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山东大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山东大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业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山东大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山东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山东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东大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山东大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在山东大学实验室工作委员会下设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病原微生物安全组织管理工作。各学院、医院或从事相关工作的其他二级机构具体负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第五条病原微生物管理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分类进行。
第六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时,应当具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
第七条实验室需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时,必须满足《山东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所要求的条件。必须遵循《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和《山东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生物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第八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护送人、保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九条根据实验室对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各实验室必须按其对应的生物安全分级,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含防护屏障)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一级、二级实验室为基础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第十条各学院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生物实验室,应当向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提出申请并在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各相关学院、实验中心应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包括生物危险、消防设施、电气安全、化学品安全和危险废物处理等),制定科学、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设施设备的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健康医疗监督制度、事故和职业性疾病报告制度、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安全保卫防盗、防火制度等)以及安全保卫措施。
第十三条各相关实验室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有关要求,编制本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检测研究实验操作规程、相关仪器设备使用规程、个人防护设备使用规程、实验室消毒规程、危险废弃物的处置规程、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紧急情况处理规程等。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经培训的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第十四条各相关学院和实验室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山东大学生物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每年不应少于2次。
第十五条各实验室应定期对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建立并保存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档案。
第十六条生物安全柜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常规现场检测,在移动、检修和更换
高效过滤器后也要进行检测。
第十七条实验室必须建立实验档案,包括实验室安全记录、工作日志、实验原始记录、设备条件监控及检测记录、消毒记录、事故(暴露)记录、人员培训记录、员工健康档案等。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第十八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必须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指定专门人员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一旦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相关学院及其工作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程序立即报告,并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十九条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废水、废气以及其它废物进行处置。
第二十条定期组织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第二十一条奖励和处罚。对遵纪守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活动,全年无事故发生的实验室和个人,将予以表彰;对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实验室或个人,将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追究其相应责任。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山东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实验室 微生物 安全 管理办法 通知
山东大学学校办公室2009年4月29日印发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二篇: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确保校园环境安全,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转基因农作物田间试验安全检查指南》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其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涉及生物安全管理包括: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凡从事以上研究、试验、生产和加工活动的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生物安全管理机构
第三条 在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生物安全管理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一)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对学校生物安全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二)科技管理处负责农业转基因科研项目申报、批复项目审核和项目实施监督指导;
(三)各院级单位行政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三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2、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3、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4、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
不包括:细胞融合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传统杂交繁殖技术;诱变技术,体外受精技术,细胞培养或者胚胎培养技术;常规质粒DNA构建及在大肠杆菌或酵母中扩增等遗传操作。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三)从国外进口遗传工程体,在校内进行基因工程研究和实验的,也应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分为以下四个等级,即安全等级Ⅰ,尚不存在危险;安全等级Ⅱ,具有低度危险;安全等级Ⅲ,具有中度危险;安全等级Ⅳ,具有高度危险。有关分级标准及管理审批权限按照农业部有关文件执行。
第六条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课题组,应当具备与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制定转基因生物田间试验安全实施细则,明确分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安全。
第七条 从事安全等级Ⅲ、Ⅳ级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课题组,应当在研究开始前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获得批复后,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备案,方可开展相关试验工作。第八条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田间试验的课题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安全评价合格,并获得批准后,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备案,方可开展相关试验工作。
第九条 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来源、进出时间、数量、流向、经手人等要详细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
第十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在贮存、转移、运输、销毁和灭活时,应在特定的设备和场所内进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第十一条 涉及进口和出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凭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 转基因生物田间试验收获部分试验材料,在包装上应有明显标识,须直接标注“××转基因”,收获部分试验材料应专库贮存、“双门双锁”、“双人保管”,防止转基因试验材料流失。
第十三条 安全等级Ⅱ、Ⅲ、Ⅳ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和实验中受感染的各种物品,在其废弃处理或排放之前应当采取可靠措施将其销毁、灭活,以防止扩散和污染环境。发现转基因生物扩散、残留或者造成危害的,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消除,并向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实验室安全控制措施
(一)安全等级Ⅰ控制措施
实验室和操作按一般生物学实验室的要求(参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下同)。
(二)安全等级Ⅱ控制措施
1、实验室要求
