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代的宗教管理
新时代的宗教管理
宗教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精神意义造福于人类甚至是世界的发展。在中国,宗教同样具有这样的实际意义,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对宗教认识的不断进步,宗教在当今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不法分子对宗教的曲解,非法宗教活动以及邪教组织不断出现,对宗教加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文提出了两种可行的宗教管理方法,并且提出了实施的细节内容。
一、宗教事务社会化管理
今年,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专题调研组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副主席带队,就基层宗教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看到各地在加强和创新基层宗教工作中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发现当前宗教工作还存在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建议从创新管理理念入手,积极推进宗教事务社会化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宗教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是党的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论(包括有神论),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科学世界观(包括无神论)的教育,加强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受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宗教活动场所越来越多,信教群众持续增加,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起来,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只有积极推进宗教事务社会化管理,才能切实维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基层民众的宗教教育
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做好信教群众的引导、服务和管理工作,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宗教信仰长期存在且与迷信参杂不清,在中国农村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主要是对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中国儒家文化的崇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村地区人民所信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由于科技的落后和农村地区医疗、教育制度的不健全,不仅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的先进性,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民对异己力量的认识水平,很多人还不能正确认识生活中的飞来横祸,相信神秘力量的真实存在。这种情况恰恰反映了中国农村农民的现实精神世界落后于其经济的发展。因此这种看起来仿佛是宗教信仰实则是迷信活动作为信奉者的一种精神需要,一种行为模式而顽强地存在着,制约着农民、影响着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农民的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很多农民群众对待宗教的态度是由半信半疑的尝试到后来的完全依赖,直接体现了其利己的心态。很多人加入宗教的目的是解决自身问题,如疾病、贫穷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并不是为了追求境界,坚持主张信念。对宗教信条和戒律的遵守多数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这种趋利致用的功利心理构成了当前农村宗教活动存在和广为流传的精神条件和群众基础。
(1)贯彻和落实宗教政策,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积极挖掘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将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引导广大的宗教信仰者拥护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培养基层人民的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规范。提高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普及知识、扫除文盲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弘扬宗教文化中的宽容、仁爱、和谐、奉献等精神,使广大的百姓人民增强爱国意识,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发展农村经济和文化,搞好基层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基层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基层民众有相对较好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应积极搞好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公共文化活动娱乐的场所,提供文化交流和学习的氛围,为民众铸造一个文化熏陶和精神享受平台,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充实民众精神境界。
二、宗教事务法制化管理
(一)必须处理好依法管理和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
以《广东省宗教事务条例》修订为例,一是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听取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意见,协调宗教事务管理工作,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明确申请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主体是宗教团体,防止了非宗教团体利用宗教的名义乱建寺观教堂,侵犯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三是规定将宗教活动场所并入风景名胜区,应当征求该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场所登记机关的意见。四是规定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风景名胜区,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协调、处理宗教活动场所与园林、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五是规定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应当与宗教活动场所的风格、环境相协调。六是明确有关宗教人士和国家规定应当免收门票的人员进入风景名胜区前往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免收门票。七是明确宗教教职人员可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八是规定宗教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资料不全的,由宗教团体书面说明产权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出具证明,经调查属实并公示无产权纠纷的,在不违反城市规划并补办土地使用权手续后,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给予登记。九是规定原以个人名义办理了产权证,现宗教团体申请登记的宗教房地产,经原权属人出具承认该房地产属宗教团体的书面意见,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证明属实后,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变更登记。十是规定城乡规划应当考虑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需要,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和重点的宗教活动场所。
(二)必须处理好执法主体和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下面以江苏的宗教管理为例,实现依法管理,首先要有明确的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或者不合法,就不能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就有可能违法行政、越权执法。针对市、县两级宗教事务部门机构薄弱,多数是二级局,没有列入政府序列的状况,2001年底,省宗教局给省委书记、省长写信,请求领导关心,要求在市、县机构改革中重视解决宗教工作部门的机构和编制问题,确保市、县宗教事务部门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十分重视,批示省编委研究解决。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省13 个省辖市宗教工作机构全部升格为一级局,列入政府序列,局长由市人大任命;紧接着106 个县(市、区)的民宗局基本上列入政府序列,85% 的局长由同级人大任命;宗教工作重点县(市、区)编制5 人,一般县(市、区)编制3 人的要求基本落实到位。改变了过去不少地方民宗局不是行政执法主体、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状况,为在宗教事务管理方面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础。
