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经济学四篇
第四篇: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第十五章: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P279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即全民所有、劳动集体、其它公有制经济形式; 2.全有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关系; 3.现阶段,占主体地位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经济外,还存在其他非社会性质的商品经济; 1.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2.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4.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 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P281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P28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和目标模式;方向:市场取向;目标:一步一步明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个环节:1.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微观基础; 2.加快市场体系培育,完善流通渠道;3.深化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基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主要任务: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P288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节、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P289
一、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1.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2.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3.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4.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5.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都不可分割,内在联系;P292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一、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义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支柱、主导力量;原因:1.国民经济命脉起支配地位;2.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实现者;3.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 1.企业中劳动的个人利益,通过企业的实现,劳动者通过劳动取得物质利益; 2.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但由企业占有和使用;
二、„„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P294 一节、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三、„„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
四、„„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一、企业的活力和企业的经营机制: P297 二节、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活力: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对市场有应变力、领导班子有团结进取力、职工群众有凝聚力; 经营机制的内容:动力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或循环机制; 转换:1.动力—非利益向利益型;2.约束—被动向主动型;3.运转—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重要性:1.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建立和完善社义市场经济体制;3.提高经济效益;4.提高企业素质;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2.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3.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4.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P298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活力: P301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 简称——三改一加强:
四、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外部环境:三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P30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P304
二、„„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企业和出资者)、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P304
三、„„基本内容: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企业法人财产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P307
四、„„形式:公司制—(1.单一投资的国有独资;2.混合所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的 商品流通和市场 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表现为货币与商品交换位置,让渡商品使用价值,实现商品价值,最终使商品从 生产领域 经过 商品流通过程 进入消费领域;
一、特点:1.以公有制的商品流通为基础;2.以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人们需要为根本目的;地位: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地位,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用:1.促进社义生产的发展;2.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3.促进社义分配的实现;4.满足消费的需要;5.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P310
二、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节、社会主义市场 P311
一、„基本特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二、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1.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2.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金融、房地产、劳动力、技术与信息、产权、生产资料等市场;
三、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P316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深化改革,3.完善市场法制;4.加强组织保障; 三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一、„„本质:目的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决定本质上是为全体劳动者利益服务的;
二、„„形式和渠道:现金和非现金形式;投放货币和回笼货币的渠道;1.根据一定时期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2.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避免财政发行; P318
三、„„调节:
4.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金融监管; 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P319
一、„„价格的形成: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商品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影响因素:受商品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经济政策的影响; 比价体系:不同部门生产的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如工农产品、农产品、工业品; 差价体系:同商品差价:如购销、地区、批零、季节、质量差价等;
二、„„体系:指整个市场经济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各种商品价格的有机整体; P321
三、„„管理体制:国家对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管理和调节的各种具体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P324
一、„„初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主体,初次分配在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国有企业的„„:分三部份:税金、基金、工资形式„„ 城镇集体所有„„:分四部份:税金、合作基金、企业基金、工资形式„„ 农村集体—承包农民„„;分三部份:税金、公积金或公益金、个人收入形式„„ 原因: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2.加强重点建设;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途径:1.国家财政预算;2.银行信贷;3.劳务费用的支付; P325
二、„„再分配: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 二节、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二、积累基金: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 消费„„:社会„„、个人„„;比例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制约; 图表:P328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综合性的重要比例关系,作用一致,但矛盾即积累多则消费少,积累少则消费多; 1.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和消费,积累基金保证扩大再生产,消费基金保证生活水平提高; 2.两者比例,须同国民生收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 4.„„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和个人„„的比例; 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P329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三节、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P331
一、„„作用和意义: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2.保障人民基本生活;3.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4.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5.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1.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独立于企事业之外;3.资金来源多元化;4.制度规范化;5.管理服务社会化; 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基本目标和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P334
三、„„主要内容:
一节、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及调控体系 P336
一、宏观调控的必然性: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2.„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4„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者; 转变: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转变与完善: P340
三、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任务和目标、„„方式、„„手段、„„政策等; 二节、宏观调控任务与目标的确定
一、„„确定:基本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 1.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意义: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是:1.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2.是反映着从生产到消费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状况,利于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效益;3.是市场产供销
状况的集中反映,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满足人民需要;
2.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各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及各经济成份之间的构
成和相互关系;
经济结构分为:国民经济运行结构、生产关系结构;
1.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经济效益为提前;2.增加和扩大就业,是我国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3.保持物价基本稳定: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P341
二、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P344
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节、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一、„„方式:直接调控(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间接调控(经济手段和指导性计划);区别: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 1.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 重要性: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体系及作用: 特点:具有调节、核算、分配、监督等多方面的职能; 综合利用„„:整体性、互补性、选择性等特性出发,综合利用; 2.法律调控手段: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特点;内容包括保护和制裁; 3.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协调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宏观调控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弥补市场调控缺陷„; 4.行政调控手段: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方式,调节和管理经济; P348
二、„„手段:经济、法律、计划、行政等 四节、宏观调控政策
一、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由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
二、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由信贷、利率、汇率政策等;
三、收下政策:
四、产业政策: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定稿)
政治经济学 导论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2、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答: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由其鲜明的阶级性决定的。
(1)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2)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3)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生产力: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
所有权: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也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为生产方式。经济制度: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制度创新: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
2、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
消费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有创造出现实的生产。(2)交换和生产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交换决定生产。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否则,生产是无法进行的。
生产决定交换。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3)生产和分配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生产决定分配,这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分配决定生产,分配会影响劳动力的积极性。
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它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答:(1)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2)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答: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
(1)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根本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2)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根本经济制度,但具体经济体制则会有差异。
(3)同样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课堂提问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答:(1)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2)消费品的消费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判断)所有具有完全排他性,占有具有一定排他性。(T)所有:终结产权(可按自己意志处理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租了之后可以转租,不能卖。
3、(判断)所有是一个法学范畴。(F)
所有&占有属于所有制,二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
5、生产要素的权能结构特征?
答:权能合一——权能分离。
6、为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生产要素所有制?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只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不同的生产要素各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而且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归属常常又是不一致的。
7、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分工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1)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包括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
(2)劳动职能的分工,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直接的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之间出现的分工。
(3)机器体系中的分工。
8、分工有什么好处? 答:(1)分工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2)分工使生产工具专门化。
(3)分工由此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9、协作的优缺点。答:优点:(1)使个人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2)节省生产材料。(3)创造出一种集体力,这种集体力大大超过许多单个人劳动能力的机械总和。(4)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5)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6)协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缺点:可能产生集体成员偷懒之类的负效应。
10、分工和协作可以相互独立吗? 答:不可以,两者密不可分,分工是协作的基础。
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12、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会是什么情况?
答:滞后。超前。
13、(判断)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F)
说反了。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4、(判断)经济体制反映社会根本制度。(F)
经济制度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具有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实用价值的效率。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2、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二重性,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它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
①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
②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③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是商品经济的矛盾?
答: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答:(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2)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3)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答: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使用效率更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价值发生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管理劳动也是一种复杂劳动。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计划、组织、经营、控制、创新、承担风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可见,管理劳动是一种与生产使用价值有直接关系的有用劳动。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的劳动一道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产品之中,它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当然也和实际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一样,形成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构成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人员的劳动一起形成新价值。课堂提问
1、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分工。(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2、(判断)简单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样的。(T)
简单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发展的阶段不同。
3、(判断)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经济形式。(F)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3、商品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答:使用价值和价值。
4、交换价值的含义。
答: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5、(判断)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不是不同劳动。(T)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同一个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6、(判断)国有企业的劳动是个别劳动。(T)
个别劳动与所有制无关,某个企业的劳动都可以是个别劳动。
7、怎样理解劳动的社会性?
答: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8、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由什么决定?
答: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
9、机器创造价值吗?
答:机器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才能创造价值。
10、(判断)管理者不创造价值。(F)
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
11、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哪些?