在安全等级Ⅰ的实验室基础上,还要求安装超净工作台、配备消毒设施和处理废弃物的高压灭菌设备。
2、操作要求
在安全等级Ⅰ的操作外,还要求:
(1)在操作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避免气溶胶的产生;(2)在实验室划定的区域内进行操作;
(3)废弃物暂存在具有特殊标志的防渗漏、防破碎的容器内,并进行灭活处理;
(4)基因操作时应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将工作服等放在实验室内;
(5)防止与实验无关的一切生物如昆虫和啮齿类动物进入实验室。如发生有害目的基因、载体、转基因生物等逃逸、扩散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控制措施,还应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的有关规定。
(三)安全等级Ⅲ控制措施:
1、实验室要求:在安全等级Ⅱ的实验室基础上,还要求:
(1)实验室应设立有明显警示标志隔离区,有专门的更衣室和沐浴设施,操作间门口还应装有自动门和风淋;
(2)实验室内部的墙壁、地板、天花板应光洁、防水、防漏、防腐蚀,窗户密封;
(3)实验室应配有高温高压灭菌设施,操作间应装有负压循环净化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
2、操作要求
在同安全等级Ⅱ的操作外,还要求:
(1)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需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在更衣室内换工作服、戴手套等保护用具;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沐浴;不准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工作服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后清洗;
(2)工作台使用过后马上清洗消毒;转移材料用的器皿必须是双层、不破碎和密封的;使用过的器皿、用具,移送出实验室前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处理;
(3)用于基因操作的一切生物材料应由专人管理并贮存在特定的容器或设施内。
(四)安全等级Ⅳ控制措施
安全控制措施应当经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向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按其要求严格执行。
第十五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田间试验安全控制措施
(一)安全等级Ⅰ的控制措施
采用一般的生物隔离方法将试验控制在必需的范围内。
(二)安全等级Ⅱ的控制措施
1、采取适当隔离措施控制人畜出入,设立网室、网罩等防止昆虫飞入。水生生物应当控制在人工水域内,堤坝加固加高,进出水口设置栅栏,防止水生生物逃逸。确保试验生物 10年内不致因灾害性天气而进入天然水域;
2、对使用后的工具和有关设施进行消毒处理;
3、采取必要的生物隔离措施,确保转基因生物不会与有关生物杂交;
4、采取相应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和规模控制措施;
5、试验结束后,收获部分之外的残留转基因生物应当集中销毁,对鱼塘、畜栏和土壤等应进行彻底消毒和处理,以防止转基因生物残留和存活。
(三)安全等级Ⅲ的控制措施
1、采取适当隔离措施,严禁无关人员、畜禽和车辆进入。根据不同试验目的,配备网室、人工控制的工厂化养殖设施、专门的容器以及有关杀灭转基因生物的设备和药剂等;
2、对工具和有关设施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转基因生物被带出试验区,利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消灭与试验无关的植物、昆虫、微生物及啮齿类动物等;
3、采取更有效的生物隔离措施,防止有关生物与试验区内的转基因生物杂交、转导、转化、接合寄生或转主寄生;
4、采用严格的环境控制措施,如利用环境(湿度、水分、温度、光照等)限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物在试验区外生存和繁殖,或将试验区设置在沙漠、高寒等地区使转基因生物一旦逃逸扩散后无法生存;
5、严格控制试验规模,必要时可随时将转基因生物销毁;
6、试验结束后,收获部分之外的残留生物应当集中销毁,对鱼塘、畜栏和土壤等应当进行消毒和处理,以防止转基因生物残留和存活。
(四)安全等级 IV 的控制措施
安全控制措施必须向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按其要求执行。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 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 根据《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5年农业部令第53号)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十七条 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是《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中列为第一类、第二类的病原微生物,以及未列入上述《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但与人体健康有关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和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十八条 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工作必须在生物安全三级(BSL-3)或四级(BSL-4)的实验室中进行,其它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工作必须在生物安全一级(BSL-1)或二级(BSL-2)的实验室中进行。
第十九条 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研究的实验室须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备案。各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申报批准的项目内容进行实验,严禁私自扩充实验项目。
第二十条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
(一)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在获得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按要求分装后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二)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兽医主管部门批准,运输容器应当密封,并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容器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第二十一条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保管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与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进出、储存、领用记录,建立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做到“双人双锁、双人领用”。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分类管理、安全存放、随时监控,并有采购、使用和销毁记录等,严防丢失或被盗。
第二十二条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要建立实验档案,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使用情况、实验方法和安全监督情况等做详细记录,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第二十三条 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符合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生物安全和操作者人身安全的要求,并经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论证,经论证可行的,方可使用。
第二十四条 实验室感染控制
(一)实验室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派专人陪同及时就医就诊;
(三)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并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四)发生上述二、三条情况时,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1、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5、进行现场消毒;
6、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
7、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二十五条 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废弃物,必须先进行高温高压灭活处理。然后对所有废弃物必须进行分类暂储,贴上标签,进行登记,由学校联系有资质的公司清运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第五章 实验动物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参照《吉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相关文件施行。
第六章 管理体系及责任追究
第二十七条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管理体系文件:
(一)实验室人员和项目准入制度;
(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三)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四)生物安全检查制度;
(五)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
(六)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报告制度;
(七)实验室生物危险标识使用规定;
(八)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九)实验室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安全保管和档案管理制度;
(十)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
(十一)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
(十二)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
(十三)实验活动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十四)其他必要的管理性和技术性文件。
第二十九条 发生病原微生物或农业转基因生物扩散等生物安全事故时,事故单位必须根据情况启动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
第三十条 责任追究
对违反规定或造成生物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赔偿、行政处分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2006年3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2号公布 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环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 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第四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并颁布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和环境监督检查制度。