(三)必须自理好宗教事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关系
宗教事务部门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宣传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在处理突发性宗教矛盾过程 中经常与公安、综治等部门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宗教问题势必会成为热点问题,指出“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树立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的观念,认真抓好依法管理,积极推进宗教行政执法,努力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宗教管理
如何加强基层宗教管理工作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宗教工作领域的扩大,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变,宗教工作部门抵制国外敌对宗教势力渗透、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取缔邪教组织、依法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近年来,我们按照有关指示精神,全面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真研究和掌握我县宗教情况,科学分析宗教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宗教工作的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一些见解和探讨。
一、近年来宗教发展的现状
1、宗教势力发展迅速。一是各类宗教教徒数量大增。二是各类宗教活动场所私设滥建现象依然存在。由于信仰自由理解偏差,宗教场所修建依法审批观念薄弱,加上有关部门和一些乡镇管理跟不上,致使宗教活动场所未批先建、新建重建、私建滥建现象还时有发生。家庭聚会点增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不仅使宗教信徒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对于基层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2、利用宗教,搞封建迷信活动和邪教干扰严重。在我国,封建迷信活动仍很有市场。比如,有的教徒以宗教名义给人看病,骗取钱财;还有的给人看手相、算命,欺骗群众。非法宗教、邪教频繁出现,由于信教人数的增多,私设聚会点现象屡禁不止。这些教会点没有纳入正常管理,这就为邪教组织和自由传道人的非法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干扰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
3、对宗教团体和合法宗教活动场所支持力度不够,宗教界合法权益有时也没有得到保护。一是宗教房产政策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解决,信徒对此有不满情绪。二是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如一些合法宗教场所存在无力维修寺庙堂点、有庵无殿、佛像无处存放的现象。未能及时予以解决,信教群众对此不满。三是我们个别干部或组织对宗教问题处理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平时讲话过于随便,伤害信教群众感情,引发信教群众不满。
二、新世纪新阶段宗教领域出现的不容忽视的新情况
1、少数宗教团体内部管理力量薄弱,难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的教会负责人因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不注重修持,作风不正,谋取私利,拉帮结派,在信徒群众中丧失了威信。宗教团体内部管理力量薄弱,难以发挥协助党和政府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徒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2、部分宗教团体工作、生活条件较差,自办自养举步维艰。我国某些宗教活动场所由于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宗教教职人员待遇很低,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生活缺乏保障,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经济来源,仅仅依靠信徒捐献,某些活动场所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香火有限。宗教团体经费严重缺乏,自办自养难以维持,严重影响其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
3、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一是乱建庙宇和私设基督教聚会点现象时有发生,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虽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受某些错误认识影响和各种利益驱动,乱建庙宇和私设聚会点现象有所抬头。二是境外渗透不断加剧,邪教组织伺机抬头。存在非法聚会活动,虽然及
时与公安、国保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进行整治打击,但成效不大。
4、参与非法宗教和乱建庙宇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一些退休国家干部、职工也十分热衷建庙,带头捐钱献物。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违背了党的宗教政策法规,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权威,影响了基层政权的稳固。
三、加强基层宗教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强化管理,促进宗教管理工作上水平。一是并学界以典型引路,促进宗教工作上水平。在工作中,要求各宗教活动场所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狠抓内部管理,促进我县宗教工作上水平;二是每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评比表彰,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宗教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全县、乡镇、村三级宗教工作管理网络体系。
2、积极引导,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加大宗教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积极探索,积极引导,开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教育广大群众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3、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培训班等活动,组织宗教管理人员学政策、学法律、学业务,总结交流经验,积极探索宗教管理工作的新方法。通过举办培训班,教育和引导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教育和引导宗教人士多做善行善事,努力服务社会。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与时俱进,从而提高他们的宗教道德观念和政策观念,做到政策上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工作上爱岗敬业。
宗教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错综复杂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宗教政策,牢记江泽民同志关于宗教工作的“四句话”,做到“四个维护”、“六个结合”;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阐述宗教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和任务;宗教问题一定会处理好,宗教事务一定会管理的好,宗教工作一定会做的好。
第三篇:宗教管理领导小组
医院2012宗教管理领导小组
为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和目标治理责任制各项措施,实现医疗秩序良好,组织和依靠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宗教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第四篇:**小学宗教管理总结