答: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12、市场机制有哪些关系?
答: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13、市场经济有什么作用?
答:组织协调功能、信息传导功能、利益分配功能和开拓创新功能。
14、(判断)价值规律决定商品生产和流通。(T)
价值规律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商品生产)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商品交换)的规律。
15、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刺激作用?
答:商品生产者为了多获利润,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这不仅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而且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价值形式: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质的方面)、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量的方面)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外汇: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形式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动态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汇率:外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
货币层次:货币分层,也称为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来自百科)
货币乘数:所谓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量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
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与买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的货币现象。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标志着货币产生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有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还有三个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答: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也就是说,不管纸币发行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汇率的变动产生直接影响。(2)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国际利率的差距将引起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4)一国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答:M0=现金(纸币和硬币)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的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提问
1、货币发展形式中什么一直未改变?
答: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是其基础上的发展。
3、(判断)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仅仅是价值符号。(T)
4、纸币的价值是由谁决定的?
答:国家强制执行。
5、信用货币主要有哪几种?
答:票据(期票和汇票),银行券,存款货币。
6、人民币升值后对出国旅游有好处吗?为什么?
答:有。人民币的购买力上升了。
7、货币乘数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1)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2)公众利用活期存款签发的支票进行交易。(3)商业银行仅仅开设了活期存款的储种,而定期存款等其他储种尚未开设。
8、超额准备金是什么?
答: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实际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之间的差额。
9、降低存款利息有什么作用?
答:促进投资和消费。
10、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11、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有什么区别?
答:商品流通是商品经过一次交换后基本退出流通,进入消费;货币流通则是同意货币反复为商品流通服务。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方向上是相反的。决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具体因素或条件不完全相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是矛盾的统一体,主要矛盾在商品方面。
12、通货紧缩时,商品价格下降,对消费者有利吗?
答:商品价格下降,人们的购买力也下降,同时造成厂商减产,失业率上升。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利润: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
利润率:利润率是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又被称为资本利润率。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依靠自身使单个资本增大。
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经营:资本济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式的资本为经营目标,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资本周转:资本的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折旧: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答:资本的一般特点:(1)增殖性。(2)运动性。(3)返还性。(4)风险性。主要形态:(1)货币资本形态。(2)实物资本形态。(3)无形资产形态。(4)虚拟资本形态。
3、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以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答:特点:(1)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资本的价值化、证券化。(2)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3)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的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4)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较大。资本经营的方式:(1)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2)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3)对资产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无知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4)无形资产经营。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答:资本循环的条件:(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课堂提问
1、(判断)资本是一种价值。(T)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的特殊形式。
2、具体分析资本的运动性。
答: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任何形态的资本,一旦停止运动,也就不会带来价值的增殖;而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同时也反应了资本增值能力的强弱和一定时期内形成资本增值量的多少。
3、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有什么区别/ 答:一是流通的形式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媒介,在交换过程中,货币并没有改变自身的形态;后者的起点和终点都采取货币形式,商品则一方面作为资本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转换姿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取得更多货币的媒介。
二是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买而卖,货币媒介是不同的即异质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但它们在价值量上是相等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得用于消费的使用价值;后者是为卖而买,流通的目的是追求品质上相同但量上更多的货币,即追求资本价值在量上的增殖。三是流通的限度不同。前者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其运动的终点便是商品使用价值进入消费,因而运动停止;后者以价值及其增殖为目的,资本对这一目的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尽管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转换它的具体形态,但却不会停止它的运动,因而它的运动必须是连续的、周而复始的。
4、资本最一般的、开始的形态是什么?
答:货币。
5、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什么?
答:利润率=利润额/预付资本×100%=m/(v+c)×100%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价值×100%=m/v×100% C是物质资本投资
6、从数值角度讲,剩余价值量等于利润的额。(T)
7、资本集中中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分别是什么?
答:竞争和信用。
8、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而非一般成熟的产业和企业,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2)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而非满足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被动承担风险或追求眼前利润。(3)是一种权益资本,而不是一种借贷资金。其投资目的不在于企业短期经营的利润,而在于风险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资产增值潜力。(4)常常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而非投资与管理的分离,参与管理或提供服务的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性。(5)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三高: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可能】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单个资本又称个别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社会总资本就是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三次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
卖方市场: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买方市场: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同单个资本运动一样,社会资本运动的过程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并且要在运动中变换资本的职能形式。
区别: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包括个人消费在内,是由于个人购买消费品的过程,同时就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者出售消费品并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这部分资本的循环正是通过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运动来实现的。所以,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般商品流通是社会资本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5、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 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与自然规律相比,其特点为: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4)与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改变相适应,经济规律分为三种:一是为数很少的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三是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
(5)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第一章
一、主要概念:
1.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
4.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5.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6.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12.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14.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1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二、主要问题: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就经济形式而言,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过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类型的经济。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具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
(4)商品经济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的过程。简单商品经济在各种社会中都存在,但从未成为社会经济的支配形式。
2.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其表现形式),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条件。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构成社会分工。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两种劳动。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集体所有制范围内的劳动,国有企业作为相对独立利益主体条件下的劳动,是相对于社会劳动的局部劳动)是指具有私人性质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2)在商品经济中,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其主要表现为: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或局部)劳动,社会劳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为社会劳动。
(3)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的产生和解决,决定着商品经济内在的其它两对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的产生和解决。
4.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需要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之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具体来说:
第一,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通过商品交换,他的劳动可以全部得到补偿。
第二,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就会少赚钱甚至亏本,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破产。
第三,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他花费的劳动不仅能得到全部补偿,而且还能得到一个额外的收入,由此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因此,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直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就整个行业来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单个企业却还要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和经济行为的影响。(参04年1月论述题)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具体来说,价值形式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从货币的起源可以看到,货币在本质上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其余三种为其派生职能。
7.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可用公式来表示为:
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紧缩银根,如果措施不当,会导致通货紧缩;其次,消费者和生产者由于预期和信心方面的原因,普遍惜购惜投,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
8.价值规律
(1)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而支配这些规律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因此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值的实现)。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
(3)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值规律的作用有:
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9生产的社会化
(1)生产社会化的含义。
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
第三,产品的社会化,即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
(2)分工与协作。
社会化大生产是由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从历史上看,分工有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三种。自然分工是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个别分工是指企业内部的分工,就是企业内部在劳动过程中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
协作是指劳动协作,即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协同劳动。
10.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主要因素
(1)社会的需求结构。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1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
(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第二章
一、主要概念:
3.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4.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6.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7.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9.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10.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11.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1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13.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14.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15.资本循环: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使自身价值增殖,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16.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周而复始不间断地进行。
17.固定资本:是指由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18.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20.社会总产品:是社会资本每年发挥职能作用所提供的社会总商品资本。22.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23.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之比。
24.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25.平均利润: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按各自资本量大小和平均利润率分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26.生产价格: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27.超额利润: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的超过部门平均利润的利润。28.垄断利润:是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出售产品而获得高额利润,或者垄断资本企业凭借其对资本的占有和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
29.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标规定的价格。31.利息:是产业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4.银行信用:是通过银行中介形成的资本借贷关系。
35.级差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佃质量上有差别的土地而交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36.绝对地租:是指租种一切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二、主要问题: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它有两个特点:
第一,劳动者的劳动已属于资本家,他们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劳动,劳动力也表现为资本的力;
第二,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
(3)从社会本质方面讲,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使资本价值增殖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使两者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同时转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其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2.资本的属性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资本作为发达商品经济的范畴,具有二重属性:生产力的属性和生产关系的属性。资本的生产力属性是指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增殖性和运动性。
