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2010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
一、实验名称:热传导实验
实验器材:试管夹、酒精灯、火柴、小锯条、蜡烛、铁圆盘、方盘。实验方案:
(一)1、把三根火柴用蜡油依次粘在小锯条上
2、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小锯条加热小锯条的一端。
现象:会看到三根火柴依次掉落下来。
(二)把蜡油滴在圆盘的边缘,用试管夹夹住圆盘,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圆盘的圆心。
现象:会看到蜡油会融化
(三)把蜡油滴在铁方盘的一角,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方盘
加热方盘的另一角。
现象:方盘一角处的蜡油会融化。
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二、实验名称:热对流实验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水、小米、大米、黑米。
1、实验方案:在烧杯内放入少量的热水。把小米、大米、黑米放进去。
2、把酒精灯放在三角架下,把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
3、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水开了以后,小米粒随着水游到上面,又游到下面,又上去,又
下来。循环往复。
实验结论: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
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产生了对流。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播的。
三、实验名称:吸热能力强弱实验
实验器材:黑白纸袋、黑白手套、黑白锥形瓶、温度计。
实验方案:把两个同样大小、材料的黑白纸袋戴在手上,在太阳下晒。
把两个同样大小、材料的黑白手套戴在手上,在太阳下晒。
把两个同样大小的锥形瓶套上两个同样大小的黑白纸袋,里面分别放上温度计。
实验现象:黑纸袋和黑手套热,黑色的锥形瓶里的温度计度数高。
实验结论: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强。
四、实验名称:物体保温实验
实验器材:棉花、棉手套、动物毛皮、毛衣、泡沫塑料、温度计。
实验方案:分别用棉花、棉手套、动物毛皮、毛衣、泡沫塑料包裹住温度计的液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温度计的度数没有升高。
实验结论:这些物体不会生热,而是保温。
五、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器材:水槽、热水、冷水、烧杯、小药瓶、吸管、酱油、橘子汁、牛
奶、醋、水。
实验方案:把吸管分别插在小药瓶的瓶塞中,把酱油、橘子汁、牛奶、醋、水,分别装在5个小药瓶中,盖上塞子。把这5个小药瓶先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再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热水中5个瓶子里的液体遇热上升,在冷水中液体遇冷下降。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六、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实验器材:水槽、烧杯、饮料瓶、气球、热水、冷水
实验方案:把气球套在饮料瓶口,用热水烫瓶身。观察现象。把瓶身放在冷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用热水烫气球膨胀起来,放入冷水中气球缩回去。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七、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铁环、铁球、烧杯、冷水 实验方案:
1、点燃酒精灯。
2、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小球一段时间。
3、把小球套在铁环上,观察现象
4、把加热的小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再放在铁环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热后把小球套在铁环上,小球通不过铁环。
把加热的小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再放在铁环上,小球能通过铁环。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八、实验名称: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实验器材:电灯、纸张 实验方案(现象):
1、打开电灯。用纸卷成纸筒,能看到灯光。
2、把纸筒弯折,看不到灯光。
实验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九、实验名称: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实验器材:水槽、激光灯、牛奶、水
实验方案:
1、在水槽里倒入水,再倒入少量牛奶。
2、开亮激光灯,从水槽的一侧照过去。
实验现象:会看到激光灯的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实验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十、实验名称: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三个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中间带小孔)。实验方案(现象):点燃蜡烛,把一张硬纸板放在蜡烛的前面,能看到烛
光。再放第二张硬纸板,透过两个孔能看到烛光,再放第三个纸板,透过三个孔能看到烛光,左右移动中间的纸板,看不到烛光。
实验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十一、实验名称:彩虹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阳光、喷壶
实验方案:在太阳下背向阳光喷水,背向阳光观察。实验现象:会看到彩虹。
实验结论: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阳光照
射在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十二、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器材:凸透镜、支架、纸屏、支架、蜡烛、火柴
实验方案: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按顺序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镜面、火焰、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
实验现象:在纸屏上出现蜡烛火焰倒立的大小不等的像。
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的是放大的像。
十三、实验名称:植物的向地性实验
实验器材:几粒浸泡过的玉米粒、纸巾、培养皿、黏土
实验方案:
1、把玉米粒放到培养皿里,使玉米的尖朝向培养皿中心。
2、固定玉米粒。将纸巾浸湿,盖到玉米粒上。盖上培养皿,封好口。
3、把培养皿立起来,并用粘土固定好。
4、每天观察玉米粒根的生长方向,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玉米粒的根都向下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具有向地性。
十四、实验名称: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实验器材:两个花盆、向日葵种子、纸盒。
实验方案:
1、在两个花盆里种上同样多数量的向日葵。
2、把两个同样的纸盒罩在花盆上。
3、在两个纸盒上同样的高度分别钻上同样大小的孔,一个面向阳光,一个背向阳光。
实验现象:向日葵的幼苗朝向小孔的方向生长。实验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十五、实验名称:植物具有向水性。实验器材:三个花盆、向日葵种子、水
实验方案:
1、在三个花盆里的中心分别种上同样数量的向日葵。
2、每隔三天浇同样多的水给三盆向日葵。第一盆只浇左侧,不要浸湿右侧,第二盆只浇右侧,不要浸湿左侧,第三盆全部浇湿。
实验现象:向日葵的根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实验结论:植物具有向水性。
十六、实验名称:昼夜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地球仪、小人、手电筒
实验方案:用地球仪当作地球,在它上面粘一个纸人,用手电筒的光代替
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地球仪在“太阳光”下运转一圈。观察“地球仪”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这部分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地球仪”的哪个部分照不到“太阳光”?这个部分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小人从开始接受阳光到再次接受阳光时,是不是正好转了一圈?