青岛开平路小学宗教管理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宗教政策,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强化我校广大师生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筑牢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的思想防线,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结合教育实际及上级要求,现将我校开展宗教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为确保学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实施取得实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对组内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人,保证教育活动的质量。严格考核和督查,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问责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为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把学习教育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学校坚持组织政治学习,通过相关文件法律精神及校园防范抵御宗教渗透工作要求的学习,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校园宗教活动危害性的认识,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家关于宗教的各项政策。提高政治鉴别力,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全体教师签订了承诺书,承诺坚决抵制宗教干预教育教学及宗教向教育渗透现象,在教师中开展不进行宗教宣传、不传播宗教思想,不组织或诱导学生参加宗教活动、不举办西方节日庆祝活动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现代文化,抵制歪风邪气,用实际行动积极抵御和防范宗教势力向校园渗透,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三)深化学生法治教育
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通过组织班队会,组织开展了相关法律精神及校园防范抵御宗教渗透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对校园宗教活动危害性的认识。结合宪法教育周,开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主题活动,教育学生学习《宪法》中“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等规定。
(四)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电子屏、广播站等形式加强学生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在思想教育内容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宗教。教育学生远离邪教,保护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教师课堂上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宣传科学,揭露封建迷信的本质,教育学生多学科学知识,摒弃糟粕,做时代新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五)严格管理依规督查
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及出版物等审批程序,严防利用学校讲坛、课堂宣传宗教和错误观念。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严防利用校园网络进行传教。
加强假期学生教育和管理。寒、暑假放假时,学校利用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通知书等形式,提示家长加强对学生的假期监管,教育引导学生不参加带宗教色彩的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坚决抵制他人强迫和诱导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的行为,牢牢守住不参与宗教活动,不参与宗教培训班的底线和红线。
依法依规处理学生、老师从事宗教活动的问题。教育学生遵守法规和校纪,严禁在校内传教或从事宗教活动,定期进行情况排查,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劝阻,经教育不改者,学校可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二、存在问题
经排查未发现校园传教和师生信教的现象。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细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进一步完善教学育人工作机制,学校将继续以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和重大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校等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领导和班主任定期深入学生中开展谈心活动,发挥导师育人制的作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防止宗教组织以生活问题为突破口在校园进行传教滲透。
(二)积极关注师生心理健康
深入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关心、关照、关注特殊群体,避免因精神空虚、人生挫折和心理问题走向宗教。防止宗教组织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名义拉拢师生入教。
第五篇:2019年宗教管理工作汇报
2019年宗教管理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你们好!
场所简介:**村教堂成立于1982年。1998年在**村一组新建教堂,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信徙人数78人,2011年**教堂被鄂州市评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和谐宗教活动场所。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村宗教工作规范化管理,确保宗教活动正常开展,维护团结和社会稳定,抵制异端渗透,促进我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及新区对我村的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宣传,努力扩大影响。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工作中,组织涉民族宗教工作面较大的村干部和部分党员,认真学习了国家《新宗教事务条例》和市、区宗教管理会议精神四次,村书记亲临了宗教场所,对信教群众先后组织学习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多次,对宗教场所“四进”“三上墙”“八无”做了广泛宣传和落实到场所。
二、领导重视,规范管理有保障。
民族宗教工作是新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在日常目标工作中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并对民族宗教工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在平时工作中,党委政府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具体是由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全面工作,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三、管理网络健全,宗教工作责任到位。
为进一步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化解处理工作,进一步正确处理好影响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等工作,我区健全了三级网络管理责任制,具体是区、新区到宗教场所村,采取区镇村的执行管理网络具体分工是村级由村主任兼任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和涉及场所的所在地的村民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在落实管理的同时,新区对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纳入年终的工作考核。
四、加强管理与指导。
在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和谐宗教场所创建活动中,我村以**教堂为重点指导场所,按照新宗教事务条例的要求,规范了**教堂的各项制度落实,建立了依法公开财务收支账目,排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的安全设备,努力为教堂排忧解难。
五、正确引导,加强监管。
正确引导场所信教群众树立爱国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破除迷信,反对邪教渗透,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定期对活动场所检查,在强化监管工作中,我村坚持了在各种节假日和场所开展的每次活动中,村综治专干,对教堂外来人员、电气设备、房屋、食品安全进行大排查,发现一处,及时整改,经过规范管理,教堂的管理人员和信众爱国思想意识有所提升。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努力完善工作中的不足,力求上级主管部门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力争我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新的起色,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宗教场所人员管理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