第五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要由环境保护、病原微生物以及实验室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有关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和环境管理技术规范,提出审议建议;审查有关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审查建议。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对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
承担三级、四级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甲级评价资质和相应的评价范围。
第八条 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的要求,安装或者配备污染防治设施、设备。
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实验室方可投入运行或者使用。
第九条 建成并通过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取得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后15日内填报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见附表),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十一条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实验室应当依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和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置专(兼)职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危险废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第十二条 实验室排放废水、废气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实验室对其产生的废水,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十四条 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排放废气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规定。
第十五条 实验室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妥善收集、贮存和处置其实验活动产生的危险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一)建立危险废物登记制度,对其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危险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及时收集其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并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等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要求的专用包装物、容器内,并按国家规定要求设置明显的危险废物警示标识和说明。
(三)配备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危险废物暂时贮存柜(箱)或者其他设施、设备。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废物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危险废物交由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
(五)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六)不得随意丢弃、倾倒、堆放危险废物,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七)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十六条 实验室建立并保留的实验档案应当如实记录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活动和设施、设备工作状态情况,以及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置以及检验的情况。
第十七条 实验室应当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施行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三级实验室,应当按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限期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和监测计划,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实验室发生泄露或者扩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事故报告程序规定报告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予以记录,由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并反馈被检查单位。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病原微生物泄漏或者扩散现场调查取证,采集样品,查阅、复制有关资料,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需要进入三级或者四级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的,应当指定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实施。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实验室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建立实验室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者未设置专(兼)职人员的;
(二)未对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三)未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依据本办法被予以处罚的实验室名单,并将受到处罚的实验室名单通报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
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
备案日期: 备案号:
┌───────┬───────────────┬────────┬──────┐
│
单位名称
│
│ 法定代表人姓名 │ │
├───────┼───────────────┼────────┼──────┤
│
地
址
│
│
邮
编
│ │
├───────┼───────────────┼────────┼──────┤
│
实验室名称 │
│ 实验室负责人 │ │
├───────┼─────┬───┬─────┼────────┼──────┤
│
电
话
│
│ 传真 │
│
联系人
│ │
├───────┼─────┴───┴─────┼────────┼──────┤
│ 主管部门 │ │ 实验室 │ □三级 │ │ │ │ 安全等级 │ □四级
│
├───────┼───────┬───────┼────────┴──────┤
│
规划部门
│
│
批准日期
│
│
│ 审批文件编号 │
│
│ │
├───────┼───────┼───────┼───────────────┤ │ │
主管部门
│
│
批准日期
│
│ 审批文件编号 │
│
│ │
├───────┼───────┼───────┼───────────────┤
│ 科技主管部门 │
│
批准日期
│ │
│ 审批文件编号 │
│
│ │
├───────┼───────┼───────┼───────────────┤
│ 环保主管部门 │
│
批准日期
│ │
│ 审批文件编号 │
│
│ │
├───────┼───────┴───────┴───────────────┤ ││ ││ 活
开
动
展
内的容
实
简
验
述
│
│
├───────┼───────────────────────────────┤
│
应提交的 │
□环境应急预案 │
│ 备案附件材料 │
□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的处理设施和技术方案 │
├───────┼───────────────────────────────┤ ││ ││
实变
验更
活情
动况
│
│ ├───────┴───────────────────────────────┤
│
备案单位保证书 │
│ 本备案表中所申报的内容和所附资料均真实、合法。如有不实之处,我单位愿负相应│
│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实验室负责人(签字)日期: │ └───────────────────────────────────────┘
=tbl/>
第四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2号)
加入时间:2006-10-31 9:32:3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3月2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二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局长 周生贤
二○○六年三月八日
主题词: 规章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 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环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有关的研
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第四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并颁布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和环境监督检查制度。
第五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要由环境保护、病原微生物以及实验室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有关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和环境管理技术规范,提出审议建议;审查有关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审查建议。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对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承担三级、四级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甲级评价资质和相应的评价范围。
第八条 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的要求,安装或者配备污染防治设施、设备。
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实验室方可投入运行或者使用。
第九条 建成并通过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取得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后15日内填报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见附表),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十一条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实验室应当依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和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置专(兼)职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危险废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第十二条 实验室排放废水、废气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实验室对其产生的废水,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十四条 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排放废气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规定。