实验现象:地球仪向着太阳光的那部分被照亮,地球仪背着太阳光的那部
分照不亮。纸人从开始接受阳光到再次接受阳光时,正好转了一圈。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十七、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四个地球仪、激光灯、粉笔
实验方案: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个椭圆做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把四个地
球仪放在轨道上,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位置,把激光灯放在轨道的圆心位置,旋转激光灯一周,以北半球接受太阳光为例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以北半球接受太阳光为例,如下图所示:
当地球仪运行到A处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得到的热量相等,北半球是春季,南半球是秋季。当地球仪沿逆时针方向运行到B处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多处于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当运行到C处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得到的热量相等,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当地球仪继续运行到D处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少,白天最短,处于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实验结论:(四季更替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
在自转过程中,有赤道平面,在公转过程中有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在赤.................................
道平面与轨道平面之间,有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引起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同一地点.................................(主要是温带地区)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有时太阳高度大(夏季)...............,有..时太阳高度小(冬季)..........,有时太阳高度适中(春秋季)..............。这样在一年中就会出..........现冷热不同的四季变化。...........
十八、实验名称:月相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手电筒、皮球
实验方案:两人合作,一人把自己当地球,将皮球高举在空中,当作月球,另一人使阳光(手电筒光)照射到月球(皮球)上,然后一边使月球公转(自西向东沿逆时针方向)。一边观察月球明亮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月球在绕地球公转时,由于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月亮的明暗部分大小不同。
实验结论:月球不会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月球总有一面被太阳照亮,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阳的一面有时全部是黑暗的,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少,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相等,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多,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多,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相等,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少,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就形成了月相的变化。3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2014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2014.5
(一)石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解答。
实验器材:木板 铁钉2个 酒精灯 火柴 镊子 小长方体石块
实验步骤:①将铁钉钉在木板上,两个铁钉之间的距离以刚好通过小长方体为准;②用镊子夹住长方体石块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加热;③加热一会后,用镊子夹住长方体石块,试一试是不是能从两个铁钉之间穿过?④等小长方体石块冷却后,再用镊子夹住长方体石块,试一试是不是能从两个铁钉之间穿过?