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是指资本具有社会属性,是体现在物上的一种社会关系。3.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引起的。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日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而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此外,个别企业可以采用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各个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力。(4)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各个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在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普遍获得的。4.资本的积累
(1)资本积累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 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积累的数量就越多。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越能增加积累。
第三,所有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两者的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量越多。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预付资本量越大,就越能积累更多的资本。5 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
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有两种: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二是受到社会资本分散的限制。
资本集中,是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财富增长量的限制。其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6.资本循环
(1)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使自身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2)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
(3)资本循环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运动也必须顺利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阶段,也必须使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搞好供产销。只有这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正常进行。7.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
(1)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由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力上的那部分资本。
(2)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考察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8.资本周转
(1)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进行的资本循环。(2)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第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3)加速资本周转的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量。第二,可以在使用同样多的预付资本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4)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资本运动的目的是增殖自身。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加快资本周转,用同样资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9.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重要意义。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资本每年发挥职能作用所提供的社会总商品资本。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物质替换)。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于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总产品的全部实现,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已经消耗的价值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的实物得到替换,从而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2)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第一,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
第二,社会总产品在从实物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联系,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10.简单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上进行。
(2)简单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经过三个大的方面的交换,即: Ic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Ⅱ(v+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I(v+m)和Ⅱ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m)=Ⅱc。两个派生条件是: I(c+v+m)=Ic+Ⅱc Ⅱ(c+v+m)=I(v+m)+Ⅱ(v+m)
(4)上述条件表明,只有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1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第一,第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第二,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有购买能力消费需要之和。(3)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要经过三个大的交换过程,即: I(c+△c)通过第一类部内部的交换实现;
Ⅱ(v+△v+x/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I(v+△v+x/m)和Ⅱ(c+△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v+x/m)=Ⅱ(c+△c)两个引申条件是:
I(c+v+m)=I(c+△c)+Ⅱ(c+△c)
Ⅱ(c+v+m)=I(v+△v+x/m)+Ⅱ(v+△v+x/m)
(5)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1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基本原理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在社会总产品的增长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些。具体来说,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3)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在同消费资料生产保持合理比例关系下的优先增长。13.资本主义工资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在资本主义社会,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实际上,工人出卖的并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
首先,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劳动的凝结,劳动的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这是一种同义反复。
其次,凡是商品在出卖前都应独立存在,而劳动是在劳动过程开始后才存在的。
再次,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不是违背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以上的分析表明,工人出卖的实际上是劳动力,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3)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劳动时间长短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件数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4)要注意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也叫货币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取得的各种服务。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之间的相关变化取决于物价水平、房租、税收负担、服务费高低等。但只有实际工资才能代表工人的真实的生活水平,才能表明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是否符合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条件。
1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是,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他所费资本的产物,而且是他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在本质上是剩价值。
(2)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用p′来表示。其公式是:p′=m/C。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表示的关系不同。前者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后者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歪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资本主义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以最少量的资本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
第三,资本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就高。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越是节省,利润率就越高。
1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1)平均利润的形成。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商品价格直接以价值为基础形成,各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大体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当。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了利润在部门之间平均化的趋势。
利润平均化趋势,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相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为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不断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一个大体平均的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所得的结果。
按照平均利润率和各自资本量的大小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2)生产价格的形成。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价值就转化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形成之后,各部门的产品按生产价格出售,这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因此,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第二,从各部门商品看,其生产价格决定的基础仍然是商品的价值。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经过这种转化,市场价格就不是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16.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企业凭借其对资本的占有和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超过的高额利润。它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平均利润。按等量资本获得的等量利润。
第二,额外利润。以垄断低价购买生产资料而获得的。
第三,一般超额利润。是由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垄断而稳定获得的。
第四,垄断超额利润。是以垄断高价销售产品而获得的。
(2)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标规定的价格,它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垄断利润的形成,表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情况下进行再分配。17.资本主义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就是农业资本家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纳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一起,共同瓜分产业部门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2)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佃质量上有差别的土地而交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是经营优、中等土地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农业中较优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本身的等级差别。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级差地租的源泉。
绝对地租,是无论租种什么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从形式上看,是来自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差额。但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8.剩余价值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中,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增殖。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执行资本的职能。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各环节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并且是由获得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的。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对剩余价值的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和扩大,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产品实现困难,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由于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章
一、主要概念:
1.经济体制:是指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经济机构、经济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2.资源配置: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
3.产权:是以法律形式确定并加以保护的一定社会主体对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的所有、使用、经营并相应取得收益的权利。
4.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行。
5.股份制企业:又称股份公司,它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
6.股票:是一种拥有一定数额股份资本并据以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
市场
8.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和它们在同类产品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9.垄断:是指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料来源而形成的协定、同盟或联合。
11.混合联合公司:是通过混合合并实行多样化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12.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
15.贴现率:是商业银行扣除的从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时的贴现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
16.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
17.金融寡头:是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18.证券交易市场:是买卖有价证券的市场。
19.地产市场:是包括土地租佃和土地作为财产进行买卖而形成的市场。
20.技术市场:是以技术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21.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对自己的创造性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总称。
二、主要问题:
1.资源与资源配置
(1)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仅指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又称生产要素,是指经济活动不可缺少而又数量有限的要素,现代社会主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土地及与土地相连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信息等。
(2)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就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好坏的标准有三条:第一,是否能充分地开发利用资源;第二,是否能使资源被用在效益最好的方面;第三,是否有利于保持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合乎比例地分配利用。
(3)从人类社会历史看,自古就存在着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一种是由一个社会主体自觉有意识地直接指派的资源配置方式;一种是自商品交换产生以后,由市场机制自发地引导的资源配置。在当代社会,上述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各个国家都是同时存在的。以市场引导资源配置为主,形成的是市场经济;由国家高度集中主要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形成的是计划经济。
2.市场、市场机制、市场体系
(1)市场是指集市、商店、交易所等一切商品交换场所和一切发生商品买卖的场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重要作用。
(2)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行,它包括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等。
(3)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必然要形成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体系。商品市场包括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以及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等。
4.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主要有五个: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层、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
(1)资本主义企业。
资本主义企业是从事生产、贸易、运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按照所有制在形式上的差别,有独资、合伙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之分;按照经济地位和规模的不同,有垄断企业和中小企业之分。
独资企业是指属单个资本家所有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两人以上合伙创办和直接经营的企业。二者的共同特点是资本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职能合一。股份制企业又称股份公司,它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
当代垄断企业一般都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形成垄断公司。垄断公司是在生产销售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它是经过自由竞争、生产集中的过程而形成的。
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公司相比,自由竞争时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非垄断中小企业。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中小资本家企业仍大量存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小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少量工人合作制企业,农业中有占农场总数大部分的中小资本农场和自耕农式的小农场。它们都是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大环境中,成为在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之下的附属经济成分。
(2)资本家阶级。
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利益主体和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垄断资本家阶级包括以下几个阶层:食利者阶层、股票持有者阶层、经营者阶层、领导阶层。
(3)雇佣劳动者阶级。
雇佣劳动者阶级,又称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4)中间阶级。
中间阶级是介于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也称小资产阶级。他们从事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对资本主义经济起一定的影响作用。