第十五条 实验室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妥善收集、贮存和处置其实验活动产生的危险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一)建立危险废物登记制度,对其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危险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及时收集其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并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等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要求的专用包装物、容器内,并按国家规定要求设置明显的危险废物警示标识和说明。
(三)配备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危险废物暂时贮存柜(箱)或者其他设施、设备。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废物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危险废物交由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
(五)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六)不得随意丢弃、倾倒、堆放危险废物,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七)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其他要求。第十六条 实验室建立并保留的实验档案应当如实记录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活动和设施、设备工作状态情况,以及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置以及检验的情况。
第十七条 实验室应当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施行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三级实验室,应当按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限期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和监测计划,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实验室发生泄露或者扩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事故报告程序规定报告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予以记录,由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并反馈被检查单位。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病原微生物泄漏或者扩散现场调查取证,采集样品,查阅、复制有关资料,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需要进入三级或者四级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的,应当指定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实施。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实验室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建立实验室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者未设置专(兼)职人员的;
(二)未对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三)未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依据本办法被予以处罚的实验室名单,并将受到处罚的实验室名单通报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
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
第五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2号)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3月2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二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局长 周生贤
二○○六年三月八日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环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第四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并颁布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和环境监督检查制度。
第五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专家委员会。专
家委员会主要由环境保护、病原微生物以及实验室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有关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和环境管理技术规范,提出审议建议;审查有关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审查建议。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对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
承担三级、四级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甲级评价资质和相应的评价范围。
第八条 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的要求,安装或者配备污染防治设施、设备。
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实验室方可投入运行或者使用。
第九条 建成并通过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取得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后15日内填报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见附表),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十一条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实验室应当依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和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置专(兼)职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危险废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第十二条 实验室排放废水、废气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实验室对其产生的废水,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十四条 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排放废气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规定。
第十五条 实验室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妥善收集、贮存和处置其实验活动产生的危险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一)建立危险废物登记制度,对其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危险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及时收集其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并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等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要求的专用包装物、容器内,并按国家规定要求设置明显的危险废物警示标识和说明。
(三)配备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危险废物暂时贮存柜(箱)或者其他设施、设备。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废物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危险废物交由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
(五)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六)不得随意丢弃、倾倒、堆放危险废物,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七)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十六条 实验室建立并保留的实验档案应当如实记录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活动和设施、设备工作状态情况,以及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置以及检验的情况。
第十七条 实验室应当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施行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三级实验室,应当按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限期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和监测计划,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实验室发生泄露或者扩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事故报告程序规定报告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予以记录,由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并反馈被检查单位。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病原微生物泄漏或者扩散现场调查取证,采集样品,查阅、复制有关资料,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需要进入三级或者四级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的,应当指定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实施。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实验室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建立实验室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者未设置专(兼)职人员的;
(二)未对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三)未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依据本办法被予以处罚的实验室名单,并将受到处罚的实验室名单通报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