实验现象:加热后的小长方体石块不能从两个铁钉之间穿过;冷却后能穿过从两个铁钉之间穿过。实验结论:石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为什么容易爆裂?你是如何探究的,把你探究的过程写出来。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空气被晒热,体积膨胀,达到一定的压力,就会出现爆裂现象。探究过程:①用两个水槽,一个装热水,一个装冷水;②在锥形瓶上套上一个气球;③将套有气球的锥形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④现象是放入热水中时气球鼓起来了,放在冷水中气球恢复原样。说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植物生长对岩石的风化作用,请你把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
树根深深扎入岩石缝隙中,将岩石撑裂。
(四)请你设计实验,辨别未标明名称的砂岩和石灰岩。
用滴盐酸的方法,因为石灰岩遇盐酸冒泡,所以冒泡的是石灰岩。另一个是页岩。
(五)土壤中有什么?请你设计实验探究。
实验课题:探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材料:土壤、酒精灯、石棉网、放大镜、烧杯、滤纸、玻璃片、滴管、铁盘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通过直接观察来发现土壤里有什么,必要时借助放大镜;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②将土壤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不用玻璃棒搅散,使土在水中沉淀;③用滴管汲取一些澄清的水滴在玻璃片上;④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水分蒸发干;⑤在铁盘上放一些干土,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及结论:①把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跑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②搅散的土壤沉淀后观察沉下来的土分层,有沙子;③水蒸发后在玻璃片上有污渍,说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④加热干土,土壤会冒烟,有一股怪气味,说明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⑤实验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沙子、水、空气、粘土、腐殖质等构成的。
(六)为什么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实验课题: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实验材料: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喷壶;量筒;烧杯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两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把两块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②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有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少,而且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多,而且比较浑浊。说明水、土、植物是互相依存的。
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同样多的土、水、木板倾斜的角度
实验中的不同条件: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
(七)凸面镜中的像与镜外的我们大小相等吗?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回答。
实验材料:凸面镜,大卡纸、桌子
实验步骤:①在窗户边的桌子上放一面凸面镜,让镜面对着窗户;②把卡纸放在凸面镜的斜对面,调整凸面镜与卡纸的位置
现象及结论:我们将在卡纸上看到窗户清晰的正立的影像。大小要比实际的形状小。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
一、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猜想: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方案:
1、用1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2、用三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3、用五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发现: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
二、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有关系。我的方案:
1、把木块放在粗糙的木板、较光滑的木板和非常光滑的木板上拖拉,用弹簧秤分别测出所需的拉力。比较三次试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发现: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三、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猜测:可能与对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实验方案:
1、、选择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铁块和木块,放在同一个平面上拉动,分别用测力计测出拉动木块和铁块时所用的力。并比较这两个力的大小。
2、、将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光滑、粗糙的木板上拉动,并分别测出拉动物体时所用的力。并比较这两个力的大小。
我的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对接触面的压力的大小和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四、磁铁的性质
1、我的猜想:磁铁有吸铁的性质
我的方案:用磁铁吸铁片、铜片、铝片、木片,观察现象。我的发现:磁铁能吸铁。
2、猜想: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
方案:用细线把一条形磁铁悬吊起来,静止后观察。发现: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示南方
结论: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3、我的猜想: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方案:用一块磁铁N极接触令一块磁铁的N极和S极,观察现象。发现:N极和N极相互排斥,N极和S极相互吸引结论: 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猜想:磁铁两端磁性强
方案:用磁铁吸引图钉
发现:磁铁两端吸引了许多图钉,而中间没有。
结论: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五、失去标记的磁铁用怎样的方法知道它的南北极?你的实验方案。我的猜想:根据磁铁的性质,或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来判断。
我的方案:(1)把细线系在磁铁的中间吊起来,静止后,指南的一端是南极。2)用另一块磁铁去靠近,和北极相吸的是南极。
六、迷路了哪些方法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写出你的实验方案。猜想:看树冠,影子,北极星,指南针等方法辨别方向。
实验方案:方法一看树木的树冠长得茂盛的一侧向阳是南方。方法
二中午人的影子在人北侧。方法三北极星所在的方向是北方。方法四看指南针,指南的方向是南。
七、光与影子的关系
我的猜想: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有变化的。方案:
1、将铅笔竖立在桌面上。
2、拿起手电筒,在铅笔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的位置,就像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位置一样,仔细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
发现: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一天中早晚影子较长,正午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与太阳运动方向相反。
八、1、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
猜想: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灯泡就会亮
方案:
1、观察开关等材料的特点。
2、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3、接通开关观察。4断开开关观察
发现: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
2、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串联电路)
猜想:把电池、开关、两(或三)个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两个灯泡都亮。
方案:把电池、开关、两(或三)个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接通开关观察。发现: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接这样连接的电路是串联电路。
3、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并联电路)
猜想:把两个灯泡两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接入电路,两个灯泡都亮。
方案:把两个灯泡两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接入电路,观察。
1、磁铁有吸铁的性质。
2、磁铁有两极,有指南北的性质。
3、磁铁的两个磁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吸。
4、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15、灯泡亮了
【实验名称】探究基本电路的组成(或:探究灯泡亮的秘密)
【实验目的】学会连接电路,了解一个完整电路的组成。
【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盒、开关、导线、灯泡及灯座等
【实验步骤】
1、用导线把电池(装入电池盒)、开关、灯座(固定好灯泡)依次连接起来。
2、合上开关,灯泡就亮起来了。