(5)资本主义政府。
现代资本主义政府,拥有各种形式的“国有”经济成分,并把国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自己手中,以实际的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节全社会经济活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5 知识产权所包括的内容。(114页)
6.垄断竞争及其特点
(1)垄断的形成并没有消除竞争,只是使竞争的条件、形式、内容和后果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垄断竞争。
(2)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竞争表现在四个方面: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3)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竞争的范围大大扩大,竞争的形式和手段也多样化,主要有:
第一,价格竞争。
第二,隐蔽的和变相的价格竞争。
第三,非价格竞争。
第四,市场外竞争。
7.垄断价格的形成
(1)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标规定的价格,它等于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2)从垄断价格的形成过程看,它是由垄断组织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人为地制定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垄断资本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垄断价格的高低,受垄断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竞争状况的制约。
(3)垄断价格的具体形成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垄断组织间成立价格协议;二是由实力最强的垄断组织实行领价制。
8.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确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通过市场来配置。决定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是劳动力价值;同时,和一般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市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劳动力商品价格的最终确定取决于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
9.货币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市场价格
货币资本商品的买方,主要指需要借款用作资本的各类资本主义企业;而货币资本的卖方,是贷出货币以取得利息的借贷资本家和各类职能资本家。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实际的市场利息率是在借贷资本商品的卖方之间及买卖双方的竞争中形成。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居统治地位的大财团成为左右利率变化的力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调节利率。
10.金融资本的形成及金融寡头的统治
(1)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随着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银行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即由普通的中介者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垄断大银行通过金融联系、资本渗透、人事结合控制大企业;与此同时,垄断工业企业也通过同样途径控制大银行。这样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溶合,形成了金融资本。
(2)金融寡头是指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组织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统治者。它是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实现其统治的: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即金融寡头首先掌握主要公司的股票控制额,把它作为母公司,然后再以同样的办法控制下一层公司。金融寡头就是通过这种层层控制的办法来实现其在经济领域里的统治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即他们通过收买高级官吏和国会议员,指派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或者亲自出马占据国家领导要职等来操纵和控制国家机器。
11.股票价格的确定与股市
(1)股票是一种拥有一定数额股份资本并据以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价格是依据股票收入资本化的原则来确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2)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
第一,股票收益。股票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另一部分是随企业发展,每股代表的资产数额的增长。股票收益增长,市价就会上涨;反之,则下跌。
第二,银行利率。银行利率高,市价会上涨;反之,则下跌。
第三,通货膨胀率。通涨率高,可使股市看涨;反之,则会引起股市下跌。
第四,汇率变动。
第五,国内、国际局势。
第六,股票市场内交易是否充分,现货、期货、股票价格指数交易、期权交易等项交易是否齐全,还有信息传送、技术手段状况等。
(3)股市交易的作用。
股市交易对于推动生产领域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会产生积极作用。
第一,证券可以随买随卖,它们的发行才能顺利进行和得到发展。
第二,在证券市场上,人们购买经营好、盈利多的企业的股票,抛售经营不善企业的股票。这既是民意测验,又会形成实际压力,对促进企业改善经营,从而提高资源生产效率有重要作用。
第三,证券交易把大量货币资本吸引过来,一方面造成一部分资本游荡于股市,另一方面会引起股票债券的扩大发行,从而增加生产和其他方面的营运资金。
第四,证券市场行情的变化是股市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晴雨表:行情看好,给人以经济繁荣的印象,会鼓励投资;行情急剧下跌发出的信号可引起社会的重视,引起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股票市场的消极作用,在于它会造成游资大量充斥股市,形成对资金这一重要资源的巨大浪费;它一旦发生暴涨暴跌,会掀起经济风浪,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第四章
一、主要概念:
1.国有经济成分:是国家所有制经济成分的简称,它是指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
2.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二、主要问题:
1.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内容和实质
(1)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国有经济成分和政府作为最大消费者、最大的债券发行者等,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全过程。
第二,制订法律法规,成立机构,管理市场,规范和监督市场经济活动。
第三,运用经济杠杆及法律、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以弥补市场机制调节的缺陷和不足,缓和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起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2)当代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实质是为垄断资本服务。
2.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
(1)国有经济成分是国家所有制经济成分的简称,它是指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
(2)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的形成途径有:继承传统的国有企业;通过实行资产阶级的国有化,将私人垄断企业转化为国有企业;通过政府投资兴建国有企业。
(3)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分为国有全产权和国有部分产权两种形式,从经营形式上看主要有:国有国营企业、国有租让企业、国有合营企业。
(4)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经济成分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生产创造必要条件,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具体地说:
第一,国有经济成分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产品等,直接服务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第二,国有企业将科技成果转让给私人企业,对其技术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国有经济成分向私人企业提供各种支持,促进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四,国家按照垄断资本家集团的需要和意愿交替实行私人企业“国有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给私人垄断资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五,国家拥有一部分企业,可以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工具和重要物质基础。
(5)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3.国家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2)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制,高收入者纳税多,它可以起到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作用。
第二,对垄断企业实现税收优惠措施。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垄断资本积累,刺激经济增长。
第三,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扶持需要大力发展的部门和地区经济,抑制某些部门生产的增长。
第四,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通过减税可以刺激积累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通过增税,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3)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经济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这项措施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从而调节市场。
第二,增减社会福利开支。这项措施可以增减社会购买力。
第三,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这项措施可以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或减少。
(4)财政政策的紧缩与扩张。
当经济过热(经济过于膨胀)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增税等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
经济不景气(经济疲软)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增加财政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4.国家货币政策
(1)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称为“放松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称为“紧缩银根”;
(2)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3)货币政策的运用。
货币政策的运用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总的来说,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5.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经济计划所运用的主要经济手段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其主要对象是私人企业,它没有约束力而只有引导作用。因此,计划的实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靠运用经济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
(1)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办法,限制某些部门的发展,支持计划重点发展的部门。
(2)利用财政支出政策或扩大社会需求的措施保证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同时牵制社会投资方向。
(3)借助国有经济成分,直接实施部分经济计划,并且影响私人企业。
(4)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或缩小信贷规模,进行分类调节,以贯彻经济计划的要求。
(5)利用经济合同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活动纳入计划管理范围。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以加强垄断资本集团的经济实力,调节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缓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减缓经济危机,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创造条件,保证垄断资本不断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种实质,可以从以下方面作进一步认识:
第一,国家干预经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私人垄断资本的总体利益。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发展;第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调节了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第四,促进了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第二,国家调节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间比例破坏和经济结构失衡;第三,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问题、贫困悬殊问题,不能消除贫困现象;第四,国家干预不能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产生了新的矛盾。
第五章
一、主要概念:
1.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它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
2.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
3.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输出和输入商品总值之比的差额。
4.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向外国出口商品。
5.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6.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比价。
7.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政府听任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情况波动的制度。
8.资本输出:指一国的资本走出国门输往国外。
9.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10.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11、关税
12、非关税壁垒
二、主要问题:
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
(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它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市场价值是不一致的,但无论某种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市场价值的关系如何,一国用它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时,都有可能获得一种比较利益。一国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
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可见,只要以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以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取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3)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表现为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在国际市场上,不平等的交换有两种情况:
第一,即使按照国际价值交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以比较少的劳动换回较多劳动,发展中国家却以较多劳动换回较少劳动。
第二,国际市场上影响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国际垄断势力、国际市场投机等,在这些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处于操纵和控制的地位。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以垄断高价出售商品,以垄断低价购买商品,实行的是不等价交换。
2.国际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
自由竞争有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垄断会阻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垄断资本的国际垄断只会有利于垄断组织,而垄断竞争的加剧会造成国际经济的动荡。
一国对外贸易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内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关系到一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出超对发展本国经济有利,入超则会造成国际支出增加,本国产业发展受到打击。因此,国家必然要采取种种措施,促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同时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其主要手段有:
(1)关税壁垒。即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
(2)非关税壁垒。就是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关税政策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3)鼓励出口政策。就是一国政府对出口商品给予现金补助或财政上优惠待遇,使出口商品降低价格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4)倾销。就是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向国外出口商品。
(5)贸易谈判。当以上几种措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使贸易摩擦加剧时,就要通过贸易谈判来解决矛盾。
3.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劳动资源的国际再分配,它对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促进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加强国际经济联系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给劳动力输出国、输入国和劳动者本身带来许多问题。
(1)对劳动力输入国来说,资本主义企业从中获得了科技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青壮年劳动者,尤其是从加重剥削外来移民中榨取大量超额利润,同时也造成对本国劳动者的压力,加重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题。
(2)对劳动力输出国来说,劳动力受雇于外国资本会带来向本国传递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获取外汇收入等好处,但劳动力外流也会使它们损失了优秀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3)对向外国流动的劳动者本身来说,作为输入国的外来移民要忍受比当地劳动者更重的剥削,并且在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生活待遇等方面受到歧视。
4.外汇与汇率
(1)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2)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比价,它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3)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政府听任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情况波动的制度。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等。
5.资本的国际流动
(1)资本输出是指一国的资本走出国门输往国外。资本输出输入就是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
(2)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对更大利润和利息的追求。
(3)资本输出有生产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两种形式。
(4)资本输出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要从输出国和输入国两方面来看:
第一,从资本输出国看,一方面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和利息;另一方面,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对输出国经济也有消极作用,它可以使本国投资幅度下降、国内经济停止和失业问题加重。
第二,从主要是输入国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以往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和资本的输入,一方面推动了它们内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成分的发展;另一方面,本国资源被掠夺、广大劳动人民遭受剥削。现在,有自主权的各个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中,尽管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如果有正确的引进外资的政策,就可以使本国得到所需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
6.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1)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第二,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无限地增殖自己是资本的本性。
第三,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各国经济发展的纽带,是资本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2)资本国际化的形态。
资本国际化的表现有三种形态: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
7.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和资本等经济活动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与经济国际化相比,有如下特征:
第一,国际化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全球化则是与信息业的高度发展相联系的。
