”的形式进行了社会变革,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创建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伊斯兰教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反对信多神、拜偶像,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类传布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顺从”。顺从安拉旨意的人,即“顺从者”,阿拉伯语叫“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的通称。基本
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在我国穆斯林中视其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又有五大信仰之说
1、信安拉。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
2、信使者。
3、信天使。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
4、信经典。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
5、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此外,伊斯兰教还信仰「前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伊斯兰教有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麦加是最主要的圣地,称为第一圣地。它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规定,穆斯林不论身居何处,他礼拜时都要面向麦加圣寺克尔白。伊斯兰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科学、宗教、政治、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 打破了狭隘的民族界限,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宗教文化大都包括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建筑、雕塑、音乐、绘画等,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并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现有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
教中的教规教义、宗教道德、戒律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劝人为善、远离邪恶、清心寡欲、互助互济、乐善好施的思想,这些思想和美德与社会主义文化所倡导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相适应的。各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许多古老的文化和艺术又通过宗教这个载体传承至今。如佛教寺院,基督教堂,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都是文化遗址的物质部分,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佛教的《大藏经》等都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这些经书中包含着的文化思想精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财富。
—— M R
第五篇:宗教文化
姓名:王显柒学号201010201122班级:冶金101
我对宗教信仰的看法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从人类进化的那一天开始,他便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的思想时刻贯穿在在我们的思维和遗失当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人民,同时也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普通劳苦大众用它来作为精神支撑,自宗教文化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未知欲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满足,共同的宗教信仰也让 人们的生活更加有序,让人们培养了共同的精神追求,他与民间道德相依相存,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依相存,他们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也对不同的民族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在远古时期,人类力量机器有限,人们对自然怀着崇拜和恐惧,不断延续着生命和文明,宗教的意识和文化.也帮助人们在传承 文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让人们看到希望,在人们面临困境的时候让给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宗教文化中正义,平等,仁慈,友爱,修身,牺牲等一些高贵的品质也得益于宗教文化的力量在原本野蛮的人类社会得以成长,让人类在几千年的生存进化中变得更强大,才拥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地球文明。
但宗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局限于但是落后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滋生了一些阻碍人类健康发展,文明进步的东西,对自然的愚昧和恐惧,对神灵的盲目崇拜,在宗教信仰的同时,主观上忽视了人类自身的力量,是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受到了制约。那些跟宇宙和自然规律相背离的价值观也让人们变得愚钝,更有不法之徒利用宗教的幌子蒙蔽群众,宣扬暴力,破坏了社会安定,让人们的思想扭曲,一直污蔑和蚕食了我们的优秀文化成果。
宗教是伴随人类社会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的背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资源,也是历史留给人类解决的难题,他吸纳 了人类文明的精华,但也在很多方阻碍了人类向前发展,是人类有了信仰,但也使人类沉迷于虚幻,我们应该正确 的对待这笔资源,让他有益 的东西为人类所用,与此同时,要摒弃他的糟粕,不能让他蚕食人类灿烂的文明,让他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