3、打开开关,灯泡就灭了。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
【实验说明】
实验步骤中,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的作用:
1、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2、电源:电的来源;
3、用电器:用电工作的机器,统称用电器;
4、灯座、电池盒是附属部分。
17、谁的本领大
【实验名称】探究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实验器材】塑料、玻璃、橡胶、纸板、木头(干、湿)、石头、金属丝(铜、铁、铝„„)、电流表
【实验说明】
1、能把各种材料连接进电路,看灯泡亮不亮;区分常见导体、绝缘体。
2、有意识地准备干、湿两种木块。连接干木块时,灯泡不亮,说明干木块不容易导电;连接湿木块时,由于电路电流小,灯泡也不亮,但不能根据这一现象确定湿木块不容易导电,从而属于绝缘体,这时教师应引导用更精密的仪器电流表来检测,从而认识到湿木块是导体。
3、区分好“容易”、“不容易”与“能”、“不能”的不同。
第四篇: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总结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总结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
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
(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察现象。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实验过程: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察现象。(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实验六:
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
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 实验过程: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七:
实验名称:探究沙子、水和空气传播声音的效果。实验材料: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
实验过程:(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耳朵认真倾听。
实验结论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实验八:
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
实验九:
制作名称:制作一件小乐器。(答案不唯一,还可以制作其它乐器)
制作材料:大小一样的瓶子七个、水、金属棒、音高标签
制作过程:
(1)依次在七个瓶子中从少到多装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属棒敲击瓶子,调试音高。
(2)在各个瓶子上贴上音高标志。(3)用金属棒弹奏乐曲。实验十:
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利用科学方法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名称:检测土豆、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纸、滴管 实验过程:
(1)滴几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会我们发现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
(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我们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
实验结论: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油脂。实验十一:用漏斗、软塑料管等材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名称: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实验材料:漏斗、软塑料管、塑料膜、长筒袜、碎馒头、乒乓球
实验过程:
(1)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膜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
(2)把潮湿的碎馒头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食物进入胃。
(3)胃中的食物进入肠(用乒乓球代替)用手挤食物在肠内前进,最后从肛门排出。
实验结论: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实验十二:
实验名称: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杯、水、纸团、实验过程: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过一会儿观察,纸团没湿。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十三:
实验名称: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
(2)把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那里。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下册素材实验报告单,,苏教版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 实验目的 体会关节的作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回形针,豆子,小口瓶 实验步骤:
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结论 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关节还有缓冲的作用。
学科:
科学
班级 :
四年级
时间: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制作骨骼模型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剪刀、硬卡纸、胶水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在硬卡纸上描画人体骨骼。
2、用剪刀仔细剪出所画人体骨骼。
3、用胶水粘贴,制成模型。
备
注
实 验 结 果 人体共有 206 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3 个大部分。
教 师 评 语
签字
****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小车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秒表、小车、尺子、钩码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 2、分别挂 2、3/4 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
3、实验反复做几次; 4、计算并比较。
实 验 结 果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
教 师 评 语
签字
****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研究摆的快慢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不同的摆、量角器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 2、用摆线 30 厘米的摆实验,测量 15 秒可摆动多少次?(多做几次,摆角要不同)
3、用摆线 15 厘米的摆实验,测量 15 秒可摆动多少次?(多做几次,摆重要不同)
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
实 验 结 果 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教 师 评 语
签字
****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学生实验报告单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研究力的大小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弹簧秤、钩码、苹果、小刀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将钩码挂在弹簧称上; 3、等指针静止时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5、用弹簧秤分别测量苹果、小刀。
实 验 结 果 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称标定的最大数值。
教 师 评 语
签字
****年**月**日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标准弹簧、钩码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固定弹簧的一端,测量长度; 2、在弹簧下分别挂 1、2、3、4、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 3、记录、交流。
实 验 结 果 在弹性范围内钩码越多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教 师 评 语
签字
****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研究减小液体的阻力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不同形状橡皮泥、洗洁精、透明塑料瓶、秒表、鲸或海豚的形体照片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把橡皮泥分成大小相同的几个小团,分别捏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2、用线绑住这些模型,同时放入有洗洁精的瓶中,比较下沉速度; 3、记录、交流。
实 验 结 果 流线型物体能减小摩擦力。
教 师 评 语
签字
****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研究降落伞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线段、金属夹、手帕、牛皮纸、塑料袋、剪刀、秒表 实 验 过 程 及 步 骤 1、每组准备两个伞面面积不同的降落伞(利用实验材料制作); 2、将降落伞在同一高度下降(多做几次,载重要不同); 3、用秒表记录降落伞从下落到触地的时间; 4、用伞面面积不同的降落伞重复上面的实验;’ 5、记录、比较; 6、交流、汇报。
实 验 结 果 伞面面积越大,降落伞下降速度越慢;降落伞载重越大,降落伞下降越快。
教 师 评 语
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