第二,经济国际化时期,还有许多国家不是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而经济全球化则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经济国际化时期,世界市场的内容、规模、形式及其参与的主体还有限,而全球化则形成全球规模的世界市场体系,各国深深地卷入其中。
第四,经济国际化时期的国际经济往来,采取国与国之间你来我往的线型联结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外经济交流是全方位的联结方式。
第五,经济国际化时期,资本的运动速度、规模、形式还有限,而全球化中资本迅速扩张,其规模、形式、速度,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程度等,都是空前的。
第六,在经济国际化条件下,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成了密切国际经济的重要主体。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其作用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印记、局限性和弊端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
一、主要概念: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资本原始积累:是资产阶级利用暴力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并积累货币资本的历史过程。
二、主要问题: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第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4)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调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整是由它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第一次大调整,是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大调整,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4.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
(1)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点是:
第一,它们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经济。
第二,它们都是商品经济。
(2)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少数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经济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所有制结构
一、主要概念:
1.集体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一定范围内的劳动群众共同所有。
2.合作社:是劳动者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经济组织。
3.股份合作制:是采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
4.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税后收入由劳动者自己所有的一种经济成分。5.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分。6国家所有制
7、家庭承包经营
二、主要问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经济上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社会主义还不成熟的一些特征: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关系不成熟,还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发展生产力关系到民富国强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第一,只有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才会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第二,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经济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三,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更高发展阶段并在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4)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和任务,我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最重要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其内容包括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基本目标包括: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
在经济方面的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按所有制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公有经济占主体,它包括两种形式,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有私有经济(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外资经济。此外,还有在上述各种所有制联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混合经济,如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也属于公有经济。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必须坚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生产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占有也社会化。实行公有制,使分散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具有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问题,为按社会化生产的要求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
社会主义本质上也要求实行公有制。实行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其剩余产品也属于公共所有,被用来增进人民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保持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指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经济和各种非公有经济共同发展。这样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与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总的来说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不发达,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虽然有了一批技术比较先进的大中型企业,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落后,城乡都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低,人均收入低。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要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因为:
其一,为了迅速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需要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只有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借助于国外力量),以便将潜在的各种生产要素(资金、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经营才能)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其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适合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发展,它们都能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中和规模不同的生产经营中找到各自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除极少数特殊行业由国家垄断经营外,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按照自己资本、技术、经营才能等实力的大小,在十分广泛的行业和领域投资和发展。
3.国家所有制经济
(1)国家所有制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在我国,国家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全民所有制,即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2)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有,被用来为全体人民谋利益。
第二,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性。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其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第二,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依靠力量。
第三,是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支柱。
第四,在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它决定着经济和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国有经济与股份制
(1)股份制是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股份制企业的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如果企业由国家或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鲜明的公有性。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2)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政企分开、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能广泛筹集社会资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从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和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率。
第三,母公司通过掌握控股权支配子公司,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四,职工持有本企业的股票,有利于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办好企业的积极性。
6.集体所有制
(1)集体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一定范围的劳动群众共同所有,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一种形式。与国有制相比,集体所有制的不同特征主要是生产资料公有的范围不同。
(2)在农业中,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承担加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大任务;在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在增加生产、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满足人民需要和扩大出口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集体经济传统形式的主要特征是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形式向多样化转变,出现了家庭承包经营、合作社、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业中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实行家庭承包,集体是包出单位,农户是承包单位;集体对一定量的土地规定出产量和上交任务,包给农户耕种;农产品收获后,农户首先要完成上交任务,剩余部分归农户所有。实行家庭承包,农业集体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经营方式的变化,使农民有了种田的自主权;二是分配方式的变化,使农户的收入与其生产成果直接联系起来了,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三是所有制内容的变化,即在集体经济中加进了农户所有制的因素。
合作经济(又称合作社)是劳动者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第二,社员共同投资兴办,其财产可以属个人也可以属集体,也可以部分属个人、部分属集体。第三,管理民主,其领导由社员选举产生,重大事项由社员讨论决定,一人一票。第四,合作社的宗旨是为社员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将服务宗旨与市场经济原则、效益原则统一起来。第五,类型多样化。第六,合作社盈余归全体成员共有。其分配一是按股额付息,二是按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程度进行分配,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愈大,分得的盈余愈多。合作经济是集体经济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其主要优点是:第一,产权关系清晰。第二,突破了个人和家庭的局限性。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流通领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和节省流通费用。第三,其内部没有资本和劳动力的对立,兼容了社员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股份合作制是采用了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是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兼有股份制和合作经济的特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企业出资人。第二,股东不能退股。职工离开企业时,其股份只能在企业内部转让。第三,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由职工股东大会选举企业领导成员,决定企业重大事项。第四,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股份合作制的主要优点有:第一,职工拥有产权,企业对自己的经营承担责任,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第二,职工的资产、收入同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相联,同时职工又具有民主管理的权力,因而可以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关心度和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第三,开辟了新的筹资渠道,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7.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1)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税后收入由劳动者自己所有的一种经济成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具有其必然性。首先,个体经济是同我国现阶段的一部分生产力相适应的。其次,个体经济可以在经济建设中和社会稳定中发展积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小商品生产,活跃城乡市场,满足多样化的需要;改变第三产业落后的状况,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等。
如何对待个体经济,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应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要保护其合法经营。要创造公平的、便利的经营环境,平等对待。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具有自私、狭隘的一面,有的人可能为追求私利而从事不正当的经营活动,产生消极作用。因此,要加强管理和教育,引导其健康发展。
(2)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必然性。第一,生产力水平低而且不平衡,需要有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第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私营企业必然会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产生和发展。
发展私营经济的作用主要在于:第一,可以聚集民间资金,挖掘民间人才,把潜在的生产要素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第二,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吸收城乡剩余劳动力。第三,可以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出口创汇作出贡献。第四,可以参与公有制企业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要由政府主导,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管理和引导:第一,对私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份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方面和融资方面要切实改变对私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做到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第二,对私营企业主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商业道德水平,纠正不正当经营行为。第三,规范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依法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财产和收入,依法维护员工的正当权益。第四,引导私营企业摆脱家庭式管理的落后模式,丰富人才资源,招聘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吸收员工参与管理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主要概念:
2.市场配置:就是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为适应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将资源配置到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部门。
3.企业法人:是指出资者为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取利润,出资构造的一种经营组织,并使其人格化,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4.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5.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6.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7.企业家:就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8.市场体系:指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市场所构成的整体。
9.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商品交易、结算等一系列商务活动的方式。
10.金融市场:指的是货币资金的自由流通,包括货币资金借贷和各种有价证券买卖。
13.价格体系: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
二、主要问题:
1.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二层次是以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为杻带所结成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不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它可以存在于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之中。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就属于这种经济关系。因此,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是同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它反映商品经济的性质。因为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市场,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根据市场来决定和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其利益也只能通过市场才能实现。
(2)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是因为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经济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其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三,市场机制能激励创新。
(3)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
从几百年的世界历史看,市场经济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近代史表明,自然经济因其封闭、保守而发展缓慢无法同市场经济比拟;两种经济运行机制表明,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缺乏生机和活力,没有生命力;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释放出推动经济发展的能量,给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上优于计划经济。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市场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可以被资本主义利用,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利用,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但与不同社会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有着不同的属性,具有各自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第二,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展起来的。
2.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法人制度。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企业法人制度,简言之,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拥有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在对所有者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能够独立支配企业的财产。
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实行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有限责任制度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二是当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
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现代企业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3)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来划分的。国际上通常将企业分为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分为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在世界上得到大发展的是有限公司,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4)公司的组织结构。
公司设置组织机构,应使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形成各自独立、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在公司内部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既要赋予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又要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公司的组织机构有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
股东会由股东组成,它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作为所有者掌握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由股东代表和其他方面代表组成。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全权负责公司经营,拥有支配法人财产和任免经理的权力。
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领导,对董事会负责。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
(5)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国有经济的改革,从企业层次来说,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根本克服旧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缺陷,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清楚地界定产权,实行政企分开。
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第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
3.企业的经济行为
(1)企业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2)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外部环境。
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说,企业实质上是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和权利关系的组合。这三个不同的利益和权力的主体,都要求企业目标与本身利益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同时又要兼顾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实现这种要求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并相应建立组织机构,使三者之间形成利益相关、权责分明、互相制衡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也才能促进企业行为的合理化,克服不讲经济效益、行为短期化的倾向。
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必然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影响企业的行为;市场环境对企业经济行为有着重大影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的行为表现为富于创造性和进取性。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缓和,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外延型为主。
(3)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企业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4)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行为、生产经营决策行为、营销行为、经济核算行为、收入分配行为。
4.企业家队伍
(1)企业家就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2)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企业法人权利和责任的人格化代表,掌握着支配企业供产销、人才物的权利。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企业经济行为是否合理、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企业的存亡兴衰。只有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企业家,才能担当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任。
(3)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企业家队伍,首先要搭建让企业家得以施展才能的市场竞争舞台。其次,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激励企业家,提高企业家的素质。
5.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
(1)市场体系,是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市场所构成的整体。
(2)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的特征是:市场结构完整;市场组织良好;市场统一;市场决定价格;市场保障健全;宏观调控有效。
(3)市场体系的作用: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第一,市场体系是企业自主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发达的市场体系更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
6.商品市场
(1)商品市场的构成。
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
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按消费的对象来分有两大类,即农副产品市场和工业消费品市场,它是连接生产和生活消费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呈现如下特点:第一,市场主体多元化和消费品流通渠道多样化;第二,消费品经营市场化;第三,消费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生产者和生产资料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其作用在于,满足各类产业、各个部门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由于生产资料本身的性质,生产资料市场具有一些与消费品市场不同的特点:从需求方面来说,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一般比较稳定,批量较大;从供给方面来说,市场调节生产资料供给发挥作用的周期一般较长。
服务市场。服务也称劳务,指的是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发展服务市场,前提是要承认服务是商品,服务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服务的使用价值是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效用,价值是为提供服务而消耗的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量和活劳动量。除了少数行业确实属于事业型服务和福利型服务,经费来源主要应依靠国家财政外,其余大量的服务应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自我发展机制。
(2)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产需之间或产销之间直接交易、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拍卖市场、招标市场。
(3)现代流通方式。流通方式的创新是将信息技术引进流通领域而进行的。现代流通方式的显著特点是,把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紧密连接起来,使生产企业和最终消费者及用户信息畅通,实行全过程服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需大力发展的几种现代流通方式是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
7.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有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它指的是货币资金的自由流通,包括货币资金借贷和各种有价证券买卖。按资金性质来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融资方式来分类,可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其主要特征是: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是平等的主体,可以互相选择;价值规律对劳动力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劳动报酬将主要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自由、有偿转让的市场,是连接科技研究和生产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它推动科技成果流向生产,促进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信息市场是信息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市场。
房地产市场包括房产市场和地产市场。
产权市场指的是企业兼并、出售、拍卖、租赁、股权转让、闲置资产调剂等产权交易的市场。
8.市场决定价格的必要性
(1)价格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调节生产和流通、平衡供求,影响收入分配,还是投入、产出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工具。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主要由政府决定,价格不能灵敏地反映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起不到调节经济的作用,核算作用也往往因价格失真而受到影响。
市场调节主要是价格调节,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价格形成机制必然要由政府决定价格改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也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关键。
9.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
(1)成本。主要是生产资料成本、劳动成本、销售成本。这些成本的平均水平发生变动,会直接引起价格同方向变动。
(2)商品供求关系。供求不同组合的变动,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3)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货币贬值,商品价格就上涨;货币升值,商品价格就下降。
(4)垄断。不论是卖方垄断还买方垄断,都会影响价格。
(5)政府的政策。一是税收政策、利息政策;二是价格改革,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
12.市场竞争与垄断
(1)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过程。
(2)竞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表现。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取决于它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负。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竞争是一种强大的压力,迫使企业进步。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3)总的来说,竞争是推动进步的,垄断则是阻碍进步的,应当鼓励竞争、打破垄断。
鼓励竞争,就要提倡竞争,保护竞争,为公平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因此要提倡公平竞争、正当竞争、适度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把竞争引导到公平、正当、适度的轨道,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并同时尽量减少其消极作用。
打破垄断并非完全禁止垄断,而应对基于不同原因形成的垄断采取不同的政策。垄断有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经营性垄断。行政垄断基于政治权利,往往造成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除个别行业确需保留外,其余均应取消;自然垄断以输送网络系统的存在为基础,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决定,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国家要加强管理,防止这些企业为谋取自身利益而损害大众利益;经营性垄断有两种情况,一是竞争性领域的完全垄断,它往往与行政垄断结合在一起,排斥竞争,应予打破。二是竞争性领域的寡头垄断,产生于规模经济的要求,只要它们不仰仗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和大众利益,在行业内部存在正常竞争,其存在和发展就有其必要性,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实力。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主要概念: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2.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4.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5.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6.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关于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总的构想。
7.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8.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9.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的生产、流通、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10.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
11、经济效益
二、主要问题:
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2)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2.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
(2)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现在我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
第二,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也难以解决。
(3)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在于:
第一,资源条件比较有利。(可以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的潜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制度条件良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根本性条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国际条件有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2)我国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所谓经济效益好,就是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2)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3)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首先,速度和效益是统一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其次,速度和效益又存在着不一致性,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产量或产值)在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则是资金占用、成本耗费与有用生产成果的比较。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资金占用多、消费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差。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4)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是互相依存的,是一致的。一方面,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有了好的微观经济效益才可能有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为微观经济效益提供外部条件。宏观经济效益好能使微观经济获得较好的条件来提高经济效益。
5.经济增长方式
(1)按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一种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2)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同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发达阶段,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低,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难以避免。当经济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经济增长则是以集约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经济不发达阶段转变到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
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比,集约型经济增长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资源。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缓解资源有限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不相同。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生产率来实现的,因而经济效益比较高。利用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能够较快地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才能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根本途径。
6.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第二,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
第三,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
第五,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
第六,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不仅表现为产业的部门结构合理化,而且还表现为产业的地区结构合理化。产业在各地区配置是否合理,对地区和全国经济能否协调发展,经济效益是否良好,乃至全国人民的团结能否加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产业合理布局应正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要根据地区的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支柱产业。
第二,要使产业接近原料和能源基地、销售市场、交通枢纽。
第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
第四,要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1)小康社会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现在的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刚刚进入小康门槛,人均GDP水平不高,在世界上属下中等收入国家,而且还有相当比重人口没有进入小康。所谓“不全面”,是指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标准是从经济方面看的,侧重于物质文明,而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不平衡。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要求达到经济上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经济方面,力争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8.工业化
(1)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工业化要求大大提高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降低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第二,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3)中国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在于:
第一,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已经提上日程,中国必须将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现代化,走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中国国情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是人口和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人均资源的穷国,这就要求我们克服传统工业化的弊端,不能再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9.城镇化
(1)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2)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镇化滞后或超前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情况总体来说是城镇化滞后。
(3)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首先,加快城镇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其次,城镇化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
一、主要概念: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或者:它是一个国家国民一年内所生产物品和服务的增加值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3.国民收入: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
4.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5.分税制:就是将不同的税种划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8.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对各类消费品和服务的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
9.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和家庭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
10.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
11.风险报酬:就是由于要承担风险责任而获得的报酬。
12.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
二、主要问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是:第一,把一切社会活动都作为生产活动,都创造价值,因而统计的范围过宽。第二,把所有的服务增加值同时都计入了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出现重复计算。收入再分配的次数越多,重复计算的部分就越大。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是: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国民收入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投资和消费。
(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就是国民收入首先在生产部门内进行的分配。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
其一,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
其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
其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
其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其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以及税收、信贷、利息、保险费、价格等经济杠杆。财政通过参与初次分配,取得预算收入;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通过预算支出来进行的。各种经济杠杆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3.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1)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
(2)国家、企业、个人三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为了履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能和宏观经济调节者的职能,需要掌握一部分国民收入;企业要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积累,需要掌握一定的收入;个人为了维持和改善生活,需要取得并增加收入。但三者之间又是有矛盾的。国家分得少了,财政就会入不敷出;企业分得少了,就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个人分得少了,生活就不能改善。
(3)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的原则,就是三者兼顾,而不是片面地只顾某一方面。
4.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方式
(1)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特别是调整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的分配方式。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2)实行税利分流的好处是:
第一,从分配关系上使国家两种职能分离。这是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的必要条件。
第二,实行税利分流,从分配关系上使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
第三,与税利分流的同时实行税后还贷,有利于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保证完成国家税收。
5.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1)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的收入分配关系,目的是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既要保证中央财政的收入,又要使地方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有所增加。
(2)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分税制,就是将不同的税种划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划分税种的依据是财权与事权的一致。实行分税制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利于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分配方式。
9.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由以下三个条件共同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共同所有,这就决定了产品的分配要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否则,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便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成了空话。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是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可供分配的产品少,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因此只能采取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第三,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社会主义阶段,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人们的劳动还存在重大的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人们把劳动当作负担而不会当作生活的自然需要,这就决定了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必须体现劳动者的劳动差别,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就是由上述三个经济条件共同决定的。只要这三个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行按劳分配就是必然的,是不可取代的。
10.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在按劳动贡献分配之外,还要让其他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的分配。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的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要求。
第二,是生产要素的作用决定的。
(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很多,主要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利息、股息、利润,土地等要素参与分配的租金,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技术转让费和技术贡献报酬等。
11.个人收入的调节
(1)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两个原则是:第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就是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较多收入,首先富起来。这不仅可以调动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调动其余尚未富裕起来的人们的积极性。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就是要通过发展经济,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使全体人民都能逐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富裕起来。
(2)个人收入调节的方式有国家调节,集体和社会团体调节,还有个人的自我调节。其中,国家的调节起着主要作用。
(3)个人收入调节的重点:一是对个人的高收入加以调节;二是对收入低、生活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帮助。对高收入的调节,主要是由国家通过税收来进行。对低收入个人、家庭、地区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提供帮助。
12.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
(2)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调节分配关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二,缓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为社会提供安全保护。
第三,排除障碍,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活力。
第四,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基本的内容,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社会保险是一项非盈利性的福利事业。
第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全体人民。
第三,社会保险由政府主办。
第四,社会保险水平直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4)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作为社会保障主体的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社会保障。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关系
一、主要概念:
1.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的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2.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二、主要问题: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1)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无所不包的和充分发展的经济国际化状态,它是在经济国际化基础上形成的,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即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国外市场和学习科学管理的机会。总之,带来加快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演进的机会。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在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即它带来的是不均等的竞争机会,使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4)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是大于挑战的。我国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机遇,迅速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赶超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挑战,既要顺应潮流,又要循序渐进,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努力减少负面影响。
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就是发展同国外在商品和生产要素方面的交流。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很多益处。只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和本国的需要出发来参与国际分工,各国都能获得很多利益。具体讲,一是可以获得绝对利益,二是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三是可以利用比较优势。
第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获得后发性利益。
第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求得进步。
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独立自主,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方法由我国自主地选择和作出决策。自力更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和努力,依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和建设时一贯遵循的方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继续坚持这一正确的方针,把它作为根本的立足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对立的: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没有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二,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加我国自力更生进行建设的力量。
第三,对外开放不会损害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
(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是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不论是高技术产品还是原材料、机器设备、消费品,不论资金、技术还是人才,我国与国外都将是进行双向交流。
(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两种战略模式: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的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3)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大。在此条件下,单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不可取,单纯或主要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则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当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结合起来,由此推动原有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促进新的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带动所有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8.引进技术
(1)引进技术主要有以下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其次,各国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之间有必要进行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对于经济、文化、技术落后的国家来说,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更为必要。
再次,代价比较小,而收益比较大。通过从国外引进技术,可以节省研究时间和经费,使本国生产有较高的起点,并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培养科技队伍,迅速提高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
(2)引进技术的原则是:
第一,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要使引进的技术符合和兼顾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
第二,要将引进与独创结合起来。
(3)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基本方式可分为两种:购买硬件和购买软件。
9.利用外资
(1)利用外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另一种是接受国外贷款。(2)利用国外资本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具体讲,利用外资可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不足,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通过交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可以锻炼和培养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有利于发展出口贸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10.“走出去”战略
(1)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第一,发挥中国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第二,开发海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不足。
第三,在国际竞争中培育大型跨国公司。
(2)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以对外直接投资最为重要。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
一、主要概念:
1.宏观经济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3.社会总需求:是指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就是货币供应量与其周转次数的乘积所体现的购买力。
4.社会总供给:是指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5.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二、主要问题:
2.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第一,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主体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整体。要使国民经济在总体上保持良好的状态,国家就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
第二,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机制能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各自独立,其行为的直接目的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不可避免会产生盲目性,与国民经济的整体需要、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因此,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引导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弥补市场机制不足,政府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
3.宏观经济管理的性质和职能
(1)宏观经济管理既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的,又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同一定性质的国家相联系。作为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管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其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方式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作为同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管理,在不同性质的国家里,其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认识宏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质,对于我们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有相似之处,因此,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2)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主要有五项:
第一,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承担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五,管好用好国有财产。
5.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三,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进出口贸易状况,二是资本流入流出的多少。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尤其是出现较大逆差时,对本国经济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国际收到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动用外汇储备,引进外资,必要时还可以动用黄金,让本国货币贬值。
(3)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运用计划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a.计划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仍然是调控经济的一种必要手段。国家计划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很小。通过国家的指导性计划,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和行动方案,为各部门、各地区和所有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活动指明方向,为运用其他手段调节经济提供依据。
b.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也称为经济杠杆。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的经济手段不具有强制性,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经济,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来诱导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手段主要有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和汇率手段。
c.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即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平等性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调节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第二,调节对外经济关系。第三,维护经济秩序。
d.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依靠行政组织系统,通过发布命令、决议、规定、指示等方式,直接指挥和干预经济活动。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纵向性、直接性、时效性的特点。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家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是必要的,但运用行政手段应有合理的范围和限度,同时应提高运用行政手段的科学性,保证行政手段的使用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
关于【805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归纳
本人是11年考上财大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的,下面是我在备战20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整理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复习要点,希望能给有意考经济学院的童鞋们一点帮助!
第1讲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复习要点:大致浏览,此节不作考点。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复习要点:物质资料生产的定义、意义(为什么是出发点)、三要素(定义、分类、特点、地位)、生产资料的定义。
2、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复习要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定义、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狭义和广义的界定)、社会生产总过程四环节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定义和作用)。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研究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复习要点:如何正确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及两者的定义。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的规律
复习要点: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经济规律的定义、类型、特点、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
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复习要点:政治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各种方法的内含。(只作了解,不作考点)
第2讲 商品和货币理论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经济的产生
复习要点:商品经济的定义、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社会分工的定义及社会分工对生
产力的促进作用、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
2、商品经济的发展
复习要点:商品经济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商品经济的类型(各类型的特征和联系)。
第二节 商品及其属性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复习要点:商品的定义,使用价值(定义、多样性、和价值的关系、体现什么关系、属于何种范畴),交换价值(定义、与使用价值及价值的关系),价值(定义本质,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体现什么关系、属于何种范畴)。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复习要点:具体劳动(定义、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抽象劳动(定义、与价值的关系),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3、商品的价值量
复习要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复习要点: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第三节 货币的起源、本质与只能
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复习要点: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价值形式的特征(货币起源与脉络)。
2、货币的本质
复习要点:货币的产生使商品世界发生分离、货币的定义和本质、“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
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职能
复习要点:货币的5大职能(各职能的定义、执行特征、作用),价格及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标准,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材料的变迁(足值的金银-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纸币流通的特点(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复习要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3讲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资本积累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复习要点:货币与资本的区别、资本总公式(公式、资本的定义)、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条件。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复习要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使用价值
和价值的特点)。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复习要点:劳动过程的一般定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各自的定义、价值增值过程的特点)、剩余价值的本质。
2、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复习要点: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各自定义、划分标准、物质内容)。
3、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复习要点: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作用)、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
4、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复习要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作日的限度、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
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复习要点: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目的、手段)、为什么是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资
1、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复习要点: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格或价值、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复习要点:计时工资(定义、影响因素、计算公式),计件工资(定义、影响因素、计算公
式、作用),两种工资形式的转换。
3、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
复习要点:工资的量的变化及工资水平的比较(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4、工资的国民差异
复习要点:工资的国民差异的定义、影响工资国民差异的因素、工资水平的国的比较。
第四节 资本积累
1、社会再生产
复习要点:社会在生产的定义、分类。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复习要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定义、特征;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定义、特征。
3、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复习要点:资本积累的定义、实质和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及资本积累与扩大再
生产的关系、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复习要点:资本的构成(物质构成、价值构成、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资
本的积累和集中(定义、两者的关系、两者与积累的关系),相对过剩人口(产生原因、形
式、作用),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4讲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 单个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只能形式
复习要点:产业资本循环的定义及三种职能形式,循环的三个阶段(公式、特点、职能)。
2、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职能形式循环的统一
复习要点:三种循环形式的公式、特点、局限性,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复习要点:两个条件及其关系。
第二节 单个资本周转
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复习要点:资本周转的定义、周转速度的衡量、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2、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复习要点:划分标准,固定资本(定义、物质构成、周转特征、损耗、维修、折旧),流动资本(定义、物质构成、周转特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较分析,对生产资本不同划
分的比较分析。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复习要点: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因素。
4、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复习要点:资本周转时间的定义、生产时间(定义、构成、对周转的影响),流通时间(定
义、构成、对周转的影响)。
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复习要点: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对预付资本总量的影响,年剩余价值(定义、年剩余价
值率的计算、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复习要点:社会资本(定义、与个别资本运动的比较分析),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大理论前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2、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复习要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模型分析,社会总产品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实现过程和
实现条件。
3、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复习要点: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模型分析(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推到过程、如何理解)。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复习要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定义和表现,产生的原因(根源和具体原因分析),危机的实质。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复习要点:危机的周期性(原因,危机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
3、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第5讲 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复习要点:成本价格(定义、资本家的耗费与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的区别、意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的定义、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润率(定义、计算公式、与剩余
价值率的比较、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复习要点:转化的原因,转化的机制(部门内的竞争和部门间的竞争、资本的自由转移)。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复习要点:生产价格的形式(定义、形成过程、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的利润量的分析,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生产价格的本质(是否对价值规律的否定),马克思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
4、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复习要点:平均利润下降的趋势(原因、利润率下降不等于剥削程度减低、利润率下降与利润量增加),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复习要点:商业资本的形成(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的一部分),商业资本与古老的商人资
本的区别,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2、商业利润
复习要点:产业资本家的让渡和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的平均化。
3、商业流通费用的性质及其补偿
复习要点:商业流通费用的分类(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的定义、构成),各种流
通费用的补偿。
第三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1、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复习要点:借贷资本的形成,与古老生息资本的区别,借贷资本的特征和本质。
2、利息和利息率
复习要点:利息的定义和实质,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平均利润的分割,影响利息率的因素。
3、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复习要点:股份公司(定义、类型、组织治理特征、委托代理关系、作用),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股票(定义、分类、特征),股东,股息(定义、分配方式、来源),股票价格(定义、决定因素、计算公式、实质),创业利润,虚拟资本(定义、与实际资本的比
较分析)。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复习要点: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比较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以及封建地租的比较,地租与租金的区别。
2、级差地租
复习要点:级差地租的定义、产生的原因、条件,级差地租的源泉,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级差地租第二形式,两种形式的级差地租的对比分析。
3、绝对地租
复习要点:绝对地租的定义、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绝对地租的变化趋势。
4、土地价格
复习要点:土地价格的定义、计算公式、实质。
第6讲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 复习要点:垄断的形成,垄断的定义,垄断的组织形式。
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复习要点:垄断的决定作用(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垄断和竞争的关系),金融资本的形式和寡头统治(金融资本的定义、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银行的新作用、金融寡头的定义及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资本输出(定义、意义、形式和新特点),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4、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复习要点:原因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根本原因、具体原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复习要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国有经济、国私混合经济、国控私有经济),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
复习要点:客观必然性,调节手段。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
1、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复习要点:资本国际化(定义、阶段),经济全球化(定义、原因、内容、本质)。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垄断统治的新变化
复习要点:跨国公司的定义、影响,国际经济的调节手段。
第四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复习要点:两种趋势形成的原因。
2、垄断资本主义是过度的资本主义 复习要点:过度的物质条件和政治条件。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
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性质,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经济规律。
2、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分配)
(2)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
(3)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形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3、货币流通量是怎么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么样决定的?
货币流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额/统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
纸币流通:纸币的发行限于他象征的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单位纸币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等纸币总额
4、分析资本循环正常经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三种职能:货币资
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世界上的相互继起。
因素:
(1)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2)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有影响
① 固定资本价值回收较为缓慢,周转期长;流动资本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
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越快。
5、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2)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呢?
①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是否能正常开始。
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消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即: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
6、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1)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②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③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个前提条件:
② 第二个前提条件:
其中 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③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 和追加的可变资本。
④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⑤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3)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
7、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1)资本集中的含义: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2)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
(3)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8、垄断条件下竞争的主要形式
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9、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0、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1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1)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表示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可见,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1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质
(1)资本主义企业是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2)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3)资本主义企业的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13、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形成垄断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
14、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
(1)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2)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行、盲目性、滞后性(4)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5)市场调解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1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政策
16、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有什么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机会,主要表现在:
①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吸引技术和资本,接手外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② 发展中国际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
技文化和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其次,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
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17、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他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集中体现为哪些方面?
(1)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盾
1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其越来越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对抗形式的发展,使其必然在某一点上发生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只能通过危机才能得到暂时的解决,并为以后更大规模的冲突创造了条件。
1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